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到自己的屋子裏,謝若寧突然覺得,自己可以好好規劃起來。
之前呢,她不是沒想過,但沒細想。
這次經過父兄二人的提醒,她覺得可以來個規範化管理。
就拿自己和謝若敏來說,自己是懂些做生意的事。
可懂田莊上的管理和運作嗎?
不懂。
自己懂什麽田種什麽莊稼,種什麽出產高嗎?
也不懂。
可謝若敏懂。
雖然田莊上的出產,營收並不高,發不了財,但維穩。
最重要的是,還能給鋪子一定的輸出。
做到莊子上所有的產出,不浪費。
而且還讓莊子上的佃戶留意價廉物美的田莊,也在慢慢收購。
這幾年,謝若敏做主又購買了幾個附近的田莊。
他們三房的莊子,也勉強算是夠用了。
雖然周氏歸還的那幾個莊子都偷梁換柱了。
良田成了劣田。
可是,謝若敏和佃戶們交流的時候,也發現了,種果樹還是不錯的。
除了新鮮的果子能拿來直接的換銀子,或者是給三房的人換當季的水果,另外,長得難看些的,還能拿來製成果脯,果幹。
雖然福運來還有好些原材料是要靠外購。
可謝若寧也相信,再過個十來年,或許福運來可以做到一條龍服務。
福運來現在也有了幾個自己獨有的品種的果脯,糕點生意還不錯。
那時候和人介紹時,就說有自家的莊子,再加上師傅獨特的手法,所以吃起來和別人的略微有些不一樣。
這年頭在京城做生意,就要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特,人特我精。
有的時候,謝若寧確實算是會做生意,可是,細致的,打理的,管賬方麵她就不行。
或者說,她的執行力不夠。
對很多事也不了解。
而謝若敏則不同了。
她是正宗的古代人,所以,懂得更加多。
在很多事情的處理上,也更加完美。
或者,可以像集團公司那樣的來操作?
自己,謝若敏,謝若慎,謝彥信,四人都是大股東。
拿謝若敏為例,她這次陪嫁,除了公中給的,另外的陪嫁是之前說溫泉行宮的地。
至於別的,那就是所有莊子,田莊,包括福運來,還有將來開設商鋪所得的盈利的分紅了。
對,不是說總的賺兩千兩,四人平均分五百兩。
而是製定一個一定額度的分紅。
像謝若敏這樣,又管賬,又管行政後勤方麵。
那麽,以後可以每個月支取一定的月銀。
至於多少的月銀,一家人可以先商量。
自己呢,也先去摸摸外麵的行情是多少。
年底也可以按照利潤有花紅,或者直接拿十四個月的月銀。
當然了,倘若幹得不好,可以罷免。
至於謝若慎和謝彥信倘若能帶來新客生意。
比方說他們的同事要買糕點啊,定製糕點啊,或者是生日時的定製諸如此類的,那麽,他們也會有一定的獎勵和提成。
本來福運來的店小二就實行了簡單的提成製。
每個月完成多少的額度,那麽,你可以拿最基本的低保工資。
倘若完成到了一定額度,提成還會有所增加。
所以,那些小二們銷售起來,那可謂是信心滿滿。
誰會嫌棄銀子少啊!!
既然如此,那麽,這一條,也可以加進去。
要知道,謝若慎和謝彥信的同事可不少。
人家可都是正兒八經的公務員,也都是中等收入人家。
雖說未必一來就是大額訂單,可是,積少成多。
把客源開闊出去,也是好的。
謝若寧把想到的,基本都列了出來,然後拿去給謝若敏看。
謝若敏一看,想了想便道,“我管賬還給我銀子?都是一家人。
更何況,我也是在鍛煉不是?
姐妹倆,講銀子,就生份了。”
然後又拍了拍謝若寧的手道,“倘若哥哥和爹把同事的生意轉過來,你到時候,多孝敬些就是。
還是那句,講銀子,就生分了。”
“對,我們是一家人,講銀子是生分了,可姐會有姐夫,將來也會有外甥,外甥女。
我也會有,哥哥也會有。
我們是一家人,可是,姐夫和嫂子,和我將來的丈夫不是。
交流好書,關注vx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現在關注,可領現金紅包!
