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終究是來了,雖然有些晚,但還是來了。
時間閃迴到初平四年(公元192年)曹操將要發兵至徐州之時。
公孫瓚正在帳內尋思如何將袁紹逼得去賣紅薯的時候,劉備來了。
一進門便道:“備欲前往徐州。”公孫瓚頭也不抬的嗯了一聲。隨即問道:“劉君可知曹操?其父被陶謙手下所殺,無論如何對於陶謙而言,早已沒了征戰的理由。劉君又何必趟這次渾水?”
公孫瓚的意思很明白,咱倆交情歸交情,你要去支援陶謙,我一分錢沒有。
劉備自然明白,奈何,已經答應了別人。這個別人,就是田楷。
做為青州刺史的田楷,與劉備交情甚厚,厚到了一起背離公孫瓚的程度。
陶謙命人將求救信首先發給了田楷。田楷看罷,尋思良久,找到了劉備:“劉君欲去乎?”這明擺著就是一句廢話。現在的劉備官位不過平原相,戰將不過關、張,謀士不過簡雍,俸祿倒是不少,兩千石。奈何,前途渺茫至此,不出去闖闖怎麽知道斤兩?
於是,劉備前去拜望自己的學長,也是自己的領導公孫瓚。這是拜望,也是拜拜。當劉備決定前往徐州的時候,他便下定決心,無論如何也該自己去闖蕩了。此時的劉備已然明白:指望別人幫助自己成長可以,不能指望別人幫助自己成功。公孫瓚幫助了自己的成長,現在,自己要靠自己去爭取成功了。
劉備聽聞公孫瓚此話後,一時沉默,隨即便道:“無論如何,吾將前往。”公孫瓚看劉備態度堅決,歎了口氣,說道:“我此時兵少將貧,給君一千兵,以趙雲為將,隨君去吧。”公孫瓚的意思是:看在老同學的份上,我給你一千兵,你自生自滅吧。
劉備臉上並無絲毫表情,風平浪靜的表麵之下,是波濤洶湧的內心。哈哈,再見吧公孫瓚,雖然現在的你占據幽州可以跟袁紹分庭抗禮,奈何你不知人、不善任,勝負未定的情況下,竟然將趙雲這名大將給予我!惜哉學長!
然而走出帳外的劉備,突然感到了一陣虛脫。剛才聽到趙雲高興的找不著了北,現在平靜下來的劉備才真正開始思索對策。
曹操有兵三十萬,自己這邊加上公孫瓚給的一千兵,也不過五千人。就算陶謙還有部隊,單就人數而言,也遠比曹操少的多。
想到此處的劉備不禁歎氣,望向天邊,時,夕陽隕落在了西邊的山巔,劉備的身影被拉的很長,是血紅色。
劉備不知道此次是吉是兇,或許對於他而言,自己的生命中早已不存在吉兇的問題。
為了出名,為了聲望,為了自己這個“皇叔”的身份得到最更多的人認可,他隻能這樣做,且必須做得最好――以生命為代價。
當他來到徐州的時候,不禁感謝上帝:感謝主讓曹操退兵了!隻是,這一片狼狽不堪的境況,讓他的心裏多少感到了不安。曹操一定還會攻來,一定!
