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丞相武將專權廢除文官科舉


    元朝秦王右丞相伯顏,率領千軍萬馬,血戰沙場,平定唐其勢發動的叛亂後,獨自一人執掌了朝政大權,他小人得誌,給他一點陽光就燦爛,給他一點洪水就泛濫,作威作福,不可一世。他執掌權力後實在無法淡定,充分暴露出小人得誌猖狂的通病。他頭腦一發熱,就做出了許多荒唐的事出來,把整個朝廷攪得動蕩不安。


    元朝秦王右丞相伯顏,中書平章政事徹裏帖木兒,他們都是武將出生,他們的官帽子是在刀光劍影中拚殺出來的,文人的官帽子卻是在筆尖上獲得的,因此他們對文官科舉考試很不感冒,想把持文官選擇的大權,他們喪心病狂,向朝廷提出廢除文官科舉的建議,朝廷失去了人才選擇的公正與公平,堵住了天下文官的出路。為元朝埋下了極大的隱患,引發了以後更大的動亂。


    當時的江浙平章徹裏帖木兒,被召入大都京城,成為朝廷裏的中書平章政事,他曾經頭腦發熱,提出停廢科舉考試製度,把學校的莊田,改變成為軍隊衛士的衣服糧食來源。徹裏帖木兒他並非完全是武夫,卻不知是哪根神經短路,提出這個荒唐的建議,以後的許多腦袋不開竅,頑固不化的將官,也無緣無故地痛恨學校,提出建議停辦全國各地的學校。


    元朝的元仁宗孛兒隻斤?愛育黎拔力八達當皇帝執政時期,在皇慶改元。也就是1312年,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將王約特別地任命為集賢大學士,並將他的複興文官科舉建議,發布專門的詔令在全國推行。皇慶二年,也就是1313年,農曆十月,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要求中書省商議舉行文官科舉考試。皇慶二年農曆十一月十八日,也就是1313年12月6日,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下詔恢複文官科舉。


    延祐元年,也就是1314年。農曆八月二十日。全國舉行鄉試,一共錄取三百人。延祐二年,也就是1315年,農曆二月三百名鄉試合格者在京城大都舉行會試取中選者一百人。農曆三月七日。一百名會試中選者在京城大都皇宮舉行殿試。最終錄取護都答兒、張起岩等五十六人為進士。此次文官科舉仿唐宋舊製,尊崇朱熹之學,曆史上稱為“延祐複科”。蒙元滅金、宋後。科舉廢棄。“延祐複科”距離宋亡36年,距離金亡更達81年,漢族士人至此方重獲正常的晉身途徑。民族矛盾有所緩和。


    當時徹裏帖木兒是江浙的平章政事官,當年朝廷在舉行科舉考試的時候,向全國各地派遣考試官員,盛況空前,鋪張浪費,耗費了不少的人力和物力。徹裏帖木兒對此心裏總是憤憤不平,他進入朝廷當上中央政府的中書省官員後,就想改弦更張,廢除文官科舉考試製度。


    文官科舉是一種通過考試來選拔官吏的製度。它是古代中國的一項重要政治製度,對中國社會和文化產生了巨大影響,直接催生了不論門第、以考試產生的“士大夫”階層。鄰近中國的亞洲國家如越南、日本和朝鮮也曾引入了這種製度來選拔人才。


    科舉是曆代封建王朝通過考試選拔官員的一種製度。由於采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科舉製從隋朝大業三年,也就是607年,開始實行,到清朝光緒三十一年,也就是1905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經曆了約一千三百年。


    文官科舉不僅是一種中國文化,從整個人類社會管理變遷過程來看,科舉製度是一種社會智商、能力的培養、挑選、使用的社會性管理程序,他不變的操作步驟是:“逐級培養篩選、一一對比淘汰”。他為社會智商能力的挑選提供了可見、可比、可控、可重複、可驗證的過程及依據,提高了社會成員能力智慧培養、挑選、使用的“專業性、係統性、精確度及效率”。


    科舉製度對社會成員“逐級培養篩選、一一對比淘汰”的程序性步驟,得到全世界各種文化的認可接受,成為現代公務員製度、中高考製度、技能職稱評定製度、體育競賽、科研程序中的實驗組,對照組的核心程序,是全世界普及度最高,使用度最廣,支撐著整個人類社會存在、發展的“社會智商能力挑選”核心製度,也成為了全世界都複製拷貝執行的世界性文化。


