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中,京師這邊兒已經做足了準備,宣大、榆林、寧夏各地的部隊迅速調動起來。
老兵被大規模的召迴,擔任主要軍官,大量的民兵以及青壯年有計劃的開始補充到邊鎮軍隊。
西北第一騎兵軍團成立,這一次由白馬銀槍陳文慶擔任軍團長。
作為此次對蒙古作戰的絕對主力。
這一次,徐梁能請動這位大佬,可是花了不少心思。
駐紮在陝西的步兵組建第四軍團,由閻東山擔任軍團長,是從榆林方向進攻蒙古的主力部隊。
原李自成降將,李過,羅虎擔任第五軍團的正副團長,仍然駐守寧夏,主動蒙古烏特拉部,恢複朔方之地,策應主攻軍隊。
至於第六師,也開始擴編為軍團,由中央代領,調往嘉峪關,為收複哈密衛等西北區域做準備工作。這裏插一嘴,哈密衛在大明的手裏的時間一直不太長,屬於獨立的王國,是阻斷絲綢之路的重要因素。
徐梁和總參謀部一起製定了作戰計劃,非常翔實。
首先,要收複河套區域。
河套區域幾次易主,本來徐梁已經收複了河套,但是明軍無力看管,河套又有部分區域重新落入了蒙古人和起義軍殘軍手裏,這一次要徹底將這裏的反抗力量肅清,讓河套徹徹底底成為漢人的領土。
其中第五軍團的主要作戰任務,是打通寧夏和烏梁素海的通道,並且建立軍事堡壘。
閻東山要以歸化成為目的地,拿下這座對於蒙古人非常有意義的城市,並且派重兵鞏固,前峰越過大青山,建立前沿防線。
第一階段的戰事結束之後,大明應該已經控製了整個河套區域,有了大量戰馬的供應,第二階段的戰爭既可以立刻開啟。
第二階段,閻應元出兵,在蒙古有半數以上的部落已經投靠大明的情況下,可以將這些部落進行有效的整編,同時尋找對大明有仇恨的部落進行決戰,徹底平複漠南蒙古的反抗,使漠南成為繼續北伐囤積物資之地,此時大明的行政官要進入漠南,設置行政區域,並且要積極吸納蒙古人參軍入伍。
事實證明,隻要蒙古人過上好日子,他們是可以拿起武器去廝殺任何敵人的。
也就是說,任何一個蒙古部落的子民,隻要讓他享受了大明的好處之後,他們就有可能成長為彪悍的戰士。
徐梁經常捫心自問,現在的後人真的給先輩丟人,小小的蒙古,小小的後金都收拾不了。
想想當年人家巨唐,麵對的可是從吐穀渾到東突厥、西突厥、吐蕃各方勢力的敵對的,可是人家就是能挨個捶一遍。
當然,大慫不用提,他不配。
可是大明呢?
就剩下一個蒙古,都折騰了那麽多年。忒丟人了。
所以徐梁覺得自己身為漢人,必須有畢其功於一役的準備。
在完成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之後,大明的國力足夠他在蒙古地區修建道路,甚至這段時間蒸汽
機也該發揮他的作用,可以鋪設鐵路了。
隻要鐵路通了,再不濟大明把官道修好,自己就可以將軍隊運輸到烏爾格。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拿下烏爾格之後,大明的兵鋒可以迅速向四下掃到,將整個蒙古草原全都納入中原的統治之下。
然而這並不是結束,接下來,大明的軍隊會抵達貝加爾湖,這就是大名鼎鼎的蘇武當年放羊的地方。
大唐帝國最為鼎盛時期的疆域北方。
此次戰爭,大明動用漢蒙高麗聯軍大致五六十萬,民夫大概要二三百萬,耗時足足要十年二十年。
而整個戰爭中大明的敵人是誰呢?
一望無際的草原,寸草不生的戈壁灘,恐怖的嚴寒,以及苟延殘喘的蒙古人。
這是真正的與天鬥,與地鬥。
大明軍隊真正的敵人其實是大自然,而不是蒙古人。
要知道,眼下半數蒙古部落已經投靠了大明,而剩下的蒙古人,也不可能組織多麽有效的抵抗。
“講武堂、帝國軍事大學、軍中各教導團,足足可以提供十萬兵員,這些兵員放到軍中,都是不錯的軍官,起碼比早些年與闖賊和後金作戰的時候要強。”孫傳庭坐在正堂,與秦良玉等人並列。
孫傳庭其實是真的不想打這倉促的戰事,可是看到陛下硬生生的將戰爭當成了十年二十年來打,孫傳庭明白,其實大明可以準備的時間非常充分。
但是時間充分,不代表著他們軍方可以懈怠。
此次來大都督府,他的目的就是快速搭成擴建軍隊的事情。
大家真正頭疼的並不是缺乏領兵的大將,而是缺乏基層軍官,不能送平頭百姓去送死吧?
