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鹹成嘉九年,九月十七日醜時,一輛車身通體玄色的馬車悄然從南華門駛入,沿著朝闋大道背麵的鹿甲巷,一路穿過迴兒街,龔齊路,肆喜橋,朝霞路,天子街,於寅時四刻到達宗正寺。
被拍門聲驚醒的守衛一臉要發火的樣子,正待發作,看見眼前的玄鐵令牌,瞬間驚醒,手心冷汗頻頻滲出,聲音微顫地問候道:“小的見過禦史大人,不知禦史大人深夜造訪所為何事?”
“請你們謝大人。”
顧銘屠說著兀自跨門而入,朝前廳而去,身後跟著一個穿著罩袍戴著罩帽看不清麵相之人。
守衛不敢輕慢,匆忙去稟告。
深夜被吵醒的人,脾氣都不好。守衛在門外夾著身子縮著腦袋,門剛一開,頭頂便遭重擊。
“三更半夜的敲什麽敲,敲那響作甚?!”
守衛顧不得頭頂吃痛,一臉焦急地迴道:“大人,左都禦史大人來人,在前廳,看樣子像是有要事。”
原本還迷糊的謝大人這下徹底醒了。
督察院監察文武百官、皇親國戚的一切言行,亦對他們宗正寺有監察權,能找來宗正寺,要麽是哪位皇室宗親犯了事,要麽就是……謝大人趕緊迴屋整衣,火速趕來前廳。
“顧大人辛勞。深夜造訪,所為何事呀?”
顧銘屠未語,看了坐在身旁罩帽未解之人一眼。那人會意,脫下罩帽,露出一張麵目已被毀去大半的臉來,在深夜的燭火下,驚悚駭人。
謝大人驚懼不已,隻一眼,便趕緊移開目光,看著顧銘屠道:“這位是……”
那人從懷中拿出一本已有些年頭的冊子,雙手恭敬地捧至謝大人麵前。那冊子上赫然寫著三個字:寢食錄。寢食錄是專門記錄皇帝和後宮妃嬪們飲食起居的,小到皇帝扔了一個紙團,哼了一聲,妃嬪們跺了一下腳,打了個噴嚏……事無巨細,均詳細記錄在冊。謝大人自然知曉寢食錄為何物。看來與後宮有關,心下稍安。接過那本寢食錄翻著翻著,謝大人的手抖了起來,心也跟著提到了嗓子眼。
見事已成,顧銘屠起身介紹道:“這位是當年侍候皇上的內侍官王允。如果謝大人後麵需要人證,他會竭力配合。”
謝大人心驚肉跳,寢食錄上的字即便能造假,可每頁加蓋的柒喜印是絕不可能造假的。那是宗正寺獨有的印記,仿冒是絕無可能的。
宗正寺始建於西鹹成祖二十七年,謝氏世襲正一品,自成立之日起,便旨在守衛皇室和宗室秩序;供奉曆代先王、妃嬪,宗室族親靈位;掌管皇帝和宗室族親的一切婚喪嫁娶的核準與批閱,不受任何衙門管轄,連皇帝都對其敬畏三分,不敢輕易逾越。
至高的權威,必然伴隨著至苛的約束。
謝氏自第一代起,每一代宗正寺卿都隻能娶一位夫人,隻生養男孩,女孩一生下即會被送走,且終生不得查詢,探訪,男孩亦隻能生兩個。若遇上夫人不能生或者就是生不出來男孩這種極端情況,允準另娶夫人,原先的夫人便自動降為侍妾。之所以如此嚴苛,一是為了確保皇室宗親的隱秘不被更多人知道,一是為了讓謝氏一族能夠專心為皇室秩序效力,當好皇室監察者這個差,不為俗世的妻妾爭吵,兄弟隙牆所擾;世襲正一品大官,不受任何人管轄,便不會為權勢銀錢所惑,可持身中立。
兩個男孩,自幼都會接受宗正寺卿教育,年滿十五歲,最終被選為宗正寺卿那位接著繼續學習繼承者守則,沒被選中的那個會被送往不知去處的遠方,在遠方安然度過餘生。餘生中若出現宗正寺卿無嗣或早逝無嗣,被送往遠方的男孩的子嗣就會被選為新的宗正寺卿,來繼續謝氏的職責。
謝氏男兒自幼被要求每日在列位先祖靈前心念謝氏祖訓:皇天後土,萬邦唯上,謝氏一族永生永世願為曲周閔氏守衛秩序,如有違誓,謝氏一族死無喪身之地,永世不複超生。
閔氏發跡於曲周,是曲周最大的世家,那時皇權危危,天下四分,鬥爭異常激烈,東屬的穆氏以求和為由,遣送了自家三小姐,世間第一美人穆灩蓉去給閔氏世公子閔行雨做妻。閔行雨仰慕穆灩蓉已久,欣喜不已,幾番勸說父親,終如願。豈料過門後發現穆灩蓉已懷有身孕,姘頭乃是一唱曲的。當時的世情最重名節,事情敗露後,閔氏在世人麵前丟盡了顏麵,許多相隨之士紛紛離去,更在與東屬和西屬的交鋒中失了北屬不少地方,閔行雨他爹因此一蹶不振,纏綿榻上多時,閔氏在世家的爭奪中漸趨勢微,而後一步一步走到即將消亡的境地。閔行雨知這一切都是自己的錯,自責愧疚到想自殺,被自己的貼身侍從謝卯救下,告誡他:“不甘心就去拚,去殺,把那些笑你,諷你,踏你之人都踩在腳下,唯有如此,才能洗刷掉恥辱!而不是一死了之!”
