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壺噗噗地響,時風月臉上帶著麵紗,額頭上滿是汗水,在悶熱潮濕的煎熬中垂著眼眸,滿眼愁雲。
「已字床的病人怎麽樣了?你去看看,還發熱嚒?」
「師傅,我剛看過了,燒已經退了!」
時風月抬起薄薄的眼皮,看了看身邊這個從西南就跟著自己的小徒弟,低聲用隻有兩個人聽到的聲音,「那天來抓藥你不是親自過的手?別胡亂著好奇了,他不是急症,就是中毒。」
果然!
那少年一邊給自己扇風露出吃驚表情,難以置信地壓住聲音,「可是誰下毒的啊?誰這麽大膽連太子都害?!」
時風月一副不想多說的表情:「小太子他們自己都搞不清楚是誰害的他們,我怎麽知道這個?行啦,讓你去衙門裏上報現在病患越來越多,醫藥不足,你報上去了沒有?怎麽好幾天都沒有答覆啊?」
少年抹了一把汗:「去了去了,我這兩天都催好幾天了,但是他們衙門總說最近都忙著祭神大典,上報要比平日慢,讓我們等著。」
時風月迴頭看了眼一排排的病人:這些病人很多都相互認識,除了幾個重病的,其餘幾位還熱火朝天地打著扇子說話,說要不要在醫署裏搭個賭桌什麽的?
從一個月前始,醫署就陸陸續續都是這樣的病人,許多最開始隻是身上長了紅斑,發熱,咳嗽和嘔吐,時風月給他們開兩副藥就迴去了,可也陸陸續續有吃了藥也不見效的,拖得病勢愈沉,且這樣的人越來越多。
她有不詳的預感,按說春夏之交換季、暑濕交織容易染病,那這個時段應該過去了才是,為什麽病情反而愈演愈烈了?今日的情狀,讓她很難不去聯想十五年前西南的大劫難。
「再去催一催。」時風月心頭發虛,拈開藥壺的蓋子,灼熱的水汽立刻撲了出來。
她現在後悔幾天前沒有跟鄒吾說這件事了,第二天她再想去鈞台宮,巢瑞將軍那裏就傳了口信說有軍醫接過了太子的診;她想給鄒吾飛鴿傳信,結果徒弟說幾天前各部衙門就為了籌備祭神大典把百姓人家的信鴿等飛禽全部徵收了;她想上中山城直接找鄒吾,結果中山城城門不知是不是武道衙門都統被撤的緣由,居然是由巨靈宮的禁衛節製,比往日更嚴,守門人甚至似笑非笑地說,「別進了,現在武烈侯風頭正盛,所有人都說要找他,他的門戶盤查隻會比我們這裏更嚴。」
時風月:……
祭神大典和垚關封賞當前,下山城的時風月隻有舉步難行,心中怎是個焦灼了得?她擦了擦汗,滿心無奈,隻能吩咐自己的徒兒:「你再去衙門口催一催吧,就說病人太多了,若是還不能上報到巨靈宮的禦醫監,後果恐怕難以預料!」
·
「呿!」
「有大批人生病?還後果難以預料?」
壬區的時風月每日派人來典醫衙門口,催得火急,表情活像是渝都明日就要塌了,接手的小吏尋思著,萬一真的有大事呢?在第五天的時候,戰戰兢兢地報到了上峰處。
結果這位姓汪名壺的衙門總管看了看那申狀手書,毫不客氣地把它掃於地上,好像多看一眼都嫌熱,「我手下醫官那麽多,誰都沒提過這事兒,就一個丫頭片子會看病?」
