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時間很快過去。憶
在沐天波的強令和援救被困友軍的緊迫感的壓力下,第六鎮三個旅的將士如期在克孜勒奧達集結,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支撐三個旅行軍的輜重已經先一步上路。
克孜勒奧達城外,三萬餘名第六鎮將士集結完畢,以營為單位,組成一個又一個整齊的大方陣,若是站在那高大的城牆城頭上向外俯視,就會發現這一個個方陣就好似棋盤上的棋格一般錯落有序,令人賞心悅目。
在三旅將士的正前方,是一座被臨時搭建起來的演舞台,沐天波在數萬將士注視的目光中,在一眾將領的陪同下登上演舞台,站在上麵居高臨下地俯視著這些大夏忠誠的將士。
隨後,他輕咳一聲,用那特製的擴音器高聲說道:
「第六鎮的將士們,想必你們都已經聽說了,和我們從中原千裏迢迢一路殺過來的第四旅的同袍眼下正深陷於西夷的圍攻之中,西夷狡詐多變,背信棄義,致使我大夏濛池副都護賀珍、第四旅旅帥及三位參將身死希瓦城,此乃不共戴天之仇!
此仇若是不報,周圍各國該如何笑話我大夏天朝?當是笑話我濛池將士無能,放任賊人逍遙法外,不論是為了維護天朝威嚴,還是為袍澤報仇,我第六鎮全體將士都應同仇敵愾,一心殺敵!
我,大夏黔國公沐天波再次立誓,此次出征,不夷滅希瓦蠻夷,不破波斯賊子,誓不迴朝!」憶
「不滅希瓦,不破波斯,誓不迴朝!」
「不滅希瓦,不破波斯,誓不迴朝!!!」
「……」
三旅將士齊聲高唿,其聲浪匯聚一塊,幾乎令克孜勒奧達城牆都為之顫抖起來,而在那城牆之內,哈薩克平民皆驚恐地看著聲浪傳來的方向,盡管並不是針對他們,但他們還是能夠直接感受到,來自這支百戰之師毫不掩飾的濃鬱殺氣!
「鏗!」
在那從遠方不斷迴蕩的迴聲之中,沐天波猛地拔出佩劍,高高指向那耀眼的太陽,怒聲道:「出征!」
「大都護有令,全軍出征!」憶
「全軍出征!全軍出征!」
沐天波話音落下,守在演舞台之下的傳令兵隨即揚起頭顱,撕扯喉嚨發出裂石穿雲的怒吼,將大都護的命令傳遞下去,那些在軍中的其他傳令兵隨即跟著仰天長嘯,讓命令傳到每個士兵的耳中。
「全體都有,向後轉,出發!」
隨後,各營、各連軍官大聲命令,士兵們有序地轉過身來,向希瓦城的方向走去。
沐天波站在演舞台上看著一個個方陣開始蠕動,他臉上的表情滿是肅穆之色,其長子沐忠顯這時迎了上來,他全身披掛,抱拳行禮道:「大都護,全軍將士皆已出發,請您走下演舞台,上馬!」
「請大都護上馬!」
眾將齊聲附和道。憶
沐天波威嚴地點了點頭,一甩披風,昂首闊步走下演舞台,沐忠顯等一眾將領隨即跟上,待走到演舞台下麵後,戰馬早已備好。
沐天波拒絕了他長子的攙扶,身手矯捷的翻身上馬,他雙手抓著韁繩,輕喝了一聲,策馬向前方奔去,衛隊和他的長子在身後緊緊跟隨,很快就追上了出發的前軍。
