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好了,我會找機會傳達的。」司空複發脾氣是發脾氣,但是也知道自己父親的處境,為了自己家,他就暫且捏住鼻子。
王翁頓時笑開了花,皺紋舒展,忙不迭道:「那就好,那就好……」
可是他們不知道,神京清涼殿內日理萬機的陛下,並沒有忙著所謂的南線軍務。神京無雨,甚至連風都沒有,夏日入夜燈火點點,護城河的柳梢沒有被拂動過一下,而此時原本該在清涼殿內打扇吹冰的內侍全部譴了出去,大殿窗門緊閉,不許露出一點風聲。
「就因為我不給她封位,她便走這樣的下策?」
辛澗笑了,朝著下首,笑得好陰森,他和風細雨地繼續問:「她就不怕寡人殺了新郎,讓她再做一次未亡之人?!」
哈靈斯的額角流出汗來。
天子瘦削了很多,喪子之痛讓他夜不能寐,病體纏綿,整個人不複之前的意氣風發,然這些都不能削減他的陰鷙可怕,在他聽到西旻背叛了他死去的兒子、膽大包天地另嫁他人,在朝堂上幾乎是暴怒著扣押了哈靈斯,投入大獄,若非腦中還有一線理智,這小丫頭怕是有再多的腦袋都活不到今日。
「樊邯……樊邯將軍現在正在前線對敵,中境能阻擊西南叛軍,全是因為他牽製了大部分兵力,陛下就算……就算再惱恨他,也不能拿自己的半壁江山開玩笑。」
哈靈斯聲音發抖,用盡全力才把話說得有條理,辛澗低頭看著她,聲音更柔和了:「你以為寡人是手無餘力收拾叛軍,必須得仰仗你們?」
哈靈斯俯首:「臣不敢!」她哽咽著握緊了拳頭,幾乎是橫下一顆心地大膽:「不過陛下就算不仰仗北境閭丘,就不怕相逼之後傷了西旻之心,推著她與陳留王連成一氣嚒?丈夫殞命,西旻亦是一箭穿心,若非勢單力薄,怎會出此陣前下嫁的策略,其中為難苦楚,還請陛下……體察!」
不知哈靈斯是哪裏說服了辛澗,殿內那種籠蓋四野的壓迫漸漸撤了下去,許久,上首的天子問。
「阿隆呢?」
哈靈斯的叩地的頭顱微微一抬。
辛澗像是突然間老了,疲憊了,他嘶啞道:「把我兒阿隆帶迴來,此事,寡人可以既往不咎。」
·
「這一定有陰謀!」
神京城內,辛和府上,「辛移行動詭秘,許多事情我問他,他也不叫我知道,並且你聽說了沒,他近日與司空府來往甚是親密,司空家最受寵的小兒子就在前線,乃孔南心的隨軍,他這般安排,一定是沒有好意!」
「三王子,稍安勿躁。」府上軍師安撫道,「丹口孔雀遠在天邊,爭取不到便也就算了,您忘了嚒?您還有從從啊,完全可以……取而代之。」
辛和眼睛一亮:「是了,從從年輕,實力又小,容易擺弄,丹口孔雀實力大,心眼多,陛下早忌憚其尾大不掉,在前線算什麽?誰能讓陛下順眼,討他的歡心才是正事!」
想到此,便是辛和都覺得自己聰明,看事極為老道通透,不免得意地笑了起來:「罷,那本王子,知道該如何做了。」
第225章 博弈(4)
北方,一層一層的山浪堆疊出重重疊疊的餘脈,涇渭分明切開淺碟一般的朔北平原與中境三川,因為連日的雨水,草坡變得濕滑不堪,樊邯彎腰為西旻的駿馬裹好蹄子,那棗紅的馬兒不配合地踢遝了兩下,鼻孔哼出唿唿的氣音,相比之下西旻的獵犬就自在多了,撒著歡在潮濕的草叢中打滾,沾著滿身的草屑看到任意疑似掉隊之人便發出兇惡的吼叫。
