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鄭,大將軍府中


    匆匆而來的張良看著閉目養神的衛莊,終於長出了一口氣。


    聽說衛莊在城頭差點斬殺秦軍河東假守,振奮了全城軍卒的士氣,也安撫了不少城內搖擺的貴族們的心,可又聽到張機親自上城頭救下桓齮和衛莊對了一招後,張良的心一下子就提了上來。


    盡管他已經通過自己的消息渠道探聽到衛莊並未受傷,但還是親眼目睹了才能放心。


    況且,別人不知道衛莊如何一夜之間突破宗師境界,不知道全城韓軍士卒如何會如此戰意蓬勃,但和衛莊一同見證了韓王成被獻祭,從一個活生生的人變成一具不剩分毫血肉的白骨,最後就連白骨都化為了飛灰,被吸納進了銅盒之中。


    而似乎是作為獻祭的迴報,屬於韓國的那隻銅盒的盒蓋忽然自行脫落。


    與衛莊和張良猜想的不同,銅盒之中空無一物,就在二人驚疑之時,一陣龍吟聲從銅盒之中傳出。


    雖然衛莊和張良也是第一次見識到銅盒的力量,但從鄭國傳下來的那份文字記載中,大致可以確定,那龍吟聲應該與氣運有關。


    而就在那一聲龍吟過後,一道金色的光芒肉眼可見地落在了衛莊和張良的身上。


    也就是在那片刻間,衛莊便從一流境界驟然提升到了半步宗師境界,而早已找到了自己的道,隻剩下根基和底蘊積累的衛莊一個時辰內便在那座冷宮中突破至了宗師境界。


    隻是,這份力量終歸不是衛莊自己修行得來的,就如同有些門派有著內力灌頂的傳承方法,在死前將一身的內力全部以灌頂的形式交予了繼承者,但這種方法得來的力量毫無根基,在力量的控製上也更加薄弱,同境界的情況下,灌頂修煉出來的武者和自己修煉的武者相比,前者是不如後者的。


    而傳聞張機突破宗師之時,感悟出的是兩條“道”,本就勝過尋常宗師高手,更何況是通過這種方式突破宗師境界的衛莊?


    好在衛莊沒有受傷,如今衛莊的一己之安危,關係到了這座新鄭城的命運,更關係到了韓國的命運,所以衛莊的安全不容有失。


    當然,除了衛莊,張良也在那場獻祭之中得到了莫大的好處。


    他的武道境界雖然增長不多,僅僅是踏入了三流境界,擁有了自保的力量,但他最大的收獲在於大腦的清明和放鬆。


    平日裏許多在奇門上想不通的難點全部豁然開朗,使得他在奇門一途上有了許多新的感悟。


    一夜之間,整個韓國似乎都有了神奇的變化,而最大的變化還是那些被強征入伍的國人和戰意稀鬆的韓軍士卒。


    所有人一夜之間仿佛多了一顆為國效力的拳拳之心,但衛莊和張良還是察覺到了些許不同。


    一如張機所感覺的那般,那並非是出於愛國之心的戰意,而是一種極端的狂熱,就像是被某種迷惑人心的手段蠱惑了似的。


    對此,衛莊得出的結論是,也許這便是以特殊手段勉強開啟銅盒引導出那份不完整的蒼龍七宿所蘊含的力量的緣故。


    雖然從今日的戰況來看,即便是這份不完整的蒼龍七宿的力量,但依舊為韓軍提供了莫大的幫助。


    至少就憑原本那支被臨時強征組成的國人大軍以及戰意全無的韓軍士卒,別說與秦軍一戰了,能不直接主動投降都是念在身上流著韓國人的血的緣故了。


    韓人在申不害開啟術治之風後,便樂衷於權謀詭鬥。


    但韓國對敵人使用的陰謀詭計,從來就未曾成功過。


    一如由韓非和張良一同設計,由張開地入秦為使,韓非好友鄭國親自入秦進行的疲秦之計,不僅沒有讓秦國在那段虛弱期被滅亡,反而造就了如今這個比更加強大的秦國。


    韓國的陰謀詭計,永遠隻有在針對自己人的時候才會產生效果,一如韓國朝堂上從未停息過的內鬥,一如將上黨送給趙國的禍水東引之計。


    而若是原先那些韓軍,秦軍沒來,就能逃走近半。


    自來以來,守城戰的兵家準則,最佳方略無不是城外駐軍,與城內成掎角之勢,相互照應。全軍固守城中,憑借城牆和溝塹固守,任何時候都是萬不得已之法。


    原本那位申不害的後人,如今的韓國信任左司馬申犰,以及雖然不複昔日容貌和武藝的右司馬李開,二人都建議衛莊將分出一支軍隊在洧水南岸駐紮,修築壁壘,置新鄭與洧水之後,實際便是為新鄭增加了兩道防線。


