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班師(4)
辛鸞的話無疑像個巴掌一下子扇在了臣子的臉上。
群臣前一刻還在想方設法地給北君定罪,太子這一刻居然就言之鑿鑿地聘罪臣的女兒,隻見況俊、齊嵩等一眾老臣都不禁渾身一僵,各個驚疑不定起來。
辛襄緊縮著眉,他也知道辛鸞在胡扯,但是太子既然這麽說了,誰都不能當什麽都沒聽見,他心急如焚地盯著那小小的身影,不知道他後麵要如何對答。
而就在這樣緊繃情緒中,外間忽地寒風大起,長信宮大殿在燈光中搖曳,更襯得這令人不安的靜。
知子莫若父,天衍帝目光銳利,眼縫裏的目光刀一樣的懾人。
他道,“太子連女孩兒家是誰都沒見過,叫什麽名字都不知道,就說要娶人家?”
辛鸞抬起頭,沒有閃避:“誰說兒臣不知道?閭丘忠嘉兩個女兒,長女叫做閭丘侖靈,次女叫做閭丘西旻,在北方是‘春’與‘秋’的意思。”
天衍帝眯起眼睛盯著他,“那你知不知道那兩女是罪臣之後?”
辛鸞眼波閃動,“兒臣知道。”
“那你還說要娶她們?”
父子在階上僵持著,整個大殿像是繃緊了一根隨時會斷的弦。
許久,天衍帝收迴目光不再看他,冷冷道,“小兒不諳國事,還不下去!”
辛鸞輕輕咬住嘴唇,失落地垂下眼睛。
·
辛鸞孩子心性,他離席的時候並沒有多想。
一來是覺得“誅九族”的論處有些殘忍,二來看不得大臣在逼著父王下旨,所以他就耍了個小聰明,親自上前憤君父之慨,想要幫著父王擋了擋。
隻是他不知道這一整件事的來龍去脈。
天衍帝十四年,北方獄法山異動,執掌北境十五年的閭丘忠嘉父子倒台,但出於種種複雜曖昧的政治關係,天衍帝倒閭丘,卻未倒閭丘一黨,閭丘親族或論罪流放、或罰入奴籍,多數北君在位時的官員依然在位。所以才有天衍帝十五年,濟賓王得勝還朝,齊嵩司空複況俊嘉祥策動大臣再度上疏,請旨株連閭丘一族。
少年內心敏感,大致猜出這些人應該是另有打算,或站位某某君侯承繼北方這大片土地,或聯袂瓜分北君的軍隊、財富、勢力。但他忘記了一個共識:即北君閭丘有罪——這是數個月前就定下的朝議,哪怕他父親這個君王也是認同的。可他剛剛貿然的請求,不是罰,是賞。
內廷宴飲,重臣十幾位,那些話若不是他父親來問,朝臣圍攻起他來問題隻會更尖銳難答,若是他父親今夜一口應了他,明日外廷朝議,必然會引起軒然大波,波及更大,更不好收拾。
·
可是辛鸞的年紀讓他沒法理解這些,他也不懂這裏麵的彎彎繞繞。看自己好心為父親分擔,父親沒有領情還當庭斥責,他隻覺得有點委屈。
大抵是血脈傳統,高辛氏的兒子都十分地戀慕和崇敬父親,要是沒有父王這一番責備還好,父王既然責備了,辛鸞心想他是沒法這麽草草站上來,草草說兩句話,被當做是胡鬧,最後草草退下的。他握緊了拳頭,帶著點不可理喻的執拗,也不起身,就順著話說,“父王說的是,兒子年紀小,的確是不諳國事,但將心比心,閭丘一族駐守北境十五餘年,也有功勞……”
太子這般決絕的口氣要說,誰也不敢真的上前去捂他的嘴。
辛襄坐在自己的位子上已經不敢看王伯的臉色了,階下臣工也沒想到十五歲的孩子有如此膽色,也不由呆在一旁。
“太傅講過,孤臣可棄,但絕不折節。”辛鸞迴憶著叔父的話,緩緩複述,“北君自知大罪,王師到達獄法山濁浴水後,引八百騎兵單獨出塞巡擊蚩戎,深入蚩戎腹地兩千裏遭遇大兵,知道絕無生還可能,仍能命人埋下王旗、不使受辱,掩埋珍寶、不使資敵,戰到最後自刎於敵軍陣前,未有一刻想過叛逃偷生!”辛鸞也知道自己不能停歇,深吸一口氣猛地站了起來,轉身看向階下依次道,“蔡斌將軍,陶灤將軍,巢瑞將軍,您們都是征戰沙場的老將軍,若父親今日真的搬出株連的罪名,阿鸞請問,若是將來鎮守北境的是您,獄法山再遇異動,知道妻子女兒不得保全,您是戰?還是叛?”
