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府終究是要麵子的,由著賈母出麵,對外透露出那些珍貴藥材是王夫人盡孝的。
另外王家也插了手,所以這事情很快過去。
隻是事情過去了,但是總是發生過。有了這麽一出,日後賈府還想說李紈克夫,這效用算是打了折扣。
賈珠的喪禮過去,李衍避了府門,開始認真讀書。
過了年節,平王正式登基,為了尊重太上皇,連新的一年都未改元。
而劉璘因為是平王嫡長子,也順理成章的封了太子。
這一切都與李衍無關,守孝期間,李衍都需要居住在家,斷絕娛樂和交際。
新帝登基,新開科舉。
李衍也多了三個族人,他們都是老家的本家侄子,前些年中了舉,所以一進京,李廉將其帶進了李宅。
李衍的院子已經被隔開,雖然都是讀書人,終究沒有聚集在一起。
***
勤政殿。
“你那弟子沒有沒有報名今年的縣試。”
趙自疇微微抬頭,不知道皇上是何用意,也沒想到皇上會關心區區縣試。
“衍兒才十一,並不急……”
皇帝笑道:“你那弟子在府裏替你守孝來著。”
趙自疇的臉露出可疑的紅色,他還沒死,這臭小子……不過,趙自疇心中異常慰貼。
“皇上恕罪!”
皇帝道:“這些日子,太子將去年在民間的所見所聞都說與了朕聽,你那弟子,是個可造之材。”
趙自疇苦笑,他自然知道太子和衍兒之間的交集。不過,此時太上皇還在,這事情永遠不能披露出來。他冷眼瞧著,太上皇對前太子是越來越思念,雖說將帝位傳下,可是執政的還是太上皇,才短短一個月,以前得罪過前太子的都被太上皇給貶了下去。
王爺成了皇帝,連前太子的權利都不如。而且皇上隻要有些許的異動,太上皇就會廢了皇上。
可以說,皇上在這個位置上還不如平王來得好。
趙自疇和皇上共事近半年,他對皇上可以說有幾分了解,皇上冒然提起李衍,可能是打定利用他的主意。
李衍這麽一點年紀,若是利用他,隻怕隻有讓他進宮給太子當伴讀一途。
太子為太上皇教養,進出議政都帶著太子,太子的人幾乎也是太上皇的親信,可以說,皇上得不到一點消息。或者,皇上根本不想從太子身上得到消息。
所以,這就需要一個人,一個機靈智謀出眾的人呆在太子身邊。
趙自疇不樂意將自己的年紀極小的弟子推到前台,更不願意自己的弟子做這般危險的事。
“皇上,他年齡甚小,做事並不周全。前些日子,若不是微臣替他收尾,說不得就被太上皇的……抓出來。”趙自疇特意點出了太上皇。
皇帝搖搖頭,他當然知道趙自疇的意思,他需要李衍不是讓他對付人或者布局,隻要小心點就無礙。
前段日子李衍設計打擊王夫人,將王家的臉麵可打了,那手段讓皇帝都覺得當真用到恰到好處。
皇帝覺得,小小年紀布上一局就可以讓賈王兩家都抓不到痕跡,這不得不說他的能力出眾。
本以為這小子會參加今年的縣試,然後他暗示下去讓其中個小三元。到時李衍就算身份低,隻要璘兒去求一求,哪怕璘兒身邊伴讀位置滿了,太上皇也會答應下來。
如今這小子沒去縣試,這就必須要多多琢磨了。
本來可以因為救駕將其直接要過去,可是太上皇對太子的心思,隻怕會適得其反。
這件事注定隻能埋在地下,誰也不敢將其找膈應。
“皇上,其實明著不好插手朝政,暗地裏借力還是可以的。”趙自疇為了打消皇上的心思,他準備再次插手。
皇帝勾起一絲笑,道:“你說說看。”
趙自疇低聲道:“皇上後宮空虛,是該添添人了。”
皇帝眉頭一皺。
趙自疇道:“皇上可以讓皇後娘娘和貴太妃說一說,將太上皇親近的家族,卻無大權的女兒分封分位,這在太上皇心裏隻會認為皇上您在討太上皇開心。久而久之,太上皇會慢慢放下戒心的。”
“除了讓太上皇放心,還有什麽作用?”
趙自疇平靜道:“讓這些家族打著太上皇的名義,替皇上拉攏人豈不是更加不引人注意?”
