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心界的區別
西遊:我,東海龍太子,拜師菩提 作者:森蘿萬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敖青麵對佛祖,心中也難免有幾分緊張。
畢竟,無論是神話中的釋迦牟尼,還是西遊記的如來佛祖,都是極其神通廣大的存在。
在敖青看來,如果以“凡”、“仙”、“聖”、“道”這四重境界來劃分的話。那麽佛祖,即使不是“道”境,也絕對是近乎於“道”境的存在了。
雖然,在敖青的心目中,可堪之為“道”境的,當屬太上道祖。
至於為什麽,還是因為以佛教來看,佛祖釋迦牟尼雖然是佛教始祖,至高無上。但是,仍然有阿彌陀佛作為“佛中之王”。
而且釋迦牟尼與魔主波旬多次交鋒,雖然穩占上風,但也不能完全壓製魔道。
因此,從這幾方麵來看,也許對於佛祖而言,“至聖”這個稱唿要更加適合一些。
不過無論如何,眼前的如來佛祖,也仍然是敖青自出世以來,除了師父以外,見過的最強者。
在這極樂世界,心界力量無法進入,就已然很說明問題了。
而佛祖給敖青的感覺,倒是並不高高在上。相反,還有一種天然的親切感。
麵對佛祖,敖青隻覺得心中有一種莫名的滿足感,就好像看到了“覺悟”一般。
別的不說,僅僅是這樣麵向佛祖“朝聖”,敖青就感覺,自己似乎無限地接近“佛”。
“太子無須多禮。”
如來佛祖緩慢開口,他的聲音猶如雷音,在大雄寶殿中轟動。可是敖青入耳,卻又顯得極為平和:“太子乃菩提祖師之親傳,我昔年與那祖師,也有甚深交情。我之所以得聞菩提,便是得了祖師相助。因此,太子有何問題,盡可道來。”
如來佛祖這一番話,意味諸多。
敖青瞬間便意識到,果然,這佛祖和自己的師父菩提祖師,是有交情的!
從佛祖的話中聽來,十有八九,是相互有著成道的因果的。
傳說釋迦牟尼誕生於無憂樹,悟道於菩提樹,說法於七葉樹,涅槃於桫欏樹。
而這“悟道”所在的菩提樹,或許,便與菩提祖師有關!
以往敖青就有此猜想,如今佛祖的話,更是證實了這一點。
當然了,佛祖得益於祖師,祖師,或許也得益於佛祖。隻不過這些細節,卻是敖青有所不知的了。
既然有了這層關係,敖青就感覺自己的話好問許多了。
他並沒有賣關子,直接開口問道:“既如此,敖青便先多謝佛祖賜教。請問佛祖,眼下我所在的,乃是極樂世界,還是菩提心界?”
佛祖說道:“眼下你正在西方靈山,極樂世界。至於你的心界法力,則在極樂世界之外。”
果然!
敖青又問道:“既如此,靈山和心界有什麽分別?”
佛祖道:“周天之內有三界。乃欲界,色界,及無色界。欲界有六道,乃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間,天上。色界乃清淨世界,無有欲染。無色界乃無形體,唯有受、想、行、識四心,無一物質之物。靈山,乃是色界,你的心界,便是無色界。”
如來佛祖所說的話,並不晦澀,敖青聽了,便有了一個大概得了解。
同時,他也終於懂了,心界的概念。
佛祖所說的,正是佛門對這個世界的劃分。
在道教中,三界的說法很簡單,便是“天界”、“人間界”、“幽冥界”。
但是在佛教中,卻是欲界,色界,無色界。
欲界是一切有欲望有形體的世界,大致可以對標凡人世界。
色界是清淨法界,比如諸佛所在的世界,都屬於色界。
無色界便是隻有思想,沒有形體的世界。
心界就是一個隻有思想,沒有形體的世界。對應的便是佛教的無色界。
不過,話雖如此,敖青卻還是有些奇怪。那為何“極樂世界”,也可以隻讓人的思想進入,而不必身體進入?
他將這個疑問問了出來。
佛祖聞言,微微笑了笑:“因為,極樂世界乃是我所創造的心中世界。與靈山,其實是兩處所在。”
佛祖這麽一說,敖青頓時恍然大悟。
就是說,現實中,的確是有一個“靈山大雷音寺”的。但是那個世界,是屬於色界,是有形體的佛門世界。
而眾生念佛,前往的,卻是由佛祖創造出的心中世界。
仔細想想,這也是正常的。就像敖青一樣,佛祖也曾在菩提樹下悟道。他自然也能夠擁有心界的法力!
