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開雨霽,天空變成灼目的亮藍色。
玉米葉上的水珠兒骨碌碌滾落,掉進土裏消失不見。行道樹上的雄蟬鼓動鳴腹膜,繼續求偶叫唱:“知了啊!在這兒!”
叫聲嘹亮高亢,與路上行人耳中循環播放,必然會為他們留下獨特的夏之記憶。
田地之中,冒雨下地的農民直起腰,扭頭看向公路上遠遠駛來的一支車隊。一水兒的藍白色車身、簡潔高大的造型、寬大的側窗玻璃,一看就很高檔的樣子。
路是普通縣道,平常隻有農用車、輕卡、拖拉機在上麵跑,偶有客車也都是灰頭土臉的鄉村中巴,他還是頭一次見到這麽多大轎子車(大客車的俗稱),心裏不由猜測其裏麵坐著什麽人。
黑色遮光玻璃後麵,同樣有人在打量著他。
小手扒住車窗,小朋友大聲喊叫:“伯伯!農民伯伯!”
伸手按住女兒兒子,湯佳怡連忙勸道:“別喊啦,伯伯聽不到的。”
“哦,”馬小甜乖覺點頭,“為什麽聽不到啊?是耳朵病了麽?”
“不是這樣,是這塊玻璃擋住了聲音。”
“玻璃為什麽擋住了聲音?”
……
另外一邊,張許瑤的耳朵動了動,暗自吐槽:“十萬個為什麽又來了!”
陽光越來越烈,車外氣溫不斷升高,車廂內卻是涼爽宜人毫無暑氣。
吹空調、聽音樂,手捧冰瓜玩遊戲,張老師表示這才是我要的暑假,要是沒有那幾個“小為什麽”就更好啦!
不過她也就是想想,和大多數小朋友相比,侄子侄女們已經足夠乖巧懂事不煩人,實在不能要求太多。
屏幕上出現新情況,她連忙放下啃了一半的西瓜片,雙手握持手機,控製她的人物展開攻擊。
“biu!biu!biu!”一串小米椒嘯叫著飛出,紅黃藍綠粉黑什麽顏色都有。
目標就在不遠處,大部分子彈都落在了他身上,同時觸發各種效果:紅火焰、黃電光、藍冰塊、綠酸液、粉糖漿、黑眼圈,很快就給對麵那人身上掛滿了灼燒麻痹凍結腐蝕減速混亂等等負麵狀態。
對麵那人雖然被打成了彩繪雕塑,卻沒有立即掛掉,同時開動手中武器,射出一串黃銅子彈。
“麻蛋!又是ak!”張許瑤低罵一聲,快速按鍵躲避攻擊,同時切換武器,換上魔鬼椒噴射器,對準目標來了一發。
和長於控製,傷害卻很可憐的小米椒子彈不同,魔鬼椒雖然飛行緩慢,且隻有灼熱點燃效果,傷害能力卻是數一數二的。對方中了那麽多debuff,躲閃能力降到最低,很快就被打中,身上騰起一團橙色火焰,很快就華光而去,隻在原地留下一隻小木箱。
想到那人的武器,張許瑤連忙控製自己的人物鑽出埋伏的樹叢,朝著箱子撲去。魔鬼椒雖好,用起來還是有些麻煩,遠不如ak47來得輕鬆自在,這張圖上的武器和建築都是植物屬性,木本草本的建築薄得跟紙糊一樣,偏偏武器大多沒有穿透力,正適合用ak、m4這樣的製式武器。要是有把巴雷特之類的反器材武器,拆屋毀城也是輕輕鬆鬆。
隻可惜,她的理想很豐滿,現實卻有些骨幹,距離木箱還有一步之遙,一顆狙擊彈尖叫著飛來,瞬間帶走她不多的血量讓她也花光而去。
陰人者人恆陰之、沒有最陰隻有更陰,剛剛還在埋伏別人的瑤大王轉眼就被別人陰死了。
“麻……!”張許瑤瞬間忘記為人師表的形象,張口就要咒罵吐槽。
第一個字剛出口,湯佳怡猛地轉頭瞪了過來,她隻得咽下其他幾個字,心裏暗罵遊戲的腦殘策劃:“搞什麽不好?非要弄什麽坑爹的自製武器,植物大戰軍火,這遊戲能玩?”
