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選擇,你會站在哪邊?曲辰
you may say i’madreamer./but i’mnut the only one.
——《imagine》歌詞
看到那張照片的時候,我覺得那一定是故意的。
照片中有兩個小男孩,右邊的男孩略高,兩個人帶著稚嫩的神色矯憨的向鏡頭咧嘴笑著,各自在胸前抱舉著的棒球棒,朝向不同方向伸展成一個v字型。
這是日本閱讀雜誌《達文西》二〇〇七年四月號為伊阪幸太郎所做的專題中選的一張照片。
右邊那男弦,是伊阪幸太郎,而左邊,是他弟弟。
看到一對兄弟拿著棒球棒,作為伊阪幸太郎的讀者,我想,任何人都會想到那句極為精煉而讓人難以忘懷的開場語:春從二樓一躍而下。
那是《重力小醜》中的那對兄弟,泉水與春,他們背負著極為悲傷的宿命,但小說仍舊如同小醜無視於重力一般,輕盈的飛翔著。
這次,伊阪幸太郎啟用了另外一對兄弟,而他們所麵對的,確實遠比宿命更為全麵的重力。
《魔王》這本小說在出版單行本之前,曾經在講談社的《エソラ》雜誌上連載,不過作者在寫〈魔王〉的時候似乎並未意識到〈唿吸〉的存在,於是在成書時有大幅度的修改以符合「一本書」的概念。在這種情說下,我不免會留意到兩篇小說的差異或是扡格之處,其中最讓我在意的,就是「敘事者」的變化。
伊阪的小說向來愛使用「第一人稱」——也就是「我」——來說故事,這種方法除了可以拉近讀者對於書中角色的親近感外,還有助於將作者想暗示的情緒值入敘事者的敘述中。
有趣的是在於,伊阪所選擇的敘事者在整個故事而言,往往是處於外側的位置,就好像《家鴨與野鴨的投幣式置物櫃》說到的一樣,「這是他們的故事,而我隻是中途加入的配角」一樣,觀察是敘事者唯一能做的,他的作為基本上隻能影響故事節奏而無法影響方向,死神千葉這樣、逃到孤島的伊藤這樣、想要複仇的鈴木這樣。
如果按照這樣的邏輯來看前篇的〈魔王〉,那安藤的存在就非常的耐人尋味,我們看到他在小說中與許多人相遇,但迴過頭想想卻好像是繞著某個無形的圓心打轉,以螺旋狀的姿態,透過跟人們的不斷接觸,累加成最後迫使自己站在人群之中與「圓心」那個人對抗的力量。而後篇的〈唿吸〉以詩織為主述者,但要描寫的似乎又不是潤也,而是圍繞在他們周圍那些被時代的趨勢帶著走的人群與其上的意誌。
換句話說,伊阪在這本小說中真正想要討論的,應該是犬養以及其象征。
犬養毫無疑問的是富有魅力的統治者,他外型搶眼,口才總是滔滔不絕在論述中夾帶著強大的煽動力,他可以看出日本人民們最渴望的是什麽、最想說的是什麽,而應允他們、為他們代言。他號稱要對抗的是日本巨大的派閥、官僚,以及過去的種種。
在雜誌上的部分,犬養的身影其實更為強大,說出的話語也更多更富有煽動性與熱情,形象清晰而完整,幾乎就像是伊阪表示說因為希特勒大家太熟悉而轉向描寫的墨索裏尼一樣。但在單行本中,這些部分都被剪裁掉了,犬養的聲音被適當的壓抑,但這卻賦予了犬養更為令人無法逼視的形象。
如果說犬養代表某種「理想化」後的統治人物(而且還沒有往負麵的方向發展),那為什麽小說中隱然對他的統治有種不安的氛圍?就好像「轟隆奔流在身邊響起的聲音」,讓人想要逃離?
