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聰達在場邊看球,眉頭擰成了一個川字。


    第一節打了五分鍾,閔聰達就感覺情況不妙!


    這勇士隊今天搞什麽飛機,進攻怎麽那麽差?


    為什麽總是悶頭往裏衝呢?不知道快船內線兩個大高個,黑白無常難打麽?


    投三分,投三分球啊,之前不是挺厲害的麽!


    結果五分鍾時間不得分,暫停迴來勉強拿了兩分還是靠罰球。


    第一節比賽結束,更是大比分落後13分之多,得分差點不破10。


    原本安安穩穩坐在凳子上的閔聰達,一節時間就被打得屁股癢,明顯坐立不安。


    “媽的,這種關鍵戰役,勇士你給我鬧著玩呢?掉鏈子!轉折之戰啊!這場贏下來,就送快船四連敗了!”


    要說閔聰達這麽多年下來也是沒什麽進步,一到快船隊比賽就沒法冷靜客觀看待比賽。


    勇士這是掉鏈子麽?勇士明明是被快船防的沒辦法了,一點辦法都沒有。


    第一節,勇士隊用的是之前成功的套路,利用擋拆、速度以及外線的投射去攻擊快船的外線,迫使快船的防守擴張。


    接著大衛-李和博古特這兩個點,利用他們的前場籃板和空切能力,對快船進行持續的騷擾性進攻,讓快船持續的放血。


    快船之前的防守一直是韌性有餘,強度不足。


    他們之所以強,強在他們的進攻實在是太犀利。


    可是哈登換到第六人,進攻火力有所下滑。


    更重要的是,防守端的持續失血,讓勇士這種年輕人來瘋進攻隊越打越瘋,最後狀態起來,快船就頂不住了。


    可是今晚的快船,進攻端沒有太多亮點,平常的打法而已。


    防守端卻用致密的空間填充和極大的防守強度,讓勇士領略到什麽叫總冠軍的天賦。


    第二節比賽開始後,馬克-傑克遜試圖做一些調整,想用第二陣容打開局麵。


    首節落後13分,比賽並沒有到沒希望的地步,況且快船可是輪休了四個主力啊!


    而第二節開始,快船隊登場的是他們的第三陣容。


    pj-塔克、貝茲莫爾、吉米-巴特勒、馬特-邦納加上安東尼-戴維斯。


    安東尼-戴維斯作為年輕新秀,肯定要在場上多打一打,來積累更多的經驗。


    快船第三陣容的球員,有上場打球的機會當然全力以赴了。


    於是第二節開始三分鍾,勇士又不得分了!


    塔克、貝茲莫爾、巴特勒,都是在場上防守極為拚命的球員。


    三個人都是那種天賦不高,非常刻苦的球員,為了以後的一份大合同,在場上每一分鍾都竭盡全力。


    第二節開局又是一波10:0,又給了勇士球員一分鍾的休息時間。


    暫停!


    馬克-傑克遜在場邊嘴角向下,眉頭緊皺,怎麽就打不進球呢?


    我的進攻體係難道失靈了嗎?


    其實論進攻體係的高明程度,馬克-傑克遜的這一套是比不上史蒂夫-科爾的。


    擋拆起手,外線三分打開,內線跟進騷擾,這一套類似於flow的進攻戰術策略,從2011年小牛奪冠後,就開始在全聯盟流行起來。


    這套體係就是注重擋拆以及投射的選擇,不追求部分具體的套路選擇,重點在於隨機應變,讓進攻流動起來。


    馬克-傑克遜作為教練中的新興力量,當然是給勇士帶來新的元素。


    可flow雖然新,並且以擋拆起手的戰術體係從11年開始如同病毒般開始在全聯盟蔓延,逐漸取代那些比較固定的戰術套路,但顯然快船隊擁有著比flow更為先進和高明的傳切綜合體係。


