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3-02-18</p>
第二十八集</p>
第一章</p>
建康,烏衣巷。</p>
晉國丞相王茂弘慢吞吞看著文書,良久才交給謝太傅,然後閉上眼睛,手掌摩挲著膝蓋,似乎要昏睡過去。</p>
坐在下首的王文度卻沒有他那麽好耐性,揖手道:王丞相!宋軍入境,視我大晉朝廷如無物,豈可聽之任之?</p>
坐在他旁邊的是仆射周伯仁,今日朝中重臣在相府議事,他卻一坐下來就連唿上酒,還未開始議事就連飲數杯,這時拿著酒樽,醉醺醺睜開眼睛,訝然道:我大晉朝廷如今可有物麽?</p>
王文度為之氣結。這位周仆射少有令名,身居高位,卻終日沉緬於酒,好作驚人之語。當日在舟中就是他第一個說風景雖佳,奈何不得其主,如果不是大晉真的不得其主,就他這張大嘴巴,少不得要下獄問罪。</p>
桓大司馬滿不在乎地說道:宋軍不過是借道而已,王侍中何必驚擾?</p>
宋軍在江州立下營寨,重重圍困,十日前已經開始攻城,哪裏是借道!王文度又朝王茂弘揖手道:王丞相!江州雖小,也是我大晉土地,豈可容宋軍放肆?此事關乎朝廷體麵,請丞相三思!</p>
唔唔……王茂弘連連點頭,似乎對他的話十分認可。</p>
謝太傅一覽而過,隨手把文書遞給周仆射。周伯仁一下沒有接住,王文度搶過來,一看之下不禁大驚失色,十萬!</p>
謝太傅安慰道:匪寇不過千餘,宋軍剿過匪便罷了。</p>
王文度拿的是宋國的國書,因為晉帝重病,無法上朝,政事都由丞相處置,因此朝中重臣一大早都聚在丞相府中。書上寫著宋軍借道江州,不意遭遇匪寇,死了一名都指揮使,如今正在剿匪,請晉國予以諒解。</p>
看到謝太傅從容的樣子,王文度暗自慚愧,自己氣度終究還是有所不及。他鎮靜了一下,勉強道:蕭侯坐鎮江寧,哪裏會有匪寇?即便有匪寇,以蕭侯的勇武,舉手便平定了,又何必宋軍越俎代庖?</p>
玄武湖之戰,桓大司馬雖然在王謝兩家的壓力下選擇了觀望,但與蕭道淩交情菲淺,聞言當即道:蕭侯手裏哪裏有兵?</p>
王文度擲下文書,冷眼道:大司馬不必誑我!蕭侯當日離開建康,至少從石頭城水師大營帶走了過萬精兵,難道麵對千餘匪寇便束手無策?</p>
莫吵,莫吵。王茂弘咳了一聲,睜開眼睛,少陵侯在寧州,以他的部曲,守住大江便不錯了。至於江州的匪寇,便交給宋軍去操心吧。</p>
王文度叫道:丞相!</p>
謝太傅勸道:江州匪患,百姓都已遷到寧州,如今少陵侯麾下並無兵丁,隻有萬餘部曲。因此丞相已命幼度帶北府兵前去,以保寧州無憂。晉宋兩國向來交好,清除邊境的匪寇,也未必是我大晉一家的事。況且宋國賈太師書中已經說過,清剿江州匪寇之後,江州城池房舍,都由宋國重建,更不敢占我晉國尺寸土地。</p>
王文度出身世家,如何聽不出他的言外之意?謝太傅這番話有幾重意思,其一是隻承認少陵侯手下是部曲,也就是依附於主人的家兵和私兵,而不是朝廷募集的正式軍隊。其二是北府兵的動向,說是保寧州無憂,實際是控製形勢。第三層意思則是暗示毀掉江州城也在所不惜。</p>
王文度終於明白過來,王丞相和謝太傅對宋軍入境毫不在意,竟然是騰出江州的土地,讓宋軍與匪寇斯殺。震驚之餘,王文度脫口道:那夥匪寇究竟是何人?</p>
還能有誰?</p>
說話的卻是周仆射,他一口飲盡樽中美酒,然後唿了口氣,嶽武穆,星月湖餘孽。</p>
呯的一聲,王文度肘邊的小幾跌落在地。</p>
…………………………………………………………………………………</p>
程宗揚從浮淩江上岸,江畔已經有馬車等候,車夫戴著鬥笠,看上去有些麵熟。程宗揚也沒在意,把被褥裹著的賤人塞到車裏,自己乘了匹馬,返迴城中。</p>
已經過了申時,程記糧鋪還未曾打烊,門前的水牌上標著每石四百銅銖的價格,階下停著幾輛載滿糧食的大車,祁遠正和一名客人在店內商討價錢。</p>
程宗揚朝他作了個手勢,讓他接著談生意,自己從側門進了院子。</p>
院內堆著新購來的糧食。易彪在看守放錢的倉房,他拉了條長凳坐在門前,見到程宗揚隻是點頭致意,報了平安,並沒有起身。</p>
秦會之迎出來道:原以為公子昨日就迴來的,卻等到今日。</p>
程宗揚邊走邊道:路上長伯跟我說了。王團練那邊情形不好?現在是什麽說法?</p>
秦會之苦笑道:正是沒有說法,在下才覺得事體不妙。王少爺自家不慎燒著衣服,又被家仆波上燈油,才釀成大禍,此事香竹寺大門前幾百人都看得清楚,王團練自然無法委過公子。但王少爺出事的由頭,卻是公子身邊那位美婢。王團練明麵上無法委過,暗中遷怒定是少不了的……說著秦會之住了口。</p>
程宗揚瞧出異樣,怎麽?他想找我麻煩?</p>
我私下找過王團練的管家打聽,他言語中透露,王團練知道是少爺調戲公子的美婢才出的事,在家裏大發雷霆。</p>
朝王少爺發火?</p>
秦會之搖了搖頭,是朝公子發火。那管家說,為著一個奴婢釀成這等禍事,直接打殺了便是,公子如此護短,好不曉事。公子若不舍得殺,就送到府中伺候少爺,事平了再還給公子。</p>
程宗揚火冒三丈,放屁!</p>
秦會之從容道:在下知道公子定是不肯的。昨日開市,我找牙人買了兩名出色的婢女。公子明日赴宴,我便把人送去。</p>
程宗揚暗道:不如把卓賤人送給他,憑卓賤人的手段,要不了兩日就弄死那小子!但這事程宗揚隻是想想,自己也沒有當真。</p>
息事寧人也未嚐不可,王團練若是接了,往後兩不招惹。拉他下水的事,不用再提了。</p>
是。秦會之頓了頓,然後道:還有件事,孟團長派了人來。</p>
程宗揚立刻站了起來,在哪兒?出了什麽事?</p>
秦會之道:並不是什麽大事。是鵬翼社的車馬行到筠州開了家分號,昨日才租下鋪麵,來了十幾個人。</p>
來的是誰?</p>
那名車夫走進來,摘下鬥笠。程宗揚看了半晌,才從他眉眼的輪廓中找到一絲熟悉的痕跡,叫道:俞子元!怎麽是你!</p>
程少校。俞子元行過禮,笑道:在下的易容術還過得去吧。</p>