問題便在於,不管那個人物說出的話、做出的事究竟是不是好的,但隻要大家盲從、攀附在那個人的意見之上,整個社會就變成一個「均質化」的社會,開始在追求「跟大家一樣」,而在大家都一樣之後,轉而要求「他們要跟我們一樣」。
於是有了法西斯。
其實小說中對法西斯的解釋與政治學上對法西斯的解釋有點不太一樣,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就是對於某種權威式的信條深信不疑並且都會督促自己與身邊的人朝那個目標前進。而不一樣的人就是意圖要危害「我們」的人,那些人理所當然必須要被排除。所以不管美國人還是中國人,隻要跟日本人不一樣的,就應該要被趕出去,而站在他們那邊的日本人,除非選擇被收編,不然隻能如同安藤一樣,看著青天白雲在死神千葉溫柔的眼神下。消失於世界上。
熟悉伊阪幸太郎小說的讀者也應該可以注意到,《魔王》的確有別於他過去的作品,呈現出相當不同的質地與音調,我們所熟悉的多線敘事這次並未出現。從頭到尾幾乎都相當穩定的照著時序走。
在我看來,這似乎是由於作者所要麵對的主題不同而造成形式上的不同,之前伊阪的作品多半有一個完整的故事在背後,為了各種原因而拆解、重組,迫使讀者必須要親身參與、組織成故事原初的麵貌。但《魔王》這個故事所要麵對的不是一個故事而己,而是橫互在所有人之上,更為具體、強大的現實世界,因此拆裂時序毫無意義,因為最終所能拚湊出的,是一個我們早就知道的存在,為了凸顯那個存在有多荒謬,伊阪隻能靠著無窮盡的叩問來讓讀者理解。
其中最為清晰的線索,就是「超能力」的存在。
安藤所擁有的「腹語術」是個在本質上相當奇特的超能力,可以讓人說出自己心中的句子,但對方卻不知道自己曾經說過。如果語言等同於思想,那也就是可以把自己的思想藉由他人的口中宣傳出去,不過說到底那樣的思想並不是對方真正想過的,直接宣之於口隻是徒具幹擾之意而已。不但沒有辦法成為對抗的力量,更可能在組織內形成雜音(所以安藤被其它擁有超能力的人給處決了)。
「想一想」這件事必須要被實行,而不是徒具形式而已。
這麽說來,安藤「留給」潤也的小小能力其實就格外具有意義,如果選擇的背後代表著思考,而每次的思考都能剛好是正確的,這樣便能累積出一股澎湃的能量,默默的等待著,直到洪水衝來的那一刻,成為那棵佇立於其中的樹,並在洪水退去之後,成為某個秩序的道標,進而發展出屬於當時人們的社會型態。
這造成了結尾是那樣安靜的等待,因為隻有等待,才能累積力量。
二〇〇五年的八月,日本內閣總理大臣小泉純一郎因為他所推行的「郵政民營化關聯法案」遭參議院否決,因此決定解散眾議院並不提名不支持他法案的三十七名自民黨自家眾議員,輯出其實過去與政治關係甚少的「刺客軍團」參與選舉,靠著強打改革牌,最終在九月十一日自民黨成為國會最大黨。在這種新聞背景下,十月出版的《魔王》單行本理所當然被媒體操作成「預言」當年的大選,並認為書中「隱射」了當時小泉的強硬外交與大膽改革。
如果以這種角度來看的話,其實也可以說《鷹王》預言了之後的二〇〇九年八月眾
議院改選的結果,民主黨以三百零八席大勝自民黨的一百十九席,而犬養則是隱射民主黨代表鳩山由紀夫。不,以這種類比而言,即使是二〇〇〇年的時候民進黨在總統大選中擊敗國民黨,似乎也可以跟《魔王》扯上關係?
與其說伊阪「預言」、「隱射」了什麽,我倒認為是他作為作家的資質,穿透了一切事物的表麵,發現了某種社會運作純粹的內核,進而將其萃取出來,敷演上小說的色彩,化成文字,而我們再將社會實際的表現套用到他的文字底下的邏輯上,直接稱之為「預言」。
這有點像奧韋爾當年的《1984》,盡管他隻是想要描寫共產黨統治的世界有多麽的令人無法忍受,卻形構出一個日後不斷為人所引用的
反烏托邦圖景。
事實上,《魔王》隻是一個開始而已,在之後出版的《沙漠》與《goldenslumbers》中,我們可以看到伊板對於《魔王》中的提問的擬似解答,特別是幾乎與《魔王》同時動筆同時構思的《沙漠》,書中的「隻要願意,即使沙漠也能下起雪」這句話根本說是安藤意誌的延伸。
隻是這些解答並不是一個標準答案,而更近於伊阪給自己的參考答案罷了。
二〇〇九年二月,村上春樹在被通知獲得耶路撒冷文學獎後,不顧日本國內的輿論反對,仍然前往該國領取文學獎,並發表了得獎感言,村上認為「在高而堅實的牆與一顆要與它相抗衡的雞蛋之間,我將永遠站在雞蛋那一邊」並且「固定的,不管那麵牆多麽正當而那顆雞蛋多麽的不正確,我仍會與雞蛋同在。」
如果遇到了類似的狀況,我相信伊阪幸太郎應該會捧著那顆雞蛋,誠摯的請它「多想想」。
然後放手。
注:作者介紹
曲辰,中興大學中文係博士生。
覺得各式各樣的新書很可怕,隻要有人想要給我就會嚇到尖叫,不信你可以試試看。
you may say i’madreamer./but i’mnut the only one.
