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江府新任知府令於年前臘月二十三到了鬆江府。
考慮到此時動身,也要年後才能迴到永平府,孝煜便接受了孝嫻的邀請,在鬆江府過年。初五剛過便啟程,二月中旬時迴到了永平府。
離開時還是炎炎夏日,歸來已是春寒料峭,枯枝萌芽時。
簡要向父王迴稟了鬆江府概況並受了父王一番誇讚後,孝煜迴到了南院。
剛落座,櫻子便端著托盤進來,蘭姨將盤中的補湯端到跟前,囑咐道:“人參湯,去疲累的。快趁熱喝了。”
孝煜笑著接過,“謝謝蘭姨。”
“我倒沒怎麽管,都是櫻子盯著的。”
孝煜歪頭看著櫻子,“那也謝謝櫻子。”
櫻子嬌羞,輕聲道:“公子覺得如何?”
孝煜嚐了口,入口挺淡,可下肚後頓覺暖和起來,一直緊繃的身子也跟著放鬆下來。“好喝。”
“那日後給您常做。”
“好啊。”
韓夫人默然看著他們。櫻子的心思她看的清楚,可惜了……日後孝煜若有意,她可以做個偏室,眼下最緊要的,是孝煜的婚事。
因孝嫻那件事,王妃這幾個月對她熱情了許多,並為孝煜的婚事積極地張羅著。先前還尚可借著孝煜不在她不好做主迴絕,眼下孝煜迴來了,這事總該有個了結。為免孝煜迴頭被問措手不及,韓夫人提前跟他提起了婚事。
這事早在去年由寧州迴來後就該解決,後來外出鬆江府就耽擱了下來,如今再提,孝煜倒未覺得唐突。也幸得這期間有閑暇,讓他好好想了想他跟阿沅的可能。
廬陽郡主家的二小姐是王爺相中的,韓夫人心中自是不喜。若她知此次結親並未有利益牽扯其中,心裏或許會好受些。
安西王是打心裏喜歡韓夫人的,孝煜出生時他是真高興。王妃一日無意間提及廬陽郡主家的二小姐在選親,王爺便讓王妃上上心,看能不能搓成孝煜的婚事。廬陽郡主府的家風學養在永平府是出了名的好,府內未出閣的幾位小姐性情各異,才學品貌,嫻雅溫恭都是拔尖的,求親者向來不絕。安西王府的親,旁人自是求之不得,王妃沒費什麽力就弄清了對方的意願,遂稟了王爺。王爺又讓她去問問韓夫人的意思。已婚已嫁的幾個子女的婚事皆是王爺自個兒做主,唯獨孝煜這次,卻要問問韓夫人,王妃心中多少有些不悅。不悅歸不悅,可念著孝煜救孝嫻的恩情,王妃便沒過多計較。前去問話,韓夫人卻還是如前所說,希望問問孝煜的意思。
“王妃那邊還在等迴話,你怎麽想的?”
“可否緩幾日?”