而且姐嫁了人,還有一大家子要看管。
原先隻有咱兩姐妹,自然是好說。
可將來,咱們的生意會越來越大,那麽,姐自然是沒有那義務幫忙的了。
或者可以這樣,姐也可以適當的培養起自己的人來幹這一行。
哪一天,倘若要生孩子了,或者未來姐夫有意見了,可以當甩手掌櫃。
每年直接拿幹股分紅。
就是管賬這方麵,其實是真的很難找的。
說是要月銀,其實說穿了,一來,也能堵將來家人的嘴。
二來,也是提醒自己,多一份責任和擔當。
三來,自己的助手也付一定的月銀,將來她們倘若能信得過,交給她們也是使得的。
不過,最好還是姐姐能過目。”
倒不是說信不過那些奴才,主要是經手的數目將來會越來越大。
而奴才的心也會越來越大。
自己不是沒有經曆過背叛,所以,真讓她把大賬給別人,還真的不放心。
至少目前這個階段,她放心不下來。
謝若敏哪裏會不知道這點的,拍了拍她的手安慰道,“不是每個人都會像冬雪這樣的。”
“倒不完全是冬雪,還有秋霜的二哥呢。
其實從他們的角度出發,他們做的,我也能理解。
隻不過,我接受不了就是了。
姐,我們一起把這個細則方案製訂起來吧。
我們將來都會有自己的家庭,我們畢竟,還是要向自己的家庭交代的,對不?
更何況,無論是你或者是我,也不是終身製的。
做得好,依舊做下去。
做得不好,自然也會有罰,或者罷免。”
謝若敏一開始聽,覺得妹妹這樣有些生分。
但現在想來也是,親姐妹可以不計較,那麽將來的家人呢?
一次不計較,兩次不計較,次數多了呢?
倘若有月銀和分紅,那就不一樣了。
更何況,還能給自己將來的孩子買個保障。
萬一有讀書不好的,習武不好的,將來,也能當個賬房先生。
或者去田莊當個管事。
至少有個一計之長的能養活自己,和將來的妻兒不是?
之前呢,她不是沒想過,但沒細想。
這次經過父兄二人的提醒,她覺得可以來個規範化管理。
就拿自己和謝若敏來說,自己是懂些做生意的事。
可懂田莊上的管理和運作嗎?
不懂。
自己懂什麽田種什麽莊稼,種什麽出產高嗎?
也不懂。
可謝若敏懂。
雖然田莊上的出產,營收並不高,發不了財,但維穩。
最重要的是,還能給鋪子一定的輸出。
做到莊子上所有的產出,不浪費。
而且還讓莊子上的佃戶留意價廉物美的田莊,也在慢慢收購。
這幾年,謝若敏做主又購買了幾個附近的田莊。
他們三房的莊子,也勉強算是夠用了。
雖然周氏歸還的那幾個莊子都偷梁換柱了。
良田成了劣田。
可是,謝若敏和佃戶們交流的時候,也發現了,種果樹還是不錯的。
除了新鮮的果子能拿來直接的換銀子,或者是給三房的人換當季的水果,另外,長得難看些的,還能拿來製成果脯,果幹。
雖然福運來還有好些原材料是要靠外購。
可謝若寧也相信,再過個十來年,或許福運來可以做到一條龍服務。
福運來現在也有了幾個自己獨有的品種的果脯,糕點生意還不錯。
那時候和人介紹時,就說有自家的莊子,再加上師傅獨特的手法,所以吃起來和別人的略微有些不一樣。
這年頭在京城做生意,就要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特,人特我精。
有的時候,謝若寧確實算是會做生意,可是,細致的,打理的,管賬方麵她就不行。
或者說,她的執行力不夠。
對很多事也不了解。
而謝若敏則不同了。
她是正宗的古代人,所以,懂得更加多。
在很多事情的處理上,也更加完美。
或者,可以像集團公司那樣的來操作?
