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什麽都比女人重要
妙手神醫:家有倒黴試藥夫君 作者:夢中說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當然沒有關係。
她丁了了是個最不愛管閑事的性子,恨不得連自己的事都丟開手不管不問,什麽時候有閑心去理會別人的事了!
那個謙王,大約是因為怨氣太重一直追著三皇子,所以才碰巧被她撞上了吧?
無論如何,打聽過一次已經夠了。不管她眼前看到的幻象有多驚人、心裏冒出的念頭有多強烈,她都不會容許自己為了陌生人而浪費太多的心思。
更何況,後麵緊趕著又有那麽多大事發生了。
三皇子在朝堂上遇到了什麽麻煩,原本是輪不到丁了了知道的,無奈這件事太大了,就連掃地的婆子都在議論,也實在由不得她不聽。
北疆突然有敵軍偷襲,並且繞開了先前作戰的關隘,從險峻的山上翻越過來,正插進了三皇子麾下駐軍的軍營。
彼時恰值深夜,將士們毫無防備,被敵人像砍瓜切菜似的殺了不知多少。好容易驚醒過來倉皇迎戰,自然士氣全無,以數萬人對兩三千人,竟而一敗塗地。
此一戰死者數萬,傷者不計其數。大安苦守數十年的北疆邊境一朝潰破,舉國震驚。
國難當頭,旁的事一時自然都顧不上了。
三皇子顧不得來找丁了了的麻煩,陳七卻也顧不得來救她了。在一場倉促得隻容說兩三句話的夢裏陳七告訴她,四皇子已經整合了兩萬兵馬前去增援北疆,他必須帶足糧草隨後跟上,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至於糧草從何而來、押運糧草的隊伍又是從何而來,陳七沒說。
“你看,平日裏嘴上說的那叫一個好聽,一出了事,家國大義兄弟之情前程富貴……什麽都比女人重要。”丁了了揪著台階下的一叢竹子,悶悶地抱怨道。
婢女小菱乖巧地在旁斟茶,含笑勸慰:“殿下身份貴重,一國的重擔都在他身上呐,忙起來自然有顧不上的時候!再說昨兒不是還特地命人送來了聚福齋的點心嗎?”
“那道也是。”丁了了笑著接過了她奉上的茶。
雖然人不是那個人,事也不是那件事,但並不妨礙她和兩個小婢偶爾聊聊天,這幾日相處得也還算融洽。
經過這幾日,婢女也漸漸地大了膽子。這會兒見丁了了沒有真的生氣,便又歎口氣道:“眼下這一關很不好過呢。奴婢今早走到前頭的時候聽見有人說太子要對殿下發難,說殿下本該在北疆帶兵,卻貪圖安逸跑來潞城住著,這才出了這麽大的亂子……朝中還有人說番賊是殿下故意放進來的,說殿下裏通外國,要召殿下迴京問罪!”
咦?!
丁了了心裏一高興,險些跳起來。
怎麽這就問罪了?裏通外國?這個罪名很不錯啊,好像比謀逆更嚴重吧?是不是會滿門抄斬?
這事兒乍一聽很高興,再想一想就更高興……丁了了努力壓下上翹的嘴角,作出驚恐的樣子來:“那怎麽好?是哪個混蛋汙蔑殿下!”
“聽說是吳丞相,”小菱愁眉苦臉道,“還有很多別的人,奴婢也沒有記住。總之最近殿下的日子真的很不好過!”
的確是。丁了了深表同情。
其實不止是朝中有人彈劾呐,還有地方上各州府也會陸續鬧起來、民間的議論也會漸漸對他不利……再加上戰亂,百姓們心裏沒有底,迫切地需要一個人來被他們怨被他們恨、成為他們發泄恐懼和憤怒的目標。
看現在的局勢,這個人選要麽是太子,要麽就是這位賢王三皇子殿下。鑒於太子原本就以昏聵聞名天下,所以還是三皇子獲此殊榮的機會最大。
真是可喜可賀啊!