嘴上問候策劃全家,她手上卻點擊了“速開下一場”的按鈕。《秘境逃殺》有十幾種地圖模板隨機切換,單一類型的武器並不能通殺全場,熱武器碰到水下、太空、高魔、高靈場景,秒秒鍾被打成狗,靠連吃飯還是有活路的。
不出所料,屏幕上很快出現一片極地雪原,讓她的心情一下子好了許多。
根據場景大小,一局遊戲最多不超過25分鍾,很適合打發旅途中的碎片時間。
感到車速變慢接著停了下來,她放下手機轉頭問道,“到了?”
旁邊的座位上,湯佳怡正陪女兒看兒歌故事,聞言失笑搖頭,“你自己離開窗簾看看,這才哪到哪兒?”
伸手撥開窗簾,外麵是鋼架結構的收費站,視線受阻看不到具體位置。
這卻難不倒她,拿起桌上的手機打開地圖定位,卻見路程隻走了一半,代表自己的藍色箭頭正停在渭水北岸等待過河。張老師眨眨眼睛,“嗯?渭河大橋終於修通啦?”
“去年就通車了,沒人跟你說麽?”
“沒有,我們家在河(指渭河)南沒親戚,”張許瑤晃晃腦袋,“對了,也不知道現在的渭河怎麽樣?”
“等下就知道了,不過你會失望的。”
近期幹熱少雨,沿途灌區必然要抽取河水抗旱保苗。不用看她也知道,此刻外麵的河道必然幹涸空曠,有很大幾率可能斷流。
張許瑤其實心裏有數,不過她還是想要看一看這條多年沒見的家鄉河,抬手扯開更多窗簾,靜等交費上橋。
這條連接兩縣區的道路談不上繁忙,過不多時座下就傳來輕微震感,汽車緩緩加速爬上大橋,眼前逐漸出現河堤與河道的景像。
河道頗為寬廣,配得上黃河第一支流的地位。可惜此刻的水量著實少得可憐,橋下河道空蕩蕩,隻在最中間有道寬僅丈許的水道,水色泛黃、流淌無力,看起來還沒南方的小河溝精神。
實際上,如今能剩下這點兒,還是水利部門及時調度的結果,要是沒有他們的努力,以及上遊灌區的犧牲忍讓,河水必然要像幾年前那樣斷掉,到時候下遊的汙染狀況必定會加劇不少少了河水衝刷稀釋,汙染物指標當然要爆表。
“唉!”雖然早有準備,張許瑤還是被眼前看到的畫麵弄得心情大壞。
不過她畢竟是各樂天的性子,很快就從中找到新的樂趣,盯著遠處朦朧的山巒看得入神。
渭河之南十幾公裏,有道連綿山嶺橫亙麵前,正是大名鼎鼎的秦嶺。
秦嶺關中段也被叫做終南山,本地人習慣簡稱為南山,即就是“壽比南山不老鬆”的“南山”。不過不是陶淵明的“南山”,江左東晉的統治區在長江中下遊,老陶辭官歸隱自然不可能跑去北方,實際上他采菊東籬時看到的是廬山。
張許瑤分明記得,小時候隻要天氣晴好扭頭向南就能看見連綿青黛群山。後來長大了,就隻有暴雨初晴後那一小會兒才能看到勉強一抹黯淡山影,到最後更是怎麽也看不到了。
今迴看到南山,雖有距離縮短三分之一的功勞,卻還是讓她心懷大慰,覺得這國果然有救。
把兒童平板遞給女兒讓她自己玩,湯佳怡扭頭看到張許瑤還在趴著看外麵,好奇問道:“看啥呢?這麽出神”
“南山啊!”
聽她嘰嘰喳喳分享完感動與驚喜,女士點點頭,“這幾年的環境的確是在好轉。不過,你也太容易感動了吧?等會進了山,難不成要興奮地趴在地上親吻大地?”
斷然甩給旁邊的富婆一對衛生眼,張許瑤噌道:“我有那麽二麽?”
“有啊!”湯佳怡不給麵子地點頭。
張老師氣得鼓起了包子臉,沒等她想到報複迴去的手段,湯佳怡就換了個新話題。
指著她身上的小體恤短熱褲細帶涼拖,馬夫人指點道:“等下要去重陽宮,你最好把衣服鞋子換一下,熱褲涼拖太不嚴肅了,最好換成長裙長褲。”
“不急不急!”張老師誇張搖頭,“這天氣穿長褲會死人的,等下到了地方看看溫度,要是不熱我就換,要是太熱就不下去了。”
“哦?那你不打算進去了?終南山下、活死人墓、重陽宮中、全真正宗,你不看了?”