而地方退伍的老兵又不可能召迴太多,以免影響地方,所以他就打到了帝國軍校、講武堂、教導隊身上。
秦良玉對於這個數字並不是非常滿意,說道:“十萬人,看起來非常不錯,但是裁撤一番,真正能有本事的,能有個三四萬就不錯了。要我看,這教育軍官的事情,還不如交給大都督府來做。”
孫傳庭自然不會在這個時候鬆口,而是解釋說道:“國家剛剛恢複元氣,各地方剛剛開始培養武人,尤其是邊遠區域,能有人就不錯了。”
尤世威琢磨了一番說道:“這事情吧,並沒有那麽糟糕,陛下早就為戰爭做準備了,隻是時間有些顯得不充分而已。就眼下來說,組建軍團完全沒有問題,原本講武堂和帝國軍事大學的學員,要去軍中實習,從大頭兵做起,現在就直接下放到部隊。隻是這軍中參謀人員和重要軍士主官,不敢盲目用學生兵啊,教條主義害死人的。”
“咱們不是有帝國軍事大學,從講武堂和教導隊選取優異成績者,集中在一起,進行短期的培訓,派軍中老將和帝國軍校的教授一起給他們灌輸軍事理論和作戰常識,應該是可以的。”
大都督府一眾人也隻能點頭,“雖然有些急切,但也隻能如此了。其實這也是我大明心態的變化
,換在比爛的年代,隨便挑選個有誠心的,就可以出去領兵打仗了。”
秦良玉忍不住笑道:“隨便選一個,就如同崇禎朝早些年,隨便募集七八個營,然後隨隨便便就打空了嗎?”
尤世威也說道:“想想當初孫承宗無將可用,竟然選取了張春,一把火把遼東的元氣都燒沒了。”
眾人提起舊事,一個個慶幸,幸好遇到了今上,才不至於讓他們這些統帥動不動遇到無將可用的局麵。
他們之所以總是感覺難受,無非就想做到盡善盡美,不留死角罷了。
很多外人覺得今年雖然啟動了計劃,但是不對外作戰,不用那麽急切。
然而軍隊的組建卻不是一句話那麽簡單的事情,其中新兵的訓練、裝備、操演到最後得到一支精兵,最起碼要小半年的時間。
尤其是蒙古這種地方,他跟中原不同,算是出境作戰。
那種地方,氣候難受的要命,而且地廣人稀。
任何一支部隊拉過去,都需要時間去適應。
等到將士們習慣了蒙古的環境,各種軍事武器配備齊全,甚至要花一年多時間。
這還是大明的國力空前強大,可以動員的人力物力都比之前要強大無數倍的情況下。
“大都督還有一個建議,需要與內閣商議。”秦良玉用商談的口氣道:“新兵的體力和素質確實比之前強許多,這也代表著地方的元氣在迅速恢複,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如果各地方學府,可以派遣軍事教官,讓學生學習使用各冷熱兵器,使得學生入伍時,人人都會使用武器,則可以節省大量的訓練時間。”
孫傳庭略微有些遲疑。
大明確實有軍事素養課,在各蒙學和鄉學之中,是必須設置的。
但是大多數都是使用的軍陣和鍛煉體能,並給予學生一定的營養食品。如果能夠教導他們使用武器,確實可以派上大用處。
這有一種結果,就是全民皆兵。
動不動就幾萬萬會使用長短武器的民兵,你怕不怕?
“這件事情,我需要與首輔和聖人都去商議一下,畢竟武器製造並不複雜,如果有心人學去,有不軌之心,對於帝國來說,是個威脅。當然,我覺得聖人最終會同意,但是一旦實施,就必須給哥鄉學、縣學配備戰馬、火銃、火炮、戰甲,這是不小的投入。”
畢懋康說道:“這個不用擔心,軍方淘汰下來不少武器,鎧甲、兵刃、火銃、火炮都有,我們修一修,還是可以使用的。”
“如何保證地方的教員使用的是軍中的最新標準呢?”孫傳庭繼續問道。
“由帝國軍事大學編製教材,由地方選拔教員入帝國軍事大學集訓。”尤世威說道。
孫傳庭頷首道:“既然你們準備這個充分,應該沒啥問題,此事是由我們兵部呈報給聖人,還是你們來?”
