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禩為向胤禛表達誠意,禮物很快就送上了:胤祉倒了個小黴,支持他的一個官員被彈劾了,理由是為了爭一本古籍鬧出了人命,因為並不是那個官員親自動手,事情倒也不算大,但也不算小,鬧到皇帝麵前,那個人也就保不住了,於是很快被判了革職,胤祉失去一個臂助。[看本書最新章節請到.]
細論起來,這個官員在胤祉的支持者中,也沒有太重的分量,但好歹也是明著支持胤祉的人,一般人處於不跟胤祉作對的心理,對這種事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推出個替罪羊也就了事了,但現在被人捅出來鬧到皇帝麵前,事情就很耐人尋味了。
都是多年的兄弟,更是多年的對手,誰行事什麽風格,有哪些手段,手底下有多少可用之人,大家心裏都有一本賬,胤祉失了個幫手,自己尋思了一下,又找人一查證,很快就弄明白是胤禩在搗鬼,胤祉生氣歸生氣,倒也沒覺得意外,他跟胤禩也不對付很多年了,兩方之間沒少過招,他以前吃過比這大很多的虧,早就習慣了,雖說這二年胤禩沉寂了不少,但以他對胤禩的了解,他這個八弟可不是會輕易放棄的主兒,現在看來,他大概又要發力了。
自以為了解了胤禩的企圖,胤祉在心裏沒少冷笑,他既然有覬覦皇位的野心,能力就不說了,功課可是沒少做的,對皇帝的心態也是狠下了一番功夫去研究,早看出胤禩已經是被皇帝徹底放棄了的,想要東山再起,除非天上下紅雨,都不用別人動手,皇帝頭一個就會拍扁他。(.)
胤祉現在是很不把胤禩放眼裏的,他目前的主要精力,都用在對付胤禛身上去了,還是那句話,都是自家兄弟,誰又真能瞞得過誰去?胤禛表現的再淡泊不爭,胤祉也不會相信的,而且,在兄弟中間扒拉一遍,現在還能跟胤祉有一爭之力的,也就剩下一個胤禛了,所以說,胤禛幾乎吸引了胤祉的所有仇恨,胤禩在一邊的搗亂,對胤祉來說有些討厭,但他卻不覺得會給自己帶來多大的困擾,胤祉更沒有想到,胤禩這次之所以會對他出手,不過是為了向胤禛表態,他從沒想過胤禩會有投靠胤禛的打算,所以,隻把胤禩這次行為,當做是對他的挑釁,這種挑釁,雖然不會給他帶來多大的傷害,但是這行為的本身,就是胤祉不能容忍的,因此,胤祉決定要好好反擊一下,好給胤禩點兒顏色看看。
很快胤禩一派的一名官員,就被查出有貪賄的行為,這在官員中本來也是常見,沒人說也就算了,被挑到明處了,那也是一樁不小的罪名,又因為這人是胤禩的死忠,皇帝秉承一貫對胤禩不留情麵的風格,這人也落了個革職的下場,若換成別人,依著這些年皇帝的寬仁,也就是個降職而已,胤祉這一反擊,就敲掉胤禩一個幫手,這一來一往,算下來兩人算是平手。
胤祉和胤禩鬥了一個迴合,胤禛就在一旁看熱鬧,等到兩人的交鋒告一段落後,他也向胤禩釋放了一個信號,表示出合作的意向,但是,以胤禛對皇帝的了解,知道皇帝喜歡看他們兄弟情深兄友弟恭,但及其討厭他們抱成團,胤禛不想去觸碰皇帝這敏感的神經,所以,很含蓄的表示了,胤禩的示好他接受,要幫助他他也不反對,但兩家明麵上還是保持一定的距離為好,他們這對競爭對手,若是忽然走得近了,隻怕合作不成,隻會遭人忌憚。
