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鬆越自然習了安家的劍法,他骨骼極佳,是練劍的好料子。自會走會跳便練起功夫,比安意和安鐵匠那般歲數時,都強上許多。安鐵匠喜不自勝,每日都督促他練劍,是以袁鬆越每天都往小河邊練兩個時辰的劍。
小小少年,這般功夫,誰人不當稀奇景看?隻他混不在意,步伐穩健,劍鋒淩厲,一趟走完停了下來,站姿如鬆,圍觀的眾人皆叫好。
眾人拍手道好便罷了,隻是他收了劍,眾人皆看清了他的長相。袁鬆起就在一旁,二人年歲相差不到一歲,眾人看看自家少爺,再看看這位少年,不由皆對了個奇怪的眼神——兩人長得竟有六七分像!
有人道,到底也算是同鄉,長得像也在情理之中;可有人卻道,那少年和他們家世子爺,長得更像,八分有之!
有人問袁鬆越,姓甚名誰,家住何處,袁鬆越並不理會這些來自陌生人的探問,收了劍離開了。沒過半日,這事便傳到了秦夫人耳朵裏。
秦夫人自來便覺得自家夫婿不大對勁,家中無有旁的小妾通房,他也不去尋花問柳,按理說這樣的夫婿旁人求之不得,隻是秦夫人知道,他對自己亦不過是不冷不熱而已。他一年有大半年不在家中,問他便是出門打點庶務或者某了差事出差,秦夫人懷疑他是個好南風的,還出手試探了他一番,誰知他全無興趣。
鎮子上有個樣貌同他八分像的小少年,秦夫人一聽便覺得腦中一哄,眼前迷霧全都散了。她著急忙慌地著人去打聽,打聽迴來的人迴完話,秦夫人隻是坐在圈椅上冷笑。
所有事情都對上了!自己那個人人羨慕的好夫婿,竟是玩了好一手分身術!娶兩房妻室,生兩個兒子!
......
這事在袁家立即鬧開了去,幾房在附近城裏住的本家都趕過來了。安家難能不知道些端倪,尋了人往鏢局送信,卻道袁灼出了遠門,一時迴不來。
鎮子裏的風言風語似是冬日凜冽的風,刮的人體無完膚。尤其那些早就嫉妒安意夫婿體貼能幹又樣貌不凡的,每日都站在安家門前說三道四,隻說是安意不要臉勾搭了人家,還說什麽明媒正娶,就是那下賤的外室而已!
安鐵匠病倒在床上,安意出了門便被人指著鼻子罵,袁鬆越氣不過拔了劍,不過劃破一人的手背,那人就叫上了天去,跑到官府去告狀。
安意嚇得不輕,孩子還小,如何能見官?家中老父又臥病在床,周圍除了兩個老鄰居暗中幫襯一下,再沒了旁人。
袁家人找上了門來,說袁家若是認下這孩子,不過是傷了人的那點子事,兩句話就擺平了。安意心想哪有這樣的好事,果聽來人說道:“按道理,秦夫人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正室夫人,孩子認了也隻能是庶子。”
安意五雷轟頂,她還存了最後一絲念想,不料老侯爺親自趕了過來,身邊帶著袁灼早幾年的小廝。事情鬧成這般,小廝也知瞞不住了,當下都說了個明白。安意和袁灼剛成親那會兒,也見過此人的,這下還有什麽不信的,自己以為撿了個天上掉下來的夫君,沒想到不過是給人家做了外室。
安鐵匠受不住打擊病入膏肓,袁家又遞來話,說讓安意母子認祖歸宗,自然會出錢請大夫給安鐵匠看病,而袁鬆越傷了人的事,也一並擺平了去。
安意揣著這話琢磨了一夜,第二日便帶著袁鬆越上門去了。
她跪在冰冷的青石板上,給秦氏夫人敬茶,秦氏夫人看她的眼神時而厲,時而嘲,她又把袁鬆越拉上前來,讓袁鬆越磕頭敬茶喊“母親”,袁鬆越不跪不拜更不必提喊什麽勞什子“母親”了。
一旁坐的族人皆竊竊私語,說是不愧是鄉野長大的,果真一星半點的規矩禮數都不懂,作庶子都是飛上枝頭變鳳凰了!
有眼色的仆婦上來按袁鬆越,袁鬆越何曾受過這麽大的氣,他人雖小,可幾拳就把那幾個仆婦打到在了地上,滿堂皆驚。
安意忍不住淚,一把扯過袁鬆越,想抱在懷裏,卻伸手打在了他身上,“若不想你外公病死,你就跪下按娘說的辦!”