做為跟曹操在酸棗聯盟軍中認識的劉備自然知道曹操的誌向以及野心。他不會在乎這一次失敗,正如我不會在乎一直投靠別人一樣。
於是,不安的劉備找到了更加不安的陶謙。
陶謙此時的處境,正如同被餓狼盯住的肥肉,逃不掉,躲不開。
陶謙見到劉備的到來,自然喜出望外――多一個人意味著多一份力。而且,劉備跟自己實在不同――會打仗。雖然他打過的不過是一些小仗。
因此,欣喜的陶謙隨即給劉備升了官:上表朝廷,封劉備為豫州刺史。古人多言: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既然劉備成為了豫州刺史,那也就意味著劉備自此可以掌握兵權,進入到征戰天下眾多軍閥中的一員。同時,這件事也標誌著劉備與公孫瓚徹底隔開隸屬關係。一舉多得,劉備自然不做推辭。
而為了更加籠絡劉備的心,陶謙將自己的一支四千人部隊劃分給了劉備。
我們知道,凡是某個王朝沒落之時,總能出現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打仗的部隊。前文曾說過,若以聲名而論,天下精銳這四個字應屬董卓的西涼軍。其精銳在於機動。令兵器時代,不比現在有機車之類,那時候,若想真正達到“突其不意”的效果,仰仗的隻有馬匹。因此,來往如風的西涼軍便占盡優勢,可堪稱為天下第一軍。有了第一,自然就有第二。
而然,排在第二的軍隊,暫時還未成型,按下不表。老天是喜歡熱鬧的,於是出現了排名第三的軍隊――丹陽軍。
這些軍人,在打仗的時候,表現令人吃驚――就算隻剩下一個人,也會唿喊著“衝啊”之類令人熱血沸騰的口號。不投降,隻願死。沒錯,劃分給劉備的這四千人就是丹陽軍。
丹陽這個地方,民風剽悍,你殺我一個,我他媽就殺你一雙,誰怕誰!剽悍如此,說來是有秘訣的。
王莽新政敗露後,劉秀在河北崛起時,一直有個人令劉秀不放心,那個人的名字叫做鄧奉。
鄧奉此人,實在可堪比項羽,勇力冠絕三軍更冠絕古今,昆陽一戰,令所有人為之側目,為之震撼,更加為之向往。而其所率領的手下,白衣少年,更加神秘莫測,令劉秀頭疼不已。
白衣少年以幾百之人,竟能將東漢開國第二名將打得落花流水、片甲不留,實在危險的緊。而其秘訣在於,都是新野人。
而陶謙手下的四千丹陽兵之所以稱作丹陽兵,是因為他們都是丹陽人。
都是一起的,一打仗,說起來上次某某某死在了曹軍手下,聽到後一想,靠,那不是我的某某某嗎?遂群情激奮,一發不可收拾。對於這種靠關係而組成的部隊,戰鬥力之強悍,後世曾國藩有過深刻而醒世的經驗。
更有甚者,遂成說曰:天下無湘不成軍。可見其軍事思想之成就,亦可見曾國藩此人軍事思想之深見。
時間閃迴到初平四年(公元192年)曹操將要發兵至徐州之時。
公孫瓚正在帳內尋思如何將袁紹逼得去賣紅薯的時候,劉備來了。
一進門便道:“備欲前往徐州。”公孫瓚頭也不抬的嗯了一聲。隨即問道:“劉君可知曹操?其父被陶謙手下所殺,無論如何對於陶謙而言,早已沒了征戰的理由。劉君又何必趟這次渾水?”
公孫瓚的意思很明白,咱倆交情歸交情,你要去支援陶謙,我一分錢沒有。
劉備自然明白,奈何,已經答應了別人。這個別人,就是田楷。
做為青州刺史的田楷,與劉備交情甚厚,厚到了一起背離公孫瓚的程度。
陶謙命人將求救信首先發給了田楷。田楷看罷,尋思良久,找到了劉備:“劉君欲去乎?”這明擺著就是一句廢話。現在的劉備官位不過平原相,戰將不過關、張,謀士不過簡雍,俸祿倒是不少,兩千石。奈何,前途渺茫至此,不出去闖闖怎麽知道斤兩?
於是,劉備前去拜望自己的學長,也是自己的領導公孫瓚。這是拜望,也是拜拜。當劉備決定前往徐州的時候,他便下定決心,無論如何也該自己去闖蕩了。此時的劉備已然明白:指望別人幫助自己成長可以,不能指望別人幫助自己成功。公孫瓚幫助了自己的成長,現在,自己要靠自己去爭取成功了。
劉備聽聞公孫瓚此話後,一時沉默,隨即便道:“無論如何,吾將前往。”公孫瓚看劉備態度堅決,歎了口氣,說道:“我此時兵少將貧,給君一千兵,以趙雲為將,隨君去吧。”公孫瓚的意思是:看在老同學的份上,我給你一千兵,你自生自滅吧。
劉備臉上並無絲毫表情,風平浪靜的表麵之下,是波濤洶湧的內心。哈哈,再見吧公孫瓚,雖然現在的你占據幽州可以跟袁紹分庭抗禮,奈何你不知人、不善任,勝負未定的情況下,竟然將趙雲這名大將給予我!惜哉學長!