    秦朝以前,中國社會采用分封製,選士也依靠世襲製度。西周時,天子以及諸侯分封天下。周禮之下,社會階級分明。管理國家由天子、諸侯、卿、士分級負責。而各階層按倫常,依照血緣世襲。到了東周,製度開始崩潰,於是有“客卿”、“食客”等製度以外的人材,為各國國君服務。


    到了漢朝,分封製度逐漸被廢,皇帝中央集權得以加強。皇帝為管理國家,需要提拔民間人才。當時采用的是察舉製,由各級地方推薦德才兼備的人才。由州推舉的稱為秀才,由郡推舉的稱為孝廉。察舉製缺乏客觀的評選準則,雖有連坐製度,但後期逐漸出現地方官員徇私,所薦者不實的現象。


    魏文帝時,陳群創立九品中正製,由中央特定官員,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間人才,分為九品錄用。兩晉、六朝時沿用此製。九品中正製是察舉製的改良,主要分別是將察舉之權,由地方官改由中央任命的官員負責。但是,這製度始終是由地方官選拔人才。魏晉時代,世族勢力強大,常影響中正官考核人才,後來甚至所憑準則僅限於門第出身。於是造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現象。不但堵塞了民間人才,還讓世族得以把持朝廷人事。影響皇帝的權力。


    為了改革九品中正製,隋文帝於開皇七年,也就是587年,命令各州“歲貢三人”,應考“秀才”。隋煬帝在大業元年,也就是605年,設進士科取士,成為以後的科舉。在整個隋朝的三十八年內,總共舉行了四至五次科考,總共取秀才、進士十二人。


    唐朝繼承並發展了這一製度。唐朝的科舉分為常科與製科兩類。常科每年舉行。製科則是皇帝臨時設置的科目。常科的考生有生徒和鄉貢。常科名目很多,依據應舉人的條件和考試內容分為秀才、明經、進士、明法、明書、明算等科。生徒是在國子監、各地學館入學考試合格的學生。鄉貢則是通過府試、州試的人,又稱舉人;考頭名的稱解元。通過朝庭尚書省的省試者稱為進士及第,考頭名的稱狀元。其餘分甲第和乙第。


    唐朝初年。由吏部考功員外郎主持科舉考試。開元二十四年,也就是726年,以郎官地位太輕。改由禮部侍郎主持。唐代科舉中最常見的科目是進士和明經。進士一般試帖經、雜文、策論,分別考記誦、辭章和政見時務。明經一般試帖經、經義、策論。所以進士和明經的區別主要在於辭章和經義。當時人重進士和輕明經。進士每年錄取名額不過三十人,加上明經也隻有百人左右。進士、明經等及第後,一般要守選數年,方可通過吏部人事部選擇授官。


    除了每年的常科考試外,還有臨時不定期由皇帝親自主持的科舉考試,叫製科。唐代製科的科目見於記載的就有百種,如博學宏詞科、文經邦國科、達於教化科、可以理人科等。參加製科的人不僅有白身,也包括有出身和官職的人。應試者可以由他人舉薦,也可以自我自薦。開元以後,全國參加製科的人“多則兩千,最少也不下於一千人”,所以“所收百才有一”。考試以策論為主,也考經史和詩賦。錄取後“文策高者,特賜與美官,其次與出身”。製舉以開元時期為最盛,唐文宗太和以後就很少舉行了。


    武則天主政時,曾首創了由皇帝主持,複核進士資格的殿試;和取武將的武科舉。但是,二者在唐朝時並未有成為定例。


    隋朝滅亡後,唐朝的帝王承襲了隋朝傳下來的人才選拔製度,並做了進一步的完善。由此,科舉製度逐漸完備起來。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是完善科舉製的關鍵人物。在唐朝,考試的科目分常科和製科兩類。每年分期舉行的稱常科,由皇帝下詔臨時舉行的考試稱製科。


    常設的科目有秀才、明經、進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種。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為人重視。俊士等科不經常舉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後來漸廢。所以,明經、進士兩科便成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


