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官在右議政宋時烈的帶領下入了王宮,見到了朝鮮國君李淏。”


    南京升級為楚王府的原郡王府內,吳鍾巒仍在繼續說著。


    “李淏正如外界傳聞一般,心係大明,他向下官提出了所謂的北伐論,表示願傾朝鮮國力複父母邦國社稷……”


    北伐論,是朝鮮孝宗大王提出的著名的反清複明的計劃,他計劃在十年內培養精銳鳥銃兵10萬人,等待清朝內亂,然後出兵直抵山海關外。


    而這個時間線因為清廷隻剩下了半壁江山,他的計劃也從十年內培養十萬人變成了三年內培養五萬人,在清廷徹底崩潰之前出兵援助大明天軍。


    先不說朝鮮孝宗的真情實意有多少,他那出兵直抵山海關外的想法多少就有些天真了,要是朝鮮軍隊真的有這種戰鬥力,怎麽會在丙子胡亂和之前的丁卯胡亂中被清軍吊著打?


    吳鍾巒就算再不知兵,也覺得他有些異想天開了。


    不過吳鍾巒並沒有當場拆穿出來,傷了李淏的雄心壯誌,而是委婉的將自己出使的目的提了出來,表示不需要朝鮮冒如此巨大的風險興師動眾,勞民傷財,隻需要朝鮮拒絕給清廷供給糧草即可。


    李淏沒有當場答應吳鍾巒,他沉思許久,才對吳鍾巒說事關重大,自己需要與大臣們進行商議以後才能給他們答複,隨後,他命人將明使團安排在漢城內的一家官方驛館內。


    雖然朝鮮君臣及百姓都對明使團充滿了熱情,但吳鍾巒一行人並未因此就放鬆警惕,負責護衛的近衛步兵在入駐驛館後第一時間控製了各個要害地點,提高警惕。


    他們的警惕的確起到了作用,第二天晚上,少數手握京畿道部分兵權的官員終於做好了準備,他們將冒險為大清除去明使團,換來清廷的恩庇與重視。


    第二天晚上入夜後子時,聽命於親清派的數百名朝鮮官軍兵圍明使駐地,意圖強攻驛館,負責守夜的近衛步兵迅速發現敵情,他朝天鳴槍示警,其餘睡夢中的士兵瞬間被驚醒,提著武器衝出院子。


    吳鍾巒也被外麵的吵鬧聲驚醒,他一開始還有些慌亂,但起碼也是隨魯王各種逃跑的老臣了,迅速穩定下來,命人披上官府,走出院子查看情況。


    同時,近衛步兵第一時間將屋內的各種家具拖到圍牆底下,站在那些家具上麵向外眺望,就發現外麵的街道上已經是火光衝天——眾多朝鮮官軍手中的火把亮光匯聚起來,幾乎將這一片照得有如白晝。


    “大人,我們被朝鮮官軍包圍了。”


    得出這一結論的近衛步兵連長吳孝傑對著吳鍾巒說道,他話音剛落,就聽到外麵傳來了喊話:


    “裏麵的明使聽著,爾等已被包圍,繳械投降才可保爾等性命!”


    迴應他的隻有一道槍聲,隻見圍牆上火光綻放,那喊話的士兵胸前中了一槍,當即倒在地上氣絕而亡。


    其餘人見狀心中皆驚,領頭的兵曹官員連忙大聲喊道:“速速剿滅明使,若是上國怪罪下來,我朝將永無寧日,我等是此舉是為了保衛朝鮮!先破驛館者,賞銀百兩!”


    一聽到賞賜,原本還有些畏畏縮縮的官軍頓時像打了雞血一般士氣大振,嗷嗷叫地衝了上去,圍牆後的近衛步兵果斷開槍,一排齊射當場打死十餘人。


    驛館的槍聲在這寂靜的漢城顯得格外刺耳,自然沒有逃過昌德宮內的李淏的耳朵,他坐在昌德宮的胡床上麵露焦慮,站在左右兩側的左右議政鄭太和與宋時烈皆神情淡然。


    見李淏一直麵帶焦慮,宋時烈還是出聲安撫道:“殿下,您不必著急,那些逆賊雖然膽大狂妄到敢私自起兵謀逆,但我們也可以借此機會試探一番明使。”


    “你這是何意?”李淏反問道。


    “眼下大明雖然光複江南半壁,但明清之間孰強孰弱尚為可知,臣認為還應該進一步對明使進行試(本章未完!)


    第二百五十七章兵變與炮擊


    探,若大明光複隻是曇花一現,而我國又貿然選擇大明,待日後北胡騰出手來,於我國將會是滅頂之災。


    而此番兵變正是試探的最佳時機,恕臣直言,京畿官兵武備鬆弛,非可戰之兵,明使若是連此都無法應對,又談何對抗北胡百戰之兵?”


    說白了,宋時烈還是擔心明朝在交鋒中敗下陣來,要是明朝最後敗亡,而清朝知道了他們的事情,肯定會對他們進行嚴厲的詰責——這還算好的,就怕清廷直接兵發朝鮮,將朝鮮並為行省,那將國將不國。


    他的話說服了李淏,後者當即陷入了沉默之中,但還是站起身來,推開殿門,看向槍聲響起的方向,宋時烈與鄭太和連忙跟上,他們剛走出來,就看見驛館上空飛起一道煙花,在夜色中炸開。


    “那是什麽?”


    李淏對著左右大臣問道,兩人都搖頭表示不知,而就在這時,宮門方向快步走來一名年老的大臣,待那人走進後,李淏便認出了對方,是他的領議政金堉。


    金堉步伐急促地朝著他們走來,看他麵色焦急,李淏便知道他定然是因為驛館的事情而來,他正想上前,可就在這時,漢江方向突然響起數十道如雷鳴般的巨響,曾經參加過保衛南漢山城之戰的鄭太和臉色大變,瞬間意識到這是遠方的炮擊。


    李淏留清時期也見識過清軍的炮擊,他自然也聽出來了,當即對著左右詰問道:“這是哪裏來的炮擊?速速遣人去調查!”


    然而沒過多久,就有駐守港口的士兵倉皇逃迴來,向朝廷稟報這是停泊在漢江之上的明軍水師在朝著漢城港口展開炮擊——剛剛那朵煙花便是信號,在分開前,近衛步兵連長吳孝傑與陳釗俊就約定好一旦見煙花信號,立即向朝鮮國土展開炮擊。


    得知是明軍水師正在炮擊,李淏如何不清楚這是明軍的示威,他連忙命人調兵鎮壓圍攻驛館的亂軍,命宋時烈親自前去港口阻止明軍水師繼續炮擊。


    同時,他的心中不禁後怕的猜想,還好漢城離漢江有十餘裏之遠,若是就建在漢江江畔,明軍水師不就可以直接將炮彈落在他的頭頂上了?


    第二百五十七章兵變與炮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全麵戰爭之伐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淚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淚曲.並收藏全麵戰爭之伐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