丁了了為了防止自己笑出聲來,隻好雙手捂住臉,背轉身去偷偷笑。
小菱看著她顫抖無助的背影,不由得也紅了眼眶:“姑娘別哭,事情也許沒有那麽糟糕的。殿下先前也不是沒帶過兵,如今最多不過再上一次戰場罷了……”
“他要去北疆?”丁了了轉了過來。
小菱遲疑著,搖了搖頭:“這奴婢就不知道了。不過府裏的下人都說殿下愛民如子,絕不會坐視百姓受戰亂之苦。殿下早在年幼時就發下過宏願,要為大安馬革裹屍的!”
小姑娘隻知道學舌,並不清楚什麽是馬革裹屍,丁了了卻是知道的。
如果三皇子當真發過那樣的宏願,她倒是願意祝他心想事成。
“小菱,你替我采一籃梅花給殿下送過去吧。”丁了了重新端起了茶碗,眉眼含笑。
這是她第一次主動向三皇子示好。所以小菱雖然覺得她這笑來得怪異,卻也沒多想,忙忙地就起身去摘花了。
對了,這花,用什麽名義送過去啊?送花的時候總要說句話吧?如果殿下問起來怎麽答?
“不答啊,送花還需要理由嗎?”丁了了擺擺手,仿佛小丫頭問了個奇怪的問題。
反正三皇子也不會收她的花。那人如今已經被她的毒藥嚇怕了,不止她經手的東西,連她的婢女經手的東西在內,他絕不可能再碰一下。
所以送禮就是送一個心意嘛!
……
三皇子在堂中,已經砸了一地的杯盞了。
“欺人太甚,他們欺人太甚!”素日溫和的聲音已拔高得不似人聲,“先前追著孤阿諛奉承的是他們,如今落井下石的也是他們!他們以為孤要倒了嗎?一場敗仗而已,難道孤就站不起來了嗎!”
“殿下,”門口跪著的官員小心勸慰,“您且息怒,朝上那幫老東西除了賣嘴也沒別的本事,殿下不理會他們就是!今早接到消息,四殿下已經啟程往北疆去了。隻要逆轉了這個局勢,人心自然會迴來!”
是嗎?三皇子臉色愈發陰沉。
從前聽人說四皇子做了什麽什麽事,他心裏都是欣慰的,可不知從什麽時候起,事情突然就不一樣了。
大概是因為那位四弟出現的次數太多了吧。
不止出現在他的眼前、他的耳邊,更要出現在朝堂、出現在民間,如今愈發要出現在戰場了。
有朝一日百姓和朝臣們眼中都是四皇子的影子,那還有他什麽事!
“傳信給他,”三皇子冷冷地道,“叫他帶人收拾戰場照料傷員小心戒備就是,不得貪功冒進!”
官員忙出去叫人傳話,三皇子越想越恨,忍不住又抬腳踹翻了一張凳子:“就沒有別的事情可以做嗎!你們想了這麽久,就隻想出了讓孤上戰場?現在是什麽時候,番賊已經打進來了!那個鬼地方隨處都是番賊的隊伍、隨時有可能打起來!你們這時候讓孤過去,是要孤死在哪裏嗎!”
一個官員滿臉為難,上前一步:“殿下……”
“孤不去!”三皇子打斷了他的話,“孤不能死在那裏!朱大人,並非孤貪生怕死,實在天下不能沒有孤!”
皇帝病重,太子昏聵,他現在也是係天下安危於一身了呢!
“而且,”他想了一想又補充道,“孤身中奇毒……對了,孤還中了毒!劇毒無比,眼下尚無藥可解,隻能用藥壓製,每隔數日就要換一次藥方,且不能辛苦勞累……諸位大人,不是孤不願為國捐軀,實在是不能啊!”
這……
他的話都說到這份上了,在場的幾位官員心裏自然也就明白了。
說別的都是假的,隻有一句是真,那就是三皇子殿下不願上戰場。
可邊境上遇襲的明明是他自己的將士們。他這會兒說不去,就是要置那數萬人的生死於不顧了。
這樣一個人……他竟然是這樣一個人!
堂中出現了長時間的寂靜。幾個官員悄悄抬起頭,互相交換著眼色,卻發現對方的臉上亦多是惶恐和迷茫,並沒有誰能想出什麽有價值的主意來,化解此刻的局麵。
三皇子似乎一點也不急,拂袖轉身坐迴椅上,冷冷道:“若無旁事,都先出去吧,孤要靜一靜!”