典醫衙門統管著中山城五處醫署和下山城十處醫署,這位汪大人平日並不會到下山城來應卯,今日來下山城本來就是為了躲清靜來的。隻因大典當前雜務太多,本來不幹他衙門的事,結果統籌把他的部下借調過去指使了好幾天,鬧得衙內一片哀嚎,他今日害怕再被借調,趕緊先溜為上。
「壓著壓著!」
他不耐煩地甩了甩袖子,想讓自己涼快些,「你是不知道上麵各個衙門為了籌備祭神大典都忙成什麽樣子,現在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天塌下來也要等著祭神大典結束,懂嗎?啊!」
小吏心領神會,立刻恭敬而爽利地表示知道了。
汪壺見狀滿意地擺擺手讓他出去,緊接著抓起一張蒲扇猛地扇了幾扇,緊接著蓋在了自己的臉上,打算趁著這時候先夢一夢周公。
隻是這位汪壺汪大人沒有料到的是,幾天之後他又慌慌張張地來到這下山城的衙門,向這小吏討要時風月的這張手書,而這張手書已然被老鼠磕得麵目全非。
·
要這張手書的不是別人,是糜禦醫。
辛鸞還在養病的那幾天,糜禦醫闖了一次鈞台,當時辛鸞正散著頭發背《天衍律》,身邊的零食都沒有了,他左右手都握不住筆,就隻能讓翠兒看著書,他來背。
翠兒識字有限,磕磕絆絆地聽著、判斷這位主子背得對不對。
上山城並不炎熱,幽深的寢宮甚至有一絲陰冷。
糜禦醫先來是告罪,言自己醫術不精,殿下重病竟沒有傳喚自己,惶恐告罪。辛鸞隨口敷衍了他幾句,話裏話外,還是安撫為主。緊接著他忽然想到一事,正是前一日去看祭神大典的演舞,見一舞女後背一道鮮紅淋漓的紅斑,忽然想到時風月在很久前說下山城有很多人生病,便問,「下山城換季我聽說很多人患病,你來得正好,出去替我問問現在都怎麽樣了?春季過了,他們都好了沒?」
糜禦醫七竅玲瓏心,一直醫治達官顯貴與巨靈宮的他,竟從辛鸞這幾句話裏聽出了辛鸞要將他從禦醫監貶斥到民間的典醫衙門的弦外之意,立刻誠惶誠恐,「臣沒有聽說這事,想來都是好的……」
「已字床的病人怎麽樣了?你去看看,還發熱嚒?」
「師傅,我剛看過了,燒已經退了!」
時風月抬起薄薄的眼皮,看了看身邊這個從西南就跟著自己的小徒弟,低聲用隻有兩個人聽到的聲音,「那天來抓藥你不是親自過的手?別胡亂著好奇了,他不是急症,就是中毒。」
果然!
那少年一邊給自己扇風露出吃驚表情,難以置信地壓住聲音,「可是誰下毒的啊?誰這麽大膽連太子都害?!」
時風月一副不想多說的表情:「小太子他們自己都搞不清楚是誰害的他們,我怎麽知道這個?行啦,讓你去衙門裏上報現在病患越來越多,醫藥不足,你報上去了沒有?怎麽好幾天都沒有答覆啊?」
少年抹了一把汗:「去了去了,我這兩天都催好幾天了,但是他們衙門總說最近都忙著祭神大典,上報要比平日慢,讓我們等著。」
時風月迴頭看了眼一排排的病人:這些病人很多都相互認識,除了幾個重病的,其餘幾位還熱火朝天地打著扇子說話,說要不要在醫署裏搭個賭桌什麽的?