之後不到半年,閔行雨他爹含恨而終,閔行雨繼任閔氏族長,帶著族僚和親衛一戰又一戰地拚,最終於五年後踏平了穆氏,收歸了西屬莫氏,打進了皇城,皇帝自縊宮廷,改朝換代自此開始。
閔行雨沒有用前朝的宮殿,而是在離老家曲周不遠的永平縣新建了一座宮邸,即現在的皇宮,永平縣也由此發展起來,成為今日天子之都,永平府。
因著當年的恥辱,閔行雨晚年立儲時猶疑難決。時任督察禦史的謝卯便提出一計,即後來的宗正寺。一生曆盡背叛、羞辱、廝殺、猜忌、權衡的閔行雨已很難再相信人,他誰都信不過,唯有一路扶持,出生入死,拚下江山的謝卯可信,閔行雨便請謝卯來當這宗正寺的長官,為表誠意,他下詔昭告天下宗正寺由謝氏世襲管轄;為保謝卯不受牽製,亦將宗正寺獨立於各衙門之外,連曆代皇帝的人選亦要經過宗正寺的審核。其他臣子認為給予宗正寺的權力過大,萬一宗正寺犯了事,哪個衙門有權追查?加之當時督察院也無衙門可以監察,很多人本就對謝卯心存不滿,借著宗正寺的事,便一股腦兒都陳請了,一時議論紛紛,風波不斷……
謝卯同閔行雨商量後,決定督察院監察百官,宗正寺監察皇室宗族,而督察院和宗正寺互相監察。此決定一經頒出,議論聲才漸止。此後多年裏,謝卯專職在皇室和宗族事務上,遠離朝堂,朝堂上的人也漸漸忘記了還有這個人,隻是偶爾會聽到“宗正寺”這三字。
謝卯自知身負重任,為保萬無一失,自行定立了家規、祖訓。連閔行雨都說他太過嚴苛,不必做到那種程度,可謝卯言出必行,以身做則。每日清晨必在祠堂心念百遍“皇天後土,萬邦唯上,謝氏一族永生永世願為曲周一脈守衛血脈,如有違誓,謝氏一族死無喪身之地,永世不複超生。”以自省。遣散了兩個侍妾,送她們隨各自的子女去遠方度過餘生。一生克己,從未逾越。閔行雨臨終時,對謝卯說:“卿克己複禮,朕自愧不如。有你在,朕放心。這個家,朕就交給你了……”閔行雨說完便咽了氣,謝卯頓覺肩上的擔子更重了,迴到宗正寺,對接任自己的兒子的管束越發地嚴格,就這樣一代又一代,曆經四百多年,謝氏一直謹守著自身的職責,半分未敢逾越。除了七代宗正寺卿早逝無子,由其弟子嗣繼任外,謝氏的皇家衛士之路,四百年堪稱一番平順。
但畢竟曆經了十三朝,四百多年,宗正寺的職責多少還是有些小變化的。除了皇宮內苑延續著曆代規章,每日事無巨細地記錄宮內各位主子的言行寢食外,宗室其他成員的言行監察皆已轉到了督察院。至於婚喪嫁娶,除皇帝和親王依然需要經過宗正寺的審核外,其他宗室宗親的婚喪嫁娶隻需向宗正寺報備即可。
謝大人也不知站了多久,顧銘屠和王允何時離去的他也沒印象,手心脊背早已濕透,伴著冷意。他想起當年那位專職記錄皇帝寢食、於大雪夜失足跌落枯井凍死的記事官羅文,亦想起在羅文之前就已經失蹤的內侍官王允。這些事如今想起來,都似有了緣由,有了前因後果……
當年宮內皇子皇女流言四起,他未詳查,主要是忌於先祖訓示,在沒有確鑿的證據前,切莫對任何皇室宗親展開調查,隱秘調查都不可以。皇室宗親不同於一般官宦,在沒有實證的情況下冒然監察,無論結果如何,都會損害皇室宗親的威嚴,而這個損害是無法彌補的。如今那流言又傳了起來,結合這本寢食錄,王允這個人證,還有模樣同龔子優越來越相像的皇子,這一切都在提醒他,若處理不當,他們謝氏四百多年的努力就要在他手裏毀於一旦了,而他,責無旁貸地必須要去糾正這個錯誤。
守衛閔氏皇族四百多年,多少秘辛都被他的先祖們埋在了宗正寺的檔案庫裏。顧銘屠為何帶著王允來,而不是讓王允自己來,這背後的種種謝昂不消細思也知道,有人想借機改朝換代,但對他而言,最重要的是如何最大程度地維護皇家的威嚴與皇室血統的純正。