當然了,話雖如此,敖青卻還是感覺到了一絲微妙的不同之處。
那佛祖似乎也察覺到了這一點,說道:“昔年我於菩提樹下悟道,明悟心中世界。故而開辟出了極樂世界,希望一切眾生死後可以往生極樂。因此我這心界,乃是以靈山為根源,不增不減,亦不可動。那菩提祖師的心界,雖亦幻亦真,能夠自在移動,但是卻不能收發,隻在三界漂流。至於伱的心界,則是更進一步,不但能夠隨心自在,收發自如,甚至還可夢中悟道,見證前塵歲月。此種力量,著實令人驚豔讚賞。”
這一番解釋,便讓敖青徹底明白了極樂世界,菩提祖師的心界,以及自己的心界的差別。
佛祖為了普度眾生,他的心界,是發大宏願建立在靈山之上的佛界。
敖青也看到了,在這極樂世界中,有很多羅漢、菩薩、佛陀的法相,都在此處。
簡單說,他就像是一個用於傳達慈悲,護持佛法的大本營,要永恆屹立在西天。自然,不能夠輕舉妄動。一旦動作了,很可能諸天的比丘、羅漢、菩薩、佛陀等等,都要遭受到重大牽連。
菩提祖師的三星洞世界,本質上其實也是差不多如此。
隻不過,菩提祖師沒發過什麽宏願,或許也沒想過去普度眾生,收容比丘、比丘尼、羅漢、菩薩、佛陀等等的法相。
在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目前為止除了祖師,就隻有樵夫一人存在。而如今則是加上了敖青也可以隨意前往。
因此,三星洞是可以隨意移動的。甚至瞬息就能遷移不知幾何萬裏,從西牛賀洲來到北海。
但是與極樂世界差不多的是,三星洞,更像是一個時時刻刻都存乎於三界的世界。
這一點便是敖青心界與其最大的不同了。
是的。敖青的心界,僅僅在他自己的心中。如果他不想的話,別人是無法來到的。
這一點,哪怕是如來佛祖,也是一樣。
畢竟他的心界一念生,一念滅。難以捉摸,自然難以進入。與其前往敖青的心界,不如直接來找敖青,或許還更加簡單。
而三星洞,如果佛祖想的話,則完全是可以徑自前去的,類似於菩提祖師的“道場”。
(本章完)
畢竟,無論是神話中的釋迦牟尼,還是西遊記的如來佛祖,都是極其神通廣大的存在。
在敖青看來,如果以“凡”、“仙”、“聖”、“道”這四重境界來劃分的話。那麽佛祖,即使不是“道”境,也絕對是近乎於“道”境的存在了。
雖然,在敖青的心目中,可堪之為“道”境的,當屬太上道祖。
至於為什麽,還是因為以佛教來看,佛祖釋迦牟尼雖然是佛教始祖,至高無上。但是,仍然有阿彌陀佛作為“佛中之王”。
而且釋迦牟尼與魔主波旬多次交鋒,雖然穩占上風,但也不能完全壓製魔道。
因此,從這幾方麵來看,也許對於佛祖而言,“至聖”這個稱唿要更加適合一些。
不過無論如何,眼前的如來佛祖,也仍然是敖青自出世以來,除了師父以外,見過的最強者。
在這極樂世界,心界力量無法進入,就已然很說明問題了。
而佛祖給敖青的感覺,倒是並不高高在上。相反,還有一種天然的親切感。
麵對佛祖,敖青隻覺得心中有一種莫名的滿足感,就好像看到了“覺悟”一般。
別的不說,僅僅是這樣麵向佛祖“朝聖”,敖青就感覺,自己似乎無限地接近“佛”。
“太子無須多禮。”
如來佛祖緩慢開口,他的聲音猶如雷音,在大雄寶殿中轟動。可是敖青入耳,卻又顯得極為平和:“太子乃菩提祖師之親傳,我昔年與那祖師,也有甚深交情。我之所以得聞菩提,便是得了祖師相助。因此,太子有何問題,盡可道來。”
如來佛祖這一番話,意味諸多。
敖青瞬間便意識到,果然,這佛祖和自己的師父菩提祖師,是有交情的!
從佛祖的話中聽來,十有八九,是相互有著成道的因果的。
傳說釋迦牟尼誕生於無憂樹,悟道於菩提樹,說法於七葉樹,涅槃於桫欏樹。
而這“悟道”所在的菩提樹,或許,便與菩提祖師有關!
