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子百家之中,農家傳承最為久遠,也最是人多勢眾,淮泗之地,更是農家活動的主要地帶,淮泗之地,故東夷之地,後有徐國、宋國、吳國、越國、楚國,甚至是魏國在此爭奪數百年,雖然之終歸入了楚國,但依楚國的統治架構卻是很難統治如此廣袤的土地,而楚國官方的弱勢也就為農家在此地的擴張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淮泗之地的百姓,多有加入農家的,不求學的什麽武功,當然多數人隻求能夠相互幫扶,以在這惶惶亂世之中得到求得一線生機,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農家甚至可以號稱擁有十萬弟子。


    而劉季則是屬於其中少數人,他隻是純粹的不想一生都要像自己的父兄一般,圍繞著百十畝土地勞作一生,他想要走進這個世界,領略這個世界的風采,不一定要擁有,但最起碼來來過、見過、玩過,最起碼不會在人生將近之時,迴憶起自己的人生往事隻是空白與單調。


    正是抱著這樣的心思,劉季在少年之時就加入了農家,更是靠著自己膽大心細臉皮皮厚外加能言善道的本領,在農家混的雖然位置不高,但人脈關係卻是相當的不錯,哪怕是在新任的神農堂堂主稱兄道弟。


    也正是因為如此,劉季才從朱家這裏聽到了秦軍即將攻打沛縣以及彭城的消息,劉季的性格雖然在他的父兄看來十分混蛋,但劉季能夠交到那麽多朋友,自然也是有著自己的優點,不是純粹的依靠坑蒙拐騙,所以就有了此時劉季匆匆忙忙跑迴家報信的事情。


    一聽到秦軍打過來了,劉父也是大驚失色,一陣手忙腳亂之中,若不是劉季及時扶住,恐怕都要給摔了。


    “這可如何是好?”劉父驚慌失措地說道。


    “父親,你慌什麽,秦軍這不還沒來嗎?我們還能逃進城去。“劉季安撫還不老的老父親道。


    “進城有用嗎?”劉父此時也算是勉強鎮定下來了。


    “恐怕是沒用的,但最起碼比留在原地好,秦軍一來,那些盜匪說不定就要出來了,相對於被秦軍占領城池,那些盜匪才是最麻煩的。”劉季道。


    城池雖然會被秦軍攻擊,但秦軍畢竟是正規的軍隊,自有軍紀約束,在戰後還能讓沛縣維持最基本的秩序,但鄉下也不一樣,在楚國統治秩序崩潰的情況下,什麽奇葩的事情都有可能發生,還不如進城,哪怕是在秦軍的兵刃下瑟瑟發抖,也比留在鄉下不知道要麵對什麽要來的好。


    “道理是這個道理。”劉父心有餘悸道。


    在劉家人朝著縣城逃去之時,秦軍的前鋒也出現在了沛縣境內,楚國似乎真的是打算堅壁清野,秦軍一路行軍而來,竟然沒有遇到什麽像樣的抵抗,隨著前鋒到達沛縣城城下,才真正遇到了抵抗。


    沛縣,雖然比不上彭城那樣的重鎮,但依托泗水以及其支流,使得此地南來北往的水運極為發達,又是地處平原,農耕興旺,使得沛縣是方圓數百裏有數的大縣,秦軍想要攻下這樣的一座城池,並沒有那麽容易,但也僅僅隻是不容易而已。


    在秦軍前鋒不間斷的攻擊之下,沛縣守軍的軍心很快就崩潰了,或者說想著抵抗的人隻是少數,秦軍前鋒雖然少,但後續卻有十萬大軍,而沛縣呢?雖有守軍,但大部都被調集到了彭城防禦,被留下的都是老弱病殘之輩,能夠組織起兵馬來進行防禦就已經是縣令本領不俗、勇氣可嘉了,還能指望他們守多久?


    秦軍在東線一路勢如破竹,不到十天的時間除了彭城之外,控製了整個泗水流域,但自大梁而出,沿著睢水向東南而來的魏軍在睢陽卻遇到了頑強的抵抗。


    睢陽,本就是堅城,而楚軍又在此集結了重兵,魏軍因為之前的數次戰敗更是損兵折將,戰力早已經不在巔峰,麵對睢陽堅城,魏軍直接撞了一個頭破血流,後又有楚國影虎軍團一陣突襲,若非有著典慶率領魏武卒精銳,在平原之上立下一道不可逾越的堅壁的話,魏軍甚至會被楚國後續的騰龍軍團給衝散,到時必然是難言的慘敗。


    睢陽城下,一道睢水,將戰場劃分成了三個世界。


    城內城外的楚軍,還有占據睢水上遊的魏軍。


    十日之間,魏軍與楚軍在睢水兩岸大戰七陣,魏武卒雖然勢微,但戰力尚存,楚國的騰龍軍團與影虎軍雖厲,但在魏武卒麵前,還達不到龍虎禁軍的程度,想要擊敗魏武卒卻是千難萬難。


    隻是,楚軍在野戰中雖然占據不了上風,但在攻城中,卻讓魏軍上下一籌莫展,眼看著睢陽城下的屍體越來越多,魏軍卻是不得不著急了。


    魏軍大營之中,魏國大將軍看著輿圖卻是一籌莫展,睢陽不好攻,野戰一時間隻能略占上風,這樣的戰爭怎麽打?