    一是大軍,二是洧水本身,而非如今這般任由秦軍渡過洧水,隻需要麵對一條借助洧水而挖鑿的護城河便可。


    衛莊作為鬼穀橫劍傳人,自然也是明白這個道理。


    但韓軍低迷的士氣讓衛莊根本無法信任這支駐紮在外的韓軍能夠成為新鄭城的一道防線,也許秦軍鐵騎一戰便可擊潰這支毫無戰意的韓軍,屆時不僅損失了己方珍貴的數萬兵力,還會因為這場潰敗再次損傷己方那為數不多的軍心。


    但若是集中在城內,不僅不必擔心輜重運輸的問題,還能防止士卒潰逃。


    在新鄭城內,又能逃到哪裏去呢?


    到處都是七絕堂和九義會的眼睛,抓群逃兵實在是太容易了。


    “若是早知道蒼龍七宿的力量有如此奇效,我就應該派申犰率軍出城駐紮。”


    即便是衛莊也有些心生悔意,但後悔已經無用,至少首戰告捷,擊退了秦軍,還差點斬殺了秦軍的河東假守桓齮,這份戰績應該能讓城內的那些貴族們看見他守住新鄭的希望。


    不過,衛莊和張良都明白,光是這樣,新鄭城早晚會丟。


    張良注意到衛莊看向他的目光,幽幽一歎:“祖父前幾日便差人送來書信……各國對於援救韓國之事……唉。”


    說到這裏,張良忍不住歎了口氣。


    其實韓國本來是有著楚國的庇佑的,當年信陵君在上一次合縱期間意圖滅韓統一三晉,也是楚國傾力援救,才使得韓國沒有滅亡。


    但如今老楚王病逝,新楚王隻是個小娃娃,國家的軍政大權全部集中在了李園這個令尹的手中。


    原以為李園不過一幸臣爾,卻不想這人倒是和張機其次相似,借助君王的寵幸,竟然有著不俗的手段,整合了貴族的力量為自己所用,使得楚國難得出現朝堂與地方貴族齊心協力的盛況。


    隻可惜那李園竟然與秦國合作,甚至合力一同夾擊魏國,奪取魏國的城邑,張良親自持節赴楚,甚至還未成功拜見楚王和李園這位令尹,便被趕了出去壽春。


    李園堅定地向天下人公開譴責衛莊、張良叛國扶持橫陽君韓成上位的事情,並表示絕不會與韓國這群叛主謀國的亂臣賊子為伍,且嚴厲警告衛莊、張良向韓王安自縛請罪,歸還王位,否則楚軍也將不日北上助秦國和韓王安討平亂賊。


    這一波操作,完全在秦國朝臣們的意料之中,卻打了張良一個措手不及。


    如今的張良,在衛莊成為大將軍後,也擔任了韓國的申徒。


    申徒者,即司徒也,申徒是韓國對司徒的俗稱。


    年紀輕輕的張良,掌管著韓國的土地,人民及教化之事,其中土地和人民的治理權又衍生成了籍田的掌管以及徒役的征發,後來由於戰事的需要,徒役也擔任修路、築城和戰車的徒卒,所以申徒也有著一定的兵權。


    若非有著張機這個先例,如今的張良也可以算得上是少年成名,稱一聲當世翹楚。


    但張良終歸是太過青澀了,對於人心的把控和理解,手段和思想都太稚嫩了。


    李園如今是什麽人?


    楚考烈王的托孤重臣,楚王悍的親舅舅,楚太後李嫣嫣的親哥哥,外戚之首,文武百官之首,權力正是滔天之時!


    但越是權力滔天之時,暗中的詭譎也越是令人擔憂,整合了貴族力量,使得貴族暫時歸心,聽從朝堂命令的李園,自然不可避免地被人眼紅,從而流傳出不少的流言蜚語,說李園有架空楚王悍自立之意。


    謠言的出現令李園嚇了一跳,旋即在大朝會之時,以楚人最為惡毒的誓言,對天盟誓終身隻為楚王臣,絕不敢叛楚,更不敢篡逆!


    楚人本就迷信,而李園的誓言中甚至提及了太一神,將自己的列祖列宗都拿來賭咒盟誓了,楚人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對於李園的猜疑,但這次事件也讓李園有些後怕,如履薄冰。


    須知,那周公尚且恐懼流言日,何況李園?