隨後,便是漫長枯燥的荒野行軍。
從濛池南部重鎮克孜勒奧達到希瓦城需要繞過廣闊的克孜勒庫姆沙漠,這片沙漠曾經吞噬了多少旅人和商隊,在沒有經驗豐富的向導和充足的輜重的情況下,貿然進入沙漠就隻有死路一條。
即便是夏軍也同樣對這片沙漠敬而遠之,沐天波寧願選擇穩妥一點的計劃,繞過克孜勒庫姆沙漠從其西部同樣荒蕪的戈壁穿過,一直抵達阿姆河流域,也不願意為了趕時間
而出現許多非戰時死亡。
因為夏軍並沒有特意掩蓋出兵的動作,所以希瓦和波斯人的聯軍很快就獲得了這一情報,當然,他們知道的時候已經是夏軍自克孜勒奧達出征的半個多月以後了。
武安十七年正月廿二日,希瓦城北夏軍營地,夏軍第四旅仍然在堅守。憶
副參將常萬勇的犧牲雖然沒能摧毀大部分敵人的重武器,但他們成功燒毀了許多扭力投石機和弩炮,減輕了夏軍的防守壓力。
在第二天,盛怒之下的波斯聯軍向夏軍營地發起猛烈攻勢,他們的火炮、投石機與弩炮令木牆多處被轟塌,聯軍步兵隨即如潮水般從缺口湧入營地,與夏軍展開廝殺。
在這種時候,夏軍一直藏著的火炮終於派上用場,在那如天女散花一般的葡萄彈的炮擊之下,聯軍步兵損失慘重,木牆缺口就如同人間煉獄一般,血流成河,橫屍遍野。
在12磅步兵炮的協助防守下,夏軍雖然壓力仍然巨大,但是在麵對聯軍的猛攻時也算是有反製的措施了,聯軍幾次猛攻都被12磅步兵炮的近距離霰彈轟擊擊潰,在那並不堅固的木牆內外,聯軍折損了數千條人命。
數千條人命的震懾下,即便是波斯統帥法蒂爾也有些膽寒了,他拒絕了希瓦蘇丹的催促進攻,決定改變戰術,對夏軍進行長期圍困,不再浪費兵力投入猛攻。
這也剛好如了夏軍的意,第四旅在防禦敵人的幾次猛攻中也損失頗多,更是有兩門火炮剛好被從天而降的巨石摧毀,營中儲備的火藥消耗殆盡,隻保留了能夠讓火炮發射的部分,步兵隻能以冷兵器迎敵。
即便如此,夏軍將士們仍然保持著高昂的戰意,而那些被敵人轟塌的木牆缺口,他們直接將小山一般的敵人屍體堆起來,堵住缺口,並在上麵澆水,讓嚴寒下迅速凍結的水成為凝固劑,使屍山成為一道堅固的血肉城牆。憶
言歸正傳,在得知夏軍正在往希瓦城趕來的路上後,波斯軍隊統帥諾夫特·阿米·法蒂爾第一時間衝進希瓦蘇丹的宮殿內,向蘇丹詢問起希瓦汗國的應對舉措。
第四旅的堅韌讓法蒂爾對夏軍充滿了畏懼,他認為這樣的軍隊不是他們兩國能夠對付的,在兵力極端劣勢的情況下都能堅守下來,還讓他們付出慘痛的代價,這要是放在兵力差距更少的野戰中,他們兩國的聯軍極有可能被夏軍正麵擊潰。
因此,法蒂爾在得知消息後,他雖然沒有直接說出來,但他的心中已經有了個想法——那便是逃!
呸,應該說是戰略轉進!
繼續留在希瓦城外,一旦夏軍主力打過來,兩軍交戰,他的下場十有八九是死路一條,可要是撤迴國內,他還能利用國內複雜的地形和國民的支持抵抗夏軍。
至於希瓦人……和他有什麽關係?
