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等著……我等著你,公主殿下,給……給我扣上□□的罵名。”
孫玉燕失血過多,身體虛弱以至於一句話都說不完整。她喘著氣倒迴床榻,眯著眼睛虛汗流淌下來,其間夾雜了她的淚水。
吳王妃和景王妃對視了一眼,吳王妃急忙忙的對壽春公主說道:“三妹,我這一無所知的……我還以為你是因為石氏去世之故,太過刁難了……刁難了孫氏,是我錯怪你了。”
這話是把壽春公主作為小姑子的刁蠻也說出來了,景王妃未曾不是這麽想,如今孫玉燕的事雖然還沒有個定論,涉及到王妃淫|亂的醜聞,景王妃也不想過多的觸及,羞愧的說了一句:“我也錯怪了你,改日再來向你賠禮。”
吳王妃景王妃幾乎是掩麵而去,曹夫人和孫玉芝還木愣愣的站著,進進不是,退退不是。而壽春公主也不和她們糾纏,著人將她們軟禁在了衛王府中。
“吳王府,荊王府,景王府,曹家,孫家。”壽春公主憤恨的說道:“她們今天一番作態,是在看本公主的笑話啊!”
昨天壽春公主府遭到了重創,從結果來看,這顯然是有一股勢力在以孫氏淫|亂做餌,請壽春公主入甕。壽春公主入了甕中,襄王也難獨善其身。時局如此的驚心動魄,李斐還是鎮定的,安慰壽春公主道:“不要遷怒二嫂她們。王爺與我,可以說是夫妻相和了,我的娘家人進了妙峰山,我也是不知道的。二嫂她們,也管不到男人們的事。”
壽春公主逐默而不語,從衛王府的側門,迴到了公主府。她來孫玉燕病榻一遭,完全是太過惱恨的緣故,而去逞一逞口舌之快,如今痛快過了,壽春公主要進宮去了,向皇上麵呈一切。出府的腳步很是遲緩,壽春公主握著李斐的手苦笑道:“衛王府,我的公主府,現在都是人心惶惶的,你幫著我看顧著些。我是個不好相與的小姑子,莫說二嫂這樣說我,六嫂和你應該沒少那麽想我,如今五哥心裏,對我也是有些意見的。我是驕橫刁蠻了些,這不需要辯解。五哥他……他實在不好,你不能勸就不必勉強了,你能勸的話,就多開導他幾句。”
李斐一一點頭,輕柔的聲音說道:“公主殿下有些許瑕疵,也還算是一位有當擔的人。”
壽春公主堪笑而去。
吳王荊王景王襄王,在壽春公主入宮之後,也都相繼入宮。
昭德殿上,荊王真真是氣煞了,罵道:“當今我朝的公主們都教養得三從四德了,除了駙馬再沒別個男人,孫氏一個做王妃的,她竟敢……本王要親手斬殺了她。”
兄弟之情就是那麽微妙,聽到五弟帶了綠帽子,荊王就如同自己帶了綠帽子一般冒火。
吳王側身看著壽春公主道:“孫氏已經認罪了嗎?”
壽春公主的臉上是悲戚的,說道:“我昨天派出去的頭一批侍衛,十之存三,其中四人屍骨不存。我隻是想討要一個道人而已,我府中精銳便遭到了屠殺,孫氏不認罪,也由不得她抵賴。”
趙彥恆冷靜的道:“孫氏,是育有子嗣的人。”
孫玉燕怎麽可能認罪,莫說她一旦認罪,曹家孫家完了,她自己身敗名裂,她的後嗣,也是要為此蒙羞的。孫玉燕兩年前生下了一個兒子,皇上不久前賜名為趙崇鴻。為了自己的兒子,隻要不是捉奸在床,孫玉燕怎麽會承認自己不貞。
景王不發一言。他比襄王,比壽春公主,更早知道孫氏的醜事。甚至於,讓石氏撞破了孫氏和那個叫惠空的道士密會一事,也是他在暗中推動。
所有人都是他的棋子,如今棋局擺得與他預想的有所出入,也大體算是可以了。
禦座上的帝王將兒子們一個個看過來,孫玉燕是必死無疑了,還有孫玉燕生下的趙崇鴻,皇上問道:“你們說說看,孫氏之子,到底是不是老五的兒子?”