“殿下!”一個官員忽然跪了出來,仰頭:“殿下您可以不去戰場,但將士們的生死不能不管!死去的已是無可奈何,那些受傷的必須要救!臣請以殿下的名義在民間招募郎中,帶去北疆為將士們醫治!”
三皇子的眼睛亮了。
好主意啊!大張旗鼓在民間求賢,勢必鬧得天下皆知。到時候人人都記得住三皇子、人人都知道三皇子愛惜將士、連受了重傷的也不肯放棄,誰還能說他不作為!
這可比親自帶兵上戰場的聲勢大多了!
“就這麽辦!”他高聲說道,“記著要找最好的大夫,孤要受傷的將士們都活下來,等來日功成,他們要活生生地、平平安安地迴到父母妻兒身邊去!”
官員鬆了一口氣,忙俯首稱是。
但三皇子心裏也有擔憂:“去北疆可是千難萬險,會有人肯應召嗎?”
“會有的,”官員忍著氣說道,“民間義士甚多。別說是醫者仁心的大夫,就是尋常百姓,上至八十歲老嫗、下至三歲幼童,聽聞國家有難,也多有願意捐軀的!”
這幾乎已是正麵諷刺了。三皇子的臉上紅一陣青一陣,剛剛生出來的幾分歡喜早已煙消雲散。
老百姓會肯上戰場?他可不信!聽那些誇誇其談的官員們瞎說呢,吹牛誰不會!
他冷了臉,沉沉地說道:“既如此,那就交給李大人了!但你要記著,糧草緊張,可不要帶了些不頂用的混子去北疆白吃白喝!”
“微臣知道!”官員硬邦邦地迴道。
三皇子聽出了他的不滿,胸中不免又是一陣氣惱。
這是什麽意思?這就開始甩臉子給他看了?大安還沒滅國呢、天下還是楚家的呢,這幫奴才這就開始離心了?
“你別忙著走,”三皇子冷笑一聲說道,“孤要先聽聽你的打算——如何招人、招什麽樣的人、招來的人如何送到北疆去、需要用到的藥材誰來提供……你都先說一說,免得後麵出了岔子,誤了大事!”
官員跪在地上,臉色一陣難看。
這點小事當然難不倒他,但此刻三皇子讓他先把辦法說一說,那就是把事情劃拉到自己的手上去了。將來事情若辦得好隻能說是全仗三皇子英明,底下人都隻是跑腿的,半點兒功勞也撈不著。
堂堂天家貴胄,連這點兒微末功勞都要跟臣子搶,這心性能成什麽事!
無奈身份所限,他縱然心中再憤怒,也隻得垂首道:“民間有名的大夫不少,臣會用驛站傳信至各府縣,命他們張貼榜文,再從願意赴戰場的醫者之中擇取醫術出眾者……”
“若是醫術出眾的都不肯去呢?”三皇子仍然對這個問題很執著。
這實在是雞同鴨講。官員一時無言以對。
偏後麵還有人拆他的台,冷笑道:“那倒也不難。國難當頭,老嫗幼童尚且願意為國捐軀,大夫又怎會不肯?若真有那名醫不肯前往的,拿繩子捆了去就是了!”
“荒唐!”“一派胡言!”堂中好幾個官員同時怒吼起來。
唯有三皇子敲著桌角,淡淡道:“於大人的擔憂也不無道理啊。”
對嘛,察言觀色拍馬溜須說出來的話一向都是很有道理的!眾官員腹誹。
那位於大人甚是得意,忙又補充道:“依微臣看張貼榜文並不是一個好辦法!百姓愚昧,看到榜文並不會同心為國,隻會覺得天下大廈將傾、以及自己身邊沒了大夫會如何如何,他們一定會出來阻止,到時候少不得要有混亂,焉知多少無辜百姓會遭殃!”
他的話居然也有那麽幾分道理。
雖然眾人大都覺得征召醫者可能帶來的小小混亂與北疆將士們的性命相比不值一提,但三皇子顯然並不這麽認為。
他認真地思考了於大人的意見,然後問道:“依你看,該當如何?”