什麽時候化妝成個娘兒們讓我認不出來,那才叫本事呢。程宗揚笑道:江州那邊恨不得一個人切成兩個使,孟老大怎麽舍得派你來了?</p>
來的就我一個,其他都是從其他分社調來的兄弟。俞子元笑道:如今筠州生意好,換了筠州車馬行的招牌,來賺幾個錢。</p>
程宗揚一聽就明白,鵬翼社被宋國盯上,社裏的星月湖舊部大都去了江州,孟非卿怕自己人手不夠用,暗中派了人來,換了名字在筠州開了家分社,一是方便自己行事,其次也是給自己安排一條後路。如果放在以前,自己會覺得孟老大過於小心,現在自己與雲家安排的王團練結了仇,倒要佩服孟非卿的謹慎了。有了這些得力的臂助,自己更多了幾分底氣。即使與王團練翻臉,自己抱著金銖逃命,諒他們也追不上。</p>
…………………………………………………………………………………</p>
店鋪本來隻夠五六人居住,自己房裏已經有了小紫和夢娘。這會兒又多了卓雲君和申婉盈,哪裏還有住處?申婉盈還好說,卓雲君那賤人卻是時刻不容她脫離自己的視線,絕對不能把她放到外麵。眼下不是找房子的時候,程宗揚便讓她們兩個打了地鋪,又在房內拉了道簾子。不是把她們兩個隔開,而是避免被外麵看到。</p>
秦會之買的兩個美婢留在牙人處,準備明天赴宴時直接帶去。程宗揚打定主意沒有去看,免得見著了心軟。如果因為王團練壞了自己的大事,江州之戰拖延下去,死傷的可都是自己的弟兄。孰重孰輕,自己還是清楚的。</p>
吃過晚飯,程宗揚坐下來,開始看這兩天的帳簿。城南的粥棚和知州滕甫的讚許,給自己帶來不少方便。筠州人都知道程記糧鋪的東家仁義,收糧價格比別處高出許多,買糧又是施粥行善的好事,頗有幾個大戶人家來賣糧,這兩日已經收了近三千石。院子裏堆的糧食不是來不及入庫,而是庫房已經滿了,隻能堆在院子裏。</p>
這三千石糧食都是按四百銅銖的價格收的,一共用了近六百金銖。最大的一筆開銷則是日昌行老板周銘業的一萬石糧食,原本說好三萬五千銀銖,十日之內再加一成,周銘業為掙這一成利潤,隻怕年都沒過,昨天已經傳來消息,已經備好了貨,隻等搬運。至於價格,以金銖結帳的話,隻收一千九百枚。</p>
程宗揚用筆杆掏了掏耳朵。手裏一下有了近兩萬石糧,用去近三千金銖。這兩萬石糧食折一千多噸,全搬到糧鋪來,大家隻好睡糧食上了。要是直接從浮淩江運走,又太過招搖,怎麽想個辦法,掩人耳目才好。</p>
因為房間不夠,自己隻好拿一間庫房當作辦公室。比起自己以前待過的現代化辦公室來,這個連窗戶都沒有的庫房顯得很寒酸。充作座椅的木箱也遠遠不如皮革座椅舒適,但一想到屁股下麵坐著足足二百公斤的黃金,程宗揚就覺得特別安心——單是份量就壓倒世上任何一張豪華座椅,實在太奢侈了。</p>
至於房間另外一角的箱子裏,則裝著一批從江州帶來的煙花。一是金銖,一是煙花,能不能在筠州打開局麵,就看這兩樣東西的威力了。</p>
程宗揚心不在焉地撥了撥燈芯,正思索間,院外傳來一個柔和的聲音,阿彌陀佛。</p>
程宗揚停下筆杆,聽著馮源趿了鞋子,踢踢嗒嗒地跑過去,拉開門就是一句:無量天尊!接著道:喂,師太,這兒是我們道家的地盤,你要想化緣,一來天晚了,二來你也敲錯門了。</p>
程宗揚莞爾而笑。各大宗門都以道家自居,馮源法術不怎麽樣,他們平山宗也沒沾道家什麽光,維護起道家的利益來,卻是不遺餘力。</p>
那尼姑也不生氣,柔聲道:貧尼自香竹寺來,欲見你家主人。</p>
聽到香竹寺,程宗揚心裏不禁暗暗叫糟,自己偷了根竹子,竟然被失主給找上門了。</p>
馮源道:我家公子不信這個。別以為我們程頭兒設棚施粥是你們的功勞,我們程頭兒那是天生的心善,跟你們佛家沒關係。你知道平山宗吧?你知道今天在粥棚掌勺分飯的就是我們平山宗的大,法師嗎?你知道……</p>
我與程公子乃是舊識。</p>
一句話把馮源的滔滔不絕給堵了迴去。過了會兒,馮源道:程頭兒,外麵有個尼姑,說是找你的!</p>
程宗揚歎了口氣,擱下筆先揉了揉臉,弄出笑咪咪一團和氣,才出了門。</p>
一個四十多歲的尼姑立在門外,她眉眼柔和,頭上戴著尼帽,手拿拂塵,胸前掛著一串佛珠,看起來也不是什麽貴重木料。程宗揚看到那個自己在觀音堂撞上的年輕尼姑沒有跟來,心裏頓時鬆了口氣,沒有目擊證人,自己打死不認賬,她也沒轍。</p>
程宗揚先行了一禮,然後假惺惺道:師太可是來化緣的?來人啊,取兩串錢來,給師太拿上。</p>
貧尼並非為化緣而來。</p>
那是化齋?哎呀,我們這兒不忌葷腥,沒什麽素食。茶水倒是素的,不知道師太……</p>
貧尼也非是為化齋而來。那尼姑雙手合什,念了聲佛號,然後道:貧尼慈音,乃是為香竹寺之事而來。</p>
原來是慈音師太。還真是巧,大年初一我才去貴寺上過香。程宗揚裝傻道:貴寺真是靈驗,聽說金剛像會自己倒下來壓住惡人——不過這事跟我可沒關係。</p>
慈音慈眉善目地說道:金剛顯聖,鎮惡驅邪,公子得見,乃是福緣。不過貧尼亦不為此事而來。</p>
那就是香竹的事了,死尼姑這麽篤定,先殺殺她的威風再說。程宗揚抱起肩膀,剛才師太說與我是舊識——咱們好像沒見過麵吧?</p>
慈音淡淡道:若不是如此說,如何能讓貴屬閉嘴呢?</p>
程宗揚上下看了慈音尼姑幾眼,我記得出家人不打誑語的吧?</p>
阿彌陀佛,貴屬是好辯之人,能省些口舌,想必佛祖不會怪罪的。說著她自顧自朝院中走去,一邊道:出家人所需不多,公子剛才說有素茶,那便來杯素茶吧,素點府上既然沒有,公子就不必麻煩。</p>
這尼姑一點都不把自己當外人,程宗揚隻好親自跑迴去捧了茶來,請慈音在院中坐了,一邊給易彪使了個眼色,讓他到倉房內迴避。</p>
師太既然不是化緣討齋,又不是因為在下往寺裏上香,不知這麽晚來,找在下何事?</p>
慈音看了看茶水,沒有餅茶麽?</p>
杯子裏泡的是自己慣喝的茶葉,沒想到一個尼姑這麽挑剔,還要餅茶。有也不給你喝!</p>
沒有。</p>
哦……慈音淺淺嚐了一口,便放下杯子,左右看了看,這院子也不大呢。</p>
