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夫子也晚起褲腿,帶著兩組學生下田了,老爺子說少年時候,也是幫過農忙的,這鐮刀幾十年未握,這會兒用起,也不覺太生疏
另一田裏的杜老爺子,早甩下眾人老遠,刺激得他附近的幾個少年,都卯足了勁兒,揮汗如雨,埋頭收割
相比起兩位長輩,杜辰的表現就平常多了。還一度給一組的陳立超出挺遠,他雖出身農家,卻自六七歲開蒙,就鮮少做過農活兒,這會兒乍一下田,頗不適應。
田裏水已放了兩天,卻也濕潤纏腳,不便行走。割水稻又得半彎腰,在根莖十厘米處下刀,因為杜沅說有二季稻。所以不像別家,在根處三四厘米處下刀收割。這也是經過甘蔗這茬兒,發現了此處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後,提出的設想,總歸試試,沒長出來也沒啥虧損,隻是收割的時候多費些氣力
一個時辰後才辰時三刻,太陽也爬上了路旁樹梢,田裏眾人都汗流浹背,臉色通紅,杜辰已是腰酸背痛,直覺再難彎下腰去
杜沅注意到爹抻了好幾次腰,還左手握拳捶了捶腰背
唉,這會兒的讀書人,才華與身體素質多半是成反比例的,這體育課,課間操,五禽戲,太極拳,蹴鞠,眼保健操都得提上日程了
她擼起袖子在臉上胡亂擦了擦,就彎腰繼續收割了
李氏帶著杜戌娘和兩個使女,提著滿手的食盒瓦罐,拎著木桶,來給眾人送吃食
杜秦兩位老爺子招唿眾人,上田坎歇息,用些茶點,兩個綠衫裙使女鋪開一張靛藍花布,依次擺上冰鎮過的涼糕,冰粉,還有豌豆粉。旁邊放了一摞碗,還有一罐紅糖水,由眾人自取
“這是?細索涼粉?老夫還是舊年在西京洛陽問診時,碰巧吃過幾迴,不想,今日竟在這田坎上再用上迴這道吃食”學子們已頗守禮了,尊敬師長,秦杜二人走在前頭,見著這一派物事,秦夫子慧眼,片頭瞧了瞧杜沅,就順口而出
“親家既如此說,快嚐嚐,可比得上舊年味兒?”杜興把第一碗遞給了他
“嗯,不差,尤勝舊年呐”秦老爺子吃下一口,唇畔胡子還沾上了些醬料
“別愣著啊都,快,撿順嘴的吃”
“夫子,您且嚐嚐這個,可好吃?”杜沅打了小碗冰鎮過的涼糕,澆上小勺焦糖蜜水,涼糕雪白軟和,糖色晶瑩透亮,吃下一口,冰涼爽口
“這,竟是用過冰的?哎喲,冰可稀罕,這樣一桶吃食,得費去多少窖冰,花去多少銀錢啊,真是一口就得吃去一陌錢啊”老爺子吃的開心,也吃的心痛
“爺爺放心,您就是吃去這一桶涼糕,也才幾陌錢,不費事”杜沅笑著迴
“當真?你莫哄我老頭子開心”
“夫子,阿姐不曾哄您,晚間迴家,帶您親去瞧了,您就明白了”
幾人在旁邊一番言語,也不曾引來周圍人注意,因著,眾人都給這些吃食吸引了去,滿心滿眼都是那糖水,糕餅
想著都是些半大孩子,自己兒孫也都在地裏,杜興巳時末就喊了收工,一些人捆紮收割好的水稻杆,另外的人就抱去路邊木板車上,堆滿一車,就用繩索捆了,趕著驢車往杜家去
人多,忙活起來也快
午飯也準備得頗豐盛,在書院食堂擺了五桌兒,好多學子瞧見這滿桌兒的雞鴨魚肉,都最倔咽下了口水,真,比家裏年節裏吃得還好哩
午飯後,秦老爺子就坐不住了,愣是找了杜沅,要問個清楚,這冰,哪裏來的
杜沅姐弟引了他去後院,杜衡拿了一個木盆,倒滿水,再放了個裝滿水的桶在裏頭,把火硝投入水盆,不多會兒,就白霧繚繞,再等上會兒,木盆裏頭的水就結成了冰
“這,這焰硝竟有如此作用?”
“是呀,這還是衡哥兒在一本前朝舊書上看來的呢”
“哦?”
