第322章 戲詞有誤慕容顧
遠在江都的徐北遊再如何秋風未動蟬先覺,也感受不到一位從未見麵的長公主殿下的沉重心思,就算知道那位長公主的心思,他也不會有如何改變,甚至還會頗為認同蕭羽衣的看法。
他,徐北遊,一個立誌做人上人的人,說得好聽些,叫做誌向高遠,說得難聽些就是野心勃勃,所以站在蕭羽衣的立場上來看,兩人並不般配,徐北遊未必會甘心做一個駙馬,退一步來說,兩人真得能夠做到相守相望、齊心協力,那才是真正走上了一條不歸之路。
一個狼子野心再加上一個心有不甘,兩個人會走到哪一步?
天知道。
一個上位者應該做好的是用人,而不是事事躬親,徐北遊安排好一應事務之後,身體上絲毫不覺半分疲累,精神上卻是有些勞乏,推掉了幾個登門拜訪之後,獨自一人出門前往樂音坊。
現在的他已經不在乎是否有護衛隨行,若是真遇到能置他於死地的高人,再多一些護衛也是枉送性命。
來到樂音坊,他沒去那些廣為人知的大戲園子,而是到了一個門庭冷清的小戲樓,這個時候的戲樓裏空空蕩蕩,除了正中的一張桌子,其他位置都是空著。
徐北遊進戲樓的時候,台上已經開戲,一個身段婀娜的小旦在台上咿咿呀呀的唱。
一人坐在正中的桌子後麵,背對著徐北遊,一邊吃著桌上的糕餅瓜果一邊看戲。
徐北遊徑直坐到那人旁邊。
那人瞥了他一眼,然後把視線重新轉迴到戲台上,淡然道:“地仙境界,了不起。”
徐北遊搖頭道:“在前輩麵前,算不得什麽。”
那人輕輕剝開一枚瓜子送入嘴中,目光仍舊是盯著戲台,“現在也許算不得什麽,日後可就難說了。”
徐北遊苦笑道:“有些事等不到以後,就在當下。”
那人忽然皺了皺眉頭,抬起右手。
戲台上的鑼鼓聲和唱腔戛然而止。
他緩緩說道:“剛才的詞應是柳郎,不是劉郎。”
“字雖同音,卻不同調。”
“重新唱。”
戲台在短暫的靜默之後重新開戲,又是一連串徐北遊聽不太懂的鼓點和唱腔。
台上的角色越來越多,鑼鼓點也愈發密集起來,整場戲漸入佳境,他不再與徐北遊說話,而是閉上眼睛,專心聽戲。
徐北遊也沒有要打擾他的意思,就安靜地坐在一旁陪他聽戲。
時間漸漸過去,天色漸晚,戲樓裏也暗了下來,有人開始掌燈,不消多時,整個二樓都掛滿了大紅燈籠。
徐北遊下意識地取出一塊從剛剛漂洋過海來到江都不久的懷表,打開表蓋看了一眼時間。
剛好是酉時四刻。
再有三個時辰便是二月初二。
有詩形容春雨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正當這個天色完全昏暗的時候,一場春雨悄然而至,雨聲沙沙。
在這個初春時節的夜晚,整座江都都透露著一股子詭異,本該早早關上的神策門大敞著,卻不見半個守門甲士。
這個時候有一行僧人從神策門緩緩步入江都,身影在細密的春雨中若隱若現。
同時各大坊市間也出現了成群結隊的修士集結,在這場春雨中靜靜肅立。
就在三個時辰前,杜海潺和秦廣王已經返迴江都,如果不出意料之外,張召奴此時也在江都城中。
戌時時分。
徐北遊的手指輕輕敲擊著掌心的懷表,神情平靜地望著戲台。
此時的戲台上已經演到了這出戲的最後一折。
天元坊中的秦府燈燈火通明。
三名女子站在庭前,庭院中滿滿是人,他們都是三大宗門在江都城中的真正精銳。
與此同時,一名白衣僧人孤身走在道術坊濕漉漉的街道上,雙手合十,任憑從天而落的雨絲打濕自己的頭皮和僧袍。
戲樓中的戲終於步入尾聲,那人也終於從戲中迴過神來,聆聽著樓外的夜雨聲,雨勢似乎有越來越大的傾向。
他並不在意,平靜溫和道:“有些事情,苦苦相求而不得,等我已然要放棄的時候,它又主動送上門來,世事無常多變,莫過如此。
徐北遊輕聲道:“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
那人笑了笑,問道:“有沒有想過做江都之主?”