比起貴寺是小了很多,哈哈……</p>
程宗揚打著哈哈,慈音倒歎了口氣,檀越不知,大有大的難處。廟大了,免不了有些宵小之輩趁機出入。我一個出家的尼姑,總不好出麵去管。有時候賊人出來進去,也是免不了的。</p>
程宗揚放下杯子,師太,你這是當麵罵我的吧?</p>
慈音訝然道:我是說王團練家的少爺,公子想到哪裏去了?</p>
程宗揚心裏罵了聲賊尼,索性道:不錯!是我拿了你們的竹子,不過出家人四大皆空,割肉飼虎也割了,為了根竹子,用得著找上門嗎?那根香竹我已經扔了,師太若是不樂意,我出錢給你們修個金剛像怎麽樣?</p>
慈音笑逐顏開,合什道:阿彌陀佛。公子一片善心,貧尼多多謝過了。不過呢,貧尼也不是為香竹而來。</p>
程宗揚怔了一會兒,半晌才道:你門也進了,茶也喝了,重修金剛像你也笑著納了,這會兒又說不是為這事,那你幹嘛來了?</p>
小徒靜善失了顆佛珠,還請公子賜還。</p>
那顆金星紫檀的佛珠,程宗揚心裏幹了一聲,這尼姑還真是摳門,為顆佛珠巴巴的跑上門來。</p>
師太早說啊!用得著繞這麽大圈子嗎?</p>
慈音低眉順目地說道:貧尼也無法,若說得早了,隻怕公子不認。</p>
程宗揚噎了一口,她若開門見山就要佛珠,自己可能真給她來個抵死不認。</p>
說到底還是自己作賊心虛,沉不住氣,先漏了底。這會兒說什麽都晚了,程宗揚隻好道:等著。</p>
程宗揚迴房從背包裏翻出那顆佛珠,朝小紫翻了翻眼睛,又順手在卓雲君身上捏了一把,出來遞給那尼姑。</p>
慈音眉開眼笑,承情承情。她接過佛珠,納入袖中,一邊站起身,雙掌合什,貧尼今日就不打擾了。廟裏的金剛像,還請檀越多多費心。公子若是事忙,貧尼就明日再來,請留步,請留步。</p>
程宗揚險些吐血,這賊尼是訛上自己了,自己要不給香竹寺修金剛像,她就天天上門來打擾。死丫頭,你這一下可砸了好幾百石糧食出去。</p>
程宗揚邊走邊道:師太,過兩天我到你廟裏去,你千萬不用來了。修個金剛像得多少錢,你劃出價來,我一文不少地交到你手裏。</p>
檀越想必是誤會了,貨尼隻是在觀音堂掛單,寺裏修佛像的事,與貧尼不相幹。再說,貧尼是出家人,怎麽好去拿銅錢,染上一身銅臭呢?要知道,貧尼用的缽盂,還是紫金的呢。</p>
……你是想要金銖吧!</p>
金、銀都是佛家七寶,貧尼自然是不忌諱的。公子既然發大善心,願以金銖重修金身,貧尼便代為收下。想來寺裏的師兄也不會見怪。</p>
慈音在門口停下腳步,轉過身,客氣地施禮道:公子剛才說還有兩串錢?出家人清苦,要足陌的才好。</p>
還怕是小串,指明要足陌的,程宗揚道:成串的都是銅銖!師太不怕銅臭味?</p>
慈音從善如流地說道:公子說的是,那便換成兩串銀銖吧。</p>
兩串銅銖和兩串銀銖可差出一百倍,賊尼姑真能張開口!</p>
程宗揚黑著臉拿出十幾枚銀銖,就這些了!</p>
似乎是看到程宗揚臉色不好,慈音沒有再挑剔,接過來納入袖中,合什道:阿彌陀佛,公子留步,改日再結善緣。</p>
善緣個鬼啊。程宗揚拍上門,轉身叫道:死丫頭!那根香竹呢?我要把它作成馬桶刷子!</p>
內院一間耳房打開門,卻是林清浦在朝自己招了招手。店鋪的房間不夠,祁遠、馮源住一間,易彪、敖潤和吳三桂擠在一間,林清浦的水鏡術需要靜室,原來自己住一間,現在人手一多,隻能與秦會之同處一室。這會兒死奸臣說是出去散步,九成九是去常平倉踩點,隻有林清浦一人在屋內。</p>
掩上門,林清浦道:那師太的法號可是慈音?</p>
你認識?</p>
隻是聽說過。林清浦道:據說慈音出自玉音庵,也是十方叢林一支,多年來雲遊天下,四處化緣,沒想到會在香竹寺掛單。</p>
十方叢林出來的?這賊尼簡直是從錢眼裏生出來的,太能摟錢了。</p>
林清浦道:慈音師太十餘年前大發弘願,要建一座觀音行院。</p>
難怪呢。建個觀音行院要不少錢呢,老尼姑摳死也未必能建起來。</p>
林清浦咳了一聲,慈音師太打著玉音庵的名號,四處化緣,江湖中的施主看在十方叢林的麵子上紛紛解囊,數年間便賺夠了建觀音院的錢。慈音師太原說過觀音院建成之後,要為施主立碑傳世,結果她化夠緣,一沒寺廟,二沒碑記,那筆善款也消失得無影無蹤。</p>
程宗揚怔了一會兒,叫道:這個死尼姑是騙子?</p>
林清浦道:江湖中風言風語,但此中內情,在下就不清楚了。慈音師太帶了那筆善款一走了之,很有幾年不聞音訊,沒想到會在此地見到。</p>
程宗揚想起那個小尼姑打出佛珠的指力,單憑這手修為,真要打起來,自己也未必能占到便宜,難道慈音這個賊尼還不如她的徒弟?要靠招搖撞騙為生?</p>
騙子嗎?小紫聽他說完,眼睛立刻亮了起來,笑吟吟道:人家最喜歡騙子了。</p>
你是喜歡騙那些騙子吧?</p>
騙傻瓜一點都不好玩。騙那些自作聰明的傻瓜才好玩。小紫一臉期待地說道:人家還沒騙過尼姑呢。又能騙財,又能騙色,一想就很開心哦。</p>
……死尼姑祖宗的墳頭,這會兒肯定在冒青煙。</p>
程宗揚累了幾天,明天又要赴王團練的宴席,也沒心情與卓雲君師徒胡混,和小紫逗了一會兒,倒在床上便睡了。</p>
…………………………………………………………………………………</p>
第二天一大早便刮起北風,天氣愈發寒冷。程宗揚披了一條玄黑色的大氅出來,鵬翼社的馬車已經到了門前。</p>
有了鵬翼社的車馬,出門方便許多。程宗揚帶上祁遠和馮源,一道前往王團練位於城南的大宅。祁遠管著糧鋪,自己若離開筠州,諸事都由他打理,這次赴王團練的宴席,當然少不了他。馮源算是半個燒傷大夫,這趟是來看看王少爺的傷勢。秦會之則去了牙人處,取了那兩個新買的美婢,暗中送往王宅。</p>
王團練的宅院在城外,他是筠州的地頭蛇,經營多年,房舍占地頗廣,兩扇黑漆大門較之荊溪縣衙還大了些,不過這會兒大門緊閉,隻在側院開了個角門,供人出入。今日來的都是城中的商戶,說得好聽些,是前來赴宴;說得直白些,都是來給王團練送孝敬的,能走角門已經不錯了。</p>
