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丘一驚,他這侄子竟然能弄來獄丞的帖子?


    要知道連甘省的從二品實權大員的夫人要進去,獄丞也沒給通融。


    李衍和劉璘的事情是被瞞著的,不說李明丘,就是李衍的母親也不知道。知道此事的,除了當事人和平王一家子,再無人知道。


    李衍道:“給父親多備一些衣事等物,我也好送進去。”


    李明丘自然應了。


    李衍先去拜會了鍾獄丞,獄丞的官位不高,但是卻是極其重要的要職。如今甘省事變,他這個小官員比起一方大員還要顯得威風。


    下人奉上李衍求見的帖子,鍾獄丞立即吩咐下人將其迎了進來。


    鍾獄丞算來是蕭家的門客,後來考中了同進士,在蕭家的幫助下也坐到這麽一個位置上。蕭老大人早就給他傳來消息,鍾獄丞自然要好好應承。


    更何況……鍾獄丞想著剛才平王身邊的太監傳的話,他更加不敢怠慢了。


    “李衍拜見鍾大人。”李衍很是真切的給鍾獄丞行了一禮。


    鍾獄丞一怔,隨後親自扶起了李衍。


    這時候的李衍還沒拿出蕭家的帖子,鍾獄丞就這般作態,李衍自然明白這其中的道理。


    李衍招唿一旁的下人遞過一個盒子。


    盒子不是什麽金銀寶貝,畢竟在官場上行賄也自有一套潛規則。


    “聽聞鍾大人愛茶,剛好族裏茶廠出了新茶,李衍便帶過來給大人品品。”雖是如此說,但是鍾獄丞自然明白李衍的意思,這說是他族裏的新茶,隻是他的一片心意,其實這茶怎麽也不可能是普通的茶。


    鍾獄丞打開盒子,捏出一點茶葉聞了聞,又嚼了一下,果真是好茶。這小子識趣,得了大人物的青眼也不倨傲,連行賄都如此通透,真是人才啊!


    “好茶,侄兒一路辛苦了。”鍾獄丞也改變了稱唿。


    李衍顯得更為謙遜恭敬,鍾獄丞招唿李衍坐下,兩人閑扯了幾段茶文化,甚至還下了一局。


    鍾獄丞見李衍還是沉得住氣,心下佩服。


    這天色漸漸暗沉,也是到時候了,於是鍾獄丞對李衍道:“廷獄監是重地,你和李大人好好說一會話便出來,上麵沒有斷案,本官定會一直有禮相待。”


    李衍連忙道謝。


    鍾獄丞讓自己的親信帶著李衍去了廷獄監。


    廷獄監極其安靜,鍾獄丞的親信是帶著李衍從另一邊進入的,所以到沒見到什麽外人。


    比起一般的監獄,廷獄監的守衛顯得更加嚴密,當然,也比其他監獄環境要好上許多。進入這地方的,基本是犯了錯的官宦貴族,誰都無法保證這些人進去後是否真的不會再出來了。


    轉入重要獄監房,李衍刻意放輕了腳步。


    終於,兩人在一個窗口停下,鍾獄丞的親信打開了鐵門。


    “李公子,一刻鍾後我再過來。”


    李衍道謝,鍾獄丞的親信不是奴才,而是有品級的小吏,李衍深受後世影響。並不會如這個時代一樣忽視小吏的作用。


    小吏心中的確意外,作為鍾獄丞的親信,他自然知道李衍的身份,也知道平王和蕭家的看重,本以為這般人物就算謙和,也多少會有高傲的心裏,現在看來……這小李公子還真的沒架子。


    李衍走了進去,鍾獄丞的親信再次將鐵門鎖好。


    李廉手中帶著鐐銬,不過這屋子還算幹淨,床前被褥也十分厚實,李衍舒了一口氣。這冬日裏,獄中就怕環境。


    李廉披著厚實的大袍,神情雖憔悴些,卻沒受什麽苦楚。


    “衍兒,你怎麽來了?”李廉的臉上明晃晃的寫著驚慌二字。


    李衍將帶來的衣食放在一旁的矮桌上,道:“來看看父親。”


    李廉道:“你母親可好?家裏可好?”


    李衍不知道家裏確切的消息,從明叔嘴裏聽說家裏一切都好,所以點點頭。


    “明叔說家裏安好,母親雖然擔憂終究將家裏都打理好。”


    李廉放下心。


    出了這麽大的事,他就怕妻子和小兒亂了,然後讓人擔憂。


    “莫先生可好?”李廉未入獄前也是得了信知道李衍送莫先生迴鄉的。


    李衍此時不知道該怎麽迴答了,師父逝去了,可父親還在獄中,若是得知這個消息,豈不是更傷心了。


    “師父永遠留在錢塘了。”都葬在錢塘,自然是永遠留在了那個地方。


    李衍有心誤導,李廉隻道兒子這般感傷是舍不得的緣故,於是反過來安慰道:“化舟這一迴鄉,我就隱隱覺得他有這麽一份心思,莫做小兒之態,你好生學習,若有一天你功成名就,化舟也當欣慰了。”


    李衍點點頭。


    “父親,這科考舞弊一事到底怎麽迴事?”


