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一宛沒有說話,因為喝茶的服務員上來了,給她們提了一壺茶。
他們家的碧螺春用的是上好的,這一壺茶提到了這個小茶室當中,香味都幾乎要充滿這個小房間了。很清新的綠茶香味,當然還有一分濃醇的茶香。
祝一宛給自己倒了一杯茶,也給舒寧倒了一杯茶,直接就把談判的主動權拿到了自己的手上,說,「其實現在談和上次談的情況已經完全不一樣了,我想你也是明白這個道理的吧。」
如果僅僅是李大勺到一碗餐廳吃飯,那情況還是一碗餐廳處於劣勢,還有一大堆謠言和汙衊需要澄清和減輕負麵影響,但是李大勺不僅在一碗餐廳吃飯了,他還開了直播,在直播裏還大誇特誇了一碗餐廳。
還真的不能小看李大勺的影響力。
所以兩個人都心知肚明,一碗餐廳現在已經有李大勺的背書了,就算是不需要李大勺參與餐廳和嚐味的合作項目,但是他的影響力也一定能參與進來。
這份影響力就是另外的價格了。
「我上次說,咱們都是生意談判的新手,但是咱們都不是那種貪婪的人,所以折中選取雙方的底線就好了。」祝一宛說起了上次的情況,然後再把話題帶迴到現在的情況當中,說,「上次的合作狀態其實很好,那我也不想要說現在我就直接翻臉,我也直接把我想要說的說了,不搞那些彎彎繞繞的東西。」
「一碗餐廳的確是被汙衊的,現在輿論風向已經完全改變了,下一步我們的動作就是講造謠者告上法庭,相信等到法律審判的結果出來之後,風向會進一步改變的,而這次影響力範圍比較廣泛的輿論危機,也會轉化成為一碗餐廳的機遇,借這次的東風,一碗餐廳的知名度會進一步提高。」
「當然,在這個過程當中,最驚喜就是李老先生為一碗餐廳說話,這直接讓餐廳站住了跟腳,也將負麵的影響轉化成為了正麵的影響。」
「不說別的虛的,至少現在的一碗餐廳知名度是比之前的一碗餐廳知名度更高,影響力更廣泛,受信任度也會更高。」
「所以我和你談判的資本也有改變。」
祝一宛喝了一口茶,也不再和舒寧繞彎子了,「合作可以,利益分配我這邊要求增加百分之二,也就是按照你們當初的底線百分之十份額給我。」
這並不過分,因為祝一宛還是考慮了他們的底線。
不過這也不公平,之前說互相報底線是為了快速解決一應事宜,好推進合作,但是上次的底線信息已經被祝一宛掌控了,所以她能夠掌握對方的心裏防線,很容易地提出來對方接受起來根本無困難的條件。
就跟祝一宛預料的一樣,舒寧早就已經做好了祝一宛會坐地起價的行為。
她沒有想到的是,祝一宛這麽厚道,還想著之前嚐味給的底線報價,沒有跳出這個框框——那就沒有什麽問題了,因為這是舒寧談判的底線,而公司那邊提出來的底線肯定是另外的。也就是說按照這個方案進行合作,舒寧對於嚐味來說也是成功的。
隻是知道了之前的進度舒奶奶才有可能知道嚐味中途反悔造成的損失。
但是舒奶奶和公司董事那些隻能看得到錢,目光短淺的本質不一樣,她看到的信息還是更多的,甚至都已經提前跟舒寧說了,祝一宛很大的機率會要求重新擬定合作條件。
事實也是如此。
舒寧自覺的自己也沒有這個臉皮要求祝一宛按照原來的來了,在祝一宛提出新的要求之後,就答應了,「我可以,剛好,我還帶了電腦,咱們現在就可以就合同的細節進行修改和最後擬定,順利的話今天就可以簽合同了。」
祝一宛卻阻止了她,「不著急,我店裏還要停業,咱們這個合作,現在擬定好了,你先迴去交差也行。」省得到時候又後悔。
她相信舒寧是不介意李大勺參不參與的,但是她不可能相信嚐味的其他人會不會一定要求李大勺參與,要是他們得要借著李大勺的名聲做宣傳的話,那祝一宛當然是拒絕的了。
任務完成的獎勵固然誘人,但祝一宛還是認為明哲保身才是最重要的。
舒寧也一瞬間就明白了祝一宛的顧慮——被嚐味耍過一次之後,自然會對嚐味抱有警惕心,再說了,這也是給自己麵子,省得到時候合同都簽好了,公司不贊同,最後還要舒寧背鍋。
這份精謹慎對兩人來說都是好事,所以舒寧也接受了。
而祝一宛越是這麽體貼,越是這麽想的周到,舒寧就越是容易想到自家嚐味裏麵關係交錯複雜的董事派別,家族作坊的形式,似乎給現在的嚐味造成了比較大的隱患,明明是一個大公司,但是做事卻傳統拖遝,領導者短視,這些都是致命的缺點。
舒寧很清楚這一切,但是又很無力,因為她很清楚,自己沒有辦法改變這一切。
和舒寧一起溝通了不少合作當中的細節,最後出來的合同祝一宛是比較滿意的。利潤自己占據十分之一,並且還能夠獲得辣椒醬的配方,具體的合作事項也不用自己多操心,基本上和甜果那邊的合作持平了。
祝一宛相信,現在的合作自己要做這些讓步,但是等到一碗餐廳越來越壯大之後,類似的聯名合作,自己能夠要求的利潤必定越來越高,能夠獲得的好處也肯定越來越多。<hr>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br>
