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雖然恨極了阮慈,但也不是明知不敵還要送死的莽撞之輩,眼看妄念破滅,便露出退意,轉身往黑暗邊界逃去,冷笑道,“這是你逼我的,中央洲惡客。”
阮慈心中一驚,暗道,“糟了,她要潛入他人心念之中,挑撥他們和我為敵!”
這念獸此前未曾如此施為,乃是因為她是南鄞洲所生,對禁製中其餘居民天然便有一段香火情分,要知道被她侵入情念之後,對於修士的自我是極大的損傷,是以她直到此刻,才想到退而求其次,還是要逼阮慈動用靈炁,不得不和禁製為敵,從而消磨禁製,打開通道入口。
這倒也罷了,問題是念獸一旦逃去,便難尋蹤跡,她好不容易自投羅網,阮慈怎會放她離去?心念轉動中,那黑暗之中精光閃動,無數精金高牆徐徐升起,封住念獸去處,阮慈從虛無中抽出一柄長劍,叫道,“不許走,把命留下來!”
這長劍正是東華劍,此劍墜凡以前被阮慈收在乾坤囊中,並未取出,十年來第一次出鞘,雖對周圍環境有些困惑,但卻依然十分興奮,一聲輕吟,氣勢已鎖定念獸,阮慈身隨劍走,淩空刺去,那少女身形幾度模糊,仿佛想要化為他物逃遁,但卻又被無形力量鎖住,隻能勉力變換了幾次方位,但卻仍被阮慈未卜先知一般,劍鋒提前點在氣勢薄弱之處。
隻聽得噗、噗兩聲,念獸周身一陣波動,倏爾褪去人形,化為一隻似豬非豬的龐然大物,扭頭對著阮慈深深一吸,阮慈隻覺得心旌一陣搖動,仿佛有什麽東西要被吸動一般,但她意誌何等堅定,當下將心念持定,那念獸數吸無功,被東華劍當胸一劍,刺破胸腔,那胸腔內卻空空蕩蕩,並無血肉,隻有無數黑灰之氣,刹那間噴湧蔓延而出,將這天地點染得昏黃一片。
阮慈頓覺神念麻癢難當,仿佛被這黑灰之氣腐蝕啃噬,但此刻她若放下心防,那麽情念逃出之後,照舊會化為念獸,此獸難以對付之處就在這裏,好在阮慈也並非全無手段,之前從遲芃芃手裏得到一本《玄珠錄》,正合此時所用不說,修過那無名道法之後,也可以將這些情念煉入道韻之中。
當下冷笑一聲,立在原地全力持法,對於有些太過惡毒的怨念,便煉為玄珠,其餘情念被她足下仿若汪洋大海般迸發的道韻狂濤卷入,一轉念間便消磨殆盡,那些情念之氣東躲西藏,又紛紛往念獸體內匯聚過去,那似豬非豬的怪獸身上靈光閃動,迅速縮小,眼神怨毒地望著阮慈,卻顯然也隻是無計可施,隻能閉目靜待消亡。
越是這種時候,便越要防備敵人銜尾一擊,阮慈立在當地,也不靠近,隻讓那驚濤駭浪般的道韻往前卷去,將念獸裹入,全力煉化,念獸也是強弩之末,掙紮之力很是微小。
此時內視之中,金丹裏道韻之色已是將要圓滿,反而比法力、氣運、因果等都更高出了許多。片刻之後,那念獸便被煉得隻剩一張皮毛攤在地上,周圍空蕩蕩的,整座夢境內再無他人情念。阮慈立在中央,也頗感飽足,做了十年凡人,此時重掌超凡,自然又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了。
她再三查看,肯定念獸已滅,這才將銅牆鐵壁降下,又思忖著該如何將這皮毛帶到實數之中,念獸皮想來也是一樁奇特寶材了,雖不說能換來不少靈玉,至少不能任由其留在自己的夢境世界裏。
正思及此,便用道韻將此物包裹起來,拿在手中,欲要帶出夢境,但那毛皮剛一近身,其上鬃毛忽地根根立起,視道韻如無物一般,猛地紮入阮慈手心,順著經脈,刹那間便往前蔓延至麵部,讓阮慈全身血脈都染上青黑之色,顯得極為駭人!
第248章 念力交鋒
為何能夠突破道韻屏障?
這奇物竟能繞開道韻限製?不該呀,道韻是萬物最基礎的規則限製,怎會有這樣一種物事可以完全無視道韻存在……
在轉瞬之間,阮慈心念電轉,無數疑問浮上心頭,隨後恍然大悟:是了!這裏是夢境世界,她被逐漸喚醒,而念獸早已來到,夢境中虛實轉化,她到得早,便足以定下規則,這鬃毛恐怕便是此地最基礎的規則,阮慈蘇醒之後,因為靈覺遭到壓製,並未探索此地基準規則和外界有何不同,否則自然也能發覺不對,以她護身道韻之能,自然可以化解這條規則,將這鬃毛的‘犯規’之處除去。此次是她鬥法經驗猶然不足,吃了個大虧。
念獸由念而生,若是南鄞洲之中凝聚的幽怨之念沒有完全消散,便是在此地破滅,將來也總有一日會再化生出來,隻是不會再有此身的識憶而已。如今這隻母念獸,一身修為已去了九成,但鬃毛入體,阮慈依然可以感到經脈中那股熟悉的幽怨惡毒之氣,她還有殘餘意念寄宿在鬃毛之上,或者說這鬃毛才是它的本體,將無形之氣凝聚成有形之物,可見其中蘊藏的不甘、悲哀、怨毒之氣有多麽純粹。
幾乎是鬃毛入體的那一刻,道韻已開始不斷輪轉,阮慈不慌不忙,將無名功法運到極致,不斷消解鬃毛中的情念,隻是這情念極其精粹,乃是一洲之地的怨恨,更引起兩人所在的禁製共鳴。令她感到天地法則已不再傾向於她,而是向著念獸那邊傾斜過去。
這方禁製生於南鄞洲,是洲陸殘餘本能,要護住前往周天本源的通道,就如同一個思想單純、經曆曲折的孩童一般,誰能激起他的情緒,便會傾向往誰那一邊,念獸和大玉修士合作,危害周天,因此惹來天地法則不喜。但此時她將南鄞洲幽怨之念激發,天地法則逐漸又被誘導,‘遺忘’了對周天本源的維護之意,向著報複、宣泄、怨念的方向滑落過去。阮慈隻覺得處處受製,連法力周轉都滯澀了起來,她心念電轉,果斷抽出東華劍,劍尖對準內景天地,往裏隻是一送!
東華劍乃是天下銳器,無物不破,更何況阮慈並無相抗之意,刹那間已是沒入丹田,隻見內景天地上方那不斷被青黑之氣侵入的天空之中,金丹所化煌煌大日之上,倏爾現出一枚極大銳物,便仿佛是那劍尖在內景天地中無限放大的模樣。銳物中光華閃爍、道韻蕩漾,一滴精華靈液徐徐滴落下來,落於大日之上。那金丹‘嗡’地一聲,蕩出光暈,將那青黑之氣一掃而空,在內景天地中竟存身不住,倒退迴經脈之內,和道韻波光爭鬥了起來。
東華劍不但是天下銳器,現在更是道韻之器,阮慈煉化東華之後,其中儲存的便是無窮無盡的太初道韻、精粹無匹,道韻灌頂、諸邪辟易,未來道祖怎會落敗於念獸之手?這念獸能讓阮慈祭出東華劍,已經可堪自豪了!
“東華劍、東華劍……似曾相識,又非舊見。”
阮慈耳旁響起幽幽迴聲,那念獸神念也隨著鬃毛一道侵入體內,這聲音便像是從她體內發出一般,內景天地邊緣,又再是現身出一名少女,正是念獸所化,隻是形容幼稚了不少,如今看來隻有垂髫之年,她仰首望著東華劍尖,唇角微揚,似是有一絲懷念,低聲道,“四千年後,終能再見。”
話音未落,麵容一陣扭曲,身形化作一條黑線,往劍尖投去,其速度之快,竟似乎達到後發先至的地步,阮慈心念一動,內景天地之中頓時出現重巒疊嶂,無數山巒從湖中升起攔阻,但卻被這黑線閃身躲過,霎時之間便來到劍尖之側,如無骨柔絲一般往上纏縛,這又和剛才東華劍向她刺出時不同,那時東華劍是毀滅之劍,行劍氣殺伐之時,劍尖所向,注定要承受其毀滅威能。念獸幾乎沒有靠近的可能,但此刻東華劍在阮慈體內,遞送生機靈力,不可能輸送毀滅氣機,否則第一個傷到的便是阮慈金丹!
念獸狡詐,竟至於此?
隻怕前序都是推波助瀾,念獸真正意圖,便是此刻纏縛東華劍,將其鎖定……然後呢?它要做什麽?
