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勺的表情直接就愣住了,什麽謀劃這一瞬間都想不起來了,他隻吶吶道,「怎麽了,是祝小姐不想要讓我繼續住下去了嗎?」
人家雖然沒有明著說,但是也差不多是這個意思了。
不過鍾仕奇其實也知道祝一宛的顧慮,也清楚要是李大勺還是想要住下去,祝一宛大概率是不會拒絕的,之後等到後麵忙起來之後,李大勺和李小程還在這兒住著的話,也很不方便。
「人家小姑娘哪能說這種話呢?」鍾仕奇嘆了一口氣,說,「祝小姐人還是很不錯的,隻是到底也不是咱們家裏的小輩,這無親無故的,賴在人家家裏麵也很不合適。」
「你雖然現在年紀大了沒什麽好說的,但是小程還年輕呢!」鍾仕奇現在也已經聽說了之前的風波,半帶著對鍾仕奇說,「之前店裏的幫工曉娟剛搬進來的時候,杏花巷就有人造謠男女關係了。」
「現在的人膽子可大了,而且什麽都敢說,你就是年紀大,到時候也不好聽啊。」
這也是。
一碗餐廳的黑粉蠻多的,現在的人就是這樣,具有十分強大的逆反心理,要是大家都說好,他肯定是要反著來,覺得你這個一定不好,肯定是搞了營銷,這部分人,再加上一些暗中在觀察著一碗餐廳,時刻都準備著把一碗餐廳拉下水的對家,還真的指不定到時候能夠造謠出什麽難聽的話來。
李大勺的聲譽不能受到這樣的損失,人家祝一宛一個未婚的小姑娘更不能受這個委屈了。
這話說的很在理,李大勺沒有話講,他嘆了一口氣,「我難得見到這麽有靈氣的後輩了,怎麽就不是咱們自己家的孩子呢?」
到了他們這個身份,和人交好都是要提前調查一番的。祝一宛的背景很幹淨,祖上是做藥材生意的,在鄉下有一大片藥田,不過她還小的時候父母就去世了,是跟著爺爺長大的,在大學畢業之後,爺爺也去世了,工作了幾年之後偶然知道了自己有一個遠房的姑婆,這個姑婆還把遺產留給了她,之前也沒有學過廚藝,隻是覺得這麽大一個店麵放著也是放著,幹脆就做起來了。
廚藝都是現學的,一開始也有味道不好的時候,隻是後來似乎是掌握了這項技能,很快有遊刃有餘了,做出來的吃味道都很好。
逐漸一碗餐廳就發展起來了。
李大勺看中的是祝一宛從小白到現在儼然超過了自己的對味覺的感知和把握。就像他說的「都是有自己的靈魂」這句話一樣,祝一宛做的菜靈魂能力無疑是很強大的。這樣的人才,隻要稍加培訓,就能夠有更長遠的路可以走,別說是繼承自己的衣缽了,就是超越自己更不在話下。
隻是很可惜,這人不是自己家的。
李大勺沒有讀過幾年書,不算是文化人,但是他卻很清楚,祝一宛這一個外人,最好就不要讓人參與到自家人的事情當中。李家人現在都把他的《李氏食譜》看成了自己的東西,在他們心裏,哪怕是李大勺這個創始人都沒有資格讓一個外人參與進來瓜分這份財產。
他不能為了自己的私慾,就讓祝一宛來淌這個渾水,畢竟現在人家沒有自己的菜譜,不也把餐廳做的好好的,她想要一個《祝氏菜譜》想必也隻是時間問題。
「你就別想了,你這一行可比我好多了。」鍾仕奇沒有好氣說道。
他做中醫的,本來作為國家的瑰寶,怎麽也不至於無人問津,但是因為長時間人們對中醫的誤解,都對中醫沒有很好的印象,甚至認為中醫是封建糟粕,沒有科學依據。他是不會門庭奚落,但是要接受的事實是,社會上現在很多中醫都不如西醫更容易被接受,收入也更是微薄。
這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因為大眾對中醫的印象不好,所以不學中醫不用中醫,然後中醫的收入就少,這樣就更少年輕人願意選擇中醫了,沒有人願意學習中醫,那中醫原本給人留下的刻板印象就很難被糾正,最後印象就更不好了......
