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籬落猜對了,花引確實對她很好奇,實在難以分辨憐嫵嘴裏的她和少主嘴裏的他到底是不是同一個人。
見花引一直盯著籬落看,秦夜冕心中不喜,於是不動聲色道:“說吧!既然已經成了階下囚就把知道的都說出來吧!你知道我們並不想對你用刑!”
“暗大人既然布下了天羅地網,不是早就知道我來了嗎?又何必多問?”花引一臉無所謂地聳了聳肩,好似就是來赴死的,口氣冷淡神情更是從容。
“嗬嗬嗬·······看來你早就知道我是誰了?”秦夜冕聽到“暗大人”這三個字倒也不意外,隻是嗬嗬一笑拿起杯子喝了一口茶,神情悠閑。
“不早,來花家堡後才知道的。”男人冷冷來了一句。
其實花引與秦夜冕小時候雖說認識但接觸的並不多,畢竟一個是貴客,一個是花家堡弟子。
而小時候唯一有印象的就是一次來前山找大少爺花熱血時湊巧撞見他們在山間玩耍,因此一道玩了會兒。
也就是在那時見他摔跤他扶了他一把,結果沒想到自己反而受傷了,耳後因此留下了疤痕。
再後來就是長大後有過幾次接觸,都是因為花憐影的緣故,但也隻是點個頭而已,並未深交。
所以之前在花花世界他沒有認出他來,畢竟七年後的他早已長成了體格壯碩的男人,與之前有了天然之別。
戴麵具給人的感覺更是讓他無法將兩人聯係在一起,畢竟一個溫潤一個冰冷。
直到來了花家堡,他才發現了蹊蹺之處。
剛開始他也隻是懷疑,直到見到了影,又見到了戴將軍,才終於確定暗大人原來就是自己認識的那個少年。
“何時來的?”秦夜冕問的隨意,如同閑話家常一樣,但男人沒有說話,而是若有似無地看了籬落一眼。
那眼神裏的意思很明白,就是跟著阿籬來的。
秦夜冕本想問他來花家堡幹什麽,但一想就不問了。
因為男人此時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神情,顯然問不出個所以然來,於是便遞了個眼神給老祖宗。
老祖宗會意,立刻接口道:“說?七年前憐影的死是不是與你有關?”
老人的聲音洪亮,聽在耳朵裏如敲山震虎般威力十足,愣是驚得滿屋子的人一陣精神抖擻。
籬落亦是如此,於是悄咪咪看了老人一眼。
發現老人真不愧是經曆過大風大浪的人,不僅很快調整了狀態,同時不怒而威的神情更是讓人不敢不敬。
尤其花引,隻見他全身一震立刻趴在地上。
那戰戰兢兢又恭恭敬敬的模樣如同做錯事正等著挨罰的花家堡弟子,一點都看不出是烈火堂的刺客,身上居然毫無戾氣可言。
籬落當時不解,直到後來才知道,花引之所以從小會在花家堡長大其實離不開花和尚和老祖宗兩個人。
據說花引一出生就被父母丟棄了,是被一個路過化緣的和尚撿去養在膝下的。
可這個和尚所在的寺廟沒有什麽香火,養活自己尚且不得溫飽又如何養活一個孩子?