徐北遊微笑道:“想過。”
“真是好大的誌氣。”
“僅僅是想想而已。”
“隻要想了,就有可能去做,隻要做了,就有成功的可能。”
“有成,就有敗。”
“成王敗寇,這個道理你該懂,成了就是誌向,敗了就是野心。”
“其實,前輩你的誌向更大。”
“怎麽說?”
“我隻是想要一個江都而已,您卻想要偌大的天下。”
“天下?”
“亦或是修行界。”
“誌向這東西,就像野心,總是一點點變大的,誰也不是剛出生就氣吞萬裏如虎,就拿當年的蕭煜來說,他初到草原時絕不敢奢求日後的君臨天下,恐怕要等他做了西北王之後才能生出做皇帝的念頭。”
“前輩所言甚是,最近我讀了一些宗內記載,遍觀蕭皇逐鹿天下的十年,前五年更多是身不由己,應該是時勢造英雄,第五年是個關鍵,在這一年蕭皇校兵稱王,自此之後,主動權便到了蕭皇的手中,南征北伐,都是由著蕭皇的意誌而行,所謂英雄造時勢應是如此。”
“年輕人,難道你還奢望自己造時勢不成?”
徐北遊笑而不語。
不知何時,戲台上的戲子連同鑼鼓班子都已經退了出去,周圍一片死寂,偌大一座戲樓隻剩下他們兩人。
“你與公孫仲謀不同,與上官仙塵那些老輩人也不太一樣,果然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在如今的小輩中,隻出了個蕭白,很沒意思,現在又多了個徐北遊,有些意思。”那人略微感慨道。
徐北遊自從踏足地仙境界之後,心境也與以前大不一樣,不敢說山崩於前而麵不改色,但也越發有寵辱不驚之態,微笑道:“新老交替是大勢所趨,我常常聽這麽一句話,新人想上去,就有老人要下來,如果老人不願意下來該怎麽辦?那就隻能分出個你死我活。”
“是啊,你死我活,你活我死,沒有半分容情的餘地。”那人望著徐北遊輕輕歎息一聲,毫無征兆道:“你去見一見張召奴,親自勸他一次,讓他離開江都。”
耐著性子聽了大半天戲的徐北遊臉上終於是有了笑意。
遠在江都的徐北遊再如何秋風未動蟬先覺,也感受不到一位從未見麵的長公主殿下的沉重心思,就算知道那位長公主的心思,他也不會有如何改變,甚至還會頗為認同蕭羽衣的看法。
他,徐北遊,一個立誌做人上人的人,說得好聽些,叫做誌向高遠,說得難聽些就是野心勃勃,所以站在蕭羽衣的立場上來看,兩人並不般配,徐北遊未必會甘心做一個駙馬,退一步來說,兩人真得能夠做到相守相望、齊心協力,那才是真正走上了一條不歸之路。
一個狼子野心再加上一個心有不甘,兩個人會走到哪一步?
天知道。
一個上位者應該做好的是用人,而不是事事躬親,徐北遊安排好一應事務之後,身體上絲毫不覺半分疲累,精神上卻是有些勞乏,推掉了幾個登門拜訪之後,獨自一人出門前往樂音坊。
現在的他已經不在乎是否有護衛隨行,若是真遇到能置他於死地的高人,再多一些護衛也是枉送性命。
來到樂音坊,他沒去那些廣為人知的大戲園子,而是到了一個門庭冷清的小戲樓,這個時候的戲樓裏空空蕩蕩,除了正中的一張桌子,其他位置都是空著。
徐北遊進戲樓的時候,台上已經開戲,一個身段婀娜的小旦在台上咿咿呀呀的唱。
一人坐在正中的桌子後麵,背對著徐北遊,一邊吃著桌上的糕餅瓜果一邊看戲。
徐北遊徑直坐到那人旁邊。
那人瞥了他一眼,然後把視線重新轉迴到戲台上,淡然道:“地仙境界,了不起。”
徐北遊搖頭道:“在前輩麵前,算不得什麽。”
那人輕輕剝開一枚瓜子送入嘴中,目光仍舊是盯著戲台,“現在也許算不得什麽,日後可就難說了。”
徐北遊苦笑道:“有些事等不到以後,就在當下。”
那人忽然皺了皺眉頭,抬起右手。
戲台上的鑼鼓聲和唱腔戛然而止。
他緩緩說道:“剛才的詞應是柳郎,不是劉郎。”
“字雖同音,卻不同調。”
“重新唱。”
戲台在短暫的靜默之後重新開戲,又是一連串徐北遊聽不太懂的鼓點和唱腔。
台上的角色越來越多,鑼鼓點也愈發密集起來,整場戲漸入佳境,他不再與徐北遊說話,而是閉上眼睛,專心聽戲。