韓夫人看著他,猜他可能要想想。“也好。隻是別太久。這事王妃那邊已經問了有十來日,拖久了不好。”
“不會很久的,就這幾日。”
孝煜眼神堅定,韓夫人便沒再說什麽。母子倆又說了會兒話,各自歇去。
這日早間,阿沅用完早膳出了前廳,在迴房的路上曼澤悄默聲地來到跟前,往她懷中塞了封信,轉身便背著書包跑了。驚疑之下瞥見信封上熟悉的字跡,心中喜悅,火速奔迴房中查看。
孝煜約她明日在榮昌伯爵府見麵。
明日婉琪出閣,她要隨母親去榮昌伯爵府。他定是受紹卿所邀,也會前去。
去年孝煜從寧州迴來後,阿沅沒見到他,隻收到封信,告知她有急事要出永平府,等事情辦妥後定來見她。豈料兩個月後又收到他另一封信,說鬆江府形勢複雜,估計要待到年底才能迴來。他在信中雖未言明,但字裏行間是希望自己能等等他的。阿沅心中不確定,行動上卻實力閃避著母親和姑母的各種說親事宜。看著手中的信,阿沅心中歎道,“要是再晚些,我可就要招架不住了。”
婉琪嫁的是薊州知州的次孫,嫁的比婉兒近。聽說是榮昌伯的意思,讓婉琪嫁的近些,日後方便照應。這跟嫁在了永平府沒差。想起遠在緬州的婉兒,阿沅不禁傷感起來。自前年來過一封信後,婉兒再沒信來,阿沅也不知道她現今如何。私下問過婉琪和紹卿,也說沒有信來。年前緬州州府沈知同來永平府辦事,紹卿借機詢問,終究是知州家事,那位沈知同也不甚清楚,隻說“沒聽說知州大人家出什麽事,應是都好吧”,紹卿便以此安慰自己,亦安慰兄嫂。
趁著母親和姑母說話,阿沅溜到了紹卿院子裏。見阿沅來,紹卿拽著孝翊出去。孝翊一頭霧水,不解地看看孝煜,看看阿沅,嘴裏一邊念叨著“幹嘛呀?幹嘛拉我出去啊?”,一邊不斷叫紹卿別拽他。
那年孝煜與阿沅在晏子塢約見,孝煜攙扶著醉酒的阿沅的身影紹卿有看到。再迴想那之前在蕪柳居提到阿沅時,孝煜神情的變化。阿沅曾跟叔父送貨到過寧州的事他也早就知道。後來孝煜從寧州迴來,再在蕪柳居那次,他也有試探過,心中早已明了八九。遂孝煜昨日說今日借他的地方一用時,他欣然應允。這世間多一對佳偶總比多一對怨偶來的令人欣慰。自己已然無望,便更希望孝煜能得償所願。
屋內靜默了好一陣,一旁爐子上水壺裏的水開了,熱氣頂的壺蓋嗞嗞地響。阿沅被孝煜盯得很不自在,身子也似被綁縛般不敢動,小腿發麻到痙攣才輕輕動了動,小聲微顫地問道:“你昨日來信,說有話說……是什麽呀?”
孝煜還是不語,阿沅有點急,“你……幹嘛一直盯著我看……我臉上有什麽東西嗎?”
孝煜上前幾步,伸手將阿沅撫在臉上的手拿下來握在手中,低頭看著阿沅的眼睛道:“我在確認一件事情。”
驟然如此親近,阿沅無措極了,覺著心都跳到了嗓子眼,“……什麽?”
因挨得過近,阿沅的眼白和瞳仁都看的格外清楚,孝煜在那瞳仁裏看到了自己。來之前盡管已經想得很清楚,可臨了還是想再確認一下。這個決定不僅關乎自己,更關乎阿沅,他不希望將來後悔,更不希望阿沅因此受到任何傷害。
“你願意跟我成親嗎?”
阿沅被這句話驚得不輕,差點噎到。
阿沅有想過孝煜可能有這方麵的話想跟自己說,可沒想到,他一開口竟然就說成親,這速度也太快了吧!
孝煜輕輕捏了捏阿沅的手背,阿沅吃痛迴神,不敢看孝煜的眼睛,低著頭來迴找,渴望找到個安放自己眼睛的地方,可是,無處安放。
孝煜將右手放在阿沅的後頸,稍一用力,阿沅不得不抬起頭來看著他。阿沅的麵頰和耳垂染上了大片緋霞,使得原本就黑亮的眼睛更加閃耀,朱唇輕吐……身體裏有股衝動欲向前,可理智告訴他,不可。待心裏那股衝動漸漸淡下去後,孝煜輕語道:“不用現在迴答。但也不要讓我等太久。我等不了太久。”
阿沅看到孝煜眼中的堅定。他說話時吹到她臉上的熱氣帶著渴望,一點一點像暑熱襲來,滲入她臉上每一寸肌膚,旋即滲入全身,整個身子都跟著燙起來。
望著近在咫尺的眼睛,阿沅堅定道:“我知道。”
迴府的路上,孝翊像研究棋局似地看著孝煜,孝煜被他看得很是不自在,囑咐道:“迴去後不許跟母親提今日的事。”
“條件呢?”