麵對法蒂爾的詢問,希瓦蘇丹阿努沙一下子也慌了神,完全不知道該如何迴答,他是知道夏軍肯定會打過來的,但沒想到夏軍的動作會那麽快,而他們甚至連眼前的這股夏軍都沒吃掉。憶
一開始的計劃到現在這種情況完全被推翻了,事實證明他們不是夏軍的對手,但他也沒有了退路——以卑鄙手段殺死夏軍高層,這個行為足以讓夏軍將他千刀萬剮了,他要是落到夏軍手中,直接被砍頭都算是最好的死法了。
因此,阿努沙蘇丹迴過神以後,馬上就確定了下來,他一定不能向夏軍投降,他隻有唯一一個選擇,那便是繼續與夏軍開戰,借助波斯人的力量負隅頑抗。
在確定了想法後,阿努沙蘇丹當即對前來詢問的法蒂爾說道:「法蒂爾將軍,夏軍來勢洶洶,我們必須要通力協作才能應對這場危機,我認為城外的夏軍是一個非常大的威脅,必須要趕在夏軍主力到來之前,將他們消滅,否則他們很有
可能會與夏軍主力裏應外合,在外麵與夏軍主力交戰的時候從營地內殺出威脅我們的後方。」
「我同意您的看法,蘇丹。」法蒂爾點了點頭,同意了蘇丹的看法,但他並沒有那個信心能夠消滅城外的夏軍,他更偏向於向南撤退。
而且,有一個不能讓希瓦人知道的陰暗想法已經在他的心中紮根許久,背叛夏人、殺死夏人高層的是希瓦人,和他們波斯人有什麽關係?說不定隻要夏軍消滅了希瓦汗國完成了複仇,他們再在這個時候求饒服軟,夏軍還會放過他們呢。
說完,法蒂爾頓了頓,繼續道:「不過,恕我直言,聯軍的士兵們已經沒有繼續進攻夏軍營地的勇氣了,您沒有到城外的營地去看看,士兵們每每提到那座營地,臉上都會露出由衷的恐懼,在這種情況下驅使他們進攻,極有可能發生嘩變。」
他說的也不是假話,因為幾次強攻導致的損失慘重已經讓士兵們對進攻產生了抵觸的情緒,再加上夏軍還用聯軍士兵的屍體製作成屍牆,這一舉動極大震懾了聯軍將士,打擊了聯軍的士氣。憶
沒有人願意在自己死後非但無法得到妥善的安葬,還被敵人扔到屍堆裏麵當做防禦自己人的城牆,那種死法在他們看來是充滿恥辱的,即便在死後能夠上天堂享用七十二個美味的小葡萄幹,他們也會毫不猶豫的拒絕。
阿努沙蘇丹聽了法蒂爾的話,臉上的表情變得更加凝重,他躊躇許久,問道:「那麽照你說,我們應該怎麽辦?」
「撤離這裏。」法蒂爾毫不猶豫,斬釘截鐵地迴答道:「希瓦城沒有天險可守,即便是城牆堅固,但在夏軍的火炮的威脅之下,城牆再怎麽堅固也早晚會被轟塌,到時候也是死路一條。
與其最後被困死在希瓦城內,倒不如果斷南撤,隻有向南撤軍我們才有繼續與夏軍相持的機會,等會我也會向理事會匯報,請求在國內繼續擴軍,全力抵抗夏軍。」
一聽到要拋棄希瓦城向南撤,阿努沙蘇丹第一反應是拒絕,但他拒絕的話還沒出口,就又被他硬生生給咽了迴去。
是啊,法蒂爾的迴答很有道理,繼續堅守希瓦隻會死路一條,和波斯人一起南撤還有反敗為勝的機會,即便這個機會現在看起來成功概率有點小。
眼見阿努沙蘇丹陷入了沉思,法蒂爾也不急著催促,繼續站在那裏靜靜看著對方在思索,等了幾分鍾後,阿努沙才終於抬起頭來看向他,他仍然保持著猶豫,問道:「法蒂爾將軍,南撤以後,我和王室應該在哪裏安置?」憶
「如果您不介意的話,伊斯法罕會為您準備新的舒適的住所,讓您和您的家人暫住。」法蒂爾直直的看著他的眼睛,迴答道。
「伊斯法罕……」