眾人商議一番,最終決定由大都督府和兵部聯名上書,呈報給內閣和皇帝陛下。
老兵被大規模的召迴,擔任主要軍官,大量的民兵以及青壯年有計劃的開始補充到邊鎮軍隊。
西北第一騎兵軍團成立,這一次由白馬銀槍陳文慶擔任軍團長。
作為此次對蒙古作戰的絕對主力。
這一次,徐梁能請動這位大佬,可是花了不少心思。
駐紮在陝西的步兵組建第四軍團,由閻東山擔任軍團長,是從榆林方向進攻蒙古的主力部隊。
原李自成降將,李過,羅虎擔任第五軍團的正副團長,仍然駐守寧夏,主動蒙古烏特拉部,恢複朔方之地,策應主攻軍隊。
至於第六師,也開始擴編為軍團,由中央代領,調往嘉峪關,為收複哈密衛等西北區域做準備工作。這裏插一嘴,哈密衛在大明的手裏的時間一直不太長,屬於獨立的王國,是阻斷絲綢之路的重要因素。
徐梁和總參謀部一起製定了作戰計劃,非常翔實。
首先,要收複河套區域。
河套區域幾次易主,本來徐梁已經收複了河套,但是明軍無力看管,河套又有部分區域重新落入了蒙古人和起義軍殘軍手裏,這一次要徹底將這裏的反抗力量肅清,讓河套徹徹底底成為漢人的領土。
其中第五軍團的主要作戰任務,是打通寧夏和烏梁素海的通道,並且建立軍事堡壘。
閻東山要以歸化成為目的地,拿下這座對於蒙古人非常有意義的城市,並且派重兵鞏固,前峰越過大青山,建立前沿防線。
第一階段的戰事結束之後,大明應該已經控製了整個河套區域,有了大量戰馬的供應,第二階段的戰爭既可以立刻開啟。
第二階段,閻應元出兵,在蒙古有半數以上的部落已經投靠大明的情況下,可以將這些部落進行有效的整編,同時尋找對大明有仇恨的部落進行決戰,徹底平複漠南蒙古的反抗,使漠南成為繼續北伐囤積物資之地,此時大明的行政官要進入漠南,設置行政區域,並且要積極吸納蒙古人參軍入伍。
事實證明,隻要蒙古人過上好日子,他們是可以拿起武器去廝殺任何敵人的。
也就是說,任何一個蒙古部落的子民,隻要讓他享受了大明的好處之後,他們就有可能成長為彪悍的戰士。
徐梁經常捫心自問,現在的後人真的給先輩丟人,小小的蒙古,小小的後金都收拾不了。
想想當年人家巨唐,麵對的可是從吐穀渾到東突厥、西突厥、吐蕃各方勢力的敵對的,可是人家就是能挨個捶一遍。
當然,大慫不用提,他不配。
可是大明呢?
就剩下一個蒙古,都折騰了那麽多年。忒丟人了。
所以徐梁覺得自己身為漢人,必須有畢其功於一役的準備。
在完成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之後,大明的國力足夠他在蒙古地區修建道路,甚至這段時間蒸汽
機也該發揮他的作用,可以鋪設鐵路了。
隻要鐵路通了,再不濟大明把官道修好,自己就可以將軍隊運輸到烏爾格。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拿下烏爾格之後,大明的兵鋒可以迅速向四下掃到,將整個蒙古草原全都納入中原的統治之下。
然而這並不是結束,接下來,大明的軍隊會抵達貝加爾湖,這就是大名鼎鼎的蘇武當年放羊的地方。
大唐帝國最為鼎盛時期的疆域北方。
此次戰爭,大明動用漢蒙高麗聯軍大致五六十萬,民夫大概要二三百萬,耗時足足要十年二十年。
而整個戰爭中大明的敵人是誰呢?
一望無際的草原,寸草不生的戈壁灘,恐怖的嚴寒,以及苟延殘喘的蒙古人。
這是真正的與天鬥,與地鬥。
大明軍隊真正的敵人其實是大自然,而不是蒙古人。
要知道,眼下半數蒙古部落已經投靠了大明,而剩下的蒙古人,也不可能組織多麽有效的抵抗。
“講武堂、帝國軍事大學、軍中各教導團,足足可以提供十萬兵員,這些兵員放到軍中,都是不錯的軍官,起碼比早些年與闖賊和後金作戰的時候要強。”孫傳庭坐在正堂,與秦良玉等人並列。
孫傳庭其實是真的不想打這倉促的戰事,可是看到陛下硬生生的將戰爭當成了十年二十年來打,孫傳庭明白,其實大明可以準備的時間非常充分。
但是時間充分,不代表著他們軍方可以懈怠。
此次來大都督府,他的目的就是快速搭成擴建軍隊的事情。
大家真正頭疼的並不是缺乏領兵的大將,而是缺乏基層軍官,不能送平頭百姓去送死吧?
