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久別重逢
(射雕雙穿)迴首向來處 作者:漠北桃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春雪剛融,華箏和楊康就啟程了。(..tw無彈窗廣告)同行的是一千名衛拉特部的勇士,他們的征途是遙遠的西方,前往成吉思汗長子術赤的麾下。這是一場殘酷的交易,部落獲得了安寧威望與財富,付出的是年輕力壯的戰士。
這是傳統與宿命,亦是光榮與驕傲。杜甫詩中“爺娘妻子走相送,牽衣頓足闌道哭”的景象並不存在,出征的人並無傷感與不願,反倒是熱血和向往多一點。
於農耕民族來說,服役意味著荒蕪了田地,於遊牧遊獵民族來說,戰爭意味著戰利品。也正因此,中原農耕民族對遊牧民族的全民皆兵無計可施,也正因此,無論契丹女真還是蒙古,隻要去到了中原,接受了農耕擁有了財富之後,就再也無法披堅執銳所向無敵了。想到這裏,楊康又不由得想起動蕩的金朝政局,短視無能的新君,為國擔憂的老臣,報國無門的熱血之人,還有昔日國之棟梁、今日備受排擠的完顏洪烈。
衛拉特的年輕戰士們一路向西,從當年蘇武牧羊的北海一路走過廣袤的唿倫貝爾草原,翻過大青山,繼續向西到達傳說中霍去病奉命出征匈奴後大獲全勝的狼居胥山,再向南,便是蒙古與西夏邊境一帶的賀蘭山了。
賀蘭山之東,即為塞上江南的黃河河套,山之西,便是茫茫荒漠,向北是萬裏戈壁,向南是富庶的西夏國。人曾留詩“賀蘭山下陣如雲”,這裏山脈綿延,關隘險要,古來便是兵家必爭之地。嶽武穆當年在滿江紅中曾寫,“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便正是此處。千年來,匈奴,鮮卑,突厥,黨項,女真,諸多民族都曾在這片土地繁衍生息,征伐決斷。
鮮血浸染了黃沙,史詩在風中呢喃。土地的反複爭奪,流民的不斷遷徙,侵擾與驅逐,趕盡殺絕與水乳/交融,是茫茫大地永不消弭的主旋律。
他們在賀蘭山腳離開隊伍,隻身前往西夏。成吉思汗頒布定製,凡是蒙古及其屬國的領土上遍設驛站,每座驛站分配兩萬戶負責供給人手牲畜,蒙語稱為劄木。這些驛站第一優先保證成吉思汗與諸王的軍政信使往來如飛,還有償為往來商旅提供休息住宿,以及必要的護衛。(..tw無彈窗廣告)
華箏在路途中,曾派信使前往汪古部的都城敖倫蘇木,送信給她三姐姐阿剌海別吉。信使一路換乘快馬,循著驛站一路追索,十日後就找到了慢慢前行的華箏,將孛兒隻斤王族才能持有的通行令牌帶還迴來。
那令牌黃澄澄亮閃閃,是用黃金和象牙打造,上麵鑄刻著一頭蒼狼。
許多蒙古部族都將狼作為家族圖騰,而古蒙語中“孛兒貼赤那”意為蒼狼,孛兒隻斤氏與之一音同源。而孛兒隻斤氏視孛端察爾為始祖,出自孛端察爾的諸氏族部落概被稱為“尼倫”(黃金),即後世所稱的黃金家族。因此這枚鑄有蒼狼的黃金令牌隻能由成吉思汗的親族持有,三公主阿剌海別吉監製派發,能夠在帝國中各級驛站和使館軍營中通行無阻。
華箏常笑稱楊康已經變成她專屬的人形理療儀了,被她拖累了趕路速度,但因持了令牌沿著驛站一路馳騁,每到一處就能給馬車換上最矯健最精力充沛的駿馬,行程反而比預計縮短了一半有餘。