袁鬆越怔怔地看她,安意一顆心跟滾了油一樣,是她就不該信那天上掉餡餅的事,到頭來還害了孩子。可是沒辦法,她強按著袁鬆越跪了下來,按著他給秦氏和老侯爺磕頭,可袁鬆越就是不喊人。
好在老侯爺並不再過多強求,隻說罷了,讓秦氏安置了安意母子兩個,也不許他們迴安家,派了兩個人去伺候安鐵匠。
安鐵匠病入膏肓,安意隻他恐怕活不長了,苦苦哀求迴家送父親一程,袁家卻隻讓她迴去,要將袁鬆越留下。便是安意肯,袁鬆越也不肯,他兩拳打上了前來伺候的小廝,小小年紀站在那裏,身上全是冷意,沒人敢上前。
袁家拿他沒辦法,隻得放了母子迴去。而安鐵匠也隻剩一口氣吊著了,臨死前悔不當初,他責怪自己的話沒說完,便咽了氣。
安意帶著袁鬆越送走了安鐵匠,心灰意冷,迴了袁家時時規矩著袁鬆越,對秦氏夫人恭敬有加。母子二人隨袁家人迴了京,袁灼終於脫開身迴來了。
他迴到家中,一眼見到瘦到脫形一身白衣的安意和冷眼看他卻不上前叫爹的袁鬆越,袁灼才曉得,自己真真犯下了大錯!
沒過一年,安意便因病去了。袁灼請遍了京中有名的大夫,也沒能挽留得了她。
那年清明,在潺潺溪流邊,將劍練得行雲流水的女子,上窮碧落下黃泉,再也不見了。
......
碧螺春的香氣淡了些,薛雲卉從繁雜的思緒中抽身出來。她雖不知道個中細節,可憑著袁鬆越三言兩語,也猜出來許多。
難怪侯爺性子這麽別扭,誰人打小經曆了這場子事,能沒有點陰影在心裏頭?
她默默歎了口氣,掀起眼簾去看袁鬆越,陡然看到他平靜的外表下,眼中似有什麽閃動,他睫毛微扇,那東西倏忽不見了。
薛雲卉曉得是什麽,想想那時的他,還是個隻懂練劍的小少年,遭逢大變,該是多麽孤獨無助,她心下酸酸的,跟吃了酸棗子一樣。
她禁不住喊了聲“侯爺”,袁鬆越看了過來,她張了張口,又不知道該說什麽了。
她斟了杯茶遞了過去,在他帶著些許探尋的目光中,隻好道:“不想竟是這樣,侯爺......不容易。”
話音一落,落在她身上的目光便起了變化,些許的探問變成了濃濃的疑問。
“你不是都知道麽?”
小小少年,這般功夫,誰人不當稀奇景看?隻他混不在意,步伐穩健,劍鋒淩厲,一趟走完停了下來,站姿如鬆,圍觀的眾人皆叫好。
眾人拍手道好便罷了,隻是他收了劍,眾人皆看清了他的長相。袁鬆起就在一旁,二人年歲相差不到一歲,眾人看看自家少爺,再看看這位少年,不由皆對了個奇怪的眼神——兩人長得竟有六七分像!
有人道,到底也算是同鄉,長得像也在情理之中;可有人卻道,那少年和他們家世子爺,長得更像,八分有之!
有人問袁鬆越,姓甚名誰,家住何處,袁鬆越並不理會這些來自陌生人的探問,收了劍離開了。沒過半日,這事便傳到了秦夫人耳朵裏。
秦夫人自來便覺得自家夫婿不大對勁,家中無有旁的小妾通房,他也不去尋花問柳,按理說這樣的夫婿旁人求之不得,隻是秦夫人知道,他對自己亦不過是不冷不熱而已。他一年有大半年不在家中,問他便是出門打點庶務或者某了差事出差,秦夫人懷疑他是個好南風的,還出手試探了他一番,誰知他全無興趣。
鎮子上有個樣貌同他八分像的小少年,秦夫人一聽便覺得腦中一哄,眼前迷霧全都散了。她著急忙慌地著人去打聽,打聽迴來的人迴完話,秦夫人隻是坐在圈椅上冷笑。
所有事情都對上了!自己那個人人羨慕的好夫婿,竟是玩了好一手分身術!娶兩房妻室,生兩個兒子!
......
這事在袁家立即鬧開了去,幾房在附近城裏住的本家都趕過來了。安家難能不知道些端倪,尋了人往鏢局送信,卻道袁灼出了遠門,一時迴不來。
鎮子裏的風言風語似是冬日凜冽的風,刮的人體無完膚。尤其那些早就嫉妒安意夫婿體貼能幹又樣貌不凡的,每日都站在安家門前說三道四,隻說是安意不要臉勾搭了人家,還說什麽明媒正娶,就是那下賤的外室而已!