從一個月前始,醫署就陸陸續續都是這樣的病人,許多最開始隻是身上長了紅斑,發熱,咳嗽和嘔吐,時風月給他們開兩副藥就迴去了,可也陸陸續續有吃了藥也不見效的,拖得病勢愈沉,且這樣的人越來越多。
她有不詳的預感,按說春夏之交換季、暑濕交織容易染病,那這個時段應該過去了才是,為什麽病情反而愈演愈烈了?今日的情狀,讓她很難不去聯想十五年前西南的大劫難。
「再去催一催。」時風月心頭發虛,拈開藥壺的蓋子,灼熱的水汽立刻撲了出來。
她現在後悔幾天前沒有跟鄒吾說這件事了,第二天她再想去鈞台宮,巢瑞將軍那裏就傳了口信說有軍醫接過了太子的診;她想給鄒吾飛鴿傳信,結果徒弟說幾天前各部衙門就為了籌備祭神大典把百姓人家的信鴿等飛禽全部徵收了;她想上中山城直接找鄒吾,結果中山城城門不知是不是武道衙門都統被撤的緣由,居然是由巨靈宮的禁衛節製,比往日更嚴,守門人甚至似笑非笑地說,「別進了,現在武烈侯風頭正盛,所有人都說要找他,他的門戶盤查隻會比我們這裏更嚴。」
時風月:……
祭神大典和垚關封賞當前,下山城的時風月隻有舉步難行,心中怎是個焦灼了得?她擦了擦汗,滿心無奈,隻能吩咐自己的徒兒:「你再去衙門口催一催吧,就說病人太多了,若是還不能上報到巨靈宮的禦醫監,後果恐怕難以預料!」
·
「呿!」
「有大批人生病?還後果難以預料?」
壬區的時風月每日派人來典醫衙門口,催得火急,表情活像是渝都明日就要塌了,接手的小吏尋思著,萬一真的有大事呢?在第五天的時候,戰戰兢兢地報到了上峰處。
結果這位姓汪名壺的衙門總管看了看那申狀手書,毫不客氣地把它掃於地上,好像多看一眼都嫌熱,「我手下醫官那麽多,誰都沒提過這事兒,就一個丫頭片子會看病?」
典醫衙門統管著中山城五處醫署和下山城十處醫署,這位汪大人平日並不會到下山城來應卯,今日來下山城本來就是為了躲清靜來的。隻因大典當前雜務太多,本來不幹他衙門的事,結果統籌把他的部下借調過去指使了好幾天,鬧得衙內一片哀嚎,他今日害怕再被借調,趕緊先溜為上。
「壓著壓著!」
他不耐煩地甩了甩袖子,想讓自己涼快些,「你是不知道上麵各個衙門為了籌備祭神大典都忙成什麽樣子,現在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天塌下來也要等著祭神大典結束,懂嗎?啊!」
小吏心領神會,立刻恭敬而爽利地表示知道了。
汪壺見狀滿意地擺擺手讓他出去,緊接著抓起一張蒲扇猛地扇了幾扇,緊接著蓋在了自己的臉上,打算趁著這時候先夢一夢周公。
隻是這位汪壺汪大人沒有料到的是,幾天之後他又慌慌張張地來到這下山城的衙門,向這小吏討要時風月的這張手書,而這張手書已然被老鼠磕得麵目全非。
·
要這張手書的不是別人,是糜禦醫。
辛鸞還在養病的那幾天,糜禦醫闖了一次鈞台,當時辛鸞正散著頭發背《天衍律》,身邊的零食都沒有了,他左右手都握不住筆,就隻能讓翠兒看著書,他來背。
翠兒識字有限,磕磕絆絆地聽著、判斷這位主子背得對不對。
上山城並不炎熱,幽深的寢宮甚至有一絲陰冷。
糜禦醫先來是告罪,言自己醫術不精,殿下重病竟沒有傳喚自己,惶恐告罪。辛鸞隨口敷衍了他幾句,話裏話外,還是安撫為主。緊接著他忽然想到一事,正是前一日去看祭神大典的演舞,見一舞女後背一道鮮紅淋漓的紅斑,忽然想到時風月在很久前說下山城有很多人生病,便問,「下山城換季我聽說很多人患病,你來得正好,出去替我問問現在都怎麽樣了?春季過了,他們都好了沒?」
糜禦醫七竅玲瓏心,一直醫治達官顯貴與巨靈宮的他,竟從辛鸞這幾句話裏聽出了辛鸞要將他從禦醫監貶斥到民間的典醫衙門的弦外之意,立刻誠惶誠恐,「臣沒有聽說這事,想來都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