阿努沙蘇丹有些意動,他早已聽說過伊斯法罕的繁華,但是他也心生憂慮,自己和家人去了伊斯法罕就等於把自己一頭送進波斯人的手中,到時候波斯人想怎麽拿捏他們都沒有顧慮。
不過,要是繼續留在希瓦汗國,他毫不懷疑,夏軍知道自己躲在哪裏,肯定會不顧一切地往哪裏推進,一想到這個可能,他的背後就控製不住地冒出冷汗。
相比之下,果然還是伊斯法罕比較安全。
思索了許久,阿努沙蘇丹還是點了點頭,道:「好吧,法蒂爾將軍,我同意你的建議,跟隨聯軍一同撤往南方。」
見阿努沙蘇丹采納了自己的提議,法蒂爾眼中閃過一抹滿意的神色,他頷首,道:「蘇丹,這是您做出的最明智的決定,隻有暫時撤退,躲避夏軍的鋒芒,才能換取獲勝的機會,請您放心,向阿拉起誓,放棄希瓦隻是一時的,用不了太久,您還是能夠迴到這座忠誠於您的城市。」憶
「嗬嗬,但願如此吧。」
……
南撤的命令很快在希瓦汗國的高層傳開,官僚和貴族們對此皆感到震驚和恥辱,他們震驚於在夏軍到來之前就要先狼狽地放棄這座百年首都,也為放棄首都南撤的行為感到恥辱。
雖然他們中有許多人對此感到反對,但蘇丹的意誌是無法逆轉的,再加上蘇丹的背後還站著波斯人,盡管官僚和貴族們不願南撤,但還是隻能屈辱地默認了這一結果,準備跟隨大軍南撤。
而在希瓦城內,風聲也很快走漏,城市的居民皆感到驚慌失措,他們中的富人毫不猶豫的收拾起了家當,將能夠帶走的東西都帶上,先一步南遷。
而那些普通的平民,他們或是跟著一同加入南遷的浪潮,或是躲在家中瑟瑟發抖,等待著他們的蘇丹真正將他們拋棄的那一天。
在沐天波的強令和援救被困友軍的緊迫感的壓力下,第六鎮三個旅的將士如期在克孜勒奧達集結,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支撐三個旅行軍的輜重已經先一步上路。
克孜勒奧達城外,三萬餘名第六鎮將士集結完畢,以營為單位,組成一個又一個整齊的大方陣,若是站在那高大的城牆城頭上向外俯視,就會發現這一個個方陣就好似棋盤上的棋格一般錯落有序,令人賞心悅目。
在三旅將士的正前方,是一座被臨時搭建起來的演舞台,沐天波在數萬將士注視的目光中,在一眾將領的陪同下登上演舞台,站在上麵居高臨下地俯視著這些大夏忠誠的將士。
隨後,他輕咳一聲,用那特製的擴音器高聲說道:
「第六鎮的將士們,想必你們都已經聽說了,和我們從中原千裏迢迢一路殺過來的第四旅的同袍眼下正深陷於西夷的圍攻之中,西夷狡詐多變,背信棄義,致使我大夏濛池副都護賀珍、第四旅旅帥及三位參將身死希瓦城,此乃不共戴天之仇!
此仇若是不報,周圍各國該如何笑話我大夏天朝?當是笑話我濛池將士無能,放任賊人逍遙法外,不論是為了維護天朝威嚴,還是為袍澤報仇,我第六鎮全體將士都應同仇敵愾,一心殺敵!
我,大夏黔國公沐天波再次立誓,此次出征,不夷滅希瓦蠻夷,不破波斯賊子,誓不迴朝!」憶
「不滅希瓦,不破波斯,誓不迴朝!」
「不滅希瓦,不破波斯,誓不迴朝!!!」
「……」
三旅將士齊聲高唿,其聲浪匯聚一塊,幾乎令克孜勒奧達城牆都為之顫抖起來,而在那城牆之內,哈薩克平民皆驚恐地看著聲浪傳來的方向,盡管並不是針對他們,但他們還是能夠直接感受到,來自這支百戰之師毫不掩飾的濃鬱殺氣!
