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口關南,數百魏軍正舉著盾牌、扛著雲梯悍不畏死地朝不高但逼仄的關牆衝去。
他們的頭上是漫天的箭雨和沉重的擂石,稍一挨著,不是死就是傷,但進攻的魏兵似乎毫不在意,一波又一波地往前衝鋒,不計傷亡,舍生忘死。
此時在後陣觀戰的張合臉上神情變幻莫測,心裏麵又是自豪又是傷感,又是自責又是振奮。
自豪的是麾下將士個個不懼生死,沒有辱沒大魏精銳的名聲,傷感的則是軍士們這般蟻附攻關,傷亡實在太大,此刻子口關外已經倒下了滿地的屍體。
而張合自責的是自己沒有率軍及時趕到,以至子口關被漢軍搶先一步占領,若他帶領的援軍早一個時辰抵達,恐怕就不是今日這般被動的局麵了。
至於張合之所以在這個形勢不利的時候還能感到振奮,主要是因為他畢竟是身經百戰的老將,生平所遇惡戰、難戰、險戰頗多,早已不會因一時之敗而變得方寸大亂。
盡管己方大軍歸路被斷,但此時的他還能保持鎮靜,甚至在見到手下兒郎奮勇廝殺後,心底的熱血也已被喚醒,恨不得親自提刀上陣與眾兒郎並肩作戰。
不過張合終究是一軍大將,不到萬不得已,不會親自上陣廝殺,他把中軍大帳設在距子口關數百步遠的一處山頭上,又效魏彰之前的攻擊策略,將部眾分成十隊,輪流衝殺,確保兇猛的攻勢源源不斷。
眼下子午穀內的魏軍已陷入萬分危急的時刻,張合與曹真、劉曄商議過後,決意憑借優勢兵力不計傷亡地攻破子口關,以最快的速度為還在百餘裏外的主力大軍撤迴長安掃清阻礙。
然而漢軍也不是吃素的,魏彰親自守在關牆上指揮部眾迎戰,他雖有厚重的鎧甲護身,但關下魏軍的箭矢亦是兇狠,一個不小心就被一支射來的冷箭劃破了左邊臉頰。
親衛隊長崔萬見少將軍受傷,不禁嚇得大驚失色,急忙近前勸他下關包紮傷口,但魏彰渾不在意,一口拒絕,仍張弓搭箭尋找機會射殺敵軍。
周遭漢軍見主將如此勇武,無不感到振奮,紛紛效仿,高唿酣戰。
夜幕降臨,天地間的一切都歸於靜寂,除了烏鴉的啼鳴和士卒的哀嚎,方圓數裏仿佛再無其他聲音。
盡管魏軍分作十隊輪番進攻,可從早上戰到現在,大都體力不支、疲憊不堪。
張合很想點火夜戰,讓猛烈的攻勢一直不停,但見眾軍士已無多少氣力,無奈之餘,也隻得下令收兵,好讓部眾休整一晚。
隻是越拖下去,局勢就對魏軍越加不利。長安漢軍近在咫尺,發兵增援,一日之內就可到達。張合估計漢軍的援兵隻怕已經在路上了。
心中著急,久久不能入睡,張合隻好從榻上坐起,披衣去到帳外,一邊望著北方天空晦暗不明的星象,一邊思索破局之策。
其實今夜失眠的不止他一人,就在百裏外的一處軍營內,魏國大司馬曹真和軍師劉曄同樣為目前的形勢擔心不已。
二人皆眉頭緊鎖、臉色沉重,雖隔著火爐相對而坐,但岌岌可危的戰局似乎讓他倆感受不到丁點溫暖,反而手腳一片冰涼。
子口關的淪陷本已讓他們心煩不已,今日校事忽然又送來了關中的壞消息,夏侯儒麾下的三萬騎兵竟然被楊清和魏延殲滅大半,渭水以南再無力量阻擋雍州漢軍東進的步伐,重鎮長安隨時都有被漢軍包圍攻陷的可能。
長安乃西線魏軍的根基,一旦陷落,子午穀內的九萬多魏兵將會成為一支沒有後勤保障的孤軍,到那時就算奪迴子口撤至關中,西線魏軍也極有可能陷入萬劫不複之境。
曹真也深知這一點,這才邀了劉曄這位智謀之士連夜商議破敵之策。
“子揚公,諸葛亮、楊清他們的目的顯然是要把我中路大軍困在子午穀內,然後聚而殲之,如此潼關以西再無大軍可敵蜀賊,關中全境也遲早會落入他們手中。
而一旦我們手上的十餘萬兵馬損失殆盡,國家定當元氣大傷,縱然我大魏家大業大,可這麽嚴重的損失也是吃不消的。
國力恢複不是短時間內辦得到的,至少也要個數年時光。可數年過後,賊勢還能撲滅嗎?
