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問沒個前因後果,張嘴就問,朱妙華都被問懵的,道:“七爺是在過問女尼之事嗎?”
趙彥恆的雙眼定在朱妙華的身上,道:“釋迦摩尼的成佛日,和尚在這一天剃度的比較多,尼姑應該也如此吧?”
“是……是有十餘位居士在今天剃度出家。”
趙彥恆實則是很有威勢的,一件事過問第一遍,問過第二遍,也沒有第三遍了,他心裏就把對方打死了。這是根深在朱妙華心底的懊悔,這是朱妙華習慣的,趙彥恆帶給她的壓迫,所以她唿吸一緊,就那麽老實的時問時答了。
範慎看著趙彥恆,麵上就有些古怪了。他一個親王,張口就問尼姑,這個開口和問妓|女是一樣尷尬的,不是說所有的尼姑和妓|女下賤,手握著佛珠操著賤業,能在釋迦摩尼的成佛日在潭柁庵剃度出家,這十幾位居士,是真正看破了紅塵,且已經有了一定的佛法修為,已經準備好傾盡餘生侍奉佛祖的人,這是真正的尼姑,這樣的尼姑是受人尊敬的,而今她們剃度之後將得到尼錄司頒發的度牒,這是得到了僧俗兩界的承認,餘生修行可以得到朝廷的供奉。這些人已經超脫了,頓悟了,即將和前程往事斷個幹幹淨淨,這種時候是最平靜的,襄王這個困在功名利祿紅塵美酒的大俗人,問尼姑幹什麽?問落發了沒有?這是要用俗世之力幹涉方外之事嗎?
之前趙彥恆就在和範慎討論政務上的事,所以範慎自然就想到了,趙彥恆是要做點兒什麽,做什麽呢?
朱妙華看見範慎古怪的神情,心裏頓時懊悔不跌,她也迴過神來了,她怎麽就迫於了趙彥恆的壓力,他問她就答了,這事怕是必然還有後續,她和一個王爺說十幾個即將出家的女子幹什麽,潭柁庵就在眼前,她這麽老實的迴答了幹什麽,趙彥恆自可以問主持去,所以朱妙華反應過來,雖則頓了一下,又說道:“這些居士都是通過層層勘核的,若有疑慮的地方,七爺現在還來得及向主持詢問。”
一個讀書人考中了秀才可以免掉稅賦,出家人也沒有稅賦,所以一個真正的出家人抵一個秀才,所以有多少人想借著出家之名逃脫朝廷的稅賦,而僧錄司尼錄司每年頒發的度牒,少之又少,這裏麵的貓膩,比科舉場上的還多。趙彥恆繼位的第二年,就清查所有的僧尼,強迫一萬人多人還俗,
“隻有十餘位。”趙彥恆幾乎是自言自語,站起來道:“我確實需要詢問主持,你們也一同過去做個見證。”
趙彥恆一站,其他人也跟著站起來,李斐不知道趙彥恆要搞什麽名堂,但是麵上淡然冷靜。
範慎是看向朱妙華,他看著是個粗心的樣子,對朱妙華的話,卻句句放在心上,關切的道:“不是說有點兒頭暈,這會兒可還撐得住?”
親王麵前,這人就是暈倒在地上,也得跟著拖走。趙彥恆看過來,一雙黑眸烏沉淩厲,嘴上說暈就暈,可是身體並不能立馬配合起來,朱妙華麵色紅潤,實不像身子不適的樣子,那麽隻有一種情況,朱妙華心緒了,這眼高於頂狂妄自大的女人心虛幹什麽?趙彥恆以戲謔之心看著。
朱妙華撫著頭,借此避過趙彥恆的目光道:“現在沒什麽了,可能是剛才一路過來看著雪,突然進了篷子,眼兒有點恍惚。”
雪看多了是有這個症狀,當即晃過來就沒事了,趙彥恆很順手的先牽起李斐,抬頭走在前麵,往潭柁庵去了。
範慎和朱妙華緊跟在後,不知道朱妙華看見麵前兩位十指相扣是做何感想,反正範慎看得心猿意馬,手指蠢蠢欲動,突然的就抓住了朱妙華的手,太過突然了,女人的手哪裏是能被男子隨便握的,朱妙華第一反應就想甩掉,不過這個想法即使刹住,朱妙華告訴自己,這一世她就是這個丈夫了,因為趙彥恆就在眼前的那種憤懣,朱妙華緊緊的扣住了範慎的手。朱妙華的力道能有多大,在範慎的感受下就成了朱妙華緊張依順的迴應了他,他鬆出一口氣,頭轉過來還傻樂了。
真是傻!