程宗揚進去便看到孫益軒,這個雲家布在筠州的暗樁朝他使了個眼色,裝作隨意地進了茅廁。</p>
事情公子的伴當已經跟我說了,王團練向來睚眥必報,這次的事隻怕不好善罷幹休。孫益軒低聲道:公子想抹平此事,要先獻出那名美婢才好談。</p>
程宗揚一口迴絕,此事再也休提。</p>
孫益軒點了點頭,我這便掐斷與王團練的聯係。公子雖是做的正當生意,也請多小心。</p>
程宗揚從茅廁出來,馮源已經去內宅給王少爺看傷,祁遠在外麵守著。</p>
找到席位了嗎?</p>
在那邊,院中第九席。</p>
王團練的客人真不少,連房間都坐不下,還要擺到院子裏。</p>
堂上隻擺了三席,剩下的都在院裏。席位也不是按身份高低,生意大小排的,隻看送的禮金多少。送的多坐首席,少的坐末席。祁遠悄悄道:商戶也是講麵子的,有些送的禮金不夠,被趕到末席或是院子裏坐,到了端午節,又加倍送禮,隻為坐個好位子。</p>
這個王團練倒會做生意。程宗揚冷笑道:就是這生意霸道了些。</p>
程宗揚剛尋到自己的席位,旁邊一個等候多時的家仆便道:是程老板嗎?老爺請程老板到堂上坐。</p>
聽到聲音,周圍不少人看過來,羨慕、訕笑、同情……各色目光都有。程宗揚作了個羅圈揖,笑道:王團練有命,不敢辭。得罪了,改日請諸位契茶。</p>
眾人紛紛抱拳還禮,自己剛走,背後就議論聲四起。程宗揚也不理會,到了堂上才發現自己的位子是在首席。程宗揚明白這頓飯不好吃,與眾人揖了揖手,便坐下來等王團練出麵。</p>
不多時,一個中年人進來,他四五十歲年紀,身材魁梧,穿著一身黑色的繭綢袍,兩道臥蠶眉,目光倒看不出什麽異樣。</p>
堂上堂下的客人都站起來,向主人問好。王團練隻略抱了抱拳,這幾日家中有事,簡慢了些。</p>
說著旁邊的家人送上酒菜,都是些平常之物,值不了幾個錢。來的客人也不是為酒菜,都道:這一年小的們受了多少恩惠,本該請團練一場,卻來叨擾,大人太客氣了。</p>
酒過三巡,王團練執壺開始敬酒。前幾位都是城中的大商賈,知道王團練的規矩,小心告了罪,遜謝幾句,便接來喝了。</p>
程宗揚站起身,糧商程宗揚,見過王團練。</p>
王團練斟了一個滿杯,淡淡道:程老板事忙,今日才得見麵,一定要多喝幾杯。</p>
程宗揚平常都穿的布衣,今日因為赴宴,專門披了條大氅,好掩飾腰後掖著的兩柄快刀。他接過酒杯,一口乾了,初來乍到,不懂規矩,還請王團練多多指點。</p>
程老板設棚施粥,連知州大人也讚許過的,王某哪裏敢指點。請。</p>
程宗揚一連飲了三杯,王團練還要再斟,他一手覆住杯口,微笑道:在下連吃三杯,再吃,就要座中諸位笑話不懂禮數了。</p>
王團練哈哈一笑,我敬的酒,便是禮數。程老板盡管放寬量,幾杯薄酒,王某還是奉得起的。</p>
席上幾個都是成了精的老商賈,聽著雙方唇槍舌劍,一個個都扮作廟裏的菩薩,一句也不開口。</p>
王團練果然是個狠角色,這番話說得狠辣,越是這樣,自己越不能喝。程宗揚微笑道:讓團練敬酒,在下已經是僭越了。不如讓在下敬王團練幾杯。</p>
王團練仰天大笑,半晌才收住笑聲,這就是程老板不懂規矩了。今日是王某請客,程老板遠來是客,怎好讓程老板來敬酒。</p>
雖是客人,心意卻是十足。請王團練莫負了在下一片心意。</p>
王團練執壺盯著他,似乎在判斷他有多少誠意。堂上鴉雀無聲,正沉默間,一個家人過來,在王團練耳邊低低說了幾句。</p>
王團練放下酒壺,道了聲失陪,便進了內室。</p>
程宗揚也不乾站著,坐下來挾了口菜,慢慢吃著。旁邊一席坐著日昌行的周銘業,悄悄向他豎了豎拇指,讚他被王團練逼酒還鎮定自若。</p>
程宗揚知道這會兒是秦會之把人送來,王團練進去看禮物。秦會之選的兩個美婢花了自己不少錢,王團練若是滿意,這事就算揭過去了。</p>
過了一刻多鍾,王團練滿麵春風地進來,連聲告罪,然後拿過酒壺,這次卻隔過程宗揚,往下敬酒。</p>
程宗揚鬆了口氣,隨意吃了些菜,便即告辭。王團練也不挽留,隻道:來人啊,替我送送程老板!</p>
程宗揚離開院子,便看到祁遠、秦會之、馮源、俞子元幾個正聚在一處等著自己,臉色不是一般的難看。</p>
程宗揚心裏一沉,怎麽了?</p>
祁遠道:程頭兒,你要再不出來,我們恐怕得進去搶人了。</p>
出了什麽岔子?會之,你不是送了兩個美婢給姓王的嗎?</p>
送了。秦會之沉聲道:王團練帶了那兩名美婢去見王少爺,問明不是那天在廟裏見到的,當場便打死了。</p>
程宗揚牙關格的咬緊。王團練出來時滿麵春風,誰知道他剛在後宅殺過兩個無辜的女子,還那麽若無其事。</p>
馮源道:我給王少爺治傷,親眼看到的。王團練拿棍子打死兩名美婢,然後對少爺說,讓他安心養傷,一個商人婢,有什麽要緊的?若是不識相,連商人婦也一並奪來,伺候少爺——程頭兒,我隻是在旁偷聽來的,作不得準。</p>
什麽偷聽,他是說給我聽的!程宗揚殺機立湧,不除掉王團練,自己的糧食生意也不用做了。</p>
俞子元初來乍到,對情形不是太了解,不過看眾人的神情,也能猜出幾分,低聲道:公子……</p>
程宗揚明白俞子元的意思,憑自己現在的實力,要殺死姓王的,算不得什麽難事。但是如今滿城都知道自己與王團練有仇隙,王團練莫名其妙被殺,頭一個懷疑的就是自己。</p>
先不用急。程宗揚道:會之,從滕知州那邊開始做吧。王團練這條路已經堵死了。</p>
是。</p>
告訴長伯,開始往荊溪運錢糧。子元,這件事要辛苦你了。</p>
是。</p>
老四,孫老板那邊,你去知會一聲。詳情不必多說,隻說我們準備走別的門路。</p>
幾個人都答應了。程宗揚道:馮大,法,那個小王八蛋傷勢怎麽樣?能不能活過春天?</p>
王少爺隻傷著頭臉,我給他塗過藥,性命是無憂了,卻是被砸的那一下傷得重,骨頭都斷了七八根,就算能保住性命,也是個廢人。</p>
大夥戒備些。程宗揚冷著臉道:咱們外來是客,能不動手絕不動手,但誰要敢動手,怎麽收場,由咱們說了算!</p>