“你要的答案,幾日後便有。”
“成交。”
三日後,孝煜收到阿沅的答複。一隻翹著前腿的烏龜慵懶地臥在水缸中央。
他們曾經在信中互比過,阿沅是那隻龜,孝煜是載著那隻龜的水缸。“一生一世這樣也不錯呀。”“那就一生一世。”
孝煜看了那幅畫看了很久很久。平靜下來後,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告訴母親。
“何曼均?她父親可是那位書畫大家何如意?”
“正是。”
“那就沒錯了。”見孝煜麵有不解,韓夫人解釋道:“去年,孝嫻跟這位何小姐有過一麵之緣,印象極好,想給你說親來著。可那時你遠在寧州,一切未知,便不了了之。沒想到,到頭來,還是碰上了。”
孝煜抿唇赧笑,雙頰有微淡的紅暈。“阿沅性子活泛,極易相處,孝嫻姐姐對她印象好是自然的。”
韓夫人的眉眼比剛才要舒展些,孝煜很少看到母親笑,此刻這般喜悅更是從未見過。念及是因自己的事讓母親如此高興,孝煜更是開心。
“能跟自己心儀的人在一起,是難得的幸事。這世間,錯過的人太多了,你要珍惜。莫要辜負了這緣分。”
韓夫人說著說著聲音裏帶出些許傷感,孝煜知道母親大概是深有所感才會如此,遂迴道:“兒子明白。定會好好珍惜。”
“這事還需稟告王爺,由王妃出麵來張羅。晚上無事的話不要外出,在院裏呆著。”
韓夫人已經在王爺的書房外等了近一個時辰。在朱越的記憶裏,韓夫人從未主動找過王爺,今日不僅主動來找,等了近一個時辰也不見退意,看來定是有什麽重要的事情非見王爺不可。朱越幾次建言進去通報,韓夫人都說不用,等王爺談完事再說。朱越便隻好在一旁小心伺候著。
近亥時,書房的門開了,韓夫人側過身,背對著書房。朱越過來請,“夫人,王爺請您進去。”韓夫人這才轉身朝書房走去。
聽到朱越說韓夫人已在書房外等了近一個時辰時,安西王有瞬間的恍惚,以為聽錯了。確定是真的後心頭竟有點緊張,不禁笑自己,怎麽跟個毛頭小子似的。當韓夫人邁進書房,他心裏緊張,喜悅,麵上卻故作鎮定。待韓夫人落座,他也坐下後,問道:“聽朱越說你在外麵等了很久,可是有要緊事?”
“有件事需要跟王爺商量。”
“何事?”
“孝煜的婚事。”
自進屋來,韓夫人就一直未正眼看王爺,唯說到“孝煜的婚事”才正眼看了王爺一眼。安西王輕抿唇角,為韓夫人剛才那一眼心生蕩漾。安西王有種感覺,孝煜的婚事怕是要脫離自己的安排了,如若不然,韓夫人當不會出現在此。“孝煜看中了哪家的小姐?”
早知什麽事都瞞不過他,可這樣被猜中接下來要說的話,多少有些不快,不過這樣也省了她開口,算是扯平了。
“翰林院修撰何如意家的長女,何曼均。”
安西王眯了眯眼,“皇帝的前侍讀何如意?那個書畫大家何如意?”
“是。”
韓夫人能清晰地聽到自己的心跳聲。屋內好一陣沉默後,王爺道:“你怎麽看?”
韓夫人再次看了王爺一眼,一如先前那樣不疾不徐,“這位何小姐我尚未見過。隻聽孝嫻和孝煜提起過,聽著是個性情疏朗的女子。”
“孝嫻?孝嫻見過此女。”
“是。”
“能讓孝嫻掛在嘴邊的女子,想來定是不差的。……孝煜年紀也不小了,何家那邊若沒問題,就盡早定下來吧。”
如此順利便談妥了,這倒是出乎韓夫人的意料。來之前心裏打了諸多腹稿,結果一個都未用到。她微抬眉眼,欲言又止。王爺知她心思,道:“明日我會知會王妃一聲,讓她備禮安排人去何府提親。”
韓夫人低頭躬身道:“麻煩王爺和王妃了。”
生疏。明明是來求他的,卻始終不肯低頭,甚至連平視都吝於給他,隻當他做外人。可又能怎樣,心裏有怨是真的,不忍責她亦是真的。“若雲,孝煜也是我的孩子,何來麻煩?”