結果就在和尚發愁的時候,廟裏來了一個中年男子。
這人剛死了大兒子不久又死了二兒子後又死了妻子,在這樣接二連三的打擊下實在心裏苦的很,於是便想找個清淨的地方呆著,結果找來找去找到了這間破廟,隨後住了下來。
隻是住下沒多久男人就待不住了,畢竟他是紅塵中人又豈會甘於現狀,而且諸多事宜也無法視而不見,於是便想著還是直接將和尚拐走算了,這樣一來也不用來什麽寺廟了,帶著個和尚足夠心靜也能幹自己的事,豈不一舉兩得。
可問題是這和尚是個死腦筋愣是不肯離開,最後在他的軟磨硬泡威逼利誘下才勉為其難答應。
當然也頗費了一番唇舌,不過也無非就是如籬落剛進門時說的那番關於真假和尚的話,於是就這樣將他們給拐了。
而這中年男子就是老祖宗花非花,廟裏的和尚就是如今的花和尚,那孩子就是後來的花引。
當然不久之後花非花才知道和尚其實功夫不錯,隻所以出家是因為全家遭滅門後生無可戀。
這也是為何他不願去香火鼎盛的寺廟出家的原因,無外乎是不想連累別人,怕仇家找上門來。可畢竟還有一個繈褓裏的孩子丟之不下棄之不舍,所以才下定決心離開。
結果在來花家堡的路上幾人遭遇了追殺,是老祖宗花非花舍命相救才得以保全性命,因此和尚後來索性改名花和尚成了男人的貼身侍衛,當然那孩子也就順利留在了花家堡,取名花引。
所以這就是為什麽老祖宗說話的時候他會如此恭敬的原因,因為他是他的救命恩人也是養育他的人,是沒有血緣卻勝似親人的人。
“孩子,你為何要這樣做?難道憐影那孩子對你不好嗎?”見他半天不說話,花和尚終於忍不住開口了。
他的聲音很平靜帶著循循善誘,與他消瘦的麵龐極不相襯卻又極為好聽,如天籟一般。
一聽這話,花引的神情終於有了些鬆動。
他先是默不作聲定定望著一處發呆,好像在迴憶什麽,直到半柱香後才輕輕呢喃道:“師父,她是個溫柔又漂亮的女子······可她卻·····。”
話沒說完,男人哽咽了。
他用力眨著眼睛才將即將奪眶而出的眼淚收住,然後過了很久一臉痛苦道,“可她卻不喜歡我,她喜歡一個不愛她的人。”
“就因為這樣?”花和尚不願相信心性純良的孩子會因為這個做出傷害花憐影的事。
作為他的師父他雖然不常在他身邊,可他的事他也是極上心的。
他知道他是個懂事的孩子,對花憐影更是好的沒話說。因此七年前知道他失蹤後他和老祖宗就沒有放棄過去找尋他的下落。
所以剛才聽到阿籬姑娘說他追殺她又說他是烈火堂的刺客的時候,他其實是不願相信的。
見花引一直盯著籬落看,秦夜冕心中不喜,於是不動聲色道:“說吧!既然已經成了階下囚就把知道的都說出來吧!你知道我們並不想對你用刑!”
“暗大人既然布下了天羅地網,不是早就知道我來了嗎?又何必多問?”花引一臉無所謂地聳了聳肩,好似就是來赴死的,口氣冷淡神情更是從容。
“嗬嗬嗬·······看來你早就知道我是誰了?”秦夜冕聽到“暗大人”這三個字倒也不意外,隻是嗬嗬一笑拿起杯子喝了一口茶,神情悠閑。
“不早,來花家堡後才知道的。”男人冷冷來了一句。
其實花引與秦夜冕小時候雖說認識但接觸的並不多,畢竟一個是貴客,一個是花家堡弟子。
而小時候唯一有印象的就是一次來前山找大少爺花熱血時湊巧撞見他們在山間玩耍,因此一道玩了會兒。
也就是在那時見他摔跤他扶了他一把,結果沒想到自己反而受傷了,耳後因此留下了疤痕。
再後來就是長大後有過幾次接觸,都是因為花憐影的緣故,但也隻是點個頭而已,並未深交。
所以之前在花花世界他沒有認出他來,畢竟七年後的他早已長成了體格壯碩的男人,與之前有了天然之別。
戴麵具給人的感覺更是讓他無法將兩人聯係在一起,畢竟一個溫潤一個冰冷。
直到來了花家堡,他才發現了蹊蹺之處。
剛開始他也隻是懷疑,直到見到了影,又見到了戴將軍,才終於確定暗大人原來就是自己認識的那個少年。
“何時來的?”秦夜冕問的隨意,如同閑話家常一樣,但男人沒有說話,而是若有似無地看了籬落一眼。
那眼神裏的意思很明白,就是跟著阿籬來的。
秦夜冕本想問他來花家堡幹什麽,但一想就不問了。
因為男人此時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神情,顯然問不出個所以然來,於是便遞了個眼神給老祖宗。
老祖宗會意,立刻接口道:“說?七年前憐影的死是不是與你有關?”