    唐高宗以後進士科尤為時人所重。唐朝許多宰相大多是進士出身。常科的考生有兩個來源,一個是生徒,一個是鄉貢。由京師及州縣學館出身,而送往尚書省受試者叫生徒;不由學館而先經州縣考試,及第後再送尚書省應試者叫鄉貢。由鄉貢入京應試者通稱舉人。州縣考試稱為解試,尚書省的考試通稱省試,或禮部試。禮部試都在春季舉行,故又稱春闈,闈也就是考場的意思。


    明經、進士兩科,最初都隻是試策,考試的內容為經義或時務。後來兩種考試的科目雖有變化,但基本精神是進士重詩賦,明經重帖經、墨義。所謂帖經,就是將經書任揭一頁,將左右兩邊蒙上,中間隻開一行,再用紙帖蓋三字,令試者填充。墨義是對經文的字句作簡單的筆試。帖經與墨義,隻要熟讀經傳和注釋就可以在考試中獲得成功,詩賦則需要具有文學才能。進士科得第很難,所以當時流傳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說法。


    常科考試最初由吏部考功員外郎主持,後改由禮部侍郎主持,稱“權知貢舉”。進士及第稱“登龍門”,第一名就是狀元或狀頭。同榜人要湊錢舉行慶賀活動。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園探采名花,稱探花使。要集體到杏園參加宴會,叫探花宴。宴會以後,同到慈恩寺的大雁塔下題名以顯其榮耀,所以又把中進士稱為“雁塔題名”。


    唐孟郊曾作《登科後》詩:“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朝看遍長安花。”所以,春風得意又成為進士及第的代稱。常科登第後,還要經吏部考試,叫選試。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職。唐代大家柳宗元進士及第後。以博學宏詞。被即刻授予“集賢殿正字”。如果吏部考試落選,隻能到節度使那兒去當幕僚,再爭取得到國家正式委任的官職。韓愈在考中進士後,三次選試都未通過。不得不去擔任節度使的幕僚。才踏進官場。


    宋代確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級考試製度。宋初科舉。僅有兩級考試製度。一級是由各州舉行的取解試,一級是禮部舉行的省試。宋太祖為了選拔真正踏實於封建統治而又有才幹的人擔任官職,為朝廷服務。於開寶六年實行殿試。自此以後,殿試成為科舉製度的最高一級的考試,並正式確立了州試、省試和殿試的三級科舉考試製度。殿試以後,不須再經吏部考試,直接授官。宋太祖趙匡胤還下令,考試及第後,不準對考官稱師門,或自稱門生。這樣,所有及第的人都成了天子門生。殿試後分三甲放榜。


    南宋以後,還要舉行皇帝宣布登科進士名次的典禮,並賜宴於瓊苑,故稱瓊林宴,以後各代仿效,遂成定製。宋代科舉,最初是每年舉行一次,有時一、兩年不定。宋英宗治平三年,才正式定為三年一次。每年秋天,各州進行考試,第二年春天,由禮部進行考試。省試當年進行殿試。


    元代的科舉製度基本沿襲宋代,用“經義”、“經疑”為題述文。科舉分為地方的鄉試,和在京師進行的會試及殿試。元代科舉隻考一科,但分成左右榜。右榜供蒙古人、色目人應考;鄉試時隻考兩場,要求相對較簡單。左榜供漢人、南人應考,鄉試時考三場,要求相對較嚴格。鄉試、會試考獲名單俱按種族分配。


    元朝自仁宗至順帝時滅亡止,科舉停辦兩次,共舉辦過十六次,取進士1139人,國子學錄取284人,總計1423人。但元科舉所選人材通常並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在元政府中產生的影響也不大。


    科舉製度在中國實行了整整一千三百年,對隋唐以後中國的社會結構、政治製度、教育、人文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科舉原來目的是為政府從民間提拔人才,打破貴族世襲的現象,以整頓吏製。相對於世襲、舉薦等選材製度,科舉考試無疑是一種公平、公開及公正的方法,改善了用人製度。


    從宋代開始,科舉便做到了不論出身、貧富皆可參加。這樣不但大為擴寬了政府選拔人才的基礎,還讓處於社會中下階層的知識份子,有機會透過科考向社會上層流動。這種政策對維持整體社會的穩定起了相當大的作用。明清兩朝的進士之中,接近一半是祖上沒有讀書、或有讀書但未作官的“寒門”出身。但隻要他們能“一登龍門”,便自然能“身價十倍”。曆年來千萬莘莘學子,俯首甘為孺子牛,目的多亦不過希望能一舉成名,光宗耀祖。可以說,科舉是一種攏絡、控製讀書人的有效方法,以鞏固其統治。