二人很快就入境到了西夏。半年前剛被兵臨都城,送出公主和親的西夏國此時已經成為蒙古的附庸,因而入境毫無困難。等繞過都城向南幾百裏,到了一處縣城,便是楊鐵心包惜弱夫婦暫時避難的地方。
那裏有個小道觀,香火不旺,有幾畝田地幾間民房,觀主曾是全真記名弟子,受丘處機親筆囑托,在道觀旁安頓了楊鐵心夫婦。他和華箏在道館門口下馬,求見觀主後,那位細論起來和楊康平輩的道長十分謹慎,滿口扯些風景觀光修身養性,直到看了信物鐵槍頭,這才派人帶路。
楊康心情不定,能見包惜弱自然是期待已久,但這就意味著同時還要見到楊鐵心,和這個隻見過數麵卻要當做父親的人如何相處,著實犯難。
帶路的小道士帶他們沿山路走上百來丈,指向目所能及的一間民房便告辭了。怕馬蹄聲驚著隱居之人,二人下馬緩行,約摸三百步便到了民房前,隻見柴門臨水,春花滿畦,包惜弱穿著一身粗布青衣,立在菜籬邊上,含笑看著地上啄食的小雞,楊鐵心則在茅屋旁砍柴,一片農家安逸,歲月靜好的景象。
二人聽見馬蹄聲後,見到是楊康和華箏兩人,頓時喜形於色,丟下手裏的活計迎了上來。
幾人相互詢問分別後的境遇,楊鐵心和包惜弱倒是一路順利潛逃至西夏,沒有經曆太多波折,隻是楊康遲遲不來讓他們頗為擔心。楊鐵心道,“我寬慰你娘說,你是怕把那金……朝王爺引來西邊才耽擱了,可你娘總是擔心你會不會遇到危險。”
楊康見包惜弱憔悴了許多,十分歉意,“讓娘擔心了。”
楊鐵心繼續道,“上月我聽說蒙古兵臨中都,金國兵敗,已經遷都到開封了。就知道他們自顧不暇,不會再來搜捕我們,孩兒你也定會很快來會合的。”
楊康沉吟道,“孩兒這段時間一直在塞外,並不知道中原情況,來西夏也不曾經過金朝領土。”說完卻不由自主看了華箏一眼,他們趕路趕得急,幾乎片刻不離,若是月餘他都沒有聽到這個消息,沒有她刻意隱瞞是不可能的。
楊鐵心蒼老的麵孔變得神采奕奕,意氣風發地說道,“現今朝廷終於勵精圖治,和蒙古訂約,終於要一雪靖康之恥,殺一殺那些金狗。我們已經準備好上路,就等著你迴來後一同迴臨安老家,參軍報國,不能空負了一身武藝。”
楊康聽了後竟冒出冷汗,胸中隱隱還有一小股怒火,這時卻聽見華箏撲哧一笑。這笑得很不合時宜,凡在他人熱血激昂之時發笑,總有種譏笑的味道。
楊康知道華箏並不喜歡楊鐵心,按此時的標準來說,楊鐵心也算是講義氣的男子漢,可偏偏在她看來最不可取,重義而輕忽對家的責任,為了崇尚俠義,強留丘處機結交,殺死官兵引來大禍,為了兄弟之義,丟下自己妻子去救李萍。
他曾以為華箏這些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是要提醒他,她可不喜歡把兄弟當手足女人當衣服,為了義氣把妻子丟一邊的人,因此聽時就立刻投降表態:“責任第一,義氣第二”,那時也隻當做笑談而已。可此時聽到楊鐵心又要為了自己的一腔報國之心,不顧陪他流亡的包惜弱,要知道,他在南宋可還是殺害官兵潛逃的要犯啊!
聽見華箏笑,楊鐵心自然有些不快,“華箏姑娘笑什麽?難道覺得我年老力衰,不能為國效力了?”
