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一直都喜歡做生意的嗎?前段時間還去北邊做了幾個月倒爺,把李伯伯和你爸給氣的半死,怎麽這誌願就報成清華的機械係了?


    我爸還說你做生意是一把好手,打算等你大學畢業,讓你進公司幫忙呢?”


    聽著麵前姑娘的問話,李皓不由迴想起了來到這個世界的事。


    在一念關山世界活了六十多年,親手把任辛等一眾紅顏送走,又把皇位交給了孫輩手上,才算是走完了那一段人生。


    隻是隨即而來的,不是李皓預想中去到那個係統空間,而是直接來到了一個新的世界。


    本來這也沒什麽,因為在了解完腦子裏的信息,知道了自己這輩子的親爹,竟然成了傳說中的三嘎,李皓也就知道自己是到了榮歸的世界。


    這部老劇李皓沒穿越前就看過,雖然有很多細節已經忘了,但大致劇情還是有印象的。


    主要講的是一對在日本侵華時期失散,相隔於大陸和香港五十多年的兄弟,終於在香港迴歸後相逢團圓,然後又因為兩地觀念不同而相互磨合的故事。


    隻是因為自己的介入,倒是多了一個老三出來。


    按說知道了情況發展,李皓可以過的輕鬆一些,畢竟在這個世界,也沒什麽太想追求的東西。


    真想要掙錢的話,也可以等再過幾年,繼續做互聯網項目,反正也是駕輕就熟的。


    結果係統突然冒了出來,告訴了李皓需要完成的任務,很簡單的四個字,實業興國。


    那就有了一個問題,互聯網算是實業嗎?這個李皓總感覺有些摸棱兩可。


    要是真按照狹義的方向去想,這個任務的難度可不是一般的大,畢竟相比於新生的互聯網,實體行業的創業難度不是一般二般的大。


    同時和任務一起下達的,還有150分的積分獎勵,和一份存在於虛擬空間裏的實物獎品。


    李皓第一時間就取出來看了,就算是兩個普普通通的機器,一個是vcd,一個是dvd。


    相信凡是從九十年代走過的人,對這兩樣東西都是再熟悉不過的,畢竟在視頻網站沒有興起之前,影碟機幾乎就是普通人用來看劇、聽歌的最佳選擇。


    說起來vcd還是國人自己發明出來的,隻是這時國人大多沒有很好的版權意識。


    使得不僅在國內,因為山寨原因而亂象橫生,沒有形成一家大企業出來,最後反倒是讓國外品牌占據了主要市場。


    不過現在有了李皓,這樣的事情自然不會發生,雖然國內山寨問題不好解決,可至少在國外市場的份額上,必須得占住一大部分。


    可是李皓又不能把這個東西直接拿出來讓人仿造,因為係統給的版本,並不是最初版本,這裏麵的技術工藝,很多是現在條件達不到的。


    真要是交給了懂行的,反而是個麻煩事,所以李皓得自己去學,然後通過產品把技術給逆向出來,再來投入生產。


    因此李皓才選擇的機械係,準確說是精密儀器與機械學係。


    再者說李皓判斷係統給這兩個東西,也是想讓自己往這方麵發展,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為此李皓才算是稍稍展露下天賦,小小的跳了兩級,提前參與了高考,並被清華大學錄取。