    李廉坐在床頭,李衍就站在他對麵。


    “泄題!”


    李衍神情凝重,朝廷重視科舉,禮部所命名的題目都會呈交到禦前,由皇帝和宰輔親自圈題然後密封發放各州。


    試題到了各州,主考和副考共同帶著鑰匙,直到考試開始才用四把鑰匙共同將盒子打開。


    所以,這泄題並不是主考想泄就泄的。


    “父親覺得是哪一個環節導致發生的?”


    李廉道:“京城。”


    李衍大吃一驚,他一直以為是地方為了謀取私欲,又或是地方各黨派的針對陷害,現在看來,這事情比他想象中藥複雜。


    李廉道:“如果事情不鬧大,我們幾個便是頂罪的。”


    李衍隻覺額上冒出了汗,能在皇帝圈好題目後得知題目,定然是皇帝的親信人物。皇上親近的人物,李衍覺得這事情當真驚險。


    當然,李衍也明白平王一直沒有行動了,隻怕他知道了真相,所以在皇帝沒有標明態度才隱忍不發。


    “父親放心,事情已經鬧大了,甘省七成的官員都進去了廷獄監。”


    李廉問道:“當真?”


    李衍點點頭,他不知道這廷獄監有沒有眼線,所以他沒有將林如海說出來。等到父親出獄了,他自然會說的。


    “老天不薄待我。”李廉露出了些許的笑容。


    李衍知道李廉打起了精神,心下更安穩。


    接下來,李衍將從明叔和蕭家那裏得來的情況一一和李廉說了,但是李衍和劉璘的事情,他是一個字都沒透露出來。


    另一端口,平王離開了監視的孔洞。


    “這小子夠聰明,什麽該說什麽不該說,心中有數。”


    “王爺說的是。”


    平王笑道:“既然如此,朱總管知道如何向父皇稟報了?”


    朱總管白麵無須,聲音也十分尖細們,可見此人是個太監。


    “王爺放心,奴才定然如實稟報。”


    平王點點頭,旁邊的親信就給朱總管遞了些好處。


    這皇家私密事,外臣若是知道後不閉緊嘴,誰都保不了。好在,李衍是個能清楚輕重的。這樣,也對的起莫化舟了。


    想到這裏,平王忍不住一笑。


    太子和成王都敗了,小寶更是被父皇接進宮撫養,可以說,他的出頭日很快就到了。


    那份奏折,也是該壓著藏著,不過還是需要不著痕跡的托出一點,讓父皇有個明白。


    ***


    李衍在一刻鍾後出了獄,隨後幾天,甘省的水依然一團渾,平王也依舊什麽都不管。李衍也拿到那一開始鬧事秀才的資料,都是甘省有名聲的才子。這些秀才被人當槍用了還不自知,這事情出來,隻怕他們已經將官員們都得罪得差不多,他們若是想再得功名,希望已經是渺茫了。


    李衍將收集的資料看完後燒毀,然後又示意人將這幾個人的資料傳泄露出去。幾個人大錯沒有,但是小錯誤總是有的,街頭上以訛傳訛,這幾個人原本隻是小錯也變成了大錯,甚至不過一天就被人口誅筆伐。


    甚至還有人將他們以前的文章翻了出來,一些老儒生,將這些文章更是批得一文不值,然後就隱隱傳出這些秀才誌大才疏的的言論,這其中李衍可是絲毫沒有插手。


    遭罪的官員是甘省七成,這幾個‘罪魁禍首’少不得有這些官員身後的人推波助瀾,用幾個秀才的來換取脫罪,這對於官場上的人並不是什麽不能做的。


    鬧事的秀才誌大才疏,不免讓人想到這些秀才是否認為自己考不中而瘋魔了。否則,為什麽這事情查了這麽久,還是沒有確切的消息。


    主審是平王,是龍子,在所有百姓心裏,皇上最是神聖,他們不信龍子查不出案子。所以,輿論就歸因到查無可查的原因上。


    李衍重重的唿出一口氣,鋪好這麽好的局麵,皇上和平王動手的顧忌少上許多。


    這輿論越鬧越大,越來越多的人相信了,大夥兒就等著平王露麵裁決。


    平王穩坐釣魚台,他一直在等京裏的消息。


    皇上再清查兩個兒子留下的勢力時,竟然查到甘省的事是太子捅出來的,當下讓皇上又驚又怒。


    太子在他身邊安插了人,這試題分明是從他桌上泄露,太子這般做,一是為了解決自己的侄子,二是看重甘省這處要地,畢竟甘省緊臨京畿,甘省各處官員以太子手下最少,所以他要將甘省進行大換血,好拱衛他在京中的勢力。


    難怪太子在謀反前堅持嚴厲徹查,還舉薦了平王。


    嚴厲徹查了,太子安插了人,得罪人的卻是平王。


    不徹查了,就壞了平王在百姓廉潔清正的口碑。


    當真是費盡心力……


    作者有話要說:二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小李探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水心清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水心清湄並收藏[紅樓]小李探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