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可以理解成喜怒無常,反複不定,猶豫不決,李斐在表情上表示理解,一看門外日頭已經西垂下來,視線再飄到桌案上,定了一下,即刻的收迴了眼神,和宋多福一同離開襄王府。
趙彥恆抱了小箱子到桌案前,預備把東西整理謄抄一邊,桌麵上被那張未完成的畫作占據,趙彥恆眼銳,看得出來覆蓋在畫上的素帕被人動過。
記憶深處的美人似潮起潮落,趙彥恆總有那麽一陣子特別想念她,尤其是那一天在佛堂前被朱妙華厲指了出來。
朱妙華說得沒有錯,一個人就是生活中的經曆鍛造出來,少了那曆經大變的三年,現在的李斐和前世的李斐,少女的李斐和婦人的李斐,確實略有不同,此間不同之處隻可意會不可言傳。
趙彥恆不是在惆悵,隻是冷靜的認清楚了這樣的現實,自個把那幅未完成的畫作收了起來,騰出空地兒先謄抄單子,翌日送到內府。
十日之後,皇家聘襄王妃的定禮下在宣國公府,一抬一抬,從茶餅糕點到綾羅綢緞到金銀玉器,雖然把一個院子停得滿滿當當,眾人拿去年衛王景王定正妃下的聘禮比較,襄王的擺場也沒有越過了兩位哥哥去。
父親家裏,母親家裏,李斐對開了各住一半,幾天熱鬧之後依然迴到平康街的李家,恰好李薑也在,屋內放著好幾箱皮料子,李薑拿了單子在和李月對銀子,李斐輕步走來,坐在旁邊聽了。
宣國公府都沒有當家主母了,那邊一片好意,全權交給李月籌備女兒嫁妝的事,李月不耐煩和那邊接觸,把李薑提溜出來兩邊跑,能者多勞,李薑有膽色有眼力嘴皮子利索,這些日子在宣國公府挑挑揀揀,又拿著銀子到處買買買,把一抬抬的嫁妝碼出來。
“你好些天不著家,今天我不留你了,斐兒送送你二姐。”
李薑已經兩頭跑了,一時就顧不得自己的小家,已經在姑姑家裏住了好些天,李月自是懂得年輕小夫妻的蜜裏調油,讓李薑迴去陪樂曦。
李斐和李薑並排出屋,李薑緊緊的挨了過來,鬼鬼祟祟的問:“不會是我的眼兒差了,陳校尉對姑姑,姑姑對陳校尉,都有那個意思不?”
“我這些天不在家,你看見了什麽?”李斐低下頭來問。
李薑碰了碰發髻上一簇七朵的垂絲海棠,道:“你看屋裏的那捧花,花開不敗,天天一早就送來,說是山賊出身,怎麽那麽有意趣?”
陳介琪是天天給李月送花,不是花折了一大把撈個瓶子裝上就完事,容器的質地,花卉的種類,顏色的搭配,整體的結構,都很有講究,比如今天的容器是一個翠竹質地的雙隔筒,用了九支佛焰苞漏鬥狀的馬蹄蓮,一支一個色,由孔雀芋頭和孔雀草點綴著,九枝馬蹄蓮安排在上中下三段,布局特異,近是一景兒遠是一景兒,自有賞玩的樂趣。
別說是隨手弄的,怎麽插花是一種很有閑心雅致的學問,玩得深了就是一種學問,一個山賊還能有這種熏陶?
李斐立住了,輕聲道:“陳校尉和母親交代了,說他曾經是臥佛寺的記名弟子,佛前供花,供花是因,得到佛的授記是果,他會侍弄花葉也是應會的。”
“難怪他的氣度別致……”李薑默默念叨,做了佛門的記名弟子又去做了山賊?好在李薑是有見識的,佛要真能普度了眾人,天下便無事了,世事紛擾,哪裏有淨土。
李斐把李薑的手抓在手裏,自己先忐忑了,問道:“你覺得那人怎麽樣?”