到了庵門外,趙彥恆掏出了襄王印鑒。潭柁庵是不招待男香客,但是它在朝廷的管束之下,趙彥恆不是來拜菩薩的,他是依仗皇權過問佛門之事。
潭柁庵主持普寂迎出來,身後的小徒弟端著一個盤子,搭著大紅蟒緞經袱子,上麵是一疊薄錄,想來普寂師太現身之前已經打探過趙彥恆的來意,笑得和善,道:“七殿下,這些是今日剃度的十三位弟子的薄錄。”
薄錄有祖上三代的記錄,若是有過婚育的,還有丈夫後嗣的詳細記錄,然後本人平生的履曆和如今佛學上的修為,更是詳細敘述,最後還有一封自願出家的自願書。
董讓接過薄錄,捧到趙彥恆的麵前。
趙彥恆翻閱了,打開看一眼就合上,但是每一本都翻閱了,道:“把這些人請出來,本王要親自確人一下。”
趙彥恆都自稱本王了,這不是和你商量一下,這是王命。
普寂低聲吩咐了小徒弟,一會兒,十三位即將剃度出家的女子,身著青衣,粉黛不掃,金銀不飾,就那麽素著麵,披著發,目光平靜的走過來,十三個人雙手合十,身子微傾,念一句阿彌陀佛。
西南之地以前是佛教小國,李斐對比丘尼是存著敬重之心的,所以在十三位尼姑行禮的時候,李斐也同時雙手合十,抵在胸前還拜。
趙彥恆的姿態,高高的端著,很仔細的把十三位女子看過來,這十三位,最小的十五歲,最大的四十三歲,別人都以為趙彥恆是肆無忌憚的看著她們的臉,而實際上,趙彥恆的視線隻落在她們的頭發上。人吃不飽的時候,還有精力研究佛學?所以這十三位人,其實是過著優渥的日子,這種優渥是物質上的,也是精神上的,反應在身體裏,就是身心康健,由此,這些人的頭發也長得很好,烏黑濃密,幹淨光亮。
趙彥恆頗為滿意的點點頭,走迴來對普寂師太細細的道:“師太,待會兒為她們落發的時候,這麽好的頭發不要一段一段的絞掉了,從根上剪,一縷一縷的剪下來放置好,本王自有用處!”
李斐第一時間垂頭看見自己及腰的長發,她的頭發剪了半年多,如今也隻是披在肩後而已,所以這及腰的長發就是假髻。而且頭發這種東西,是身子的一部分,從別人的頭上剪落下來失去了身體的滋養,後天再如何細心養護,總是越發的暗淡幹枯,所以每兩個月,趙彥恆就要弄一批新的假髻給她。
李斐瞬間就明白了趙彥恆向普寂師太討要頭發的用意,這般做派雖然荒唐,但是這般荒唐是愛護她的容顏,她自然心有歡喜,動容不已,所以她就那麽低垂著頭,等著趙彥恆把這些頭發討要過來。
啊?
就算是活了六十多年,見識不凡,佛道不淺的普寂師太都沒繃住,露出了驚愕的表情,道:“七殿下,你是來要她們……我這些女弟子的頭發?”
這個王爺,收集尼姑的頭發,這是種什麽癖好。
不知道內情的,都要風中淩亂了。
“普寂師太身在佛門,可能不知道凡俗中的某些事。”趙彥恆和李斐站著位置中間,恰好橫亙了一個朱妙華,趙彥恆飽含柔情的目光穿過了朱妙華落在李斐身上,朗聲道:“李姑娘為我失去了秀發,這一世這兩年,如此青春嬌美的年華破了一角,無法立刻修複,我沒沒想到此,便心痛難當。歲月不可摧,所以我隻能盡心盡力為李姑娘遮掩一二。”
普寂師太注意到了,說這段話的時候,趙彥恆沒用‘本王’,我是‘我’。
“阿彌陀佛!”普寂師太闔眼念了一聲佛,再睜開眼,李斐和朱妙華都落入了她的視野。
頭發也是女子容貌的一部分,李斐和朱妙華都是得天獨厚的美人,那身段,那五官,本就在伯仲之間,如果是氣質和心性這種看不見實質的東西,那是蘿卜青菜各有所愛,能立竿見影分出高下的,隻有頭發了。
望月高髻,飾金點翠。
假的比不過真的,李斐這假髻,就是不如朱妙華的秀美靚麗,自然庸貴。
普寂師太頷首淺笑,收迴目光對趙彥恆緩緩的道:“七殿下不知道佛門的規矩,這落下來的頭發,是她們在紅塵最後一點情念,所以剃度之後,這些頭發都要在佛祖麵前焚毀,斷了此情,消了此念。”
情念?
朱妙華往後退了兩步,可以挨著範慎站著,可是此刻的情念如此的洶湧,變化成翻滾的怨氣,她要如何小心翼翼的掩藏。
朱妙華往後退了兩步,刻意挨著範慎站著,可是此刻的情念如此的洶湧,變化成翻滾的怨氣,她要如何小心翼翼的掩藏。
“這麽一點兒情念,隻有焚燒一途才能消斷嗎?”趙彥恆扶手而立,仰頭淺笑,雙眸猶如星子閃爍:“本王願捐糧食萬擔,請師太想辦法消了那點子情念。”
普寂師太沉默不語,這是得了便宜還賣乖了。
趙彥恆收斂了笑意,道:“佛門不是以普度眾生為己任,息其怨氣,長養慈悲。本王這一世沒有怨氣,也沒有慈悲。”
趙彥恆的雙眼定在朱妙華的身上,道:“釋迦摩尼的成佛日,和尚在這一天剃度的比較多,尼姑應該也如此吧?”