第二十八集</p>
第一章</p>
建康,烏衣巷。</p>
晉國丞相王茂弘慢吞吞看著文書,良久才交給謝太傅,然後閉上眼睛,手掌摩挲著膝蓋,似乎要昏睡過去。</p>
坐在下首的王文度卻沒有他那麽好耐性,揖手道:王丞相!宋軍入境,視我大晉朝廷如無物,豈可聽之任之?</p>
坐在他旁邊的是仆射周伯仁,今日朝中重臣在相府議事,他卻一坐下來就連唿上酒,還未開始議事就連飲數杯,這時拿著酒樽,醉醺醺睜開眼睛,訝然道:我大晉朝廷如今可有物麽?</p>
王文度為之氣結。這位周仆射少有令名,身居高位,卻終日沉緬於酒,好作驚人之語。當日在舟中就是他第一個說風景雖佳,奈何不得其主,如果不是大晉真的不得其主,就他這張大嘴巴,少不得要下獄問罪。</p>
桓大司馬滿不在乎地說道:宋軍不過是借道而已,王侍中何必驚擾?</p>
宋軍在江州立下營寨,重重圍困,十日前已經開始攻城,哪裏是借道!王文度又朝王茂弘揖手道:王丞相!江州雖小,也是我大晉土地,豈可容宋軍放肆?此事關乎朝廷體麵,請丞相三思!</p>
唔唔……王茂弘連連點頭,似乎對他的話十分認可。</p>
謝太傅一覽而過,隨手把文書遞給周仆射。周伯仁一下沒有接住,王文度搶過來,一看之下不禁大驚失色,十萬!</p>
謝太傅安慰道:匪寇不過千餘,宋軍剿過匪便罷了。</p>
王文度拿的是宋國的國書,因為晉帝重病,無法上朝,政事都由丞相處置,因此朝中重臣一大早都聚在丞相府中。書上寫著宋軍借道江州,不意遭遇匪寇,死了一名都指揮使,如今正在剿匪,請晉國予以諒解。</p>
看到謝太傅從容的樣子,王文度暗自慚愧,自己氣度終究還是有所不及。他鎮靜了一下,勉強道:蕭侯坐鎮江寧,哪裏會有匪寇?即便有匪寇,以蕭侯的勇武,舉手便平定了,又何必宋軍越俎代庖?</p>
玄武湖之戰,桓大司馬雖然在王謝兩家的壓力下選擇了觀望,但與蕭道淩交情菲淺,聞言當即道:蕭侯手裏哪裏有兵?</p>
王文度擲下文書,冷眼道:大司馬不必誑我!蕭侯當日離開建康,至少從石頭城水師大營帶走了過萬精兵,難道麵對千餘匪寇便束手無策?</p>
莫吵,莫吵。王茂弘咳了一聲,睜開眼睛,少陵侯在寧州,以他的部曲,守住大江便不錯了。至於江州的匪寇,便交給宋軍去操心吧。</p>
王文度叫道:丞相!</p>
謝太傅勸道:江州匪患,百姓都已遷到寧州,如今少陵侯麾下並無兵丁,隻有萬餘部曲。因此丞相已命幼度帶北府兵前去,以保寧州無憂。晉宋兩國向來交好,清除邊境的匪寇,也未必是我大晉一家的事。況且宋國賈太師書中已經說過,清剿江州匪寇之後,江州城池房舍,都由宋國重建,更不敢占我晉國尺寸土地。</p>
王文度出身世家,如何聽不出他的言外之意?謝太傅這番話有幾重意思,其一是隻承認少陵侯手下是部曲,也就是依附於主人的家兵和私兵,而不是朝廷募集的正式軍隊。其二是北府兵的動向,說是保寧州無憂,實際是控製形勢。第三層意思則是暗示毀掉江州城也在所不惜。</p>
王文度終於明白過來,王丞相和謝太傅對宋軍入境毫不在意,竟然是騰出江州的土地,讓宋軍與匪寇斯殺。震驚之餘,王文度脫口道:那夥匪寇究竟是何人?</p>
還能有誰?</p>
說話的卻是周仆射,他一口飲盡樽中美酒,然後唿了口氣,嶽武穆,星月湖餘孽。</p>
呯的一聲,王文度肘邊的小幾跌落在地。</p>
…………………………………………………………………………………</p>
程宗揚從浮淩江上岸,江畔已經有馬車等候,車夫戴著鬥笠,看上去有些麵熟。程宗揚也沒在意,把被褥裹著的賤人塞到車裏,自己乘了匹馬,返迴城中。</p>
已經過了申時,程記糧鋪還未曾打烊,門前的水牌上標著每石四百銅銖的價格,階下停著幾輛載滿糧食的大車,祁遠正和一名客人在店內商討價錢。</p>
程宗揚朝他作了個手勢,讓他接著談生意,自己從側門進了院子。</p>
院內堆著新購來的糧食。易彪在看守放錢的倉房,他拉了條長凳坐在門前,見到程宗揚隻是點頭致意,報了平安,並沒有起身。</p>
秦會之迎出來道:原以為公子昨日就迴來的,卻等到今日。</p>
程宗揚邊走邊道:路上長伯跟我說了。王團練那邊情形不好?現在是什麽說法?</p>
秦會之苦笑道:正是沒有說法,在下才覺得事體不妙。王少爺自家不慎燒著衣服,又被家仆波上燈油,才釀成大禍,此事香竹寺大門前幾百人都看得清楚,王團練自然無法委過公子。但王少爺出事的由頭,卻是公子身邊那位美婢。王團練明麵上無法委過,暗中遷怒定是少不了的……說著秦會之住了口。</p>
程宗揚瞧出異樣,怎麽?他想找我麻煩?</p>
我私下找過王團練的管家打聽,他言語中透露,王團練知道是少爺調戲公子的美婢才出的事,在家裏大發雷霆。</p>
朝王少爺發火?</p>
秦會之搖了搖頭,是朝公子發火。那管家說,為著一個奴婢釀成這等禍事,直接打殺了便是,公子如此護短,好不曉事。公子若不舍得殺,就送到府中伺候少爺,事平了再還給公子。</p>
程宗揚火冒三丈,放屁!</p>
秦會之從容道:在下知道公子定是不肯的。昨日開市,我找牙人買了兩名出色的婢女。公子明日赴宴,我便把人送去。</p>
程宗揚暗道:不如把卓賤人送給他,憑卓賤人的手段,要不了兩日就弄死那小子!但這事程宗揚隻是想想,自己也沒有當真。</p>
息事寧人也未嚐不可,王團練若是接了,往後兩不招惹。拉他下水的事,不用再提了。</p>
是。秦會之頓了頓,然後道:還有件事,孟團長派了人來。</p>
程宗揚立刻站了起來,在哪兒?出了什麽事?</p>
秦會之道:並不是什麽大事。是鵬翼社的車馬行到筠州開了家分號,昨日才租下鋪麵,來了十幾個人。</p>
來的是誰?</p>
那名車夫走進來,摘下鬥笠。程宗揚看了半晌,才從他眉眼的輪廓中找到一絲熟悉的痕跡,叫道:俞子元!怎麽是你!</p>
程少校。俞子元行過禮,笑道:在下的易容術還過得去吧。</p>
什麽時候化妝成個娘兒們讓我認不出來,那才叫本事呢。程宗揚笑道:江州那邊恨不得一個人切成兩個使,孟老大怎麽舍得派你來了?</p>
