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皇帝下達指婚旨意到太子府預定的成婚日期,中間差不多有兩年,這兩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兩年間大大小小的事也發生了不少,太子府也並非一直風平浪靜,雖說大多數人都已經接受了胤禛將會繼位這個事實,但總有些人,因為種種原因,或是私心或是仇怨,不肯放棄再掙紮一把,他們一直沒放棄過給胤禛挖坑,或多或少的給胤禛找了些麻煩,不過胤禛見招拆招,這些麻煩並沒有對他造成太大的影響,他這個太子之位,坐的是越發穩固了。(.)
而胤禛地位的穩固,少不了皇帝的支持,可能皇帝也厭倦了前些年的爾虞我詐,也沒了能一連廢掉兩個兒子的狠心和決斷,他現在更想求得就是一個穩,不單單是對朝政,也包括對他的兒子們,還包括對他自己,畢竟他的年歲是真不小了,可能也需要一個安穩些的晚年,所以,自從立了胤禛做太子後,他就一反常態,沒有再提出個人來製衡胤禛,而是漸漸開始將權利過渡下放給胤禛,讓他能夠漸漸掌控住整個局勢。
不過皇帝到底是個疑心重的職業,他再對胤禛放權,也不可能真就對他沒一點猜疑了,他自己手裏總要掌握點什麽,才能安下心來,所以,他從來就沒有放開過手中的軍權,胤禛也知道問題所在,從來不會在這種敏感問題上招惹皇帝,沒有皇帝允準,對於軍權,他是一點兒都不去碰,胤禛從來都是最沉得住氣的,已經隱忍了那麽多年,不會在最後關頭急躁。
皇帝和太子相處和睦,對於有心攪弄風雨的人來說,可操作空間就太小了,但對於其他人來說,總是一件好事,不用想著黨爭,不用拉幫結派,就是競爭,也不像以前那麽混亂,又因為胤禛是個實幹家,他喜歡的自然也是同一風格的人,所以隻要盡心做事,總能得到機會,如此一來,朝中風氣竟然有了不小的改善,連貪官汙吏好像都少了許多。
外麵沒什麽大事,太子府內自然也一派安穩,這兩年裏,胤禛又添了一兒一女,年氏這個戰鬥力爆表的女人,在五十九年四月又生了個兒子,可惜看著又是個病弱的,也不知道能不能養活,害的胤禛都不敢給他起名字,隻起了個福壽的小名,從這個小名中就能看出,胤禛對這個兒子的祝福和期待;至於說女兒,則是瓜爾佳氏生的,很巧跟福壽同年同月,福壽是月初的初二,瓜爾佳氏生的這個排行第五的小格格,則是在月末的二十七,兩個小孩兒一頭一尾,在四月裏給太子府添了兩樁喜事,讓胤禛心情甚好。
兩年間府上添的小孩兒還不止這兩個,弘昀也給府裏添丁進口做了貢獻,他名下現在有一兒一女,都是嫡妻所出,五十七年二月時慧慧生了個女兒,五十九年八月又生了個兒子,是弘昀的嫡長女和嫡長子,弘昀是這年代少見的慈父,對這兩個兒女疼進了骨子裏,尤其是他的嫡長女,現在剛滿三歲,被他寵的跟個小霸王似的,那簡直是看誰不順眼都幹上手打,府裏她的那些小叔叔和小姑姑們,見了她都隻想躲,沒人惹得起她。<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
