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代大掌教說過一句很富有哲理、很有政治智慧的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天下事壞就壞在這裏。”
當然,冉鶴歸肯定是沒有引經據典的那個學問,他也並不是從哪本古文經典上學來的這句話。
他是看話本學來的。
雖然他看的那本話本被青萍書局的主事批判得體無完膚,說什麽這個作者沒什麽深度,偏偏又愛在故事裏摻雜些雜七雜八的說教、動輒道門如何,又或是高品道士如何,乃至於大道、天道、天下如何,含沙射影,其心可誅。
但也有其他作者出來說了幾句公道話,認為如果把那些無聊的說教去掉,再把大篇幅的介紹和重複內容刪掉,那還是值得看一看的,最起碼文筆功力深厚,可以用打發時間。
冉鶴歸倒沒有青萍書局的主事那麽挑剔的眼光,他覺得這話本十分不錯,所以把它放到床頭,時不時就拿出來看兩眼,有時候倒覺得還真能從裏麵學到一些實用東西。
比如現在海東郡這個情況,他覺得就很適合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句話來概括。
前任攝政關白出自豐臣本家,“禦三家”則各自控製著遠江、尾張和近江三國,雖然豐臣四家因為攝政關白的繼承權問題相互之間爭鬥的你死我活,但其手下的家臣卻不會將雞蛋放到同一個籃子裏。
正如當年三國爭雄時,蜀國丞相的家族對那些君主們共同投資一樣,不管在哪國裏都有其家族中人出仕,這樣不管日後誰家一統天下,這個家族都能在新建立的政權中保留部分力量、延續香火,這才是真正的亂世中立於不敗之地的方法。
太陽底下無新事,誰也不是傻子,你蜀國丞相家能這樣做,我們這些豐臣家的家臣就做不得了?
所以在豐臣本家和“禦三家”的家臣中,有許多人其實都出身於同一個家族,他們當然會盡心竭力地輔佐自己的家主,甚至會為了家主的利益而攻訐同族之人,但他們的首要任務絕對是保證家族的延續,這樣不管日後攝政關白落到了誰手上,那些多方下注的家臣們的家族都能夠繼續發展壯大,存續血脈。
家長們當然知道手下人的心思,但這些家臣們的家族確實具備相當的實力,其中一些甚至是當初幫助豐臣家初代關白平定天下的“從龍之臣”,所以自然是不敢動手對其整治的,逼迫得急了,說不定人家還會舉全族之力前去幫助敵手,那可真是得不償失了。
時間久了,豐臣本家和“禦三家”中的家臣、謀士們相互之間的關係之複雜,可謂是剪不斷、理還亂,就像道門雙魚陰陽交錯一般,當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而這樣的情況,則是給冉鶴歸他們的行動帶來了便利——海東郡領主片桐信景就是這樣的家臣。
片桐信景出仕於尾張豐臣家,但他的哥哥則是豐臣本家的家臣,在兄長的勸說與懇求下,片桐信景同意暗中為道門的偵查提供幫助。
天下事“壞”就“壞”在這裏。
如果沒有他這個內應從中協助,冉鶴歸他們恐怕連尾張國的海邊沙灘都爬不上去,更別說去刺探熱田神宮的情報了。
從海東郡向東行,經過押切郡,順著郡中那條西北—東南走向的小道一路向東南方向前行,就能到達熱田神宮所在的熱田郡。
鄭譯一行十一人正走在這條小道上。
走在隊伍中間的冉鶴歸仔細觀察著路麵的情況,這條道路雖被稱作“小道”,但道路寬敞、路麵情況相當良好,完全可以用來運輸小股兵力。
