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表哥他們願意,以後也可以在糧行做個長久的活計,等莊主迴來,我可以與他說。”
“隻不過糧行就那麽迴事兒,平時在鋪中不算累,一遇收糧、運糧就特別辛苦。”
“若能在鎮上糧行做個長久,當然是最好了。”徐老太太一聽連忙應下,“至於這一趟……”
老太太看了徐田氏一眼。
“不若讓你兩個舅舅去邊城吧,他們畢竟老練一些,你表哥他們還太年輕,沒走過這麽遠,先到縣城練練。”
柳如霜忽然發覺,這位外婆其實很精明且很會說話。
明明是怕表哥他們年輕吃不了苦,也心疼孫子沒離過家門太遠,非要說成舅舅他們老練一些。
說得好像舅舅他們就出過遠門一樣。
“都可以的,去縣城的明天一早就能走,若是趕不上,也可以等下一批貨,估計得跑個兩趟,歇一歇再跑吧。”
兩趟算上來迴得四天,歇一歇再跑,這冬月裏都有活兒。
主要是胡學華傳消息迴來,縣城那邊現在也缺人手,鎮上也在忙著還要準備去邊城。
就是要趕在大雪之前去一趟邊城,就要盡可能多的車馬專門跑一趟,當然就要增加人手了。
現在要送貨的地方多,人手最方便調用的就是剛從田裏騰空出來的村裏人了。
若是在鎮上或是縣城找人,這種短工不一定立刻找得到,且工錢也要高得多,還不可靠。
邊城那邊兩家糧行和田莊,去了幾個管事人手張羅了那麽久,定然也從周邊收了不少糧迴來,並且開始自己在田莊上做幹貨。
這次莊主調糧都是從南下開始調,而不動邊城那邊的糧。
這次要送的貨,是新弄出來的紅薯粉絲以及鋪一些棉內膽過去。
成衣和棉內膽在南邊已經鋪開大半,銷量都是以訂單為主,現在是反過來直奔邊城。
其他縣鎮還沒考慮,看後繼是否有餘力攢貨了。
這也是她當機立斷早有準備增加了一座新作坊的原因,這些日子一直在忙的都是這個。
主力全在趕棉內膽,布料大多是好布料,這樣更賣得起價,而且棉袍多是男子款,女款與小孩子款則多蛙式。
這是根據訂單數據來分析的,後繼增加款式當然也就會跟著調整了。
徐田氏與老太太商量了一下,就有了主意。
“你兩個表哥雖沒有準備,但明天一早也是可以的,等迴去就和你兩個哥哥商量一下,在他們家住一晚。”
“你舅舅他們去邊城的不知確定日子沒有?到時也讓他們提前一天過來,莫誤了大家的事兒。”
徐田氏便開口,目光灼灼地盯著柳如霜,充滿了期待。
“這兒沒外人了,就不知你先前說的都有活兒……”
“原本隻有我方便住過來,若是全家都過來,你舅舅和表哥都有活兒了,小的們上學也可以轉到你們村來上。”
“那我和你大舅娘還有兩個表嫂也得有安排才好。”
“咱們一家人都做工賺得也多了,就在你們村看看哪家方便租幾間屋給咱們,就不用到你莊上來添麻煩了。”
這若是以往,恐怕沒人會信女子也能找到不輸於男子的工作機會。
但田莊和作坊這幾個月一路走來的規劃和價值,也是大家看在眼裏的。
工錢不低還可靠安全,這樣的好機會誰都想要的。
徐家再舍不得錢租地方住,也會打這個算盤。
一家人有四個出去當夥計,四個進作坊做手藝,再加上四個丫頭也有工錢。
付點錢出來租房子算啥?
底下還有兩個小兒和大孫子在讀書,從徐家村搬到柳家村,隻要是自己讀書認真的到哪裏不還一樣?
再小一些的交給老太太看著,加上大寶小寶看幾個不是看呢?