說到弘昀,就不得不說一下弘昀的那個妾,弘昀本來因為身體的緣故,某些事做的就比較少,他又愛重嫡妻,一個月都不一定進那個妾房裏一迴,偏偏就那寥寥數次,人家就懷上了,還一舉得男,生下了弘昀的庶長子,從這點上看,她是個挺好運的人,但是,她那個孩子身子也不太牢靠,也不知道是受弘昀的影響,還是有什麽別的原因,反正生下來就比一般人弱,精心養了兩年,誰知還是沒養住,一場小病就要了命,最後夭折了,別說那個妾傷心的快哭死過去了,就是弘昀,也是心疼的不行,隻是這種先天性的問題,誰也沒有辦法,弘昀傷心過後,對那個妾也有幾分憐惜,在慧慧生下嫡長子之後,特意多陪了她幾迴,那個妾的肚子是真爭氣,很快就有了身孕,如今肚子裏的孩子已經有七個月大了。
去年八月底的時候,二格格風光大嫁,她的嫁妝完全是超規格的,主要是烏喇納喇氏拚命給她塞好東西,有許多都是烏喇納喇氏的珍藏,如果不是還有理智,烏喇納喇氏恨不能把庫房裏的一切都塞到女兒嫁妝裏讓她帶走,當然,烏喇納喇氏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府裏的內庫房雖然歸她管,但東西卻不是她一個人的,大部分都是胤禛交給她看管的家當,她再怎麽不甘,也得承認,這些東西大多還是要留給府裏的男孩子們,她的女兒帶走不了多少。
在不能追求數量的情況下,烏喇納喇氏果斷選擇追求質量,她簡直要把庫房整個掃蕩一遍,從中挑選出最具價值的一部分,然後再把自己嫁妝裏實惠值錢的也加上,再加上內務府按照製式準備的一份嫁妝,一下子就把二格格的嫁妝塞到爆滿,抬到駙馬家的時候,簡直要閃瞎所有人的眼,不知情的還以為太子府都富裕到這程度了呢,嫁個女兒而已,嫁妝都比許多人家的家底都豐厚了,弄得一時間好多人緊盯太子府,好幾個禦史都準備好筆墨了,一旦發現太子有什麽行為不妥,那彈劾的折子立馬就會出現在皇帝案頭。
對烏喇納喇氏的豪邁,胤禛也很是無語,他倒不是心疼這點兒東西,本來二格格也是他女兒,從庫房裏挑些好東西給她,胤禛一個字都不會說的,而烏喇納喇氏的嫁妝,胤禛也從來沒有惦記過,她就是全都塞給二格格,胤禛也不會有任何意見,但是,胤禛低調了大半輩子,被烏喇納喇氏這麽一搞,冷不防在錢財上出這麽大風頭,實在不符合他的處事標準,外麵傳言他是巨富,家中錢財多的裝不下之類的話,胤禛聽了不少,也隻有搖頭苦笑的份,他是不缺錢,但也真沒富到傳言所說的那份上,可如今誰肯聽他解釋?他就算說破了天,又有幾個人肯信?他簡直要被烏喇納喇氏給氣死了。
明知道解釋也未必解釋的清楚,胤禛卻也不能什麽都不做,隻是特特解釋給人聽,一來太過刻意,二來沒什麽效果,好在隨後沒多久,就有了一個比較合適的機會,十一月十六,就是弘時的大婚之日,而弘時成親,太子府自然也是要準備一份聘禮送到董鄂家的,胤禛提前跟董鄂家商量好了,聘禮送的中規中矩,從中看不出一點兒豪富之像,本來是挑不出什麽毛病的聘禮,有二格格的奢華嫁妝在前,這份聘禮莫名的就顯得寒酸起來,如此一來,不管是真心好奇也好,還是看笑話也好,自然有人詢問,這個時候,就會有熱心人幫忙解答,這份聘禮所表現出來的財力,才是太子府的真實水準,至於說二格格的嫁妝,太子府是出了一部分,但並沒有多少,其餘都是烏喇納喇氏準備的,跟太子府並不相幹。
這個話漸漸也傳出去了,不過有人信有人不信,更多的人是半信半疑,但是不管怎麽說吧,總算沒人一見到胤禛,就懷疑他做了什麽不法之事從中撈錢了,胤禛算是滿意了,至於說烏喇納喇氏滿不滿意,這個時候胤禛卻也顧不得了,在她幾次不顧胤禛勸阻,執意要按自己心意形勢,也不管會不會給府裏惹麻煩的情況下,胤禛已經決定要給她一點兒小教訓,讓她明白,胤禛才是這個家裏真正做主的人,她還沒有為所欲為的資格。