安鐵匠病倒在床上,安意出了門便被人指著鼻子罵,袁鬆越氣不過拔了劍,不過劃破一人的手背,那人就叫上了天去,跑到官府去告狀。
安意嚇得不輕,孩子還小,如何能見官?家中老父又臥病在床,周圍除了兩個老鄰居暗中幫襯一下,再沒了旁人。
袁家人找上了門來,說袁家若是認下這孩子,不過是傷了人的那點子事,兩句話就擺平了。安意心想哪有這樣的好事,果聽來人說道:“按道理,秦夫人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正室夫人,孩子認了也隻能是庶子。”
安意五雷轟頂,她還存了最後一絲念想,不料老侯爺親自趕了過來,身邊帶著袁灼早幾年的小廝。事情鬧成這般,小廝也知瞞不住了,當下都說了個明白。安意和袁灼剛成親那會兒,也見過此人的,這下還有什麽不信的,自己以為撿了個天上掉下來的夫君,沒想到不過是給人家做了外室。
安鐵匠受不住打擊病入膏肓,袁家又遞來話,說讓安意母子認祖歸宗,自然會出錢請大夫給安鐵匠看病,而袁鬆越傷了人的事,也一並擺平了去。
安意揣著這話琢磨了一夜,第二日便帶著袁鬆越上門去了。
她跪在冰冷的青石板上,給秦氏夫人敬茶,秦氏夫人看她的眼神時而厲,時而嘲,她又把袁鬆越拉上前來,讓袁鬆越磕頭敬茶喊“母親”,袁鬆越不跪不拜更不必提喊什麽勞什子“母親”了。
一旁坐的族人皆竊竊私語,說是不愧是鄉野長大的,果真一星半點的規矩禮數都不懂,作庶子都是飛上枝頭變鳳凰了!
有眼色的仆婦上來按袁鬆越,袁鬆越何曾受過這麽大的氣,他人雖小,可幾拳就把那幾個仆婦打到在了地上,滿堂皆驚。
安意忍不住淚,一把扯過袁鬆越,想抱在懷裏,卻伸手打在了他身上,“若不想你外公病死,你就跪下按娘說的辦!”
袁鬆越怔怔地看她,安意一顆心跟滾了油一樣,是她就不該信那天上掉餡餅的事,到頭來還害了孩子。可是沒辦法,她強按著袁鬆越跪了下來,按著他給秦氏和老侯爺磕頭,可袁鬆越就是不喊人。
好在老侯爺並不再過多強求,隻說罷了,讓秦氏安置了安意母子兩個,也不許他們迴安家,派了兩個人去伺候安鐵匠。
安鐵匠病入膏肓,安意隻他恐怕活不長了,苦苦哀求迴家送父親一程,袁家卻隻讓她迴去,要將袁鬆越留下。便是安意肯,袁鬆越也不肯,他兩拳打上了前來伺候的小廝,小小年紀站在那裏,身上全是冷意,沒人敢上前。
袁家拿他沒辦法,隻得放了母子迴去。而安鐵匠也隻剩一口氣吊著了,臨死前悔不當初,他責怪自己的話沒說完,便咽了氣。
安意帶著袁鬆越送走了安鐵匠,心灰意冷,迴了袁家時時規矩著袁鬆越,對秦氏夫人恭敬有加。母子二人隨袁家人迴了京,袁灼終於脫開身迴來了。
他迴到家中,一眼見到瘦到脫形一身白衣的安意和冷眼看他卻不上前叫爹的袁鬆越,袁灼才曉得,自己真真犯下了大錯!
沒過一年,安意便因病去了。袁灼請遍了京中有名的大夫,也沒能挽留得了她。
那年清明,在潺潺溪流邊,將劍練得行雲流水的女子,上窮碧落下黃泉,再也不見了。
......
碧螺春的香氣淡了些,薛雲卉從繁雜的思緒中抽身出來。她雖不知道個中細節,可憑著袁鬆越三言兩語,也猜出來許多。
難怪侯爺性子這麽別扭,誰人打小經曆了這場子事,能沒有點陰影在心裏頭?
她默默歎了口氣,掀起眼簾去看袁鬆越,陡然看到他平靜的外表下,眼中似有什麽閃動,他睫毛微扇,那東西倏忽不見了。
薛雲卉曉得是什麽,想想那時的他,還是個隻懂練劍的小少年,遭逢大變,該是多麽孤獨無助,她心下酸酸的,跟吃了酸棗子一樣。
她禁不住喊了聲“侯爺”,袁鬆越看了過來,她張了張口,又不知道該說什麽了。
她斟了杯茶遞了過去,在他帶著些許探尋的目光中,隻好道:“不想竟是這樣,侯爺......不容易。”
話音一落,落在她身上的目光便起了變化,些許的探問變成了濃濃的疑問。
“你不是都知道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