「鏗!」
在那從遠方不斷迴蕩的迴聲之中,沐天波猛地拔出佩劍,高高指向那耀眼的太陽,怒聲道:「出征!」
「大都護有令,全軍出征!」憶
「全軍出征!全軍出征!」
沐天波話音落下,守在演舞台之下的傳令兵隨即揚起頭顱,撕扯喉嚨發出裂石穿雲的怒吼,將大都護的命令傳遞下去,那些在軍中的其他傳令兵隨即跟著仰天長嘯,讓命令傳到每個士兵的耳中。
「全體都有,向後轉,出發!」
隨後,各營、各連軍官大聲命令,士兵們有序地轉過身來,向希瓦城的方向走去。
沐天波站在演舞台上看著一個個方陣開始蠕動,他臉上的表情滿是肅穆之色,其長子沐忠顯這時迎了上來,他全身披掛,抱拳行禮道:「大都護,全軍將士皆已出發,請您走下演舞台,上馬!」
「請大都護上馬!」
眾將齊聲附和道。憶
沐天波威嚴地點了點頭,一甩披風,昂首闊步走下演舞台,沐忠顯等一眾將領隨即跟上,待走到演舞台下麵後,戰馬早已備好。
沐天波拒絕了他長子的攙扶,身手矯捷的翻身上馬,他雙手抓著韁繩,輕喝了一聲,策馬向前方奔去,衛隊和他的長子在身後緊緊跟隨,很快就追上了出發的前軍。
隨後,便是漫長枯燥的荒野行軍。
從濛池南部重鎮克孜勒奧達到希瓦城需要繞過廣闊的克孜勒庫姆沙漠,這片沙漠曾經吞噬了多少旅人和商隊,在沒有經驗豐富的向導和充足的輜重的情況下,貿然進入沙漠就隻有死路一條。
即便是夏軍也同樣對這片沙漠敬而遠之,沐天波寧願選擇穩妥一點的計劃,繞過克孜勒庫姆沙漠從其西部同樣荒蕪的戈壁穿過,一直抵達阿姆河流域,也不願意為了趕時間
而出現許多非戰時死亡。
因為夏軍並沒有特意掩蓋出兵的動作,所以希瓦和波斯人的聯軍很快就獲得了這一情報,當然,他們知道的時候已經是夏軍自克孜勒奧達出征的半個多月以後了。
武安十七年正月廿二日,希瓦城北夏軍營地,夏軍第四旅仍然在堅守。憶
副參將常萬勇的犧牲雖然沒能摧毀大部分敵人的重武器,但他們成功燒毀了許多扭力投石機和弩炮,減輕了夏軍的防守壓力。
在第二天,盛怒之下的波斯聯軍向夏軍營地發起猛烈攻勢,他們的火炮、投石機與弩炮令木牆多處被轟塌,聯軍步兵隨即如潮水般從缺口湧入營地,與夏軍展開廝殺。
在這種時候,夏軍一直藏著的火炮終於派上用場,在那如天女散花一般的葡萄彈的炮擊之下,聯軍步兵損失慘重,木牆缺口就如同人間煉獄一般,血流成河,橫屍遍野。
在12磅步兵炮的協助防守下,夏軍雖然壓力仍然巨大,但是在麵對聯軍的猛攻時也算是有反製的措施了,聯軍幾次猛攻都被12磅步兵炮的近距離霰彈轟擊擊潰,在那並不堅固的木牆內外,聯軍折損了數千條人命。
數千條人命的震懾下,即便是波斯統帥法蒂爾也有些膽寒了,他拒絕了希瓦蘇丹的催促進攻,決定改變戰術,對夏軍進行長期圍困,不再浪費兵力投入猛攻。
這也剛好如了夏軍的意,第四旅在防禦敵人的幾次猛攻中也損失頗多,更是有兩門火炮剛好被從天而降的巨石摧毀,營中儲備的火藥消耗殆盡,隻保留了能夠讓火炮發射的部分,步兵隻能以冷兵器迎敵。