烏喇納喇氏一直以來,在外麵的形象都是非常正麵的,賢妻良母溫婉賢良,太子的賢內助,對府裏庶子庶女一視同仁關心愛護,嫡母的完美典範,這些都是她的標簽,但是經此一事,她的這些形象,就被人不自覺的打了個問號。
二格格是烏喇納喇氏的親生女兒,所以比起府裏的其他孩子,烏喇納喇氏最疼愛她,誰都覺得理所應當,沒人會有什麽不好的想法,那些奢望嫡妻對庶子女能視如己出的,隻是一小撮看不清形勢的傻子,大多數人其實都明白,沒有哪個女人有那麽無私大度,所以,也很少有人真會要求嫡妻對所有孩子能真的一視同仁。
像烏喇納喇氏這種情況,自己沒有兒子,所以把自己的私房都給女兒帶走,按照規矩是不應該,但從私心論,大家也很能理解,但是,怪隻怪烏喇納喇氏以前形象塑造的太好,她表現出來的,跟她實際做出來的差距太大,這種差距,才是讓人受不了的地方,有一種形象幻滅的感覺,所以,雖然還沒有什麽真實佐證,大家也不由自主給烏喇納喇氏貼了個“虛偽”的標簽,這對於愛惜羽毛的烏喇納喇氏來說,著實是一件讓她無比難受的事。
烏喇納喇氏一遇到二格格的事,就容易鑽牛角尖,她有這個毛病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有時候她身邊的人能勸的動,有時候卻勸不了,關於二格格的嫁妝,她的心腹們沒少勸她,都說給二格格可以,但不能這麽明顯,可烏喇納喇氏就是不聽,她一直覺得女兒委屈,嫁的夫家沒能壓懷恪一頭,冊封也隻是跟懷恪一樣是個和碩格格,若是連嫁妝都不能比懷恪豐盛的話,從哪裏能體現出二格格才是太子府最尊貴的格格呢?!烏喇納喇氏就是認死理了,誰勸都沒辦法,胤禛說也不行,最後惹惱了胤禛,迴頭就給了她一個教訓。
在不牽涉二格格的情況下,烏喇納喇氏那也是十分精明理智的,弘時聘禮事件一出,她就感覺到了不妥,等到外麵的傳言傳迴府裏時,她也差不多弄明白是怎麽迴事了,隻是事已至此,她就是明白了也沒辦法,她知道是胤禛在表達不滿,也知道自己確實沒有跟胤禛對著幹的本錢,她自己可以豁出去,但卻不能不顧忌豁出去對二格格的影響,在她冷靜下來之後,她也意識到自己做的不妥,可是,還是那句話,她骨子裏其實挺強硬的,讓她向胤禛服軟,她真的很難做到,但在必要的時候,她也不是不能放下身段,現在,就到了這個時候。
烏喇納喇氏就算要服軟,也不會跟舒宜爾哈似的,會抱著胤禛胳膊撒嬌說軟話,她通常會采用一些比較婉轉含蓄的方式,比如說這次,她就來了一招生病示弱,在外麵開始質疑她的賢良時,她適時的病了,她一病,胤禛於情於理自然要去探望,兩個人見了麵,不用她親自開口認錯,也可以用態度表達這一層意思,而胤禛對這個發妻畢竟還是有感情的,這麽些年都一直很給她臉麵,她既然做出了認錯的姿態,胤禛也就不會再抓著不放,這事也就這麽過了。
弘時的媳婦娶進門之後,蜜月還沒過完呢,就收獲了一個“驚喜”,弘時的那個通房丫頭有孕了,那丫頭也不知道是聰明還是真老實,察覺到自己可能有孕,也不遮遮掩掩,直接就稟報了董鄂氏說自己不舒服,董鄂氏剛進門沒幾天,自然要表現一下賢良大度,馬上給她請了大夫,結果一診脈,就是個喜脈,這董鄂氏府裏人際關係都還沒搞清楚呢,馬上就要喜當娘了,也不知道她做好這個心理準備沒有。