辛鸞這番話,比剛剛橫插一杠、玩鬧般的許婚要有理有據有節得多,殿閣仿佛有涼風一霎,滿殿的文臣武將都沉默了。
辛鸞坦然迴身,直視著金座上九旒玄服的天衍帝,“父王不是專橫狠辣的君王,我相信,閭丘忠嘉也一定相信。父王問我喜歡誰家女兒,我的確沒有想法,但是我憐閭丘兩姐妹驟然喪親的身世,真心有剛才那一求。”
辛鸞的話無疑像個巴掌一下子扇在了臣子的臉上。
群臣前一刻還在想方設法地給北君定罪,太子這一刻居然就言之鑿鑿地聘罪臣的女兒,隻見況俊、齊嵩等一眾老臣都不禁渾身一僵,各個驚疑不定起來。
辛襄緊縮著眉,他也知道辛鸞在胡扯,但是太子既然這麽說了,誰都不能當什麽都沒聽見,他心急如焚地盯著那小小的身影,不知道他後麵要如何對答。
而就在這樣緊繃情緒中,外間忽地寒風大起,長信宮大殿在燈光中搖曳,更襯得這令人不安的靜。
知子莫若父,天衍帝目光銳利,眼縫裏的目光刀一樣的懾人。
他道,“太子連女孩兒家是誰都沒見過,叫什麽名字都不知道,就說要娶人家?”
辛鸞抬起頭,沒有閃避:“誰說兒臣不知道?閭丘忠嘉兩個女兒,長女叫做閭丘侖靈,次女叫做閭丘西旻,在北方是‘春’與‘秋’的意思。”
天衍帝眯起眼睛盯著他,“那你知不知道那兩女是罪臣之後?”
辛鸞眼波閃動,“兒臣知道。”
“那你還說要娶她們?”
父子在階上僵持著,整個大殿像是繃緊了一根隨時會斷的弦。
許久,天衍帝收迴目光不再看他,冷冷道,“小兒不諳國事,還不下去!”
辛鸞輕輕咬住嘴唇,失落地垂下眼睛。
·
辛鸞孩子心性,他離席的時候並沒有多想。
一來是覺得“誅九族”的論處有些殘忍,二來看不得大臣在逼著父王下旨,所以他就耍了個小聰明,親自上前憤君父之慨,想要幫著父王擋了擋。
隻是他不知道這一整件事的來龍去脈。
天衍帝十四年,北方獄法山異動,執掌北境十五年的閭丘忠嘉父子倒台,但出於種種複雜曖昧的政治關係,天衍帝倒閭丘,卻未倒閭丘一黨,閭丘親族或論罪流放、或罰入奴籍,多數北君在位時的官員依然在位。所以才有天衍帝十五年,濟賓王得勝還朝,齊嵩司空複況俊嘉祥策動大臣再度上疏,請旨株連閭丘一族。
少年內心敏感,大致猜出這些人應該是另有打算,或站位某某君侯承繼北方這大片土地,或聯袂瓜分北君的軍隊、財富、勢力。但他忘記了一個共識:即北君閭丘有罪——這是數個月前就定下的朝議,哪怕他父親這個君王也是認同的。可他剛剛貿然的請求,不是罰,是賞。
內廷宴飲,重臣十幾位,那些話若不是他父親來問,朝臣圍攻起他來問題隻會更尖銳難答,若是他父親今夜一口應了他,明日外廷朝議,必然會引起軒然大波,波及更大,更不好收拾。
·
可是辛鸞的年紀讓他沒法理解這些,他也不懂這裏麵的彎彎繞繞。看自己好心為父親分擔,父親沒有領情還當庭斥責,他隻覺得有點委屈。
大抵是血脈傳統,高辛氏的兒子都十分地戀慕和崇敬父親,要是沒有父王這一番責備還好,父王既然責備了,辛鸞心想他是沒法這麽草草站上來,草草說兩句話,被當做是胡鬧,最後草草退下的。他握緊了拳頭,帶著點不可理喻的執拗,也不起身,就順著話說,“父王說的是,兒子年紀小,的確是不諳國事,但將心比心,閭丘一族駐守北境十五餘年,也有功勞……”
太子這般決絕的口氣要說,誰也不敢真的上前去捂他的嘴。
辛襄坐在自己的位子上已經不敢看王伯的臉色了,階下臣工也沒想到十五歲的孩子有如此膽色,也不由呆在一旁。
“太傅講過,孤臣可棄,但絕不折節。”辛鸞迴憶著叔父的話,緩緩複述,“北君自知大罪,王師到達獄法山濁浴水後,引八百騎兵單獨出塞巡擊蚩戎,深入蚩戎腹地兩千裏遭遇大兵,知道絕無生還可能,仍能命人埋下王旗、不使受辱,掩埋珍寶、不使資敵,戰到最後自刎於敵軍陣前,未有一刻想過叛逃偷生!”辛鸞也知道自己不能停歇,深吸一口氣猛地站了起來,轉身看向階下依次道,“蔡斌將軍,陶灤將軍,巢瑞將軍,您們都是征戰沙場的老將軍,若父親今日真的搬出株連的罪名,阿鸞請問,若是將來鎮守北境的是您,獄法山再遇異動,知道妻子女兒不得保全,您是戰?還是叛?”
辛鸞這番話,比剛剛橫插一杠、玩鬧般的許婚要有理有據有節得多,殿閣仿佛有涼風一霎,滿殿的文臣武將都沉默了。
辛鸞坦然迴身,直視著金座上九旒玄服的天衍帝,“父王不是專橫狠辣的君王,我相信,閭丘忠嘉也一定相信。父王問我喜歡誰家女兒,我的確沒有想法,但是我憐閭丘兩姐妹驟然喪親的身世,真心有剛才那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