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衛兆的譏諷,楊明不見絲毫的惱羞之色,衛兆這話才算到哪,在武安縣下的那座莊園中,楊明可還聽過更肮髒汙穢的言語。


    “我曾聽說過一句話。”楊明說道。


    可惜,在這裏,無論是公孫羽,還是衛兆,顯然都沒有配合楊明的意思,所以,楊明隻能接著道:“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楊將軍還讀過道家的道德經?”公孫羽詫異道。


    道德經乃是道家經典,尋常人根本就見不到,公孫羽也是因為當年在鬼穀門下學藝之時,才有幸見到過,但楊明小小年紀,竟然還有這樣的修養?實在是不得不讓公孫羽感覺到意外了。


    “隻知一二而已。”楊明謙虛道。


    “你既然知道這個道理,又為何要在這帝丘城大開殺戮之事?”因為楊明的言行,衛兆對楊明的印象稍作改觀,於是主動開口問道。


    “為了活著的人。”楊明道。


    在兩雙詫異的視線中,楊明接著道:“今日姬元的指證之事,確實是子虛烏有,但我要問兩位前輩一句,我抓的人,除了你衛前輩之外,可有冤枉的嗎?”


    “你……?”衛兆的神色中已經多出了驚訝,以及一絲絲的震驚。


    “司寇府近三十年間的案件我都看過,而且還在每一卷的竹簡中都看到了一個字,衛前輩這知道這個字是什麽字嗎?”楊明看著衛兆反問道。


    衛兆打量著楊明,突然間笑了,在彌散著死亡與腐朽的死牢中,竟然能夠聽到這般的笑聲,實在是說不出的另類。


    “這可真是天大的笑話了,老夫活了整整六十年,竟然會在自己身上,見到這樣的笑話。”衛兆大笑著,笑著笑著就劇烈地咳嗽起來。


    “沒想到,我苦苦追求一生的東西,竟然要靠伱這個滅了我自己國家的敵人來實現,世間可有如此荒謬的事情嗎?公孫老家夥,你說,這個世界上還有如此荒謬的事情嗎?”衛兆撫著自己的胸口,氣喘籲籲地說道。


    “是挺荒謬的,但它卻真真切切地發生了。”公孫羽道。


    “所以,我怎麽能去做如此荒謬的事情,楊將軍,你要殺人還是自己去吧,恕我無能為力,我能做的,也就是將我這顆白首送給你當禮物了。”衛兆灑然道。


    楊明要做的事情,對於衛兆來說,不是不好,但他不願。


    “公孫前輩,我麵前的這位可是君子嗎?”對於衛兆的拒絕,楊明並無意外,而是問向了身旁的公孫羽。


    “如果帝丘城中隻有一個君子的話,那個人必定是衛兆了。”公孫羽肯定道。


    “是君子就好,君子是很容易欺負的,畢竟,君子可欺之以方啊。”


    楊明說罷已經站起了身,走出牢門時對公孫羽說道:“公孫前輩不妨留下來,給這位倔強的老家夥說說,一心求死的你,是為什麽在此時還活的好好的,想來,你的經驗對他很有用。”


    “你?”公孫羽聞言大怒,在楊明的威逼之下,本已經想要躺平的心中,此時不受控製的生出一陣怒火來。


    聽聽,那是人言嗎?


    隻是,楊明可不會在意公孫羽的怒火,他的人已經離開了。


    眼下,需要楊明去處理的事情還有很多,帝丘城的‘公正司法’,隻是楊明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而已,接下來,還有更重要的事,那就是迎戰那屯駐在朝歌城,進也不進,退也不退的魏國大軍。


    朝歌城中,魏國司空,魏軍統帥魏庸,此時正坐在縣令府的大廳之中,聽著來自帝丘城的情報。


    “司空大人,我們何時進入衛境?”當魏庸將情報聽完之時,卻依舊是一副優先從容的樣子,這讓魏其麾下的大將不免生出了幾分不滿。


    此次魏軍的目的是為了支援衛國而來,但如今衛國都被秦軍攻下了都城,境內的城邑正在被秦軍以秋風掃落葉之勢侵占著,在方才的情報中,僅僅隻有一座城邑還在艱難的抵禦著秦軍的進攻,其它的城邑,不是被秦軍占領,就是主動投降了秦軍。


    衛國幾乎都要沒有了,但作為久遠衛國的大軍統帥,魏庸竟然還如此悠閑,簡直是視軍國大事如同兒戲。


    “現在的時機不合適。”魏庸搖頭道。


    “那什麽時候合適?”無懼魏庸的副將追問道。


    “我還要向你解釋嗎?”魏庸冷笑道。


    他雖然在朱亥戰死在秦國境內後,就已經初掌魏國兵權,但畢竟在軍中根基沒有那麽深厚,此時他的這位副將,就不是他的人,雖然在軍中對他的命令也都會遵守,但在眼前的這種私下更合,副將的配合卻實在有限。