皇宮和王府都會用內侍,這原本就是出於保持皇室血脈純真的需要。做母親的不能保持忠貞,近而懷疑上她所出子嗣的血統,也就不是什麽欲加之罪,疑心病重。誠如壽春公主所言的,道士惠空,他自幼是出入曹家的,他和孫氏的私情,還在孫氏成為衛王妃之前,那麽在三年之前,在孫氏懷上孩子的時候,真是鬼知道她那個孩子是怎麽懷上的。
偏偏從容貌上來看,趙崇鴻還肖像其母,至於和衛王有幾分相似,和已經被羈押在內府密牢裏的惠空道士有幾分相似,這還真是說不好。
有些兒子一眼就可以看出是我兒子,比如皇上和景王,長得就很有父子相。有些兒子是真的沒有樣貌上的緣分,比如皇上和趙彥恆,趙彥恆肖像他的生母淑妃。
皇上這一問,四個兒子沒有一個出聲。
沒有一個兒子想去承擔誤殺皇孫的風險,當然了,也沒有人想甘心的放過一個孽種,所以四個兒子都是憤憤的表情,終究誰也不表態。
還是壽春公主說了,道:“兒臣在五哥大婚一個月之後,便和駙馬迴了柳家的祖籍,直到七弟大婚之前方歸,當年衛王府中事,要細查怕也是查不明白。”
總之,孫氏是怎麽看待衛王這個丈夫的,孫氏是怎麽懷上趙崇鴻這個兒子的,隻有當事的人最清楚了。而這樣的醜事,就算把孫氏身邊的人全部抓起來嚴刑拷打一遍,也是查不清楚了。孫氏事發,她身邊的人得全部連坐處死,不知道是該死,揭發指控就更該死了,嚴刑拷打一遍,還有屈打成招一說。這樣的事就算拷打孫氏本人,她要是個軟骨頭的,你說什麽就是什麽,她要是副硬骨頭,為了兒子,她當然是一口咬死了,趙崇鴻必須是衛王的兒子。
景王做出思慮再三的模樣,緩緩的說道:“還是問問五哥吧。自己的枕邊人,他或許是最受愚弄的一個,又或許是,最清醒明白的一個。”
壽春公主看禦座上的父皇臉色很不好,遲疑道:“六哥是為難五哥了。”
“怎麽就為難了?”景王好似不經意的看著趙彥恆道:“曾幾何時,七弟好像說過,不要把五哥當一個……當一個傻子,不要自以為是的,什麽人什麽事都替五哥安排了,五哥的心裏,清楚的很。”
景王都點名了,趙彥恆自然站出來,看著禦座上醞釀著暴怒的皇上道:“父母兒女,除了生育之恩,還有養育之情。五哥這兩年,是知道自己有了兒子,做了父親的,此情,五哥若是不能割舍,成全了他們的父子情誼,又有何妨。”
吳王和荊王聽得啞然。
趙彥恆的意思,是隻要衛王還要趙崇鴻這個兒子,那就繼續父子關係,血緣什麽的,就不再追究。
依照衛王的心意,話說得難聽一點,衛王真要是個有魅力,有手段的男人,也不會讓衛王妃戴上了綠帽子,那就是一個傻子,這樣的事情,就真讓衛王做主了?