自己,謝若敏,謝若慎,謝彥信,四人都是大股東。
拿謝若敏為例,她這次陪嫁,除了公中給的,另外的陪嫁是之前說溫泉行宮的地。
至於別的,那就是所有莊子,田莊,包括福運來,還有將來開設商鋪所得的盈利的分紅了。
對,不是說總的賺兩千兩,四人平均分五百兩。
而是製定一個一定額度的分紅。
像謝若敏這樣,又管賬,又管行政後勤方麵。
那麽,以後可以每個月支取一定的月銀。
至於多少的月銀,一家人可以先商量。
自己呢,也先去摸摸外麵的行情是多少。
年底也可以按照利潤有花紅,或者直接拿十四個月的月銀。
當然了,倘若幹得不好,可以罷免。
至於謝若慎和謝彥信倘若能帶來新客生意。
比方說他們的同事要買糕點啊,定製糕點啊,或者是生日時的定製諸如此類的,那麽,他們也會有一定的獎勵和提成。
本來福運來的店小二就實行了簡單的提成製。
每個月完成多少的額度,那麽,你可以拿最基本的低保工資。
倘若完成到了一定額度,提成還會有所增加。
所以,那些小二們銷售起來,那可謂是信心滿滿。
誰會嫌棄銀子少啊!!
既然如此,那麽,這一條,也可以加進去。
要知道,謝若慎和謝彥信的同事可不少。
人家可都是正兒八經的公務員,也都是中等收入人家。
雖說未必一來就是大額訂單,可是,積少成多。
把客源開闊出去,也是好的。
謝若寧把想到的,基本都列了出來,然後拿去給謝若敏看。
謝若敏一看,想了想便道,“我管賬還給我銀子?都是一家人。
更何況,我也是在鍛煉不是?
姐妹倆,講銀子,就生份了。”
然後又拍了拍謝若寧的手道,“倘若哥哥和爹把同事的生意轉過來,你到時候,多孝敬些就是。
還是那句,講銀子,就生分了。”
“對,我們是一家人,講銀子是生分了,可姐會有姐夫,將來也會有外甥,外甥女。
我也會有,哥哥也會有。
我們是一家人,可是,姐夫和嫂子,和我將來的丈夫不是。
交流好書,關注vx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現在關注,可領現金紅包!
而且姐嫁了人,還有一大家子要看管。
原先隻有咱兩姐妹,自然是好說。
可將來,咱們的生意會越來越大,那麽,姐自然是沒有那義務幫忙的了。
或者可以這樣,姐也可以適當的培養起自己的人來幹這一行。
哪一天,倘若要生孩子了,或者未來姐夫有意見了,可以當甩手掌櫃。
每年直接拿幹股分紅。
就是管賬這方麵,其實是真的很難找的。
說是要月銀,其實說穿了,一來,也能堵將來家人的嘴。
二來,也是提醒自己,多一份責任和擔當。
三來,自己的助手也付一定的月銀,將來她們倘若能信得過,交給她們也是使得的。
不過,最好還是姐姐能過目。”
倒不是說信不過那些奴才,主要是經手的數目將來會越來越大。
而奴才的心也會越來越大。
自己不是沒有經曆過背叛,所以,真讓她把大賬給別人,還真的不放心。
至少目前這個階段,她放心不下來。
謝若敏哪裏會不知道這點的,拍了拍她的手安慰道,“不是每個人都會像冬雪這樣的。”
“倒不完全是冬雪,還有秋霜的二哥呢。
其實從他們的角度出發,他們做的,我也能理解。
隻不過,我接受不了就是了。
姐,我們一起把這個細則方案製訂起來吧。
我們將來都會有自己的家庭,我們畢竟,還是要向自己的家庭交代的,對不?
更何況,無論是你或者是我,也不是終身製的。
做得好,依舊做下去。
做得不好,自然也會有罰,或者罷免。”
謝若敏一開始聽,覺得妹妹這樣有些生分。
但現在想來也是,親姐妹可以不計較,那麽將來的家人呢?
一次不計較,兩次不計較,次數多了呢?
倘若有月銀和分紅,那就不一樣了。
更何況,還能給自己將來的孩子買個保障。
萬一有讀書不好的,習武不好的,將來,也能當個賬房先生。
或者去田莊當個管事。
至少有個一計之長的能養活自己,和將來的妻兒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