鍾仕奇也很無奈,可是社會大部分人的認知是他很難去改變的,他努力為中醫正名,可收效卻很有限。
這下好了,鍾仕奇表示自己的被傷害到了,李大勺也不好再去傷害人,就打住了這個話題。但是他還是不死心,總覺得自己要就這樣一走了之肯定是要後悔的。
所以他開始思索了起來。
但大老粗就會大老粗,他的腦子一根筋,還真的很難想到什麽好的辦法,到最後也隻能求助自己這兩個好友,「雖然我不至於留在這裏學習,但是我覺得這位祝小姐能力還是可以的,就算我這個火鍋底料的味道做出來不如她做出來的,但也比市麵上很多火鍋底料更好吃了,這說明她的配方的確是有價值的。」
「有什麽好的辦法可以互相交流一下?」
他問趙叔平和鍾仕奇兩個人,也不算問錯了人了,他們還真的有一個想法。
趙叔平:「你應該在一碗餐廳和嚐味的合作之間插了一腳是吧?」
李大勺點點頭,「是,但是那又怎麽樣?準確來說那次頂多就是和嚐味合作,跟一碗餐廳的關係是連帶的,我當時沒有想到,現在想想,我可真是虧大了。」
「這有什麽虧大了的!」趙叔平的情緒十分激動,「你也知道這個合作模式了吧?」
「這是可以參考的啊!」趙叔平開始解釋,「你手上這麽多食譜,珍餚樓上上下下的菜品就不少了,大可以跟人家祝小姐開一家聯名的餐廳,到時候聯繫不就緊密了?而且還可以看看祝小姐對你那些食譜有沒有改進的能力。」<hr>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br>
人家雖然沒有明著說,但是也差不多是這個意思了。
不過鍾仕奇其實也知道祝一宛的顧慮,也清楚要是李大勺還是想要住下去,祝一宛大概率是不會拒絕的,之後等到後麵忙起來之後,李大勺和李小程還在這兒住著的話,也很不方便。
「人家小姑娘哪能說這種話呢?」鍾仕奇嘆了一口氣,說,「祝小姐人還是很不錯的,隻是到底也不是咱們家裏的小輩,這無親無故的,賴在人家家裏麵也很不合適。」
「你雖然現在年紀大了沒什麽好說的,但是小程還年輕呢!」鍾仕奇現在也已經聽說了之前的風波,半帶著對鍾仕奇說,「之前店裏的幫工曉娟剛搬進來的時候,杏花巷就有人造謠男女關係了。」
「現在的人膽子可大了,而且什麽都敢說,你就是年紀大,到時候也不好聽啊。」
這也是。
一碗餐廳的黑粉蠻多的,現在的人就是這樣,具有十分強大的逆反心理,要是大家都說好,他肯定是要反著來,覺得你這個一定不好,肯定是搞了營銷,這部分人,再加上一些暗中在觀察著一碗餐廳,時刻都準備著把一碗餐廳拉下水的對家,還真的指不定到時候能夠造謠出什麽難聽的話來。
李大勺的聲譽不能受到這樣的損失,人家祝一宛一個未婚的小姑娘更不能受這個委屈了。
這話說的很在理,李大勺沒有話講,他嘆了一口氣,「我難得見到這麽有靈氣的後輩了,怎麽就不是咱們自己家的孩子呢?」
到了他們這個身份,和人交好都是要提前調查一番的。祝一宛的背景很幹淨,祖上是做藥材生意的,在鄉下有一大片藥田,不過她還小的時候父母就去世了,是跟著爺爺長大的,在大學畢業之後,爺爺也去世了,工作了幾年之後偶然知道了自己有一個遠房的姑婆,這個姑婆還把遺產留給了她,之前也沒有學過廚藝,隻是覺得這麽大一個店麵放著也是放著,幹脆就做起來了。