吳王和荊王,在內心深處多多少少還是輕慢這個傻了的兄弟,不過他們並不想惹上這樁麻煩事,就閉緊了嘴巴不發一聲。
景王失笑,又正正經經的向皇上拱手道:“兒臣附議……”反正皇室也不是供養不起一個人,隻要是趙彥恆說的,他都附議。
皇上看著他的六子七子,怎麽看都是堵心的。但是皇上想想自己,就更加堵心了。
趙彥恆曾經說過的,景王剛才重複的,不要自以為是的,替衛王安排好了,這話就是狠狠的扇了皇上的臉。要知道當年衛王是不想娶王妃,是皇上廢了好一番功夫把孫氏挑了出來,數次苦口婆心的和他的傻兒子道,我給你選的媳婦,是怎麽怎麽的好,溫順體貼,又嚴肅的說道,皇家的男子不是娶不上媳婦的,二十好幾了,不能一直當光棍。就那麽軟硬兼施的,衛王才順順利利的完成了他的大婚,成全了皇室的體麵。
衛王,完全是順從了皇上的心意,才接納了孫氏。
孝順孝順,比起禦座之下這幾個兒子,衛王真是孝順的好兒子。
那麽孝順的兒子啊,他給兒子找了一個怎樣的媳婦。
那麽想一想,皇上自己都想扇自己的臉。
當然,皇上是萬萬做不出自打嘴巴的事,他就是氣得狠了,氣得臉色發青,眼前忽的黑了一下,然後一聲悶咳,吐出來一口黑血。
“父皇!”
“父皇!”
“父皇!”
四子一女,都是臉色大變的焦急模樣,紛紛聚攏過來,趙彥恆對著門外高喊一聲:“快宣太醫。”
壽春公主跪在皇上的腳邊,搶著領罪道:“父皇,沒有關照好五哥,是兒臣無能!”
“出去!”皇上一掌拍在禦桌上,一手捂嘴黑著臉怒道:“你們都給朕出去。”
這是天子之怒。
天家的骨肉,既是父子,也是君臣。
君主盛怒,兒女們也隻能懷著敬畏和關切退了出去。
出了昭德殿,趙彥恆扶著壽春公主走下丹犀,景王落在後頭,麵無表情。
景王的內心裏,在暢想著什麽?
皇上失了周思道,將不久於人世!
孫玉燕失血過多,身體虛弱以至於一句話都說不完整。她喘著氣倒迴床榻,眯著眼睛虛汗流淌下來,其間夾雜了她的淚水。
吳王妃和景王妃對視了一眼,吳王妃急忙忙的對壽春公主說道:“三妹,我這一無所知的……我還以為你是因為石氏去世之故,太過刁難了……刁難了孫氏,是我錯怪你了。”
這話是把壽春公主作為小姑子的刁蠻也說出來了,景王妃未曾不是這麽想,如今孫玉燕的事雖然還沒有個定論,涉及到王妃淫|亂的醜聞,景王妃也不想過多的觸及,羞愧的說了一句:“我也錯怪了你,改日再來向你賠禮。”
吳王妃景王妃幾乎是掩麵而去,曹夫人和孫玉芝還木愣愣的站著,進進不是,退退不是。而壽春公主也不和她們糾纏,著人將她們軟禁在了衛王府中。
“吳王府,荊王府,景王府,曹家,孫家。”壽春公主憤恨的說道:“她們今天一番作態,是在看本公主的笑話啊!”