雖然這個可能性不大,但如果熱田神宮真的向宮內或宮外運過兵卒,對他們的行動也有影響。
還好,這小道上並沒有發現運兵痕跡。
冉鶴歸從地麵上收迴視線,繼續觀察著小道兩旁的情況,隻見路上行人絡繹不絕,他們這群人混雜在一眾農民、町人中並不如何顯眼。
因為熱田神宮的存在,熱田郡的發展十分迅速,不光郡內的各個農村、商市都得到了充足的建設,郡內各用地也得到了合理的開發。百姓生活富足,甚至在熱田神宮建築群附近還形成了一個類似於小型城鎮的商人町,其中生活的商人和工匠的數量之多、建築設施之豐富,並不比那古野城的城下町遜色多少。
“城下町”是鳳鱗州的特有聚落,是在城堡四周形成的以“町”為單位的街區。同時也指居住生活在町內的居民,他們主要是為城堡內的武士們服務的工商業者,是謂“町人”。
鳳鱗州統一後,各地區封建領主的所在地也都發展為大小不同的城市,另外在各港口、大寺院的周圍也都出現了一些城鎮,商業、手工業也相繼發展了起來,町人階級隨之興起。
冉鶴歸仔細觀察著這些農民、町人的狀態,發現許多人都麵有菜色,想來還是受到了內亂的波及。但其精神並不如何頹廢,看來內心還是相信自家藩主會取得勝利,早日結束戰亂。
但說白了,誰奪得攝政關白一職又跟他們有什麽關係呢?飯照吃、日子照過,唯一的差別可能就是能否存有餘錢多喝幾杯清酒罷了。
感受到冉鶴歸的眼光,那些農民、町人甚至不敢和他對視,紛紛低頭,加快腳步,希望快些遠離這個目光“不善”的武士。
這並不是因為冉鶴歸身上懷揣著王霸之氣,這些人怕的是他身上的武士裝扮和掛在腰間的太刀、打刀和肋差。
他們怕的是武士。
豐臣家初代關白當政期間,為了延續信長公的“兵農分離”政策,實行“檢地令”和“刀狩令”這兩項政策——“檢地令”廢除了鳳鱗州朝廷自古以來的重重剝削關係,確立“中央—大名—農民”三層剝削製度,明確區分了農業和非農業人口;“刀狩令”則是通過把農民的兵器收繳,確保隻有武士可以保留武器,進一步實現農兵分離。
後來他又頒布法令,人為地禁止各職業之間的自由流動,武士家庭隻能世代為武士、農民家庭隻能世代為農民、工商業者家族隻能世代為工商業者。
初代關白去世後,他的繼任者上位,繼承並逐漸把這種政策發展到登峰造極的程度,利用封建道德與宗法觀念建立了等級森嚴的“士農工商”身份等級製,建立了“四民製”社會。
在這種身份等級製下,武士階級處於金字塔頂端,成為了純粹的寄生階級,屬於統治集團,是封建軍事貴族並享有特權。農民階級被緊緊地束縛在土地上,處於完全無權的狀態。商人和手工業者更是處於“四民製”最低的兩級,受到藩主及武士的種種壓迫和剝削。
這種地位差異下,如果武士想測試一下自己的劍術、刀劍的鋒利程度,甚至可以毫無理由地用刀將路上的農民、町人斬殺而不受任何處罰,這種行為被他們稱作“試刀”。
這些農民和町人就是怕自己被用來試刀了。
冉鶴歸突然感覺有些惆悵。
他不想打這場仗,但決定權也不在他手上。
如果將這場戰爭比作棋局,那道門和鳳鱗州朝廷、天門和地方藩主們就是雙方棋手;鳳鱗州道府和道門遠征大軍中的高品道士、鳳鱗州相府和藩主手中的高階武士算是棋盤上稍有實力的車馬炮;像他們這樣在前線賣命的低品道士、低階武士勉強算是小卒;鳳鱗州的百姓們則是連棋子都算不上,他們隻是純粹的犧牲品。
如今道門大軍這個“馬”即將在掌軍真人的帶領下,越過東海這個“楚河”,狠狠落在敵手的棋盤上,對混亂的棋局給予有力一擊。