胤禩經過這幾年的大起大落,對這些也是深有感觸,知道胤禛想的不錯,他以前就是沒考慮到這一點,所以才招了皇帝的忌諱,可胤禛卻一直韜光養晦,不顯山不露水的,成了最接近成功的那人,但就從這點上看,胤禩不得承認,他的眼光確實比胤禛差了一點兒。
胤禛和胤禩彼此達成默契,兩家的相處,和以往卻也沒有太大改變,除了寧楚格到雍親王府玩耍的次數多了點兒,其餘方麵一如既往,而對於這一點,並沒有引起太多人的目光,畢竟寧楚格在家確實孤單了些,而雍親王府又離得近,小姑娘們來往多些,大家並不會想太多。
不過寧楚格來府裏次數多了,跟府裏的人也就熟悉起來,小姑娘是客人,又是孩子,雖說來了多跟二格格在一起,但是她是個活潑性子,不耐煩總待在正院,於是就常拉著二格格到花園玩,其實二格格跟她不太能玩到一處,一是年齡差的有點大,二是性格不太合,二格格是個很驕傲的小姑娘,並不太會體貼別人,寧楚格在家也是被嬌寵著長大的,再懂事也是有限,兩人湊到一處,總是會有些不愉快,而二格格因為是主人,又是姐姐,沒少被烏喇納喇氏叮囑要照顧好客人,多讓著些妹妹,二格格教養還是不差的,這些道理她都明白,因此哪怕是心中不快,跟寧楚格發生矛盾時,仍是退讓居多,幾次下來,二格格就不願意帶寧楚格玩了。
二格格畢竟年紀大幾歲,又被烏喇納喇氏用心教著,早不是小時候那麽小白了,依照她的心計,想要瞞過大人有點困難,但想要不動聲色對付寧楚格,卻也不是什麽難事,何況二格格也沒想對寧楚格有什麽不利,她不過是想把這個不太合得來的堂妹推給別人罷了。
二格格因為烏喇納喇氏的教導,心裏頭對嫡庶之別挺在意的,所以,當隔壁八叔家的嫡女過來玩兒,烏喇納喇氏指名讓她照顧,她心裏也是覺得理所當然的,她也是想跟這個堂妹搞好關係的,隻不過幾次接觸下來,兩人確實有些合不來,二格格就有了推脫的想法,在三妹和四妹之間略一思索,想到四妹冷冷的樣子,她就選定棉棉做自己的替補,要把陪客的任務轉交給這個妹妹。(未完待續。)
細論起來,這個官員在胤祉的支持者中,也沒有太重的分量,但好歹也是明著支持胤祉的人,一般人處於不跟胤祉作對的心理,對這種事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推出個替罪羊也就了事了,但現在被人捅出來鬧到皇帝麵前,事情就很耐人尋味了。
都是多年的兄弟,更是多年的對手,誰行事什麽風格,有哪些手段,手底下有多少可用之人,大家心裏都有一本賬,胤祉失了個幫手,自己尋思了一下,又找人一查證,很快就弄明白是胤禩在搗鬼,胤祉生氣歸生氣,倒也沒覺得意外,他跟胤禩也不對付很多年了,兩方之間沒少過招,他以前吃過比這大很多的虧,早就習慣了,雖說這二年胤禩沉寂了不少,但以他對胤禩的了解,他這個八弟可不是會輕易放棄的主兒,現在看來,他大概又要發力了。
自以為了解了胤禩的企圖,胤祉在心裏沒少冷笑,他既然有覬覦皇位的野心,能力就不說了,功課可是沒少做的,對皇帝的心態也是狠下了一番功夫去研究,早看出胤禩已經是被皇帝徹底放棄了的,想要東山再起,除非天上下紅雨,都不用別人動手,皇帝頭一個就會拍扁他。(.)
