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節
奮鬥七零,我帶全村成了先進集體 作者:徐寒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送走郵遞員,孟驕拿著包裹和信迴了家。
包裹放在一邊,先把信打開。
來信的人,果然是秦景堯。
其實就是禮貌的問候,說自己迴去後,因為工作需要而時間又緊迫,所以便投入到一個非常重要的研究當中,一直沒有時間給她們寫信。
現在他的工作暫時告一段落,可以休假一段日子,這才有時間提起筆給她們問好。
還說自己挺懷念在這裏教學的日子,以及孟同誌的手藝,是他吃過最令人迴味的飯菜。
現在孟軒應該也上高中了,希望他能夠繼續努力好好學習文化知識。
再過一段時間就要到春節了,他給幾個孩子買了些禮物,希望他們喜歡。
同時,寄一些京市的特產給他們。
還問了孟驕,之前送他的那個茶葉在哪裏可以購買到。
他自己留了一盒,另外一盒送給了爺爺。
爺爺是個老革命,參加過無數次戰鬥,身體裏到現在還殘留著彈片取不出來,每到陰雨天氣或者寒冷季節身體裏就會疼痛難忍。
但是自從爺爺喝了這個養生茶之後,疼痛就會得到很大的緩解,夜裏也能夠休息好。
後來茶葉喝完了,爺爺為了不給他添麻煩就沒有告訴他。
還是他這次休假迴來,爺爺身邊的警衛員告訴他才知道。
可惜的是,他的那一盒茶葉也被自己喝完了。
所以,如果方便的話,他想拜托孟驕再幫忙弄兩盒茶葉,他想要送給爺爺緩解他的傷痛。
但如果不方便的話,就當他沒說。
最後,祝她和幾個孩子生活幸福身體健康。
孟驕又把包裹拆開。
裏麵除了一些京市特產,還有兩本給孟軒的書,和給小瑤瑤跟小玥兒的衣服以及玩具。
孟驕還在衣服的口袋裏麵摸出一疊錢,裏麵附有一張紙條,上麵寫著這是買茶葉的錢。
茶葉自然是有的。
前些天老槐樹剛采摘了一批,還沒炒製完。
孟驕還特意泡了一壺嚐了下味道。
跟第一批茶葉比起來,在口感上倒是沒有什麽區別。
隻是不知道,功效如何。
畢竟第一批茶葉不知道在空間裏生長了多久,蘊含的靈氣有多少。
她現在吃的喝的都是空間出產,在她身上已經看不出來有沒有效果。
老槐樹說,雖然這批茶葉生長時間隻有兩三年,但由於空間擴大,靈氣的密度也更濃鬱,在功效上應該沒有什麽影響。
不過,為了保險起見,孟驕決定還是用第一批茶葉。
畢竟秦景堯爺爺喝的是第一批茶葉,產生的效果比較好,若是第二批茶葉在他身上沒有明顯效果就有些不好解釋了。
對於秦景堯的爺爺,孟驕也挺尊敬的,每一個為了革命事業做出巨大貢獻甚至獻出生命的軍人,都值得大家的尊重。
秦老師輕易不開口求人,既然他張嘴了,孟驕自是不會拒絕。
吃完飯,給孩子試了下新衣服,不大不小正合適。
隻是可惜了,那麽漂亮的衣服明年穿就小了。
又把點心拿出來,讓孩子們拿自己喜歡的吃,剩下的包好放起來,誰想吃的時候自己去櫥子裏拿。
晚上,等孩子們都睡了。
孟驕便拿出信紙和鋼筆給秦景堯寫迴信,首先是謝謝他百忙之中還寫信來問候,再就是謝謝他送給孩子們的禮物和點心,並且祝他工作順心身體健康事事如意。
寫完信,又進空間特意裝了四盒茶葉。
既然老人家喝這個茶葉可以緩解他的痛苦,索性就多寄兩盒。
光是幾盒茶葉覺得有些少,跟秦景堯郵寄的大包裹比起來有些不夠看。
雖然,她的茶葉更珍貴。
孟驕想了想,又用油紙包包了不少的果脯,這些都是空間出產的水果,蘋果,桃子,梨,杏,以及獼猴桃等等,全是自己抽時間在空間裏做的。