然而走出帳外的劉備,突然感到了一陣虛脫。剛才聽到趙雲高興的找不著了北,現在平靜下來的劉備才真正開始思索對策。
曹操有兵三十萬,自己這邊加上公孫瓚給的一千兵,也不過五千人。就算陶謙還有部隊,單就人數而言,也遠比曹操少的多。
想到此處的劉備不禁歎氣,望向天邊,時,夕陽隕落在了西邊的山巔,劉備的身影被拉的很長,是血紅色。
劉備不知道此次是吉是兇,或許對於他而言,自己的生命中早已不存在吉兇的問題。
為了出名,為了聲望,為了自己這個“皇叔”的身份得到最更多的人認可,他隻能這樣做,且必須做得最好――以生命為代價。
當他來到徐州的時候,不禁感謝上帝:感謝主讓曹操退兵了!隻是,這一片狼狽不堪的境況,讓他的心裏多少感到了不安。曹操一定還會攻來,一定!
做為跟曹操在酸棗聯盟軍中認識的劉備自然知道曹操的誌向以及野心。他不會在乎這一次失敗,正如我不會在乎一直投靠別人一樣。
於是,不安的劉備找到了更加不安的陶謙。
陶謙此時的處境,正如同被餓狼盯住的肥肉,逃不掉,躲不開。
陶謙見到劉備的到來,自然喜出望外――多一個人意味著多一份力。而且,劉備跟自己實在不同――會打仗。雖然他打過的不過是一些小仗。
因此,欣喜的陶謙隨即給劉備升了官:上表朝廷,封劉備為豫州刺史。古人多言: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既然劉備成為了豫州刺史,那也就意味著劉備自此可以掌握兵權,進入到征戰天下眾多軍閥中的一員。同時,這件事也標誌著劉備與公孫瓚徹底隔開隸屬關係。一舉多得,劉備自然不做推辭。
而為了更加籠絡劉備的心,陶謙將自己的一支四千人部隊劃分給了劉備。
我們知道,凡是某個王朝沒落之時,總能出現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打仗的部隊。前文曾說過,若以聲名而論,天下精銳這四個字應屬董卓的西涼軍。其精銳在於機動。令兵器時代,不比現在有機車之類,那時候,若想真正達到“突其不意”的效果,仰仗的隻有馬匹。因此,來往如風的西涼軍便占盡優勢,可堪稱為天下第一軍。有了第一,自然就有第二。
而然,排在第二的軍隊,暫時還未成型,按下不表。老天是喜歡熱鬧的,於是出現了排名第三的軍隊――丹陽軍。
這些軍人,在打仗的時候,表現令人吃驚――就算隻剩下一個人,也會唿喊著“衝啊”之類令人熱血沸騰的口號。不投降,隻願死。沒錯,劃分給劉備的這四千人就是丹陽軍。
丹陽這個地方,民風剽悍,你殺我一個,我他媽就殺你一雙,誰怕誰!剽悍如此,說來是有秘訣的。
王莽新政敗露後,劉秀在河北崛起時,一直有個人令劉秀不放心,那個人的名字叫做鄧奉。
鄧奉此人,實在可堪比項羽,勇力冠絕三軍更冠絕古今,昆陽一戰,令所有人為之側目,為之震撼,更加為之向往。而其所率領的手下,白衣少年,更加神秘莫測,令劉秀頭疼不已。
白衣少年以幾百之人,竟能將東漢開國第二名將打得落花流水、片甲不留,實在危險的緊。而其秘訣在於,都是新野人。
而陶謙手下的四千丹陽兵之所以稱作丹陽兵,是因為他們都是丹陽人。
都是一起的,一打仗,說起來上次某某某死在了曹軍手下,聽到後一想,靠,那不是我的某某某嗎?遂群情激奮,一發不可收拾。對於這種靠關係而組成的部隊,戰鬥力之強悍,後世曾國藩有過深刻而醒世的經驗。
更有甚者,遂成說曰:天下無湘不成軍。可見其軍事思想之成就,亦可見曾國藩此人軍事思想之深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