於大人忙道:“成名的大夫在民間都是人盡皆知的,官府要打聽也不難。可以直接讓各地官府將人送來,由我們派遣人手一並送往北疆就是了!”
那就不是征召,而是強派了,就像抓壯丁一樣。
在場的許多官員同時皺眉,三皇子卻已點了頭:“如此也好。時間緊迫,也沒工夫張榜發文等他們自願報名……那麽此事就由於大人負責吧!”
於大人慌忙領命,滿堂眾人齊露出鄙夷的神色。
當麵搶別人的差事,還把一件本可以鼓動天下百姓同仇敵愾的好事改成了抓壯丁一般,到時候激起了民憤算誰的?惹怒了天下醫者算誰的?抓來的大夫不肯用心醫治害了將士們算誰的?若有大夫不服水土或者遇上敵兵死在戰場魂魄難安,這罪過又算誰的?
於大人迎著幾道憤怒的目光,非但不慌,反而得意洋洋:“臣一定不負殿下期望!先前臣為殿下在各地奔走,知道很多有名的醫者,比如江南一帶最近出了一位年輕的女大夫,聽說就是專研外科的,一手續皮接骨奇技出神入化,人稱‘神仙娘子’。似這樣的人也不需多,隻消有兩三個就足以扭轉乾坤……”
“神仙娘子就算了,”三皇子不以為然,“女人哪有真懂醫術的?什麽仙女什麽神婆這種的都是坑蒙拐騙之輩,說是續皮接骨,其實不過是些巫術妖術,不能當真!”
那位於大人滿麵通紅,忙辯解:“這個還真不是!臣曾經在漓陽縣見過這位神仙娘子一麵,當時她在城牆下,當著上千百姓的麵把那些腸穿肚爛的人給縫起來,場麵實在駭人……但如今一個月過去,那些人居然真的都好了,有幾個已經能出門走動了!”
這,怕是妖術吧?堂中眾官員麵麵相覷。
卻有一人遲疑著,說道:“這位神仙娘子,我在別處倒是也聽說過,據傳她是一個山村裏出來的,當時鬧狼災,她以一人之力救了全村,什麽斷胳膊斷腿撕碎皮肉的都讓她給治好了。”
真有這樣的人?眾人都有些將信將疑。
三皇子略一沉吟,道:“若真有其人,倒可以帶來給孤看一看。萬一有用,也是我大安之福。”
“這個人倒不難找,”於大人忙道,“她近期應當一直住在漓陽縣,據說要開醫館。她的家裏也不是寂寂無名之輩,聽說夫家是金陵大戶,就是陳思霖老大人他們家……”
“誰?!”三皇子臉色驟變。
於大人忙補充道:“她丈夫是陳大人前幾年認迴來的一個私生子,行七。”
這句解釋其實並沒有必要。三皇子聽到“金陵陳家”,就知道他說的是誰了。
畢竟他跟金陵陳家私下裏多有往來。陳家的子媳輩,又跟漓陽縣有關係的,怎麽可能有第二個!
可是,她?
那個女人倒的確是懂醫術的,可先前跟著陳七跑腿的那幾個人迴來報信的時候也沒提什麽“神仙娘子”、更沒說她會續皮接骨啊?他們就隻說陳七追著一個女大夫滿街跑,臉都不要了。
蘇家的人也沒提,他們隻說陳七的女人曾經在他們家借住過一段時間,給他家的獨子蘇沐書開過兩張藥方。
怎麽,那個女人竟被百姓稱為神仙娘子?那麽厲害?真懂醫術?真能救人?
能不能救人不知道,殺人的確是會的。這一點三皇子已親身體驗過,此刻不免百感交集,心口仿佛又疼了起來。
在場的眾官員並不知道他心裏百般滋味。朱大人略一思忖,站了出來:“殿下,那位神醫娘子在民間聲望極高,若能將她收歸麾下,於咱們將來的大業亦是一份極大助力啊!”
奪嫡謀天下,要的不就是民心嗎?