韓夫人稍頓後,起身俯禮道:“夜深了,不打攪王爺休息了。”
韓夫人行完禮轉身就走。王爺望著她的背喊道:“若雲……”韓夫人停下,等著王爺後麵的話,等了好一會兒,聽到王爺道:“夜深露重,小心點,別著涼了。”“謝王爺關心。”
剛才屋內的談話朱越在門外聽得清楚,王爺究竟是出於不忍迴絕韓夫人還是真覺得這門親事無礙,他尚不確定,遂問道:“王爺,這門親確定要結?”
安西王手撚著下巴上並不算長的胡子思索著。“何如意如今隻是個四品小文官,與朝中諸人亦無交際,素日裏隻穿梭於府中和翰林院文庫,想來倒是比廬陽郡主家還要省心些。”
“現在看著是這樣,但這位何大人畢竟在禦前侍奉過,就擔心日後……會不會再有什麽牽扯……三公子又是個重情義之人……”
“何家是外來客,在永平府並無根基,姻親上亦無動搖宮牆之力,這一點最是難得。他們若能安守己道,一世平安亦非不可。”
真的能如此當然最好。隻是……朱越心中並不是很相信。這麽多年,看了很多人,很多事,能如願尚且要經曆千難萬阻,更何況本就潛在著風險的人和事。
跟父親母親攤牌前,阿沅先跟祖母透了底。事關阿沅終身大事,祖母嘴上應著會說服父親母親,心裏卻到底還是不定。
晚間,阿貴悄悄將老爺和夫人請至祖母屋內。
“安西王府?”母親顯然被這消息驚得不輕,同時覺著受了欺騙。這麽久了,她竟然絲毫未有察覺,整日裏還為阿沅的婚事操心不已。
母親怨懟地看著阿沅,阿沅自知理虧,隻顧咧嘴傻笑。
“安西王府那邊同意這門親事嗎?別我們剃頭挑子一頭熱,迴頭落個攀高枝的名聲怎麽辦。”母親怨歸怨,可該問的卻一個不落地問。
“聽阿沅的意思,八九不離十。今兒找你們來,就是提前告知你們有這麽迴事,以防王府那邊來了人,你們還蒙在鼓裏。”祖母替阿沅解圍道。
“她都把我們蒙在鼓裏這麽久了,我忙進忙出的忙她的事,她竟一點不體諒我的辛苦……”母親說著說著委屈難過起來。祖母安慰道:“她沒先斬後奏你就燒高香吧。我們阿沅還是知道分寸的。”
母親被祖母這句話震得一時竟不敢出聲。以阿沅的性子,做出“先斬後奏”的事來並非不可能,想來,現下可不就萬幸嗎。
父親一直靜坐未語,此時道:“王公貴胄的府邸,外人看著華貴無比,內裏難免為是非之地。難進亦難出,你可知?”
王公貴胄府邸裏的生活究竟什麽樣,阿沅自是沒有體驗過。借著孝翊的口多少雖有耳聞,讀過聽過的野史、正史、話本、評書,也知道侯門是非多,可她隻想跟孝煜在一起,並不想參與任何爭權奪利之事。
“我知道。女兒隻想嫁一個自己想嫁之人。從前不確定此生能否遇見這樣一個人,如今遇到了,便不想放棄。比起將來有可能要麵對的是非,女兒更怕不能與他相守。還望父親成全。”
阿沅跪伏於地,行大禮。
不久的將來,永平府必有大變,安西王府必然是這大變的漩渦之一,結局未可知啊。何如意多想跟阿沅說說心中的擔憂,可那些擔憂不能出口,亦不太容易說的清楚。心裏不願阿沅踏入那是非之地,卻也清楚,兒女自有兒女福,此生若真有劫難要度,怎麽躲亦是躲不掉的,做父母的哪能看顧一輩子。
“若你心意已決,那好吧。隻是要記住,不負此生,勿求圓滿。”
“女兒謹記父親教誨。謝父親成全。”
阿沅看著母親,母親強忍著淚水欲言又止,阿沅頓時淚如雨下,向母親行禮,“謝母親成全。”轉而又向祖母行禮,“謝祖母成全。”
考慮到此時動身,也要年後才能迴到永平府,孝煜便接受了孝嫻的邀請,在鬆江府過年。初五剛過便啟程,二月中旬時迴到了永平府。
離開時還是炎炎夏日,歸來已是春寒料峭,枯枝萌芽時。
簡要向父王迴稟了鬆江府概況並受了父王一番誇讚後,孝煜迴到了南院。
剛落座,櫻子便端著托盤進來,蘭姨將盤中的補湯端到跟前,囑咐道:“人參湯,去疲累的。快趁熱喝了。”
孝煜笑著接過,“謝謝蘭姨。”
“我倒沒怎麽管,都是櫻子盯著的。”
孝煜歪頭看著櫻子,“那也謝謝櫻子。”
櫻子嬌羞,輕聲道:“公子覺得如何?”