胤祉現在是很不把胤禩放眼裏的,他目前的主要精力,都用在對付胤禛身上去了,還是那句話,都是自家兄弟,誰又真能瞞得過誰去?胤禛表現的再淡泊不爭,胤祉也不會相信的,而且,在兄弟中間扒拉一遍,現在還能跟胤祉有一爭之力的,也就剩下一個胤禛了,所以說,胤禛幾乎吸引了胤祉的所有仇恨,胤禩在一邊的搗亂,對胤祉來說有些討厭,但他卻不覺得會給自己帶來多大的困擾,胤祉更沒有想到,胤禩這次之所以會對他出手,不過是為了向胤禛表態,他從沒想過胤禩會有投靠胤禛的打算,所以,隻把胤禩這次行為,當做是對他的挑釁,這種挑釁,雖然不會給他帶來多大的傷害,但是這行為的本身,就是胤祉不能容忍的,因此,胤祉決定要好好反擊一下,好給胤禩點兒顏色看看。
很快胤禩一派的一名官員,就被查出有貪賄的行為,這在官員中本來也是常見,沒人說也就算了,被挑到明處了,那也是一樁不小的罪名,又因為這人是胤禩的死忠,皇帝秉承一貫對胤禩不留情麵的風格,這人也落了個革職的下場,若換成別人,依著這些年皇帝的寬仁,也就是個降職而已,胤祉這一反擊,就敲掉胤禩一個幫手,這一來一往,算下來兩人算是平手。
胤祉和胤禩鬥了一個迴合,胤禛就在一旁看熱鬧,等到兩人的交鋒告一段落後,他也向胤禩釋放了一個信號,表示出合作的意向,但是,以胤禛對皇帝的了解,知道皇帝喜歡看他們兄弟情深兄友弟恭,但及其討厭他們抱成團,胤禛不想去觸碰皇帝這敏感的神經,所以,很含蓄的表示了,胤禩的示好他接受,要幫助他他也不反對,但兩家明麵上還是保持一定的距離為好,他們這對競爭對手,若是忽然走得近了,隻怕合作不成,隻會遭人忌憚。
胤禩經過這幾年的大起大落,對這些也是深有感觸,知道胤禛想的不錯,他以前就是沒考慮到這一點,所以才招了皇帝的忌諱,可胤禛卻一直韜光養晦,不顯山不露水的,成了最接近成功的那人,但就從這點上看,胤禩不得承認,他的眼光確實比胤禛差了一點兒。
胤禛和胤禩彼此達成默契,兩家的相處,和以往卻也沒有太大改變,除了寧楚格到雍親王府玩耍的次數多了點兒,其餘方麵一如既往,而對於這一點,並沒有引起太多人的目光,畢竟寧楚格在家確實孤單了些,而雍親王府又離得近,小姑娘們來往多些,大家並不會想太多。
不過寧楚格來府裏次數多了,跟府裏的人也就熟悉起來,小姑娘是客人,又是孩子,雖說來了多跟二格格在一起,但是她是個活潑性子,不耐煩總待在正院,於是就常拉著二格格到花園玩,其實二格格跟她不太能玩到一處,一是年齡差的有點大,二是性格不太合,二格格是個很驕傲的小姑娘,並不太會體貼別人,寧楚格在家也是被嬌寵著長大的,再懂事也是有限,兩人湊到一處,總是會有些不愉快,而二格格因為是主人,又是姐姐,沒少被烏喇納喇氏叮囑要照顧好客人,多讓著些妹妹,二格格教養還是不差的,這些道理她都明白,因此哪怕是心中不快,跟寧楚格發生矛盾時,仍是退讓居多,幾次下來,二格格就不願意帶寧楚格玩了。
二格格畢竟年紀大幾歲,又被烏喇納喇氏用心教著,早不是小時候那麽小白了,依照她的心計,想要瞞過大人有點困難,但想要不動聲色對付寧楚格,卻也不是什麽難事,何況二格格也沒想對寧楚格有什麽不利,她不過是想把這個不太合得來的堂妹推給別人罷了。
二格格因為烏喇納喇氏的教導,心裏頭對嫡庶之別挺在意的,所以,當隔壁八叔家的嫡女過來玩兒,烏喇納喇氏指名讓她照顧,她心裏也是覺得理所當然的,她也是想跟這個堂妹搞好關係的,隻不過幾次接觸下來,兩人確實有些合不來,二格格就有了推脫的想法,在三妹和四妹之間略一思索,想到四妹冷冷的樣子,她就選定棉棉做自己的替補,要把陪客的任務轉交給這個妹妹。(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