翌日清晨,謝昂親自帶著宗正寺親衛進宮,直奔龔子優所居的青天院,院內的侍從見是宗正寺的人,都不敢阻攔。彼時龔子優未醒,謝昂指派兩名親衛將龔子優架起來,龔子優早已骨瘦如柴,架著他如架著一把枯柴,親衛沒怎麽費力就把他從床上弄了下來。腳底突然一涼,龔子優冷不丁醒來,氣若遊絲地問道:“謝……謝大人,何事啊?”
謝昂看著他好一會兒,道:“有事請龔大人去趟宗正寺,委屈龔大人移駕。”
龔子優一聽去宗正寺,眼神一暗,很快便垂下眼睛,片刻後道:“好。勞煩您稍等片刻……容我更衣後就隨您去。”
龔子優剛才眼神那一暗未逃過謝昂的眼睛。宗正寺不是誰都能去的地方,去了那地方的人多半都是出不來的,這個常識行走在這宮牆內的人都知道。龔子優自然也知道,他許是已猜到為何而去,卻還能如此鎮定,謝昂不由得多看了他兩眼。確實是個俊秀風雅的男子,即便此刻病容滿麵,形銷骨立,依然難掩其風華。許是有所觸,他靜靜在門外等候,約半刻鍾後,龔子優穿戴整齊出來,姿容比剛才更是俊逸幾分,可能是將死之人之故,總給人一種油盡燈枯之感。
謝昂帶著龔子優走了一段,借口還有事要去向太後稟告,讓四名親衛護送龔子優先行去了宗正寺,他帶著餘下的親衛火速趕赴皇後的鳳和殿。那時皇後剛起身,正在梳妝,謝昂帶著親衛無視宮門守衛,直闖了進來,於皇後寢宮外駐足,道:“下官謝昂,有要事請見皇後娘娘。”
早已有侍從進去稟告,因是宗正寺卿,皇後也不敢怠慢,遂將梳了一半的發簡單挽了髻,插上幾支朱釵,披上外衣便出來接見。見謝昂還跪著,忙道:“謝大人快請起。這麽一大早,謝大人有何事要見本宮?”
謝昂起身直腰,看著皇後的眼神毫無畏懼道:“下官想請兩位皇子去趟宗正寺,酉時前後會親自送迴來。還望娘娘允準。”
皇後聞言,臉色驟變,嘴唇有點哆嗦道:“為何?……為何突然要去宗正寺?”
謝昂還是一副鎮定的神情,解釋道:“近來宮內流言紛紛,屢禁不止,皇子日漸長大,再任由這些流言傳下去,恐有損皇子、皇上和娘娘的威嚴。趁此之機,下官想帶皇子去趟宗正寺,好生做個驗證,一來堵住那些流言之口,二來也可還皇子以清白。”
皇後極力忍著內心的恐慌,麵上假裝平靜,道:“流言傳一陣自會散去的,隨他們去吧。本宮都懶得理,謝大人也不必太在意。這皇宮內總是有各種各種的流言,都是瞎傳罷了。不必當真。”
謝昂輕笑。“娘娘說的在理。不過在下職責所在,還是確認一番的好。還望娘娘體諒下官的難處,請皇子跟下官去趟宗正寺。”
謝昂說的頭頭是道,皇後不知該如何拒絕,唇口癡呆那個毛病又犯了。她不確定謝昂知道了什麽,但知道如果自己再一味地阻止下去,一定會引起謝昂的懷疑,思量來思量去,決定冒險讓他帶走皇子。除了皇子與龔子優的相貌有些相似外,並沒有切實的證據能證明什麽。謝昂帶走皇子後,皇後一遍又一遍地這樣安慰著自己。過了好一陣,才想起這事該讓皇上知道,遂急匆匆朝宜興殿跑去。
皇後到時,隨侍在龔子優身旁的侍從已先一步進來稟告,說龔子優被謝昂帶去了宗正寺。皇後又補了句,皇子也被帶走了。皇帝急暈了,衝皇後言辭不善道:“救你父親那視死如歸的勁頭哪去了!怎能任由那謝昂帶走軒兒和時兒!廢物,都是一群廢物!”皇上說著踢了腳下的侍從一腳,用勁過大,那名侍從直直地被踢到了靠近門口的地方,跌在了太後腳下。
“都什麽時候了,不想對策,隻顧著拿奴才出氣!說別人廢物,你自己先頭一個!”