即便如此,夏軍將士們仍然保持著高昂的戰意,而那些被敵人轟塌的木牆缺口,他們直接將小山一般的敵人屍體堆起來,堵住缺口,並在上麵澆水,讓嚴寒下迅速凍結的水成為凝固劑,使屍山成為一道堅固的血肉城牆。憶
言歸正傳,在得知夏軍正在往希瓦城趕來的路上後,波斯軍隊統帥諾夫特·阿米·法蒂爾第一時間衝進希瓦蘇丹的宮殿內,向蘇丹詢問起希瓦汗國的應對舉措。
第四旅的堅韌讓法蒂爾對夏軍充滿了畏懼,他認為這樣的軍隊不是他們兩國能夠對付的,在兵力極端劣勢的情況下都能堅守下來,還讓他們付出慘痛的代價,這要是放在兵力差距更少的野戰中,他們兩國的聯軍極有可能被夏軍正麵擊潰。
因此,法蒂爾在得知消息後,他雖然沒有直接說出來,但他的心中已經有了個想法——那便是逃!
呸,應該說是戰略轉進!
繼續留在希瓦城外,一旦夏軍主力打過來,兩軍交戰,他的下場十有八九是死路一條,可要是撤迴國內,他還能利用國內複雜的地形和國民的支持抵抗夏軍。
至於希瓦人……和他有什麽關係?
麵對法蒂爾的詢問,希瓦蘇丹阿努沙一下子也慌了神,完全不知道該如何迴答,他是知道夏軍肯定會打過來的,但沒想到夏軍的動作會那麽快,而他們甚至連眼前的這股夏軍都沒吃掉。憶
一開始的計劃到現在這種情況完全被推翻了,事實證明他們不是夏軍的對手,但他也沒有了退路——以卑鄙手段殺死夏軍高層,這個行為足以讓夏軍將他千刀萬剮了,他要是落到夏軍手中,直接被砍頭都算是最好的死法了。
因此,阿努沙蘇丹迴過神以後,馬上就確定了下來,他一定不能向夏軍投降,他隻有唯一一個選擇,那便是繼續與夏軍開戰,借助波斯人的力量負隅頑抗。
在確定了想法後,阿努沙蘇丹當即對前來詢問的法蒂爾說道:「法蒂爾將軍,夏軍來勢洶洶,我們必須要通力協作才能應對這場危機,我認為城外的夏軍是一個非常大的威脅,必須要趕在夏軍主力到來之前,將他們消滅,否則他們很有
可能會與夏軍主力裏應外合,在外麵與夏軍主力交戰的時候從營地內殺出威脅我們的後方。」
「我同意您的看法,蘇丹。」法蒂爾點了點頭,同意了蘇丹的看法,但他並沒有那個信心能夠消滅城外的夏軍,他更偏向於向南撤退。
而且,有一個不能讓希瓦人知道的陰暗想法已經在他的心中紮根許久,背叛夏人、殺死夏人高層的是希瓦人,和他們波斯人有什麽關係?說不定隻要夏軍消滅了希瓦汗國完成了複仇,他們再在這個時候求饒服軟,夏軍還會放過他們呢。
說完,法蒂爾頓了頓,繼續道:「不過,恕我直言,聯軍的士兵們已經沒有繼續進攻夏軍營地的勇氣了,您沒有到城外的營地去看看,士兵們每每提到那座營地,臉上都會露出由衷的恐懼,在這種情況下驅使他們進攻,極有可能發生嘩變。」
他說的也不是假話,因為幾次強攻導致的損失慘重已經讓士兵們對進攻產生了抵觸的情緒,再加上夏軍還用聯軍士兵的屍體製作成屍牆,這一舉動極大震懾了聯軍將士,打擊了聯軍的士氣。憶
沒有人願意在自己死後非但無法得到妥善的安葬,還被敵人扔到屍堆裏麵當做防禦自己人的城牆,那種死法在他們看來是充滿恥辱的,即便在死後能夠上天堂享用七十二個美味的小葡萄幹,他們也會毫不猶豫的拒絕。