老人的聲音洪亮,聽在耳朵裏如敲山震虎般威力十足,愣是驚得滿屋子的人一陣精神抖擻。
籬落亦是如此,於是悄咪咪看了老人一眼。
發現老人真不愧是經曆過大風大浪的人,不僅很快調整了狀態,同時不怒而威的神情更是讓人不敢不敬。
尤其花引,隻見他全身一震立刻趴在地上。
那戰戰兢兢又恭恭敬敬的模樣如同做錯事正等著挨罰的花家堡弟子,一點都看不出是烈火堂的刺客,身上居然毫無戾氣可言。
籬落當時不解,直到後來才知道,花引之所以從小會在花家堡長大其實離不開花和尚和老祖宗兩個人。
據說花引一出生就被父母丟棄了,是被一個路過化緣的和尚撿去養在膝下的。
可這個和尚所在的寺廟沒有什麽香火,養活自己尚且不得溫飽又如何養活一個孩子?
結果就在和尚發愁的時候,廟裏來了一個中年男子。
這人剛死了大兒子不久又死了二兒子後又死了妻子,在這樣接二連三的打擊下實在心裏苦的很,於是便想找個清淨的地方呆著,結果找來找去找到了這間破廟,隨後住了下來。
隻是住下沒多久男人就待不住了,畢竟他是紅塵中人又豈會甘於現狀,而且諸多事宜也無法視而不見,於是便想著還是直接將和尚拐走算了,這樣一來也不用來什麽寺廟了,帶著個和尚足夠心靜也能幹自己的事,豈不一舉兩得。
可問題是這和尚是個死腦筋愣是不肯離開,最後在他的軟磨硬泡威逼利誘下才勉為其難答應。
當然也頗費了一番唇舌,不過也無非就是如籬落剛進門時說的那番關於真假和尚的話,於是就這樣將他們給拐了。
而這中年男子就是老祖宗花非花,廟裏的和尚就是如今的花和尚,那孩子就是後來的花引。
當然不久之後花非花才知道和尚其實功夫不錯,隻所以出家是因為全家遭滅門後生無可戀。
這也是為何他不願去香火鼎盛的寺廟出家的原因,無外乎是不想連累別人,怕仇家找上門來。可畢竟還有一個繈褓裏的孩子丟之不下棄之不舍,所以才下定決心離開。
結果在來花家堡的路上幾人遭遇了追殺,是老祖宗花非花舍命相救才得以保全性命,因此和尚後來索性改名花和尚成了男人的貼身侍衛,當然那孩子也就順利留在了花家堡,取名花引。
所以這就是為什麽老祖宗說話的時候他會如此恭敬的原因,因為他是他的救命恩人也是養育他的人,是沒有血緣卻勝似親人的人。
“孩子,你為何要這樣做?難道憐影那孩子對你不好嗎?”見他半天不說話,花和尚終於忍不住開口了。
他的聲音很平靜帶著循循善誘,與他消瘦的麵龐極不相襯卻又極為好聽,如天籟一般。
一聽這話,花引的神情終於有了些鬆動。
他先是默不作聲定定望著一處發呆,好像在迴憶什麽,直到半柱香後才輕輕呢喃道:“師父,她是個溫柔又漂亮的女子······可她卻·····。”
話沒說完,男人哽咽了。
他用力眨著眼睛才將即將奪眶而出的眼淚收住,然後過了很久一臉痛苦道,“可她卻不喜歡我,她喜歡一個不愛她的人。”
“就因為這樣?”花和尚不願相信心性純良的孩子會因為這個做出傷害花憐影的事。
作為他的師父他雖然不常在他身邊,可他的事他也是極上心的。
他知道他是個懂事的孩子,對花憐影更是好的沒話說。因此七年前知道他失蹤後他和老祖宗就沒有放棄過去找尋他的下落。
所以剛才聽到阿籬姑娘說他追殺她又說他是烈火堂的刺客的時候,他其實是不願相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