如今棋盤上,“馬”這個棋子已經抬起,但能落在一個什麽位置,就全看他們這些“小卒”的表現了。
“我們到了。”鄭譯的聲音打斷了冉鶴歸的思路,他向聲音傳來的方向看去,隻見鄭驛站定在小道上,其目光落向遠處。
冉鶴歸順著他的目光向西北方看去,一個被眾多樹木包圍其中的小規模建築群出現在他的視線中,儼然是一塊森林中的“綠洲”。
那建築群落周邊樹木繁茂,群落內也是古木參天,整體呈現出寧靜莊嚴的氣氛,綠意盎然中透出清新感的同時又有種與世隔絕的莊嚴感。巨大的鳥居穿插其中,形成道道不規則的分界線,將整個建築群分隔為三塊差異並不鮮明的區域。寬闊的地麵被鬱鬱蔥蔥的樹木環繞,狹窄的溪流在其中緩緩流過,隱約可見大大小小的神社錯落有致地坐落其間,特色的神明建築風格讓那些神社在一片樹木中顯得異常醒目。
那就是他們此行的目的地,熱田神宮。
冉鶴歸猶豫一二,湊到了鄭譯身邊,輕聲說道:“主事,我有件事要跟你匯報一下……”
……
熱田神宮本宮內的一間茶室中。
千秋備彥跪坐在榻榻米上,腰背直挺,神情嚴肅認真,跪坐在他對麵的那名氣度不凡、穿著華貴的年輕人則目光慵懶地看著他手上的動作。
隻見千秋備彥輕輕地用茶勺在茶罐裏舀出一勺茶粉,將其穩穩放入茶碗中,放入三勺茶粉後方才停手,又拿起勺柄從茶釜中舀出熱水倒入茶碗中,接著左手扶著茶碗,右手拿住茶筅,沿著碗壁緩緩地攪拌著茶粉和熱水。
待到茶湯呈現出漂亮的翠綠色時,千秋備彥停下手中動作,將茶筅倒立著放好,微笑著用雙手舉起茶碗,示意那位客人進行品嚐。
整個過程既富有節奏感和飄逸感,又是那樣的準確到位,完全想象不到一位年已花甲的老人還能有如此精妙的茶道手法。
那位年輕人同樣用雙手接過茶碗後,將茶碗整體轉動一圈——其意在於觀賞,表示對主人品味的認可——隨後啜飲了一小口茶湯,滿意地眯了眯眼睛。
“茶湯十分的美味,勞煩千秋官司每次都為我表演如此精彩的茶道,在下心中真是過意不去。”說罷,年輕人又啜飲了一口茶湯。
千秋備彥麵容和藹道:“竹中城主可知道何為‘一期一會’?”
那位被叫做“竹中”的年輕人將茶碗放下,目光不再那樣慵懶,同樣微笑迴答道:“在茶道裏,表演茶道的人會在心裏懷著‘難得一麵,世當珍惜’的心情來誠心禮遇麵前每一位來品茶的客人。這句話的意思說:‘人的一生中可能隻能夠和對方見麵一次,因而要以最好的方式對待對方’,不知道千秋官司是指這個意思嗎?”
千秋備彥讚許道:“竹中城主對茶道真是深有見解,在茶道中,主客之間也許還會多次相會,也許再無相會之時,為此作為主人應盡心招待客人而不可有半點馬虎。作為客人,也要理會主人之心意,並應將主人的一片心意銘記於心中,因此主客之間皆應以誠相待——此為‘一期一會’是也。”
年輕人雙手捧起茶碗,又開始小口啜飲起那翠綠色的茶湯,露出了一個古怪的笑容:“在這種時候特意跟我說這種話,千秋官司是什麽意思?詛咒我上了戰場以後就再也不能活著迴來喝茶了嗎?”
千秋備彥臉上的笑容依舊和藹:“隻是想提醒一下城主,萬事都得小心為上,陰溝裏翻船的事老夫我見得多了。別玩了一輩子鷹,最後卻被鷹啄瞎了眼,那丟的是你家族的臉。”
尾張國最年輕的城代——年僅二十四歲的那古野城城代——竹中光俊終於喝完了那茶碗裏的抹茶,輕輕將其放到榻榻米上,伸出舌尖舔了舔嘴角,目光像火炬一樣明亮。
“‘客人’都找上門來了,不招待一下不是顯得我這個主人很失禮嗎?”