    快船這一套,領先了flow一個版本,領先全聯盟兩個版本。


    11賽季進入西決的快船,算是傳切1.0時代,那時候閔聰達第一次提出複興普林斯頓戰術體係,和科爾一拍即合,開啟了戰術新時代。


    12年奪冠,快船的傳切戰術更進一步,弱化內線低位的戰術作用,進入2.0時代,成功得到總冠軍。


    本賽季快船在科爾的帶領下,隱隱有朝著3.0進化的趨勢。


    外線權重越來越高,進攻越來越被強化,庫裏+哈登的火力要被發揮到極致。


    結果,閔聰達讓科爾離開,恰到好處的給快船隊踩了一腳刹車。


    隨著邁克-馬龍入主,提出重新強調防守,改變過於激進的首發策略,讓輪換和體係更加均衡,快船的傳切體係迴調到了1.5的版本。


    這個版本對快船來說未嚐不是一件好事。


    版本領先當然是好事,但領先的太多,卻不一定是好事。


    就像當年老尼爾森的勇士,一下領先聯盟四五個版本,結果超前超過了頭,反而場麵好看戰績不佳。


    太過於超前,進入到科爾理想中人人投三分,五個小個登場的陣容,不見得在當下聯盟能討得了好。


    1.5版本,如果調試得當,快船隻會更加強大和均衡。


    當然,這些東西快船隊的主教練泰倫-盧毫無察覺,他隻是感覺這比賽怎麽打著打著,就領先20分了!


    勇士隊,你們怎麽就不得分呢?


    請好好比賽啊,你們不得分讓我很難做。


    這暫停的時候說什麽呢?


    一個長暫停,泰倫-盧想了想,把戰術板交給了邁克-馬龍。


    給你說吧,領先20分的這種局麵,不需要我出手,我不知道說什麽。


    邁克-馬龍接過戰術板,心裏懵,道:“讓我來說?”


    泰倫-盧點頭,“這是我們快船的優良傳統,任何一個教練都能在暫停時進行布置。”


    還優良傳統,明明是你這個主教練在這個球隊沒啥地位。


    馬龍接過戰術板,他和盧指導不同,很短一段時間下來,他隱隱約約已經摸索到了些東西。


    他意識到,快船正走在時代籃球潮流的最前端,他們的一切都是具有開創性的。


    “難怪斯瑪特先生總是說,在這裏最重要的就是籃球。我明白了,這裏是偉大籃球思維的試驗場,是實現籃球技戰術升華的偉大神殿!”


    邁克-馬龍內心一陣激動,但他表情很淡定,蹲下來,讓所有球員過來,和他們講一些防守的要點。


    因為平時訓練時間不多,沒有成塊的時間進行防守訓練。


    邁克-馬龍認為,幹脆就以賽代練,在比賽過程中不斷灌輸一些防守理念,同時對球員的防守習慣、問題進行及時的糾正。


    邁克-馬龍是相當出色的防守教練。


    他老爹布蘭登-馬龍當年在活塞隊的時候,是“喬丹法則”的參與製定者之一。


    子承父業,他對於賽場防守有著很深刻的理解。


    不像一些一個模板或者套路走天下的教練,到哪兒都是那三板斧,甭管誰都套用自己擅長的東西。


    邁克-馬龍腦子很靈活,他是一個現代派的教練。


    他會因材施教,根據球員的特點去製定適合他們的策略和體係。


    邁克-馬龍敏銳的察覺到,快船三號位極其強勁,並且有安東尼-戴維斯這個移動能力頂級天賦的四號位防守者。


    並且球員的單防能力普遍很強,基本都在水準之上。


    可以說,快船的防守資源異常充沛。


    如果不加以利用,實際上是非常可惜的。


    “在必要的時候,我們需要對對手進行換防,為了保證我們的強度,保證我們對對手空間的擠壓,不要害怕換防,不要將你的對位者固定起來。大膽的進行換人防守,讓對手的轉移球、移動,陷入到麵前永遠有人的境地中!”


    邁克-馬龍拿著戰術板提醒球員。


    同時他畫了一個簡單的防擋拆的換防策略。


    之前快船應對大量高位擋拆,一直使用沉退為主的防守策略。


    這種策略的優點是穩固,對三秒區保護好,缺點是沒有強度,對持球人的威脅不夠。


    如果采用換防的話,壓力能夠拉滿,但就很考驗球員的個人防守能力和移動速度了。


    一旦防守能力不足,移動速度不夠,就會被對手撕開防線,門洞大開。


    邁克-馬龍開始嚐試讓快船逐漸增加換防,這對快船的防守資源是一次很好的開發利用。


    一分鍾的暫停很快過去。


    邁克-馬龍提議內線進行換人。


    馬特-邦納暫時下去休息。


    馬龍換上了倫納德,這樣快船形成了一個一大四小的陣容。


    倫納德、安東尼-戴維斯、巴特勒、貝茲莫爾加上pj-塔克。


    科爾在快船的時候,也喜歡用一大四小,但那是進攻型一大四小。


    以馬克-加索爾為核心。


    而快船這是防守型一大四小。


    邁克-馬龍想看看,優秀的鋒線們在場上,能形成什麽樣的防守效果。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心擺爛的我卻直奔籃球名人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愛吃草的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愛吃草的羊並收藏一心擺爛的我卻直奔籃球名人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