阮慈心中亦是不免生出好奇,要知道她身為未來道祖,煉化東華劍都曆經千辛萬苦,但是己方便獻祭了四名元嬰修士,更不說大玉周天投入其中的人力了。念獸想要侵入東華劍,便是它的確身懷數種詭異神通,但也是癡心妄想、絕無可能。此時她將所有念力都化為繩索,纏縛劍尖,反倒是省了阮慈的力氣,隻需將劍尖抽出,激發東華劍殺伐之能,這些殘餘念力也將被摧毀殆盡,便有剩餘,不過道韻一卷而已,她機關算盡,最終走到這一步,難道隻此而已了嗎?
東華劍尖已緩緩往外抽出,雖然也有一些阻擋之力,但相較起來也是微乎其微,阮慈化身現於道基高台之上,仰首望著劍尖上的黑色絲線,輕問道,“大玉修士呢,還未到他現身的時機麽?”
黑線中突地現出少女麵容虛影,她麵色微諷,冷然道,“我若是真心和他合作,便不能進入此地,中央洲的未來道祖,你說得不錯,我是周天生靈,一旦對周天生出異心,處處都被掣肘,我萬無可能活到如今。”
原來也是各取所需,如此說來,念獸雖然將眾人困在此地,但也令大玉修士折損一名,對周天來說還算有功。阮慈頷首問道,“他們究竟有幾個人?十年前那場變故,是大玉修士激發的麽,那人死了嗎?”
那少女道,“我隻見到兩人,為激發禁製,獻身一個,還餘下一名金丹修士。”
這和阮慈的猜測沒有太多出入,阮慈還要再問念獸,少女虛影已是緩緩消散,那絲線上黑光流轉,俄而閃過無數虛影,阮慈隻覺周圍氣勢變換、因果流轉,竟似乎有時光倒轉之勢,心中不由微微一動,已是大略猜到念獸所圖,一時欲言又止,待要和念獸相抗,幾番思量之下,卻仍是任由其放手施為,將那神通醞釀成型,方才輕聲道,“你是要借東華劍上次來到南鄞洲的因緣為錨點,以那一刻迸發的幽怨之情為資糧,將我帶迴到南鄞洲陸沉那一刻麽?”
少女虛影又現,略帶詫異地望了阮慈一眼,卻並未迴應,黑線組成的劍鞘上電閃雷鳴,突然間,一道電光往阮慈化身囟門劈下,阮慈卻是不躲不閃,坦然迎上,神色更是有些微妙,深深凝視那黑線一眼,輕輕歎了口氣,方才沒入了那一人多高的粗壯電流之中。
#
區區念獸,也有能力送修士穿渡時空,迴到過去嗎?
連鎮守虛數的道奴,恐怕都未能做到這一點,《陰君意還丹歌注》乃是道祖所傳,也要向太一君主借來神通,方能成形,南鄞洲的無名念獸,若說也可將未來道祖送迴過去,使其隕落在南鄞洲陸沉之難中,是否也有些太過荒謬了?便是身後有道祖落子,阮慈這般的未來道祖,隕落之時牽涉到的海量因果,也不是念獸之身能承擔得起的!
她是真的迴到過去了嗎?還是隻是進入了念獸編織的一個幻影中?這念獸最擅長編織幻境、指東打西,它想要殺死阮慈,最好的做法無過於讓阮慈以為自己穿渡到了南鄞洲一個普通人身上,死在陸沉之中。按阮慈此時參悟,修士神通,多在虛數,這是個極其變換不定的世界,心念極為重要,在虛數中,若以為自己已經隕落,那便會真的隕落,哪怕在實數中什麽都沒發生,也會在刹那間無聲無息地死去。
念獸不知她道途,更不知她已幾次三番穿渡虛數,對其中關竅深有了解,會有此舉不足為奇,這也是她殺死阮慈的唯一機會,阮慈若死在這裏,東華劍重為無主之物,大玉修士也很難進來尋找,圖謀一樣落空。也唯有如此,禁製才會準許念獸進入,這裏萬物墜凡,因果、氣運都被固定,難以操縱,但有人的地方,就有善變心念,念獸這般的奇物依舊可以在某程度上無視墜凡大道,其實已占據很有利的位置,隻怕也是南鄞洲對中央洲陸的報複。
但阮慈之所以將錯就錯,有意在雷電及身以前,說出自己的推測,卻不是如念獸所想主動入彀,而是想要印證自己的猜測——倘若虛數之中,所有變化皆出於心念,有獨有規則,那麽,她這占盡了因果、氣運、道韻優勢的未來道祖,可不可以憑借念獸之舉,撬動局勢呢?
若她當真以為自己會迴到南鄞洲陸沉之時,那麽,她落入的到底是幻陣,還是真正的過去,她若改變了過去,扭轉南鄞洲陸沉運勢,那麽此地此刻,琅嬛周天又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呢?
阮慈剛入道時,心念自由自在,行動卻是循規蹈矩,隻能遵循他人的安排。待到修為漸深,行事越發自由,但心中卻反而患得患失,正因為知道己身牽涉太廣,有多少人的命運因她發生改變,又要為她的一個念頭付出代價,反而束手束腳,一度做任何事都要再三思量,唯恐自己行差踏錯,葬送自身道途不要緊,連周圍人甚至整個周天的大計,都會一敗塗地。彼時她好似被無形絲線縛住,心中其實怏怏不樂,直到在南鄞洲蟄居十年,和王雀兒朝夕相處,反而不知不覺間放下心結,此時也是心念一動,便當即以身赴險,不再考量自己若是死在南鄞洲陸沉時,又會為琅嬛周天帶來什麽影響,這其中究竟有沒有王雀兒那一席情話之功,也是難說得很。
心念電轉中,周身已是景色變換,阮慈似有一刻短暫失去意識,再清醒時,便覺得己身意識,重又分為兩個,好似從前修行《陰君意還丹歌注》時一般,我是我,而我又不止是我,還是一名南鄞洲茂宗的天才劍修,名喚嶽隱,乃是金丹中期修為。
阮慈心中一動,默查體內,果然有一絲熟悉的氣息,不由暗想道,“此人也是東華劍種……陰錯陽差之下,反而又修起了意修功法?此次的依憑,便是嶽隱隕落時的怨氣麽?”
她不再去思索什麽是真,什麽是假,自己到底是迴到過去,還是依舊沉溺於念獸激發怨念之氣營造出的幻境中。真即是假,假也是真,念獸執掌的怨氣,多數都是南鄞洲陸沉那一刻散發出來,這麽多人的共同識憶交織而成的幻境,反應的必然是南鄞洲陸沉以前的精確境況,那和真實又有什麽區別?
如今是什麽紀年,距離陸沉還有多遠?