來的就我一個,其他都是從其他分社調來的兄弟。俞子元笑道:如今筠州生意好,換了筠州車馬行的招牌,來賺幾個錢。</p>
程宗揚一聽就明白,鵬翼社被宋國盯上,社裏的星月湖舊部大都去了江州,孟非卿怕自己人手不夠用,暗中派了人來,換了名字在筠州開了家分社,一是方便自己行事,其次也是給自己安排一條後路。如果放在以前,自己會覺得孟老大過於小心,現在自己與雲家安排的王團練結了仇,倒要佩服孟非卿的謹慎了。有了這些得力的臂助,自己更多了幾分底氣。即使與王團練翻臉,自己抱著金銖逃命,諒他們也追不上。</p>
…………………………………………………………………………………</p>
店鋪本來隻夠五六人居住,自己房裏已經有了小紫和夢娘。這會兒又多了卓雲君和申婉盈,哪裏還有住處?申婉盈還好說,卓雲君那賤人卻是時刻不容她脫離自己的視線,絕對不能把她放到外麵。眼下不是找房子的時候,程宗揚便讓她們兩個打了地鋪,又在房內拉了道簾子。不是把她們兩個隔開,而是避免被外麵看到。</p>
秦會之買的兩個美婢留在牙人處,準備明天赴宴時直接帶去。程宗揚打定主意沒有去看,免得見著了心軟。如果因為王團練壞了自己的大事,江州之戰拖延下去,死傷的可都是自己的弟兄。孰重孰輕,自己還是清楚的。</p>
吃過晚飯,程宗揚坐下來,開始看這兩天的帳簿。城南的粥棚和知州滕甫的讚許,給自己帶來不少方便。筠州人都知道程記糧鋪的東家仁義,收糧價格比別處高出許多,買糧又是施粥行善的好事,頗有幾個大戶人家來賣糧,這兩日已經收了近三千石。院子裏堆的糧食不是來不及入庫,而是庫房已經滿了,隻能堆在院子裏。</p>
這三千石糧食都是按四百銅銖的價格收的,一共用了近六百金銖。最大的一筆開銷則是日昌行老板周銘業的一萬石糧食,原本說好三萬五千銀銖,十日之內再加一成,周銘業為掙這一成利潤,隻怕年都沒過,昨天已經傳來消息,已經備好了貨,隻等搬運。至於價格,以金銖結帳的話,隻收一千九百枚。</p>
程宗揚用筆杆掏了掏耳朵。手裏一下有了近兩萬石糧,用去近三千金銖。這兩萬石糧食折一千多噸,全搬到糧鋪來,大家隻好睡糧食上了。要是直接從浮淩江運走,又太過招搖,怎麽想個辦法,掩人耳目才好。</p>
因為房間不夠,自己隻好拿一間庫房當作辦公室。比起自己以前待過的現代化辦公室來,這個連窗戶都沒有的庫房顯得很寒酸。充作座椅的木箱也遠遠不如皮革座椅舒適,但一想到屁股下麵坐著足足二百公斤的黃金,程宗揚就覺得特別安心——單是份量就壓倒世上任何一張豪華座椅,實在太奢侈了。</p>
至於房間另外一角的箱子裏,則裝著一批從江州帶來的煙花。一是金銖,一是煙花,能不能在筠州打開局麵,就看這兩樣東西的威力了。</p>
程宗揚心不在焉地撥了撥燈芯,正思索間,院外傳來一個柔和的聲音,阿彌陀佛。</p>
程宗揚停下筆杆,聽著馮源趿了鞋子,踢踢嗒嗒地跑過去,拉開門就是一句:無量天尊!接著道:喂,師太,這兒是我們道家的地盤,你要想化緣,一來天晚了,二來你也敲錯門了。</p>
程宗揚莞爾而笑。各大宗門都以道家自居,馮源法術不怎麽樣,他們平山宗也沒沾道家什麽光,維護起道家的利益來,卻是不遺餘力。</p>
那尼姑也不生氣,柔聲道:貧尼自香竹寺來,欲見你家主人。</p>
聽到香竹寺,程宗揚心裏不禁暗暗叫糟,自己偷了根竹子,竟然被失主給找上門了。</p>
馮源道:我家公子不信這個。別以為我們程頭兒設棚施粥是你們的功勞,我們程頭兒那是天生的心善,跟你們佛家沒關係。你知道平山宗吧?你知道今天在粥棚掌勺分飯的就是我們平山宗的大,法師嗎?你知道……</p>
我與程公子乃是舊識。</p>
一句話把馮源的滔滔不絕給堵了迴去。過了會兒,馮源道:程頭兒,外麵有個尼姑,說是找你的!</p>
程宗揚歎了口氣,擱下筆先揉了揉臉,弄出笑咪咪一團和氣,才出了門。</p>
一個四十多歲的尼姑立在門外,她眉眼柔和,頭上戴著尼帽,手拿拂塵,胸前掛著一串佛珠,看起來也不是什麽貴重木料。程宗揚看到那個自己在觀音堂撞上的年輕尼姑沒有跟來,心裏頓時鬆了口氣,沒有目擊證人,自己打死不認賬,她也沒轍。</p>
程宗揚先行了一禮,然後假惺惺道:師太可是來化緣的?來人啊,取兩串錢來,給師太拿上。</p>
貧尼並非為化緣而來。</p>
那是化齋?哎呀,我們這兒不忌葷腥,沒什麽素食。茶水倒是素的,不知道師太……</p>
貧尼也非是為化齋而來。那尼姑雙手合什,念了聲佛號,然後道:貧尼慈音,乃是為香竹寺之事而來。</p>
原來是慈音師太。還真是巧,大年初一我才去貴寺上過香。程宗揚裝傻道:貴寺真是靈驗,聽說金剛像會自己倒下來壓住惡人——不過這事跟我可沒關係。</p>
慈音慈眉善目地說道:金剛顯聖,鎮惡驅邪,公子得見,乃是福緣。不過貧尼亦不為此事而來。</p>
那就是香竹的事了,死尼姑這麽篤定,先殺殺她的威風再說。程宗揚抱起肩膀,剛才師太說與我是舊識——咱們好像沒見過麵吧?</p>
慈音淡淡道:若不是如此說,如何能讓貴屬閉嘴呢?</p>
程宗揚上下看了慈音尼姑幾眼,我記得出家人不打誑語的吧?</p>
阿彌陀佛,貴屬是好辯之人,能省些口舌,想必佛祖不會怪罪的。說著她自顧自朝院中走去,一邊道:出家人所需不多,公子剛才說有素茶,那便來杯素茶吧,素點府上既然沒有,公子就不必麻煩。</p>
這尼姑一點都不把自己當外人,程宗揚隻好親自跑迴去捧了茶來,請慈音在院中坐了,一邊給易彪使了個眼色,讓他到倉房內迴避。</p>
師太既然不是化緣討齋,又不是因為在下往寺裏上香,不知這麽晚來,找在下何事?</p>
慈音看了看茶水,沒有餅茶麽?</p>
杯子裏泡的是自己慣喝的茶葉,沒想到一個尼姑這麽挑剔,還要餅茶。有也不給你喝!</p>
沒有。</p>
哦……慈音淺淺嚐了一口,便放下杯子,左右看了看,這院子也不大呢。</p>
比起貴寺是小了很多,哈哈……</p>
