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0”。


    連續兩個破發點兼盤點。


    一區,依舊是林德斯泰德的發球,而這次球網對麵站在底線準備接發球的是高文,雙方的站位也稍稍發生改變。


    庫伯特站在發球區之內,和高文形成麵對麵的站位;蒂姆則站在底線附近,和林德斯泰德保持對位站立。


    而切換一個角度來看,林德斯泰德站在底線、庫伯特站在網前;高文和蒂姆則雙雙站在底線附近的位置。


    小小細節就能夠看得出來,對麵的澳網冠軍是標準的雙打球員,在林德斯泰德發球的時候,庫伯特負責搶網,依靠自己站在網前的物理覆蓋製造視覺壓力,隻要迴發球質量稍稍一降,他就能夠直接打死。


    高文和蒂姆則對於自己的網前技術缺少一點信心,雖然平時也會調整站位,網前施壓,比如前一分就是如此;但關鍵時刻,兩位球員都站在底線:


    因為底線技術才是自己最信賴的環節,不經意間就能夠看出兩個人的生澀緊張。


    球場之上,高文和蒂姆正在低聲交流,其實對於兩個人來說,生澀是生澀的,但緊張卻全然沒有,隻是專注而已;而且,因為雙打比賽擁有一個搭檔,困難時刻可以尋找一個依靠,心態也更加鬆弛。


    “我盡可能主動把球往庫伯特那裏打,並且增加上旋,迫使他的迴球拉長,你注意林德斯泰德的位置。”


    “沒問題,這次我們左右分區就可以了。”


    簡短交流過後,高文和蒂姆就已經準備好了。


    雙打比賽需要分工合作,僅僅依靠一個人包攬所有事情,那是不可能贏得比賽的,所以在擊球之前,搭檔往往會分配彼此的角色,站位也是其中一部分,要麽前後站位,要麽左右站位,然後盡可能專注自己的覆蓋區域,同時注意互補。


    高文和蒂姆還是缺少默契,依靠心電感應來配合擊球是行不通的,所以還是需要通過話語說出來。


    此時站在底線,高文視野裏的景象和單打比賽就是完全不同的:


    正前方就可以看到一尊大佛,庫伯特的身高191厘米,而且貼網站立,整個壓迫感十足;但慶幸的是,自己左側球場區域由蒂姆覆蓋,這也意味著高文的正反手覆蓋麵縮小,防守區域相對應發生變化。


    轉。轉轉轉。


    高文飛快地轉著手中的球拍,俯身前傾注視著球場對麵的林德斯泰德,同時視線餘光也沒有忘記庫伯特——


    三十多分鍾了,也還是不太適應,稍稍有些分神。


    砰!


    就在此時,林德斯泰德發球了。


    外角!


    蹬地,啟動,橫向移動,高文的整個啟動速度稍稍慢了些許,犯了雙打新手最普遍也最常見的錯誤,但高文沒有沉浸在自己錯失預判的懊惱情緒裏,連續小碎步完成調整,專注他們溝通好的擊球戰術。


    這一球,林德斯泰德明顯減力,增加大量旋轉,發球落在邊線上,然後朝著場外方向飛快地躥了出去。


    如此戰術,用來壓製蒂姆的單手反拍,應該能夠更加奏效,但對於高文來說,經曆納達爾的超級上旋衝擊,現在反手再麵對其他球員的旋轉衝擊,整個應對就顯得從容起來——


    特別是對陣納達爾的比賽才沒有多久,大腦和肌肉的記憶依舊栩栩如生。


    一蹬!一挑!


    高文整個反手揮拍動作非常緊促也非常快速,沒有做完整揮拍,而是利用轉體力量完成劇烈的摩擦,但因為腳步啟動稍稍慢一些,此時已經錯過變直線的時機,於是高文就增加大量摩擦擊打斜線。


    蹭!


    可以明顯看到,整個迴發球的拋物線就不同,飛行軌跡稍稍偏高一些,越過球網的時候就已經來到肩膀斜上方的位置,過網高度有意識地拉起來——


    在單打比賽裏,這樣迴球速度就太慢,給予對方完成發球之後的調整身體重心的時間;但在雙打比賽裏,卻更多顧慮的是網前的球員。


    果然!


    庫伯特第一時間就搶網了,兩個大跨步橫向移動,結果發現網球飛行高度超出預期,沒有辦法完成抽球,但高壓球又不夠高,整個高度有些曖昧,不上不下地卡在半空。


    他也來不及二次反應,整個人原地起跳,用籃球裏的後仰投球方式,球拍繞過頭頂,以正手完成下壓,強烈上旋讓庫伯特沒有辦法控製,隻能勉強完成擊球,可以明顯看到,整個揮拍下壓的動作就沒有做完整。


    與此同時,林德斯泰德已經快步朝著網前跟進,兩位球員在網前形成聯手覆蓋。


    砰!


    網球的落點根本就沒有辦法控製,落在高文一側的發球區裏,高高彈跳起來,速度和力量都非常一般;但因為高文的強烈上旋,所以導致庫伯特迴球的落地反彈高度足夠,以至於飛行到高文站位的時候,已經有兩米左右的高度。


    一個旱地拔蔥!


    高文原地起跳,用正手在頭頂側切一拍,手腕快帶,又再次增加大量摩擦,一點一推,送出一道曼妙弧度,晃晃悠悠地飛了過去,電光火石之間就能夠充分看到擊球方式的變化。


    居然!


    越過庫伯特的頭頂,並且從拋物線的軌跡來看,應該還能夠準確落在界內,在沒有主動發力的情況下,高文純粹依靠手腕控製的細膩展露無遺,這是在單打比賽很難出現的擊球。


    “呃啊!”


    庫伯特發出一聲悶哼,連續兩次後撤步,連續第二次以後仰投籃的方式在頭頂上完成攔截,整個身體如同拉滿的弓弦,依靠腰腹力量強行下壓,但即使如此,下壓力量還是欠缺一點,明顯沒有壓住。


    轟!


    網球,飛過來了。


    又是高文一側!


    即使身體已經失去平衡,庫伯特也依舊堅持擊打直線、避開斜線,以至於始終在移動腳步的蒂姆沒有發揮的空間。


    雖然蒂姆很想很想幫忙高文,但雙打比賽最忌諱的就是區域重疊。


    如果蒂姆前往幫忙卻沒有能夠形成製勝分,那麽另一側半場就是徹底空檔,一旦蒂姆的迴球沒有能夠形成足夠優勢,庫伯特和林德斯泰德肯定不會輕易錯過。


    所以蒂姆隻能時時刻刻保持身體的輕盈和機動,全神貫注地注視著比賽動向。


    不過,這一次庫伯特的迴球線路選擇,卻不一定能夠說是明智。


    因為,高文正手附著的旋轉再次影響到庫伯特的迴球,勉強完成高壓,但落點在深區,就在高文橫向移動的路線上,這算是直接撞在槍口上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賽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磨硯少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磨硯少年並收藏賽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