    科舉為中國曆朝發掘、培養了大量人才。一千三百年間科舉產生的進士接近十萬,舉人、秀才數以百萬。當然其中並非全是有識之士,但能過五關斬六將,通過科考成進士者,多數都非等閑之輩。宋、明兩代以及清朝漢人的名臣能相、國家棟梁之中,進士出身的占了絕大多數。明朝英宗之後的慣例更是“非進士不進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科舉成為高級官員的必經之路。


    元朝秦王右丞相伯顏,中書平章政事徹裏帖木兒,都是武將出生,對文官科舉考試很不感冒,想把持文官選擇的大權,他們喪心病狂,向朝廷提出廢除文官科舉的建議,朝廷失去了人才選擇的公正與公平,堵住了天下文官的出路。元朝禦史呂思誠監察官等人。都異口同聲地反對他們的荒唐行為,聯名寫出報告,竭力反對他們的荒唐主張。報告上報到中書省,平章政事徹裏帖木兒接到報告後,扣壓了他們的報告,反而罷免了呂思誠,把他降職為廣西僉事。其餘都義憤填膺,對此憤憤不平,怒火中燒,他們全部提出請求。辭去朝廷官職。解甲歸田,甩掉頭上的官帽子,迴鄉種田。


    參政官許有壬也對廢除文官科舉的事異常惋惜,他在中書省得知消息說。停止文官科舉考試的詔旨命令。已經起草完成。隻是沒有加蓋皇帝的印信玉璽,心裏火急火燎,坐臥不安。他就立即采取行動,來到秦王的官邸中,拜見丞相伯顏,他詢問伯顏說:“現在朝廷裏是太師你執掌政權,選拔人才,如果停止文官科舉,就失去了選擇人才的公平與公正,難道還不去竭力挽迴嗎?”


    伯顏聽了許有壬的話,氣不打一處開,滿臉通紅,憤怒地迴答說:“科舉有什麽用處?朝廷裏的台臣高官們,前幾天就在為這事提出報告,檢舉徹裏帖木兒,難道你也參與其中,從中作梗嗎?”伯顏執掌大權,獨斷專行,不可一世,說話語氣真是盛氣淩人。


    許有壬被伯顏這麽一罵,氣得幾乎說不出話來,虧得他在朝廷裏參政多年,才思敏捷,他隻是略加思索,就立即圓滑地迴答說:“太師你提拔徹裏帖木兒,讓他進入中書省擔任中書的要職。朝廷裏的那些禦史監察官有三十多人,他們連太師你都不畏懼,卻會聽從我小小許有壬的指示,難道我許有壬的權力,比太師你還大嗎?”


    伯顏聽了許有壬的話,心裏非常受用,他掀了掀他那部濃密的胡須,不禁得意地微笑起來,好像稍微平息了一下口中的怒氣。許有壬知道伯顏不是什麽好鳥,他是元朝的一位奸相,獨斷專行,作惡多端。許有壬對伯顏說:“如果罷免了文官科舉,天下的人才,一定異常失望!”伯顏迴答說:“天下的舉子大多貪汙**,朝廷每年花費了無數的金錢,反而便宜了那一幫貪官汙吏!我的意思就是很不讚成舉行文官科舉考試。”


    許有壬說:“從前沒有舉行文官科舉考試,朝廷台中的貪贓枉法的事,也數不勝數,也並非全部是那些舉子所為。”伯顏迴答說:“現在的舉子很多,但是在我看來,真正可以任用的人材,隻有參政你一個人,其餘的人都不是什麽好鳥。”許有壬道:“太師你的話也不完全對吧,現在的張夢臣、馬伯庸等人,都可以委以大任,就是善於寫好文章的歐陽元,也不是其他人比得上的。”


    伯顏迴答許有壬說:“科舉雖然罷免了,那些讀書的士子,想求得豐衣美食,也能用心鑽研學問,教教書什麽的,何必非要舉行文官科舉考試不可?”許有壬迴答伯顏說:“許多有誌向的人士並不是為了求得溫飽,不過有了文官科舉,便有可進身的階梯,有了人生的出路。過去朝廷裏議論朝政,為了促進國家的強大,選擇優秀人才,最好的辦法就是舉行文官科舉考試。”