以往敖青就有此猜想,如今佛祖的話,更是證實了這一點。
當然了,佛祖得益於祖師,祖師,或許也得益於佛祖。隻不過這些細節,卻是敖青有所不知的了。
既然有了這層關係,敖青就感覺自己的話好問許多了。
他並沒有賣關子,直接開口問道:“既如此,敖青便先多謝佛祖賜教。請問佛祖,眼下我所在的,乃是極樂世界,還是菩提心界?”
佛祖說道:“眼下你正在西方靈山,極樂世界。至於你的心界法力,則在極樂世界之外。”
果然!
敖青又問道:“既如此,靈山和心界有什麽分別?”
佛祖道:“周天之內有三界。乃欲界,色界,及無色界。欲界有六道,乃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間,天上。色界乃清淨世界,無有欲染。無色界乃無形體,唯有受、想、行、識四心,無一物質之物。靈山,乃是色界,你的心界,便是無色界。”
如來佛祖所說的話,並不晦澀,敖青聽了,便有了一個大概得了解。
同時,他也終於懂了,心界的概念。
佛祖所說的,正是佛門對這個世界的劃分。
在道教中,三界的說法很簡單,便是“天界”、“人間界”、“幽冥界”。
但是在佛教中,卻是欲界,色界,無色界。
欲界是一切有欲望有形體的世界,大致可以對標凡人世界。
色界是清淨法界,比如諸佛所在的世界,都屬於色界。
無色界便是隻有思想,沒有形體的世界。
心界就是一個隻有思想,沒有形體的世界。對應的便是佛教的無色界。
不過,話雖如此,敖青卻還是有些奇怪。那為何“極樂世界”,也可以隻讓人的思想進入,而不必身體進入?
他將這個疑問問了出來。
佛祖聞言,微微笑了笑:“因為,極樂世界乃是我所創造的心中世界。與靈山,其實是兩處所在。”
佛祖這麽一說,敖青頓時恍然大悟。
就是說,現實中,的確是有一個“靈山大雷音寺”的。但是那個世界,是屬於色界,是有形體的佛門世界。
而眾生念佛,前往的,卻是由佛祖創造出的心中世界。
仔細想想,這也是正常的。就像敖青一樣,佛祖也曾在菩提樹下悟道。他自然也能夠擁有心界的法力!
當然了,話雖如此,敖青卻還是感覺到了一絲微妙的不同之處。
那佛祖似乎也察覺到了這一點,說道:“昔年我於菩提樹下悟道,明悟心中世界。故而開辟出了極樂世界,希望一切眾生死後可以往生極樂。因此我這心界,乃是以靈山為根源,不增不減,亦不可動。那菩提祖師的心界,雖亦幻亦真,能夠自在移動,但是卻不能收發,隻在三界漂流。至於伱的心界,則是更進一步,不但能夠隨心自在,收發自如,甚至還可夢中悟道,見證前塵歲月。此種力量,著實令人驚豔讚賞。”
這一番解釋,便讓敖青徹底明白了極樂世界,菩提祖師的心界,以及自己的心界的差別。
佛祖為了普度眾生,他的心界,是發大宏願建立在靈山之上的佛界。
敖青也看到了,在這極樂世界中,有很多羅漢、菩薩、佛陀的法相,都在此處。
簡單說,他就像是一個用於傳達慈悲,護持佛法的大本營,要永恆屹立在西天。自然,不能夠輕舉妄動。一旦動作了,很可能諸天的比丘、羅漢、菩薩、佛陀等等,都要遭受到重大牽連。
菩提祖師的三星洞世界,本質上其實也是差不多如此。
隻不過,菩提祖師沒發過什麽宏願,或許也沒想過去普度眾生,收容比丘、比丘尼、羅漢、菩薩、佛陀等等的法相。
在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目前為止除了祖師,就隻有樵夫一人存在。而如今則是加上了敖青也可以隨意前往。
因此,三星洞是可以隨意移動的。甚至瞬息就能遷移不知幾何萬裏,從西牛賀洲來到北海。
但是與極樂世界差不多的是,三星洞,更像是一個時時刻刻都存乎於三界的世界。
這一點便是敖青心界與其最大的不同了。
是的。敖青的心界,僅僅在他自己的心中。如果他不想的話,別人是無法來到的。
這一點,哪怕是如來佛祖,也是一樣。
畢竟他的心界一念生,一念滅。難以捉摸,自然難以進入。與其前往敖青的心界,不如直接來找敖青,或許還更加簡單。
而三星洞,如果佛祖想的話,則完全是可以徑自前去的,類似於菩提祖師的“道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