他同華箏隻在那一晚見過一次,自然更不知道她真實身份。楊康岔開話題,“父親你在南宋還是通緝要犯,不能迴去冒險。”
楊鐵心哼了一聲,“那時朝廷奸臣當道,甘為金人走狗,迫害忠良,此時既然要重振國威,和金國開戰,怎麽還敢再冤枉愛國義士!”
“可那些被殺的官兵衙役畢竟也隻是奉命行事,他們的家人也需要一個交待,父親想要翻案是不可能了。而且牛家村已經荒敗了,您讓母親迴鄉,可哪裏還有鄉親能照應。您為了兄弟義氣,虧欠了娘大半輩子,難道還要繼續虧欠下去?”
楊鐵心聽完呆了呆,“那就這輩子都不能迴鄉不能報國了?”
楊康搖搖頭,殺官兵這種罪,即便殺的是欺壓良民的兵痞,即便殺的是為虎作倀的漢奸。沒有任何朝廷會赦免這種罪,除非江山易主。
包惜弱微笑道,“鐵哥,不要難過了。我們年紀也大了,就在這裏種田紡織,安安靜靜過一輩子不是很好?”
楊鐵心看著包惜弱,半響之後點點頭,“好,我以後再也不會讓你受苦了。”
楊康鬆了口氣,趁熱打鐵道,“可此地畢竟也不安全,西夏國此時雖臣服蒙古,也記恨金國當日毀棄盟約,不肯出兵相救,但朝中還有人傾向同金國續盟共禦蒙古,也許不久之後還會開戰。”
包惜弱輕聲問,“這裏不行的話,那我們能去哪裏?去大理麽?”
楊康迴頭看華箏,發現她正在翻白眼,似乎那個“為什麽不管看沒看過還珠各個都要往那裏逃啊”的槽一路上還沒有吐夠。於是隻好自己來說,“我們可以去汪古部。汪古部曾經奉金朝之命在陰山黑水一帶守護築城,後來同蒙古結為親家,很少有戰事,也無人敢去那裏搜捕犯人。而且那裏來往商人很多,說各種語言的人都有,去了也不會遭人懷疑。”
華箏也接口道,“我姐姐嫁在那裏,會給你們照應,想謀份生計也容易。”楊鐵心和包惜弱心中早就預感到了了一輩子流落異鄉的命運,見有個安身之所,也並不太遙遠,便沒有異議地接受了。
事不宜遲,一家人當晚就開始收拾行李準備上路,楊康幫華箏調理內息之後,她微微笑道,“真奇怪,我以為會像很多人說的,他們倆會貧賤夫妻百事哀呢。”
“你也未免太小看她了,她經常住在那個破屋子裏,很多事情也不喜歡使喚人。”
華箏撇撇嘴,“那我還以為會因為再嫁失身的事情,沒辦法相處呢。”
“自殺過一次還不夠麽?隻要沒有旁人指指點點,他們自己的坎兒自己過吧。”楊康笑道,“你這頭一次見公婆,怎麽就擔心這擔心那的啊?話說,要不要知會他們一聲?”
華箏頭一撇,“不要!萬一他們一問,要不要先訂婚啊,我說,哎呀不行,我已經訂婚了。跟誰呀?跟你們兄弟家孩子。那多囧!”
楊康便抱住她,“好吧好吧,先不說,等郭靖迴來了再說。”然後又不放心,“你說他這陣子就會迴蒙古對嘛?拿不拿得準?”
“西征之前,他肯定會迴來的。”華箏掰手指算道,“西征迴來之後,他就要跟成吉思汗鬧翻了,反正這期間,我們也都是在一起的。”
楊康繼續握住她的手,沉思道,他們同郭靖黃蓉兩人已經分開一年了,這一年裏不知他們是否上山見到了一燈,拿到了九陰總綱的譯文,也不知江南六怪是否葬身歐陽鋒的手下。
對於他來說,他花了幾年時間才安排救出包惜弱,讓她安度晚年,現在已經大功告成。那是他來到這個世界後唯一能預知,唯一決心改變的事。
曾經想把這個世界當成一場遊戲,雲遊天下,享受自由,現在還可以嗎?