許多問題一個接一個地浮現,阮慈消化了片刻,卻突然發覺自身境況,和此前所有意修時又有所不同——也不知是何緣故,她此次穿渡,周身法力神通,卻是完整地帶了過來,不再隻是依附於劍種識憶的一個影子,隻能旁觀,竟也能對周圍世界,做出一定的影響。
這……
她已有數百年不曾修持《陰君意還丹歌注》,蓋因這丹歌注對後三層維度的修行並無幫助,不過此時阮慈道韻一層已是修煉得極為圓滿,反倒是法力相形之下顯得有些落後,正尋思著迴山之後,也可尋訪時間靈物,再開修行。隻是也不知這到底是因念獸而起的變化,還是與自己修為晉升有關,在此處也無法獲得答案,隻好暫且擱置,留待日後鑽研了。
此時法力迴歸,對阮慈來說也是個好消息,至少修行不必耽誤——思及此處,阮慈也是心中一動,暗忖道,“那《宇宙星鬥天機術》,雀兒教了我十年,我才剛入門,此時倒可乘機修行一番,迴去之後,再炫耀給他看。”
當下便是一邊留意嶽隱識憶,一邊分心推算修行了起來。
第249章 兩儀洗劍
阮慈從前意修,一旦穿越到本主身上,雖然難以影響本主的行動,但對其一生識憶是一清二楚,此次穿越,大概是因為介質不同的關係,對嶽隱生平了解得便不是那樣清楚了,隻知道一些泛泛的情況。南鄞洲和中央洲陸不同,佛門坐大,玄修反而有些式微,以嶽隱所知,曇華宗之外供奉有洞天真人的玄修盛宗,不過是兩三家而已,山門多在偏僻遠處,和中央洲陸是大相徑庭。
除此之外,南鄞洲和其餘洲陸也沒有什麽太大不同,此處距離中央洲陸並不遠,氣候甚是類似,一樣是山清水秀,隻是因洲陸較小,這裏的絕境不多,隻有幾處五行絕境,都被曇華宗以大法力、大功德隔開,因此南鄞洲雖小,但凡人非常活躍,隻是嶽隱不知總人口,阮慈也無從和中央洲陸比較,至少在她看來,此處的凡人要比南株洲更多,而且有一種別處凡人所無的氣質。
若要細究的話,大概是因為南鄞洲對凡人來說並不危險,隻要避開一些禁製,便可獨立生存,甚或遊曆洲陸,也不是辦不到的事。中央洲陸的凡人幾乎不可能離開自己生長的國度,與修士也少有交集,如上清門紫精山下的九國之地,修士和附庸家族、皇室、官僚一起,組成國中頂尖階層,但即便如此,這些家族中的凡人最多也隻能接觸到築基修士,修士一旦結丹之後,便不會在九國久留,因此凡人對仙人無不是又敬又畏,不像是南鄞洲的凡人,很敢於和修士交涉,甚至是爭執大鬧,有曇華宗在,此地的修士幾乎從來不敢魚肉凡人。
這般一來,南鄞洲凡人的氣運便要比別洲強盛許多,便是這嶽隱所在的茂宗,也受到風氣感染,收了一批不能感應道韻,和阮慈一樣注定隻能做雜修的門徒,讓他們修行體術,再試著駕馭劍器,倒似乎是要在玄門劍修之外,再開辟出體術劍修這條道路來。
嶽隱身為金丹修士,門下便收了三五個凡人弟子,又命自己大徒兒教授他們入門體術,阮慈模糊感知到,這已不是他收的第一批弟子,這些弟子本身追求超凡,對體術劍修自然大感興趣,凡有感悟,都會給嶽隱留下玉簡,這樣人人鑽研下來,積累越來越厚,嶽隱自築基收徒之後,已有過數十凡人弟子,如今大多逝去,但他手頭的心得越來越多,新收的弟子走的彎路也越來越少了。
這般行事,和無垢宗殊途而同歸,甚至還要走得更加深入,曇華宗已是統領了一洲之地,而無垢宗才剛剛開始。阮慈乍然間也猜不出曇華宗在洲陸中推行這仙凡一體、扶助雜修之策,究竟有什麽用意,隻想著大約是和爭奪氣運有關。而在嶽隱看來,本洲雖然比不得中央洲陸那般的大洲,論大小似乎也和南株洲無法相比,但此地清平和樂,也不似別處那般血腥——不過這清平和樂說的是各大宗門,此地因凡人十分活躍的緣故,洲陸上活力十足,凡人間的廝殺鬥法也相當常見,反而是和中央洲陸掉了個個兒。
在嶽隱的識憶中,阮慈找不到一點南鄞洲要受到天舟征伐的預兆,甚至連東華劍為何會在此地現身都不甚了然,謝燕還以前的上一任東華劍使已是許久前的事了,並非為擎天三柱所得,大約在萬年前突然失蹤,神劍從此隱沒,像這樣的神劍,也不會任人不斷搶奪,否則圍繞其的腥風血雨不會有一日停歇,劍使失蹤或隕落之後,便會投去他方,此後再擇主投奔。若無特殊手段,也不易在擊殺劍使後將其捕捉,而且此事可一不可再,將神劍本能壓製得越狠,之後的反彈也就越強,甚至可能神劍自身劃破道韻屏障,投去他方都是說不定的事。
此時的東華劍,大概便是隱藏在南鄞洲某處,而中央洲陸或者已經卜算到了東華劍下落,正在趕來的路上,但這些大事嶽隱也沒有途徑知曉,劍修心思一向單純,除了授徒之外,便是練劍。南鄞洲的修士一般不想著到別處遊曆,成就洞天的機會也是微乎其微,像是嶽隱所在的兩儀劍宗,就從來沒出過洞天修士,嶽隱這人一向實在,他自認為道途終點是在元嬰境界,但卻也未曾因此失了劍心——每個凡人出生的時候也都知道,自己最多活一百多年,也未見他們便自暴自棄,渾渾噩噩地做那行屍走肉。
若是能在隕落以前,推斷出體術劍修的路子,那便好了。這是嶽隱心中最強烈的想法,阮慈也是隱隱有所感應,她對此不知如何評價,因中央洲陸的劍修一向是兼修體術,嶽隱費盡心機推演的功法,在中央洲陸隻是一本道經而已。
這便是偏僻洲陸的壞處麽,中央洲陸物華天寶,修士見識自然也比旁人更強,但嶽隱雖把一生都花在了他人已做過的工作上,阮慈卻也不覺得他有多愚蠢,她逐漸發覺,幾乎所有人的道途,不論長短,最終都會化為虛無,隻有寥寥數人存在的痕跡能夠亙古長存,對這些修士來說,能否按自己心意活過一世,這才是最關鍵的一點。嶽隱才具有限,也沒什麽野心,可以說是安分隨時,若是生在中央洲陸,可能連被收入門下的資格都沒有,中央洲陸喜歡的是那些膽大弄險的弟子,便是嶽隱僥幸拜在名師門下,學到了上乘功法,多數也不能增補什麽體修神通。
但對嶽隱來說,能在這清幽山間舞劍弄琴,已是不做他想,南鄞洲的修士幾乎從不私鬥,所有矛盾都用博弈解決,極少動武,因此嶽隱雖然是劍修,但卻很少和人打鬥,他時常盤膝打坐,在意念中擬化兩個自己,自己和自己相鬥,又或者邀戰同門。
嶽隱最常邀戰的便是兩儀劍宗的大師兄百裏偃,他自幼便十分傾慕大師兄,金丹之後,落入情難,蒙大師兄不棄,與其朝夕相處,同修了四百多年,雖然二人都為男子,但修士之間實在把這些看得很淡,嶽隱為此特意修了化身之術,不過他和百裏偃在一處時,多是談玄論道,仗劍相鬥,偶爾以靈炁相和而已,說是好友也罷,兄弟、道侶都可,劍修本身欲念極淡,隻是雙目相視時均感愉悅便可,嶽隱從未想過進一步親近大師兄,更不知道大師兄是否心悅於他,或許百裏偃隻是相助嶽隱脫難而已,本身並無綺思,因此這化身之術終未派上用場。嶽隱也不執著於此,百裏偃肯與他親近,嶽隱心中便泛起淡淡的欣喜,這已是他較為激烈的情緒變化了。
道途不同,修士性情自然也不相同,阮慈所修太初之道包容萬象,至情至性她要經過了解,像是這般一念不起,宛若死水的止水劍心,也讓她頗感新鮮,這止水劍心和劍心通明相比,少了對外界無微不至的映照。如桓長元,顯然便比嶽隱要靈透許多,映照外界情念也是纖毫畢現,這樣的人可以坦然出入於情,隻怕便是情思中種種惱人之處,也能夷然承受,便是入了情難,所得也要比嶽隱更多。
嶽隱心中唯劍而已,十年來能和百裏偃見上一麵,已是難得,附身在這樣的人身上,倘若不是自身帶了些神通過來,真要無聊死了。嶽隱每日裏隻是修煉他那算不得多高明的劍術,阮慈相交好友中,董雙成、桓長元乃至沈七,劍術都遠勝他。阮慈連偷師都懶,每日裏隻是專心推演星術,又將自己在南鄞洲無名禁製,以及燕山觀星台取來的星圖拿出,對照著解讀星圖,又試著推演軌跡,把自己幾次望到的真實星空讀出。說起來,她渡劫成丹時也到過一次無窮星海,隻是那一次不知自己所處什麽時空,星星又多,大概是讀不出所以然的。
這一日嶽隱終於靜極思動,欲去兩儀劍宗別府尋百裏偃,阮慈也是大鬆了口氣,她附身嶽隱已一年多了,此人一直在洞府中盤桓,阮慈甚至懷疑或許有一天嶽隱在洞府修行時,突然間天崩地裂,南鄞洲這就陸沉了,嶽隱從頭到尾什麽都不知道便隨之隕落,那可真就枉費她這一番心血。
嶽隱上次見到百裏偃,已是三十多年前,此後百裏偃便去別府主持除瘴,這是曇華宗定下的規矩,各家宗門都要定時巡查瘴氣源頭,倘若有瘴氣爆發之勢,便要及時報信鎮壓。這種事必須金丹後期修士才能去做,修為若是更低,便難以在瘴氣爆發時傳出消息。但隻要瘴氣不發作,大多時候都是閑差,百裏偃要鎮守百年,嶽隱便在山中與他互為表裏。不過門派中爭鬥並不激烈,劍修又是清心寡欲,也沒什麽師兄弟乘著百裏偃不在鬧事。因此嶽隱便欲去別府一行,和師兄小住一段時日,順帶著請教心中疑難。
修士行事,自不會拖泥帶水,嶽隱招來弟子,吩咐了一番,他那小徒最是古靈精怪,便笑道,“師父,你去探望大師伯,可記得帶些洗劍池的長晶石,大師伯心中定是極開心的。”
兩儀劍宗內的劍修,自入道開始便要千方百計地磨礪自己的本命飛劍,剛開脈時,隻能在洗劍池冶煉飛劍,去蕪存菁,久而久之,洗劍池內天然生出許多劍氣結晶,這種長晶石對開脈修士來說十分危險,也是築基修士的淬體良藥,但已為金丹修士所不取,唯有百裏偃卻依舊十分喜愛長晶石內豐富多變的劍氣,常說這有助他參悟自己的劍道。嶽隱聽徒兒這麽一說,不由笑道,“是我師兄喜歡,還是你想要從中分潤一些?”