“這話問得大了,你要我說什麽?”李薑抿嘴笑,道:“臉蛋俊俏,身子健碩,論外貌比曦哥還強呢,最多的我就沒有這個眼力了,我才幾歲有什麽經過見過的,那一位本來就年長,聚起多少人來成夥兒敢和朝廷別苗頭,那樣的人,我是看不出來。”
李斐的本意是要問陳介琪的人品怎麽樣,但是日久見人心,或者遇見個道行深的,日久也見不到人心,人品是難參透的,李斐苦笑道:“我這些天總是患得患失的,是我焦慮了。”
“看你操心的。”李薑富有深意,爽朗的笑著道:“你還不懂事呢。”
李斐品咂了一番,才羞紅了臉道:“我是不懂事,才來和你請教。”
不懂事,是不懂男女魚水之歡的性事,李月李薑是婦人,李斐還是處子,這怎麽能說得明白?李薑搖搖頭,坦坦蕩蕩的道:“婚前我是由姑姑教導的,那種事你也沒幾天了,姑姑自會和你細細的說清楚。依我的意思,這種事你也別操心太過,小孩兒是永遠不會理解大人的興趣……和性趣?”
這種葷話隻能點到即止,李斐畢竟是沒有真刀真槍的來過一迴,沒有真正享受過,不懂這裏頭的誘惑,倒被聽得迷茫又羞澀,逐閉緊了嘴巴,把李薑送出門。
迴到屋來,宋多福正在李月麵前,她給李月做了一件鵝黃色刻絲綢衫,李月收了晚輩的孝敬,正說道:“……以後可別做得那麽精致了,費工夫。”
宋多福斜斜的坐在官帽椅上,頷首笑和,見到李斐進來,告辭出去。
李月看著晃動的門簾道:“也就一年,多福大變了樣子,懂事了許多。”
這一年宋多福是被打入低穀,又直衝雲霄,這樣的跌宕當然知曉了許多的事理,而且自己的見識和學識都長了不少,現在一舉一動都有了大家閨秀的氣度,隻是說到‘懂事’李斐不由胡思亂想,又不解其味。
“斐兒?”李月看出了李斐的魂不守舍。
李斐對上母親的目光,散發了思維。關於男女性事,怕移了性情,家裏人誰也不會提前告訴她,所以在遇到趙彥恆之前,李斐所知道的,就是‘一番紅被翻浪’,至於怎麽浪就沒往深想了;遇到趙彥恆之後,特別是見識過趙彥恆的熱情,手被迫觸過那玩意兒之後,老實說李斐內心是有點驚歎的,原來男人身上還有一個可長可短可硬可軟,那麽奇特的一個物件,但是那個物件……咳咳,長得實在太醜……咳咳,那東西原來是幹嘛的,別扭的很,李斐實在是喜歡趙彥恆這個人,又受不了他的軟磨硬泡才忍著羞意去遷就他。
真的是遷就。
可是二姐說起來,好快樂的樣子。
李薑點出了李斐從來沒有考慮到的一個方麵,李斐整個人都淩亂了。
“這是怎麽了?”李月關切的摸著李斐的臉,道:“臉紅得那麽厲害?”