平時沒有水果的季節,可以拿出來給孩子們吃,不但解饞還能補充維生素。
老人適當的吃一些,對身體也有好處,更何況還是空間出產。
第二天抽了個時間,孟驕去鎮上把信件和包裹寄往京市。
心想,等秦景堯收到的時候,差不多也要過年了。
第365章 趕大集
前段時間,孟驕也給在西北的爸媽和大哥以及部隊的二哥寄了些東西,估計這時候他們已經收到了。
學校裏放了寒假,而小瑤瑤的課程也從每周一次增加到每周三次,隔一天就要去一次市裏。
好在孟軒放了寒假,都是他陪著小瑤瑤去上課,之前的暑假也是。
孟驕偶爾會陪孩子去一次,大多時候都是孟軒這個做哥哥的陪著。
魯老師現在對小瑤瑤這個學生非常喜歡,說自己教了這麽多年,小瑤瑤真是不可多得的苗子,她可真是挖到寶了。
經過這半年多的學習,小瑤瑤在繪畫方麵可以說是突飛猛進。
甚至比人家學了兩三年國畫的學生畫的還要好,而且她的畫也比較有靈性,觀察力很強,善於抓住事物的特征和焦點。
魯老師覺得小瑤瑤家離市裏比較遠,來迴上一次課也不容易,所以便提出以後寒暑假的時候,可以讓小瑤瑤住在她家裏。
平時不上課的時候,她也可以在家裏多教她一些。
有時間的時候,還想帶小瑤瑤去拜訪一下其他在繪畫方麵有造詣的老師。
多幾個人指點一下,可以讓小瑤瑤受益良多。
對於老師的好意,孟驕自然是非常感謝與感激。
人家都說,能遇到一個負責任的好老師,是孩子最大的幸運和財富。
而小瑤瑤就是幸運的,遇到了一位老老師。
也問過小瑤瑤自己的意見,願不願意住在老師家裏。
孟驕主要是怕她年紀小,住在別人家裏一個是不習慣,一個會想家。
小瑤瑤對此認真的考慮了一番之後,說願意住在老師家裏,那樣就可以多些時間學畫畫。
可見這孩子有多喜歡畫畫,為了畫畫都可以克服想家的情緒和對於陌生環境的不適。
既然孩子自己做了選擇,孟驕自然要給予支持。
於是,她抽了個時間,讓孟軒在家裏照顧小玥兒,她則是給小瑤瑤收拾了一包行李,準備送她去魯老師那裏住一段時間。
當然也不能白住在人家老師家裏,生活費還是要給的。
孟驕帶了些水果,裝了些自己種的蔬菜,以及一些菜幹,還有一籃子的土雞蛋。
到了市裏的車站,孟驕花了兩毛錢找人幫忙送到少年宮旁邊的家屬院。
魯老師家就住在那個家屬院。
看她帶了這麽多東西,魯老師說孟驕太客氣了。
孟驕說都是自家種的不是啥好東西,老師別嫌棄,以後孟瑤就交給老師,給她添麻煩了。
魯老師摸著小瑤瑤的頭發,說一點也不麻煩,孟瑤是個懂事又乖巧的孩子,她不知道有多喜歡呢!
她的孩子都大了,兩個還都是男孩,家裏就少個這樣可愛的小姑娘。
孟驕跟著把小瑤瑤送到魯老師家裏,喝了杯水,把東西留下,又塞給魯老師一些錢跟糧票,說是孟瑤的生活費。
等快過年的時候,她再來接小瑤瑤。
魯老師見孟驕帶來這麽多的東西,自是不肯再要她的錢和糧票,說一個孩子能吃多少,不過就是多一雙碗筷的事。
孟驕卻堅持要給,說一碼歸一碼,誰家都不容易,孩子的生活費一定要收下,不然的話她就帶孩子迴去。
魯老師見此,也不再推脫,還留孟驕吃完飯再迴去。
孟驕說家裏還有個小點的孩子,不能久留。又叮囑了小瑤瑤幾句,抱了抱她鼓勵了一番便迴去了。
家裏少了個孩子,還有些挺不習慣的,吃飯的時候都少了幾分熱鬧,就連幾隻毛孩子都有些無精打采的。
尤其是小玥兒,基本沒有跟姐姐分開過,夜裏最喜歡鑽進姐姐被窩裏跟她一起睡。
如今姐姐不在家,小丫頭就總是問孟驕,姐姐去上課怎麽還不迴來?
