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陽楚軍大營之中,項燕也得到了來自彭城的軍情,當項越繪製出的彭城秦楚兩軍的布防圖在項燕麵前一點點展開之時,因為在與魏軍的交戰中逐漸占據上風而不錯的心情,瞬間沉入了穀底。


    項燕,雖然與李牧、王翦這樣的名將相比還差上一點,但作為楚軍中的第一人,項燕自也有著自己的實力,在看到秦軍在彭城外圍的布防圖之後,項燕瞬間就明白了秦軍是要做些什麽了。


    “一招不慎,幾有敗亡之勢?”項燕看著書案上的布防圖,臉上已經是凝重至極。


    他已經能夠看出秦軍的目的是什麽了,但他卻無能無力,他能夠做的,隻有盡可能在秦軍趕來之前,徹底吃下魏軍,再調轉方向迎戰秦軍。


    但秦軍真的會留給楚軍這個時間嗎?


    想到魏軍短時間內破不了,想到秦軍隨時都有可能以主力兵馬西來,與魏軍合兵一道進攻睢陽的楚軍,項燕心中的陰影不由更加沉重了。


    但秦軍真的會選擇西來,而不是自彭城一路東進、北上,橫掃楚國彭城以北的區域嗎?


    但哪怕是秦軍東進、北上,依舊不是項燕能夠承擔的代價,楚國不同於其它諸國,地方之上,最重要的力量不是官府,而是一家家貴族,這些貴族把持地方,這些人麵臨秦軍的威脅,他們會做出什麽事情來,實在很難說。


    可以說,眼下的情況,根本就沒有留給項燕以及楚軍過多的選擇餘地,李園將泗水流域拱手送給秦國時,就已經在楚國內部承受了巨大的壓力,一旦彭城丟了,進而讓秦國以彭城之地肆虐楚國腹地,那即使是以李園的領令尹之尊,哪怕李園背後有著來自李太後的支持,恐怕也難以承擔。


    楚國的那些貴族,真要發起狠來,哪怕是楚王也要忌憚三分,更何況是李園這種靠著陰謀詭計謀取權位的人。


    項燕思索許久,還是覺得自己麾下的楚軍主力不能動,但也不能不動,眼下唯一能夠做的,就是向壽春求援,希望壽春那邊能夠派出足夠的兵馬來支援彭城,不求能夠大敗彭城的秦軍,隻求能夠拖住秦軍,不讓其攻略楚國之地或是西來支援魏軍。


    隨即,魏軍就迎來了楚軍更為猛烈的進攻,在這場智慧與力量的較量中,最弱的魏軍永遠是那個倒黴的存在。


    楚都壽春,李園看著來自項燕的求援信,麵白而少須的臉上已經是凝重一片。


    “兄長準備怎麽做?眼下若再想抽調援軍阻擊彭城所在的秦軍,除了王宮禁衛之外,就隻能動用那幾家的族兵了,那些人的兵馬可不好用。”在李園的凝重之中,李太後亦是愁眉不展。


    李太後雖然出身不行,但卻是心思玲瓏的女子,這些年來所接觸的人又都是站在楚國頂端的人,耳濡目染之下,對於軍國大事,她也有著屬於自己的見識。


    “是啊,先王為了擺脫削弱那三族的勢力,不惜遷都,如今我們若是再將他們請迴來,就真的了引狼入室了,但眼下我們能夠控製影響的兵馬差不多都派出去了,若想穩住局勢,除了那三族的兵馬,就真的就沒有別的兵力可用了。”李園憂心仲仲道。


    “睢陽落在魏國手中,魏國隻會像貪財而膽怯的老財主一般死死地捂住睢陽,生怕丟了。”李太後沉吟道,一張圓潤中尚有幾分稚氣的臉上,此時竟然閃爍著一種名為智慧的光芒。


    “妹妹的意思是?”李園驚疑不定道,他從自己這位妹妹的言辭中聽到了什麽?


    “我什麽也沒說,我隻是說,魏國若是得到了睢陽會做什麽,我現在想的是若是萬一秦軍得到了彭城後又會做什麽。”李太後道。


    “秦軍若是攻下彭城,可截斷我們楚國的淮上之地,到時候……”李園思索著,他已經能夠想象得到秦軍若是攻下彭城後,絕對會以彭城為核心,四下出擊,一步步蠶食楚國,秦軍有這樣的實力,也有著這樣的心思。


    有李太後在一旁提醒,同為聰明人的李園在轉瞬之間也想明白了背後的意義。


    如果楚國在睢陽與彭城之間必須放棄一地的話,那睢陽丟在魏國手中,楚國隻會丟失一個睢陽,但若是彭城被秦軍占領,其後果卻是難以想象的。


    “妹妹是說調睢陽的軍隊支援彭城,堵住秦軍,睢陽若是不能守,直接丟給魏國就是了嗎?隻是,那樣的話,我們豈不是白折騰了?”李園驚疑不定地看向自己的妹妹,此時的李園恍惚間意識到,自己這個妹妹,自己以前是不是小看了她?