他們家的碧螺春用的是上好的,這一壺茶提到了這個小茶室當中,香味都幾乎要充滿這個小房間了。很清新的綠茶香味,當然還有一分濃醇的茶香。
祝一宛給自己倒了一杯茶,也給舒寧倒了一杯茶,直接就把談判的主動權拿到了自己的手上,說,「其實現在談和上次談的情況已經完全不一樣了,我想你也是明白這個道理的吧。」
如果僅僅是李大勺到一碗餐廳吃飯,那情況還是一碗餐廳處於劣勢,還有一大堆謠言和汙衊需要澄清和減輕負麵影響,但是李大勺不僅在一碗餐廳吃飯了,他還開了直播,在直播裏還大誇特誇了一碗餐廳。
還真的不能小看李大勺的影響力。
所以兩個人都心知肚明,一碗餐廳現在已經有李大勺的背書了,就算是不需要李大勺參與餐廳和嚐味的合作項目,但是他的影響力也一定能參與進來。
這份影響力就是另外的價格了。
「我上次說,咱們都是生意談判的新手,但是咱們都不是那種貪婪的人,所以折中選取雙方的底線就好了。」祝一宛說起了上次的情況,然後再把話題帶迴到現在的情況當中,說,「上次的合作狀態其實很好,那我也不想要說現在我就直接翻臉,我也直接把我想要說的說了,不搞那些彎彎繞繞的東西。」
「一碗餐廳的確是被汙衊的,現在輿論風向已經完全改變了,下一步我們的動作就是講造謠者告上法庭,相信等到法律審判的結果出來之後,風向會進一步改變的,而這次影響力範圍比較廣泛的輿論危機,也會轉化成為一碗餐廳的機遇,借這次的東風,一碗餐廳的知名度會進一步提高。」
「當然,在這個過程當中,最驚喜就是李老先生為一碗餐廳說話,這直接讓餐廳站住了跟腳,也將負麵的影響轉化成為了正麵的影響。」
「不說別的虛的,至少現在的一碗餐廳知名度是比之前的一碗餐廳知名度更高,影響力更廣泛,受信任度也會更高。」
「所以我和你談判的資本也有改變。」
祝一宛喝了一口茶,也不再和舒寧繞彎子了,「合作可以,利益分配我這邊要求增加百分之二,也就是按照你們當初的底線百分之十份額給我。」
這並不過分,因為祝一宛還是考慮了他們的底線。
不過這也不公平,之前說互相報底線是為了快速解決一應事宜,好推進合作,但是上次的底線信息已經被祝一宛掌控了,所以她能夠掌握對方的心裏防線,很容易地提出來對方接受起來根本無困難的條件。
就跟祝一宛預料的一樣,舒寧早就已經做好了祝一宛會坐地起價的行為。
她沒有想到的是,祝一宛這麽厚道,還想著之前嚐味給的底線報價,沒有跳出這個框框——那就沒有什麽問題了,因為這是舒寧談判的底線,而公司那邊提出來的底線肯定是另外的。也就是說按照這個方案進行合作,舒寧對於嚐味來說也是成功的。
隻是知道了之前的進度舒奶奶才有可能知道嚐味中途反悔造成的損失。
但是舒奶奶和公司董事那些隻能看得到錢,目光短淺的本質不一樣,她看到的信息還是更多的,甚至都已經提前跟舒寧說了,祝一宛很大的機率會要求重新擬定合作條件。
事實也是如此。
舒寧自覺的自己也沒有這個臉皮要求祝一宛按照原來的來了,在祝一宛提出新的要求之後,就答應了,「我可以,剛好,我還帶了電腦,咱們現在就可以就合同的細節進行修改和最後擬定,順利的話今天就可以簽合同了。」
祝一宛卻阻止了她,「不著急,我店裏還要停業,咱們這個合作,現在擬定好了,你先迴去交差也行。」省得到時候又後悔。
她相信舒寧是不介意李大勺參不參與的,但是她不可能相信嚐味的其他人會不會一定要求李大勺參與,要是他們得要借著李大勺的名聲做宣傳的話,那祝一宛當然是拒絕的了。
任務完成的獎勵固然誘人,但祝一宛還是認為明哲保身才是最重要的。
舒寧也一瞬間就明白了祝一宛的顧慮——被嚐味耍過一次之後,自然會對嚐味抱有警惕心,再說了,這也是給自己麵子,省得到時候合同都簽好了,公司不贊同,最後還要舒寧背鍋。
這份精謹慎對兩人來說都是好事,所以舒寧也接受了。
而祝一宛越是這麽體貼,越是這麽想的周到,舒寧就越是容易想到自家嚐味裏麵關係交錯複雜的董事派別,家族作坊的形式,似乎給現在的嚐味造成了比較大的隱患,明明是一個大公司,但是做事卻傳統拖遝,領導者短視,這些都是致命的缺點。
舒寧很清楚這一切,但是又很無力,因為她很清楚,自己沒有辦法改變這一切。
和舒寧一起溝通了不少合作當中的細節,最後出來的合同祝一宛是比較滿意的。利潤自己占據十分之一,並且還能夠獲得辣椒醬的配方,具體的合作事項也不用自己多操心,基本上和甜果那邊的合作持平了。
祝一宛相信,現在的合作自己要做這些讓步,但是等到一碗餐廳越來越壯大之後,類似的聯名合作,自己能夠要求的利潤必定越來越高,能夠獲得的好處也肯定越來越多。<hr>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