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夏山聽這話猶如晴天霹靂,以為靠山不要自己了立刻就嗷嗷大哭:“阿爸,小夏子哪都不去,小夏子要伺候您老一輩子!”
羅夏山話雖這麽說,其實心裏樂開了花,西群山肯幫他動一動了,動去的還是炙手可熱的羽林軍,那是最靠近天子的地方,也是油水最多的地方。這說明他這些年的馬屁沒白拍,他甚至還做夢想有一天能取代程之清。
程之清當然不會讓他詭計得逞,尋了個由頭將他外放去了鶴沙做個轉運使。
鶴沙靠近江南,屬於覃川下的一個小縣,但這裏物產豐富,常年安定沒什麽大災大難,還算不錯。
程之清也考慮了,羅夏山這麽一個草包去這裏最好,太平地界隻需庸碌之輩守成就行,免得去些不太平的地方,稍有不慎就能惹出大簍子。
程之清已經夠謹慎了,可沒想到還是惹出了麻煩。
這個羅夏山開開心心地去覃川赴任,剛到沒幾天,屁股還沒坐熱呢,就讓縣府上繳白銀十萬兩,說是要上繳給朝廷的羨錢。
密謀還是秀恩愛
縣府的人懵了一會,立刻就醒悟過來,這是變著花頭來斂財呀!剛上任就這麽囂張跋扈,以後底下的人還要不要過日子了?
這些人也是老油子了,既然新上任的不給些甜頭,他們又何必替他賣命呢。一轉頭就按照羅夏山的命令去各家各院征討銀子,誰讓縣府沒錢呢。
這一征討就出了大亂子,覃川富足,世家大族眾多,本來年初已征收過了一波,如今又來,再加上被老油子們煽動了一把,這些世家大族不幹了,紛紛通過關係上達“天聽”。
“天聽”沒聽到,但被散騎常侍道門君知道了。這道門君是謝濟武的同年,兩人私交甚篤。
道門君將此事告知謝濟武,年輕人熱血啊,便一起籌劃著如何通過這件事達到以一兩撥千金的方式扳倒幕後大佬西群山時,道門君離奇暴斃,死狀甚慘,而且無從查證。
謝濟武從未想過為何道門君死了自己卻好好活著,而是悲憤交加,衝動之下來不及細細琢磨,隔日就拿著不多的證據在朝堂上彈劾了鶴沙轉運使羅夏山,並揚言這筆羨錢根本不是上交朝廷,而是到了某些人手中。
話裏的某些人當然不言而喻,所有人都知道指的就是對羅夏山有提攜之恩的程之清,當然還有程之清背後的大佬,西群山。
皇帝沒有動西群山,而是將矛頭對準了羽林軍右都統程之清,他想換程之清很久了,奈何沒機會。謝濟武急人所急,送了個機會給他,當然要抓住嘍。
所以皇帝就在廷議時質問了程之清。
也不知是程之清能急中生智還是聽到風聲早有準備,那筆十萬兩的巨額白銀真的按照羨錢被當廷抬了上來,十幾個大箱子浩浩蕩蕩,煞是壯觀。
西群山手下都有一個特點,就是能說,這個程之清也不例外。舌燦蓮花地講了羅夏山如何如何急陛下所急,又如何在當地實施新政,隻因觸及當地權貴的利益才遭到打擊報複,最後話鋒調轉,強行潑髒水給謝濟武,說他身為散騎常侍偏聽一言,栽贓陷害忠良雲雲。
皇帝不信,謝濟武更是拋出道門君慘死的消息,若行得正做得直何須殺人滅口。
程之清慌了,西群山卻發聲了,說什麽我朝散騎常侍本就是高危職業,說不定是得罪了什麽人罷了。謝濟武年輕氣盛,做事難免欠缺考慮,但也不能無憑無據將殺人滅口的罪過安在一名為國效力的朝臣身上,這不是寒了袞袞諸公的心嘛。
輕描淡寫的一句話,立刻引起了西黨們的附和,謝濟武就在眾口鑠金中成了眾矢之的,要不是老爹謝運力保,他大概要以殘害忠良之罪下大理寺獄。即便如此,皇帝還是忍痛停了他的職,令其閉門思過。
而那個挑起事端遠在鶴沙的羅夏山被皇帝當做了出氣筒,左遷至厲陽。厲陽可不是個好地方,沒油水可撈,氣候還潮濕悶熱,大家見西群山沒有求情,西黨之人也就紛紛噤聲了。
一場鬧劇看上去像是已落下帷幕,皇帝厭厭地退了朝,謝濟武不服氣但也沒辦法,他正急於為好兄弟報仇呢,怎甘心坐以待斃。
這不,一起喝酒的好兄弟長離門守將杜成江為他出了一個主意,瞞著他將他拖來了臨川王府,走的還是邊門,偷偷摸摸的那種,本來就對澹台成德沒好印象的謝濟武,搞得像吃了蒼蠅一樣難受。
“我不該來。”謝濟武麵露倦怠,轉身要走,被杜成江攔住,朝他擠眉弄眼。
“既然來了你就耐心點,聽聽殿下怎麽說。”
謝濟武神情複雜,似乎在問你這小子什麽時候這麽向著臨川王了?再說了,這個臨川王有什麽用?無非就是個憨憨。
羅夏山話雖這麽說,其實心裏樂開了花,西群山肯幫他動一動了,動去的還是炙手可熱的羽林軍,那是最靠近天子的地方,也是油水最多的地方。這說明他這些年的馬屁沒白拍,他甚至還做夢想有一天能取代程之清。
程之清當然不會讓他詭計得逞,尋了個由頭將他外放去了鶴沙做個轉運使。
鶴沙靠近江南,屬於覃川下的一個小縣,但這裏物產豐富,常年安定沒什麽大災大難,還算不錯。
程之清也考慮了,羅夏山這麽一個草包去這裏最好,太平地界隻需庸碌之輩守成就行,免得去些不太平的地方,稍有不慎就能惹出大簍子。
程之清已經夠謹慎了,可沒想到還是惹出了麻煩。
這個羅夏山開開心心地去覃川赴任,剛到沒幾天,屁股還沒坐熱呢,就讓縣府上繳白銀十萬兩,說是要上繳給朝廷的羨錢。
密謀還是秀恩愛
縣府的人懵了一會,立刻就醒悟過來,這是變著花頭來斂財呀!剛上任就這麽囂張跋扈,以後底下的人還要不要過日子了?