而地方退伍的老兵又不可能召迴太多,以免影響地方,所以他就打到了帝國軍校、講武堂、教導隊身上。
秦良玉對於這個數字並不是非常滿意,說道:“十萬人,看起來非常不錯,但是裁撤一番,真正能有本事的,能有個三四萬就不錯了。要我看,這教育軍官的事情,還不如交給大都督府來做。”
孫傳庭自然不會在這個時候鬆口,而是解釋說道:“國家剛剛恢複元氣,各地方剛剛開始培養武人,尤其是邊遠區域,能有人就不錯了。”
尤世威琢磨了一番說道:“這事情吧,並沒有那麽糟糕,陛下早就為戰爭做準備了,隻是時間有些顯得不充分而已。就眼下來說,組建軍團完全沒有問題,原本講武堂和帝國軍事大學的學員,要去軍中實習,從大頭兵做起,現在就直接下放到部隊。隻是這軍中參謀人員和重要軍士主官,不敢盲目用學生兵啊,教條主義害死人的。”
“咱們不是有帝國軍事大學,從講武堂和教導隊選取優異成績者,集中在一起,進行短期的培訓,派軍中老將和帝國軍校的教授一起給他們灌輸軍事理論和作戰常識,應該是可以的。”
大都督府一眾人也隻能點頭,“雖然有些急切,但也隻能如此了。其實這也是我大明心態的變化
,換在比爛的年代,隨便挑選個有誠心的,就可以出去領兵打仗了。”
秦良玉忍不住笑道:“隨便選一個,就如同崇禎朝早些年,隨便募集七八個營,然後隨隨便便就打空了嗎?”
尤世威也說道:“想想當初孫承宗無將可用,竟然選取了張春,一把火把遼東的元氣都燒沒了。”
眾人提起舊事,一個個慶幸,幸好遇到了今上,才不至於讓他們這些統帥動不動遇到無將可用的局麵。
他們之所以總是感覺難受,無非就想做到盡善盡美,不留死角罷了。
很多外人覺得今年雖然啟動了計劃,但是不對外作戰,不用那麽急切。
然而軍隊的組建卻不是一句話那麽簡單的事情,其中新兵的訓練、裝備、操演到最後得到一支精兵,最起碼要小半年的時間。
尤其是蒙古這種地方,他跟中原不同,算是出境作戰。
那種地方,氣候難受的要命,而且地廣人稀。
任何一支部隊拉過去,都需要時間去適應。
等到將士們習慣了蒙古的環境,各種軍事武器配備齊全,甚至要花一年多時間。
這還是大明的國力空前強大,可以動員的人力物力都比之前要強大無數倍的情況下。
“大都督還有一個建議,需要與內閣商議。”秦良玉用商談的口氣道:“新兵的體力和素質確實比之前強許多,這也代表著地方的元氣在迅速恢複,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如果各地方學府,可以派遣軍事教官,讓學生學習使用各冷熱兵器,使得學生入伍時,人人都會使用武器,則可以節省大量的訓練時間。”
孫傳庭略微有些遲疑。
大明確實有軍事素養課,在各蒙學和鄉學之中,是必須設置的。
但是大多數都是使用的軍陣和鍛煉體能,並給予學生一定的營養食品。如果能夠教導他們使用武器,確實可以派上大用處。
這有一種結果,就是全民皆兵。
動不動就幾萬萬會使用長短武器的民兵,你怕不怕?
“這件事情,我需要與首輔和聖人都去商議一下,畢竟武器製造並不複雜,如果有心人學去,有不軌之心,對於帝國來說,是個威脅。當然,我覺得聖人最終會同意,但是一旦實施,就必須給哥鄉學、縣學配備戰馬、火銃、火炮、戰甲,這是不小的投入。”
畢懋康說道:“這個不用擔心,軍方淘汰下來不少武器,鎧甲、兵刃、火銃、火炮都有,我們修一修,還是可以使用的。”
“如何保證地方的教員使用的是軍中的最新標準呢?”孫傳庭繼續問道。
“由帝國軍事大學編製教材,由地方選拔教員入帝國軍事大學集訓。”尤世威說道。
孫傳庭頷首道:“既然你們準備這個充分,應該沒啥問題,此事是由我們兵部呈報給聖人,還是你們來?”
眾人商議一番,最終決定由大都督府和兵部聯名上書,呈報給內閣和皇帝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