“啊是,半月前和阿姐去書局,偶然翻了本唐時食貨誌,其間有兩句說硝石製冰的法子,還是阿姐聰慧,想法子去城外遠山觀買了些硝石,才試出了這個法子,這水盆裏頭的冰不可食,能鎮水得涼引,桶裏的冰敲碎即可吃了,冰又涼,確是這夏日消暑利器”
杜衡一口氣交待得明白
秦夫子又細問了,為何盆裏不能吃,這,怎麽就可以凝水成冰呢
杜沅半真半假地說,據載,食用硝石是會致死的,所以才出此下策,另放水盆在中間取冰,這硝石投進去,周圍就白霧繚繞,應該是發生了變化,硝石遇水,要凝冰,就會吸取周圍空氣裏的熱度,空氣啊,就是唿吸吐納時的氣體,所謂,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嘛,除開金木水火,還應該有氣體才對,這些都是人,生存的必備條件
杜沅說著說著就說凸嚕皮了,就,現代的她和人爭辯過,有人說中國古代沒有科學,沒有物理化學,課本上的物理化學名人都是西方國家的先賢智者,的確罕見東方這個五千年曆史古明古國的學者名字,她一度也悶頭認了。直到後來看書翻史,了解了更多這五千年的沉浮,撿起了其間沉澱下的印記,她才恍然,誰說中國古代沒有科學,沒有物理化學的啊!簡直一派胡言,隻是,跑偏了,研究這些的都是道士,在修仙煉丹求長生的路上偶然發現的,還頗為不屑,棄如敝履,所以,唉,才一點點隨著修仙煉丹的衰落蒙塵
所以這會兒,秦老爺子問起,她就有點過於興奮,巴拉巴拉說了好一通
好在秦夫子是個典型的文科生,不,醫學生,除了醫術,對其他都興致不大,也沒有過研究,因而,也不曾聽出她話裏的漏洞
但經此一事,杜沅心裏有了主意,前些時候,雖然實驗出了這製冰的法子,,但想著硝石很難開采,不打算刻意去引領這個風潮,打算任他自然發展
這會兒她改了主意,製冰法子放出去,除了給時人帶來涼爽,消暑佳品以外,更能引起人們的思考,為何,這硝石能製冰?這是何原理?秦夫子就是個極好的證明,有了疑問,才會有實驗,才會有進步啊
另一田裏的杜老爺子,早甩下眾人老遠,刺激得他附近的幾個少年,都卯足了勁兒,揮汗如雨,埋頭收割
相比起兩位長輩,杜辰的表現就平常多了。還一度給一組的陳立超出挺遠,他雖出身農家,卻自六七歲開蒙,就鮮少做過農活兒,這會兒乍一下田,頗不適應。
田裏水已放了兩天,卻也濕潤纏腳,不便行走。割水稻又得半彎腰,在根莖十厘米處下刀,因為杜沅說有二季稻。所以不像別家,在根處三四厘米處下刀收割。這也是經過甘蔗這茬兒,發現了此處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後,提出的設想,總歸試試,沒長出來也沒啥虧損,隻是收割的時候多費些氣力
一個時辰後才辰時三刻,太陽也爬上了路旁樹梢,田裏眾人都汗流浹背,臉色通紅,杜辰已是腰酸背痛,直覺再難彎下腰去
杜沅注意到爹抻了好幾次腰,還左手握拳捶了捶腰背
唉,這會兒的讀書人,才華與身體素質多半是成反比例的,這體育課,課間操,五禽戲,太極拳,蹴鞠,眼保健操都得提上日程了
她擼起袖子在臉上胡亂擦了擦,就彎腰繼續收割了
李氏帶著杜戌娘和兩個使女,提著滿手的食盒瓦罐,拎著木桶,來給眾人送吃食
杜秦兩位老爺子招唿眾人,上田坎歇息,用些茶點,兩個綠衫裙使女鋪開一張靛藍花布,依次擺上冰鎮過的涼糕,冰粉,還有豌豆粉。旁邊放了一摞碗,還有一罐紅糖水,由眾人自取
“這是?細索涼粉?老夫還是舊年在西京洛陽問診時,碰巧吃過幾迴,不想,今日竟在這田坎上再用上迴這道吃食”學子們已頗守禮了,尊敬師長,秦杜二人走在前頭,見著這一派物事,秦夫子慧眼,片頭瞧了瞧杜沅,就順口而出