真身為宗室大將,幸得天子委以重任,本該輔國安民、剿滅不臣,哪知智術短淺以致陷王師於困境,實在是罪莫大焉。
眼下情勢萬分危急,我絕不能讓這十餘萬兵馬在關右覆滅,也絕不能壞了陛下的千秋基業。還請子揚公施智謀、籌妙計,助我一臂之力。”
劉曄見他態度誠懇,心下頗為感動,可大軍困在這子午穀內缺醫少藥、糧草不繼,縱然他有萬般能耐,此時也施展不開,隻得拱手答道:“大司馬,為今之計,別無他法,隻有盡快走出子午穀,大軍才能轉危為安。
眼下前有堵截、後有追兵,再加上關中局勢糜爛、諸葛亮親領大軍從儻駱道迂迴夾擊,形勢已是危若累卵,必須盡快把分散的兵力集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所以目前的當務之急就是要不惜一切代價奪迴子口關,打通迴轉關中的道路,隻要我們迅速迴到長安,就有機會轉危為安,甚至反敗為勝。”
“不錯、不錯,當務之急是把大軍帶出子午穀返迴關中。
曹真連連點頭,又一邊用木棍撥了撥爐子裏的炭火,一邊說道:“張儁乂那裏已經動上手了,還不知戰況如何?咱們這邊也得加快行軍速度,從明天開始,大軍每日最多隻歇四個時辰,每日行進不少於四十裏,爭取三天後抵近子口關。”
“合該如此,大司馬英明。”劉曄拱手稱讚。
與子午道內的魏軍一樣,儻駱道內的漢軍也在與時間賽跑,星夜兼程地向北行進。
不過兩軍之間也有不同,魏軍主帥曹真此時的心情可以用焦急萬分四個字形容,可漢軍主帥諸葛亮這個時候的心情卻是十分暢快。
自從大舉反攻之後,漢軍這邊是喜訊不斷,先是楊清和魏延率領騎兵大破夏侯儒部,近兩天又接連傳來了槐裏之戰和子口之戰的捷報。
形勢一片大好,如何不令諸葛亮心情愉悅?然而這並不代表漢軍這邊就沒有煩心之事發生。
諸葛亮本想把曹真大軍困在子午穀內後,就從儻駱道發兵攻其側翼,將魏軍截成數截、分割殲滅。
哪知實際走過之後,方才發現儻駱道與子午道之間雖有路徑相連,但都是些方便行人和商旅通過的小道,並不適合上萬大軍轉換道路。
這樣一來諸葛亮聚殲曹真大軍於子午穀內的設想就不容易實現了。不過他雖有些失望,但並不氣餒,畢竟眼下的形勢對漢軍而言已然是大好了。
喜歡季漢當興請大家收藏:(。)季漢當興
他們的頭上是漫天的箭雨和沉重的擂石,稍一挨著,不是死就是傷,但進攻的魏兵似乎毫不在意,一波又一波地往前衝鋒,不計傷亡,舍生忘死。
此時在後陣觀戰的張合臉上神情變幻莫測,心裏麵又是自豪又是傷感,又是自責又是振奮。
自豪的是麾下將士個個不懼生死,沒有辱沒大魏精銳的名聲,傷感的則是軍士們這般蟻附攻關,傷亡實在太大,此刻子口關外已經倒下了滿地的屍體。
而張合自責的是自己沒有率軍及時趕到,以至子口關被漢軍搶先一步占領,若他帶領的援軍早一個時辰抵達,恐怕就不是今日這般被動的局麵了。
至於張合之所以在這個形勢不利的時候還能感到振奮,主要是因為他畢竟是身經百戰的老將,生平所遇惡戰、難戰、險戰頗多,早已不會因一時之敗而變得方寸大亂。
盡管己方大軍歸路被斷,但此時的他還能保持鎮靜,甚至在見到手下兒郎奮勇廝殺後,心底的熱血也已被喚醒,恨不得親自提刀上陣與眾兒郎並肩作戰。
不過張合終究是一軍大將,不到萬不得已,不會親自上陣廝殺,他把中軍大帳設在距子口關數百步遠的一處山頭上,又效魏彰之前的攻擊策略,將部眾分成十隊,輪流衝殺,確保兇猛的攻勢源源不斷。
眼下子午穀內的魏軍已陷入萬分危急的時刻,張合與曹真、劉曄商議過後,決意憑借優勢兵力不計傷亡地攻破子口關,以最快的速度為還在百餘裏外的主力大軍撤迴長安掃清阻礙。
然而漢軍也不是吃素的,魏彰親自守在關牆上指揮部眾迎戰,他雖有厚重的鎧甲護身,但關下魏軍的箭矢亦是兇狠,一個不小心就被一支射來的冷箭劃破了左邊臉頰。
親衛隊長崔萬見少將軍受傷,不禁嚇得大驚失色,急忙近前勸他下關包紮傷口,但魏彰渾不在意,一口拒絕,仍張弓搭箭尋找機會射殺敵軍。
周遭漢軍見主將如此勇武,無不感到振奮,紛紛效仿,高唿酣戰。
夜幕降臨,天地間的一切都歸於靜寂,除了烏鴉的啼鳴和士卒的哀嚎,方圓數裏仿佛再無其他聲音。