眾人聞言紛紛低頭,頭低得恨不得鑽進地板裏去。
侍從們都下去後,宜興殿裏隻剩下了皇帝,太後和皇後。
太後看著皇後半晌未語,突然開口道:“你知道了?”
皇後知道太後問的是皇子的事,如今這個時候,再裝傻已無意義,低頭便是默認了。
太後的表情有些譏諷地看向皇上,道:“看吧。哀家說過多少次了,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這世上哪有永遠的秘密,你以為把大家的嘴堵上,就安全了?幼稚!”
“剛還說朕隻顧著訓人不想對策,您現在這又是在做什麽?”
太後被懟了,十萬分地想懟迴去,可眼下不是跟皇上置氣的時候,遂竭力忍著,稍頓後道:“謝昂帶走了龔子優和軒兒、時兒,不打緊,問題是,他手上有沒有什麽證據?沒有證據也就是走一趟宗正寺,若沒查出來什麽,反而對我們有利,反倒可以洗清流言,不失為一件好事。”
“謝昂從來不打無把握的仗,他一定是發現了什麽有力的證據。”
“那究竟是什麽?你好好想想,當年可把首尾都給收拾幹淨了?!”
“那事沒幾個人知道!”皇上說著心虛地看了眼皇後,皇後知他心裏起了懷疑,心裏氣,可總不好當著皇上和太後的麵撒氣,鄭重道:“不是臣妾!臣妾連具體怎麽迴事都尚不清楚!”
三人沉默良久。
“看來隻能等著了。”太後突然說著起身,“哀家先迴宮,叫人請你舅舅去了,迴頭聽聽他怎麽說!”
皇後跟著也起身,坐立不安地迴了鳳和殿。
而宗正寺內,龔子優和兩位皇子分別被醫官抽取了幾滴血後送到了一處。
謝昂暗地裏看著龔子優和兩位皇子相處融洽,乍眼看去,還真像是父子三人。此前龔子優在青天院靜養時,皇上隔三差五接兩位皇子去那裏陪龔侍郎,此事謝昂也知道。所以眼下的三人相處融洽還不能證明什麽,隻能等酉時前後待檢測有了結果才能判斷。
他派人將皇子出生前一年皇帝和皇後、瑾妃的寢食錄都找了出來,亦派人去戊房找來了那一年龔子優出入宮廷的記錄,詳細地比對了一番,很多地方都有蹊蹺,可跟王允那本寢食錄卻很對的上,謝昂心中難免驚懼。具體的細節如何,還得提審過王允才能得知。
酉時將近,醫官拿著檢測結果來找他。白玉瓷的淺盅內,三滴血早已融合的嚴絲合縫,親密無間。謝昂深深地吸了口氣,前路兇險,可他必須隻身前往,即便是粉身碎骨。
五代先祖曾從一位萵羅商人處得一偏方,此方由夾竹桃、燕子歸、鼠草,晚春時節的露水一同煎熬,收其煮沸時的蒸汽液化而成的水,與七參混合,攪拌均勻,曬成幹粉存放,名曰七參粉。此粉能鑒別親緣關係,幾無差錯。五代先祖曾私下裏用此粉偷偷在多對父子、父女身上試過,均未出過錯,證明卻乃神藥。可此藥他們謝家從未在皇室宗親身上試過,今次乃第一次,令謝昂也是大開眼界。
兩位皇子被按時送迴了鳳和殿,龔子優卻依然滯留在宗正寺內,每日有人盡心伺候著。
這樣一直過了七日,風平浪靜。可皇上、皇後、太後等人每日卻過得戰戰兢兢。皇上甚是擔心龔子優,但也知道眼下這個節骨眼莽撞不得,強忍著繼續等候,盡管不知道要等多久。
十日後,謝昂身著朝服,手持奏本,與諸位大人一同前往正和殿上朝。宗正寺卿從不上朝,除非有重大事由,才會上朝。眾位大臣竊竊私語地猜忌著今日謝昂上朝所為何事。
被拍門聲驚醒的守衛一臉要發火的樣子,正待發作,看見眼前的玄鐵令牌,瞬間驚醒,手心冷汗頻頻滲出,聲音微顫地問候道:“小的見過禦史大人,不知禦史大人深夜造訪所為何事?”