作者有話要說:最後一章種田,暴風雨總是要在平靜中孕育滴,握拳!
這是傳統與宿命,亦是光榮與驕傲。杜甫詩中“爺娘妻子走相送,牽衣頓足闌道哭”的景象並不存在,出征的人並無傷感與不願,反倒是熱血和向往多一點。
於農耕民族來說,服役意味著荒蕪了田地,於遊牧遊獵民族來說,戰爭意味著戰利品。也正因此,中原農耕民族對遊牧民族的全民皆兵無計可施,也正因此,無論契丹女真還是蒙古,隻要去到了中原,接受了農耕擁有了財富之後,就再也無法披堅執銳所向無敵了。想到這裏,楊康又不由得想起動蕩的金朝政局,短視無能的新君,為國擔憂的老臣,報國無門的熱血之人,還有昔日國之棟梁、今日備受排擠的完顏洪烈。
衛拉特的年輕戰士們一路向西,從當年蘇武牧羊的北海一路走過廣袤的唿倫貝爾草原,翻過大青山,繼續向西到達傳說中霍去病奉命出征匈奴後大獲全勝的狼居胥山,再向南,便是蒙古與西夏邊境一帶的賀蘭山了。
賀蘭山之東,即為塞上江南的黃河河套,山之西,便是茫茫荒漠,向北是萬裏戈壁,向南是富庶的西夏國。人曾留詩“賀蘭山下陣如雲”,這裏山脈綿延,關隘險要,古來便是兵家必爭之地。嶽武穆當年在滿江紅中曾寫,“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便正是此處。千年來,匈奴,鮮卑,突厥,黨項,女真,諸多民族都曾在這片土地繁衍生息,征伐決斷。
鮮血浸染了黃沙,史詩在風中呢喃。土地的反複爭奪,流民的不斷遷徙,侵擾與驅逐,趕盡殺絕與水乳/交融,是茫茫大地永不消弭的主旋律。
他們在賀蘭山腳離開隊伍,隻身前往西夏。成吉思汗頒布定製,凡是蒙古及其屬國的領土上遍設驛站,每座驛站分配兩萬戶負責供給人手牲畜,蒙語稱為劄木。這些驛站第一優先保證成吉思汗與諸王的軍政信使往來如飛,還有償為往來商旅提供休息住宿,以及必要的護衛。(..tw無彈窗廣告)
華箏在路途中,曾派信使前往汪古部的都城敖倫蘇木,送信給她三姐姐阿剌海別吉。信使一路換乘快馬,循著驛站一路追索,十日後就找到了慢慢前行的華箏,將孛兒隻斤王族才能持有的通行令牌帶還迴來。
那令牌黃澄澄亮閃閃,是用黃金和象牙打造,上麵鑄刻著一頭蒼狼。
許多蒙古部族都將狼作為家族圖騰,而古蒙語中“孛兒貼赤那”意為蒼狼,孛兒隻斤氏與之一音同源。而孛兒隻斤氏視孛端察爾為始祖,出自孛端察爾的諸氏族部落概被稱為“尼倫”(黃金),即後世所稱的黃金家族。因此這枚鑄有蒼狼的黃金令牌隻能由成吉思汗的親族持有,三公主阿剌海別吉監製派發,能夠在帝國中各級驛站和使館軍營中通行無阻。
華箏常笑稱楊康已經變成她專屬的人形理療儀了,被她拖累了趕路速度,但因持了令牌沿著驛站一路馳騁,每到一處就能給馬車換上最矯健最精力充沛的駿馬,行程反而比預計縮短了一半有餘。
二人很快就入境到了西夏。半年前剛被兵臨都城,送出公主和親的西夏國此時已經成為蒙古的附庸,因而入境毫無困難。等繞過都城向南幾百裏,到了一處縣城,便是楊鐵心包惜弱夫婦暫時避難的地方。