徐北遊也沒有要打擾他的意思,就安靜地坐在一旁陪他聽戲。
時間漸漸過去,天色漸晚,戲樓裏也暗了下來,有人開始掌燈,不消多時,整個二樓都掛滿了大紅燈籠。
徐北遊下意識地取出一塊從剛剛漂洋過海來到江都不久的懷表,打開表蓋看了一眼時間。
剛好是酉時四刻。
再有三個時辰便是二月初二。
有詩形容春雨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正當這個天色完全昏暗的時候,一場春雨悄然而至,雨聲沙沙。
在這個初春時節的夜晚,整座江都都透露著一股子詭異,本該早早關上的神策門大敞著,卻不見半個守門甲士。
這個時候有一行僧人從神策門緩緩步入江都,身影在細密的春雨中若隱若現。
同時各大坊市間也出現了成群結隊的修士集結,在這場春雨中靜靜肅立。
就在三個時辰前,杜海潺和秦廣王已經返迴江都,如果不出意料之外,張召奴此時也在江都城中。
戌時時分。
徐北遊的手指輕輕敲擊著掌心的懷表,神情平靜地望著戲台。
此時的戲台上已經演到了這出戲的最後一折。
天元坊中的秦府燈燈火通明。
三名女子站在庭前,庭院中滿滿是人,他們都是三大宗門在江都城中的真正精銳。
與此同時,一名白衣僧人孤身走在道術坊濕漉漉的街道上,雙手合十,任憑從天而落的雨絲打濕自己的頭皮和僧袍。
戲樓中的戲終於步入尾聲,那人也終於從戲中迴過神來,聆聽著樓外的夜雨聲,雨勢似乎有越來越大的傾向。
他並不在意,平靜溫和道:“有些事情,苦苦相求而不得,等我已然要放棄的時候,它又主動送上門來,世事無常多變,莫過如此。
徐北遊輕聲道:“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
那人笑了笑,問道:“有沒有想過做江都之主?”
徐北遊微笑道:“想過。”
“真是好大的誌氣。”
“僅僅是想想而已。”
“隻要想了,就有可能去做,隻要做了,就有成功的可能。”
“有成,就有敗。”
“成王敗寇,這個道理你該懂,成了就是誌向,敗了就是野心。”
“其實,前輩你的誌向更大。”
“怎麽說?”
“我隻是想要一個江都而已,您卻想要偌大的天下。”
“天下?”
“亦或是修行界。”
“誌向這東西,就像野心,總是一點點變大的,誰也不是剛出生就氣吞萬裏如虎,就拿當年的蕭煜來說,他初到草原時絕不敢奢求日後的君臨天下,恐怕要等他做了西北王之後才能生出做皇帝的念頭。”
“前輩所言甚是,最近我讀了一些宗內記載,遍觀蕭皇逐鹿天下的十年,前五年更多是身不由己,應該是時勢造英雄,第五年是個關鍵,在這一年蕭皇校兵稱王,自此之後,主動權便到了蕭皇的手中,南征北伐,都是由著蕭皇的意誌而行,所謂英雄造時勢應是如此。”
“年輕人,難道你還奢望自己造時勢不成?”
徐北遊笑而不語。
不知何時,戲台上的戲子連同鑼鼓班子都已經退了出去,周圍一片死寂,偌大一座戲樓隻剩下他們兩人。
“你與公孫仲謀不同,與上官仙塵那些老輩人也不太一樣,果然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在如今的小輩中,隻出了個蕭白,很沒意思,現在又多了個徐北遊,有些意思。”那人略微感慨道。
徐北遊自從踏足地仙境界之後,心境也與以前大不一樣,不敢說山崩於前而麵不改色,但也越發有寵辱不驚之態,微笑道:“新老交替是大勢所趨,我常常聽這麽一句話,新人想上去,就有老人要下來,如果老人不願意下來該怎麽辦?那就隻能分出個你死我活。”
“是啊,你死我活,你活我死,沒有半分容情的餘地。”那人望著徐北遊輕輕歎息一聲,毫無征兆道:“你去見一見張召奴,親自勸他一次,讓他離開江都。”
耐著性子聽了大半天戲的徐北遊臉上終於是有了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