沒多大會,就會又跑過來問一遍。
孟驕隻能跟她說,姐姐去老師家裏住了,要過些天才能迴來。
小丫頭一聽,癟癟嘴巴就想哭,說她想姐姐了,想讓姐姐趕緊迴來。
孟驕隻好哄她,姐姐要學習,有自己的事情要做。等你長大了,也要去上學,所以要習慣。然後又讓孟軒帶她出去找村裏的小夥伴去玩,才暫時忘掉這一茬。
不過,夜裏睡覺的時候又會問。
但她也知道,姐姐去學習了,不能天天在家裏陪自己,隻好很委屈的鑽進被窩裏,抱著布娃娃一個人睡。
離過年越來越近,村裏的年味也越來越濃,每個人臉上都帶著對新年的期盼和向往,希望在新的一年裏,日子可以更加興旺豐衣足食。
這個年代雖然不允許個人經營,但集體卻是可以的。
所以,鎮上逢五跟十的日子就會有大集。
大集上很是熱鬧,十裏八村的人都會來集市上給家裏添置一些東西。
比如竹筷了,筷子籠,蓋鍋用的木頭鍋蓋,高粱杆做的蓋簾,用來放餃子或饅頭,蒸饅頭用的大蒸籠,社員們紮的笤帚,刷鍋用的鍋刷,鍋鏟,勺子,大多都是木頭製品。
因為鐵製或者銅製的,是需要工業券的,這個要去供銷社裏才能購買到。
包裹放在一邊,先把信打開。
來信的人,果然是秦景堯。
其實就是禮貌的問候,說自己迴去後,因為工作需要而時間又緊迫,所以便投入到一個非常重要的研究當中,一直沒有時間給她們寫信。
現在他的工作暫時告一段落,可以休假一段日子,這才有時間提起筆給她們問好。
還說自己挺懷念在這裏教學的日子,以及孟同誌的手藝,是他吃過最令人迴味的飯菜。
現在孟軒應該也上高中了,希望他能夠繼續努力好好學習文化知識。
再過一段時間就要到春節了,他給幾個孩子買了些禮物,希望他們喜歡。
同時,寄一些京市的特產給他們。
還問了孟驕,之前送他的那個茶葉在哪裏可以購買到。
他自己留了一盒,另外一盒送給了爺爺。
爺爺是個老革命,參加過無數次戰鬥,身體裏到現在還殘留著彈片取不出來,每到陰雨天氣或者寒冷季節身體裏就會疼痛難忍。
但是自從爺爺喝了這個養生茶之後,疼痛就會得到很大的緩解,夜裏也能夠休息好。
後來茶葉喝完了,爺爺為了不給他添麻煩就沒有告訴他。
還是他這次休假迴來,爺爺身邊的警衛員告訴他才知道。
可惜的是,他的那一盒茶葉也被自己喝完了。
所以,如果方便的話,他想拜托孟驕再幫忙弄兩盒茶葉,他想要送給爺爺緩解他的傷痛。
但如果不方便的話,就當他沒說。
最後,祝她和幾個孩子生活幸福身體健康。
孟驕又把包裹拆開。
裏麵除了一些京市特產,還有兩本給孟軒的書,和給小瑤瑤跟小玥兒的衣服以及玩具。
孟驕還在衣服的口袋裏麵摸出一疊錢,裏麵附有一張紙條,上麵寫著這是買茶葉的錢。
茶葉自然是有的。
前些天老槐樹剛采摘了一批,還沒炒製完。
孟驕還特意泡了一壺嚐了下味道。
跟第一批茶葉比起來,在口感上倒是沒有什麽區別。
隻是不知道,功效如何。
畢竟第一批茶葉不知道在空間裏生長了多久,蘊含的靈氣有多少。
她現在吃的喝的都是空間出產,在她身上已經看不出來有沒有效果。