「聽說孔南心和鄒吾打得很是投契,你看他會不會打著打著便投敵了?」
西旻騎在馬鞍上,縱目看著長長的遷徙的隊伍,漫不經心地問。
璐水從北側的山樑緩緩而下,從北側的山穀裏流出,一直流到盆地底部的平原上,然後河道便扭捏起來,飄然任意地波折出一處處蜿蜒的河套,遷徙的中境居民沿著這一條盈盈發光的水路彷徨向北,每一曲的河灣都有人情不自禁地迴頭,遙望危城鄉土。
「不會。」
樊邯翻身上馬,聲音沉毅:「兩個月我們來雪瓴宮觀禮,當時三川郡是什麽樣子,如今又是什麽樣子,丹口孔雀是個好官,他不會投降辛鸞的。」
運河炸毀,河流填道,如今的翡翠長洲已成一片狼藉,誰還能想到幾個月前孔南心費心籌措雪瓴之會本意是想消弭痕怨?他不會投降的。他不可能原諒他。
「倒是殿下,為什麽要移居這麽多的商旅之家?」樊邯不解地發問。
西旻眼珠一轉,綻出笑意:「你猜?」
樊邯實話實說:「臣猜不出。」
戰亂年代商人不事生產,說來並沒什麽好移居的,但是顯然西旻與丹口孔雀對此很是認真。五百商旅說來這當初還是西境與東境的談判,西旻出兵牽製辛鸞,辛澗提供糧草等,但是因西旻後來的自作主張,辛澗將原來的協議一筆勾銷,但是丹口孔雀抓住了這協議一紙條款,私下聯繫北地同意遷移五百商旅,同時請求西旻收容兩千十四歲以下的孩子。
南方隨時陷落,西側洶洶戰亂,中境一旦有失,勢將沒有尋常百姓的容身之所,所有的父母都知道護犢子,聯名請願孔南心就算安排不了他們,至少安排他們的孩子逃難。樊邯不知道丹口孔雀是如何與東境交涉的,按理說,東境應該不折不扣地接納所有幼童,但是據說隻成功了一半,便是那成功的一半,也不知孔南心受了多少委屈。
王翁頓時笑開了花,皺紋舒展,忙不迭道:「那就好,那就好……」
可是他們不知道,神京清涼殿內日理萬機的陛下,並沒有忙著所謂的南線軍務。神京無雨,甚至連風都沒有,夏日入夜燈火點點,護城河的柳梢沒有被拂動過一下,而此時原本該在清涼殿內打扇吹冰的內侍全部譴了出去,大殿窗門緊閉,不許露出一點風聲。
「就因為我不給她封位,她便走這樣的下策?」
辛澗笑了,朝著下首,笑得好陰森,他和風細雨地繼續問:「她就不怕寡人殺了新郎,讓她再做一次未亡之人?!」
哈靈斯的額角流出汗來。
天子瘦削了很多,喪子之痛讓他夜不能寐,病體纏綿,整個人不複之前的意氣風發,然這些都不能削減他的陰鷙可怕,在他聽到西旻背叛了他死去的兒子、膽大包天地另嫁他人,在朝堂上幾乎是暴怒著扣押了哈靈斯,投入大獄,若非腦中還有一線理智,這小丫頭怕是有再多的腦袋都活不到今日。
「樊邯……樊邯將軍現在正在前線對敵,中境能阻擊西南叛軍,全是因為他牽製了大部分兵力,陛下就算……就算再惱恨他,也不能拿自己的半壁江山開玩笑。」
哈靈斯聲音發抖,用盡全力才把話說得有條理,辛澗低頭看著她,聲音更柔和了:「你以為寡人是手無餘力收拾叛軍,必須得仰仗你們?」
哈靈斯俯首:「臣不敢!」她哽咽著握緊了拳頭,幾乎是橫下一顆心地大膽:「不過陛下就算不仰仗北境閭丘,就不怕相逼之後傷了西旻之心,推著她與陳留王連成一氣嚒?丈夫殞命,西旻亦是一箭穿心,若非勢單力薄,怎會出此陣前下嫁的策略,其中為難苦楚,還請陛下……體察!」