眾官員想到這個都有些歡喜,皆覺得此番若能收攏住那位神仙娘子,北疆將士們的這一場敗仗也可以算是不白打了。
她丁了了是個最不愛管閑事的性子,恨不得連自己的事都丟開手不管不問,什麽時候有閑心去理會別人的事了!
那個謙王,大約是因為怨氣太重一直追著三皇子,所以才碰巧被她撞上了吧?
無論如何,打聽過一次已經夠了。不管她眼前看到的幻象有多驚人、心裏冒出的念頭有多強烈,她都不會容許自己為了陌生人而浪費太多的心思。
更何況,後麵緊趕著又有那麽多大事發生了。
三皇子在朝堂上遇到了什麽麻煩,原本是輪不到丁了了知道的,無奈這件事太大了,就連掃地的婆子都在議論,也實在由不得她不聽。
北疆突然有敵軍偷襲,並且繞開了先前作戰的關隘,從險峻的山上翻越過來,正插進了三皇子麾下駐軍的軍營。
彼時恰值深夜,將士們毫無防備,被敵人像砍瓜切菜似的殺了不知多少。好容易驚醒過來倉皇迎戰,自然士氣全無,以數萬人對兩三千人,竟而一敗塗地。
此一戰死者數萬,傷者不計其數。大安苦守數十年的北疆邊境一朝潰破,舉國震驚。
國難當頭,旁的事一時自然都顧不上了。
三皇子顧不得來找丁了了的麻煩,陳七卻也顧不得來救她了。在一場倉促得隻容說兩三句話的夢裏陳七告訴她,四皇子已經整合了兩萬兵馬前去增援北疆,他必須帶足糧草隨後跟上,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至於糧草從何而來、押運糧草的隊伍又是從何而來,陳七沒說。
“你看,平日裏嘴上說的那叫一個好聽,一出了事,家國大義兄弟之情前程富貴……什麽都比女人重要。”丁了了揪著台階下的一叢竹子,悶悶地抱怨道。
婢女小菱乖巧地在旁斟茶,含笑勸慰:“殿下身份貴重,一國的重擔都在他身上呐,忙起來自然有顧不上的時候!再說昨兒不是還特地命人送來了聚福齋的點心嗎?”
“那道也是。”丁了了笑著接過了她奉上的茶。
雖然人不是那個人,事也不是那件事,但並不妨礙她和兩個小婢偶爾聊聊天,這幾日相處得也還算融洽。
經過這幾日,婢女也漸漸地大了膽子。這會兒見丁了了沒有真的生氣,便又歎口氣道:“眼下這一關很不好過呢。奴婢今早走到前頭的時候聽見有人說太子要對殿下發難,說殿下本該在北疆帶兵,卻貪圖安逸跑來潞城住著,這才出了這麽大的亂子……朝中還有人說番賊是殿下故意放進來的,說殿下裏通外國,要召殿下迴京問罪!”
咦?!
丁了了心裏一高興,險些跳起來。
怎麽這就問罪了?裏通外國?這個罪名很不錯啊,好像比謀逆更嚴重吧?是不是會滿門抄斬?
這事兒乍一聽很高興,再想一想就更高興……丁了了努力壓下上翹的嘴角,作出驚恐的樣子來:“那怎麽好?是哪個混蛋汙蔑殿下!”
“聽說是吳丞相,”小菱愁眉苦臉道,“還有很多別的人,奴婢也沒有記住。總之最近殿下的日子真的很不好過!”
的確是。丁了了深表同情。
其實不止是朝中有人彈劾呐,還有地方上各州府也會陸續鬧起來、民間的議論也會漸漸對他不利……再加上戰亂,百姓們心裏沒有底,迫切地需要一個人來被他們怨被他們恨、成為他們發泄恐懼和憤怒的目標。
看現在的局勢,這個人選要麽是太子,要麽就是這位賢王三皇子殿下。鑒於太子原本就以昏聵聞名天下,所以還是三皇子獲此殊榮的機會最大。
真是可喜可賀啊!