    副將聞言不由生出一陣怒火,但也無可奈何,在軍中,魏庸才是主將,他雖然可以不滿,但除了不滿之外,什麽也不能做,情緒並不能帶入到行軍作戰之中。


    看著副將雙目圓睜的樣子,魏庸心中一動,隻覺得將這樣的人留在心中實在礙眼,於是說道:“我並不是什麽都沒有做,最近是正在搜集秦軍的衛國境內的情報,其中有一條很有意思。”


    “在大河渡口白馬津,有著一部秦軍,若能將此地攻下來,就可以連接趙國,到時候,或許可以與趙國合兵一處,共討秦軍,那樣,我們的勝算就會大大增加。”魏庸不緩不慢地說道。


    “你既然有如此戰意,不由就由你統領一部,去攻那白馬津吧。”魏庸說出了自己的最終目的,借刀殺人,清理軍中的不服從者。


    “諾。”並不知道魏庸在打著什麽主意的副將,隻以為魏庸這個主將終於要動手了,被點到將的他戰意昂揚地應聲道。


    帝丘城中,楊明與王翦兩人同樣也在分析著來自魏國的情報。


    “魏庸此人,在魏國的名氣頗大,曾多次與楚軍交手,勝多敗少,也算是魏國的一員智將了,更為難得的是,此人文武雙全,在魏無忌與朱亥之後,就被魏王委以兵權,如今在魏國是一舉足輕重之人。”王翦看著輿圖中的朝歌城,對於龜縮在裏麵的魏庸也是無可奈何。


    朝歌,曾經的殷商故都,雖然隨著殷商的覆滅,幾遭破壞,但自身依舊是方圓千裏之內有數的大城,人口眾多,城牆也高,再有數萬魏軍精銳龜縮其中,秦軍還真的對其無可奈何。


    畢竟,帝丘城這般池深高的城池能夠攻下,是因為絕對的力量差距,但同樣的事情卻很難發生在朝歌城。


    “魏庸狡詐多智,確實是一個人物。”楊明沉吟道,對於魏庸,他的了解要更深,當初,兩人還在大梁城合作過。


    “想讓他主動出了朝歌城,還真不容易,但也不是好去辦法,我們可以幫助他增加自己的膽氣。”楊明道。


    “左將軍是說?”王翦詫異道。


    “我接下來要做的事情,會引起帝丘城以及周邊城邑的劇烈動蕩,被我們攻下的,或是投降於我們的城邑,必然是出現反叛的情況,若是我們在能夠從中配合一點,反叛的情況會更加嚴重,到時候,你說魏庸會不會覺得有機可趁,想著出兵的事情?”楊明反問道。


    “若是有利可圖,當然沒有拒絕的道理,但隻怕誘惑還不夠大。”王翦道。


    “那就再讓趙國入局,到時候,我不信魏庸不動。”楊明道。


    “讓趙國如局?如此一來,魏國與趙國一起出兵,雖然會有遲疑,但爭先恐後的心思會讓他們亂了分寸,還真的有機可趁。”王翦了然道。


    “所以,白馬津對陣趙軍,就由王將軍你來了,我好在這帝丘城下等著魏庸以及其麾下的魏軍到來。”楊明道。


    “左將軍,若趙軍再動,我們分兵之下,帝丘城留下的兵力可未必能夠擋住魏軍。”王翦提醒道。


    “若是不讓魏軍看到必勝的把握,他們怎麽可能會離開朝歌城呢?倒是王將軍你,到時候麵對趙軍的進攻,可要小心謹慎才是,若是趙軍突破白馬津,渡過大河,我們才是真正的遇到麻煩了。”楊明道。


    “左將軍準備在帝丘城留下多少兵馬?“王翦問道。


    “一萬足以,其他兵馬,王將軍可盡數帶走。”楊明道。


    “會不會太少了一點,帝丘城不小,一萬兵馬防守,還要分兵鎮壓城內局勢,恐怕不夠用。”王翦沉吟道。


    “城內不還有萬人的衛軍嗎?到時候,還是能夠從中挑選出幾千敢戰之士的。”楊明道。


    王翦這才恍然,楊明在帝丘城中大費周章的誅殺那些權貴,就是為了得到更多的資源,將這些資源分配下去,到時候,因為秦國得到這些從權貴手中掠奪而來的資源的衛國人,隻要他們還不想失去自己得到的東西,就隻能站在秦國這邊,甚至還要保衛秦國,因為隻有在秦國的秩序之下,他們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在楊明與王翦商議著如何對付敵軍之時,一個名為衛兆的老人終於從死牢中走了出來。


    正如楊明所說,君子還是很好欺負的,公孫羽是,衛兆也是,隻要找到合適的方法,想要拿下他們,一點也不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秦時:劍問明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今令冷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今令冷泠並收藏秦時:劍問明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