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若寧和謝若敏二人商議了一番,又經謝若慎父子同意,便做了一些條款和規則。


    四人每人每月先支取十兩的分紅。


    謝若敏由於掌管財務行政後勤方麵,所以,每個月二十兩的月銀。


    謝若寧掌管渠道開發,還有拓展一方麵,所以,每個月的月銀也是二十。


    每人各有兩名助手可拿月銀,每人每月三兩銀子,年底有績效和花紅。


    但兩名助手需與福運來簽訂勞動就業協議,且助手必須是熟練工。


    至於二人倘若另外還覺得人手不夠,要招新手,月銀必須自己掏腰包。


    在這條最後也備注了,倘若隨著業務的擴展,確實需要更多的人手,那麽,經大家開會討論,人員的增長和月銀到時候再做安排。


    絕對不讓你吃虧,要自掏腰包。


    可也不能讓你拿來做順水人情。


    另外還注明了風險意識。


    比方說,謝若慎父子也好,謝若寧兩姐妹也好,或者是將來的子孫也好。


    隻要是享受了福運來整個集團分紅享利的,倘若哪一天,做了違法的勾當,影響到了福運來的名聲。


    那麽,會取消一年甚至終生的分紅。


    同樣的,倘若你有功福運來,比方說像謝若慎將來為國打了勝仗,為國爭光一類的,分紅獎勵自然會增加,而且是上不封頂。


    你有多大的功,就能拿多大的分紅和獎勵。


    最後也注明了,鋪子裏或者莊子上的以後每年會挑一些人到謝若寧或者謝若敏身邊進行係統的學習。


    一方麵,鋪子和田莊會越來越多。


    專業的人才肯定是會越來越缺的。


    另一方麵,她們二人的位置,也不是說一定不會變。


    比方說將來,謝若敏的徒弟比她更加優秀,更加出色。


    那麽,謝若敏也會移交她的財管大權,同樣的,謝若寧也是如此。


    “妹妹,我啥都不用幹,就每個月有銀子拿?


    還有,萬一我兵營裏的朋友,不愛吃糕點怎麽辦?”


    謝若慎感覺有些不好意思,每個月這麽白拿。


    倘若能幫著做點生意那自然是好。


    可是,男人不怎麽喜歡這種甜食吧?


    倘若是開飯館子,那倒是無所謂。


    自己完全可以把十兩銀子拿來請客,到時候宣傳一下。


    可糕點好像宣傳不了啊。


    大塊肉和糕點,一般的男人都選擇大塊肉啊!!


    “哥,這又沒有要強求你去推銷,推銷本來就不是你的工作。


    相反,你要好好當官。


    如果有一天外放出去了,那就要當一個好的父母官,不欺壓百姓。


    那麽,老百姓們就會說,謝大人是好官,他們家的東西,我們信得過。


    在同樣的價格下,他們就會選擇我們家,成為我們家的長期客戶。


    相反,倘若你在京城當官也好,外放出去也好,老幹些欺壓百姓的事。


    那麽,以後人家肯定會說,狗官家的鋪子,肯定用料很差,偷工減料。


    我們買誰家的,也不買他家的。


    所以,哥哥,你和爹的責任很大啊。”


    這年頭雖然沒有什麽直播,網絡平台,但靠的全部是老百姓的口碑。


    謝若慎聽了,挺了挺胸膛道,“別人不了解,妹妹還不了解我嗎?


    我絕對不會做傷害百姓的事,你放心。”


    謝若敏的婚事,謝老太爺有交代過,要辦得漂漂亮亮的。


    不能比肩謝若瑤的,可也不能比謝若曦差就是了。


    順便還和謝老太提了,要多帶著謝若寧亮亮相。


    那徐公公在謝若慎抬迴家之後,已經來過三次了。


    要知道以往謝府,一年到頭,太監也就過來一到兩次的。


    還是過年的時候。


    謝老太爺覺得,這暗示已經很明顯了。


    就是不知道是哪位皇子,或者是皇孫了。


    本來呢,他是沒想到的。


    還是他的姐姐紀謝氏提醒的。


    要知道,也有那麽幾位皇孫是適齡的。


    比方說,曾經的皇二子,他雖然過繼給了別的王爺。


    可他的幾位皇子,還是在宮裏讀書的。


    據好些人說,皇上待幾位孫子,和別的皇子所出的皇孫無差。


    相反,曾經的皇二子已經是靖王爺了。


    紀謝氏還提醒,倘若是靖王世子,那謝若寧也隻能當個側妃。


    倘若不是世子,隻是那幾位小王爺,那麽,當個正妃,也是行的。


    當然了,除了靖王爺,還有身有殘疾的皇三子。


    皇三子一直默默無聞,可並不代表皇上沒把這個兒子放在心上。


    人家的幾個兒子,也是在宮裏讀書。


    待遇和別的皇孫一樣。


    隻不過,人家適婚的皇孫就一位,還是庶出的。


    其實在紀謝氏看來,倘若是這位皇孫,那也挺好的。


    因為皇三子身有殘疾,也不會參與奪嫡的事中。


    無論將來哪個皇子上位,都不會虧待這位兄弟就是。


    除非上位的新君不要名聲。


    要不然,要樹立兄友弟恭的仁君名聲,肯定得把皇三子和過繼的靖王爺抬起來。


    不過,紀謝氏也說了句,她覺得,皇上的心思還是別亂猜。


    她有句話是沒對她兄弟說的,謝若寧的個性嫁進皇家,未必是謝家的福氣。


    謝老太爺也沒有把自家姐姐所有的話都聽進去。


    他是覺得趁著敏丫頭的喜事,那就好好宣傳下謝若寧。


    哪怕後來真沒有進入皇子府做側妃或者侍妾的。


    那謝若寧也得找個好婆家,年紀畢竟也在哪兒了。


    相看下來再訂親啥的,也差不多了。


    其實徐公公去謝家雖然一半是自己的主意,但確實也有皇帝的放手。


    雖然宮裏的幾位主位都有招梁公公或者黃公公來問話。


    梁公公是什麽人,皇上想讓別人知道的,他才會說。


    這事兒事關皇太孫,他怎麽會說的。


    至於黃公公他壓根不知道。


    既然不知道的,他也不敢亂猜。


    他能做到梁公公的首徒,可不是靠拍馬屁,也是有自己的聰明見識的。


    更加知道,如何當一個好奴才。


    所以,那幾位娘娘們也沒法從黃公公嘴裏打聽到什麽,他確實也不知道。


    雖然有嬪妃慫恿十五皇子十六皇子的生母。


    可二人也不敢亂問亂猜。


    哪怕二人貴為皇子生母,可皇子的正妻也好,側室也好,也不是二人能做得了主的。


    平時二人也是特別小心說話,小心做事,生怕自己做得不好牽連到自己的兒子。


    所以,宮裏的所有人,都在觀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榮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佛前青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佛前青蓮並收藏榮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