——《imagine》歌詞
看到那張照片的時候,我覺得那一定是故意的。
照片中有兩個小男孩,右邊的男孩略高,兩個人帶著稚嫩的神色矯憨的向鏡頭咧嘴笑著,各自在胸前抱舉著的棒球棒,朝向不同方向伸展成一個v字型。
這是日本閱讀雜誌《達文西》二〇〇七年四月號為伊阪幸太郎所做的專題中選的一張照片。
右邊那男弦,是伊阪幸太郎,而左邊,是他弟弟。
看到一對兄弟拿著棒球棒,作為伊阪幸太郎的讀者,我想,任何人都會想到那句極為精煉而讓人難以忘懷的開場語:春從二樓一躍而下。
那是《重力小醜》中的那對兄弟,泉水與春,他們背負著極為悲傷的宿命,但小說仍舊如同小醜無視於重力一般,輕盈的飛翔著。
這次,伊阪幸太郎啟用了另外一對兄弟,而他們所麵對的,確實遠比宿命更為全麵的重力。
《魔王》這本小說在出版單行本之前,曾經在講談社的《エソラ》雜誌上連載,不過作者在寫〈魔王〉的時候似乎並未意識到〈唿吸〉的存在,於是在成書時有大幅度的修改以符合「一本書」的概念。在這種情說下,我不免會留意到兩篇小說的差異或是扡格之處,其中最讓我在意的,就是「敘事者」的變化。
伊阪的小說向來愛使用「第一人稱」——也就是「我」——來說故事,這種方法除了可以拉近讀者對於書中角色的親近感外,還有助於將作者想暗示的情緒值入敘事者的敘述中。
有趣的是在於,伊阪所選擇的敘事者在整個故事而言,往往是處於外側的位置,就好像《家鴨與野鴨的投幣式置物櫃》說到的一樣,「這是他們的故事,而我隻是中途加入的配角」一樣,觀察是敘事者唯一能做的,他的作為基本上隻能影響故事節奏而無法影響方向,死神千葉這樣、逃到孤島的伊藤這樣、想要複仇的鈴木這樣。
如果按照這樣的邏輯來看前篇的〈魔王〉,那安藤的存在就非常的耐人尋味,我們看到他在小說中與許多人相遇,但迴過頭想想卻好像是繞著某個無形的圓心打轉,以螺旋狀的姿態,透過跟人們的不斷接觸,累加成最後迫使自己站在人群之中與「圓心」那個人對抗的力量。而後篇的〈唿吸〉以詩織為主述者,但要描寫的似乎又不是潤也,而是圍繞在他們周圍那些被時代的趨勢帶著走的人群與其上的意誌。
換句話說,伊阪在這本小說中真正想要討論的,應該是犬養以及其象征。
犬養毫無疑問的是富有魅力的統治者,他外型搶眼,口才總是滔滔不絕在論述中夾帶著強大的煽動力,他可以看出日本人民們最渴望的是什麽、最想說的是什麽,而應允他們、為他們代言。他號稱要對抗的是日本巨大的派閥、官僚,以及過去的種種。
在雜誌上的部分,犬養的身影其實更為強大,說出的話語也更多更富有煽動性與熱情,形象清晰而完整,幾乎就像是伊阪表示說因為希特勒大家太熟悉而轉向描寫的墨索裏尼一樣。但在單行本中,這些部分都被剪裁掉了,犬養的聲音被適當的壓抑,但這卻賦予了犬養更為令人無法逼視的形象。
如果說犬養代表某種「理想化」後的統治人物(而且還沒有往負麵的方向發展),那為什麽小說中隱然對他的統治有種不安的氛圍?就好像「轟隆奔流在身邊響起的聲音」,讓人想要逃離?