孝煜嚐了口,入口挺淡,可下肚後頓覺暖和起來,一直緊繃的身子也跟著放鬆下來。“好喝。”
“那日後給您常做。”
“好啊。”
韓夫人默然看著他們。櫻子的心思她看的清楚,可惜了……日後孝煜若有意,她可以做個偏室,眼下最緊要的,是孝煜的婚事。
因孝嫻那件事,王妃這幾個月對她熱情了許多,並為孝煜的婚事積極地張羅著。先前還尚可借著孝煜不在她不好做主迴絕,眼下孝煜迴來了,這事總該有個了結。為免孝煜迴頭被問措手不及,韓夫人提前跟他提起了婚事。
這事早在去年由寧州迴來後就該解決,後來外出鬆江府就耽擱了下來,如今再提,孝煜倒未覺得唐突。也幸得這期間有閑暇,讓他好好想了想他跟阿沅的可能。
廬陽郡主家的二小姐是王爺相中的,韓夫人心中自是不喜。若她知此次結親並未有利益牽扯其中,心裏或許會好受些。
安西王是打心裏喜歡韓夫人的,孝煜出生時他是真高興。王妃一日無意間提及廬陽郡主家的二小姐在選親,王爺便讓王妃上上心,看能不能搓成孝煜的婚事。廬陽郡主府的家風學養在永平府是出了名的好,府內未出閣的幾位小姐性情各異,才學品貌,嫻雅溫恭都是拔尖的,求親者向來不絕。安西王府的親,旁人自是求之不得,王妃沒費什麽力就弄清了對方的意願,遂稟了王爺。王爺又讓她去問問韓夫人的意思。已婚已嫁的幾個子女的婚事皆是王爺自個兒做主,唯獨孝煜這次,卻要問問韓夫人,王妃心中多少有些不悅。不悅歸不悅,可念著孝煜救孝嫻的恩情,王妃便沒過多計較。前去問話,韓夫人卻還是如前所說,希望問問孝煜的意思。
“王妃那邊還在等迴話,你怎麽想的?”
“可否緩幾日?”
韓夫人看著他,猜他可能要想想。“也好。隻是別太久。這事王妃那邊已經問了有十來日,拖久了不好。”
“不會很久的,就這幾日。”
孝煜眼神堅定,韓夫人便沒再說什麽。母子倆又說了會兒話,各自歇去。
這日早間,阿沅用完早膳出了前廳,在迴房的路上曼澤悄默聲地來到跟前,往她懷中塞了封信,轉身便背著書包跑了。驚疑之下瞥見信封上熟悉的字跡,心中喜悅,火速奔迴房中查看。
孝煜約她明日在榮昌伯爵府見麵。
明日婉琪出閣,她要隨母親去榮昌伯爵府。他定是受紹卿所邀,也會前去。
去年孝煜從寧州迴來後,阿沅沒見到他,隻收到封信,告知她有急事要出永平府,等事情辦妥後定來見她。豈料兩個月後又收到他另一封信,說鬆江府形勢複雜,估計要待到年底才能迴來。他在信中雖未言明,但字裏行間是希望自己能等等他的。阿沅心中不確定,行動上卻實力閃避著母親和姑母的各種說親事宜。看著手中的信,阿沅心中歎道,“要是再晚些,我可就要招架不住了。”