昨天壽春公主府遭到了重創,從結果來看,這顯然是有一股勢力在以孫氏淫|亂做餌,請壽春公主入甕。壽春公主入了甕中,襄王也難獨善其身。時局如此的驚心動魄,李斐還是鎮定的,安慰壽春公主道:“不要遷怒二嫂她們。王爺與我,可以說是夫妻相和了,我的娘家人進了妙峰山,我也是不知道的。二嫂她們,也管不到男人們的事。”
壽春公主逐默而不語,從衛王府的側門,迴到了公主府。她來孫玉燕病榻一遭,完全是太過惱恨的緣故,而去逞一逞口舌之快,如今痛快過了,壽春公主要進宮去了,向皇上麵呈一切。出府的腳步很是遲緩,壽春公主握著李斐的手苦笑道:“衛王府,我的公主府,現在都是人心惶惶的,你幫著我看顧著些。我是個不好相與的小姑子,莫說二嫂這樣說我,六嫂和你應該沒少那麽想我,如今五哥心裏,對我也是有些意見的。我是驕橫刁蠻了些,這不需要辯解。五哥他……他實在不好,你不能勸就不必勉強了,你能勸的話,就多開導他幾句。”
李斐一一點頭,輕柔的聲音說道:“公主殿下有些許瑕疵,也還算是一位有當擔的人。”
壽春公主堪笑而去。
吳王荊王景王襄王,在壽春公主入宮之後,也都相繼入宮。
昭德殿上,荊王真真是氣煞了,罵道:“當今我朝的公主們都教養得三從四德了,除了駙馬再沒別個男人,孫氏一個做王妃的,她竟敢……本王要親手斬殺了她。”
兄弟之情就是那麽微妙,聽到五弟帶了綠帽子,荊王就如同自己帶了綠帽子一般冒火。
吳王側身看著壽春公主道:“孫氏已經認罪了嗎?”
壽春公主的臉上是悲戚的,說道:“我昨天派出去的頭一批侍衛,十之存三,其中四人屍骨不存。我隻是想討要一個道人而已,我府中精銳便遭到了屠殺,孫氏不認罪,也由不得她抵賴。”
趙彥恆冷靜的道:“孫氏,是育有子嗣的人。”
孫玉燕怎麽可能認罪,莫說她一旦認罪,曹家孫家完了,她自己身敗名裂,她的後嗣,也是要為此蒙羞的。孫玉燕兩年前生下了一個兒子,皇上不久前賜名為趙崇鴻。為了自己的兒子,隻要不是捉奸在床,孫玉燕怎麽會承認自己不貞。
景王不發一言。他比襄王,比壽春公主,更早知道孫氏的醜事。甚至於,讓石氏撞破了孫氏和那個叫惠空的道士密會一事,也是他在暗中推動。
所有人都是他的棋子,如今棋局擺得與他預想的有所出入,也大體算是可以了。
禦座上的帝王將兒子們一個個看過來,孫玉燕是必死無疑了,還有孫玉燕生下的趙崇鴻,皇上問道:“你們說說看,孫氏之子,到底是不是老五的兒子?”
皇宮和王府都會用內侍,這原本就是出於保持皇室血脈純真的需要。做母親的不能保持忠貞,近而懷疑上她所出子嗣的血統,也就不是什麽欲加之罪,疑心病重。誠如壽春公主所言的,道士惠空,他自幼是出入曹家的,他和孫氏的私情,還在孫氏成為衛王妃之前,那麽在三年之前,在孫氏懷上孩子的時候,真是鬼知道她那個孩子是怎麽懷上的。
偏偏從容貌上來看,趙崇鴻還肖像其母,至於和衛王有幾分相似,和已經被羈押在內府密牢裏的惠空道士有幾分相似,這還真是說不好。
有些兒子一眼就可以看出是我兒子,比如皇上和景王,長得就很有父子相。有些兒子是真的沒有樣貌上的緣分,比如皇上和趙彥恆,趙彥恆肖像他的生母淑妃。
皇上這一問,四個兒子沒有一個出聲。
沒有一個兒子想去承擔誤殺皇孫的風險,當然了,也沒有人想甘心的放過一個孽種,所以四個兒子都是憤憤的表情,終究誰也不表態。
還是壽春公主說了,道:“兒臣在五哥大婚一個月之後,便和駙馬迴了柳家的祖籍,直到七弟大婚之前方歸,當年衛王府中事,要細查怕也是查不明白。”