“不看就不看,曆史和現實又不是一迴事。少林沒有七十二絕技,全真也沒有先天功、金雁功,就連尹誌平都被改成甄誌丙啦!”
全真教、重陽宮、活死人墓、王朝陽、全真七子、尹誌平,曆史上確有其事其人,金庸以其人其事為原型,創作了著名武林門派“全真教”。隻不過,少林因為七十二絕技成為武俠迷心中的武林聖地,全真卻因為全真七子的二流武功和尹誌平的趁人之危而遭人側目。
曆史上的尹誌平是全真教第六代掌教,被大元朝庭任命總掌天下道門,在道教曆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如此前輩高人,卻因為“神雕”一書背上道德汙點,即便道家講究清靜無為,門中弟子還是難免有些惱火。
世紀之初,金庸被請上華山論劍,就有本地道士攔轎抗議,讓他修正錯誤消除影響。正好老查當時在籌備新一輪修書,很爽快就答應下來,在新版中予以修正,改成了甄誌丙(粵語發音近似)。張大胡子導演的06版《神雕俠侶》電視劇也被他打招唿改了人名,後來翻拍的14版“神雕”也是如此操作。
不止“神雕”,作者還對其他做了大量修補潤色,稱之為“世紀新修版”。這些改動讓情節邏輯更加通順連貫,某些情節也更加符合時代審美丁春秋成了王語嫣的外公,段譽和王語嫣最終分手、黃藥師和梅超風玩曖昧、葉二娘從殺嬰惡魔變成情傷人販子……諸如此類,細節上的小修小改還有許多。
隻可惜,舊的“三聯版”已經足夠經典,錦上添花的新版並沒有受到老讀者的熱烈歡迎。再加上武俠式微,新讀者沒有補充進來,老讀者占據多數,導致“三聯版”的影響始終揮之不去。即便“甄誌丙”已經先後玷汙兩代小龍女,大多數觀眾提起他還是會自覺替換成尹誌平。
想了想,張許瑤又問道:“對了,我哥怎麽跑重陽宮裏去了?那裏能住外客?還是說他要出家?啊!”
抬手敲了亂說話的某人一下,湯佳怡這才說道:“他送人路過重陽宮,順便進去采風收集資料。”
“哦,”張許瑤了然地點點頭,“原來是老毛病又犯了。”
馬競經常拿他的信息鬆鼠症開玩笑,周圍人自然都知道這個梗。
“可不是嘛,”湯佳怡無奈搖頭。
談笑間,車隊沿著縣道駛入一座小鎮,張許瑤眼尖地發現了一些異常。
手指窗外,“呀,城管也穿你們的藍背心!”
湯佳怡扭頭看了看,隻見一群人正架著梯子拆卸店鋪招牌,他們身上都穿著棕綠色城管製服,外麵套著淺藍色馬甲,正是蜜蜂牌空調衣,還是自帶小型壓縮機的空調版。
“天氣這麽熱,戶外工作都要防暑降溫的嘛,不然出了事情更加耽誤工作。”
張許瑤沒接她的話,卻是皺眉念起了招牌上的文字:“祖傳土渣餅鄂邑第3店,什麽鬼?這裏不是戶縣麽?”
“鄂邑?”湯佳怡開懷大笑:“你這麽有才,咋不念成‘鄂巴’呢?”
意識到自己念錯出糗,張許瑤連忙追問道:“那個字到底念啥啊?”
“還是念‘戶’。戶縣撤縣改區,馬上就要變成邑區。新區新麵貌,臨街招牌什麽的當然要換一邊。”
“又折騰這個,這名字也太難為人了,‘邑’字不常用,‘’是生僻字,改的人是咋想的?”
“有曆史傳承唄,秦國建立邑城,西漢設立縣,直到建國後才被改為戶縣。這年頭都流行談文化講曆史,改迴曆史名字並不稀奇。”
張許瑤對這個解釋有些不太滿意,“照我說,真要談文化講曆史,應該改成‘全真區’、‘終南區’才對。”
“改成‘全真區’,佛教徒會有意見的,這裏可不隻是全真教的祖庭,隔壁草堂鎮上草堂寺是‘三論宗’祖庭。‘終南區’也不好,容易讓人和方位的‘中南’混在一起,可這裏明明是城市西南邊。”
“算了,不關我事,人家開心就好。”
玉米葉上的水珠兒骨碌碌滾落,掉進土裏消失不見。行道樹上的雄蟬鼓動鳴腹膜,繼續求偶叫唱:“知了啊!在這兒!”