婉琪嫁的是薊州知州的次孫,嫁的比婉兒近。聽說是榮昌伯的意思,讓婉琪嫁的近些,日後方便照應。這跟嫁在了永平府沒差。想起遠在緬州的婉兒,阿沅不禁傷感起來。自前年來過一封信後,婉兒再沒信來,阿沅也不知道她現今如何。私下問過婉琪和紹卿,也說沒有信來。年前緬州州府沈知同來永平府辦事,紹卿借機詢問,終究是知州家事,那位沈知同也不甚清楚,隻說“沒聽說知州大人家出什麽事,應是都好吧”,紹卿便以此安慰自己,亦安慰兄嫂。
趁著母親和姑母說話,阿沅溜到了紹卿院子裏。見阿沅來,紹卿拽著孝翊出去。孝翊一頭霧水,不解地看看孝煜,看看阿沅,嘴裏一邊念叨著“幹嘛呀?幹嘛拉我出去啊?”,一邊不斷叫紹卿別拽他。
那年孝煜與阿沅在晏子塢約見,孝煜攙扶著醉酒的阿沅的身影紹卿有看到。再迴想那之前在蕪柳居提到阿沅時,孝煜神情的變化。阿沅曾跟叔父送貨到過寧州的事他也早就知道。後來孝煜從寧州迴來,再在蕪柳居那次,他也有試探過,心中早已明了八九。遂孝煜昨日說今日借他的地方一用時,他欣然應允。這世間多一對佳偶總比多一對怨偶來的令人欣慰。自己已然無望,便更希望孝煜能得償所願。
屋內靜默了好一陣,一旁爐子上水壺裏的水開了,熱氣頂的壺蓋嗞嗞地響。阿沅被孝煜盯得很不自在,身子也似被綁縛般不敢動,小腿發麻到痙攣才輕輕動了動,小聲微顫地問道:“你昨日來信,說有話說……是什麽呀?”
孝煜還是不語,阿沅有點急,“你……幹嘛一直盯著我看……我臉上有什麽東西嗎?”
孝煜上前幾步,伸手將阿沅撫在臉上的手拿下來握在手中,低頭看著阿沅的眼睛道:“我在確認一件事情。”
驟然如此親近,阿沅無措極了,覺著心都跳到了嗓子眼,“……什麽?”
因挨得過近,阿沅的眼白和瞳仁都看的格外清楚,孝煜在那瞳仁裏看到了自己。來之前盡管已經想得很清楚,可臨了還是想再確認一下。這個決定不僅關乎自己,更關乎阿沅,他不希望將來後悔,更不希望阿沅因此受到任何傷害。
“你願意跟我成親嗎?”
阿沅被這句話驚得不輕,差點噎到。
阿沅有想過孝煜可能有這方麵的話想跟自己說,可沒想到,他一開口竟然就說成親,這速度也太快了吧!
孝煜輕輕捏了捏阿沅的手背,阿沅吃痛迴神,不敢看孝煜的眼睛,低著頭來迴找,渴望找到個安放自己眼睛的地方,可是,無處安放。
孝煜將右手放在阿沅的後頸,稍一用力,阿沅不得不抬起頭來看著他。阿沅的麵頰和耳垂染上了大片緋霞,使得原本就黑亮的眼睛更加閃耀,朱唇輕吐……身體裏有股衝動欲向前,可理智告訴他,不可。待心裏那股衝動漸漸淡下去後,孝煜輕語道:“不用現在迴答。但也不要讓我等太久。我等不了太久。”
阿沅看到孝煜眼中的堅定。他說話時吹到她臉上的熱氣帶著渴望,一點一點像暑熱襲來,滲入她臉上每一寸肌膚,旋即滲入全身,整個身子都跟著燙起來。
望著近在咫尺的眼睛,阿沅堅定道:“我知道。”
迴府的路上,孝翊像研究棋局似地看著孝煜,孝煜被他看得很是不自在,囑咐道:“迴去後不許跟母親提今日的事。”
“條件呢?”