程宗揚打著哈哈,慈音倒歎了口氣,檀越不知,大有大的難處。廟大了,免不了有些宵小之輩趁機出入。我一個出家的尼姑,總不好出麵去管。有時候賊人出來進去,也是免不了的。</p>
程宗揚放下杯子,師太,你這是當麵罵我的吧?</p>
慈音訝然道:我是說王團練家的少爺,公子想到哪裏去了?</p>
程宗揚心裏罵了聲賊尼,索性道:不錯!是我拿了你們的竹子,不過出家人四大皆空,割肉飼虎也割了,為了根竹子,用得著找上門嗎?那根香竹我已經扔了,師太若是不樂意,我出錢給你們修個金剛像怎麽樣?</p>
慈音笑逐顏開,合什道:阿彌陀佛。公子一片善心,貧尼多多謝過了。不過呢,貧尼也不是為香竹而來。</p>
程宗揚怔了一會兒,半晌才道:你門也進了,茶也喝了,重修金剛像你也笑著納了,這會兒又說不是為這事,那你幹嘛來了?</p>
小徒靜善失了顆佛珠,還請公子賜還。</p>
那顆金星紫檀的佛珠,程宗揚心裏幹了一聲,這尼姑還真是摳門,為顆佛珠巴巴的跑上門來。</p>
師太早說啊!用得著繞這麽大圈子嗎?</p>
慈音低眉順目地說道:貧尼也無法,若說得早了,隻怕公子不認。</p>
程宗揚噎了一口,她若開門見山就要佛珠,自己可能真給她來個抵死不認。</p>
說到底還是自己作賊心虛,沉不住氣,先漏了底。這會兒說什麽都晚了,程宗揚隻好道:等著。</p>
程宗揚迴房從背包裏翻出那顆佛珠,朝小紫翻了翻眼睛,又順手在卓雲君身上捏了一把,出來遞給那尼姑。</p>
慈音眉開眼笑,承情承情。她接過佛珠,納入袖中,一邊站起身,雙掌合什,貧尼今日就不打擾了。廟裏的金剛像,還請檀越多多費心。公子若是事忙,貧尼就明日再來,請留步,請留步。</p>
程宗揚險些吐血,這賊尼是訛上自己了,自己要不給香竹寺修金剛像,她就天天上門來打擾。死丫頭,你這一下可砸了好幾百石糧食出去。</p>
程宗揚邊走邊道:師太,過兩天我到你廟裏去,你千萬不用來了。修個金剛像得多少錢,你劃出價來,我一文不少地交到你手裏。</p>
檀越想必是誤會了,貨尼隻是在觀音堂掛單,寺裏修佛像的事,與貧尼不相幹。再說,貧尼是出家人,怎麽好去拿銅錢,染上一身銅臭呢?要知道,貧尼用的缽盂,還是紫金的呢。</p>
……你是想要金銖吧!</p>
金、銀都是佛家七寶,貧尼自然是不忌諱的。公子既然發大善心,願以金銖重修金身,貧尼便代為收下。想來寺裏的師兄也不會見怪。</p>
慈音在門口停下腳步,轉過身,客氣地施禮道:公子剛才說還有兩串錢?出家人清苦,要足陌的才好。</p>
還怕是小串,指明要足陌的,程宗揚道:成串的都是銅銖!師太不怕銅臭味?</p>
慈音從善如流地說道:公子說的是,那便換成兩串銀銖吧。</p>
兩串銅銖和兩串銀銖可差出一百倍,賊尼姑真能張開口!</p>
程宗揚黑著臉拿出十幾枚銀銖,就這些了!</p>
似乎是看到程宗揚臉色不好,慈音沒有再挑剔,接過來納入袖中,合什道:阿彌陀佛,公子留步,改日再結善緣。</p>
善緣個鬼啊。程宗揚拍上門,轉身叫道:死丫頭!那根香竹呢?我要把它作成馬桶刷子!</p>
內院一間耳房打開門,卻是林清浦在朝自己招了招手。店鋪的房間不夠,祁遠、馮源住一間,易彪、敖潤和吳三桂擠在一間,林清浦的水鏡術需要靜室,原來自己住一間,現在人手一多,隻能與秦會之同處一室。這會兒死奸臣說是出去散步,九成九是去常平倉踩點,隻有林清浦一人在屋內。</p>
掩上門,林清浦道:那師太的法號可是慈音?</p>
你認識?</p>
隻是聽說過。林清浦道:據說慈音出自玉音庵,也是十方叢林一支,多年來雲遊天下,四處化緣,沒想到會在香竹寺掛單。</p>
十方叢林出來的?這賊尼簡直是從錢眼裏生出來的,太能摟錢了。</p>
林清浦道:慈音師太十餘年前大發弘願,要建一座觀音行院。</p>
難怪呢。建個觀音行院要不少錢呢,老尼姑摳死也未必能建起來。</p>
林清浦咳了一聲,慈音師太打著玉音庵的名號,四處化緣,江湖中的施主看在十方叢林的麵子上紛紛解囊,數年間便賺夠了建觀音院的錢。慈音師太原說過觀音院建成之後,要為施主立碑傳世,結果她化夠緣,一沒寺廟,二沒碑記,那筆善款也消失得無影無蹤。</p>
程宗揚怔了一會兒,叫道:這個死尼姑是騙子?</p>
林清浦道:江湖中風言風語,但此中內情,在下就不清楚了。慈音師太帶了那筆善款一走了之,很有幾年不聞音訊,沒想到會在此地見到。</p>
程宗揚想起那個小尼姑打出佛珠的指力,單憑這手修為,真要打起來,自己也未必能占到便宜,難道慈音這個賊尼還不如她的徒弟?要靠招搖撞騙為生?</p>
騙子嗎?小紫聽他說完,眼睛立刻亮了起來,笑吟吟道:人家最喜歡騙子了。</p>
你是喜歡騙那些騙子吧?</p>
騙傻瓜一點都不好玩。騙那些自作聰明的傻瓜才好玩。小紫一臉期待地說道:人家還沒騙過尼姑呢。又能騙財,又能騙色,一想就很開心哦。</p>
……死尼姑祖宗的墳頭,這會兒肯定在冒青煙。</p>
程宗揚累了幾天,明天又要赴王團練的宴席,也沒心情與卓雲君師徒胡混,和小紫逗了一會兒,倒在床上便睡了。</p>
…………………………………………………………………………………</p>
第二天一大早便刮起北風,天氣愈發寒冷。程宗揚披了一條玄黑色的大氅出來,鵬翼社的馬車已經到了門前。</p>
有了鵬翼社的車馬,出門方便許多。程宗揚帶上祁遠和馮源,一道前往王團練位於城南的大宅。祁遠管著糧鋪,自己若離開筠州,諸事都由他打理,這次赴王團練的宴席,當然少不了他。馮源算是半個燒傷大夫,這趟是來看看王少爺的傷勢。秦會之則去了牙人處,取了那兩個新買的美婢,暗中送往王宅。</p>
王團練的宅院在城外,他是筠州的地頭蛇,經營多年,房舍占地頗廣,兩扇黑漆大門較之荊溪縣衙還大了些,不過這會兒大門緊閉,隻在側院開了個角門,供人出入。今日來的都是城中的商戶,說得好聽些,是前來赴宴;說得直白些,都是來給王團練送孝敬的,能走角門已經不錯了。</p>
程宗揚進去便看到孫益軒,這個雲家布在筠州的暗樁朝他使了個眼色,裝作隨意地進了茅廁。</p>