“紅了嗎?”李斐驚慌的捂著兩邊的臉頰,都想挖個坑把自己埋起來。
李月深究了自己女兒幾眼,孩子大了都有心事了,李月也沒有刨根問底的,隻是把宣國公府發生的事,和煦的和李斐說道:“以後你不必在那府裏為我出頭,和那邊有關的長輩們,說得中聽你就聽,說不中聽你就當耳旁風,你就當個聾子都可以,隻別惱到心裏去。”
“我沒惱。”李斐雙眼全是對李月的依戀,道:“我隻聽娘的。”
李月覺得女兒這個脾氣有點擰,不過隻有一個母親養大的孩子性子上本來就容易擰著,以後有了丈夫有了孩子,眼裏的人多了就好了。
“夫人……”李斐就那麽一直膩在母親的身上,偶爾說上兩句話,魏嫂進來道:“宋老爺宋太太和宋小哥兒來了。”
是宋多福的父母和弟弟突然的冒出來,李斐一臉的驚喜。
算算日子他們也要上京一趟的,李月倒是神色如常,道:“請宋姑娘去。”
魏嫂笑道:“已經請過了,請了宋姑娘才來迴夫人,宋姑娘正迎父母去了。”
李斐端端正正的坐好,很快哭笑聲兒就傳來,宋多福和宋太太臉上都掛著淚,四歲的宋小弟抓著宋多福的裙擺,仰著大腦袋一直看著姐姐。宋老爺撩了下衣袍,要給李斐行叩拜大禮,李斐現在已經是半個襄王妃了,而他隻是一介草民,跪拜是應該的。
“不用多禮了。”李斐站起來,彎腰摸摸宋小弟黑亮的額頭道:“我是李三姐,你個小豆丁,還記得我嗎?”
宋小弟才虛四歲,兩位姐姐走了大半年,自己的親姐姐還有點印象,眼前這個漂亮的李三姐已經不記得了,所以躲到了宋多福裙子後頭。
“看座吧。”兩家在微末相交,已經有十年以上的交情了,宋老爺宋太太坐下來,宋多福抱著弟弟坐下來,李月才問道:“你們是怎麽上來的?”
宋太太滿麵堆笑,宋老爺也是如此,笑道:“是程家安排的人,派了四個護衛年初到家,過了年初八我們從昆明啟程,一路都是住驛站,前前後後安排得妥妥帖帖。”
宋多福眼角還夾著淚,看著女兒感慨道:“京城的水土真真養人,大半年不見,多福臉兒都白淨了好多。”
“哪裏隻有臉白了。”宋老爺想把女兒誇成一朵花,隻是矜持著道:“以前那麽散漫的一個丫鬟,現在掰了掰,規規矩矩了,這樣才勉強配得上程大人。”
“爹!”宋多福急了,道:“有這麽說女兒的嘛。”
宋太太是寵孩子的,亦是高興,道:“是大不一樣了,京城是盤龍之地,至尊至貴,我們女兒都沾著富貴之氣了。”
趙彥恆抱了小箱子到桌案前,預備把東西整理謄抄一邊,桌麵上被那張未完成的畫作占據,趙彥恆眼銳,看得出來覆蓋在畫上的素帕被人動過。
記憶深處的美人似潮起潮落,趙彥恆總有那麽一陣子特別想念她,尤其是那一天在佛堂前被朱妙華厲指了出來。
朱妙華說得沒有錯,一個人就是生活中的經曆鍛造出來,少了那曆經大變的三年,現在的李斐和前世的李斐,少女的李斐和婦人的李斐,確實略有不同,此間不同之處隻可意會不可言傳。
趙彥恆不是在惆悵,隻是冷靜的認清楚了這樣的現實,自個把那幅未完成的畫作收了起來,騰出空地兒先謄抄單子,翌日送到內府。
十日之後,皇家聘襄王妃的定禮下在宣國公府,一抬一抬,從茶餅糕點到綾羅綢緞到金銀玉器,雖然把一個院子停得滿滿當當,眾人拿去年衛王景王定正妃下的聘禮比較,襄王的擺場也沒有越過了兩位哥哥去。
父親家裏,母親家裏,李斐對開了各住一半,幾天熱鬧之後依然迴到平康街的李家,恰好李薑也在,屋內放著好幾箱皮料子,李薑拿了單子在和李月對銀子,李斐輕步走來,坐在旁邊聽了。
宣國公府都沒有當家主母了,那邊一片好意,全權交給李月籌備女兒嫁妝的事,李月不耐煩和那邊接觸,把李薑提溜出來兩邊跑,能者多勞,李薑有膽色有眼力嘴皮子利索,這些日子在宣國公府挑挑揀揀,又拿著銀子到處買買買,把一抬抬的嫁妝碼出來。
“你好些天不著家,今天我不留你了,斐兒送送你二姐。”
李薑已經兩頭跑了,一時就顧不得自己的小家,已經在姑姑家裏住了好些天,李月自是懂得年輕小夫妻的蜜裏調油,讓李薑迴去陪樂曦。
李斐和李薑並排出屋,李薑緊緊的挨了過來,鬼鬼祟祟的問:“不會是我的眼兒差了,陳校尉對姑姑,姑姑對陳校尉,都有那個意思不?”