    “大將軍,營外有人求見。”在魏國大將軍發愁之際,親兵在帳外稟報道。


    “不見。”魏國大將軍不耐煩道,但隨即心中又是一動,又補充了一句:“來人可說自己是誰嗎?”


    “迴大將軍,來人沒說自己的名字,隻是自稱姓魏,大梁口音。”親兵迴道。


    大梁人,姓魏?魏國大將軍一陣遲疑,在這裏,怎麽有大梁魏姓之人,猛然間他想到了一種可能,在楚魏邊境不正有一個被流放的倒黴蛋嗎?


    當年濮水一戰,五萬魏軍幾乎全軍覆沒,魏庸的權臣之夢,剛剛踏出一步就慘遭夭折,當時的魏國上下隻覺得魏庸無能,群情激憤之下,魏庸被一罷到底,更是流放到楚魏邊境之地。


    隻是,在去年,當魏國以絕對的優勢兵力聯合趙軍,合兵十幾萬攻打東郡,結果被三萬秦軍打的也是近乎全軍覆沒,在那時,一部分魏人才恍惚間意識到,原來不是魏庸無能,隻是秦軍太兇,不見二戰東郡的魏軍敗的更慘嗎?


    想到出現的有可能是魏庸,魏國大將軍又改了主意,說道:“算了,將人請進來吧。”


    魏軍大營之外,魏庸看著旌旗招展的的大營,再次嗅到了熟悉的氣味,這就是權利的味道啊,他魏庸還沒老了,怎能老死在邊遠之地,他要重新走進這座軍營,迴到大梁,拿迴屬於自己的一切,無論付出什麽樣的代價都在所不惜。


    隨著大將軍親兵的出現,魏庸的臉上浮現出笑意,隻要能夠進入這座軍營,一切就都好說了。


    在親兵的帶領之下,魏庸走過一道道營帳,最終來到了中軍大帳所在。


    “魏大人,大梁一別,不想竟然會在這裏再見到你。”魏國大將軍看著走進大帳的魏庸,臉上擠出一絲笑意來。


    “這裏哪還有什麽魏大人,隻不過是一被流放邊疆的罪人而已。”魏庸苦笑道,一副苦大仇深的樣子,適當的將自己表現的弱勢一點,能夠降低對方的戒心,這是魏庸的手段。


    “濮水一戰非魏兄無能,隻怪秦軍楊明太過兇悍,隻是當時群人激憤,大王才不得不對魏大人做出重懲,想來以後必然還有起複的機會。”魏國大將軍道。


    “希望如此吧。”魏庸悵然道,一副心灰意冷的樣子,但他既然出現在這裏,又怎麽真的心灰意冷,他魏庸可是要奮鬥到死的人。


    “魏大人此次前來是?”魏國大將軍扯入正題道。


    “為大將軍解憂而來。”魏庸道。


    “解憂?”魏國大將軍愕然,他現在發愁的楚國大軍,魏庸孤身一人,還不是頂尖的高手,能為他解什麽憂?


    “正是,睢陽城堅,楚軍又人多勢眾,大將軍想要在這樣的局勢下攻破睢陽可不容易。”魏庸道。


    “確實不容易,我已經感覺到了,隻是魏大人所說的解憂又是如何解法?”魏國大將軍追問道。


    “楚軍雖強,但秦軍更強,此次我們魏國與秦國聯兵而來,大將軍何不求助於秦軍?”魏庸反問道。


    “秦軍負責東路,牽製了十幾萬楚軍,未必能夠騰出手來幫我們吧?而且,睢陽是要屬於我們魏國的,若是讓秦軍拿下,秦軍吞下的東西可就未必願意給我們了。”魏國大將軍遲疑道。


    將大軍集結於一處,對聯軍當然更為有利,但哪怕是與秦國合作,魏國也不想與秦國合兵一處,如此才有了分兵共進之事。


    隻是,楚國也不都是蠢人,在秦軍麵前步步後退,集重兵於彭城之下,一下子將秦軍的展現拉長的三百裏,顯然是已經做好了與秦軍相持的準備。


    但在西線,楚軍卻集結了最精銳的部落,讓魏軍裝了一個頭破血流,完全就是一種先破魏軍,再攻秦軍的架勢,這讓魏軍上下可謂是苦不堪言。


    魏軍想的挺好,但楚軍也不是傻子,隻有秦軍,因為足夠強大,無論楚軍做出怎樣的選擇,秦軍都立在不敗之地。


    堂堂正正之師,根本不需要所謂的奇謀。


    “秦軍要的可不是一座城池。”魏庸道,心中卻多有嫌棄之色,大梁城中厲害的人物從信陵君到朱亥,再到龍陽君,都死的差不多了,竟然淪落到讓這樣的人成為大將軍。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秦時:劍問明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今令冷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今令冷泠並收藏秦時:劍問明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