叫聲嘹亮高亢,與路上行人耳中循環播放,必然會為他們留下獨特的夏之記憶。
田地之中,冒雨下地的農民直起腰,扭頭看向公路上遠遠駛來的一支車隊。一水兒的藍白色車身、簡潔高大的造型、寬大的側窗玻璃,一看就很高檔的樣子。
路是普通縣道,平常隻有農用車、輕卡、拖拉機在上麵跑,偶有客車也都是灰頭土臉的鄉村中巴,他還是頭一次見到這麽多大轎子車(大客車的俗稱),心裏不由猜測其裏麵坐著什麽人。
黑色遮光玻璃後麵,同樣有人在打量著他。
小手扒住車窗,小朋友大聲喊叫:“伯伯!農民伯伯!”
伸手按住女兒兒子,湯佳怡連忙勸道:“別喊啦,伯伯聽不到的。”
“哦,”馬小甜乖覺點頭,“為什麽聽不到啊?是耳朵病了麽?”
“不是這樣,是這塊玻璃擋住了聲音。”
“玻璃為什麽擋住了聲音?”
……
另外一邊,張許瑤的耳朵動了動,暗自吐槽:“十萬個為什麽又來了!”
陽光越來越烈,車外氣溫不斷升高,車廂內卻是涼爽宜人毫無暑氣。
吹空調、聽音樂,手捧冰瓜玩遊戲,張老師表示這才是我要的暑假,要是沒有那幾個“小為什麽”就更好啦!
不過她也就是想想,和大多數小朋友相比,侄子侄女們已經足夠乖巧懂事不煩人,實在不能要求太多。
屏幕上出現新情況,她連忙放下啃了一半的西瓜片,雙手握持手機,控製她的人物展開攻擊。
“biu!biu!biu!”一串小米椒嘯叫著飛出,紅黃藍綠粉黑什麽顏色都有。
目標就在不遠處,大部分子彈都落在了他身上,同時觸發各種效果:紅火焰、黃電光、藍冰塊、綠酸液、粉糖漿、黑眼圈,很快就給對麵那人身上掛滿了灼燒麻痹凍結腐蝕減速混亂等等負麵狀態。
對麵那人雖然被打成了彩繪雕塑,卻沒有立即掛掉,同時開動手中武器,射出一串黃銅子彈。
“麻蛋!又是ak!”張許瑤低罵一聲,快速按鍵躲避攻擊,同時切換武器,換上魔鬼椒噴射器,對準目標來了一發。
和長於控製,傷害卻很可憐的小米椒子彈不同,魔鬼椒雖然飛行緩慢,且隻有灼熱點燃效果,傷害能力卻是數一數二的。對方中了那麽多debuff,躲閃能力降到最低,很快就被打中,身上騰起一團橙色火焰,很快就華光而去,隻在原地留下一隻小木箱。
想到那人的武器,張許瑤連忙控製自己的人物鑽出埋伏的樹叢,朝著箱子撲去。魔鬼椒雖好,用起來還是有些麻煩,遠不如ak47來得輕鬆自在,這張圖上的武器和建築都是植物屬性,木本草本的建築薄得跟紙糊一樣,偏偏武器大多沒有穿透力,正適合用ak、m4這樣的製式武器。要是有把巴雷特之類的反器材武器,拆屋毀城也是輕輕鬆鬆。
隻可惜,她的理想很豐滿,現實卻有些骨幹,距離木箱還有一步之遙,一顆狙擊彈尖叫著飛來,瞬間帶走她不多的血量讓她也花光而去。
陰人者人恆陰之、沒有最陰隻有更陰,剛剛還在埋伏別人的瑤大王轉眼就被別人陰死了。
“麻……!”張許瑤瞬間忘記為人師表的形象,張口就要咒罵吐槽。
第一個字剛出口,湯佳怡猛地轉頭瞪了過來,她隻得咽下其他幾個字,心裏暗罵遊戲的腦殘策劃:“搞什麽不好?非要弄什麽坑爹的自製武器,植物大戰軍火,這遊戲能玩?”