“請你們謝大人。”
顧銘屠說著兀自跨門而入,朝前廳而去,身後跟著一個穿著罩袍戴著罩帽看不清麵相之人。
守衛不敢輕慢,匆忙去稟告。
深夜被吵醒的人,脾氣都不好。守衛在門外夾著身子縮著腦袋,門剛一開,頭頂便遭重擊。
“三更半夜的敲什麽敲,敲那響作甚?!”
守衛顧不得頭頂吃痛,一臉焦急地迴道:“大人,左都禦史大人來人,在前廳,看樣子像是有要事。”
原本還迷糊的謝大人這下徹底醒了。
督察院監察文武百官、皇親國戚的一切言行,亦對他們宗正寺有監察權,能找來宗正寺,要麽是哪位皇室宗親犯了事,要麽就是……謝大人趕緊迴屋整衣,火速趕來前廳。
“顧大人辛勞。深夜造訪,所為何事呀?”
顧銘屠未語,看了坐在身旁罩帽未解之人一眼。那人會意,脫下罩帽,露出一張麵目已被毀去大半的臉來,在深夜的燭火下,驚悚駭人。
謝大人驚懼不已,隻一眼,便趕緊移開目光,看著顧銘屠道:“這位是……”
那人從懷中拿出一本已有些年頭的冊子,雙手恭敬地捧至謝大人麵前。那冊子上赫然寫著三個字:寢食錄。寢食錄是專門記錄皇帝和後宮妃嬪們飲食起居的,小到皇帝扔了一個紙團,哼了一聲,妃嬪們跺了一下腳,打了個噴嚏……事無巨細,均詳細記錄在冊。謝大人自然知曉寢食錄為何物。看來與後宮有關,心下稍安。接過那本寢食錄翻著翻著,謝大人的手抖了起來,心也跟著提到了嗓子眼。
見事已成,顧銘屠起身介紹道:“這位是當年侍候皇上的內侍官王允。如果謝大人後麵需要人證,他會竭力配合。”
謝大人心驚肉跳,寢食錄上的字即便能造假,可每頁加蓋的柒喜印是絕不可能造假的。那是宗正寺獨有的印記,仿冒是絕無可能的。
宗正寺始建於西鹹成祖二十七年,謝氏世襲正一品,自成立之日起,便旨在守衛皇室和宗室秩序;供奉曆代先王、妃嬪,宗室族親靈位;掌管皇帝和宗室族親的一切婚喪嫁娶的核準與批閱,不受任何衙門管轄,連皇帝都對其敬畏三分,不敢輕易逾越。
至高的權威,必然伴隨著至苛的約束。
謝氏自第一代起,每一代宗正寺卿都隻能娶一位夫人,隻生養男孩,女孩一生下即會被送走,且終生不得查詢,探訪,男孩亦隻能生兩個。若遇上夫人不能生或者就是生不出來男孩這種極端情況,允準另娶夫人,原先的夫人便自動降為侍妾。之所以如此嚴苛,一是為了確保皇室宗親的隱秘不被更多人知道,一是為了讓謝氏一族能夠專心為皇室秩序效力,當好皇室監察者這個差,不為俗世的妻妾爭吵,兄弟隙牆所擾;世襲正一品大官,不受任何人管轄,便不會為權勢銀錢所惑,可持身中立。
兩個男孩,自幼都會接受宗正寺卿教育,年滿十五歲,最終被選為宗正寺卿那位接著繼續學習繼承者守則,沒被選中的那個會被送往不知去處的遠方,在遠方安然度過餘生。餘生中若出現宗正寺卿無嗣或早逝無嗣,被送往遠方的男孩的子嗣就會被選為新的宗正寺卿,來繼續謝氏的職責。
謝氏男兒自幼被要求每日在列位先祖靈前心念謝氏祖訓:皇天後土,萬邦唯上,謝氏一族永生永世願為曲周閔氏守衛秩序,如有違誓,謝氏一族死無喪身之地,永世不複超生。
閔氏發跡於曲周,是曲周最大的世家,那時皇權危危,天下四分,鬥爭異常激烈,東屬的穆氏以求和為由,遣送了自家三小姐,世間第一美人穆灩蓉去給閔氏世公子閔行雨做妻。閔行雨仰慕穆灩蓉已久,欣喜不已,幾番勸說父親,終如願。豈料過門後發現穆灩蓉已懷有身孕,姘頭乃是一唱曲的。當時的世情最重名節,事情敗露後,閔氏在世人麵前丟盡了顏麵,許多相隨之士紛紛離去,更在與東屬和西屬的交鋒中失了北屬不少地方,閔行雨他爹因此一蹶不振,纏綿榻上多時,閔氏在世家的爭奪中漸趨勢微,而後一步一步走到即將消亡的境地。閔行雨知這一切都是自己的錯,自責愧疚到想自殺,被自己的貼身侍從謝卯救下,告誡他:“不甘心就去拚,去殺,把那些笑你,諷你,踏你之人都踩在腳下,唯有如此,才能洗刷掉恥辱!而不是一死了之!”