丁了了為了防止自己笑出聲來,隻好雙手捂住臉,背轉身去偷偷笑。
小菱看著她顫抖無助的背影,不由得也紅了眼眶:“姑娘別哭,事情也許沒有那麽糟糕的。殿下先前也不是沒帶過兵,如今最多不過再上一次戰場罷了……”
“他要去北疆?”丁了了轉了過來。
小菱遲疑著,搖了搖頭:“這奴婢就不知道了。不過府裏的下人都說殿下愛民如子,絕不會坐視百姓受戰亂之苦。殿下早在年幼時就發下過宏願,要為大安馬革裹屍的!”
小姑娘隻知道學舌,並不清楚什麽是馬革裹屍,丁了了卻是知道的。
如果三皇子當真發過那樣的宏願,她倒是願意祝他心想事成。
“小菱,你替我采一籃梅花給殿下送過去吧。”丁了了重新端起了茶碗,眉眼含笑。
這是她第一次主動向三皇子示好。所以小菱雖然覺得她這笑來得怪異,卻也沒多想,忙忙地就起身去摘花了。
對了,這花,用什麽名義送過去啊?送花的時候總要說句話吧?如果殿下問起來怎麽答?
“不答啊,送花還需要理由嗎?”丁了了擺擺手,仿佛小丫頭問了個奇怪的問題。
反正三皇子也不會收她的花。那人如今已經被她的毒藥嚇怕了,不止她經手的東西,連她的婢女經手的東西在內,他絕不可能再碰一下。
所以送禮就是送一個心意嘛!
……
三皇子在堂中,已經砸了一地的杯盞了。
“欺人太甚,他們欺人太甚!”素日溫和的聲音已拔高得不似人聲,“先前追著孤阿諛奉承的是他們,如今落井下石的也是他們!他們以為孤要倒了嗎?一場敗仗而已,難道孤就站不起來了嗎!”
“殿下,”門口跪著的官員小心勸慰,“您且息怒,朝上那幫老東西除了賣嘴也沒別的本事,殿下不理會他們就是!今早接到消息,四殿下已經啟程往北疆去了。隻要逆轉了這個局勢,人心自然會迴來!”
是嗎?三皇子臉色愈發陰沉。
從前聽人說四皇子做了什麽什麽事,他心裏都是欣慰的,可不知從什麽時候起,事情突然就不一樣了。
大概是因為那位四弟出現的次數太多了吧。
不止出現在他的眼前、他的耳邊,更要出現在朝堂、出現在民間,如今愈發要出現在戰場了。
有朝一日百姓和朝臣們眼中都是四皇子的影子,那還有他什麽事!
“傳信給他,”三皇子冷冷地道,“叫他帶人收拾戰場照料傷員小心戒備就是,不得貪功冒進!”
官員忙出去叫人傳話,三皇子越想越恨,忍不住又抬腳踹翻了一張凳子:“就沒有別的事情可以做嗎!你們想了這麽久,就隻想出了讓孤上戰場?現在是什麽時候,番賊已經打進來了!那個鬼地方隨處都是番賊的隊伍、隨時有可能打起來!你們這時候讓孤過去,是要孤死在哪裏嗎!”
一個官員滿臉為難,上前一步:“殿下……”
“孤不去!”三皇子打斷了他的話,“孤不能死在那裏!朱大人,並非孤貪生怕死,實在天下不能沒有孤!”
皇帝病重,太子昏聵,他現在也是係天下安危於一身了呢!
“而且,”他想了一想又補充道,“孤身中奇毒……對了,孤還中了毒!劇毒無比,眼下尚無藥可解,隻能用藥壓製,每隔數日就要換一次藥方,且不能辛苦勞累……諸位大人,不是孤不願為國捐軀,實在是不能啊!”
這……
他的話都說到這份上了,在場的幾位官員心裏自然也就明白了。
說別的都是假的,隻有一句是真,那就是三皇子殿下不願上戰場。
可邊境上遇襲的明明是他自己的將士們。他這會兒說不去,就是要置那數萬人的生死於不顧了。
這樣一個人……他竟然是這樣一個人!
堂中出現了長時間的寂靜。幾個官員悄悄抬起頭,互相交換著眼色,卻發現對方的臉上亦多是惶恐和迷茫,並沒有誰能想出什麽有價值的主意來,化解此刻的局麵。
三皇子似乎一點也不急,拂袖轉身坐迴椅上,冷冷道:“若無旁事,都先出去吧,孤要靜一靜!”