當然,冉鶴歸肯定是沒有引經據典的那個學問,他也並不是從哪本古文經典上學來的這句話。
他是看話本學來的。
雖然他看的那本話本被青萍書局的主事批判得體無完膚,說什麽這個作者沒什麽深度,偏偏又愛在故事裏摻雜些雜七雜八的說教、動輒道門如何,又或是高品道士如何,乃至於大道、天道、天下如何,含沙射影,其心可誅。
但也有其他作者出來說了幾句公道話,認為如果把那些無聊的說教去掉,再把大篇幅的介紹和重複內容刪掉,那還是值得看一看的,最起碼文筆功力深厚,可以用打發時間。
冉鶴歸倒沒有青萍書局的主事那麽挑剔的眼光,他覺得這話本十分不錯,所以把它放到床頭,時不時就拿出來看兩眼,有時候倒覺得還真能從裏麵學到一些實用東西。
比如現在海東郡這個情況,他覺得就很適合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句話來概括。
前任攝政關白出自豐臣本家,“禦三家”則各自控製著遠江、尾張和近江三國,雖然豐臣四家因為攝政關白的繼承權問題相互之間爭鬥的你死我活,但其手下的家臣卻不會將雞蛋放到同一個籃子裏。
正如當年三國爭雄時,蜀國丞相的家族對那些君主們共同投資一樣,不管在哪國裏都有其家族中人出仕,這樣不管日後誰家一統天下,這個家族都能在新建立的政權中保留部分力量、延續香火,這才是真正的亂世中立於不敗之地的方法。
太陽底下無新事,誰也不是傻子,你蜀國丞相家能這樣做,我們這些豐臣家的家臣就做不得了?
所以在豐臣本家和“禦三家”的家臣中,有許多人其實都出身於同一個家族,他們當然會盡心竭力地輔佐自己的家主,甚至會為了家主的利益而攻訐同族之人,但他們的首要任務絕對是保證家族的延續,這樣不管日後攝政關白落到了誰手上,那些多方下注的家臣們的家族都能夠繼續發展壯大,存續血脈。
家長們當然知道手下人的心思,但這些家臣們的家族確實具備相當的實力,其中一些甚至是當初幫助豐臣家初代關白平定天下的“從龍之臣”,所以自然是不敢動手對其整治的,逼迫得急了,說不定人家還會舉全族之力前去幫助敵手,那可真是得不償失了。
時間久了,豐臣本家和“禦三家”中的家臣、謀士們相互之間的關係之複雜,可謂是剪不斷、理還亂,就像道門雙魚陰陽交錯一般,當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而這樣的情況,則是給冉鶴歸他們的行動帶來了便利——海東郡領主片桐信景就是這樣的家臣。
片桐信景出仕於尾張豐臣家,但他的哥哥則是豐臣本家的家臣,在兄長的勸說與懇求下,片桐信景同意暗中為道門的偵查提供幫助。
天下事“壞”就“壞”在這裏。
如果沒有他這個內應從中協助,冉鶴歸他們恐怕連尾張國的海邊沙灘都爬不上去,更別說去刺探熱田神宮的情報了。
從海東郡向東行,經過押切郡,順著郡中那條西北—東南走向的小道一路向東南方向前行,就能到達熱田神宮所在的熱田郡。
鄭譯一行十一人正走在這條小道上。
走在隊伍中間的冉鶴歸仔細觀察著路麵的情況,這條道路雖被稱作“小道”,但道路寬敞、路麵情況相當良好,完全可以用來運輸小股兵力。
雖然這個可能性不大,但如果熱田神宮真的向宮內或宮外運過兵卒,對他們的行動也有影響。
還好,這小道上並沒有發現運兵痕跡。
冉鶴歸從地麵上收迴視線,繼續觀察著小道兩旁的情況,隻見路上行人絡繹不絕,他們這群人混雜在一眾農民、町人中並不如何顯眼。