“我這些天不在家,你看見了什麽?”李斐低下頭來問。
李薑碰了碰發髻上一簇七朵的垂絲海棠,道:“你看屋裏的那捧花,花開不敗,天天一早就送來,說是山賊出身,怎麽那麽有意趣?”
陳介琪是天天給李月送花,不是花折了一大把撈個瓶子裝上就完事,容器的質地,花卉的種類,顏色的搭配,整體的結構,都很有講究,比如今天的容器是一個翠竹質地的雙隔筒,用了九支佛焰苞漏鬥狀的馬蹄蓮,一支一個色,由孔雀芋頭和孔雀草點綴著,九枝馬蹄蓮安排在上中下三段,布局特異,近是一景兒遠是一景兒,自有賞玩的樂趣。
別說是隨手弄的,怎麽插花是一種很有閑心雅致的學問,玩得深了就是一種學問,一個山賊還能有這種熏陶?
李斐立住了,輕聲道:“陳校尉和母親交代了,說他曾經是臥佛寺的記名弟子,佛前供花,供花是因,得到佛的授記是果,他會侍弄花葉也是應會的。”
“難怪他的氣度別致……”李薑默默念叨,做了佛門的記名弟子又去做了山賊?好在李薑是有見識的,佛要真能普度了眾人,天下便無事了,世事紛擾,哪裏有淨土。
李斐把李薑的手抓在手裏,自己先忐忑了,問道:“你覺得那人怎麽樣?”
“這話問得大了,你要我說什麽?”李薑抿嘴笑,道:“臉蛋俊俏,身子健碩,論外貌比曦哥還強呢,最多的我就沒有這個眼力了,我才幾歲有什麽經過見過的,那一位本來就年長,聚起多少人來成夥兒敢和朝廷別苗頭,那樣的人,我是看不出來。”
李斐的本意是要問陳介琪的人品怎麽樣,但是日久見人心,或者遇見個道行深的,日久也見不到人心,人品是難參透的,李斐苦笑道:“我這些天總是患得患失的,是我焦慮了。”
“看你操心的。”李薑富有深意,爽朗的笑著道:“你還不懂事呢。”
李斐品咂了一番,才羞紅了臉道:“我是不懂事,才來和你請教。”
不懂事,是不懂男女魚水之歡的性事,李月李薑是婦人,李斐還是處子,這怎麽能說得明白?李薑搖搖頭,坦坦蕩蕩的道:“婚前我是由姑姑教導的,那種事你也沒幾天了,姑姑自會和你細細的說清楚。依我的意思,這種事你也別操心太過,小孩兒是永遠不會理解大人的興趣……和性趣?”
