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第一批遊客,下一批遊客得四十分鍾之後才會到達,所以這四十分鍾裏,島上的遊客少,正好給了他們一個很好地呈現最完好的海島的機會。


    主播們有的直奔度假村,有的先去看這一處沙灘,有的直接沿著環島路去領略整座島的風光,還有的聽說玻璃棧道也一並開放了,直奔那兒而去。


    觀眾們看得眼花繚亂,偏偏直播有個缺點,那就是主播的鏡頭不由他們控製,不是他們想看哪裏就能看哪裏的,因為觀眾太多,主播肯定會遷就大部分觀眾,導致剩下觀眾的心願未能滿足。


    有些觀眾直接去找別的主播了,有的則心癢癢的,恨不得自己過來。


    “家人們,看我發現了什麽!”


    衝在最前麵,直接穿過度假村,打算另辟蹊徑的主播望著一個意外發現的洞,嗷嗷叫了起來。


    觀眾紛紛發彈幕:“這什麽地方啊?”


    “好像是一條隧道入口。”主播說。


    觀眾:“……”


    隧道入口而已,你是沒見過隧道還是怎麽樣啊,有什麽好叫的啊?!


    主播也知道自己的反應太大了,但看著瞬間暴漲的觀看人次,他決定厚著臉皮當沒看見。


    舉著手機就鑽進了隧道裏。


    這條隧道不大,2米高,才1.5米左右寬,勉強夠三個人並肩行走,但若不想出現比肩繼踵的情況,最好還是兩個人並行。


    隧道裏有些昏暗,隔著好幾米才有一盞燈,而燈光的亮度不高,勉強能讓人看清腳下的路。


    一進裏麵,就感到一股涼意冒出,膽大如這名主播,也不禁有些發怵,畢竟這會兒這裏隻有他一個人。


    他走了一會兒,絮絮叨叨地跟觀眾說話,試圖緩解自己的緊張之情。觀眾瞧出他有些緊張,正要取笑他呢,這條隧道就走到頭了,前方的亮度告訴他們,這條隧道也就幾十米,不過是因為有些曲折,所以他們一開始並不知道它的終點在哪裏罷了。


    主播瞬間就底氣充足起來,他加快離開隧道的步伐,緊接著,一個特殊的基岩海岸落入他的眼中。


    之所以說比較特殊,是因為這邊有塊很寬敞的天然基岩,它的三麵都是幾米甚至十幾米高的基岩岸線,而這塊區域即像是被海水侵蝕衝刷了數萬年才形成的天然平坦區域。


    可這底下並不是砂石,而是平坦的岩石。它與大海相接的那一麵十分低矮,隻有幾十厘米高,遍布了海蝕柱,這使得漲潮後,這裏會被海水灌滿,而退潮後,這裏便是一個天然的池子。


    海蝕崖下有座亭子,那邊坐著一個救生員,主播一出現,救生員的目光就鎖定了他,仿佛隻要他敢輕舉妄動,救生員的口哨就會派上用場。


    “這裏能下去玩嗎?”主播不想被行舟島拉黑,所以問了那救生員。


    救生員看了眼手環,說:“再半個小時,退潮後就可以下去玩了。”


    主播鬆了口氣,隻要不禁止下水就好辦了。


    他決定先去別的地方逛一逛,等會兒再過來玩。


    無需沿路返迴,因為這兒不遠處就是環島的公路,沿著公路到島嶼的頭部,那兒是玻璃棧道的起始點。


    玻璃棧道是單獨收費的,不過價格不貴,每人才123元(其中3元為保險費),隻要不從出口離開,遊客愛在上麵走多少個來迴,工作人員也不會管。


    主播過去的時候,那邊已經有不少人買了票在棧道前徘徊,所有人望著那八百多米長,險些望不到頭的玻璃棧道,雖說它的高度不算特別高,隻有8米,但那是漲潮時的高度,一旦退潮,棧道離海平麵就不止8米了。


    再看下方正在怒號的浪濤,不由得腿肚子打顫。


    “這要是掉下去,會瞬間就被海浪給吞噬了吧?”遊客們心跳加速。


    為了人氣,有主播終於邁出了那一步,一開始他還能行走自如,可是走出了兩百多米後,他向前看,依舊是沒能到頭,往後看,起點又正在遠離他,這種不上不下的感覺,讓他越發害怕。


    屏幕前的遊客的觀感效果一般,沒能感受到玻璃棧道的威力,但是主播以及後來的遊客都感受到了,那些恐高但是又愛冒險的人直接扶著棧道的欄杆,開始顫顫巍巍地龜速前進了。


    觀眾無情地發出了嘲笑:“真是又菜又愛玩。”


    被嚇得腿軟的主播怒了:“有本事你們來走,走完全程不腿軟我叫你爺爺!”