之後不到半年,閔行雨他爹含恨而終,閔行雨繼任閔氏族長,帶著族僚和親衛一戰又一戰地拚,最終於五年後踏平了穆氏,收歸了西屬莫氏,打進了皇城,皇帝自縊宮廷,改朝換代自此開始。
閔行雨沒有用前朝的宮殿,而是在離老家曲周不遠的永平縣新建了一座宮邸,即現在的皇宮,永平縣也由此發展起來,成為今日天子之都,永平府。
因著當年的恥辱,閔行雨晚年立儲時猶疑難決。時任督察禦史的謝卯便提出一計,即後來的宗正寺。一生曆盡背叛、羞辱、廝殺、猜忌、權衡的閔行雨已很難再相信人,他誰都信不過,唯有一路扶持,出生入死,拚下江山的謝卯可信,閔行雨便請謝卯來當這宗正寺的長官,為表誠意,他下詔昭告天下宗正寺由謝氏世襲管轄;為保謝卯不受牽製,亦將宗正寺獨立於各衙門之外,連曆代皇帝的人選亦要經過宗正寺的審核。其他臣子認為給予宗正寺的權力過大,萬一宗正寺犯了事,哪個衙門有權追查?加之當時督察院也無衙門可以監察,很多人本就對謝卯心存不滿,借著宗正寺的事,便一股腦兒都陳請了,一時議論紛紛,風波不斷……
謝卯同閔行雨商量後,決定督察院監察百官,宗正寺監察皇室宗族,而督察院和宗正寺互相監察。此決定一經頒出,議論聲才漸止。此後多年裏,謝卯專職在皇室和宗族事務上,遠離朝堂,朝堂上的人也漸漸忘記了還有這個人,隻是偶爾會聽到“宗正寺”這三字。
謝卯自知身負重任,為保萬無一失,自行定立了家規、祖訓。連閔行雨都說他太過嚴苛,不必做到那種程度,可謝卯言出必行,以身做則。每日清晨必在祠堂心念百遍“皇天後土,萬邦唯上,謝氏一族永生永世願為曲周一脈守衛血脈,如有違誓,謝氏一族死無喪身之地,永世不複超生。”以自省。遣散了兩個侍妾,送她們隨各自的子女去遠方度過餘生。一生克己,從未逾越。閔行雨臨終時,對謝卯說:“卿克己複禮,朕自愧不如。有你在,朕放心。這個家,朕就交給你了……”閔行雨說完便咽了氣,謝卯頓覺肩上的擔子更重了,迴到宗正寺,對接任自己的兒子的管束越發地嚴格,就這樣一代又一代,曆經四百多年,謝氏一直謹守著自身的職責,半分未敢逾越。除了七代宗正寺卿早逝無子,由其弟子嗣繼任外,謝氏的皇家衛士之路,四百年堪稱一番平順。
但畢竟曆經了十三朝,四百多年,宗正寺的職責多少還是有些小變化的。除了皇宮內苑延續著曆代規章,每日事無巨細地記錄宮內各位主子的言行寢食外,宗室其他成員的言行監察皆已轉到了督察院。至於婚喪嫁娶,除皇帝和親王依然需要經過宗正寺的審核外,其他宗室宗親的婚喪嫁娶隻需向宗正寺報備即可。
謝大人也不知站了多久,顧銘屠和王允何時離去的他也沒印象,手心脊背早已濕透,伴著冷意。他想起當年那位專職記錄皇帝寢食、於大雪夜失足跌落枯井凍死的記事官羅文,亦想起在羅文之前就已經失蹤的內侍官王允。這些事如今想起來,都似有了緣由,有了前因後果……
當年宮內皇子皇女流言四起,他未詳查,主要是忌於先祖訓示,在沒有確鑿的證據前,切莫對任何皇室宗親展開調查,隱秘調查都不可以。皇室宗親不同於一般官宦,在沒有實證的情況下冒然監察,無論結果如何,都會損害皇室宗親的威嚴,而這個損害是無法彌補的。如今那流言又傳了起來,結合這本寢食錄,王允這個人證,還有模樣同龔子優越來越相像的皇子,這一切都在提醒他,若處理不當,他們謝氏四百多年的努力就要在他手裏毀於一旦了,而他,責無旁貸地必須要去糾正這個錯誤。
守衛閔氏皇族四百多年,多少秘辛都被他的先祖們埋在了宗正寺的檔案庫裏。顧銘屠為何帶著王允來,而不是讓王允自己來,這背後的種種謝昂不消細思也知道,有人想借機改朝換代,但對他而言,最重要的是如何最大程度地維護皇家的威嚴與皇室血統的純正。
翌日清晨,謝昂親自帶著宗正寺親衛進宮,直奔龔子優所居的青天院,院內的侍從見是宗正寺的人,都不敢阻攔。彼時龔子優未醒,謝昂指派兩名親衛將龔子優架起來,龔子優早已骨瘦如柴,架著他如架著一把枯柴,親衛沒怎麽費力就把他從床上弄了下來。腳底突然一涼,龔子優冷不丁醒來,氣若遊絲地問道:“謝……謝大人,何事啊?”