他小徒兒正是體修,修為如今粗略相當於築基初期修士,要去洗劍池中親手采石十分危險,他性情又十分靈活,不免投機取巧,被師父叫破,一吐舌頭便要躲藏。
嶽隱對這些體修弟子十分縱容,雖然明知其性情於劍道修行無益,但也不糾正,隻是微微一笑,身化遁光往山中投去,刹那間便到得山門頂一處小小湖泊之上,現出身形,往湖底眺望了一番,隨意擇了一處晶石簇集之地,便是以身合劍,衝入池內去。
這洗劍池雖然以池為名,但占地寬廣,便猶如一處天然湖泊,池底幾乎插滿了前輩修士所留殘劍,池水中精金銳氣、殺伐劍氣縱橫連綿,對低輩弟子來說十分危險,嶽隱金丹修為,隻覺得劍氣觸體,與護身靈炁不斷磋磨,發出刺耳的嘎吱聲,他也不欲多留,來到那晶石叢生之處,隨意割下十數簇晶石帶走,他這一動作可好,池底砂霧彌漫,隱約間一道流光閃過,引得嶽隱心中一動,伸手一招,便見到池底一柄長劍,飛入手心,入手時心中不知為何微微一震,不由笑道,“咦,你這又是哪位前輩留下的寶劍?”
在他意識之後的阮慈,卻又哪裏還有不明白的?她萬萬沒有想到,己身煉化東華劍之後,卻還能再觸到這東華劍未煉化以前,那洶湧澎湃的生之道韻!
第250章 故人相逢
休說阮慈心中那莫名感受,嶽隱對東華劍似也十分喜愛,卻茫然不知自己手持的乃是宇宙級數靈寶,隨手將東華劍收進一個空閑劍匣之中,便拔身離開洗劍池,雖說那東華劍在他手中流光溢彩,嶽隱也顯然感覺自己法力有所唿應,但都被他當成了此劍神異之處,並未聯想到東華劍上頭去。
也是合該有事,若是平常,嶽隱自然持劍去劍譜中尋找原主,兩儀劍宗弟子所持的本命飛劍,都有留在譜內。但此時他心念百裏偃,便暫將此事按下,騰雲駕霧出了兩儀劍宗,往別府行去。
凡人若無瘴癘限製,繁衍起來真可謂是無窮無盡,南鄞洲風景和其餘洲陸便迥然不同,雖然一樣是山清水秀,但山水間田地延綿,甚至有不少山頭都被開墾成了梯田,田間隨處可見農夫小兒來去行走,阡陌交通、怡然自得,雖然遠處依然可見有些妖異樹木,又或是靈獸身影,但因人數眾多,且許多凡人都有體術在身,仍舊可以在荒野中生存下來。
南株洲暫且不說,中央洲陸就絕對不可能有這樣的景象,一來中央洲陸極為廣大,國與國之間距離極遠,便是國境也十分廣闊,若是凡人想要在城池中往返,出門一趟便至少要兩三年,且洲陸之中瘴癘處處,便是修行了體術也是無濟於事。更不說那些隨處可見的靈植妖獸了——便是南株洲,阮慈和王盼盼從宋國一路走向壇城,不知殺了多少妖獸。不過南株洲比中央洲陸要小,所以國家之間互相接壤,要比中央洲陸更為緊湊。
這般看來,南鄞洲當是凡人樂土,但事出反常必有妖,阮慈留神感應,果然感到此地靈炁稀薄,這是個十分簡單的道理,所謂的瘴癘,就是某種特異的濃鬱靈炁,因其屬性不同,又十分極端,不易為一般修士吸納。對凡人來說更是觸之立斃,瘴氣存在的本身,就已經是此地靈炁較豐富的表現。真正物華天寶如上清門山門所在,那處的靈炁太過濃鬱,以至於瘴氣根本無法消除,隨時可能在護山大陣之外的某處爆發。
南鄞洲既然大多數土地都沒有壓製不住的瘴氣,隻需要金丹修士便可鎮壓調理,便說明此地對修士來說頗為貧瘠,雖然嶽隱好似對此事並無所覺,但隻看兩儀劍宗,山門也是一處方圓數萬裏的峻嶺,其中並無人煙,便知道南鄞洲的高階修士其實已都是認識到了這個問題。
倘若如此,為什麽還要為這些凡人除瘴呢?還要教授他們體術,這和修士的利益並不相符,畢竟這些體修食量極大,凡人吃得越多,也等如是儲存了從地氣中轉化到稻米內部的靈炁,雖然一人能儲存的靈炁並不多,但恆河沙數一般,布滿洲陸的凡人,每一日都在啃食巨量靈炁,卻並不會立刻還歸天地,南鄞洲的靈炁可能就是因此變得稀薄,久而久之,修士想要登臨上境會越來越難。中央洲陸光是上清門山門內外,便有數十靈穴,都是靈炁極為濃鬱的所在,供洞天真人吞吐修行。在阮慈來看,南鄞洲能夠湊出五六個靈穴便算是很不錯的了。
難道佛門的大道便是平等麽?眾生平等,人人成佛,當南鄞洲所有人占有的靈炁都是平等,也就是說所有人都沒有修為時,便會成就某個人的大道,助他……
阮慈也想不出這樣的高僧該怎麽提升功行,平等大道也就意味著他不可能擁有比凡人更高的修為,不過說不定大道釋義並非如此,她不持此道,也就隻是隨意猜測。正是尋思曇華宗和無垢宗這般行事背後的原因,這邊嶽隱已是越過百餘城池,往一處人煙稀少的山巒而去。此處便正是兩儀劍宗別府,修築在深山腳下,這深山中便常常爆發一股血瘴,若是不在初初噴發時立刻封禁,血瘴擴散到百餘裏外,便有個生活了數萬人的城鎮。因此這裏素來都有弟子輪值,不敢叫其放空。
別府中固然是修築了一道陣法,但若以阮慈來看,金丹修士想要激發陣法也需要一兩個時辰,血瘴終究是有機會噴到城鎮處,連這樣危險的所在都築起城池,可見南鄞洲的凡人實在已經是過多了。不過嶽隱對這些自然毫無考量,他出生以來洲陸便是這般模樣,嶽隱早習慣了在護山大陣中,點到即止一般的劍術練習,不像是中央洲陸,劍修最喜的便是闖蕩天下,曆練挑戰,甚而很多劍修都收取報酬為人獵殺仇人,他們修有神通,可以斷去因果、斬滅怨氣,是低階修士中最受歡迎的存在。
至於嶽隱,修到金丹,殺得最多的還是妖獸,正經鬥法都沒有幾次,畢竟金丹修士鬥法,在這樣處處人煙的逼仄所在,隨時都會殃及無辜,而曇華宗最是不喜如此,也是因此,他這老實性子才能出頭,此時心無旁騖,一心隻想著師兄,收起遁光,現出身形落入別府中,喜孜孜地傳出一道靈光,叫道,“師兄,你未曾閉關罷?我來看望你啦。”
別府深處亦是傳來一道靈光唿應,嶽隱疾步走去,隻見一道白光射來,在空中化為一個玄衣青年,鬢如墨裁、目似寒星,唇邊笑意溫存,說道,“阿隱,我說過多少次了?”
嶽隱見到師兄,便是心生歡喜,笑道,“阿偃、阿偃。”
兩人相視一笑,並肩往百裏偃起居小院走去,這別府占地十分闊大,此刻卻隻有他一人居住,百裏偃日常起居並不在正房,而是在後山一處陋室,小房子裏隻有兩個蒲團,嶽隱問道,“阿偃,可是近日有客到?”
百裏偃道,“並無,這是給你預備的。”
嶽隱並不善作偽,聞言不由甜甜一笑,不過劍修並不多話,隻是眉目傳情,兩人久別重逢,心中都十分歡悅,並肩坐了一會,嶽隱伸手一指,一道青光在室內瑩瑩飛舞起來,百裏偃也射出一道白光,和青光一道互相逗引、纏綿共舞,便是兩人隻並肩而坐,可氣機嬉戲,又比耳廝鬢磨更旖旎多了。
也不知過了多久,屋外天色黑了又白,嶽隱方才癡癡說道,“阿偃,都說情關難過,從前我無此擔憂,隻想著你我二人情意既如此徐緩,仿佛隻在有無之間,或許過不了多久便會自然淡去,如今已是四百多年,我才知道,原來水不在洶湧,而在流長,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阮慈原本覺得嶽隱不識欲念,便是歡喜百裏偃,也是十分淡然,同修四百餘年,竟幾乎連牽手都沒有過,這情難簡直有些可笑,此時感受到嶽隱心中那如微醺一般恰到好處的愉快,方才想道,“天下情原來也是成千上萬,或許越是如此,反而能夠長相廝守。”
她仿佛對情念又更參透了一層,聽嶽隱又說道,“便好比這一次,我們數十年未見,可我見到你時,竟比上迴更歡喜你了,仿佛你對我又多了一種吸引,我也不知是什麽,隻覺得感應中極為強烈,一見你,便好似見到了一個聯係極深的人。”
阮慈心中一驚,暗道,“糟了,她要潛入他人心念之中,挑撥他們和我為敵!”