皇帝眼睛一亮,自古外戚多富貴,有實權的人有時還在外戚下得放下一些架子。在所有人眼裏,這些投入他們門下弟子趨炎附勢,很難讓人想到一切都是他的示意。
這世上的寒族還是一份極大的力量,等到他掌握到實權,那些外戚便會知道原本他們的人卻都變了,他可以更集中自己的權利。
“趙愛卿果然高明。”
趙自疇道:“法子看似簡單,真正運作起來困難重重。”
皇帝笑道:“有勞愛卿寫個章程。”仿佛忘記李衍那會事。
趙自疇俯□,算是接了旨。
***
新帝第一次科舉總是令人重視的,李衍的父親竟然被任命會試同考官十八人中的一個,同考官基本上是有翰林院的人擔任,李廉是從翰林走出來,身份也符合。不過曆經甘省弊案一事,所有人都沒想到李廉還能有再做考官。
這一次,所有人都知道,李廉聖眷正濃。
李家十分熱鬧,李衍也露出笑顏。
可以說,這是皇帝和太子對李衍變相的補償。
若是說去年是李家的禍年,那麽今年便是李家的福年。
李廉參與會試就是一種榮耀,過了幾月,進京參加會試的三個李家舉子中了兩個,雖然一個是二等,一個是同進士,可是在這個八十都難考中秀才的社會來說,這無疑是一樁極其幸運的事。
兩個新科進士因為名次靠後,李廉想法子為其謀了兩個知縣的實缺,將其送出了京城。
到了四月,賈府傳來李紈生子的消息。
洗三那天,就是楊氏身子不好,也強撐著過去了。
李衍在這一天都有些心不在焉,唯恐賈家人欺負了楊氏去。終究是李衍擔心太多,現在的賈府可以說是賈母在管家,王夫人每日都要去佛堂修養大半天,加上李廉被選同考官一事,賈家雖然疏離,但是該有的禮數還是全了。
楊氏迴到家裏,李衍就去了她的院子。
楊氏的精神頭不錯,看來沒受什麽委屈。
“大姐姐可好?”
楊氏道:“精神頭不錯,算是順產。”
李衍點點頭,道:“以後得閑了,多派人給大姐姐送些貼己。”
楊氏明白,她到底是內宅中人,比起李衍還要周全許多。
“會注意的。”
李衍又問道:“大侄子怎麽樣?可得了名字?”
楊氏低聲答道:“好在你姐姐和姐夫恩愛,這名字一早定下了,取名賈蘭。蘭哥兒長的好,很是康健,你姐姐總算也有了一個依靠。”說到後來,楊氏終究忍不住掉眼淚。
李衍沉默不語,這年代的女人有了子嗣,的確就相當於有了依靠。確如楊氏所說,幸好賈珠早早娶了名,否則按照規矩在滿周歲取名,大姐姐那般處境被人忘了也說不定。
若是耽誤了入族譜,這更是一件大事。
如今名字早早定下,隻需送上一份禮去寧國公府,賈蘭便確立了宗族的身份。見楊氏還在感懷,李衍安慰了楊氏好一會兒,才迴了自己的致學齋。
自此以後,李衍在學業上更辛苦幾分。
作者有話要說:嗯,下一章就得讓咱們豬腳長大了。
謝謝翼雪麒麟親親扔了一個地雷 投擲時間:2013-03-28 01:47:48,抱住蹭~
另外王家也插了手,所以這事情很快過去。
隻是事情過去了,但是總是發生過。有了這麽一出,日後賈府還想說李紈克夫,這效用算是打了折扣。
賈珠的喪禮過去,李衍避了府門,開始認真讀書。
過了年節,平王正式登基,為了尊重太上皇,連新的一年都未改元。
而劉璘因為是平王嫡長子,也順理成章的封了太子。
這一切都與李衍無關,守孝期間,李衍都需要居住在家,斷絕娛樂和交際。
新帝登基,新開科舉。
李衍也多了三個族人,他們都是老家的本家侄子,前些年中了舉,所以一進京,李廉將其帶進了李宅。
李衍的院子已經被隔開,雖然都是讀書人,終究沒有聚集在一起。
***
勤政殿。
“你那弟子沒有沒有報名今年的縣試。”
趙自疇微微抬頭,不知道皇上是何用意,也沒想到皇上會關心區區縣試。
“衍兒才十一,並不急……”
皇帝笑道:“你那弟子在府裏替你守孝來著。”
趙自疇的臉露出可疑的紅色,他還沒死,這臭小子……不過,趙自疇心中異常慰貼。
“皇上恕罪!”