不知哈靈斯是哪裏說服了辛澗,殿內那種籠蓋四野的壓迫漸漸撤了下去,許久,上首的天子問。
「阿隆呢?」
哈靈斯的叩地的頭顱微微一抬。
辛澗像是突然間老了,疲憊了,他嘶啞道:「把我兒阿隆帶迴來,此事,寡人可以既往不咎。」
·
「這一定有陰謀!」
神京城內,辛和府上,「辛移行動詭秘,許多事情我問他,他也不叫我知道,並且你聽說了沒,他近日與司空府來往甚是親密,司空家最受寵的小兒子就在前線,乃孔南心的隨軍,他這般安排,一定是沒有好意!」
「三王子,稍安勿躁。」府上軍師安撫道,「丹口孔雀遠在天邊,爭取不到便也就算了,您忘了嚒?您還有從從啊,完全可以……取而代之。」
辛和眼睛一亮:「是了,從從年輕,實力又小,容易擺弄,丹口孔雀實力大,心眼多,陛下早忌憚其尾大不掉,在前線算什麽?誰能讓陛下順眼,討他的歡心才是正事!」
想到此,便是辛和都覺得自己聰明,看事極為老道通透,不免得意地笑了起來:「罷,那本王子,知道該如何做了。」
第225章 博弈(4)
北方,一層一層的山浪堆疊出重重疊疊的餘脈,涇渭分明切開淺碟一般的朔北平原與中境三川,因為連日的雨水,草坡變得濕滑不堪,樊邯彎腰為西旻的駿馬裹好蹄子,那棗紅的馬兒不配合地踢遝了兩下,鼻孔哼出唿唿的氣音,相比之下西旻的獵犬就自在多了,撒著歡在潮濕的草叢中打滾,沾著滿身的草屑看到任意疑似掉隊之人便發出兇惡的吼叫。
「聽說孔南心和鄒吾打得很是投契,你看他會不會打著打著便投敵了?」
西旻騎在馬鞍上,縱目看著長長的遷徙的隊伍,漫不經心地問。
璐水從北側的山樑緩緩而下,從北側的山穀裏流出,一直流到盆地底部的平原上,然後河道便扭捏起來,飄然任意地波折出一處處蜿蜒的河套,遷徙的中境居民沿著這一條盈盈發光的水路彷徨向北,每一曲的河灣都有人情不自禁地迴頭,遙望危城鄉土。
「不會。」
樊邯翻身上馬,聲音沉毅:「兩個月我們來雪瓴宮觀禮,當時三川郡是什麽樣子,如今又是什麽樣子,丹口孔雀是個好官,他不會投降辛鸞的。」
運河炸毀,河流填道,如今的翡翠長洲已成一片狼藉,誰還能想到幾個月前孔南心費心籌措雪瓴之會本意是想消弭痕怨?他不會投降的。他不可能原諒他。
「倒是殿下,為什麽要移居這麽多的商旅之家?」樊邯不解地發問。
西旻眼珠一轉,綻出笑意:「你猜?」
樊邯實話實說:「臣猜不出。」
戰亂年代商人不事生產,說來並沒什麽好移居的,但是顯然西旻與丹口孔雀對此很是認真。五百商旅說來這當初還是西境與東境的談判,西旻出兵牽製辛鸞,辛澗提供糧草等,但是因西旻後來的自作主張,辛澗將原來的協議一筆勾銷,但是丹口孔雀抓住了這協議一紙條款,私下聯繫北地同意遷移五百商旅,同時請求西旻收容兩千十四歲以下的孩子。
南方隨時陷落,西側洶洶戰亂,中境一旦有失,勢將沒有尋常百姓的容身之所,所有的父母都知道護犢子,聯名請願孔南心就算安排不了他們,至少安排他們的孩子逃難。樊邯不知道丹口孔雀是如何與東境交涉的,按理說,東境應該不折不扣地接納所有幼童,但是據說隻成功了一半,便是那成功的一半,也不知孔南心受了多少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