盡管魏軍分作十隊輪番進攻,可從早上戰到現在,大都體力不支、疲憊不堪。
張合很想點火夜戰,讓猛烈的攻勢一直不停,但見眾軍士已無多少氣力,無奈之餘,也隻得下令收兵,好讓部眾休整一晚。
隻是越拖下去,局勢就對魏軍越加不利。長安漢軍近在咫尺,發兵增援,一日之內就可到達。張合估計漢軍的援兵隻怕已經在路上了。
心中著急,久久不能入睡,張合隻好從榻上坐起,披衣去到帳外,一邊望著北方天空晦暗不明的星象,一邊思索破局之策。
其實今夜失眠的不止他一人,就在百裏外的一處軍營內,魏國大司馬曹真和軍師劉曄同樣為目前的形勢擔心不已。
二人皆眉頭緊鎖、臉色沉重,雖隔著火爐相對而坐,但岌岌可危的戰局似乎讓他倆感受不到丁點溫暖,反而手腳一片冰涼。
子口關的淪陷本已讓他們心煩不已,今日校事忽然又送來了關中的壞消息,夏侯儒麾下的三萬騎兵竟然被楊清和魏延殲滅大半,渭水以南再無力量阻擋雍州漢軍東進的步伐,重鎮長安隨時都有被漢軍包圍攻陷的可能。
長安乃西線魏軍的根基,一旦陷落,子午穀內的九萬多魏兵將會成為一支沒有後勤保障的孤軍,到那時就算奪迴子口撤至關中,西線魏軍也極有可能陷入萬劫不複之境。
曹真也深知這一點,這才邀了劉曄這位智謀之士連夜商議破敵之策。
“子揚公,諸葛亮、楊清他們的目的顯然是要把我中路大軍困在子午穀內,然後聚而殲之,如此潼關以西再無大軍可敵蜀賊,關中全境也遲早會落入他們手中。
而一旦我們手上的十餘萬兵馬損失殆盡,國家定當元氣大傷,縱然我大魏家大業大,可這麽嚴重的損失也是吃不消的。
國力恢複不是短時間內辦得到的,至少也要個數年時光。可數年過後,賊勢還能撲滅嗎?
真身為宗室大將,幸得天子委以重任,本該輔國安民、剿滅不臣,哪知智術短淺以致陷王師於困境,實在是罪莫大焉。
眼下情勢萬分危急,我絕不能讓這十餘萬兵馬在關右覆滅,也絕不能壞了陛下的千秋基業。還請子揚公施智謀、籌妙計,助我一臂之力。”
劉曄見他態度誠懇,心下頗為感動,可大軍困在這子午穀內缺醫少藥、糧草不繼,縱然他有萬般能耐,此時也施展不開,隻得拱手答道:“大司馬,為今之計,別無他法,隻有盡快走出子午穀,大軍才能轉危為安。
眼下前有堵截、後有追兵,再加上關中局勢糜爛、諸葛亮親領大軍從儻駱道迂迴夾擊,形勢已是危若累卵,必須盡快把分散的兵力集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所以目前的當務之急就是要不惜一切代價奪迴子口關,打通迴轉關中的道路,隻要我們迅速迴到長安,就有機會轉危為安,甚至反敗為勝。”
“不錯、不錯,當務之急是把大軍帶出子午穀返迴關中。
曹真連連點頭,又一邊用木棍撥了撥爐子裏的炭火,一邊說道:“張儁乂那裏已經動上手了,還不知戰況如何?咱們這邊也得加快行軍速度,從明天開始,大軍每日最多隻歇四個時辰,每日行進不少於四十裏,爭取三天後抵近子口關。”
“合該如此,大司馬英明。”劉曄拱手稱讚。
與子午道內的魏軍一樣,儻駱道內的漢軍也在與時間賽跑,星夜兼程地向北行進。
不過兩軍之間也有不同,魏軍主帥曹真此時的心情可以用焦急萬分四個字形容,可漢軍主帥諸葛亮這個時候的心情卻是十分暢快。
自從大舉反攻之後,漢軍這邊是喜訊不斷,先是楊清和魏延率領騎兵大破夏侯儒部,近兩天又接連傳來了槐裏之戰和子口之戰的捷報。
形勢一片大好,如何不令諸葛亮心情愉悅?然而這並不代表漢軍這邊就沒有煩心之事發生。
諸葛亮本想把曹真大軍困在子午穀內後,就從儻駱道發兵攻其側翼,將魏軍截成數截、分割殲滅。
哪知實際走過之後,方才發現儻駱道與子午道之間雖有路徑相連,但都是些方便行人和商旅通過的小道,並不適合上萬大軍轉換道路。
這樣一來諸葛亮聚殲曹真大軍於子午穀內的設想就不容易實現了。不過他雖有些失望,但並不氣餒,畢竟眼下的形勢對漢軍而言已然是大好了。
喜歡季漢當興請大家收藏:(。)季漢當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