老槐樹說,雖然這批茶葉生長時間隻有兩三年,但由於空間擴大,靈氣的密度也更濃鬱,在功效上應該沒有什麽影響。
不過,為了保險起見,孟驕決定還是用第一批茶葉。
畢竟秦景堯爺爺喝的是第一批茶葉,產生的效果比較好,若是第二批茶葉在他身上沒有明顯效果就有些不好解釋了。
對於秦景堯的爺爺,孟驕也挺尊敬的,每一個為了革命事業做出巨大貢獻甚至獻出生命的軍人,都值得大家的尊重。
秦老師輕易不開口求人,既然他張嘴了,孟驕自是不會拒絕。
吃完飯,給孩子試了下新衣服,不大不小正合適。
隻是可惜了,那麽漂亮的衣服明年穿就小了。
又把點心拿出來,讓孩子們拿自己喜歡的吃,剩下的包好放起來,誰想吃的時候自己去櫥子裏拿。
晚上,等孩子們都睡了。
孟驕便拿出信紙和鋼筆給秦景堯寫迴信,首先是謝謝他百忙之中還寫信來問候,再就是謝謝他送給孩子們的禮物和點心,並且祝他工作順心身體健康事事如意。
寫完信,又進空間特意裝了四盒茶葉。
既然老人家喝這個茶葉可以緩解他的痛苦,索性就多寄兩盒。
光是幾盒茶葉覺得有些少,跟秦景堯郵寄的大包裹比起來有些不夠看。
雖然,她的茶葉更珍貴。
孟驕想了想,又用油紙包包了不少的果脯,這些都是空間出產的水果,蘋果,桃子,梨,杏,以及獼猴桃等等,全是自己抽時間在空間裏做的。
平時沒有水果的季節,可以拿出來給孩子們吃,不但解饞還能補充維生素。
老人適當的吃一些,對身體也有好處,更何況還是空間出產。
第二天抽了個時間,孟驕去鎮上把信件和包裹寄往京市。
心想,等秦景堯收到的時候,差不多也要過年了。
第365章 趕大集
前段時間,孟驕也給在西北的爸媽和大哥以及部隊的二哥寄了些東西,估計這時候他們已經收到了。
學校裏放了寒假,而小瑤瑤的課程也從每周一次增加到每周三次,隔一天就要去一次市裏。
好在孟軒放了寒假,都是他陪著小瑤瑤去上課,之前的暑假也是。
孟驕偶爾會陪孩子去一次,大多時候都是孟軒這個做哥哥的陪著。
魯老師現在對小瑤瑤這個學生非常喜歡,說自己教了這麽多年,小瑤瑤真是不可多得的苗子,她可真是挖到寶了。
經過這半年多的學習,小瑤瑤在繪畫方麵可以說是突飛猛進。
甚至比人家學了兩三年國畫的學生畫的還要好,而且她的畫也比較有靈性,觀察力很強,善於抓住事物的特征和焦點。
魯老師覺得小瑤瑤家離市裏比較遠,來迴上一次課也不容易,所以便提出以後寒暑假的時候,可以讓小瑤瑤住在她家裏。
平時不上課的時候,她也可以在家裏多教她一些。
有時間的時候,還想帶小瑤瑤去拜訪一下其他在繪畫方麵有造詣的老師。
多幾個人指點一下,可以讓小瑤瑤受益良多。
對於老師的好意,孟驕自然是非常感謝與感激。
人家都說,能遇到一個負責任的好老師,是孩子最大的幸運和財富。
而小瑤瑤就是幸運的,遇到了一位老老師。
也問過小瑤瑤自己的意見,願不願意住在老師家裏。
孟驕主要是怕她年紀小,住在別人家裏一個是不習慣,一個會想家。
小瑤瑤對此認真的考慮了一番之後,說願意住在老師家裏,那樣就可以多些時間學畫畫。