這念獸此前未曾如此施為,乃是因為她是南鄞洲所生,對禁製中其餘居民天然便有一段香火情分,要知道被她侵入情念之後,對於修士的自我是極大的損傷,是以她直到此刻,才想到退而求其次,還是要逼阮慈動用靈炁,不得不和禁製為敵,從而消磨禁製,打開通道入口。
這倒也罷了,問題是念獸一旦逃去,便難尋蹤跡,她好不容易自投羅網,阮慈怎會放她離去?心念轉動中,那黑暗之中精光閃動,無數精金高牆徐徐升起,封住念獸去處,阮慈從虛無中抽出一柄長劍,叫道,“不許走,把命留下來!”
這長劍正是東華劍,此劍墜凡以前被阮慈收在乾坤囊中,並未取出,十年來第一次出鞘,雖對周圍環境有些困惑,但卻依然十分興奮,一聲輕吟,氣勢已鎖定念獸,阮慈身隨劍走,淩空刺去,那少女身形幾度模糊,仿佛想要化為他物逃遁,但卻又被無形力量鎖住,隻能勉力變換了幾次方位,但卻仍被阮慈未卜先知一般,劍鋒提前點在氣勢薄弱之處。
隻聽得噗、噗兩聲,念獸周身一陣波動,倏爾褪去人形,化為一隻似豬非豬的龐然大物,扭頭對著阮慈深深一吸,阮慈隻覺得心旌一陣搖動,仿佛有什麽東西要被吸動一般,但她意誌何等堅定,當下將心念持定,那念獸數吸無功,被東華劍當胸一劍,刺破胸腔,那胸腔內卻空空蕩蕩,並無血肉,隻有無數黑灰之氣,刹那間噴湧蔓延而出,將這天地點染得昏黃一片。
阮慈頓覺神念麻癢難當,仿佛被這黑灰之氣腐蝕啃噬,但此刻她若放下心防,那麽情念逃出之後,照舊會化為念獸,此獸難以對付之處就在這裏,好在阮慈也並非全無手段,之前從遲芃芃手裏得到一本《玄珠錄》,正合此時所用不說,修過那無名道法之後,也可以將這些情念煉入道韻之中。
當下冷笑一聲,立在原地全力持法,對於有些太過惡毒的怨念,便煉為玄珠,其餘情念被她足下仿若汪洋大海般迸發的道韻狂濤卷入,一轉念間便消磨殆盡,那些情念之氣東躲西藏,又紛紛往念獸體內匯聚過去,那似豬非豬的怪獸身上靈光閃動,迅速縮小,眼神怨毒地望著阮慈,卻顯然也隻是無計可施,隻能閉目靜待消亡。
越是這種時候,便越要防備敵人銜尾一擊,阮慈立在當地,也不靠近,隻讓那驚濤駭浪般的道韻往前卷去,將念獸裹入,全力煉化,念獸也是強弩之末,掙紮之力很是微小。
此時內視之中,金丹裏道韻之色已是將要圓滿,反而比法力、氣運、因果等都更高出了許多。片刻之後,那念獸便被煉得隻剩一張皮毛攤在地上,周圍空蕩蕩的,整座夢境內再無他人情念。阮慈立在中央,也頗感飽足,做了十年凡人,此時重掌超凡,自然又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了。
她再三查看,肯定念獸已滅,這才將銅牆鐵壁降下,又思忖著該如何將這皮毛帶到實數之中,念獸皮想來也是一樁奇特寶材了,雖不說能換來不少靈玉,至少不能任由其留在自己的夢境世界裏。
正思及此,便用道韻將此物包裹起來,拿在手中,欲要帶出夢境,但那毛皮剛一近身,其上鬃毛忽地根根立起,視道韻如無物一般,猛地紮入阮慈手心,順著經脈,刹那間便往前蔓延至麵部,讓阮慈全身血脈都染上青黑之色,顯得極為駭人!
第248章 念力交鋒
為何能夠突破道韻屏障?
這奇物竟能繞開道韻限製?不該呀,道韻是萬物最基礎的規則限製,怎會有這樣一種物事可以完全無視道韻存在……
在轉瞬之間,阮慈心念電轉,無數疑問浮上心頭,隨後恍然大悟:是了!這裏是夢境世界,她被逐漸喚醒,而念獸早已來到,夢境中虛實轉化,她到得早,便足以定下規則,這鬃毛恐怕便是此地最基礎的規則,阮慈蘇醒之後,因為靈覺遭到壓製,並未探索此地基準規則和外界有何不同,否則自然也能發覺不對,以她護身道韻之能,自然可以化解這條規則,將這鬃毛的‘犯規’之處除去。此次是她鬥法經驗猶然不足,吃了個大虧。
念獸由念而生,若是南鄞洲之中凝聚的幽怨之念沒有完全消散,便是在此地破滅,將來也總有一日會再化生出來,隻是不會再有此身的識憶而已。如今這隻母念獸,一身修為已去了九成,但鬃毛入體,阮慈依然可以感到經脈中那股熟悉的幽怨惡毒之氣,她還有殘餘意念寄宿在鬃毛之上,或者說這鬃毛才是它的本體,將無形之氣凝聚成有形之物,可見其中蘊藏的不甘、悲哀、怨毒之氣有多麽純粹。
幾乎是鬃毛入體的那一刻,道韻已開始不斷輪轉,阮慈不慌不忙,將無名功法運到極致,不斷消解鬃毛中的情念,隻是這情念極其精粹,乃是一洲之地的怨恨,更引起兩人所在的禁製共鳴。令她感到天地法則已不再傾向於她,而是向著念獸那邊傾斜過去。
這方禁製生於南鄞洲,是洲陸殘餘本能,要護住前往周天本源的通道,就如同一個思想單純、經曆曲折的孩童一般,誰能激起他的情緒,便會傾向往誰那一邊,念獸和大玉修士合作,危害周天,因此惹來天地法則不喜。但此時她將南鄞洲幽怨之念激發,天地法則逐漸又被誘導,‘遺忘’了對周天本源的維護之意,向著報複、宣泄、怨念的方向滑落過去。阮慈隻覺得處處受製,連法力周轉都滯澀了起來,她心念電轉,果斷抽出東華劍,劍尖對準內景天地,往裏隻是一送!
東華劍乃是天下銳器,無物不破,更何況阮慈並無相抗之意,刹那間已是沒入丹田,隻見內景天地上方那不斷被青黑之氣侵入的天空之中,金丹所化煌煌大日之上,倏爾現出一枚極大銳物,便仿佛是那劍尖在內景天地中無限放大的模樣。銳物中光華閃爍、道韻蕩漾,一滴精華靈液徐徐滴落下來,落於大日之上。那金丹‘嗡’地一聲,蕩出光暈,將那青黑之氣一掃而空,在內景天地中竟存身不住,倒退迴經脈之內,和道韻波光爭鬥了起來。
東華劍不但是天下銳器,現在更是道韻之器,阮慈煉化東華之後,其中儲存的便是無窮無盡的太初道韻、精粹無匹,道韻灌頂、諸邪辟易,未來道祖怎會落敗於念獸之手?這念獸能讓阮慈祭出東華劍,已經可堪自豪了!
“東華劍、東華劍……似曾相識,又非舊見。”
阮慈耳旁響起幽幽迴聲,那念獸神念也隨著鬃毛一道侵入體內,這聲音便像是從她體內發出一般,內景天地邊緣,又再是現身出一名少女,正是念獸所化,隻是形容幼稚了不少,如今看來隻有垂髫之年,她仰首望著東華劍尖,唇角微揚,似是有一絲懷念,低聲道,“四千年後,終能再見。”
話音未落,麵容一陣扭曲,身形化作一條黑線,往劍尖投去,其速度之快,竟似乎達到後發先至的地步,阮慈心念一動,內景天地之中頓時出現重巒疊嶂,無數山巒從湖中升起攔阻,但卻被這黑線閃身躲過,霎時之間便來到劍尖之側,如無骨柔絲一般往上纏縛,這又和剛才東華劍向她刺出時不同,那時東華劍是毀滅之劍,行劍氣殺伐之時,劍尖所向,注定要承受其毀滅威能。念獸幾乎沒有靠近的可能,但此刻東華劍在阮慈體內,遞送生機靈力,不可能輸送毀滅氣機,否則第一個傷到的便是阮慈金丹!
念獸狡詐,竟至於此?
隻怕前序都是推波助瀾,念獸真正意圖,便是此刻纏縛東華劍,將其鎖定……然後呢?它要做什麽?