嘴上問候策劃全家,她手上卻點擊了“速開下一場”的按鈕。《秘境逃殺》有十幾種地圖模板隨機切換,單一類型的武器並不能通殺全場,熱武器碰到水下、太空、高魔、高靈場景,秒秒鍾被打成狗,靠連吃飯還是有活路的。
不出所料,屏幕上很快出現一片極地雪原,讓她的心情一下子好了許多。
根據場景大小,一局遊戲最多不超過25分鍾,很適合打發旅途中的碎片時間。
感到車速變慢接著停了下來,她放下手機轉頭問道,“到了?”
旁邊的座位上,湯佳怡正陪女兒看兒歌故事,聞言失笑搖頭,“你自己離開窗簾看看,這才哪到哪兒?”
伸手撥開窗簾,外麵是鋼架結構的收費站,視線受阻看不到具體位置。
這卻難不倒她,拿起桌上的手機打開地圖定位,卻見路程隻走了一半,代表自己的藍色箭頭正停在渭水北岸等待過河。張老師眨眨眼睛,“嗯?渭河大橋終於修通啦?”
“去年就通車了,沒人跟你說麽?”
“沒有,我們家在河(指渭河)南沒親戚,”張許瑤晃晃腦袋,“對了,也不知道現在的渭河怎麽樣?”
“等下就知道了,不過你會失望的。”
近期幹熱少雨,沿途灌區必然要抽取河水抗旱保苗。不用看她也知道,此刻外麵的河道必然幹涸空曠,有很大幾率可能斷流。
張許瑤其實心裏有數,不過她還是想要看一看這條多年沒見的家鄉河,抬手扯開更多窗簾,靜等交費上橋。
這條連接兩縣區的道路談不上繁忙,過不多時座下就傳來輕微震感,汽車緩緩加速爬上大橋,眼前逐漸出現河堤與河道的景像。
河道頗為寬廣,配得上黃河第一支流的地位。可惜此刻的水量著實少得可憐,橋下河道空蕩蕩,隻在最中間有道寬僅丈許的水道,水色泛黃、流淌無力,看起來還沒南方的小河溝精神。
實際上,如今能剩下這點兒,還是水利部門及時調度的結果,要是沒有他們的努力,以及上遊灌區的犧牲忍讓,河水必然要像幾年前那樣斷掉,到時候下遊的汙染狀況必定會加劇不少少了河水衝刷稀釋,汙染物指標當然要爆表。
“唉!”雖然早有準備,張許瑤還是被眼前看到的畫麵弄得心情大壞。
不過她畢竟是各樂天的性子,很快就從中找到新的樂趣,盯著遠處朦朧的山巒看得入神。
渭河之南十幾公裏,有道連綿山嶺橫亙麵前,正是大名鼎鼎的秦嶺。
秦嶺關中段也被叫做終南山,本地人習慣簡稱為南山,即就是“壽比南山不老鬆”的“南山”。不過不是陶淵明的“南山”,江左東晉的統治區在長江中下遊,老陶辭官歸隱自然不可能跑去北方,實際上他采菊東籬時看到的是廬山。
張許瑤分明記得,小時候隻要天氣晴好扭頭向南就能看見連綿青黛群山。後來長大了,就隻有暴雨初晴後那一小會兒才能看到勉強一抹黯淡山影,到最後更是怎麽也看不到了。
今迴看到南山,雖有距離縮短三分之一的功勞,卻還是讓她心懷大慰,覺得這國果然有救。
把兒童平板遞給女兒讓她自己玩,湯佳怡扭頭看到張許瑤還在趴著看外麵,好奇問道:“看啥呢?這麽出神”
“南山啊!”
聽她嘰嘰喳喳分享完感動與驚喜,女士點點頭,“這幾年的環境的確是在好轉。不過,你也太容易感動了吧?等會進了山,難不成要興奮地趴在地上親吻大地?”
斷然甩給旁邊的富婆一對衛生眼,張許瑤噌道:“我有那麽二麽?”
“有啊!”湯佳怡不給麵子地點頭。
張老師氣得鼓起了包子臉,沒等她想到報複迴去的手段,湯佳怡就換了個新話題。
指著她身上的小體恤短熱褲細帶涼拖,馬夫人指點道:“等下要去重陽宮,你最好把衣服鞋子換一下,熱褲涼拖太不嚴肅了,最好換成長裙長褲。”
“不急不急!”張老師誇張搖頭,“這天氣穿長褲會死人的,等下到了地方看看溫度,要是不熱我就換,要是太熱就不下去了。”
“哦?那你不打算進去了?終南山下、活死人墓、重陽宮中、全真正宗,你不看了?”