    觀眾被激怒,紛紛放下豪言壯語:“走就走,不走的是孫子!”


    ……


    衝著建在海上的玻璃棧道,就有許多遊客對這座新開發的海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還有一部分純粹是想來度假的遊客在觀看度假村的視頻後,也很是滿意:這兒的度假村海島風情氣息甚濃,環境之美絕不亞於行舟島,這裏也有潛水中心,持證的遊客可以到這兒自由潛!


    他們決定情侶度蜜月/班級畢業遊/公司團建/家庭出遊就來這兒。


    還有些遊客比較好奇明燈島的建設進度,然而讓他們意外的是,這座島被規劃為野外生存訓練拓展基地,所以除了一些必要的基礎設施、臨時救助點之外,這裏的很多區域都沒有開發。


    遊客不參與這類拓展的情況下,來了這兒也隻能逛一逛、拍拍風景照了。


    當然,即便如此,這裏的景色也美得讓人流連忘返,挑不出什麽毛病。


    經過主播的直播踩點、視頻up主們的探店分享,又因這裏的門票免費,還不限人數,很多被攔在行舟島的規則之外的遊客紛紛把目光轉向這裏。


    作者有話說:


    走過一次玻璃棧道,不恐高的我都覺得腿軟,走了幾米,開始不敢往下看。o(╥﹏╥)o


    ——


    第128章 5a級


    新島嶼的遊玩項目沒有行舟島多,也沒有那些奇觀,令一部分遊客感到些許失望,但是就環境而言,這兒也比普通的海島好上許多,他們不必跑到東南亞國家就能體驗到熱帶海島風情。


    明燈島的野外生存素質拓展基地也成了很多劇組拍攝荒島求生類劇情的取景之地。


    島上的玻璃棧道也刷新了世界紀錄,成為世界最長的玻璃棧道,衝著這個“世界最長”而來的外國遊客並不少,每天都能在這裏看到舉著攝影機拍攝的外國人。


    李瑤林估算了下,整個以行舟島為中心的景區今年的遊客接待量應該會超過735萬,其中外國遊客占了118餘萬,人數還在持續增長之中。


    相關部門預計,按照這個趨勢,今年之內油市的旅遊接待量必破千萬。五年之內,人數會翻好幾倍,也將成為國內數一數二的旅遊大市。


    這個增長速度比一些經營了幾十年的老牌旅遊大市的速度都快,不僅嶺南省以此為榮,環北部灣城市群也常以此為例,鼓勵其餘城市群大力發展,讓人注意到除了大灣區之外,還有他們這個經濟區。


    到了國慶,油市的旅遊人數比平常翻了五倍,即行舟島旅遊景區平常日均遊客接待量為2萬人左右,而國慶首日則直接突破了10萬。除了固定人數的行舟島之外,領航島、明燈島的遊客人數接近萬人,其餘遊客基本都在架海、產業園附近遊玩。


    當然,因國慶有煙花大會,所以人數是多了一些,之後的幾天,人數都稍微迴落,但也有8萬人。


    各種酒店、民宿的入住率達到了驚人的98%,很多遊客上市長熱線投訴,說碧灣區的酒店太少了,簡直一房難求,他們不得不坐半小時車去到市區的酒店入住。


    各酒店集團:“……”


    在建了在建了,別催!


    文華集團投資建設的五星級酒店已經建成,開始了裝修施工,並且預計能在明年的春節之前正式運營。


    不僅是文華酒店,還有很多投資商在寶仁港、架海一帶也拍了地建酒店。


    等李瑤林忙完了國慶,得以喘口氣之時,各方又十分熱情地來電:“李總,聽說行舟島要申請5a了?先預祝李總馬到成功哈!”


    李瑤林:“……”


    這麽多人都盼著她能早點把行舟島的級別提升為5a,大家跟在後麵好喝口湯,她也沒理由再推三阻四,於是把齊副總喊來,讓他去準備申請國家5a級景區的事宜。


    ……


    旅遊人數的增長讓行舟島的經營等級很快就突破了遊客人次要求,達到了6級,李瑤林也獲得了一個新的奇觀“寒夜燈柱”。


    李瑤林:“……”


    據說寒夜燈柱是冰暈現象,一般出現在氣溫極低、會結冰的地區,冬天的北方有一定幾率遇到,可她這兒是接近熱帶的地區,幾乎不可能下雪和結冰的地區出現寒夜燈柱,肯定會讓科學家們撓破腦袋吧!