因為熱田神宮的存在,熱田郡的發展十分迅速,不光郡內的各個農村、商市都得到了充足的建設,郡內各用地也得到了合理的開發。百姓生活富足,甚至在熱田神宮建築群附近還形成了一個類似於小型城鎮的商人町,其中生活的商人和工匠的數量之多、建築設施之豐富,並不比那古野城的城下町遜色多少。
“城下町”是鳳鱗州的特有聚落,是在城堡四周形成的以“町”為單位的街區。同時也指居住生活在町內的居民,他們主要是為城堡內的武士們服務的工商業者,是謂“町人”。
鳳鱗州統一後,各地區封建領主的所在地也都發展為大小不同的城市,另外在各港口、大寺院的周圍也都出現了一些城鎮,商業、手工業也相繼發展了起來,町人階級隨之興起。
冉鶴歸仔細觀察著這些農民、町人的狀態,發現許多人都麵有菜色,想來還是受到了內亂的波及。但其精神並不如何頹廢,看來內心還是相信自家藩主會取得勝利,早日結束戰亂。
但說白了,誰奪得攝政關白一職又跟他們有什麽關係呢?飯照吃、日子照過,唯一的差別可能就是能否存有餘錢多喝幾杯清酒罷了。
感受到冉鶴歸的眼光,那些農民、町人甚至不敢和他對視,紛紛低頭,加快腳步,希望快些遠離這個目光“不善”的武士。
這並不是因為冉鶴歸身上懷揣著王霸之氣,這些人怕的是他身上的武士裝扮和掛在腰間的太刀、打刀和肋差。
他們怕的是武士。
豐臣家初代關白當政期間,為了延續信長公的“兵農分離”政策,實行“檢地令”和“刀狩令”這兩項政策——“檢地令”廢除了鳳鱗州朝廷自古以來的重重剝削關係,確立“中央—大名—農民”三層剝削製度,明確區分了農業和非農業人口;“刀狩令”則是通過把農民的兵器收繳,確保隻有武士可以保留武器,進一步實現農兵分離。
後來他又頒布法令,人為地禁止各職業之間的自由流動,武士家庭隻能世代為武士、農民家庭隻能世代為農民、工商業者家族隻能世代為工商業者。
初代關白去世後,他的繼任者上位,繼承並逐漸把這種政策發展到登峰造極的程度,利用封建道德與宗法觀念建立了等級森嚴的“士農工商”身份等級製,建立了“四民製”社會。
在這種身份等級製下,武士階級處於金字塔頂端,成為了純粹的寄生階級,屬於統治集團,是封建軍事貴族並享有特權。農民階級被緊緊地束縛在土地上,處於完全無權的狀態。商人和手工業者更是處於“四民製”最低的兩級,受到藩主及武士的種種壓迫和剝削。
這種地位差異下,如果武士想測試一下自己的劍術、刀劍的鋒利程度,甚至可以毫無理由地用刀將路上的農民、町人斬殺而不受任何處罰,這種行為被他們稱作“試刀”。
這些農民和町人就是怕自己被用來試刀了。
冉鶴歸突然感覺有些惆悵。
他不想打這場仗,但決定權也不在他手上。
如果將這場戰爭比作棋局,那道門和鳳鱗州朝廷、天門和地方藩主們就是雙方棋手;鳳鱗州道府和道門遠征大軍中的高品道士、鳳鱗州相府和藩主手中的高階武士算是棋盤上稍有實力的車馬炮;像他們這樣在前線賣命的低品道士、低階武士勉強算是小卒;鳳鱗州的百姓們則是連棋子都算不上,他們隻是純粹的犧牲品。
如今道門大軍這個“馬”即將在掌軍真人的帶領下,越過東海這個“楚河”,狠狠落在敵手的棋盤上,對混亂的棋局給予有力一擊。
如今棋盤上,“馬”這個棋子已經抬起,但能落在一個什麽位置,就全看他們這些“小卒”的表現了。