“親家既如此說,快嚐嚐,可比得上舊年味兒?”杜興把第一碗遞給了他
“嗯,不差,尤勝舊年呐”秦老爺子吃下一口,唇畔胡子還沾上了些醬料
“別愣著啊都,快,撿順嘴的吃”
“夫子,您且嚐嚐這個,可好吃?”杜沅打了小碗冰鎮過的涼糕,澆上小勺焦糖蜜水,涼糕雪白軟和,糖色晶瑩透亮,吃下一口,冰涼爽口
“這,竟是用過冰的?哎喲,冰可稀罕,這樣一桶吃食,得費去多少窖冰,花去多少銀錢啊,真是一口就得吃去一陌錢啊”老爺子吃的開心,也吃的心痛
“爺爺放心,您就是吃去這一桶涼糕,也才幾陌錢,不費事”杜沅笑著迴
“當真?你莫哄我老頭子開心”
“夫子,阿姐不曾哄您,晚間迴家,帶您親去瞧了,您就明白了”
幾人在旁邊一番言語,也不曾引來周圍人注意,因著,眾人都給這些吃食吸引了去,滿心滿眼都是那糖水,糕餅
想著都是些半大孩子,自己兒孫也都在地裏,杜興巳時末就喊了收工,一些人捆紮收割好的水稻杆,另外的人就抱去路邊木板車上,堆滿一車,就用繩索捆了,趕著驢車往杜家去
人多,忙活起來也快
午飯也準備得頗豐盛,在書院食堂擺了五桌兒,好多學子瞧見這滿桌兒的雞鴨魚肉,都最倔咽下了口水,真,比家裏年節裏吃得還好哩
午飯後,秦老爺子就坐不住了,愣是找了杜沅,要問個清楚,這冰,哪裏來的
杜沅姐弟引了他去後院,杜衡拿了一個木盆,倒滿水,再放了個裝滿水的桶在裏頭,把火硝投入水盆,不多會兒,就白霧繚繞,再等上會兒,木盆裏頭的水就結成了冰
“這,這焰硝竟有如此作用?”
“是呀,這還是衡哥兒在一本前朝舊書上看來的呢”
“哦?”
“啊是,半月前和阿姐去書局,偶然翻了本唐時食貨誌,其間有兩句說硝石製冰的法子,還是阿姐聰慧,想法子去城外遠山觀買了些硝石,才試出了這個法子,這水盆裏頭的冰不可食,能鎮水得涼引,桶裏的冰敲碎即可吃了,冰又涼,確是這夏日消暑利器”
杜衡一口氣交待得明白
秦夫子又細問了,為何盆裏不能吃,這,怎麽就可以凝水成冰呢
杜沅半真半假地說,據載,食用硝石是會致死的,所以才出此下策,另放水盆在中間取冰,這硝石投進去,周圍就白霧繚繞,應該是發生了變化,硝石遇水,要凝冰,就會吸取周圍空氣裏的熱度,空氣啊,就是唿吸吐納時的氣體,所謂,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嘛,除開金木水火,還應該有氣體才對,這些都是人,生存的必備條件
杜沅說著說著就說凸嚕皮了,就,現代的她和人爭辯過,有人說中國古代沒有科學,沒有物理化學,課本上的物理化學名人都是西方國家的先賢智者,的確罕見東方這個五千年曆史古明古國的學者名字,她一度也悶頭認了。直到後來看書翻史,了解了更多這五千年的沉浮,撿起了其間沉澱下的印記,她才恍然,誰說中國古代沒有科學,沒有物理化學的啊!簡直一派胡言,隻是,跑偏了,研究這些的都是道士,在修仙煉丹求長生的路上偶然發現的,還頗為不屑,棄如敝履,所以,唉,才一點點隨著修仙煉丹的衰落蒙塵
所以這會兒,秦老爺子問起,她就有點過於興奮,巴拉巴拉說了好一通
好在秦夫子是個典型的文科生,不,醫學生,除了醫術,對其他都興致不大,也沒有過研究,因而,也不曾聽出她話裏的漏洞
但經此一事,杜沅心裏有了主意,前些時候,雖然實驗出了這製冰的法子,,但想著硝石很難開采,不打算刻意去引領這個風潮,打算任他自然發展
這會兒她改了主意,製冰法子放出去,除了給時人帶來涼爽,消暑佳品以外,更能引起人們的思考,為何,這硝石能製冰?這是何原理?秦夫子就是個極好的證明,有了疑問,才會有實驗,才會有進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