那裏有個小道觀,香火不旺,有幾畝田地幾間民房,觀主曾是全真記名弟子,受丘處機親筆囑托,在道觀旁安頓了楊鐵心夫婦。他和華箏在道館門口下馬,求見觀主後,那位細論起來和楊康平輩的道長十分謹慎,滿口扯些風景觀光修身養性,直到看了信物鐵槍頭,這才派人帶路。
楊康心情不定,能見包惜弱自然是期待已久,但這就意味著同時還要見到楊鐵心,和這個隻見過數麵卻要當做父親的人如何相處,著實犯難。
帶路的小道士帶他們沿山路走上百來丈,指向目所能及的一間民房便告辭了。怕馬蹄聲驚著隱居之人,二人下馬緩行,約摸三百步便到了民房前,隻見柴門臨水,春花滿畦,包惜弱穿著一身粗布青衣,立在菜籬邊上,含笑看著地上啄食的小雞,楊鐵心則在茅屋旁砍柴,一片農家安逸,歲月靜好的景象。
二人聽見馬蹄聲後,見到是楊康和華箏兩人,頓時喜形於色,丟下手裏的活計迎了上來。
幾人相互詢問分別後的境遇,楊鐵心和包惜弱倒是一路順利潛逃至西夏,沒有經曆太多波折,隻是楊康遲遲不來讓他們頗為擔心。楊鐵心道,“我寬慰你娘說,你是怕把那金……朝王爺引來西邊才耽擱了,可你娘總是擔心你會不會遇到危險。”
楊康見包惜弱憔悴了許多,十分歉意,“讓娘擔心了。”
楊鐵心繼續道,“上月我聽說蒙古兵臨中都,金國兵敗,已經遷都到開封了。就知道他們自顧不暇,不會再來搜捕我們,孩兒你也定會很快來會合的。”
楊康沉吟道,“孩兒這段時間一直在塞外,並不知道中原情況,來西夏也不曾經過金朝領土。”說完卻不由自主看了華箏一眼,他們趕路趕得急,幾乎片刻不離,若是月餘他都沒有聽到這個消息,沒有她刻意隱瞞是不可能的。
楊鐵心蒼老的麵孔變得神采奕奕,意氣風發地說道,“現今朝廷終於勵精圖治,和蒙古訂約,終於要一雪靖康之恥,殺一殺那些金狗。我們已經準備好上路,就等著你迴來後一同迴臨安老家,參軍報國,不能空負了一身武藝。”
楊康聽了後竟冒出冷汗,胸中隱隱還有一小股怒火,這時卻聽見華箏撲哧一笑。這笑得很不合時宜,凡在他人熱血激昂之時發笑,總有種譏笑的味道。
楊康知道華箏並不喜歡楊鐵心,按此時的標準來說,楊鐵心也算是講義氣的男子漢,可偏偏在她看來最不可取,重義而輕忽對家的責任,為了崇尚俠義,強留丘處機結交,殺死官兵引來大禍,為了兄弟之義,丟下自己妻子去救李萍。
他曾以為華箏這些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是要提醒他,她可不喜歡把兄弟當手足女人當衣服,為了義氣把妻子丟一邊的人,因此聽時就立刻投降表態:“責任第一,義氣第二”,那時也隻當做笑談而已。可此時聽到楊鐵心又要為了自己的一腔報國之心,不顧陪他流亡的包惜弱,要知道,他在南宋可還是殺害官兵潛逃的要犯啊!
聽見華箏笑,楊鐵心自然有些不快,“華箏姑娘笑什麽?難道覺得我年老力衰,不能為國效力了?”
他同華箏隻在那一晚見過一次,自然更不知道她真實身份。楊康岔開話題,“父親你在南宋還是通緝要犯,不能迴去冒險。”
楊鐵心哼了一聲,“那時朝廷奸臣當道,甘為金人走狗,迫害忠良,此時既然要重振國威,和金國開戰,怎麽還敢再冤枉愛國義士!”