    李園在從前一直以為是自己一步一步將妹妹推到現在的太後之位的,但現在,李園卻生出了一種感覺,自己的妹妹能夠在王宮之中脫穎而出,登上王後之位,甚至成為現在的楚國太後,自身的智慧與能力同樣非同小可。


    僅僅隻是眼下對睢陽與彭城之勢的分析,這份見識就要超過他李園了。


    “白折騰總比亂折騰好。”李太後也是無奈道。


    “秦軍主將楊明去年在東郡,以三萬兵力對陣十幾萬趙魏聯軍,他是怎麽做的?一方麵拖住趙軍,另一方麵又步步為營,引魏軍一步步走進陷阱,最終一戰功成,我們現在要學的就是他去年曾經用過的手段,但我們麵臨的局勢要是當時的楊明好上太多了,因為我們的實力更強,而且我們也沒有那麽大的胃口去追求勝利。”李太後又接著道。


    秦王政九年,秦趙之間的戰爭,震動天下列國,秦軍先勝後敗,李牧一戰名動七國,後又有楊明在東郡一戰中,在近乎絕境的戰勢中,絕境翻盤,可謂說,去年一整年的時間,是屬於楊明與李牧這兩個名字的一年。


    “隻是便宜了魏軍了,睢陽這樣的重地,竟然要讓他們得到了,這老天還真是不公平。”李園無奈道。


    “魏國若是不廢,我們也不敢將睢陽這塊肥肉丟給魏國啊,吃了一塊肥肉的狗還是狗,但吞下肥肉的老虎就不一樣了。”李太後亦是無奈道。


    她的所思所想,固然可稱之為高明,但是,但凡有其它的選擇,他們又怎會做出這種隻是兩害取其輕,飲鴆止渴的決定。


    睢陽與壽春之間,還在楚國的秩序之下,因此兩地傳遞消息的速度很快。


    因此項燕很快就得到了來自壽春的軍令。


    看著手中的軍令,項燕陷入了遲疑之中,睢陽留下一部精兵拖住魏軍,主力前往彭城與下邳一線,這當然是犯了兵家大忌的,但眼下的楚軍似乎也沒有更好的選擇,因為眼下主動權完全在秦軍手中。


    楚軍主力移兵下邳,在下邳一線布防,對峙秦軍,確保秦軍不至於為魏軍合並或是肆虐楚國淮上之地,這可謂是最壞的選擇,但哪怕是最壞的選擇也比沒有選擇的好。


    睢陽城下,方圓百裏之處,愁眉不展的可不僅僅隻有項燕,魏國大將軍同樣也是愁眉不展。


    “魏兄,秦軍不願相助?”看著去而複返的魏庸,魏國大將軍難掩愁苦之色,眼下對於魏軍來說,莫說是攻下睢陽城,連能不能在楚軍麵前保持不敗都是問題了。


    再想到秦軍在東路一路勢如破竹的進攻之勢,魏國大將軍的心就更難受了,人與人之間,事與事之間,最怕的就是對比,一對比起來,直讓人肝腸寸斷。


    “大將軍,幸不辱命,我已經說服秦軍主將楊明,不日秦軍就將以主力東進,與我們合兵一處,共擊楚軍了。”魏庸鄭重道,他臉上的鄭重,放在在魏國大將軍的眼中是陰沉,現在則變成了穩重。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有著秦軍相助,這睢陽城,我們拿定了。”魏國大將軍笑道。


    “魏兄,此次你為魏國立了大功了,若能拿下睢陽,你的功勞我是不會忘記的。”魏國大將軍不忘補充道。


    “老夫也是魏國人,這麽多都是為了魏國,又豈敢貪功。”魏庸亦是微笑相迎道,隻是,在他的微笑之下,卻有著淡淡的冷意。


    這話糊弄那些初出茅廬的年輕人還行,糊弄老夫?老夫當年也是這般糊弄別人的。魏庸在心中冷笑一聲,隻覺得麵前這人熟悉的麵貌與神色是那般的惡心。


    魏庸所作的一切可不是為了讓這大將軍記住自己的功勞,他真正的目的是讓魏王記住自己的功勞,進而為自己的複起提供可能。


    這大將軍話上說的好聽,說他記下了魏庸的功勞,那潛在的意思豈不是說他不準備稟告魏王了,他一個大將軍記住魏庸的功勞又算什麽?大將軍的人情很值錢嗎?


    相似的套路,魏庸也玩過,而且玩的更為熟練,所以,此時在魏庸的感激之下,卻是冰冷的殺意。


    此時,在他的身邊,已經多出了一位羅網的天字一等殺手,一個完全受他支配的利劍,他當年雖然被流放,但在魏國經營了大半輩子的人脈豈會全丟了,隻要有一個合適的機會,人走茶涼之事同樣也可以變成人迴茶亦熱。


    在睢陽城下的魏軍中,可是有著不少人與他魏庸還有著幾分在順勢之時可以兌現的交情。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秦時:劍問明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今令冷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今令冷泠並收藏秦時:劍問明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