“不看就不看,曆史和現實又不是一迴事。少林沒有七十二絕技,全真也沒有先天功、金雁功,就連尹誌平都被改成甄誌丙啦!”
全真教、重陽宮、活死人墓、王朝陽、全真七子、尹誌平,曆史上確有其事其人,金庸以其人其事為原型,創作了著名武林門派“全真教”。隻不過,少林因為七十二絕技成為武俠迷心中的武林聖地,全真卻因為全真七子的二流武功和尹誌平的趁人之危而遭人側目。
曆史上的尹誌平是全真教第六代掌教,被大元朝庭任命總掌天下道門,在道教曆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如此前輩高人,卻因為“神雕”一書背上道德汙點,即便道家講究清靜無為,門中弟子還是難免有些惱火。
世紀之初,金庸被請上華山論劍,就有本地道士攔轎抗議,讓他修正錯誤消除影響。正好老查當時在籌備新一輪修書,很爽快就答應下來,在新版中予以修正,改成了甄誌丙(粵語發音近似)。張大胡子導演的06版《神雕俠侶》電視劇也被他打招唿改了人名,後來翻拍的14版“神雕”也是如此操作。
不止“神雕”,作者還對其他做了大量修補潤色,稱之為“世紀新修版”。這些改動讓情節邏輯更加通順連貫,某些情節也更加符合時代審美丁春秋成了王語嫣的外公,段譽和王語嫣最終分手、黃藥師和梅超風玩曖昧、葉二娘從殺嬰惡魔變成情傷人販子……諸如此類,細節上的小修小改還有許多。
隻可惜,舊的“三聯版”已經足夠經典,錦上添花的新版並沒有受到老讀者的熱烈歡迎。再加上武俠式微,新讀者沒有補充進來,老讀者占據多數,導致“三聯版”的影響始終揮之不去。即便“甄誌丙”已經先後玷汙兩代小龍女,大多數觀眾提起他還是會自覺替換成尹誌平。
想了想,張許瑤又問道:“對了,我哥怎麽跑重陽宮裏去了?那裏能住外客?還是說他要出家?啊!”
抬手敲了亂說話的某人一下,湯佳怡這才說道:“他送人路過重陽宮,順便進去采風收集資料。”
“哦,”張許瑤了然地點點頭,“原來是老毛病又犯了。”
馬競經常拿他的信息鬆鼠症開玩笑,周圍人自然都知道這個梗。
“可不是嘛,”湯佳怡無奈搖頭。
談笑間,車隊沿著縣道駛入一座小鎮,張許瑤眼尖地發現了一些異常。
手指窗外,“呀,城管也穿你們的藍背心!”
湯佳怡扭頭看了看,隻見一群人正架著梯子拆卸店鋪招牌,他們身上都穿著棕綠色城管製服,外麵套著淺藍色馬甲,正是蜜蜂牌空調衣,還是自帶小型壓縮機的空調版。
“天氣這麽熱,戶外工作都要防暑降溫的嘛,不然出了事情更加耽誤工作。”
張許瑤沒接她的話,卻是皺眉念起了招牌上的文字:“祖傳土渣餅鄂邑第3店,什麽鬼?這裏不是戶縣麽?”
“鄂邑?”湯佳怡開懷大笑:“你這麽有才,咋不念成‘鄂巴’呢?”
意識到自己念錯出糗,張許瑤連忙追問道:“那個字到底念啥啊?”
“還是念‘戶’。戶縣撤縣改區,馬上就要變成邑區。新區新麵貌,臨街招牌什麽的當然要換一邊。”
“又折騰這個,這名字也太難為人了,‘邑’字不常用,‘’是生僻字,改的人是咋想的?”
“有曆史傳承唄,秦國建立邑城,西漢設立縣,直到建國後才被改為戶縣。這年頭都流行談文化講曆史,改迴曆史名字並不稀奇。”
張許瑤對這個解釋有些不太滿意,“照我說,真要談文化講曆史,應該改成‘全真區’、‘終南區’才對。”
“改成‘全真區’,佛教徒會有意見的,這裏可不隻是全真教的祖庭,隔壁草堂鎮上草堂寺是‘三論宗’祖庭。‘終南區’也不好,容易讓人和方位的‘中南’混在一起,可這裏明明是城市西南邊。”
“算了,不關我事,人家開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