“可那些被殺的官兵衙役畢竟也隻是奉命行事,他們的家人也需要一個交待,父親想要翻案是不可能了。而且牛家村已經荒敗了,您讓母親迴鄉,可哪裏還有鄉親能照應。您為了兄弟義氣,虧欠了娘大半輩子,難道還要繼續虧欠下去?”
楊鐵心聽完呆了呆,“那就這輩子都不能迴鄉不能報國了?”
楊康搖搖頭,殺官兵這種罪,即便殺的是欺壓良民的兵痞,即便殺的是為虎作倀的漢奸。沒有任何朝廷會赦免這種罪,除非江山易主。
包惜弱微笑道,“鐵哥,不要難過了。我們年紀也大了,就在這裏種田紡織,安安靜靜過一輩子不是很好?”
楊鐵心看著包惜弱,半響之後點點頭,“好,我以後再也不會讓你受苦了。”
楊康鬆了口氣,趁熱打鐵道,“可此地畢竟也不安全,西夏國此時雖臣服蒙古,也記恨金國當日毀棄盟約,不肯出兵相救,但朝中還有人傾向同金國續盟共禦蒙古,也許不久之後還會開戰。”
包惜弱輕聲問,“這裏不行的話,那我們能去哪裏?去大理麽?”
楊康迴頭看華箏,發現她正在翻白眼,似乎那個“為什麽不管看沒看過還珠各個都要往那裏逃啊”的槽一路上還沒有吐夠。於是隻好自己來說,“我們可以去汪古部。汪古部曾經奉金朝之命在陰山黑水一帶守護築城,後來同蒙古結為親家,很少有戰事,也無人敢去那裏搜捕犯人。而且那裏來往商人很多,說各種語言的人都有,去了也不會遭人懷疑。”
華箏也接口道,“我姐姐嫁在那裏,會給你們照應,想謀份生計也容易。”楊鐵心和包惜弱心中早就預感到了了一輩子流落異鄉的命運,見有個安身之所,也並不太遙遠,便沒有異議地接受了。
事不宜遲,一家人當晚就開始收拾行李準備上路,楊康幫華箏調理內息之後,她微微笑道,“真奇怪,我以為會像很多人說的,他們倆會貧賤夫妻百事哀呢。”
“你也未免太小看她了,她經常住在那個破屋子裏,很多事情也不喜歡使喚人。”
華箏撇撇嘴,“那我還以為會因為再嫁失身的事情,沒辦法相處呢。”
“自殺過一次還不夠麽?隻要沒有旁人指指點點,他們自己的坎兒自己過吧。”楊康笑道,“你這頭一次見公婆,怎麽就擔心這擔心那的啊?話說,要不要知會他們一聲?”
華箏頭一撇,“不要!萬一他們一問,要不要先訂婚啊,我說,哎呀不行,我已經訂婚了。跟誰呀?跟你們兄弟家孩子。那多囧!”
楊康便抱住她,“好吧好吧,先不說,等郭靖迴來了再說。”然後又不放心,“你說他這陣子就會迴蒙古對嘛?拿不拿得準?”
“西征之前,他肯定會迴來的。”華箏掰手指算道,“西征迴來之後,他就要跟成吉思汗鬧翻了,反正這期間,我們也都是在一起的。”
楊康繼續握住她的手,沉思道,他們同郭靖黃蓉兩人已經分開一年了,這一年裏不知他們是否上山見到了一燈,拿到了九陰總綱的譯文,也不知江南六怪是否葬身歐陽鋒的手下。
對於他來說,他花了幾年時間才安排救出包惜弱,讓她安度晚年,現在已經大功告成。那是他來到這個世界後唯一能預知,唯一決心改變的事。
曾經想把這個世界當成一場遊戲,雲遊天下,享受自由,現在還可以嗎?
作者有話要說:最後一章種田,暴風雨總是要在平靜中孕育滴,握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