問題便在於,不管那個人物說出的話、做出的事究竟是不是好的,但隻要大家盲從、攀附在那個人的意見之上,整個社會就變成一個「均質化」的社會,開始在追求「跟大家一樣」,而在大家都一樣之後,轉而要求「他們要跟我們一樣」。
於是有了法西斯。
其實小說中對法西斯的解釋與政治學上對法西斯的解釋有點不太一樣,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就是對於某種權威式的信條深信不疑並且都會督促自己與身邊的人朝那個目標前進。而不一樣的人就是意圖要危害「我們」的人,那些人理所當然必須要被排除。所以不管美國人還是中國人,隻要跟日本人不一樣的,就應該要被趕出去,而站在他們那邊的日本人,除非選擇被收編,不然隻能如同安藤一樣,看著青天白雲在死神千葉溫柔的眼神下。消失於世界上。
熟悉伊阪幸太郎小說的讀者也應該可以注意到,《魔王》的確有別於他過去的作品,呈現出相當不同的質地與音調,我們所熟悉的多線敘事這次並未出現。從頭到尾幾乎都相當穩定的照著時序走。
在我看來,這似乎是由於作者所要麵對的主題不同而造成形式上的不同,之前伊阪的作品多半有一個完整的故事在背後,為了各種原因而拆解、重組,迫使讀者必須要親身參與、組織成故事原初的麵貌。但《魔王》這個故事所要麵對的不是一個故事而己,而是橫互在所有人之上,更為具體、強大的現實世界,因此拆裂時序毫無意義,因為最終所能拚湊出的,是一個我們早就知道的存在,為了凸顯那個存在有多荒謬,伊阪隻能靠著無窮盡的叩問來讓讀者理解。
其中最為清晰的線索,就是「超能力」的存在。
安藤所擁有的「腹語術」是個在本質上相當奇特的超能力,可以讓人說出自己心中的句子,但對方卻不知道自己曾經說過。如果語言等同於思想,那也就是可以把自己的思想藉由他人的口中宣傳出去,不過說到底那樣的思想並不是對方真正想過的,直接宣之於口隻是徒具幹擾之意而已。不但沒有辦法成為對抗的力量,更可能在組織內形成雜音(所以安藤被其它擁有超能力的人給處決了)。
「想一想」這件事必須要被實行,而不是徒具形式而已。
這麽說來,安藤「留給」潤也的小小能力其實就格外具有意義,如果選擇的背後代表著思考,而每次的思考都能剛好是正確的,這樣便能累積出一股澎湃的能量,默默的等待著,直到洪水衝來的那一刻,成為那棵佇立於其中的樹,並在洪水退去之後,成為某個秩序的道標,進而發展出屬於當時人們的社會型態。
這造成了結尾是那樣安靜的等待,因為隻有等待,才能累積力量。
二〇〇五年的八月,日本內閣總理大臣小泉純一郎因為他所推行的「郵政民營化關聯法案」遭參議院否決,因此決定解散眾議院並不提名不支持他法案的三十七名自民黨自家眾議員,輯出其實過去與政治關係甚少的「刺客軍團」參與選舉,靠著強打改革牌,最終在九月十一日自民黨成為國會最大黨。在這種新聞背景下,十月出版的《魔王》單行本理所當然被媒體操作成「預言」當年的大選,並認為書中「隱射」了當時小泉的強硬外交與大膽改革。
如果以這種角度來看的話,其實也可以說《鷹王》預言了之後的二〇〇九年八月眾
議院改選的結果,民主黨以三百零八席大勝自民黨的一百十九席,而犬養則是隱射民主黨代表鳩山由紀夫。不,以這種類比而言,即使是二〇〇〇年的時候民進黨在總統大選中擊敗國民黨,似乎也可以跟《魔王》扯上關係?
與其說伊阪「預言」、「隱射」了什麽,我倒認為是他作為作家的資質,穿透了一切事物的表麵,發現了某種社會運作純粹的內核,進而將其萃取出來,敷演上小說的色彩,化成文字,而我們再將社會實際的表現套用到他的文字底下的邏輯上,直接稱之為「預言」。
這有點像奧韋爾當年的《1984》,盡管他隻是想要描寫共產黨統治的世界有多麽的令人無法忍受,卻形構出一個日後不斷為人所引用的
反烏托邦圖景。
事實上,《魔王》隻是一個開始而已,在之後出版的《沙漠》與《goldenslumbers》中,我們可以看到伊板對於《魔王》中的提問的擬似解答,特別是幾乎與《魔王》同時動筆同時構思的《沙漠》,書中的「隻要願意,即使沙漠也能下起雪」這句話根本說是安藤意誌的延伸。
隻是這些解答並不是一個標準答案,而更近於伊阪給自己的參考答案罷了。
二〇〇九年二月,村上春樹在被通知獲得耶路撒冷文學獎後,不顧日本國內的輿論反對,仍然前往該國領取文學獎,並發表了得獎感言,村上認為「在高而堅實的牆與一顆要與它相抗衡的雞蛋之間,我將永遠站在雞蛋那一邊」並且「固定的,不管那麵牆多麽正當而那顆雞蛋多麽的不正確,我仍會與雞蛋同在。」
如果遇到了類似的狀況,我相信伊阪幸太郎應該會捧著那顆雞蛋,誠摯的請它「多想想」。
然後放手。
注:作者介紹
曲辰,中興大學中文係博士生。
覺得各式各樣的新書很可怕,隻要有人想要給我就會嚇到尖叫,不信你可以試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