謝昂看著他好一會兒,道:“有事請龔大人去趟宗正寺,委屈龔大人移駕。”
龔子優一聽去宗正寺,眼神一暗,很快便垂下眼睛,片刻後道:“好。勞煩您稍等片刻……容我更衣後就隨您去。”
龔子優剛才眼神那一暗未逃過謝昂的眼睛。宗正寺不是誰都能去的地方,去了那地方的人多半都是出不來的,這個常識行走在這宮牆內的人都知道。龔子優自然也知道,他許是已猜到為何而去,卻還能如此鎮定,謝昂不由得多看了他兩眼。確實是個俊秀風雅的男子,即便此刻病容滿麵,形銷骨立,依然難掩其風華。許是有所觸,他靜靜在門外等候,約半刻鍾後,龔子優穿戴整齊出來,姿容比剛才更是俊逸幾分,可能是將死之人之故,總給人一種油盡燈枯之感。
謝昂帶著龔子優走了一段,借口還有事要去向太後稟告,讓四名親衛護送龔子優先行去了宗正寺,他帶著餘下的親衛火速趕赴皇後的鳳和殿。那時皇後剛起身,正在梳妝,謝昂帶著親衛無視宮門守衛,直闖了進來,於皇後寢宮外駐足,道:“下官謝昂,有要事請見皇後娘娘。”
早已有侍從進去稟告,因是宗正寺卿,皇後也不敢怠慢,遂將梳了一半的發簡單挽了髻,插上幾支朱釵,披上外衣便出來接見。見謝昂還跪著,忙道:“謝大人快請起。這麽一大早,謝大人有何事要見本宮?”
謝昂起身直腰,看著皇後的眼神毫無畏懼道:“下官想請兩位皇子去趟宗正寺,酉時前後會親自送迴來。還望娘娘允準。”
皇後聞言,臉色驟變,嘴唇有點哆嗦道:“為何?……為何突然要去宗正寺?”
謝昂還是一副鎮定的神情,解釋道:“近來宮內流言紛紛,屢禁不止,皇子日漸長大,再任由這些流言傳下去,恐有損皇子、皇上和娘娘的威嚴。趁此之機,下官想帶皇子去趟宗正寺,好生做個驗證,一來堵住那些流言之口,二來也可還皇子以清白。”
皇後極力忍著內心的恐慌,麵上假裝平靜,道:“流言傳一陣自會散去的,隨他們去吧。本宮都懶得理,謝大人也不必太在意。這皇宮內總是有各種各種的流言,都是瞎傳罷了。不必當真。”
謝昂輕笑。“娘娘說的在理。不過在下職責所在,還是確認一番的好。還望娘娘體諒下官的難處,請皇子跟下官去趟宗正寺。”
謝昂說的頭頭是道,皇後不知該如何拒絕,唇口癡呆那個毛病又犯了。她不確定謝昂知道了什麽,但知道如果自己再一味地阻止下去,一定會引起謝昂的懷疑,思量來思量去,決定冒險讓他帶走皇子。除了皇子與龔子優的相貌有些相似外,並沒有切實的證據能證明什麽。謝昂帶走皇子後,皇後一遍又一遍地這樣安慰著自己。過了好一陣,才想起這事該讓皇上知道,遂急匆匆朝宜興殿跑去。
皇後到時,隨侍在龔子優身旁的侍從已先一步進來稟告,說龔子優被謝昂帶去了宗正寺。皇後又補了句,皇子也被帶走了。皇帝急暈了,衝皇後言辭不善道:“救你父親那視死如歸的勁頭哪去了!怎能任由那謝昂帶走軒兒和時兒!廢物,都是一群廢物!”皇上說著踢了腳下的侍從一腳,用勁過大,那名侍從直直地被踢到了靠近門口的地方,跌在了太後腳下。
“都什麽時候了,不想對策,隻顧著拿奴才出氣!說別人廢物,你自己先頭一個!”