這些人也是老油子了,既然新上任的不給些甜頭,他們又何必替他賣命呢。一轉頭就按照羅夏山的命令去各家各院征討銀子,誰讓縣府沒錢呢。
這一征討就出了大亂子,覃川富足,世家大族眾多,本來年初已征收過了一波,如今又來,再加上被老油子們煽動了一把,這些世家大族不幹了,紛紛通過關係上達“天聽”。
“天聽”沒聽到,但被散騎常侍道門君知道了。這道門君是謝濟武的同年,兩人私交甚篤。
道門君將此事告知謝濟武,年輕人熱血啊,便一起籌劃著如何通過這件事達到以一兩撥千金的方式扳倒幕後大佬西群山時,道門君離奇暴斃,死狀甚慘,而且無從查證。
謝濟武從未想過為何道門君死了自己卻好好活著,而是悲憤交加,衝動之下來不及細細琢磨,隔日就拿著不多的證據在朝堂上彈劾了鶴沙轉運使羅夏山,並揚言這筆羨錢根本不是上交朝廷,而是到了某些人手中。
話裏的某些人當然不言而喻,所有人都知道指的就是對羅夏山有提攜之恩的程之清,當然還有程之清背後的大佬,西群山。
皇帝沒有動西群山,而是將矛頭對準了羽林軍右都統程之清,他想換程之清很久了,奈何沒機會。謝濟武急人所急,送了個機會給他,當然要抓住嘍。
所以皇帝就在廷議時質問了程之清。
也不知是程之清能急中生智還是聽到風聲早有準備,那筆十萬兩的巨額白銀真的按照羨錢被當廷抬了上來,十幾個大箱子浩浩蕩蕩,煞是壯觀。
西群山手下都有一個特點,就是能說,這個程之清也不例外。舌燦蓮花地講了羅夏山如何如何急陛下所急,又如何在當地實施新政,隻因觸及當地權貴的利益才遭到打擊報複,最後話鋒調轉,強行潑髒水給謝濟武,說他身為散騎常侍偏聽一言,栽贓陷害忠良雲雲。
皇帝不信,謝濟武更是拋出道門君慘死的消息,若行得正做得直何須殺人滅口。
程之清慌了,西群山卻發聲了,說什麽我朝散騎常侍本就是高危職業,說不定是得罪了什麽人罷了。謝濟武年輕氣盛,做事難免欠缺考慮,但也不能無憑無據將殺人滅口的罪過安在一名為國效力的朝臣身上,這不是寒了袞袞諸公的心嘛。
輕描淡寫的一句話,立刻引起了西黨們的附和,謝濟武就在眾口鑠金中成了眾矢之的,要不是老爹謝運力保,他大概要以殘害忠良之罪下大理寺獄。即便如此,皇帝還是忍痛停了他的職,令其閉門思過。
而那個挑起事端遠在鶴沙的羅夏山被皇帝當做了出氣筒,左遷至厲陽。厲陽可不是個好地方,沒油水可撈,氣候還潮濕悶熱,大家見西群山沒有求情,西黨之人也就紛紛噤聲了。
一場鬧劇看上去像是已落下帷幕,皇帝厭厭地退了朝,謝濟武不服氣但也沒辦法,他正急於為好兄弟報仇呢,怎甘心坐以待斃。
這不,一起喝酒的好兄弟長離門守將杜成江為他出了一個主意,瞞著他將他拖來了臨川王府,走的還是邊門,偷偷摸摸的那種,本來就對澹台成德沒好印象的謝濟武,搞得像吃了蒼蠅一樣難受。
“我不該來。”謝濟武麵露倦怠,轉身要走,被杜成江攔住,朝他擠眉弄眼。
“既然來了你就耐心點,聽聽殿下怎麽說。”
謝濟武神情複雜,似乎在問你這小子什麽時候這麽向著臨川王了?再說了,這個臨川王有什麽用?無非就是個憨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