這種葷話隻能點到即止,李斐畢竟是沒有真刀真槍的來過一迴,沒有真正享受過,不懂這裏頭的誘惑,倒被聽得迷茫又羞澀,逐閉緊了嘴巴,把李薑送出門。
迴到屋來,宋多福正在李月麵前,她給李月做了一件鵝黃色刻絲綢衫,李月收了晚輩的孝敬,正說道:“……以後可別做得那麽精致了,費工夫。”
宋多福斜斜的坐在官帽椅上,頷首笑和,見到李斐進來,告辭出去。
李月看著晃動的門簾道:“也就一年,多福大變了樣子,懂事了許多。”
這一年宋多福是被打入低穀,又直衝雲霄,這樣的跌宕當然知曉了許多的事理,而且自己的見識和學識都長了不少,現在一舉一動都有了大家閨秀的氣度,隻是說到‘懂事’李斐不由胡思亂想,又不解其味。
“斐兒?”李月看出了李斐的魂不守舍。
李斐對上母親的目光,散發了思維。關於男女性事,怕移了性情,家裏人誰也不會提前告訴她,所以在遇到趙彥恆之前,李斐所知道的,就是‘一番紅被翻浪’,至於怎麽浪就沒往深想了;遇到趙彥恆之後,特別是見識過趙彥恆的熱情,手被迫觸過那玩意兒之後,老實說李斐內心是有點驚歎的,原來男人身上還有一個可長可短可硬可軟,那麽奇特的一個物件,但是那個物件……咳咳,長得實在太醜……咳咳,那東西原來是幹嘛的,別扭的很,李斐實在是喜歡趙彥恆這個人,又受不了他的軟磨硬泡才忍著羞意去遷就他。
真的是遷就。
可是二姐說起來,好快樂的樣子。
李薑點出了李斐從來沒有考慮到的一個方麵,李斐整個人都淩亂了。
“這是怎麽了?”李月關切的摸著李斐的臉,道:“臉紅得那麽厲害?”
“紅了嗎?”李斐驚慌的捂著兩邊的臉頰,都想挖個坑把自己埋起來。
李月深究了自己女兒幾眼,孩子大了都有心事了,李月也沒有刨根問底的,隻是把宣國公府發生的事,和煦的和李斐說道:“以後你不必在那府裏為我出頭,和那邊有關的長輩們,說得中聽你就聽,說不中聽你就當耳旁風,你就當個聾子都可以,隻別惱到心裏去。”
“我沒惱。”李斐雙眼全是對李月的依戀,道:“我隻聽娘的。”
李月覺得女兒這個脾氣有點擰,不過隻有一個母親養大的孩子性子上本來就容易擰著,以後有了丈夫有了孩子,眼裏的人多了就好了。
“夫人……”李斐就那麽一直膩在母親的身上,偶爾說上兩句話,魏嫂進來道:“宋老爺宋太太和宋小哥兒來了。”
是宋多福的父母和弟弟突然的冒出來,李斐一臉的驚喜。
算算日子他們也要上京一趟的,李月倒是神色如常,道:“請宋姑娘去。”
魏嫂笑道:“已經請過了,請了宋姑娘才來迴夫人,宋姑娘正迎父母去了。”
李斐端端正正的坐好,很快哭笑聲兒就傳來,宋多福和宋太太臉上都掛著淚,四歲的宋小弟抓著宋多福的裙擺,仰著大腦袋一直看著姐姐。宋老爺撩了下衣袍,要給李斐行叩拜大禮,李斐現在已經是半個襄王妃了,而他隻是一介草民,跪拜是應該的。
“不用多禮了。”李斐站起來,彎腰摸摸宋小弟黑亮的額頭道:“我是李三姐,你個小豆丁,還記得我嗎?”
宋小弟才虛四歲,兩位姐姐走了大半年,自己的親姐姐還有點印象,眼前這個漂亮的李三姐已經不記得了,所以躲到了宋多福裙子後頭。
“看座吧。”兩家在微末相交,已經有十年以上的交情了,宋老爺宋太太坐下來,宋多福抱著弟弟坐下來,李月才問道:“你們是怎麽上來的?”
宋太太滿麵堆笑,宋老爺也是如此,笑道:“是程家安排的人,派了四個護衛年初到家,過了年初八我們從昆明啟程,一路都是住驛站,前前後後安排得妥妥帖帖。”
宋多福眼角還夾著淚,看著女兒感慨道:“京城的水土真真養人,大半年不見,多福臉兒都白淨了好多。”
“哪裏隻有臉白了。”宋老爺想把女兒誇成一朵花,隻是矜持著道:“以前那麽散漫的一個丫鬟,現在掰了掰,規規矩矩了,這樣才勉強配得上程大人。”
“爹!”宋多福急了,道:“有這麽說女兒的嘛。”
宋太太是寵孩子的,亦是高興,道:“是大不一樣了,京城是盤龍之地,至尊至貴,我們女兒都沾著富貴之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