事情公子的伴當已經跟我說了,王團練向來睚眥必報,這次的事隻怕不好善罷幹休。孫益軒低聲道:公子想抹平此事,要先獻出那名美婢才好談。</p>
程宗揚一口迴絕,此事再也休提。</p>
孫益軒點了點頭,我這便掐斷與王團練的聯係。公子雖是做的正當生意,也請多小心。</p>
程宗揚從茅廁出來,馮源已經去內宅給王少爺看傷,祁遠在外麵守著。</p>
找到席位了嗎?</p>
在那邊,院中第九席。</p>
王團練的客人真不少,連房間都坐不下,還要擺到院子裏。</p>
堂上隻擺了三席,剩下的都在院裏。席位也不是按身份高低,生意大小排的,隻看送的禮金多少。送的多坐首席,少的坐末席。祁遠悄悄道:商戶也是講麵子的,有些送的禮金不夠,被趕到末席或是院子裏坐,到了端午節,又加倍送禮,隻為坐個好位子。</p>
這個王團練倒會做生意。程宗揚冷笑道:就是這生意霸道了些。</p>
程宗揚剛尋到自己的席位,旁邊一個等候多時的家仆便道:是程老板嗎?老爺請程老板到堂上坐。</p>
聽到聲音,周圍不少人看過來,羨慕、訕笑、同情……各色目光都有。程宗揚作了個羅圈揖,笑道:王團練有命,不敢辭。得罪了,改日請諸位契茶。</p>
眾人紛紛抱拳還禮,自己剛走,背後就議論聲四起。程宗揚也不理會,到了堂上才發現自己的位子是在首席。程宗揚明白這頓飯不好吃,與眾人揖了揖手,便坐下來等王團練出麵。</p>
不多時,一個中年人進來,他四五十歲年紀,身材魁梧,穿著一身黑色的繭綢袍,兩道臥蠶眉,目光倒看不出什麽異樣。</p>
堂上堂下的客人都站起來,向主人問好。王團練隻略抱了抱拳,這幾日家中有事,簡慢了些。</p>
說著旁邊的家人送上酒菜,都是些平常之物,值不了幾個錢。來的客人也不是為酒菜,都道:這一年小的們受了多少恩惠,本該請團練一場,卻來叨擾,大人太客氣了。</p>
酒過三巡,王團練執壺開始敬酒。前幾位都是城中的大商賈,知道王團練的規矩,小心告了罪,遜謝幾句,便接來喝了。</p>
程宗揚站起身,糧商程宗揚,見過王團練。</p>
王團練斟了一個滿杯,淡淡道:程老板事忙,今日才得見麵,一定要多喝幾杯。</p>
程宗揚平常都穿的布衣,今日因為赴宴,專門披了條大氅,好掩飾腰後掖著的兩柄快刀。他接過酒杯,一口乾了,初來乍到,不懂規矩,還請王團練多多指點。</p>
程老板設棚施粥,連知州大人也讚許過的,王某哪裏敢指點。請。</p>
程宗揚一連飲了三杯,王團練還要再斟,他一手覆住杯口,微笑道:在下連吃三杯,再吃,就要座中諸位笑話不懂禮數了。</p>
王團練哈哈一笑,我敬的酒,便是禮數。程老板盡管放寬量,幾杯薄酒,王某還是奉得起的。</p>
席上幾個都是成了精的老商賈,聽著雙方唇槍舌劍,一個個都扮作廟裏的菩薩,一句也不開口。</p>
王團練果然是個狠角色,這番話說得狠辣,越是這樣,自己越不能喝。程宗揚微笑道:讓團練敬酒,在下已經是僭越了。不如讓在下敬王團練幾杯。</p>
王團練仰天大笑,半晌才收住笑聲,這就是程老板不懂規矩了。今日是王某請客,程老板遠來是客,怎好讓程老板來敬酒。</p>
雖是客人,心意卻是十足。請王團練莫負了在下一片心意。</p>
王團練執壺盯著他,似乎在判斷他有多少誠意。堂上鴉雀無聲,正沉默間,一個家人過來,在王團練耳邊低低說了幾句。</p>
王團練放下酒壺,道了聲失陪,便進了內室。</p>
程宗揚也不乾站著,坐下來挾了口菜,慢慢吃著。旁邊一席坐著日昌行的周銘業,悄悄向他豎了豎拇指,讚他被王團練逼酒還鎮定自若。</p>
程宗揚知道這會兒是秦會之把人送來,王團練進去看禮物。秦會之選的兩個美婢花了自己不少錢,王團練若是滿意,這事就算揭過去了。</p>
過了一刻多鍾,王團練滿麵春風地進來,連聲告罪,然後拿過酒壺,這次卻隔過程宗揚,往下敬酒。</p>
程宗揚鬆了口氣,隨意吃了些菜,便即告辭。王團練也不挽留,隻道:來人啊,替我送送程老板!</p>
程宗揚離開院子,便看到祁遠、秦會之、馮源、俞子元幾個正聚在一處等著自己,臉色不是一般的難看。</p>
程宗揚心裏一沉,怎麽了?</p>
祁遠道:程頭兒,你要再不出來,我們恐怕得進去搶人了。</p>
出了什麽岔子?會之,你不是送了兩個美婢給姓王的嗎?</p>
送了。秦會之沉聲道:王團練帶了那兩名美婢去見王少爺,問明不是那天在廟裏見到的,當場便打死了。</p>
程宗揚牙關格的咬緊。王團練出來時滿麵春風,誰知道他剛在後宅殺過兩個無辜的女子,還那麽若無其事。</p>
馮源道:我給王少爺治傷,親眼看到的。王團練拿棍子打死兩名美婢,然後對少爺說,讓他安心養傷,一個商人婢,有什麽要緊的?若是不識相,連商人婦也一並奪來,伺候少爺——程頭兒,我隻是在旁偷聽來的,作不得準。</p>
什麽偷聽,他是說給我聽的!程宗揚殺機立湧,不除掉王團練,自己的糧食生意也不用做了。</p>
俞子元初來乍到,對情形不是太了解,不過看眾人的神情,也能猜出幾分,低聲道:公子……</p>
程宗揚明白俞子元的意思,憑自己現在的實力,要殺死姓王的,算不得什麽難事。但是如今滿城都知道自己與王團練有仇隙,王團練莫名其妙被殺,頭一個懷疑的就是自己。</p>
先不用急。程宗揚道:會之,從滕知州那邊開始做吧。王團練這條路已經堵死了。</p>
是。</p>
告訴長伯,開始往荊溪運錢糧。子元,這件事要辛苦你了。</p>
是。</p>
老四,孫老板那邊,你去知會一聲。詳情不必多說,隻說我們準備走別的門路。</p>
幾個人都答應了。程宗揚道:馮大,法,那個小王八蛋傷勢怎麽樣?能不能活過春天?</p>
王少爺隻傷著頭臉,我給他塗過藥,性命是無憂了,卻是被砸的那一下傷得重,骨頭都斷了七八根,就算能保住性命,也是個廢人。</p>
大夥戒備些。程宗揚冷著臉道:咱們外來是客,能不動手絕不動手,但誰要敢動手,怎麽收場,由咱們說了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