    而張良卻在這個極其敏感的時候,以逆臣的敏感身份公然拜訪李園,這不是自己一身騷不夠,還要讓李園也惹得一身騷麽?


    李園雖然與秦國交好,又被羅網捏著把柄,但本身並非蠢人,自然知曉秦國此次伐韓成功會意味著什麽。


    他的本意是,暗中資助糧草財帛和兵器戰馬給韓國,以此幫助衛莊堅守新鄭,屆時秦國師老兵疲,趙、魏、燕、等國終歸也不會坐視秦國滅韓,屆時四國合力,應可重蹈齊之即墨的舊例。


    結果張良竟然敢持節堂而皇之地來楚國拜訪他!


    李園敢肯定,自己頭天見了張良,當夜手春城便會傳出他和張良密謀共王,以救援韓國為條件,使韓國支持李園篡逆的謠言。


    因而李園不僅不能見張良,還要公開譴責,更有甚者提議楚國出兵討伐篡國逆臣!


    這下李園連暗中的資助也不能給了,他的一舉一動都會被朝野上下的人盯著,到時候有人拿著他暗中資助韓國這些逆臣的證據彈劾他,他就真的百口莫辯了。


    所以,指望楚國的援助是不可能了,張良隻能寄希望於其他幾國,但負責出使其餘幾國的張開地傳迴來的書信之中卻沒有一個好消息。


    魏國距韓最近,張開地自然首先便是向魏國求援。


    他沒有直接拜訪新上位的魏王增,而是去拜見了樂靈太後。


    魏王增初立,但這位正值壯年的新任國君的確有著一腔抱負,想要繼承魏安僖王的遺誌,繼續中興魏國。


    但年輕人有事業心,雄心勃勃,但也容易在遭受打擊後一蹶不振。


    秦、楚的夾擊便讓這位剛剛登上王位的魏王遭受了一連串的打擊,從魄力十足變成了優柔寡斷,已經不再指望自己能夠繼續魏安僖王的事業,隻求保全魏國。


    不過,魏安僖王去世前也想到了這些可能,所以將一部分權力交給了自己的母親,魏王增的祖母樂靈太後。


    樂靈太後的魄力和手段,即便是魏安僖王的父親魏昭王在世時也時常感慨若是男子,樂靈太後當為魏相。所以張開地選擇先去說服樂靈太後,隨後再去說服信陵君,最後再由這二人說服魏王增出兵援韓,


    不過張開地拜見樂靈太後的時候,也不由有些犯怵。


    韓國和魏國是有姻親關係,而且這份姻親關係就來自樂靈太後。


    但這份姻親關係是韓王安娶了樂靈太後親姊的女兒,也就是她的親外甥女為王後,是樂靈太後寵愛紅蓮這個外孫女。


    而衛莊和張良造的便是韓王安的反,還是趁著紅蓮嫁給張機這位秦國重臣,韓王安遠赴鹹陽參加昏禮之時造反。


    要知道,紅蓮出嫁的時候,樂靈太後可是送來了不少賀禮,而且親自入秦觀禮,同時也希望趁著這個機會與剛剛議和的秦國拉近些關係,所以這份姻親關係帶來的好感自然是蕩然無存。


    看著樂靈太後緊皺的眉頭,張開地勸說道:“樂靈太後,我張家五世相韓,又何嚐願意背負一個叛臣的名頭呢?說到底,我們是為了救韓國,也是為了救魏國啊!”


    “韓國若是被秦國徹底掌控了,那鄰近的魏國難道就能保全自身麽?”


    “唇亡齒寒啊太後!”


    一身鳳袍的樂靈太後這位女中豪傑雖然也有著遠見,知道韓國若亡,同樣位於秦國東出道路上的魏國,自然也難以保存,但還是沒有答應出兵援韓。


    “老身知曉唇亡齒寒的道理,可魏國實在是沒有力量援救韓國了。”樂靈太後一臉苦澀與無奈。


    而後,張開地又去拜訪了信陵君,但信陵君也是以同樣的理由,拒絕了張開地勸說樂靈太後和魏王增出兵援韓的請求。


    暗中走訪後,張開地發現魏國如今的境況確如二人所言,剛剛經曆了秦國和楚國這兩個超級大國夾擊,被奪去不少城邑,戰死數萬大軍的魏國也的的確確是抽調不出援救韓國的力量了。


    不得已,在魏國碰了壁的張開地隻能離開魏國前往他國求援。


    (4235字)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在秦時,浪到失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覺睡到下午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覺睡到下午醒並收藏人在秦時,浪到失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