董鄂氏進了門,舒宜爾哈也跟她有過些接觸,發現她是個難得的爽利性子,骨子裏倒有幾分女子難得的剛強,卻又不顯得咄咄逼人,是個能拿得住主意的,跟弘時略有些偏軟的個性倒挺互補,舒宜爾哈比較喜歡這種**自主的人,所以對董鄂氏頗有幾分欣賞,對與她剛進門就要麵對一個懷孕侍妾的處境,很是抱不平了幾句,為此還特意又把弘暄拎過來,叮囑他在嫡長子出生之前,不許弄出庶子來礙眼,弘暄也不知道她的火是從哪兒來的,隻能諾諾應是。(未完待續。)(.92txt就愛網)
而胤禛地位的穩固,少不了皇帝的支持,可能皇帝也厭倦了前些年的爾虞我詐,也沒了能一連廢掉兩個兒子的狠心和決斷,他現在更想求得就是一個穩,不單單是對朝政,也包括對他的兒子們,還包括對他自己,畢竟他的年歲是真不小了,可能也需要一個安穩些的晚年,所以,自從立了胤禛做太子後,他就一反常態,沒有再提出個人來製衡胤禛,而是漸漸開始將權利過渡下放給胤禛,讓他能夠漸漸掌控住整個局勢。
不過皇帝到底是個疑心重的職業,他再對胤禛放權,也不可能真就對他沒一點猜疑了,他自己手裏總要掌握點什麽,才能安下心來,所以,他從來就沒有放開過手中的軍權,胤禛也知道問題所在,從來不會在這種敏感問題上招惹皇帝,沒有皇帝允準,對於軍權,他是一點兒都不去碰,胤禛從來都是最沉得住氣的,已經隱忍了那麽多年,不會在最後關頭急躁。
皇帝和太子相處和睦,對於有心攪弄風雨的人來說,可操作空間就太小了,但對於其他人來說,總是一件好事,不用想著黨爭,不用拉幫結派,就是競爭,也不像以前那麽混亂,又因為胤禛是個實幹家,他喜歡的自然也是同一風格的人,所以隻要盡心做事,總能得到機會,如此一來,朝中風氣竟然有了不小的改善,連貪官汙吏好像都少了許多。
外麵沒什麽大事,太子府內自然也一派安穩,這兩年裏,胤禛又添了一兒一女,年氏這個戰鬥力爆表的女人,在五十九年四月又生了個兒子,可惜看著又是個病弱的,也不知道能不能養活,害的胤禛都不敢給他起名字,隻起了個福壽的小名,從這個小名中就能看出,胤禛對這個兒子的祝福和期待;至於說女兒,則是瓜爾佳氏生的,很巧跟福壽同年同月,福壽是月初的初二,瓜爾佳氏生的這個排行第五的小格格,則是在月末的二十七,兩個小孩兒一頭一尾,在四月裏給太子府添了兩樁喜事,讓胤禛心情甚好。
兩年間府上添的小孩兒還不止這兩個,弘昀也給府裏添丁進口做了貢獻,他名下現在有一兒一女,都是嫡妻所出,五十七年二月時慧慧生了個女兒,五十九年八月又生了個兒子,是弘昀的嫡長女和嫡長子,弘昀是這年代少見的慈父,對這兩個兒女疼進了骨子裏,尤其是他的嫡長女,現在剛滿三歲,被他寵的跟個小霸王似的,那簡直是看誰不順眼都幹上手打,府裏她的那些小叔叔和小姑姑們,見了她都隻想躲,沒人惹得起她。<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
說到弘昀,就不得不說一下弘昀的那個妾,弘昀本來因為身體的緣故,某些事做的就比較少,他又愛重嫡妻,一個月都不一定進那個妾房裏一迴,偏偏就那寥寥數次,人家就懷上了,還一舉得男,生下了弘昀的庶長子,從這點上看,她是個挺好運的人,但是,她那個孩子身子也不太牢靠,也不知道是受弘昀的影響,還是有什麽別的原因,反正生下來就比一般人弱,精心養了兩年,誰知還是沒養住,一場小病就要了命,最後夭折了,別說那個妾傷心的快哭死過去了,就是弘昀,也是心疼的不行,隻是這種先天性的問題,誰也沒有辦法,弘昀傷心過後,對那個妾也有幾分憐惜,在慧慧生下嫡長子之後,特意多陪了她幾迴,那個妾的肚子是真爭氣,很快就有了身孕,如今肚子裏的孩子已經有七個月大了。