    至於跑去老毛子那當倒爺,純粹就是想去感受下氣氛,順帶著積累些原始資金。


    畢竟此時的老毛子已經到了積重難返的階段,各種生活物資奇缺。


    隻要你能從中國運過去東西,不管是皮鞋、水瓶、塑料盆,還是白酒、方便麵,都能瞬間賣光。


    或者直接以幾倍的價值,兌換到老毛子的機械設備、汽車、摩托車等工業品。


    當然,也正是因為這種瘋狂的利潤,導致這通往俄羅斯的火車上也不太平。


    但李皓能是怕事的人,雖然在這個世界,內力的修煉又被壓製了。


    可修煉多年後,李皓自信隻要沒有重武器,在火車車廂裏麵那種狹小空間裏,沒人能傷的了自己。


    最後李皓也用實戰,證明了這一點,硬生生的幫著鐵路民警,打掉了兩個不長眼的搶劫團夥,在北邊的這一條路上,也算是打出了赫赫聲名。


    同時也是李皓的強勢,一幫北上的淘金者自發向李皓的靠攏,讓李皓掙到了第一桶金。


    不過這樣的日子,並未持續多久,倒不是說李皓放棄了這一條路。


    而是李皓已經不滿足於小打小鬧,雖然不想像老牟罐頭換飛機那樣,做一隻出頭鳥。


    但該有的氣度還是要有的,否則豈不是太跌價了。


    所以在穩定了老毛子境內的渠道後,李皓果斷就跑到了義烏。


    從八十年代開始,到現在這裏的小商品產業已經形成了規模,而這正是李皓所需要的產品供給地。


    隻是供給地和市場有了,要把他們給聯係起來,就需要解決交通問題。


    想要運送這麽大批量的貨物,隻有鐵路運輸和海路運輸這兩條路。


    可在這個年代,運力還遠沒到有冗餘的程度,想要穩定的掌控運輸線,光有錢還沒用,更別說還有外貿運輸的通關問題。


    於是李皓便想到了,自家大伯和老爹的朋友,也就是麵前這個姑娘蘇冬的老爹蘇遠程。


    他現在已經在香江創立了遠大集團,外貿生意也是他們的業務範圍,而且他的能量可是不小。


    劇中直接就說了他是有著中資背景的紅頂商人,與官方交流密切。


    李皓這個老友之子找上門,提供了一條切實可行的方案後,蘇遠程也願意幫上一把。


    而且李皓也不是讓他白幫,而是提出以合股的名義來一同做這條商路的生意。


    開始蘇遠程覺得這是在占小輩便宜,不打算答應的。


    最後還是李皓堅持人情歸人情、生意歸生意,再加上李皓說自己還要讀大學,之後也沒太多時間來經營,蘇遠程才答應下來。


    蘇遠程自小便得到了良好的教育,深刻明白讀書的作用,對於李皓讀大學的事,他是舉雙手讚成的,隻不過他以為李皓會去讀經濟專業。


    有了蘇遠程的接手,李皓才開始鬆手把商路給交出來,繼續迴到了課桌前,然後經過一番努力就考上了清華。


    看著李皓陷入到沉思的樣子,蘇冬沒好氣的拍了李皓一下:“我問你話呢,你聽到沒有?”


    李皓迴過神後,說道:“聽到了,你不就是想問我為什麽沒考經濟學嘛?


    可是做生意誰規定就要讀經濟學,我現在也沒去學過,不也把生意做好了。”


    蘇冬見李皓這麽說,一時有些語塞,因為李皓這一條商路,確實是掙到了不少錢。


    “你就在我麵前得意吧,等會迴去我爸來問你,看你是不是還敢這麽迴答。”


    蘇冬沒好氣的說完,又問道:“對了,今天李奕怎麽沒和你一起出來,他在忙什麽?”


    李皓聞言笑道:“這不是受到我的刺激,覺得我比他小,現在不僅掙到錢了,還考上了大學。


    現在正在家刻苦讀書,準備明年一舉考個比我還好的成績。


    而且他心眼賊小,之前看咱們來往的勤,好幾天的都不待理我的,所以這場合也不能帶他。”


    蘇冬搖了搖頭,說道:“怎麽會,你肯定是想多了。”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李奕對於蘇冬的那點小心思,李皓怎麽可能看不出來。


    隻不過這當事人不覺得,李皓也就沒有多說。


    之後李皓就用打土豪的理由,帶著蘇冬去了友誼商店買東西。


    倒不是李皓身上沒錢,隻是現在這個階段,國內實行了的是雙貨幣製度——人民幣和外匯券同時在市場上流通。


    這裏麵外匯券的硬通程度,又比人民幣要強大的多,可以在專門的友誼商店買到不少好東西。


    沒辦法這年頭外匯奇缺,國家為了能多掙點外匯,也是不遺餘力。


    轉了一圈,定了一堆大件小件之後,蘇冬才陪著李皓返迴到所住的四合院。


    “大伯、蘇伯伯、爸。”


    李皓的大伯李國榮、親爹李國明和蘇遠程都在屋裏聊天,見李皓提著友誼商店的袋子迴來。


    “你哪來的外匯券?”李國明先開口問了句,隨後看到旁邊的蘇冬,臉色一黑,直接就站了起身要打李皓:“你還用蘇冬的錢,看我不抽死你!”


