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船在第二節換上一大四小的防守型陣容後,效果其實並沒有很好。


    因為換防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和一對一單防目標明確不同,換防需要隊員們之間有著很好的防守默契。


    如果兩個人在防守時缺少溝通和默契,一個不小心就會出現防守漏洞,被對手抓住撕開防線,或者給對方空位出手的機會。


    快船這幾個賽季,在防守端一直都是以一對一單防為主,輔以聯防,同時強調防守端的紀律性。


    對防守強度和防守網狀結構的編織不是特別在意,畢竟快船贏球靠的主要是進攻。


    邁克-馬龍有意給快船注入更強的防守基因,他不想浪費快船年輕人如此好的防守資源。


    第二節後半段,勇士隊利用快船在防守端的不默契,掀起了一波追分潮。


    但快船年輕球員的防守天賦和悟性是真的好,打了半節比賽,在場上的防守感覺越來越好。


    尤其是安東尼-戴維斯和倫納德等人的換防搭配和溝通,大家不停在場上交流,默契感越來越好。


    有安東尼-戴維斯在內線,外線球員可以大膽的侵略對手,即便不小心失位,戴維斯會補上來。


    戴維斯發揮他長臂、移動速度快的優勢,在三秒區附近查漏補缺。


    戴維斯和加內特很像,但有所不同的是,他的防守更偏內,更偏護筐一些。


    所以,戴維斯在防守的侵略性上是不如加內特的,但他在籃下的封蓋,以及造進攻犯規要更加出色一些。


    閔聰達定下的“沉退式”防擋拆策略,快船一直都執行的很好,將籃下保護放在第一位。


    安東尼-戴維斯的這種防守風格,無疑非常契合閔聰達提出的要求——雖然閔聰達本人早就忘了自己當初給寫文章給快船提供防守靈感的事情了。


    20分的落後不是那麽好追的。


    勇士隊一度將分差縮小到12分。


    可是在第二節末端,快船依靠強硬的防守,接連兩次造成勇士失去。


    倫納德和巴特勒連續快攻得手,再度將雙方的分差拉開到17分。


    巴特勒在第二節替補登場,快船這種“防守反擊”的策略讓他如魚得水。


    上個賽季在進攻端主要靠偷雞的他,本賽季運球、突破、快攻有了長足進步。


    而且樣貌醜陋的他,腦子絕對比他的長相要過硬,在場上打得相當聰明。


    論身體素質,他是不如倫納德、喬治的。


    他在反擊中,很難像喬治、倫納德那樣,依靠速度、臂展和爆發力直接衝擊籃筐。


    他更擅長降速後和防守人上對抗,利用身體和腳步完成進攻。


    雖然場麵沒有喬治和倫納德的扣籃那麽精彩,但勝在一個穩字。


    邁克-馬龍也是發現,巴特勒有著和外表不符的球商,這小子絕對被低估了。


    中場休息的時候,邁克-馬龍表揚了球員們在第二節的防守配合。


    “大家學習能力很強,進步非常的快,我感到驚訝,真的。難怪去年的總決賽,我們打不過你們。”


    馬龍來快船時間還短,有時候還會覺得自己是騎士的教練。


    身為騎士教練,他對快船的感官雖然全麵,但不夠深刻,畢竟不在球隊內部。


    真正深入到這個球隊,他才感受到,快船有多麽深厚的天賦,有多麽強的可塑性,多麽巨大的潛力。


    史蒂夫-科爾當初有類似的感受,隻不過兩人看的角度不同。


    科爾是從進攻角度去看待,認為快船有著巨大進攻潛力。


    邁克-馬龍是從攻防兩個層麵同時去看,快船依舊潛力無窮。


    而且馬龍和科爾有一點不同,邁克-馬龍沒有科爾那麽大的野心。


    泰倫-盧在更衣室,將總結的教鞭和畫筆交給馬龍,讓他來分析一下上半場的情況。


    這讓馬龍有些受寵若驚,泰倫-盧卻說:“這是我們球隊的傳統,今晚你是主角。”


    於是,馬龍就上半場防守方麵的點進行了總結分析,指出球員某些選擇上的錯誤和問題。


    當然,一場比賽是沒辦法很快改善的,常規賽還長著呢,快船有足夠的時間去進行調整。


    下半場比賽開始後,勇士進入了漫漫追分途,17分的分差實在是有些大。


    每當勇士掀起一波反擊的時候,快船總能在防守端給予強有力的迴應,讓勇士隊好一會兒得不了分。


    對勇士這種以投射為主的年輕球隊來說,節奏上的缺失是非常難受的,湯普森、利拉德的投籃手感都被磨沒了。


    閔聰達坐在場邊雙手抱胸,看得那叫一個著急,心想:“早知道你馬克-傑克遜那麽笨,我就讓你來快船做主教練了!要破這樣的防守,換防,很簡單,低位拉開幹就完了!一球一球的幹,慢慢的往迴追啊笨蛋!”