去年八月底的時候,二格格風光大嫁,她的嫁妝完全是超規格的,主要是烏喇納喇氏拚命給她塞好東西,有許多都是烏喇納喇氏的珍藏,如果不是還有理智,烏喇納喇氏恨不能把庫房裏的一切都塞到女兒嫁妝裏讓她帶走,當然,烏喇納喇氏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府裏的內庫房雖然歸她管,但東西卻不是她一個人的,大部分都是胤禛交給她看管的家當,她再怎麽不甘,也得承認,這些東西大多還是要留給府裏的男孩子們,她的女兒帶走不了多少。
在不能追求數量的情況下,烏喇納喇氏果斷選擇追求質量,她簡直要把庫房整個掃蕩一遍,從中挑選出最具價值的一部分,然後再把自己嫁妝裏實惠值錢的也加上,再加上內務府按照製式準備的一份嫁妝,一下子就把二格格的嫁妝塞到爆滿,抬到駙馬家的時候,簡直要閃瞎所有人的眼,不知情的還以為太子府都富裕到這程度了呢,嫁個女兒而已,嫁妝都比許多人家的家底都豐厚了,弄得一時間好多人緊盯太子府,好幾個禦史都準備好筆墨了,一旦發現太子有什麽行為不妥,那彈劾的折子立馬就會出現在皇帝案頭。
對烏喇納喇氏的豪邁,胤禛也很是無語,他倒不是心疼這點兒東西,本來二格格也是他女兒,從庫房裏挑些好東西給她,胤禛一個字都不會說的,而烏喇納喇氏的嫁妝,胤禛也從來沒有惦記過,她就是全都塞給二格格,胤禛也不會有任何意見,但是,胤禛低調了大半輩子,被烏喇納喇氏這麽一搞,冷不防在錢財上出這麽大風頭,實在不符合他的處事標準,外麵傳言他是巨富,家中錢財多的裝不下之類的話,胤禛聽了不少,也隻有搖頭苦笑的份,他是不缺錢,但也真沒富到傳言所說的那份上,可如今誰肯聽他解釋?他就算說破了天,又有幾個人肯信?他簡直要被烏喇納喇氏給氣死了。
明知道解釋也未必解釋的清楚,胤禛卻也不能什麽都不做,隻是特特解釋給人聽,一來太過刻意,二來沒什麽效果,好在隨後沒多久,就有了一個比較合適的機會,十一月十六,就是弘時的大婚之日,而弘時成親,太子府自然也是要準備一份聘禮送到董鄂家的,胤禛提前跟董鄂家商量好了,聘禮送的中規中矩,從中看不出一點兒豪富之像,本來是挑不出什麽毛病的聘禮,有二格格的奢華嫁妝在前,這份聘禮莫名的就顯得寒酸起來,如此一來,不管是真心好奇也好,還是看笑話也好,自然有人詢問,這個時候,就會有熱心人幫忙解答,這份聘禮所表現出來的財力,才是太子府的真實水準,至於說二格格的嫁妝,太子府是出了一部分,但並沒有多少,其餘都是烏喇納喇氏準備的,跟太子府並不相幹。
這個話漸漸也傳出去了,不過有人信有人不信,更多的人是半信半疑,但是不管怎麽說吧,總算沒人一見到胤禛,就懷疑他做了什麽不法之事從中撈錢了,胤禛算是滿意了,至於說烏喇納喇氏滿不滿意,這個時候胤禛卻也顧不得了,在她幾次不顧胤禛勸阻,執意要按自己心意形勢,也不管會不會給府裏惹麻煩的情況下,胤禛已經決定要給她一點兒小教訓,讓她明白,胤禛才是這個家裏真正做主的人,她還沒有為所欲為的資格。
烏喇納喇氏一直以來,在外麵的形象都是非常正麵的,賢妻良母溫婉賢良,太子的賢內助,對府裏庶子庶女一視同仁關心愛護,嫡母的完美典範,這些都是她的標簽,但是經此一事,她的這些形象,就被人不自覺的打了個問號。
二格格是烏喇納喇氏的親生女兒,所以比起府裏的其他孩子,烏喇納喇氏最疼愛她,誰都覺得理所應當,沒人會有什麽不好的想法,那些奢望嫡妻對庶子女能視如己出的,隻是一小撮看不清形勢的傻子,大多數人其實都明白,沒有哪個女人有那麽無私大度,所以,也很少有人真會要求嫡妻對所有孩子能真的一視同仁。