來之前,婆媳三人就已將自家情況都商量透了。
不過徐袁氏帶著兩個小媳婦留在柳家幫忙照看,柳家父母不在了,老二房裏靠不住,隻能靠徐家幫襯張羅了。
這才由徐田氏攙著老太太過來,將先前未能細說的事情商量清楚。
見徐家並未打主意仍要住進莊子,柳如霜便好意為他們謀劃一二。
雖說田莊還有原來夥計們住過的院子可以整個騰出來,少年們占用也隻是空著的原因,真要騰是沒有二話的。
但柳如霜卻並不願意。
就算幫扶徐家,全員安排工作這一步也邁得夠大了,提供吃住就有些過了,也容易招來別人的眼紅和覬覦。
她是急需人手,可也不是給自己招麻煩的人呐。
難得徐家如今看事情通透,有了任何事都以不影響她的前提下,再謀自己福利的覺悟。
這樣的親戚打起交道來,才能自在。
“如今大哥二哥分了家,二哥得了西廂和西廂後頭一塊菜地,東廂和上房還有堂屋廚房都歸了大哥。”
“東廂背後的菜地沒有西廂背後的大,二哥也另外砌了個小廚房用。”
“若徐家是準備搬過來長期為莊上幹活,目前我是看著還沒有出亂子,隻要不犯錯、不生是非,自然也可以長期有活兒幹。”
“所以,我的一點小想法就是,你們迴去與大哥商量著,看是把東廂騰出來,還是把上房騰出來,給點租金,廚房是共用呢,還是在東廂旁邊再砌一小間。”
“或者學我院子裏頭那能移動的爐灶也照著打一個,能放兩口大鍋還有一個小爐。”
“我有深底鍋和平底鍋,做不同的吃食就用不同的鍋,我自己就能搬得動。”
“你們再看我院子角落裏,也砌了寬簷遮風雨,有水缸水桶那些。”
“不過我有這樣一間屋子用,你們沒有,得在簷下再搭一搭才行。”
“其他幾個讀書的就住到莊子上來吧,我給他們安排地方住,也可以讓他們在莊子上吃。”
“他們年紀小沒那麽招人說,讀書也清靜一點。姐妹們又住在隔壁院子,也有照應。”
“如此甚好!你安排的定然也是深思熟慮的,我們就不跟你瞎客氣了。”
“他們幾個在莊上有了安穩的地方,我們也能少操心一點了。”
徐田氏一聽頓時高興得直點頭,說話很是直接,忽又露出憂慮的表情。
“就是書安還太小,不知他過得慣不。”
徐家兩房除了四個閨女,還有大房長子徐清風,比柳大年大一歲,也有兩個兒子,一個六歲多、一個兩歲多。
六歲多的這個叫徐書安,今年啟蒙讀書了,兩歲多的徐書寧則是小姑們照看著的。
當初柳大年無奈之下將兩個兒子都送往徐家,也是徐家人有條件幫著帶。
大房裏還有個十歲多的徐清陽在讀書。
二房長子徐清翔十九歲,去年娶個媳婦好過年,還沒有生子。
次子徐清勝十五歲,比堂姐徐螢兒小了大半歲,還在讀書沒有出來幹活。
三子徐清廣則與徐薇兒是龍鳳胎,也是剛滿的九歲。
所以,柳家出了龍鳳胎,是徐家基因。
眼下若徐家全部搬出來,就必須得有好幾間屋才可以安置。
“隻不過糧行就那麽迴事兒,平時在鋪中不算累,一遇收糧、運糧就特別辛苦。”
“若能在鎮上糧行做個長久,當然是最好了。”徐老太太一聽連忙應下,“至於這一趟……”
老太太看了徐田氏一眼。
“不若讓你兩個舅舅去邊城吧,他們畢竟老練一些,你表哥他們還太年輕,沒走過這麽遠,先到縣城練練。”
柳如霜忽然發覺,這位外婆其實很精明且很會說話。
明明是怕表哥他們年輕吃不了苦,也心疼孫子沒離過家門太遠,非要說成舅舅他們老練一些。
說得好像舅舅他們就出過遠門一樣。
“都可以的,去縣城的明天一早就能走,若是趕不上,也可以等下一批貨,估計得跑個兩趟,歇一歇再跑吧。”
兩趟算上來迴得四天,歇一歇再跑,這冬月裏都有活兒。
主要是胡學華傳消息迴來,縣城那邊現在也缺人手,鎮上也在忙著還要準備去邊城。
就是要趕在大雪之前去一趟邊城,就要盡可能多的車馬專門跑一趟,當然就要增加人手了。
現在要送貨的地方多,人手最方便調用的就是剛從田裏騰空出來的村裏人了。
若是在鎮上或是縣城找人,這種短工不一定立刻找得到,且工錢也要高得多,還不可靠。
邊城那邊兩家糧行和田莊,去了幾個管事人手張羅了那麽久,定然也從周邊收了不少糧迴來,並且開始自己在田莊上做幹貨。
這次莊主調糧都是從南下開始調,而不動邊城那邊的糧。
這次要送的貨,是新弄出來的紅薯粉絲以及鋪一些棉內膽過去。
成衣和棉內膽在南邊已經鋪開大半,銷量都是以訂單為主,現在是反過來直奔邊城。
其他縣鎮還沒考慮,看後繼是否有餘力攢貨了。
這也是她當機立斷早有準備增加了一座新作坊的原因,這些日子一直在忙的都是這個。
主力全在趕棉內膽,布料大多是好布料,這樣更賣得起價,而且棉袍多是男子款,女款與小孩子款則多蛙式。
這是根據訂單數據來分析的,後繼增加款式當然也就會跟著調整了。
徐田氏與老太太商量了一下,就有了主意。
“你兩個表哥雖沒有準備,但明天一早也是可以的,等迴去就和你兩個哥哥商量一下,在他們家住一晚。”
“你舅舅他們去邊城的不知確定日子沒有?到時也讓他們提前一天過來,莫誤了大家的事兒。”
徐田氏便開口,目光灼灼地盯著柳如霜,充滿了期待。
“這兒沒外人了,就不知你先前說的都有活兒……”
“原本隻有我方便住過來,若是全家都過來,你舅舅和表哥都有活兒了,小的們上學也可以轉到你們村來上。”
“那我和你大舅娘還有兩個表嫂也得有安排才好。”
“咱們一家人都做工賺得也多了,就在你們村看看哪家方便租幾間屋給咱們,就不用到你莊上來添麻煩了。”
這若是以往,恐怕沒人會信女子也能找到不輸於男子的工作機會。
但田莊和作坊這幾個月一路走來的規劃和價值,也是大家看在眼裏的。
工錢不低還可靠安全,這樣的好機會誰都想要的。
徐家再舍不得錢租地方住,也會打這個算盤。
一家人有四個出去當夥計,四個進作坊做手藝,再加上四個丫頭也有工錢。
付點錢出來租房子算啥?