    伯顏沈吟沉默一會兒,又對許有壬說:“舉行文官科舉考試選拔人才,實在是與人才的選拔有妨礙。”伯顏的真正本意就是在此,剛才閃爍其詞,就是是為了隱瞞觀點,到了此時他無從隱瞞,才不得不和盤托出。許有壬還是堅持說:“今天朝廷裏提拔的通事知印等人,全國共有三千三百餘名,今年自從四月至九月,那些從平民百姓白身補充為官員,接受朝廷命令成為官員宣的人,共有七十三人,如果按照文官科舉考試的慣例製度,每年隻能選拔三十多人。由此看來,官員舉薦的選法與文官科舉考試,並沒有什麽妨礙;況且文官科舉考試製度,已經實行了幾十年,祖宗的現成製度,並不完全是有弊無利,不應該驟然罷免停止。還請太師你明察,三思而後行!”伯顏態度堅決,迴答許有壬說:“現在的情形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這件事已經作出了決定,不便撤消,我想參政你也應該原諒我的苦衷。”許有壬看見伯顏態度堅決,已經無法挽迴。許有壬到了這時,也無話可說,隻得起身告辭,離開了那裏。


    伯顏送出許有壬,在心裏暗暗地想到,這個人真是可恨,他真是不年頭勢,硬是要出頭意圖反對我的主張,我一定要當著大眾,侮辱他一次,好好地懲戒他,免得他人再來對我說三道四,反對我的主張。伯顏當時沉思默想一會,終於想出了一條計謀。


    在第二天入朝,舉行例行朝會的時候,伯顏請元順帝妥歡帖睦爾將停辦文官科舉的詔書,加蓋了皇帝印信禦寶,就把詔書攜帶出來,宣召文武百官,提名道姓,指定許有壬,要他站在隊列最前麵,向文武百官宣讀詔書命令。許有壬尚不知是什麽詔令,竟然從伯顏的手中,接過皇帝的詔令。等到他親眼看見上麵的內容,才知道是一道停辦文官科舉的詔令,那時他真是左右為難,讀也不行,不讀又不行,情急之下,他隻得硬著頭皮,勉勉強強宣讀了一遍,方將這道詔對付過去。


    治書禦史官普化,等到他宣讀完詔令,就意味深長地望著他笑了一笑,頓時弄得許有壬無地自容,羞慚難當。不一兒退了朝會,普化走過來,對許有壬道:“禦史你做得真絕,兩麵三刀,陽奉陰違,說的是一套,做的是一套,你完全可以說得上是過河拆橋了。”許有壬這時也滿臉通紅,羞愧難當,隻得一言不發,他返迴寓所後,就稱自己生病,沒有再出門去四處走動,免得招惹是非。原來許有壬與普化,本來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前一段時間他與普化說到這件事,還信誓旦旦地說,一定要竭盡全力,挽迴這種舉動。


    普化認為現在是伯顏獨攬政權,對這件事無可爭辯,不如見機行事,沉默不言,進行無聲的反對。許有壬當時認為,普化這樣小心謹慎,明哲保身,真是不錯,但是為了國家選拔人才的大計,他的做法就太自私自利了。許有壬由於一時氣惱,就竭力反對普化的做法,並非麵對普化發誓說,他一定要據理力爭,挽迴朝廷罷免文官科舉的行動,讓人們沒有想到的是,許有壬卻出爾反爾,當眾宣讀罷免文官科舉考試的詔令,是這樣的收場,讓許有壬的麵子怎麽過得下去?因此認為是遭受了奇恥大辱,隻好假意稱自己有病,好好在家呆著,自作自受了。


    伯顏廢除了文官科舉考試,又下令把全國各地所在的儒學貢士,學校的莊田租稅,全部改為供給宿衛軍隊的脫衣服和糧食。軍隊衛士意外地獲得了一種進款,自然萬分感激伯顏。隻有那些讀書的士子們,卻憤憤不平,紛紛發起抗議,但是那是君主**時代,皇帝的權力至高無上,凡事都是皇帝和丞相主持,他們說了算,人們無可爭辯,縱使那些讀書的士子怨氣衝天,也隻能飲恨吞聲,無可奈何。這真是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元朝帝國風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蔣益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蔣益文並收藏元朝帝國風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