“你要的答案,幾日後便有。”
“成交。”
三日後,孝煜收到阿沅的答複。一隻翹著前腿的烏龜慵懶地臥在水缸中央。
他們曾經在信中互比過,阿沅是那隻龜,孝煜是載著那隻龜的水缸。“一生一世這樣也不錯呀。”“那就一生一世。”
孝煜看了那幅畫看了很久很久。平靜下來後,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告訴母親。
“何曼均?她父親可是那位書畫大家何如意?”
“正是。”
“那就沒錯了。”見孝煜麵有不解,韓夫人解釋道:“去年,孝嫻跟這位何小姐有過一麵之緣,印象極好,想給你說親來著。可那時你遠在寧州,一切未知,便不了了之。沒想到,到頭來,還是碰上了。”
孝煜抿唇赧笑,雙頰有微淡的紅暈。“阿沅性子活泛,極易相處,孝嫻姐姐對她印象好是自然的。”
韓夫人的眉眼比剛才要舒展些,孝煜很少看到母親笑,此刻這般喜悅更是從未見過。念及是因自己的事讓母親如此高興,孝煜更是開心。
“能跟自己心儀的人在一起,是難得的幸事。這世間,錯過的人太多了,你要珍惜。莫要辜負了這緣分。”
韓夫人說著說著聲音裏帶出些許傷感,孝煜知道母親大概是深有所感才會如此,遂迴道:“兒子明白。定會好好珍惜。”
“這事還需稟告王爺,由王妃出麵來張羅。晚上無事的話不要外出,在院裏呆著。”
韓夫人已經在王爺的書房外等了近一個時辰。在朱越的記憶裏,韓夫人從未主動找過王爺,今日不僅主動來找,等了近一個時辰也不見退意,看來定是有什麽重要的事情非見王爺不可。朱越幾次建言進去通報,韓夫人都說不用,等王爺談完事再說。朱越便隻好在一旁小心伺候著。
近亥時,書房的門開了,韓夫人側過身,背對著書房。朱越過來請,“夫人,王爺請您進去。”韓夫人這才轉身朝書房走去。
聽到朱越說韓夫人已在書房外等了近一個時辰時,安西王有瞬間的恍惚,以為聽錯了。確定是真的後心頭竟有點緊張,不禁笑自己,怎麽跟個毛頭小子似的。當韓夫人邁進書房,他心裏緊張,喜悅,麵上卻故作鎮定。待韓夫人落座,他也坐下後,問道:“聽朱越說你在外麵等了很久,可是有要緊事?”
“有件事需要跟王爺商量。”
“何事?”
“孝煜的婚事。”
自進屋來,韓夫人就一直未正眼看王爺,唯說到“孝煜的婚事”才正眼看了王爺一眼。安西王輕抿唇角,為韓夫人剛才那一眼心生蕩漾。安西王有種感覺,孝煜的婚事怕是要脫離自己的安排了,如若不然,韓夫人當不會出現在此。“孝煜看中了哪家的小姐?”
早知什麽事都瞞不過他,可這樣被猜中接下來要說的話,多少有些不快,不過這樣也省了她開口,算是扯平了。
“翰林院修撰何如意家的長女,何曼均。”
安西王眯了眯眼,“皇帝的前侍讀何如意?那個書畫大家何如意?”
“是。”
韓夫人能清晰地聽到自己的心跳聲。屋內好一陣沉默後,王爺道:“你怎麽看?”
韓夫人再次看了王爺一眼,一如先前那樣不疾不徐,“這位何小姐我尚未見過。隻聽孝嫻和孝煜提起過,聽著是個性情疏朗的女子。”
“孝嫻?孝嫻見過此女。”
“是。”
“能讓孝嫻掛在嘴邊的女子,想來定是不差的。……孝煜年紀也不小了,何家那邊若沒問題,就盡早定下來吧。”
如此順利便談妥了,這倒是出乎韓夫人的意料。來之前心裏打了諸多腹稿,結果一個都未用到。她微抬眉眼,欲言又止。王爺知她心思,道:“明日我會知會王妃一聲,讓她備禮安排人去何府提親。”
韓夫人低頭躬身道:“麻煩王爺和王妃了。”
生疏。明明是來求他的,卻始終不肯低頭,甚至連平視都吝於給他,隻當他做外人。可又能怎樣,心裏有怨是真的,不忍責她亦是真的。“若雲,孝煜也是我的孩子,何來麻煩?”
