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真是憋死我了,這哪兒是炒蝗蟲,簡直是要我命了!


    等那個死丫頭迴來,我非好好掐她兩把。


    這是出的什麽破主意,買了這麽多蝗蟲喂雞,居然還要炒熟?


    她倒是跑了,留下爛攤子給我!”


    吳嫂子忍不住笑,替小姐說好話兒。


    “夫人別生氣,小姐聰明著呢,咱家那些母雞,恨不得一日下兩個蛋。


    說不得都是吃蝗蟲的功勞呢!”


    說起雞蛋,趙金蓮更是頭疼。


    “以前日子過得不好,每次給金子煮給雞蛋,我都心疼的不成。


    如今一日撿迴幾筐雞蛋,我更犯愁,吃也吃不完。


    就是賣掉,一時也找不到銷路。


    幸好天氣一日比一日冷了,否則那些蛋臭了,就真是糟蹋好東西了。”


    吳嫂子和桃紅也是點頭,這幾日家裏的雞蛋簡直敞開了吃,她們一日也要吃十幾個。


    恨不得打嗝都是雞蛋味兒…


    什麽好東西,吃多了都受不了啊。


    但這話可不能說,小心天打雷劈。


    城外流民們吃一口紅薯粥都覺得幸運,她們居然吃雞蛋吃厭煩了,簡直是找挨揍呢。


    方家也不是沒想過把雞蛋捐出去,但實在太紮眼了。


    於是,一時間有些卡在這裏,不上不下。


    方圓兒從山上下來,立刻得了桃紅的報信兒。


    她倒是疏忽這事兒了,趕緊找到二哥補救。


    方法很簡單,她出銀子,把家裏的雞蛋買下來。


    老娘收了銀子歡喜,她把雞蛋存空間,不怕腐壞,以後總有用處就是了。


    方老二對妹妹的小金庫信心十足,立刻就答應下來。


    於是,晚飯時候,趙金蓮驚喜的收到了五十兩銀子的定金。


    以後,家裏的雞蛋就有方老二負責送給客戶了,三文錢一枚,有多少,對方就要多少。


    趙金蓮心善,這一段時日可沒少往城外破廟送東西,自然破費很多。


    她一向節儉,私下也是心疼。


    如今突然有了一筆收入,真是久旱逢甘霖,歡喜的不成。


    她把銀子放進錢匣子,又覺得有些心難安。


    於是囑咐方老二,“明日去破廟那邊看看,拎一籃子煮雞蛋。


    若是有孩子老人身體不好,就塞兩個給她們補補身體。”


    方老二忍不住玩笑,“娘,一籃子雞蛋可要一二百個呢,您不心疼啊?”


    “哼,你娘是那摳門兒的人嗎?”


    趙金蓮瞪了兒子一眼,惹得全家都是笑起來。


    這還是知道蝗災以來,家裏第一次有笑聲…


    又過了三五日,陳老夫人來家裏尋趙金蓮說話兒。


    方圓兒帶了芳姐兒做針線,學了大半年的規矩,芳姐兒越發有大家閨秀的模樣了。


    但在方圓兒看來,卻比之前少了幾分靈透。


    她覺得可惜,可站在陳老夫人的立場,卻是為了孫女好。


    因為芳姐兒注定要嫁入官宦之家,規矩比靈透更適合一個官家娘子。


    方圓兒能做的就是多陪陪芳姐兒,帶她玩些新奇的遊戲,讓小姑娘的閨閣時光精彩一些。


    以後,無論什麽時候,她迴憶起來,都會笑一笑…


    這會兒,她拿了圍棋和棋子,卻偏偏帶芳姐兒下起了五子棋。


    芳姐兒聰明,吃了幾次虧,摸到竅門兒,居然開始反敗為勝。


    贏走了方圓兒最喜歡的兩個小香包,得意的笑個不停。


    陳老夫人看在眼裏,忍不住歎氣,拉著趙金蓮說道。


    “我也舍不得芳姐兒太累,但沒有辦法。


    她的親事定了,是東州府府尹的本家侄兒。


    大家族最重規矩,我隻能多管束她。


    也隻有在你們家裏,同圓兒一起玩耍,她才能鬆快一會兒。”


    趙金蓮也是歎氣,都是有閨女人,她最近也是愁的不成。


    “芳姐兒有了好親事,您起碼也放了一半的心。


    我家圓兒的姻緣還不知道在哪裏呢,眼見,她都十八了。


    再不張羅起來,她都是老姑娘了。


    但別說我舍不得,她哥哥嫂子們也舍不得,就是我家老漢都恨不得把她留家裏一輩子。


    好人家也不是想找,就能立刻找到的…”


    “圓兒是個好姑娘,若是能不遠嫁,就別遠嫁。


    放在身邊,你也少牽掛。


    我們這是沒有辦法,幸好,芳姐兒還小,還能在家留個三四年。”


    許是怕兩個姑娘聽到害羞,陳老夫人改了話頭兒。


    “後衙送消息來,明日會送一些人過來,讓我看著給芳姐兒挑兩個放身邊伺候。


    你不如給圓兒也挑兩個,以後無論嫁到哪裏去,都是幫手。”


    趙金蓮仔細一問,才知道是縣衙做保,給流民裏願意賣身為奴的人安排人家。


    陳大人要政績,也為了表表孝心,讓老娘先選兩個人手。


    趙金蓮想想,閨女身邊有朱紅和桃紅,倒也夠用。


    但還是應和道,“成,明日我過去一起看看。


    有合眼緣的,就留幾個,都是可憐人,留下幾個就是救了幾條命。”


    計劃沒有變化快,趙金蓮打算的挺好,結果第二日從新社院子迴來。


    她身後跟著一串兒小姑娘,都是十二三歲,足足九個…


    劉氏和王氏驚得嘴巴都合不攏,趕緊把麵色有些尷尬的婆婆讓到屋裏。


    方圓兒最了解老娘,立刻就猜的出老娘又犯了心軟的毛病。


    定然是舍不得這些小姑娘落到旁人家裏,就都留了下來。


    果然,她倒了一杯蜜水送到老娘手邊。


    趙金蓮索性就說開了,“雖然府衙那邊作保,說是不會把這些小姑娘送去那種肮髒地方。


    但陳大人好心,那些差役可不見得。


    小姑娘們知道咱們家裏就是捐紅薯和土豆的方家,就跪下求我收留。


    我…一時沒有辦法,也實在是看著可憐,就都留下了。”


    王氏和劉氏也不是硬心腸的,生怕小姑不同意留人,都是望著方圓兒,試探說道。


    “留著也成,七斤和八斤馬上就大了,我們也照看不過來。


    有個人手幫個忙,挺好的。”


    方圓兒就笑了,幹脆說道。


    “我倒是覺得娘買人買少了,我平日根本沒什麽事需要人幫忙,還有桃紅和朱紅兩個在身邊呢。


    偏偏娘和嫂子們一天忙的厲害,都沒個人搭把手兒。


    還有客舍這邊,總要在村裏雇人打掃。


    不如這次也添些人手,固定下來好了。


    這麽一算,娘身邊添一個丫鬟,兩個嫂子身邊各一個,再加客舍那邊,怎麽也要十四個,這還缺了五個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農門團寵小嬌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花期遲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花期遲遲並收藏農門團寵小嬌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