阿努沙蘇丹聽了法蒂爾的話,臉上的表情變得更加凝重,他躊躇許久,問道:「那麽照你說,我們應該怎麽辦?」
「撤離這裏。」法蒂爾毫不猶豫,斬釘截鐵地迴答道:「希瓦城沒有天險可守,即便是城牆堅固,但在夏軍的火炮的威脅之下,城牆再怎麽堅固也早晚會被轟塌,到時候也是死路一條。
與其最後被困死在希瓦城內,倒不如果斷南撤,隻有向南撤軍我們才有繼續與夏軍相持的機會,等會我也會向理事會匯報,請求在國內繼續擴軍,全力抵抗夏軍。」
一聽到要拋棄希瓦城向南撤,阿努沙蘇丹第一反應是拒絕,但他拒絕的話還沒出口,就又被他硬生生給咽了迴去。
是啊,法蒂爾的迴答很有道理,繼續堅守希瓦隻會死路一條,和波斯人一起南撤還有反敗為勝的機會,即便這個機會現在看起來成功概率有點小。
眼見阿努沙蘇丹陷入了沉思,法蒂爾也不急著催促,繼續站在那裏靜靜看著對方在思索,等了幾分鍾後,阿努沙才終於抬起頭來看向他,他仍然保持著猶豫,問道:「法蒂爾將軍,南撤以後,我和王室應該在哪裏安置?」憶
「如果您不介意的話,伊斯法罕會為您準備新的舒適的住所,讓您和您的家人暫住。」法蒂爾直直的看著他的眼睛,迴答道。
「伊斯法罕……」
阿努沙蘇丹有些意動,他早已聽說過伊斯法罕的繁華,但是他也心生憂慮,自己和家人去了伊斯法罕就等於把自己一頭送進波斯人的手中,到時候波斯人想怎麽拿捏他們都沒有顧慮。
不過,要是繼續留在希瓦汗國,他毫不懷疑,夏軍知道自己躲在哪裏,肯定會不顧一切地往哪裏推進,一想到這個可能,他的背後就控製不住地冒出冷汗。
相比之下,果然還是伊斯法罕比較安全。
思索了許久,阿努沙蘇丹還是點了點頭,道:「好吧,法蒂爾將軍,我同意你的建議,跟隨聯軍一同撤往南方。」
見阿努沙蘇丹采納了自己的提議,法蒂爾眼中閃過一抹滿意的神色,他頷首,道:「蘇丹,這是您做出的最明智的決定,隻有暫時撤退,躲避夏軍的鋒芒,才能換取獲勝的機會,請您放心,向阿拉起誓,放棄希瓦隻是一時的,用不了太久,您還是能夠迴到這座忠誠於您的城市。」憶
「嗬嗬,但願如此吧。」
……
南撤的命令很快在希瓦汗國的高層傳開,官僚和貴族們對此皆感到震驚和恥辱,他們震驚於在夏軍到來之前就要先狼狽地放棄這座百年首都,也為放棄首都南撤的行為感到恥辱。
雖然他們中有許多人對此感到反對,但蘇丹的意誌是無法逆轉的,再加上蘇丹的背後還站著波斯人,盡管官僚和貴族們不願南撤,但還是隻能屈辱地默認了這一結果,準備跟隨大軍南撤。
而在希瓦城內,風聲也很快走漏,城市的居民皆感到驚慌失措,他們中的富人毫不猶豫的收拾起了家當,將能夠帶走的東西都帶上,先一步南遷。
而那些普通的平民,他們或是跟著一同加入南遷的浪潮,或是躲在家中瑟瑟發抖,等待著他們的蘇丹真正將他們拋棄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