總之,孫氏是怎麽看待衛王這個丈夫的,孫氏是怎麽懷上趙崇鴻這個兒子的,隻有當事的人最清楚了。而這樣的醜事,就算把孫氏身邊的人全部抓起來嚴刑拷打一遍,也是查不清楚了。孫氏事發,她身邊的人得全部連坐處死,不知道是該死,揭發指控就更該死了,嚴刑拷打一遍,還有屈打成招一說。這樣的事就算拷打孫氏本人,她要是個軟骨頭的,你說什麽就是什麽,她要是副硬骨頭,為了兒子,她當然是一口咬死了,趙崇鴻必須是衛王的兒子。
景王做出思慮再三的模樣,緩緩的說道:“還是問問五哥吧。自己的枕邊人,他或許是最受愚弄的一個,又或許是,最清醒明白的一個。”
壽春公主看禦座上的父皇臉色很不好,遲疑道:“六哥是為難五哥了。”
“怎麽就為難了?”景王好似不經意的看著趙彥恆道:“曾幾何時,七弟好像說過,不要把五哥當一個……當一個傻子,不要自以為是的,什麽人什麽事都替五哥安排了,五哥的心裏,清楚的很。”
景王都點名了,趙彥恆自然站出來,看著禦座上醞釀著暴怒的皇上道:“父母兒女,除了生育之恩,還有養育之情。五哥這兩年,是知道自己有了兒子,做了父親的,此情,五哥若是不能割舍,成全了他們的父子情誼,又有何妨。”
吳王和荊王聽得啞然。
趙彥恆的意思,是隻要衛王還要趙崇鴻這個兒子,那就繼續父子關係,血緣什麽的,就不再追究。
依照衛王的心意,話說得難聽一點,衛王真要是個有魅力,有手段的男人,也不會讓衛王妃戴上了綠帽子,那就是一個傻子,這樣的事情,就真讓衛王做主了?
吳王和荊王,在內心深處多多少少還是輕慢這個傻了的兄弟,不過他們並不想惹上這樁麻煩事,就閉緊了嘴巴不發一聲。
景王失笑,又正正經經的向皇上拱手道:“兒臣附議……”反正皇室也不是供養不起一個人,隻要是趙彥恆說的,他都附議。
皇上看著他的六子七子,怎麽看都是堵心的。但是皇上想想自己,就更加堵心了。
趙彥恆曾經說過的,景王剛才重複的,不要自以為是的,替衛王安排好了,這話就是狠狠的扇了皇上的臉。要知道當年衛王是不想娶王妃,是皇上廢了好一番功夫把孫氏挑了出來,數次苦口婆心的和他的傻兒子道,我給你選的媳婦,是怎麽怎麽的好,溫順體貼,又嚴肅的說道,皇家的男子不是娶不上媳婦的,二十好幾了,不能一直當光棍。就那麽軟硬兼施的,衛王才順順利利的完成了他的大婚,成全了皇室的體麵。
衛王,完全是順從了皇上的心意,才接納了孫氏。
孝順孝順,比起禦座之下這幾個兒子,衛王真是孝順的好兒子。
那麽孝順的兒子啊,他給兒子找了一個怎樣的媳婦。
那麽想一想,皇上自己都想扇自己的臉。
當然,皇上是萬萬做不出自打嘴巴的事,他就是氣得狠了,氣得臉色發青,眼前忽的黑了一下,然後一聲悶咳,吐出來一口黑血。
“父皇!”
“父皇!”
“父皇!”
四子一女,都是臉色大變的焦急模樣,紛紛聚攏過來,趙彥恆對著門外高喊一聲:“快宣太醫。”
壽春公主跪在皇上的腳邊,搶著領罪道:“父皇,沒有關照好五哥,是兒臣無能!”
“出去!”皇上一掌拍在禦桌上,一手捂嘴黑著臉怒道:“你們都給朕出去。”
這是天子之怒。
天家的骨肉,既是父子,也是君臣。
君主盛怒,兒女們也隻能懷著敬畏和關切退了出去。
出了昭德殿,趙彥恆扶著壽春公主走下丹犀,景王落在後頭,麵無表情。
景王的內心裏,在暢想著什麽?
皇上失了周思道,將不久於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