    要不說閔聰達這人籃球天賦高呢,他在很短的時間內就看出快船防守端的花樣,並找到了應對的方法——低位單打。


    不得不說,nba的戰術有時候就是一種循環,相生相克。


    從籃球誕生、興盛之日起,低位進攻一直都是球場上的主流。


    畢竟越靠近籃筐,得分越容易。


    不過隨著籃球技戰術不斷發展,低位進攻的地位也在不斷降低。


    80年代,場上幾乎每個球隊,從中鋒到後衛都會背身低位進攻。


    哪怕是控衛都能撅著屁股往裏頂,低位背身單吃防守人。


    大部分戰術發起,都是從球員低位背身持球,攪動對方防守陣型開始。


    到90年代,尤其是1995-1997三分線縮短這幾個賽季,低位成為球隊核心球員專屬,其他球員以麵筐和定點投射為主。


    21世紀開始,低位背身逐漸成為巨星專屬秘技,季後賽專用技能,某些時刻的特定戰術,而不再是常規戰術套路,更不是戰術起手式。


    到了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內線低位怪獸基本退出曆史舞台。


    球場進攻的流動性變得越來越強,flow戰術也是因此應運而生。


    相應的,包括邁克-馬龍很多教練開始逐漸思考和使用的大規模換防,聯防,乃至無限換防,來針對當下大量擋拆、傳切戰術對防守陣型產生的撕扯效應。


    進攻方流動起來,那防守方自然也要跟著流動起來。


    不停的換防,能最大程度減少防守陣型的縫隙和被撕扯。


    但相應的,要說什麽樣的進攻,能最好的對付大量的換防?


    其實一切又轉了個圈迴到原點,對付大量換防最好的策略就是低位持球單打。


    因為進攻方永遠是占據主動的一方,你不是愛動麽,愛跟著換麽,我幹脆不動了。


    這就叫以靜製動,同時因為對手大量換防,甚至無限換防,那必然會出現防守上的錯位。


    在低位進攻強盛,內線低位巨獸遍地走的時代,大量換防是根本行不通的。


    你這是在給對手製造錯位單打的機會。


    如今隨著低位單打的消亡,以及三號位全能鋒線的崛起,場上位置模糊,換防才變得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好用。


    所以說,就像時尚是個循環一樣,那些被曆史丟棄的東西,並非完全無用的,他們隻是暫時隱藏了起來。


    曆史的車輪總有一天會轉迴去,即便不轉迴去,那些看似落伍的東西,一樣可以發揮巨大作用。


    馬克-傑克遜顯然沒有這樣的敏感度,他也沒有這樣的應變能力。


    麵對快船靈活、快速的換防,傑克遜隻能寄希望於球員們的擋拆能更加結實,轉移球速度更快,投籃出手更準。


    同時,傑克遜也意圖在防守端做文章,因為傑克遜是很想將勇士打造成攻守均衡的球隊的。


    可是大哥啊,你都落後17分了啊,關鍵還是要先得分才行。


    快船隊根本不著急,第三節開始就和你拖。


    反正快船陣地戰進攻很簡單,就是德拉季奇打擋拆。


    今晚這一場,德拉季奇這小夥子手上的球是徹底玩夠了。


    球球都是從高位擋拆打起,突或者分,殺入內線往空中一扔,讓米利西奇或者安東尼-戴維斯去接力。


    殺不進去,倫納德、巴特勒或者貝茲莫爾等人,兜出來,接球,有機會投,沒機會硬投。


    投完以後,快船絕不爭搶前場籃板,迅速迴防,不給勇士隊打快速反擊的機會。


    這種情況下,快船的領先優勢把握的非常穩。


    而勇士已經沒有容錯率了。


    但凡他們進攻出現一點啞火,出現幾個失誤,之前填坑的所有努力都會付之一炬。


    時間消耗了,更多是消耗了士氣和信心。


    隨著第三節打完,勇士還是落後快船15分,勇士隊逐漸沒有了信心。


    其實一節比賽追15分,並非天方夜譚,在nba這個地方,什麽事都有可能發生。


    關鍵就在於不能提前放棄,一旦提前放棄,比賽也就結束了。


    第四節開始前,馬克-傑克遜一臉茫然,已經不知道該怎麽打了。


    打了幾個迴合後,傑克遜依舊找不到破解快船鐵桶陣的好辦法。


    其實快船還沒有形成成熟的體係,隻不過球員個人防守能力確實強,而勇士球員都很年輕,打逆風球的經驗還是太少了。


    同樣都是年輕球員為主,快船這批小子終究是經曆過總決賽洗禮,拿過總冠軍的,心氣完全不同。


    到了第四節中段,雙方的比分是84:71,快船領先勇士隊13分。


    比賽結束還有5分鍾的時間,按理說勇士還是有機會的。


    可是在一次進攻中,利拉德高位雙掩護,忽然遭到了倫納德和巴特勒的雙夾擊!