    李皓對於李國明的性子,是太清楚了,絕對是說打就打的主。


    尤其是上次自己偷跑出家,北上去做了倒爺,讓他憋了一肚子火。


    之前是因為李皓考大學的事,暫時給忍了,現在這考試已經結束,也就到了爆發階段。


    趕忙繞著蘇冬向旁邊一躲,並解釋道:“借用一下而已,我又不是沒錢,你難道還不信蘇伯伯的話。”


    蘇冬這時就拉住了蘇國明,說道:“李叔叔別動手,這外匯券真是我主動借的。”


    蘇遠程看著這場鬧劇,也是不禁搖了搖頭,他是知道李國明生氣的真正理由,上前把李國明給拉迴了座位。


    “相比於李皓自己掙的錢,這點東西實在算不了什麽,你就別生氣了。


    而且我跟你保證,這錢都是正正經經掙來的,絕對沒有什麽投機倒把的事,你總不能連我都不相信吧。”


    李國明迴道:“不是我不想相信,隻是你說這小子,這段時間掙了小一千萬,太離譜了。”


    蘇遠程聽了這話,轉頭看了下李國榮,結果也是一副質疑的模樣,顯然也有疑慮。


    當即解釋道:“其實這個金額真不多,通過李皓組織的這條商路,遠大集團組織義烏的商品出口,就這幾個月的銷售額就已經過億了。


    要不是李皓自己不願意多占股,還不止這些錢呢。


    你們要是真有懷疑,什麽時候到我那去看下納稅記錄,這個總是做不了假的。”


    話說到了這個地步,李國榮兩兄弟才勉為其難的接受,畢竟在這個時代,千萬資產對於普通人來說,是難以想象的。


    其中尤其是李國明,做為一家瀕臨倒閉的國企廠長,他就更有些不同感受了。


    自己費心費力的管理一家廠子,結果還不如自己兒子隨便鼓搗的那幾下子。


    見他們冷靜之後,蘇遠程才問起李皓:“今天我過來,就是想問問你,這筆錢你打算要怎麽用?是放在香江的銀行,還是我幫你轉迴內地。”


    李皓笑道:“那就麻煩蘇伯伯,先把錢放在香江,我暫時還沒打算用。”


    反正是李皓的錢,蘇遠程對於李皓的安排,也沒什麽意見。


    轉頭就像蘇冬想的那樣,問起了李皓報考機械係的原因。


    對於蘇遠程,李皓確實不能硬邦邦的迴話,便開始強調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自己去學機械係,就是為了能夠了解並掌握最先進的科技,隻有國家強大了,才能有更多的掙錢機會,否則老毛子就是前車之鑒。


    基於李皓特別強調的愛國主義,倒是讓李國榮兄弟倆很是欣慰。


    隻有蘇遠程聽的半信半疑,隻不過他也沒來拆穿。


    晚上李國榮這個大廚親自下廚,做了一桌子菜來款待遠道而來的蘇遠程父女。


    席間李國榮兄弟倆拉著蘇遠程說話,李奕則想法設法的找蘇冬說話,倒是讓李皓在一旁看了不少熱鬧。


    吃完了飯,蘇遠程就帶著蘇冬走了。


    等第二天,李皓早早的就出了門,趕去了蘇遠程在北京的家。


    “辛苦蘇伯伯跑這一趟了,要不是您來幫我解釋,隻怕大伯和我爸是沒法接受我掙這麽多錢的。”


    蘇遠程這次是李皓專門請過來的說客,為的就是幫著李皓說服李國榮兄弟倆。


    畢竟李皓都把錢給掙了,總是要改善下生活的,那就得把錢放到明麵上。


    可這兩人都是那種很傳統的長輩,而且又是滿腦子奉獻犧牲,對於晚輩的話,很難聽的進去,但有蘇遠程出馬就不一樣了。


    事實也證明,李皓的這個策略是有效的。


    蘇遠程笑道:“不用,說起來在這件事上,還是我占了更多的便宜,幫你說說話也是應該的。


    不過關於你報考機械係的事,我還是想聽你的真實想法。”


    李皓解釋道:“我的真實想法,就是看好未來電子產業的發展,所以希望能有更深入的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影視諸天從知否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從知識學到力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從知識學到力量並收藏影視諸天從知否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