韓夫人稍頓後,起身俯禮道:“夜深了,不打攪王爺休息了。”
韓夫人行完禮轉身就走。王爺望著她的背喊道:“若雲……”韓夫人停下,等著王爺後麵的話,等了好一會兒,聽到王爺道:“夜深露重,小心點,別著涼了。”“謝王爺關心。”
剛才屋內的談話朱越在門外聽得清楚,王爺究竟是出於不忍迴絕韓夫人還是真覺得這門親事無礙,他尚不確定,遂問道:“王爺,這門親確定要結?”
安西王手撚著下巴上並不算長的胡子思索著。“何如意如今隻是個四品小文官,與朝中諸人亦無交際,素日裏隻穿梭於府中和翰林院文庫,想來倒是比廬陽郡主家還要省心些。”
“現在看著是這樣,但這位何大人畢竟在禦前侍奉過,就擔心日後……會不會再有什麽牽扯……三公子又是個重情義之人……”
“何家是外來客,在永平府並無根基,姻親上亦無動搖宮牆之力,這一點最是難得。他們若能安守己道,一世平安亦非不可。”
真的能如此當然最好。隻是……朱越心中並不是很相信。這麽多年,看了很多人,很多事,能如願尚且要經曆千難萬阻,更何況本就潛在著風險的人和事。
跟父親母親攤牌前,阿沅先跟祖母透了底。事關阿沅終身大事,祖母嘴上應著會說服父親母親,心裏卻到底還是不定。
晚間,阿貴悄悄將老爺和夫人請至祖母屋內。
“安西王府?”母親顯然被這消息驚得不輕,同時覺著受了欺騙。這麽久了,她竟然絲毫未有察覺,整日裏還為阿沅的婚事操心不已。
母親怨懟地看著阿沅,阿沅自知理虧,隻顧咧嘴傻笑。
“安西王府那邊同意這門親事嗎?別我們剃頭挑子一頭熱,迴頭落個攀高枝的名聲怎麽辦。”母親怨歸怨,可該問的卻一個不落地問。
“聽阿沅的意思,八九不離十。今兒找你們來,就是提前告知你們有這麽迴事,以防王府那邊來了人,你們還蒙在鼓裏。”祖母替阿沅解圍道。
“她都把我們蒙在鼓裏這麽久了,我忙進忙出的忙她的事,她竟一點不體諒我的辛苦……”母親說著說著委屈難過起來。祖母安慰道:“她沒先斬後奏你就燒高香吧。我們阿沅還是知道分寸的。”
母親被祖母這句話震得一時竟不敢出聲。以阿沅的性子,做出“先斬後奏”的事來並非不可能,想來,現下可不就萬幸嗎。
父親一直靜坐未語,此時道:“王公貴胄的府邸,外人看著華貴無比,內裏難免為是非之地。難進亦難出,你可知?”
王公貴胄府邸裏的生活究竟什麽樣,阿沅自是沒有體驗過。借著孝翊的口多少雖有耳聞,讀過聽過的野史、正史、話本、評書,也知道侯門是非多,可她隻想跟孝煜在一起,並不想參與任何爭權奪利之事。
“我知道。女兒隻想嫁一個自己想嫁之人。從前不確定此生能否遇見這樣一個人,如今遇到了,便不想放棄。比起將來有可能要麵對的是非,女兒更怕不能與他相守。還望父親成全。”
阿沅跪伏於地,行大禮。
不久的將來,永平府必有大變,安西王府必然是這大變的漩渦之一,結局未可知啊。何如意多想跟阿沅說說心中的擔憂,可那些擔憂不能出口,亦不太容易說的清楚。心裏不願阿沅踏入那是非之地,卻也清楚,兒女自有兒女福,此生若真有劫難要度,怎麽躲亦是躲不掉的,做父母的哪能看顧一輩子。
“若你心意已決,那好吧。隻是要記住,不負此生,勿求圓滿。”
“女兒謹記父親教誨。謝父親成全。”
阿沅看著母親,母親強忍著淚水欲言又止,阿沅頓時淚如雨下,向母親行禮,“謝母親成全。”轉而又向祖母行禮,“謝祖母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