阮慈心中亦是不免生出好奇,要知道她身為未來道祖,煉化東華劍都曆經千辛萬苦,但是己方便獻祭了四名元嬰修士,更不說大玉周天投入其中的人力了。念獸想要侵入東華劍,便是它的確身懷數種詭異神通,但也是癡心妄想、絕無可能。此時她將所有念力都化為繩索,纏縛劍尖,反倒是省了阮慈的力氣,隻需將劍尖抽出,激發東華劍殺伐之能,這些殘餘念力也將被摧毀殆盡,便有剩餘,不過道韻一卷而已,她機關算盡,最終走到這一步,難道隻此而已了嗎?
東華劍尖已緩緩往外抽出,雖然也有一些阻擋之力,但相較起來也是微乎其微,阮慈化身現於道基高台之上,仰首望著劍尖上的黑色絲線,輕問道,“大玉修士呢,還未到他現身的時機麽?”
黑線中突地現出少女麵容虛影,她麵色微諷,冷然道,“我若是真心和他合作,便不能進入此地,中央洲的未來道祖,你說得不錯,我是周天生靈,一旦對周天生出異心,處處都被掣肘,我萬無可能活到如今。”
原來也是各取所需,如此說來,念獸雖然將眾人困在此地,但也令大玉修士折損一名,對周天來說還算有功。阮慈頷首問道,“他們究竟有幾個人?十年前那場變故,是大玉修士激發的麽,那人死了嗎?”
那少女道,“我隻見到兩人,為激發禁製,獻身一個,還餘下一名金丹修士。”
這和阮慈的猜測沒有太多出入,阮慈還要再問念獸,少女虛影已是緩緩消散,那絲線上黑光流轉,俄而閃過無數虛影,阮慈隻覺周圍氣勢變換、因果流轉,竟似乎有時光倒轉之勢,心中不由微微一動,已是大略猜到念獸所圖,一時欲言又止,待要和念獸相抗,幾番思量之下,卻仍是任由其放手施為,將那神通醞釀成型,方才輕聲道,“你是要借東華劍上次來到南鄞洲的因緣為錨點,以那一刻迸發的幽怨之情為資糧,將我帶迴到南鄞洲陸沉那一刻麽?”
少女虛影又現,略帶詫異地望了阮慈一眼,卻並未迴應,黑線組成的劍鞘上電閃雷鳴,突然間,一道電光往阮慈化身囟門劈下,阮慈卻是不躲不閃,坦然迎上,神色更是有些微妙,深深凝視那黑線一眼,輕輕歎了口氣,方才沒入了那一人多高的粗壯電流之中。
#
區區念獸,也有能力送修士穿渡時空,迴到過去嗎?
連鎮守虛數的道奴,恐怕都未能做到這一點,《陰君意還丹歌注》乃是道祖所傳,也要向太一君主借來神通,方能成形,南鄞洲的無名念獸,若說也可將未來道祖送迴過去,使其隕落在南鄞洲陸沉之難中,是否也有些太過荒謬了?便是身後有道祖落子,阮慈這般的未來道祖,隕落之時牽涉到的海量因果,也不是念獸之身能承擔得起的!
她是真的迴到過去了嗎?還是隻是進入了念獸編織的一個幻影中?這念獸最擅長編織幻境、指東打西,它想要殺死阮慈,最好的做法無過於讓阮慈以為自己穿渡到了南鄞洲一個普通人身上,死在陸沉之中。按阮慈此時參悟,修士神通,多在虛數,這是個極其變換不定的世界,心念極為重要,在虛數中,若以為自己已經隕落,那便會真的隕落,哪怕在實數中什麽都沒發生,也會在刹那間無聲無息地死去。
念獸不知她道途,更不知她已幾次三番穿渡虛數,對其中關竅深有了解,會有此舉不足為奇,這也是她殺死阮慈的唯一機會,阮慈若死在這裏,東華劍重為無主之物,大玉修士也很難進來尋找,圖謀一樣落空。也唯有如此,禁製才會準許念獸進入,這裏萬物墜凡,因果、氣運都被固定,難以操縱,但有人的地方,就有善變心念,念獸這般的奇物依舊可以在某程度上無視墜凡大道,其實已占據很有利的位置,隻怕也是南鄞洲對中央洲陸的報複。
但阮慈之所以將錯就錯,有意在雷電及身以前,說出自己的推測,卻不是如念獸所想主動入彀,而是想要印證自己的猜測——倘若虛數之中,所有變化皆出於心念,有獨有規則,那麽,她這占盡了因果、氣運、道韻優勢的未來道祖,可不可以憑借念獸之舉,撬動局勢呢?
若她當真以為自己會迴到南鄞洲陸沉之時,那麽,她落入的到底是幻陣,還是真正的過去,她若改變了過去,扭轉南鄞洲陸沉運勢,那麽此地此刻,琅嬛周天又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呢?
阮慈剛入道時,心念自由自在,行動卻是循規蹈矩,隻能遵循他人的安排。待到修為漸深,行事越發自由,但心中卻反而患得患失,正因為知道己身牽涉太廣,有多少人的命運因她發生改變,又要為她的一個念頭付出代價,反而束手束腳,一度做任何事都要再三思量,唯恐自己行差踏錯,葬送自身道途不要緊,連周圍人甚至整個周天的大計,都會一敗塗地。彼時她好似被無形絲線縛住,心中其實怏怏不樂,直到在南鄞洲蟄居十年,和王雀兒朝夕相處,反而不知不覺間放下心結,此時也是心念一動,便當即以身赴險,不再考量自己若是死在南鄞洲陸沉時,又會為琅嬛周天帶來什麽影響,這其中究竟有沒有王雀兒那一席情話之功,也是難說得很。
心念電轉中,周身已是景色變換,阮慈似有一刻短暫失去意識,再清醒時,便覺得己身意識,重又分為兩個,好似從前修行《陰君意還丹歌注》時一般,我是我,而我又不止是我,還是一名南鄞洲茂宗的天才劍修,名喚嶽隱,乃是金丹中期修為。
阮慈心中一動,默查體內,果然有一絲熟悉的氣息,不由暗想道,“此人也是東華劍種……陰錯陽差之下,反而又修起了意修功法?此次的依憑,便是嶽隱隕落時的怨氣麽?”
她不再去思索什麽是真,什麽是假,自己到底是迴到過去,還是依舊沉溺於念獸激發怨念之氣營造出的幻境中。真即是假,假也是真,念獸執掌的怨氣,多數都是南鄞洲陸沉那一刻散發出來,這麽多人的共同識憶交織而成的幻境,反應的必然是南鄞洲陸沉以前的精確境況,那和真實又有什麽區別?
如今是什麽紀年,距離陸沉還有多遠?