皇帝道:“這些日子,太子將去年在民間的所見所聞都說與了朕聽,你那弟子,是個可造之材。”
趙自疇苦笑,他自然知道太子和衍兒之間的交集。不過,此時太上皇還在,這事情永遠不能披露出來。他冷眼瞧著,太上皇對前太子是越來越思念,雖說將帝位傳下,可是執政的還是太上皇,才短短一個月,以前得罪過前太子的都被太上皇給貶了下去。
王爺成了皇帝,連前太子的權利都不如。而且皇上隻要有些許的異動,太上皇就會廢了皇上。
可以說,皇上在這個位置上還不如平王來得好。
趙自疇和皇上共事近半年,他對皇上可以說有幾分了解,皇上冒然提起李衍,可能是打定利用他的主意。
李衍這麽一點年紀,若是利用他,隻怕隻有讓他進宮給太子當伴讀一途。
太子為太上皇教養,進出議政都帶著太子,太子的人幾乎也是太上皇的親信,可以說,皇上得不到一點消息。或者,皇上根本不想從太子身上得到消息。
所以,這就需要一個人,一個機靈智謀出眾的人呆在太子身邊。
趙自疇不樂意將自己的年紀極小的弟子推到前台,更不願意自己的弟子做這般危險的事。
“皇上,他年齡甚小,做事並不周全。前些日子,若不是微臣替他收尾,說不得就被太上皇的……抓出來。”趙自疇特意點出了太上皇。
皇帝搖搖頭,他當然知道趙自疇的意思,他需要李衍不是讓他對付人或者布局,隻要小心點就無礙。
前段日子李衍設計打擊王夫人,將王家的臉麵可打了,那手段讓皇帝都覺得當真用到恰到好處。
皇帝覺得,小小年紀布上一局就可以讓賈王兩家都抓不到痕跡,這不得不說他的能力出眾。
本以為這小子會參加今年的縣試,然後他暗示下去讓其中個小三元。到時李衍就算身份低,隻要璘兒去求一求,哪怕璘兒身邊伴讀位置滿了,太上皇也會答應下來。
如今這小子沒去縣試,這就必須要多多琢磨了。
本來可以因為救駕將其直接要過去,可是太上皇對太子的心思,隻怕會適得其反。
這件事注定隻能埋在地下,誰也不敢將其找膈應。
“皇上,其實明著不好插手朝政,暗地裏借力還是可以的。”趙自疇為了打消皇上的心思,他準備再次插手。
皇帝勾起一絲笑,道:“你說說看。”
趙自疇低聲道:“皇上後宮空虛,是該添添人了。”
皇帝眉頭一皺。
趙自疇道:“皇上可以讓皇後娘娘和貴太妃說一說,將太上皇親近的家族,卻無大權的女兒分封分位,這在太上皇心裏隻會認為皇上您在討太上皇開心。久而久之,太上皇會慢慢放下戒心的。”
“除了讓太上皇放心,還有什麽作用?”
趙自疇平靜道:“讓這些家族打著太上皇的名義,替皇上拉攏人豈不是更加不引人注意?”
皇帝眼睛一亮,自古外戚多富貴,有實權的人有時還在外戚下得放下一些架子。在所有人眼裏,這些投入他們門下弟子趨炎附勢,很難讓人想到一切都是他的示意。
這世上的寒族還是一份極大的力量,等到他掌握到實權,那些外戚便會知道原本他們的人卻都變了,他可以更集中自己的權利。
“趙愛卿果然高明。”
趙自疇道:“法子看似簡單,真正運作起來困難重重。”
皇帝笑道:“有勞愛卿寫個章程。”仿佛忘記李衍那會事。
趙自疇俯□,算是接了旨。
***
新帝第一次科舉總是令人重視的,李衍的父親竟然被任命會試同考官十八人中的一個,同考官基本上是有翰林院的人擔任,李廉是從翰林走出來,身份也符合。不過曆經甘省弊案一事,所有人都沒想到李廉還能有再做考官。
這一次,所有人都知道,李廉聖眷正濃。
李家十分熱鬧,李衍也露出笑顏。
可以說,這是皇帝和太子對李衍變相的補償。
若是說去年是李家的禍年,那麽今年便是李家的福年。
李廉參與會試就是一種榮耀,過了幾月,進京參加會試的三個李家舉子中了兩個,雖然一個是二等,一個是同進士,可是在這個八十都難考中秀才的社會來說,這無疑是一樁極其幸運的事。
兩個新科進士因為名次靠後,李廉想法子為其謀了兩個知縣的實缺,將其送出了京城。
到了四月,賈府傳來李紈生子的消息。
洗三那天,就是楊氏身子不好,也強撐著過去了。
李衍在這一天都有些心不在焉,唯恐賈家人欺負了楊氏去。終究是李衍擔心太多,現在的賈府可以說是賈母在管家,王夫人每日都要去佛堂修養大半天,加上李廉被選同考官一事,賈家雖然疏離,但是該有的禮數還是全了。
楊氏迴到家裏,李衍就去了她的院子。
楊氏的精神頭不錯,看來沒受什麽委屈。
“大姐姐可好?”
楊氏道:“精神頭不錯,算是順產。”
李衍點點頭,道:“以後得閑了,多派人給大姐姐送些貼己。”
楊氏明白,她到底是內宅中人,比起李衍還要周全許多。
“會注意的。”
李衍又問道:“大侄子怎麽樣?可得了名字?”
楊氏低聲答道:“好在你姐姐和姐夫恩愛,這名字一早定下了,取名賈蘭。蘭哥兒長的好,很是康健,你姐姐總算也有了一個依靠。”說到後來,楊氏終究忍不住掉眼淚。
李衍沉默不語,這年代的女人有了子嗣,的確就相當於有了依靠。確如楊氏所說,幸好賈珠早早娶了名,否則按照規矩在滿周歲取名,大姐姐那般處境被人忘了也說不定。
若是耽誤了入族譜,這更是一件大事。
如今名字早早定下,隻需送上一份禮去寧國公府,賈蘭便確立了宗族的身份。見楊氏還在感懷,李衍安慰了楊氏好一會兒,才迴了自己的致學齋。
自此以後,李衍在學業上更辛苦幾分。
作者有話要說:嗯,下一章就得讓咱們豬腳長大了。
謝謝翼雪麒麟親親扔了一個地雷 投擲時間:2013-03-28 01:47:48,抱住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