    不過長這麽大都沒去過北方過冬的李瑤林還是想看看這個奇觀效果的,她怕冷,所以能不去北方的情況下看到非影視、照片裏的寒夜燈柱,那她滿足了。


    於是她特意挑了一個大部分遊客都陷入了沉睡的時間,悄悄地投放了寒夜燈柱。


    寒夜燈柱的投放時間限製在10、11、12月,而且隻有晚上才能顯現,它還有個限製,那就是燈光效果必須要好,畢竟燈柱是靠冰晶折射燈光實現的,要是到處都關了燈,這個奇觀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可是光汙染越強的區域,觀星效果就越差,因此可以說這個奇觀跟“流星雨”有一定的衝突。


    下半年的流星雨比較多,十月份就有天龍座和獵戶座的流星雨,隻要錯開這兩個時間段,就不會有為了觀測流星雨而大半夜不睡覺的遊客,那麽她投放寒夜燈柱的時候就不會有太多人知道。


    “寒夜燈柱”投放後沒幾分鍾,李瑤林便注意到行舟島的上空中出現了一束束光柱,它們的顏色豔麗、色彩豐富,像是那極地出現的極光,絢爛多彩。


    它們越來越長,直到連接上島上的燈柱光源,仿佛跟這些燈光融為了一體。


    饒是見慣了多種奇觀的李瑤林也不免喟歎大自然的神奇。


    滿足了好奇心之後,她就把奇觀給關掉了。寒夜燈柱出現的時間前後不超過五分鍾,就算有人看到了,那也隻是少數,不會造成很大的轟動。


    果不其然,雖然網上有人說昨晚在行舟島上看到了光柱,但因為對方是無意中抬頭才看到的,等他想用手機錄下證據時,那光柱消失了。


    有人說可能是島上的燈塔發出的光,那個遊客看錯了。


    也有人說,興許是這個遊客做夢了,不然為什麽隻有他看到了,別人都沒看到?


    還有人相信這位遊客的話,因為他們相信行舟島上,什麽奇跡都有可能發生。


    這件事沒有引起什麽大的討論,李瑤林鬆了口氣。


    但因為科學解釋不清楚就要一直將這個奇觀封存,未免有些浪費和可惜,所以李瑤林打算明年的冬天再找機會投放一次,屆時是否會刷新科學家們的認知,就不是她需要操心的事情了。


    ……


    眨眼又到了元旦,李瑤林最期待的總結全年營收環節。


    2023年營業額破了20億,財經方麵的學者認為2024年行舟島的營業額會突破30億,當然,這份數據在明燈島和領航島開放運營之後就變了,在30億的基礎上又加了6億。


    不得不說這些專家學者預估的數值還是過於保守了,係統這裏統計的營業額比2023年翻了一倍多,也就是已經破45億元了。


    李瑤林直接問app:“油市還有這麽多島嶼、灘塗可以置換嗎?”


    海神假日app隻是一個設置好的程序,並不會跟她解釋那麽多,它隻是默默地推出了一條新的置換規則:


    海神假日app可提供迴收服務,島主可將額外的閑置海域使用權交由app迴收,島主將獲得一定的迴收金。


    李瑤林問:“那25萬公頃海域能迴收多少錢?”


    海神假日app是按“0.71萬元/公頃·年”的價格租下的,自然也是按這個價格迴收,但也要收取一定的手續費。


    所以25萬公頃海域麵積被迴收後,李瑤林能獲得的錢隻有15億元。


    李瑤林:“你這手續費是2.75億元,真是貴得離譜啊!”


    app一如既往地沒有迴應她,倒是正在休假的小人魚出麵了:“畢竟要交稅的嘛,而且中間還有很多手續,要動用不少力量呢,總得要收取一些手續費。”


    李瑤林深吸了一口氣,告訴自己,買房要交契稅、繼承遺產也要交遺產稅,所以就當這2.75億元是交遺產稅了。


    她還沒想好要怎麽花這15億元呢,小管家直接幫她劃去建“海底觀光隧道”了。


    李瑤林:“……”


    你讓我把錢捂一捂怎麽啦?!


    吐槽歸吐槽,有了這15億元,海底觀光隧道項目完工的希望就在眼前了!


    去年的45億營業額,淨利潤為25億元,加上去年的開發資金等,80%都被小管家自動劃去了,剩餘20%被李瑤林投進了兩座新島嶼,這15億花完,明年隻要再攢夠四五億,估計就能把最後一期工程給建完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抽獎抽到一座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方便麵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方便麵君並收藏抽獎抽到一座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