“殿下!”一個官員忽然跪了出來,仰頭:“殿下您可以不去戰場,但將士們的生死不能不管!死去的已是無可奈何,那些受傷的必須要救!臣請以殿下的名義在民間招募郎中,帶去北疆為將士們醫治!”
三皇子的眼睛亮了。
好主意啊!大張旗鼓在民間求賢,勢必鬧得天下皆知。到時候人人都記得住三皇子、人人都知道三皇子愛惜將士、連受了重傷的也不肯放棄,誰還能說他不作為!
這可比親自帶兵上戰場的聲勢大多了!
“就這麽辦!”他高聲說道,“記著要找最好的大夫,孤要受傷的將士們都活下來,等來日功成,他們要活生生地、平平安安地迴到父母妻兒身邊去!”
官員鬆了一口氣,忙俯首稱是。
但三皇子心裏也有擔憂:“去北疆可是千難萬險,會有人肯應召嗎?”
“會有的,”官員忍著氣說道,“民間義士甚多。別說是醫者仁心的大夫,就是尋常百姓,上至八十歲老嫗、下至三歲幼童,聽聞國家有難,也多有願意捐軀的!”
這幾乎已是正麵諷刺了。三皇子的臉上紅一陣青一陣,剛剛生出來的幾分歡喜早已煙消雲散。
老百姓會肯上戰場?他可不信!聽那些誇誇其談的官員們瞎說呢,吹牛誰不會!
他冷了臉,沉沉地說道:“既如此,那就交給李大人了!但你要記著,糧草緊張,可不要帶了些不頂用的混子去北疆白吃白喝!”
“微臣知道!”官員硬邦邦地迴道。
三皇子聽出了他的不滿,胸中不免又是一陣氣惱。
這是什麽意思?這就開始甩臉子給他看了?大安還沒滅國呢、天下還是楚家的呢,這幫奴才這就開始離心了?
“你別忙著走,”三皇子冷笑一聲說道,“孤要先聽聽你的打算——如何招人、招什麽樣的人、招來的人如何送到北疆去、需要用到的藥材誰來提供……你都先說一說,免得後麵出了岔子,誤了大事!”
官員跪在地上,臉色一陣難看。
這點小事當然難不倒他,但此刻三皇子讓他先把辦法說一說,那就是把事情劃拉到自己的手上去了。將來事情若辦得好隻能說是全仗三皇子英明,底下人都隻是跑腿的,半點兒功勞也撈不著。
堂堂天家貴胄,連這點兒微末功勞都要跟臣子搶,這心性能成什麽事!
無奈身份所限,他縱然心中再憤怒,也隻得垂首道:“民間有名的大夫不少,臣會用驛站傳信至各府縣,命他們張貼榜文,再從願意赴戰場的醫者之中擇取醫術出眾者……”
“若是醫術出眾的都不肯去呢?”三皇子仍然對這個問題很執著。
這實在是雞同鴨講。官員一時無言以對。
偏後麵還有人拆他的台,冷笑道:“那倒也不難。國難當頭,老嫗幼童尚且願意為國捐軀,大夫又怎會不肯?若真有那名醫不肯前往的,拿繩子捆了去就是了!”
“荒唐!”“一派胡言!”堂中好幾個官員同時怒吼起來。
唯有三皇子敲著桌角,淡淡道:“於大人的擔憂也不無道理啊。”
對嘛,察言觀色拍馬溜須說出來的話一向都是很有道理的!眾官員腹誹。
那位於大人甚是得意,忙又補充道:“依微臣看張貼榜文並不是一個好辦法!百姓愚昧,看到榜文並不會同心為國,隻會覺得天下大廈將傾、以及自己身邊沒了大夫會如何如何,他們一定會出來阻止,到時候少不得要有混亂,焉知多少無辜百姓會遭殃!”
他的話居然也有那麽幾分道理。
雖然眾人大都覺得征召醫者可能帶來的小小混亂與北疆將士們的性命相比不值一提,但三皇子顯然並不這麽認為。
他認真地思考了於大人的意見,然後問道:“依你看,該當如何?”