可見這孩子有多喜歡畫畫,為了畫畫都可以克服想家的情緒和對於陌生環境的不適。
既然孩子自己做了選擇,孟驕自然要給予支持。
於是,她抽了個時間,讓孟軒在家裏照顧小玥兒,她則是給小瑤瑤收拾了一包行李,準備送她去魯老師那裏住一段時間。
當然也不能白住在人家老師家裏,生活費還是要給的。
孟驕帶了些水果,裝了些自己種的蔬菜,以及一些菜幹,還有一籃子的土雞蛋。
到了市裏的車站,孟驕花了兩毛錢找人幫忙送到少年宮旁邊的家屬院。
魯老師家就住在那個家屬院。
看她帶了這麽多東西,魯老師說孟驕太客氣了。
孟驕說都是自家種的不是啥好東西,老師別嫌棄,以後孟瑤就交給老師,給她添麻煩了。
魯老師摸著小瑤瑤的頭發,說一點也不麻煩,孟瑤是個懂事又乖巧的孩子,她不知道有多喜歡呢!
她的孩子都大了,兩個還都是男孩,家裏就少個這樣可愛的小姑娘。
孟驕跟著把小瑤瑤送到魯老師家裏,喝了杯水,把東西留下,又塞給魯老師一些錢跟糧票,說是孟瑤的生活費。
等快過年的時候,她再來接小瑤瑤。
魯老師見孟驕帶來這麽多的東西,自是不肯再要她的錢和糧票,說一個孩子能吃多少,不過就是多一雙碗筷的事。
孟驕卻堅持要給,說一碼歸一碼,誰家都不容易,孩子的生活費一定要收下,不然的話她就帶孩子迴去。
魯老師見此,也不再推脫,還留孟驕吃完飯再迴去。
孟驕說家裏還有個小點的孩子,不能久留。又叮囑了小瑤瑤幾句,抱了抱她鼓勵了一番便迴去了。
家裏少了個孩子,還有些挺不習慣的,吃飯的時候都少了幾分熱鬧,就連幾隻毛孩子都有些無精打采的。
尤其是小玥兒,基本沒有跟姐姐分開過,夜裏最喜歡鑽進姐姐被窩裏跟她一起睡。
如今姐姐不在家,小丫頭就總是問孟驕,姐姐去上課怎麽還不迴來?
沒多大會,就會又跑過來問一遍。
孟驕隻能跟她說,姐姐去老師家裏住了,要過些天才能迴來。
小丫頭一聽,癟癟嘴巴就想哭,說她想姐姐了,想讓姐姐趕緊迴來。
孟驕隻好哄她,姐姐要學習,有自己的事情要做。等你長大了,也要去上學,所以要習慣。然後又讓孟軒帶她出去找村裏的小夥伴去玩,才暫時忘掉這一茬。
不過,夜裏睡覺的時候又會問。
但她也知道,姐姐去學習了,不能天天在家裏陪自己,隻好很委屈的鑽進被窩裏,抱著布娃娃一個人睡。
離過年越來越近,村裏的年味也越來越濃,每個人臉上都帶著對新年的期盼和向往,希望在新的一年裏,日子可以更加興旺豐衣足食。
這個年代雖然不允許個人經營,但集體卻是可以的。
所以,鎮上逢五跟十的日子就會有大集。
大集上很是熱鬧,十裏八村的人都會來集市上給家裏添置一些東西。
比如竹筷了,筷子籠,蓋鍋用的木頭鍋蓋,高粱杆做的蓋簾,用來放餃子或饅頭,蒸饅頭用的大蒸籠,社員們紮的笤帚,刷鍋用的鍋刷,鍋鏟,勺子,大多都是木頭製品。
因為鐵製或者銅製的,是需要工業券的,這個要去供銷社裏才能購買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