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吃午飯時,隊長通知李春光下午別下地幹活兒了。給他派了另一樣活兒,讓他到公社去接城裏下鄉來的知識青年。隊長也去,他們每人拉一輛空架子車,把知青連人帶行李都拉迴來。隊長是個矮個子,好說笑話,愛賭咒,賭咒的常用語是“我是小舅子”。“聽說城裏來的知識青年都是調皮搗蛋貨,偷雞摸狗的不正幹,要不是大隊裏壓住頭皮非要分給咱,準願意誰是小舅子。”說時很正經,說完了就擠著眼笑,笑罷又擺出嚴肅相,安排李春光說:“咱們得小心點兒,別給他們笑臉兒。這事兒跟使喚新媳婦一樣,一開始就得把他們鎮住,讓他們老老實實地接受咱們的再教育。”隊長還說,之所以把這個任務派給李春光,因為李春光會背很多語錄,他讓李春光注意跟知青們對語錄,他說一,咱對二;他說三,咱對四,反正得壓過他們。


    李春光笑了笑,說到時候再說吧。大串連時,李春光到過一些城市,見過城裏的知青,他們優越高傲得很,根本看不起鄉下的學生,動不動就拿穿黑粗布衣服的鄉下學生取笑。這下好了,他們也到鄉下來了,也來嚐嚐當農民的滋味來了。李春光心上像是找到了一點平衡,悄悄地有些高興。


    架子車拉到村街上,隊長一拍腦瓜兒,說不行,忘了武裝一下。他讓李春光稍等,自己轉迴家去了。隊長再從家裏出來時,果然“武裝”起來了。他新換了一件漿洗過的無袖白粗布褂子,右手拿了一杆三角小紅旗。旗顯然是煮紅染成的,經風刮日曬,已掉了色,成了粉白色。他的左肩像挎盒子炮一樣挎著一個紅布縫製的語錄袋,袋裏硬橛橛地裝著紅寶書。他走路的姿勢也不一樣了,肩膀端得平平的,步大得像丈量土地,卻笑著,問李春光怎麽樣,“千萬不敢麻痹人意,語錄隨身帶,有空學起來。”他把小旗啜著綁在架了車杆上,語錄袋拉到身子前邊顯眼的地方,啪啪一拍,拉起車走了。李春光跟上。李春光知道,別看隊長大叔正兒八經地背著語錄本,他可是一個字也不識。可是大叔聰明得很,誰要是把書本拿反了,把字拿得頭朝下,腳朝上,他一眼就能看出來。有人問他不是不識字嗎,怎麽知道字的反正。他說,那是的,字長得跟人一樣,他雖然不認識那些人是誰,但把人整得頭朝下,他看著就不順。李春光問大叔,小時候為什麽不上學。隊長說:“那時候哪有學校,張窯有個學校,離咱這十八裏,聽著跟在天邊一樣。再說了,就算附近有學校,誰上得起!”


    還沒到公社,鑼鼓聲就傳來了,估計知青們已經到了,公社的人在歡迎他們。隊長招唿李春光快走,說別讓外村的人把好的都挑走了。隊長把頭一伸,拉著架子車小跑起來。土路坎坷不平,架子車的膠布輪子顛得亂跳高,格格登登一路響。