底下還有兩個小兒和大孫子在讀書,從徐家村搬到柳家村,隻要是自己讀書認真的到哪裏不還一樣?
再小一些的交給老太太看著,加上大寶小寶看幾個不是看呢?
來之前,婆媳三人就已將自家情況都商量透了。
不過徐袁氏帶著兩個小媳婦留在柳家幫忙照看,柳家父母不在了,老二房裏靠不住,隻能靠徐家幫襯張羅了。
這才由徐田氏攙著老太太過來,將先前未能細說的事情商量清楚。
見徐家並未打主意仍要住進莊子,柳如霜便好意為他們謀劃一二。
雖說田莊還有原來夥計們住過的院子可以整個騰出來,少年們占用也隻是空著的原因,真要騰是沒有二話的。
但柳如霜卻並不願意。
就算幫扶徐家,全員安排工作這一步也邁得夠大了,提供吃住就有些過了,也容易招來別人的眼紅和覬覦。
她是急需人手,可也不是給自己招麻煩的人呐。
難得徐家如今看事情通透,有了任何事都以不影響她的前提下,再謀自己福利的覺悟。
這樣的親戚打起交道來,才能自在。
“如今大哥二哥分了家,二哥得了西廂和西廂後頭一塊菜地,東廂和上房還有堂屋廚房都歸了大哥。”
“東廂背後的菜地沒有西廂背後的大,二哥也另外砌了個小廚房用。”
“若徐家是準備搬過來長期為莊上幹活,目前我是看著還沒有出亂子,隻要不犯錯、不生是非,自然也可以長期有活兒幹。”
“所以,我的一點小想法就是,你們迴去與大哥商量著,看是把東廂騰出來,還是把上房騰出來,給點租金,廚房是共用呢,還是在東廂旁邊再砌一小間。”
“或者學我院子裏頭那能移動的爐灶也照著打一個,能放兩口大鍋還有一個小爐。”
“我有深底鍋和平底鍋,做不同的吃食就用不同的鍋,我自己就能搬得動。”
“你們再看我院子角落裏,也砌了寬簷遮風雨,有水缸水桶那些。”
“不過我有這樣一間屋子用,你們沒有,得在簷下再搭一搭才行。”
“其他幾個讀書的就住到莊子上來吧,我給他們安排地方住,也可以讓他們在莊子上吃。”
“他們年紀小沒那麽招人說,讀書也清靜一點。姐妹們又住在隔壁院子,也有照應。”
“如此甚好!你安排的定然也是深思熟慮的,我們就不跟你瞎客氣了。”
“他們幾個在莊上有了安穩的地方,我們也能少操心一點了。”
徐田氏一聽頓時高興得直點頭,說話很是直接,忽又露出憂慮的表情。
“就是書安還太小,不知他過得慣不。”
徐家兩房除了四個閨女,還有大房長子徐清風,比柳大年大一歲,也有兩個兒子,一個六歲多、一個兩歲多。
六歲多的這個叫徐書安,今年啟蒙讀書了,兩歲多的徐書寧則是小姑們照看著的。
當初柳大年無奈之下將兩個兒子都送往徐家,也是徐家人有條件幫著帶。
大房裏還有個十歲多的徐清陽在讀書。
二房長子徐清翔十九歲,去年娶個媳婦好過年,還沒有生子。
次子徐清勝十五歲,比堂姐徐螢兒小了大半歲,還在讀書沒有出來幹活。
三子徐清廣則與徐薇兒是龍鳳胎,也是剛滿的九歲。
所以,柳家出了龍鳳胎,是徐家基因。
眼下若徐家全部搬出來,就必須得有好幾間屋才可以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