廚藝都是現學的,一開始也有味道不好的時候,隻是後來似乎是掌握了這項技能,很快有遊刃有餘了,做出來的吃味道都很好。
逐漸一碗餐廳就發展起來了。
李大勺看中的是祝一宛從小白到現在儼然超過了自己的對味覺的感知和把握。就像他說的「都是有自己的靈魂」這句話一樣,祝一宛做的菜靈魂能力無疑是很強大的。這樣的人才,隻要稍加培訓,就能夠有更長遠的路可以走,別說是繼承自己的衣缽了,就是超越自己更不在話下。
隻是很可惜,這人不是自己家的。
李大勺沒有讀過幾年書,不算是文化人,但是他卻很清楚,祝一宛這一個外人,最好就不要讓人參與到自家人的事情當中。李家人現在都把他的《李氏食譜》看成了自己的東西,在他們心裏,哪怕是李大勺這個創始人都沒有資格讓一個外人參與進來瓜分這份財產。
他不能為了自己的私慾,就讓祝一宛來淌這個渾水,畢竟現在人家沒有自己的菜譜,不也把餐廳做的好好的,她想要一個《祝氏菜譜》想必也隻是時間問題。
「你就別想了,你這一行可比我好多了。」鍾仕奇沒有好氣說道。
他做中醫的,本來作為國家的瑰寶,怎麽也不至於無人問津,但是因為長時間人們對中醫的誤解,都對中醫沒有很好的印象,甚至認為中醫是封建糟粕,沒有科學依據。他是不會門庭奚落,但是要接受的事實是,社會上現在很多中醫都不如西醫更容易被接受,收入也更是微薄。
這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因為大眾對中醫的印象不好,所以不學中醫不用中醫,然後中醫的收入就少,這樣就更少年輕人願意選擇中醫了,沒有人願意學習中醫,那中醫原本給人留下的刻板印象就很難被糾正,最後印象就更不好了......
鍾仕奇也很無奈,可是社會大部分人的認知是他很難去改變的,他努力為中醫正名,可收效卻很有限。
這下好了,鍾仕奇表示自己的被傷害到了,李大勺也不好再去傷害人,就打住了這個話題。但是他還是不死心,總覺得自己要就這樣一走了之肯定是要後悔的。
所以他開始思索了起來。
但大老粗就會大老粗,他的腦子一根筋,還真的很難想到什麽好的辦法,到最後也隻能求助自己這兩個好友,「雖然我不至於留在這裏學習,但是我覺得這位祝小姐能力還是可以的,就算我這個火鍋底料的味道做出來不如她做出來的,但也比市麵上很多火鍋底料更好吃了,這說明她的配方的確是有價值的。」
「有什麽好的辦法可以互相交流一下?」
他問趙叔平和鍾仕奇兩個人,也不算問錯了人了,他們還真的有一個想法。
趙叔平:「你應該在一碗餐廳和嚐味的合作之間插了一腳是吧?」
李大勺點點頭,「是,但是那又怎麽樣?準確來說那次頂多就是和嚐味合作,跟一碗餐廳的關係是連帶的,我當時沒有想到,現在想想,我可真是虧大了。」
「這有什麽虧大了的!」趙叔平的情緒十分激動,「你也知道這個合作模式了吧?」
「這是可以參考的啊!」趙叔平開始解釋,「你手上這麽多食譜,珍餚樓上上下下的菜品就不少了,大可以跟人家祝小姐開一家聯名的餐廳,到時候聯繫不就緊密了?而且還可以看看祝小姐對你那些食譜有沒有改進的能力。」<hr>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