許多問題一個接一個地浮現,阮慈消化了片刻,卻突然發覺自身境況,和此前所有意修時又有所不同——也不知是何緣故,她此次穿渡,周身法力神通,卻是完整地帶了過來,不再隻是依附於劍種識憶的一個影子,隻能旁觀,竟也能對周圍世界,做出一定的影響。
這……
她已有數百年不曾修持《陰君意還丹歌注》,蓋因這丹歌注對後三層維度的修行並無幫助,不過此時阮慈道韻一層已是修煉得極為圓滿,反倒是法力相形之下顯得有些落後,正尋思著迴山之後,也可尋訪時間靈物,再開修行。隻是也不知這到底是因念獸而起的變化,還是與自己修為晉升有關,在此處也無法獲得答案,隻好暫且擱置,留待日後鑽研了。
此時法力迴歸,對阮慈來說也是個好消息,至少修行不必耽誤——思及此處,阮慈也是心中一動,暗忖道,“那《宇宙星鬥天機術》,雀兒教了我十年,我才剛入門,此時倒可乘機修行一番,迴去之後,再炫耀給他看。”
當下便是一邊留意嶽隱識憶,一邊分心推算修行了起來。
第249章 兩儀洗劍
阮慈從前意修,一旦穿越到本主身上,雖然難以影響本主的行動,但對其一生識憶是一清二楚,此次穿越,大概是因為介質不同的關係,對嶽隱生平了解得便不是那樣清楚了,隻知道一些泛泛的情況。南鄞洲和中央洲陸不同,佛門坐大,玄修反而有些式微,以嶽隱所知,曇華宗之外供奉有洞天真人的玄修盛宗,不過是兩三家而已,山門多在偏僻遠處,和中央洲陸是大相徑庭。
除此之外,南鄞洲和其餘洲陸也沒有什麽太大不同,此處距離中央洲陸並不遠,氣候甚是類似,一樣是山清水秀,隻是因洲陸較小,這裏的絕境不多,隻有幾處五行絕境,都被曇華宗以大法力、大功德隔開,因此南鄞洲雖小,但凡人非常活躍,隻是嶽隱不知總人口,阮慈也無從和中央洲陸比較,至少在她看來,此處的凡人要比南株洲更多,而且有一種別處凡人所無的氣質。
若要細究的話,大概是因為南鄞洲對凡人來說並不危險,隻要避開一些禁製,便可獨立生存,甚或遊曆洲陸,也不是辦不到的事。中央洲陸的凡人幾乎不可能離開自己生長的國度,與修士也少有交集,如上清門紫精山下的九國之地,修士和附庸家族、皇室、官僚一起,組成國中頂尖階層,但即便如此,這些家族中的凡人最多也隻能接觸到築基修士,修士一旦結丹之後,便不會在九國久留,因此凡人對仙人無不是又敬又畏,不像是南鄞洲的凡人,很敢於和修士交涉,甚至是爭執大鬧,有曇華宗在,此地的修士幾乎從來不敢魚肉凡人。
這般一來,南鄞洲凡人的氣運便要比別洲強盛許多,便是這嶽隱所在的茂宗,也受到風氣感染,收了一批不能感應道韻,和阮慈一樣注定隻能做雜修的門徒,讓他們修行體術,再試著駕馭劍器,倒似乎是要在玄門劍修之外,再開辟出體術劍修這條道路來。
嶽隱身為金丹修士,門下便收了三五個凡人弟子,又命自己大徒兒教授他們入門體術,阮慈模糊感知到,這已不是他收的第一批弟子,這些弟子本身追求超凡,對體術劍修自然大感興趣,凡有感悟,都會給嶽隱留下玉簡,這樣人人鑽研下來,積累越來越厚,嶽隱自築基收徒之後,已有過數十凡人弟子,如今大多逝去,但他手頭的心得越來越多,新收的弟子走的彎路也越來越少了。
這般行事,和無垢宗殊途而同歸,甚至還要走得更加深入,曇華宗已是統領了一洲之地,而無垢宗才剛剛開始。阮慈乍然間也猜不出曇華宗在洲陸中推行這仙凡一體、扶助雜修之策,究竟有什麽用意,隻想著大約是和爭奪氣運有關。而在嶽隱看來,本洲雖然比不得中央洲陸那般的大洲,論大小似乎也和南株洲無法相比,但此地清平和樂,也不似別處那般血腥——不過這清平和樂說的是各大宗門,此地因凡人十分活躍的緣故,洲陸上活力十足,凡人間的廝殺鬥法也相當常見,反而是和中央洲陸掉了個個兒。
在嶽隱的識憶中,阮慈找不到一點南鄞洲要受到天舟征伐的預兆,甚至連東華劍為何會在此地現身都不甚了然,謝燕還以前的上一任東華劍使已是許久前的事了,並非為擎天三柱所得,大約在萬年前突然失蹤,神劍從此隱沒,像這樣的神劍,也不會任人不斷搶奪,否則圍繞其的腥風血雨不會有一日停歇,劍使失蹤或隕落之後,便會投去他方,此後再擇主投奔。若無特殊手段,也不易在擊殺劍使後將其捕捉,而且此事可一不可再,將神劍本能壓製得越狠,之後的反彈也就越強,甚至可能神劍自身劃破道韻屏障,投去他方都是說不定的事。
此時的東華劍,大概便是隱藏在南鄞洲某處,而中央洲陸或者已經卜算到了東華劍下落,正在趕來的路上,但這些大事嶽隱也沒有途徑知曉,劍修心思一向單純,除了授徒之外,便是練劍。南鄞洲的修士一般不想著到別處遊曆,成就洞天的機會也是微乎其微,像是嶽隱所在的兩儀劍宗,就從來沒出過洞天修士,嶽隱這人一向實在,他自認為道途終點是在元嬰境界,但卻也未曾因此失了劍心——每個凡人出生的時候也都知道,自己最多活一百多年,也未見他們便自暴自棄,渾渾噩噩地做那行屍走肉。
若是能在隕落以前,推斷出體術劍修的路子,那便好了。這是嶽隱心中最強烈的想法,阮慈也是隱隱有所感應,她對此不知如何評價,因中央洲陸的劍修一向是兼修體術,嶽隱費盡心機推演的功法,在中央洲陸隻是一本道經而已。
這便是偏僻洲陸的壞處麽,中央洲陸物華天寶,修士見識自然也比旁人更強,但嶽隱雖把一生都花在了他人已做過的工作上,阮慈卻也不覺得他有多愚蠢,她逐漸發覺,幾乎所有人的道途,不論長短,最終都會化為虛無,隻有寥寥數人存在的痕跡能夠亙古長存,對這些修士來說,能否按自己心意活過一世,這才是最關鍵的一點。嶽隱才具有限,也沒什麽野心,可以說是安分隨時,若是生在中央洲陸,可能連被收入門下的資格都沒有,中央洲陸喜歡的是那些膽大弄險的弟子,便是嶽隱僥幸拜在名師門下,學到了上乘功法,多數也不能增補什麽體修神通。
但對嶽隱來說,能在這清幽山間舞劍弄琴,已是不做他想,南鄞洲的修士幾乎從不私鬥,所有矛盾都用博弈解決,極少動武,因此嶽隱雖然是劍修,但卻很少和人打鬥,他時常盤膝打坐,在意念中擬化兩個自己,自己和自己相鬥,又或者邀戰同門。
嶽隱最常邀戰的便是兩儀劍宗的大師兄百裏偃,他自幼便十分傾慕大師兄,金丹之後,落入情難,蒙大師兄不棄,與其朝夕相處,同修了四百多年,雖然二人都為男子,但修士之間實在把這些看得很淡,嶽隱為此特意修了化身之術,不過他和百裏偃在一處時,多是談玄論道,仗劍相鬥,偶爾以靈炁相和而已,說是好友也罷,兄弟、道侶都可,劍修本身欲念極淡,隻是雙目相視時均感愉悅便可,嶽隱從未想過進一步親近大師兄,更不知道大師兄是否心悅於他,或許百裏偃隻是相助嶽隱脫難而已,本身並無綺思,因此這化身之術終未派上用場。嶽隱也不執著於此,百裏偃肯與他親近,嶽隱心中便泛起淡淡的欣喜,這已是他較為激烈的情緒變化了。
道途不同,修士性情自然也不相同,阮慈所修太初之道包容萬象,至情至性她要經過了解,像是這般一念不起,宛若死水的止水劍心,也讓她頗感新鮮,這止水劍心和劍心通明相比,少了對外界無微不至的映照。如桓長元,顯然便比嶽隱要靈透許多,映照外界情念也是纖毫畢現,這樣的人可以坦然出入於情,隻怕便是情思中種種惱人之處,也能夷然承受,便是入了情難,所得也要比嶽隱更多。
嶽隱心中唯劍而已,十年來能和百裏偃見上一麵,已是難得,附身在這樣的人身上,倘若不是自身帶了些神通過來,真要無聊死了。嶽隱每日裏隻是修煉他那算不得多高明的劍術,阮慈相交好友中,董雙成、桓長元乃至沈七,劍術都遠勝他。阮慈連偷師都懶,每日裏隻是專心推演星術,又將自己在南鄞洲無名禁製,以及燕山觀星台取來的星圖拿出,對照著解讀星圖,又試著推演軌跡,把自己幾次望到的真實星空讀出。說起來,她渡劫成丹時也到過一次無窮星海,隻是那一次不知自己所處什麽時空,星星又多,大概是讀不出所以然的。
這一日嶽隱終於靜極思動,欲去兩儀劍宗別府尋百裏偃,阮慈也是大鬆了口氣,她附身嶽隱已一年多了,此人一直在洞府中盤桓,阮慈甚至懷疑或許有一天嶽隱在洞府修行時,突然間天崩地裂,南鄞洲這就陸沉了,嶽隱從頭到尾什麽都不知道便隨之隕落,那可真就枉費她這一番心血。
嶽隱上次見到百裏偃,已是三十多年前,此後百裏偃便去別府主持除瘴,這是曇華宗定下的規矩,各家宗門都要定時巡查瘴氣源頭,倘若有瘴氣爆發之勢,便要及時報信鎮壓。這種事必須金丹後期修士才能去做,修為若是更低,便難以在瘴氣爆發時傳出消息。但隻要瘴氣不發作,大多時候都是閑差,百裏偃要鎮守百年,嶽隱便在山中與他互為表裏。不過門派中爭鬥並不激烈,劍修又是清心寡欲,也沒什麽師兄弟乘著百裏偃不在鬧事。因此嶽隱便欲去別府一行,和師兄小住一段時日,順帶著請教心中疑難。
修士行事,自不會拖泥帶水,嶽隱招來弟子,吩咐了一番,他那小徒最是古靈精怪,便笑道,“師父,你去探望大師伯,可記得帶些洗劍池的長晶石,大師伯心中定是極開心的。”
兩儀劍宗內的劍修,自入道開始便要千方百計地磨礪自己的本命飛劍,剛開脈時,隻能在洗劍池冶煉飛劍,去蕪存菁,久而久之,洗劍池內天然生出許多劍氣結晶,這種長晶石對開脈修士來說十分危險,也是築基修士的淬體良藥,但已為金丹修士所不取,唯有百裏偃卻依舊十分喜愛長晶石內豐富多變的劍氣,常說這有助他參悟自己的劍道。嶽隱聽徒兒這麽一說,不由笑道,“是我師兄喜歡,還是你想要從中分潤一些?”