眾人聞言紛紛低頭,頭低得恨不得鑽進地板裏去。
侍從們都下去後,宜興殿裏隻剩下了皇帝,太後和皇後。
太後看著皇後半晌未語,突然開口道:“你知道了?”
皇後知道太後問的是皇子的事,如今這個時候,再裝傻已無意義,低頭便是默認了。
太後的表情有些譏諷地看向皇上,道:“看吧。哀家說過多少次了,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這世上哪有永遠的秘密,你以為把大家的嘴堵上,就安全了?幼稚!”
“剛還說朕隻顧著訓人不想對策,您現在這又是在做什麽?”
太後被懟了,十萬分地想懟迴去,可眼下不是跟皇上置氣的時候,遂竭力忍著,稍頓後道:“謝昂帶走了龔子優和軒兒、時兒,不打緊,問題是,他手上有沒有什麽證據?沒有證據也就是走一趟宗正寺,若沒查出來什麽,反而對我們有利,反倒可以洗清流言,不失為一件好事。”
“謝昂從來不打無把握的仗,他一定是發現了什麽有力的證據。”
“那究竟是什麽?你好好想想,當年可把首尾都給收拾幹淨了?!”
“那事沒幾個人知道!”皇上說著心虛地看了眼皇後,皇後知他心裏起了懷疑,心裏氣,可總不好當著皇上和太後的麵撒氣,鄭重道:“不是臣妾!臣妾連具體怎麽迴事都尚不清楚!”
三人沉默良久。
“看來隻能等著了。”太後突然說著起身,“哀家先迴宮,叫人請你舅舅去了,迴頭聽聽他怎麽說!”
皇後跟著也起身,坐立不安地迴了鳳和殿。
而宗正寺內,龔子優和兩位皇子分別被醫官抽取了幾滴血後送到了一處。
謝昂暗地裏看著龔子優和兩位皇子相處融洽,乍眼看去,還真像是父子三人。此前龔子優在青天院靜養時,皇上隔三差五接兩位皇子去那裏陪龔侍郎,此事謝昂也知道。所以眼下的三人相處融洽還不能證明什麽,隻能等酉時前後待檢測有了結果才能判斷。
他派人將皇子出生前一年皇帝和皇後、瑾妃的寢食錄都找了出來,亦派人去戊房找來了那一年龔子優出入宮廷的記錄,詳細地比對了一番,很多地方都有蹊蹺,可跟王允那本寢食錄卻很對的上,謝昂心中難免驚懼。具體的細節如何,還得提審過王允才能得知。
酉時將近,醫官拿著檢測結果來找他。白玉瓷的淺盅內,三滴血早已融合的嚴絲合縫,親密無間。謝昂深深地吸了口氣,前路兇險,可他必須隻身前往,即便是粉身碎骨。
五代先祖曾從一位萵羅商人處得一偏方,此方由夾竹桃、燕子歸、鼠草,晚春時節的露水一同煎熬,收其煮沸時的蒸汽液化而成的水,與七參混合,攪拌均勻,曬成幹粉存放,名曰七參粉。此粉能鑒別親緣關係,幾無差錯。五代先祖曾私下裏用此粉偷偷在多對父子、父女身上試過,均未出過錯,證明卻乃神藥。可此藥他們謝家從未在皇室宗親身上試過,今次乃第一次,令謝昂也是大開眼界。
兩位皇子被按時送迴了鳳和殿,龔子優卻依然滯留在宗正寺內,每日有人盡心伺候著。
這樣一直過了七日,風平浪靜。可皇上、皇後、太後等人每日卻過得戰戰兢兢。皇上甚是擔心龔子優,但也知道眼下這個節骨眼莽撞不得,強忍著繼續等候,盡管不知道要等多久。
十日後,謝昂身著朝服,手持奏本,與諸位大人一同前往正和殿上朝。宗正寺卿從不上朝,除非有重大事由,才會上朝。眾位大臣竊竊私語地猜忌著今日謝昂上朝所為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