像烏喇納喇氏這種情況,自己沒有兒子,所以把自己的私房都給女兒帶走,按照規矩是不應該,但從私心論,大家也很能理解,但是,怪隻怪烏喇納喇氏以前形象塑造的太好,她表現出來的,跟她實際做出來的差距太大,這種差距,才是讓人受不了的地方,有一種形象幻滅的感覺,所以,雖然還沒有什麽真實佐證,大家也不由自主給烏喇納喇氏貼了個“虛偽”的標簽,這對於愛惜羽毛的烏喇納喇氏來說,著實是一件讓她無比難受的事。
烏喇納喇氏一遇到二格格的事,就容易鑽牛角尖,她有這個毛病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有時候她身邊的人能勸的動,有時候卻勸不了,關於二格格的嫁妝,她的心腹們沒少勸她,都說給二格格可以,但不能這麽明顯,可烏喇納喇氏就是不聽,她一直覺得女兒委屈,嫁的夫家沒能壓懷恪一頭,冊封也隻是跟懷恪一樣是個和碩格格,若是連嫁妝都不能比懷恪豐盛的話,從哪裏能體現出二格格才是太子府最尊貴的格格呢?!烏喇納喇氏就是認死理了,誰勸都沒辦法,胤禛說也不行,最後惹惱了胤禛,迴頭就給了她一個教訓。
在不牽涉二格格的情況下,烏喇納喇氏那也是十分精明理智的,弘時聘禮事件一出,她就感覺到了不妥,等到外麵的傳言傳迴府裏時,她也差不多弄明白是怎麽迴事了,隻是事已至此,她就是明白了也沒辦法,她知道是胤禛在表達不滿,也知道自己確實沒有跟胤禛對著幹的本錢,她自己可以豁出去,但卻不能不顧忌豁出去對二格格的影響,在她冷靜下來之後,她也意識到自己做的不妥,可是,還是那句話,她骨子裏其實挺強硬的,讓她向胤禛服軟,她真的很難做到,但在必要的時候,她也不是不能放下身段,現在,就到了這個時候。
烏喇納喇氏就算要服軟,也不會跟舒宜爾哈似的,會抱著胤禛胳膊撒嬌說軟話,她通常會采用一些比較婉轉含蓄的方式,比如說這次,她就來了一招生病示弱,在外麵開始質疑她的賢良時,她適時的病了,她一病,胤禛於情於理自然要去探望,兩個人見了麵,不用她親自開口認錯,也可以用態度表達這一層意思,而胤禛對這個發妻畢竟還是有感情的,這麽些年都一直很給她臉麵,她既然做出了認錯的姿態,胤禛也就不會再抓著不放,這事也就這麽過了。
弘時的媳婦娶進門之後,蜜月還沒過完呢,就收獲了一個“驚喜”,弘時的那個通房丫頭有孕了,那丫頭也不知道是聰明還是真老實,察覺到自己可能有孕,也不遮遮掩掩,直接就稟報了董鄂氏說自己不舒服,董鄂氏剛進門沒幾天,自然要表現一下賢良大度,馬上給她請了大夫,結果一診脈,就是個喜脈,這董鄂氏府裏人際關係都還沒搞清楚呢,馬上就要喜當娘了,也不知道她做好這個心理準備沒有。
董鄂氏進了門,舒宜爾哈也跟她有過些接觸,發現她是個難得的爽利性子,骨子裏倒有幾分女子難得的剛強,卻又不顯得咄咄逼人,是個能拿得住主意的,跟弘時略有些偏軟的個性倒挺互補,舒宜爾哈比較喜歡這種**自主的人,所以對董鄂氏頗有幾分欣賞,對與她剛進門就要麵對一個懷孕侍妾的處境,很是抱不平了幾句,為此還特意又把弘暄拎過來,叮囑他在嫡長子出生之前,不許弄出庶子來礙眼,弘暄也不知道她的火是從哪兒來的,隻能諾諾應是。(未完待續。)(.92txt就愛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