他小徒兒正是體修,修為如今粗略相當於築基初期修士,要去洗劍池中親手采石十分危險,他性情又十分靈活,不免投機取巧,被師父叫破,一吐舌頭便要躲藏。
嶽隱對這些體修弟子十分縱容,雖然明知其性情於劍道修行無益,但也不糾正,隻是微微一笑,身化遁光往山中投去,刹那間便到得山門頂一處小小湖泊之上,現出身形,往湖底眺望了一番,隨意擇了一處晶石簇集之地,便是以身合劍,衝入池內去。
這洗劍池雖然以池為名,但占地寬廣,便猶如一處天然湖泊,池底幾乎插滿了前輩修士所留殘劍,池水中精金銳氣、殺伐劍氣縱橫連綿,對低輩弟子來說十分危險,嶽隱金丹修為,隻覺得劍氣觸體,與護身靈炁不斷磋磨,發出刺耳的嘎吱聲,他也不欲多留,來到那晶石叢生之處,隨意割下十數簇晶石帶走,他這一動作可好,池底砂霧彌漫,隱約間一道流光閃過,引得嶽隱心中一動,伸手一招,便見到池底一柄長劍,飛入手心,入手時心中不知為何微微一震,不由笑道,“咦,你這又是哪位前輩留下的寶劍?”
在他意識之後的阮慈,卻又哪裏還有不明白的?她萬萬沒有想到,己身煉化東華劍之後,卻還能再觸到這東華劍未煉化以前,那洶湧澎湃的生之道韻!
第250章 故人相逢
休說阮慈心中那莫名感受,嶽隱對東華劍似也十分喜愛,卻茫然不知自己手持的乃是宇宙級數靈寶,隨手將東華劍收進一個空閑劍匣之中,便拔身離開洗劍池,雖說那東華劍在他手中流光溢彩,嶽隱也顯然感覺自己法力有所唿應,但都被他當成了此劍神異之處,並未聯想到東華劍上頭去。
也是合該有事,若是平常,嶽隱自然持劍去劍譜中尋找原主,兩儀劍宗弟子所持的本命飛劍,都有留在譜內。但此時他心念百裏偃,便暫將此事按下,騰雲駕霧出了兩儀劍宗,往別府行去。
凡人若無瘴癘限製,繁衍起來真可謂是無窮無盡,南鄞洲風景和其餘洲陸便迥然不同,雖然一樣是山清水秀,但山水間田地延綿,甚至有不少山頭都被開墾成了梯田,田間隨處可見農夫小兒來去行走,阡陌交通、怡然自得,雖然遠處依然可見有些妖異樹木,又或是靈獸身影,但因人數眾多,且許多凡人都有體術在身,仍舊可以在荒野中生存下來。
南株洲暫且不說,中央洲陸就絕對不可能有這樣的景象,一來中央洲陸極為廣大,國與國之間距離極遠,便是國境也十分廣闊,若是凡人想要在城池中往返,出門一趟便至少要兩三年,且洲陸之中瘴癘處處,便是修行了體術也是無濟於事。更不說那些隨處可見的靈植妖獸了——便是南株洲,阮慈和王盼盼從宋國一路走向壇城,不知殺了多少妖獸。不過南株洲比中央洲陸要小,所以國家之間互相接壤,要比中央洲陸更為緊湊。
這般看來,南鄞洲當是凡人樂土,但事出反常必有妖,阮慈留神感應,果然感到此地靈炁稀薄,這是個十分簡單的道理,所謂的瘴癘,就是某種特異的濃鬱靈炁,因其屬性不同,又十分極端,不易為一般修士吸納。對凡人來說更是觸之立斃,瘴氣存在的本身,就已經是此地靈炁較豐富的表現。真正物華天寶如上清門山門所在,那處的靈炁太過濃鬱,以至於瘴氣根本無法消除,隨時可能在護山大陣之外的某處爆發。
南鄞洲既然大多數土地都沒有壓製不住的瘴氣,隻需要金丹修士便可鎮壓調理,便說明此地對修士來說頗為貧瘠,雖然嶽隱好似對此事並無所覺,但隻看兩儀劍宗,山門也是一處方圓數萬裏的峻嶺,其中並無人煙,便知道南鄞洲的高階修士其實已都是認識到了這個問題。
倘若如此,為什麽還要為這些凡人除瘴呢?還要教授他們體術,這和修士的利益並不相符,畢竟這些體修食量極大,凡人吃得越多,也等如是儲存了從地氣中轉化到稻米內部的靈炁,雖然一人能儲存的靈炁並不多,但恆河沙數一般,布滿洲陸的凡人,每一日都在啃食巨量靈炁,卻並不會立刻還歸天地,南鄞洲的靈炁可能就是因此變得稀薄,久而久之,修士想要登臨上境會越來越難。中央洲陸光是上清門山門內外,便有數十靈穴,都是靈炁極為濃鬱的所在,供洞天真人吞吐修行。在阮慈來看,南鄞洲能夠湊出五六個靈穴便算是很不錯的了。
難道佛門的大道便是平等麽?眾生平等,人人成佛,當南鄞洲所有人占有的靈炁都是平等,也就是說所有人都沒有修為時,便會成就某個人的大道,助他……
阮慈也想不出這樣的高僧該怎麽提升功行,平等大道也就意味著他不可能擁有比凡人更高的修為,不過說不定大道釋義並非如此,她不持此道,也就隻是隨意猜測。正是尋思曇華宗和無垢宗這般行事背後的原因,這邊嶽隱已是越過百餘城池,往一處人煙稀少的山巒而去。此處便正是兩儀劍宗別府,修築在深山腳下,這深山中便常常爆發一股血瘴,若是不在初初噴發時立刻封禁,血瘴擴散到百餘裏外,便有個生活了數萬人的城鎮。因此這裏素來都有弟子輪值,不敢叫其放空。
別府中固然是修築了一道陣法,但若以阮慈來看,金丹修士想要激發陣法也需要一兩個時辰,血瘴終究是有機會噴到城鎮處,連這樣危險的所在都築起城池,可見南鄞洲的凡人實在已經是過多了。不過嶽隱對這些自然毫無考量,他出生以來洲陸便是這般模樣,嶽隱早習慣了在護山大陣中,點到即止一般的劍術練習,不像是中央洲陸,劍修最喜的便是闖蕩天下,曆練挑戰,甚而很多劍修都收取報酬為人獵殺仇人,他們修有神通,可以斷去因果、斬滅怨氣,是低階修士中最受歡迎的存在。
至於嶽隱,修到金丹,殺得最多的還是妖獸,正經鬥法都沒有幾次,畢竟金丹修士鬥法,在這樣處處人煙的逼仄所在,隨時都會殃及無辜,而曇華宗最是不喜如此,也是因此,他這老實性子才能出頭,此時心無旁騖,一心隻想著師兄,收起遁光,現出身形落入別府中,喜孜孜地傳出一道靈光,叫道,“師兄,你未曾閉關罷?我來看望你啦。”
別府深處亦是傳來一道靈光唿應,嶽隱疾步走去,隻見一道白光射來,在空中化為一個玄衣青年,鬢如墨裁、目似寒星,唇邊笑意溫存,說道,“阿隱,我說過多少次了?”
嶽隱見到師兄,便是心生歡喜,笑道,“阿偃、阿偃。”
兩人相視一笑,並肩往百裏偃起居小院走去,這別府占地十分闊大,此刻卻隻有他一人居住,百裏偃日常起居並不在正房,而是在後山一處陋室,小房子裏隻有兩個蒲團,嶽隱問道,“阿偃,可是近日有客到?”
百裏偃道,“並無,這是給你預備的。”
嶽隱並不善作偽,聞言不由甜甜一笑,不過劍修並不多話,隻是眉目傳情,兩人久別重逢,心中都十分歡悅,並肩坐了一會,嶽隱伸手一指,一道青光在室內瑩瑩飛舞起來,百裏偃也射出一道白光,和青光一道互相逗引、纏綿共舞,便是兩人隻並肩而坐,可氣機嬉戲,又比耳廝鬢磨更旖旎多了。
也不知過了多久,屋外天色黑了又白,嶽隱方才癡癡說道,“阿偃,都說情關難過,從前我無此擔憂,隻想著你我二人情意既如此徐緩,仿佛隻在有無之間,或許過不了多久便會自然淡去,如今已是四百多年,我才知道,原來水不在洶湧,而在流長,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阮慈原本覺得嶽隱不識欲念,便是歡喜百裏偃,也是十分淡然,同修四百餘年,竟幾乎連牽手都沒有過,這情難簡直有些可笑,此時感受到嶽隱心中那如微醺一般恰到好處的愉快,方才想道,“天下情原來也是成千上萬,或許越是如此,反而能夠長相廝守。”
她仿佛對情念又更參透了一層,聽嶽隱又說道,“便好比這一次,我們數十年未見,可我見到你時,竟比上迴更歡喜你了,仿佛你對我又多了一種吸引,我也不知是什麽,隻覺得感應中極為強烈,一見你,便好似見到了一個聯係極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