    知青們果然已經來到公社機關所在的大院裏,兩輛貼著標語、插著紅旗的解放牌大卡車在當院停著,知青們有的已下來了,有的還在車上,忙著往下搬箱子,遞網袋,扔鋪蓋卷兒。公社的幹部們也都出來了,幫助他們往下卸,你唿我叫,顯得有些亂。李春光把架子車靠在牆根兒,車把著地,坐在車板前麵,旁觀者似地靜靜地看著這一切。別的村接知青的人也紛紛來了,院子裏放了不少架子車,還有的村趕來了馬車,更奢侈的村還開來了手扶拖拉機。李春光拉著架子車,來公社供銷社拉過化肥,這情景跟大家來分化肥差不多。不過化肥是用塑料袋子裝的,都不會說話。這些知青就不一樣了,個個都是活物。知青有男的,也有女的,看樣子女的還不少,人群裏發出來的都是女孩子的聲音。女知青有的掏出手絹擦臉上的塵土,有的腳邊護著自己的行李東張西望。若是兩個女知青站在一起,就手亂指,互相問這是什麽,那是什麽,似乎覺得周圍的一切都很新鮮。李春光看見,這些女知青穿的都不漂亮,大都穿著灰衣服,藍衣服,還有的穿著洗得發白的軍裝。但她們一個比一個長得人模人樣,遠非鄉下姑娘可比。她們眉眼端正,皮膚白細,肩膀窄,腰細,腿順溜,牙也刷得很白。不像農村姑娘,從小就開始幹活,土裏爬,泥裏滾,繁重的勞動,生活的擔子,使她們的骨架變大,皮膚變粗,腰裏硬得像綁了棍。看來是得讓城裏這些人到農村受受苦,不然就太不公平了。人是天生,生在哪裏算哪裏,人自己又不能選擇。幹嗎生在城裏就應該細米白麵,細皮嫩肉!生在農村就應該吃糠咽菜,灰頭糊臉。


    隊長已經湊到人堆裏去了,看看這個,瞅瞅那個,擺出一副挑選的架勢。其實他並不敢怎麽正眼看人家,人家剛一看他,他的目光就躲開了。有個穿褪色軍裝的女知青,拿起他身上佩帶的語錄袋,翻轉著看了看,挺敬佩似地看著隊長。隊長卻說:“哎,別動!”女知青趕緊把語錄袋放下了,有些害怕地看著隊長。隊長笑了,說:“這裏麵裝的可是寶物,不能隨便動。”李春光想起隊長臨來前囑咐他的不要給知青們露笑臉的話,他做到了,倒是隊長自己先給了人家笑臉。隊長雙手往後一背,轉到大隊支部書記麵前,問怎麽還不分。他們這個大隊有六個自然村,大概每個村都要分攤幾名知青。支書正吸煙,拿煙的手朝另一個人指了一下,讓隊長去問他。支書指的那個人是李春光的二叔李河敏。二叔在公社水利站管水利工作,不知為什麽也跑到這裏來了。二叔手裏拿著一個嶄新的本子,跨著這一堆那一堆的行李,在人群裏跳來走去,招唿知青們馬上排隊,排成一排,他要點名。女知青們開始排隊了,可男知青們不聽招唿,互相看看,都站在原地不動。二叔嚴肅起來,大聲說,到這裏就要服從命令聽指揮,不然怎麽能接受好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呢!男知青們有意對抗似的,還是不動。其中一個知青拿出一盒煙,拆開,分給男知青們每人一支,行動一致地抽起來。煙盒裏剩的還有煙,那個持煙的知青遞給隊長一支,意思讓隊長也來分享。隊長沉下臉子,搖搖手,態度相當堅決地拒絕了。那個穿發白軍裝的女知青從隊列裏出來了,喊男知青都過去,不要自由散漫。她喊了一個男知青的名字。那個男知青裝作沒聽見,把臉別到一邊去了。


    吃得很胖的公社書記,在辦公室門口站著,點點手讓李河敏過去,要他不用排隊點名了,按村分下去吧。李河敏連連點頭,說可以可以。隨即大聲喊村莊的名字,張莊,李營,王寨,馬窯,各莊的人都不甚情願地代表村莊答應了一下。每莊來的人一核準,李河敏就撕下一個紙條,抄下幾個名字,把紙條交給一個莊的人,讓人家按名字所列把人領走。


    隊長大叔代表李營,也從二叔李河敏手上領到一張小窄條,他一接過紙條,就大聲喊李春光過去認。李春光認出一個名字,他就大聲喊一個,張山,範明宇,王建,一共分給李營四個知青,三個男的,一個女的,女的就是穿褪色軍裝的那一位,紙條上寫的名字叫董瑞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落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劉慶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劉慶邦並收藏落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