於大人忙道:“成名的大夫在民間都是人盡皆知的,官府要打聽也不難。可以直接讓各地官府將人送來,由我們派遣人手一並送往北疆就是了!”
那就不是征召,而是強派了,就像抓壯丁一樣。
在場的許多官員同時皺眉,三皇子卻已點了頭:“如此也好。時間緊迫,也沒工夫張榜發文等他們自願報名……那麽此事就由於大人負責吧!”
於大人慌忙領命,滿堂眾人齊露出鄙夷的神色。
當麵搶別人的差事,還把一件本可以鼓動天下百姓同仇敵愾的好事改成了抓壯丁一般,到時候激起了民憤算誰的?惹怒了天下醫者算誰的?抓來的大夫不肯用心醫治害了將士們算誰的?若有大夫不服水土或者遇上敵兵死在戰場魂魄難安,這罪過又算誰的?
於大人迎著幾道憤怒的目光,非但不慌,反而得意洋洋:“臣一定不負殿下期望!先前臣為殿下在各地奔走,知道很多有名的醫者,比如江南一帶最近出了一位年輕的女大夫,聽說就是專研外科的,一手續皮接骨奇技出神入化,人稱‘神仙娘子’。似這樣的人也不需多,隻消有兩三個就足以扭轉乾坤……”
“神仙娘子就算了,”三皇子不以為然,“女人哪有真懂醫術的?什麽仙女什麽神婆這種的都是坑蒙拐騙之輩,說是續皮接骨,其實不過是些巫術妖術,不能當真!”
那位於大人滿麵通紅,忙辯解:“這個還真不是!臣曾經在漓陽縣見過這位神仙娘子一麵,當時她在城牆下,當著上千百姓的麵把那些腸穿肚爛的人給縫起來,場麵實在駭人……但如今一個月過去,那些人居然真的都好了,有幾個已經能出門走動了!”
這,怕是妖術吧?堂中眾官員麵麵相覷。
卻有一人遲疑著,說道:“這位神仙娘子,我在別處倒是也聽說過,據傳她是一個山村裏出來的,當時鬧狼災,她以一人之力救了全村,什麽斷胳膊斷腿撕碎皮肉的都讓她給治好了。”
真有這樣的人?眾人都有些將信將疑。
三皇子略一沉吟,道:“若真有其人,倒可以帶來給孤看一看。萬一有用,也是我大安之福。”
“這個人倒不難找,”於大人忙道,“她近期應當一直住在漓陽縣,據說要開醫館。她的家裏也不是寂寂無名之輩,聽說夫家是金陵大戶,就是陳思霖老大人他們家……”
“誰?!”三皇子臉色驟變。
於大人忙補充道:“她丈夫是陳大人前幾年認迴來的一個私生子,行七。”
這句解釋其實並沒有必要。三皇子聽到“金陵陳家”,就知道他說的是誰了。
畢竟他跟金陵陳家私下裏多有往來。陳家的子媳輩,又跟漓陽縣有關係的,怎麽可能有第二個!
可是,她?
那個女人倒的確是懂醫術的,可先前跟著陳七跑腿的那幾個人迴來報信的時候也沒提什麽“神仙娘子”、更沒說她會續皮接骨啊?他們就隻說陳七追著一個女大夫滿街跑,臉都不要了。
蘇家的人也沒提,他們隻說陳七的女人曾經在他們家借住過一段時間,給他家的獨子蘇沐書開過兩張藥方。
怎麽,那個女人竟被百姓稱為神仙娘子?那麽厲害?真懂醫術?真能救人?
能不能救人不知道,殺人的確是會的。這一點三皇子已親身體驗過,此刻不免百感交集,心口仿佛又疼了起來。
在場的眾官員並不知道他心裏百般滋味。朱大人略一思忖,站了出來:“殿下,那位神醫娘子在民間聲望極高,若能將她收歸麾下,於咱們將來的大業亦是一份極大助力啊!”
奪嫡謀天下,要的不就是民心嗎?
眾官員想到這個都有些歡喜,皆覺得此番若能收攏住那位神仙娘子,北疆將士們的這一場敗仗也可以算是不白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