    這次夾擊來的極其兇猛,可以說讓利拉德猝不及防,手裏的球被倫納德生生給摘走,傳給了巴特勒。


    接著巴特勒和倫納德兩人雙線快下,巴特勒沒有貪功,而是一個擊地砸球,球反彈半空,倫納德高高躍起,單手空中接力暴扣得手!


    斯坦普斯中心一片歡騰,球迷瘋了一樣歡唿。


    倫納德麵無表情,巴特勒上前喊道:“你tm笑一笑啊!”


    倫納德微微咧嘴,笑的比哭還難看。


    這球如果勇士打進,比如進個三分什麽的,那還有的打。


    結果一個失誤,被快船再度打成反擊,分差重迴15分,真的是感覺沒戲了。


    傑克遜也不想再浪費球員們的體力,迴去好好總結吧,這場是打不過了。


    於是,勇士隊叫了一個暫停,將主力球員換下,換上了替補垃圾球員。


    閔聰達看到傑克遜這就放棄了,心裏直罵:“你這個笨蛋,戰術調整你不會,關鍵時刻就放棄,你這樣怎麽帶好球隊啊!早知道讓你來帶快船了,你都不如泰倫-盧。”


    盧指導別的不說,要說不拋棄不放棄,這家夥絕對是夠格的。


    神經足夠的強韌,並且在關鍵時刻有著鋼鐵一般的意誌,能頂住壓力,給球員以鼓舞。


    當然,現在球隊處在領先並且基本要贏的狀態,盧指導坐在替補席上一臉茫然,感覺自己好像沒發揮什麽作用。


    今天快船隊的總指揮是馬龍,他是球隊贏球的導演,盧指導是場務,負責遞戰術板。


    現場絕大部分球迷,都是這場好戲的觀眾,為快船隊與過去不同的特殊表現而鼓掌。


    原來他們不僅可以打出漂亮的進攻,還能用鋼鐵一般的防守,絞殺對手。


    而賽前想看好戲的閔聰達,心裏要多不爽就有多不爽。


    但他在最後時刻還沒放棄,他想著,nba總是會有奇跡發生的。


    麥迪不就有35秒13分的奇跡嗎?


    勇士是一個三分很強的球隊,說不定最後幾分鍾,會有奇跡發生。


    但問題在於,勇士上的是垃圾陣容,而快船在場上的第三陣容,可能勇士第一陣容都打不過。


    洛杉磯快船,不養閑人。


    隨著時間一點點流逝,勇士獲勝希望也在一點點消失。


    場上的球員打得鬆鬆垮垮,也沒有要創造奇跡的念頭。


    一次隨意的傳球,沒接穩,直接朝著邊線快船替補席這邊飛過來。


    這時,勇士一個身穿23號球衣的球員,朝著邊線飛奔過來,猛地躍起,飛撲向出了邊線的球。


    哐當一聲,整個人衝進了觀眾席,正好衝到閔聰達附近,還好閔聰達眼疾手快,起身躲開了。


    不過他還是被擦到,差點被巨大的慣性帶倒,扶住座椅的把手,穩住了。


    這個身穿23號的年輕球員艱難地從替補席起身,和閔聰達說了一聲抱歉。


    閔聰達將球撿起來,還給他,道:“不要輕言放棄啊,放棄的話,比賽就提前結束了。”


    球衣上印著格林的年輕黑人,看了看閔聰達,他當然認識快船這個蜚聲聯盟的總經理。


    他接過閔聰達遞過來的球,不知道該說些什麽,他突然受到一種莫名的感動。


    格林點了點頭,道:“我知道了,謝謝。”


    接著,格林把球扔迴給裁判,比賽繼續進行。


    當然,就算不輕言放棄,比賽還是會結束的。


    最終快船96:85,11分的優勢在主場擊敗了勇士隊,用防守給對手上了一課。


    閔聰達的妄想,再一次落空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心擺爛的我卻直奔籃球名人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愛吃草的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愛吃草的羊並收藏一心擺爛的我卻直奔籃球名人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