“我們到了。”鄭譯的聲音打斷了冉鶴歸的思路,他向聲音傳來的方向看去,隻見鄭驛站定在小道上,其目光落向遠處。
冉鶴歸順著他的目光向西北方看去,一個被眾多樹木包圍其中的小規模建築群出現在他的視線中,儼然是一塊森林中的“綠洲”。
那建築群落周邊樹木繁茂,群落內也是古木參天,整體呈現出寧靜莊嚴的氣氛,綠意盎然中透出清新感的同時又有種與世隔絕的莊嚴感。巨大的鳥居穿插其中,形成道道不規則的分界線,將整個建築群分隔為三塊差異並不鮮明的區域。寬闊的地麵被鬱鬱蔥蔥的樹木環繞,狹窄的溪流在其中緩緩流過,隱約可見大大小小的神社錯落有致地坐落其間,特色的神明建築風格讓那些神社在一片樹木中顯得異常醒目。
那就是他們此行的目的地,熱田神宮。
冉鶴歸猶豫一二,湊到了鄭譯身邊,輕聲說道:“主事,我有件事要跟你匯報一下……”
……
熱田神宮本宮內的一間茶室中。
千秋備彥跪坐在榻榻米上,腰背直挺,神情嚴肅認真,跪坐在他對麵的那名氣度不凡、穿著華貴的年輕人則目光慵懶地看著他手上的動作。
隻見千秋備彥輕輕地用茶勺在茶罐裏舀出一勺茶粉,將其穩穩放入茶碗中,放入三勺茶粉後方才停手,又拿起勺柄從茶釜中舀出熱水倒入茶碗中,接著左手扶著茶碗,右手拿住茶筅,沿著碗壁緩緩地攪拌著茶粉和熱水。
待到茶湯呈現出漂亮的翠綠色時,千秋備彥停下手中動作,將茶筅倒立著放好,微笑著用雙手舉起茶碗,示意那位客人進行品嚐。
整個過程既富有節奏感和飄逸感,又是那樣的準確到位,完全想象不到一位年已花甲的老人還能有如此精妙的茶道手法。
那位年輕人同樣用雙手接過茶碗後,將茶碗整體轉動一圈——其意在於觀賞,表示對主人品味的認可——隨後啜飲了一小口茶湯,滿意地眯了眯眼睛。
“茶湯十分的美味,勞煩千秋官司每次都為我表演如此精彩的茶道,在下心中真是過意不去。”說罷,年輕人又啜飲了一口茶湯。
千秋備彥麵容和藹道:“竹中城主可知道何為‘一期一會’?”
那位被叫做“竹中”的年輕人將茶碗放下,目光不再那樣慵懶,同樣微笑迴答道:“在茶道裏,表演茶道的人會在心裏懷著‘難得一麵,世當珍惜’的心情來誠心禮遇麵前每一位來品茶的客人。這句話的意思說:‘人的一生中可能隻能夠和對方見麵一次,因而要以最好的方式對待對方’,不知道千秋官司是指這個意思嗎?”
千秋備彥讚許道:“竹中城主對茶道真是深有見解,在茶道中,主客之間也許還會多次相會,也許再無相會之時,為此作為主人應盡心招待客人而不可有半點馬虎。作為客人,也要理會主人之心意,並應將主人的一片心意銘記於心中,因此主客之間皆應以誠相待——此為‘一期一會’是也。”
年輕人雙手捧起茶碗,又開始小口啜飲起那翠綠色的茶湯,露出了一個古怪的笑容:“在這種時候特意跟我說這種話,千秋官司是什麽意思?詛咒我上了戰場以後就再也不能活著迴來喝茶了嗎?”
千秋備彥臉上的笑容依舊和藹:“隻是想提醒一下城主,萬事都得小心為上,陰溝裏翻船的事老夫我見得多了。別玩了一輩子鷹,最後卻被鷹啄瞎了眼,那丟的是你家族的臉。”
尾張國最年輕的城代——年僅二十四歲的那古野城城代——竹中光俊終於喝完了那茶碗裏的抹茶,輕輕將其放到榻榻米上,伸出舌尖舔了舔嘴角,目光像火炬一樣明亮。
“‘客人’都找上門來了,不招待一下不是顯得我這個主人很失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