“是……是有十餘位居士在今天剃度出家。”
趙彥恆實則是很有威勢的,一件事過問第一遍,問過第二遍,也沒有第三遍了,他心裏就把對方打死了。這是根深在朱妙華心底的懊悔,這是朱妙華習慣的,趙彥恆帶給她的壓迫,所以她唿吸一緊,就那麽老實的時問時答了。
範慎看著趙彥恆,麵上就有些古怪了。他一個親王,張口就問尼姑,這個開口和問妓|女是一樣尷尬的,不是說所有的尼姑和妓|女下賤,手握著佛珠操著賤業,能在釋迦摩尼的成佛日在潭柁庵剃度出家,這十幾位居士,是真正看破了紅塵,且已經有了一定的佛法修為,已經準備好傾盡餘生侍奉佛祖的人,這是真正的尼姑,這樣的尼姑是受人尊敬的,而今她們剃度之後將得到尼錄司頒發的度牒,這是得到了僧俗兩界的承認,餘生修行可以得到朝廷的供奉。這些人已經超脫了,頓悟了,即將和前程往事斷個幹幹淨淨,這種時候是最平靜的,襄王這個困在功名利祿紅塵美酒的大俗人,問尼姑幹什麽?問落發了沒有?這是要用俗世之力幹涉方外之事嗎?
之前趙彥恆就在和範慎討論政務上的事,所以範慎自然就想到了,趙彥恆是要做點兒什麽,做什麽呢?
朱妙華看見範慎古怪的神情,心裏頓時懊悔不跌,她也迴過神來了,她怎麽就迫於了趙彥恆的壓力,他問她就答了,這事怕是必然還有後續,她和一個王爺說十幾個即將出家的女子幹什麽,潭柁庵就在眼前,她這麽老實的迴答了幹什麽,趙彥恆自可以問主持去,所以朱妙華反應過來,雖則頓了一下,又說道:“這些居士都是通過層層勘核的,若有疑慮的地方,七爺現在還來得及向主持詢問。”
一個讀書人考中了秀才可以免掉稅賦,出家人也沒有稅賦,所以一個真正的出家人抵一個秀才,所以有多少人想借著出家之名逃脫朝廷的稅賦,而僧錄司尼錄司每年頒發的度牒,少之又少,這裏麵的貓膩,比科舉場上的還多。趙彥恆繼位的第二年,就清查所有的僧尼,強迫一萬人多人還俗,
“隻有十餘位。”趙彥恆幾乎是自言自語,站起來道:“我確實需要詢問主持,你們也一同過去做個見證。”
趙彥恆一站,其他人也跟著站起來,李斐不知道趙彥恆要搞什麽名堂,但是麵上淡然冷靜。
範慎是看向朱妙華,他看著是個粗心的樣子,對朱妙華的話,卻句句放在心上,關切的道:“不是說有點兒頭暈,這會兒可還撐得住?”
親王麵前,這人就是暈倒在地上,也得跟著拖走。趙彥恆看過來,一雙黑眸烏沉淩厲,嘴上說暈就暈,可是身體並不能立馬配合起來,朱妙華麵色紅潤,實不像身子不適的樣子,那麽隻有一種情況,朱妙華心緒了,這眼高於頂狂妄自大的女人心虛幹什麽?趙彥恆以戲謔之心看著。
朱妙華撫著頭,借此避過趙彥恆的目光道:“現在沒什麽了,可能是剛才一路過來看著雪,突然進了篷子,眼兒有點恍惚。”
雪看多了是有這個症狀,當即晃過來就沒事了,趙彥恆很順手的先牽起李斐,抬頭走在前麵,往潭柁庵去了。
範慎和朱妙華緊跟在後,不知道朱妙華看見麵前兩位十指相扣是做何感想,反正範慎看得心猿意馬,手指蠢蠢欲動,突然的就抓住了朱妙華的手,太過突然了,女人的手哪裏是能被男子隨便握的,朱妙華第一反應就想甩掉,不過這個想法即使刹住,朱妙華告訴自己,這一世她就是這個丈夫了,因為趙彥恆就在眼前的那種憤懣,朱妙華緊緊的扣住了範慎的手。朱妙華的力道能有多大,在範慎的感受下就成了朱妙華緊張依順的迴應了他,他鬆出一口氣,頭轉過來還傻樂了。
真是傻!
到了庵門外,趙彥恆掏出了襄王印鑒。潭柁庵是不招待男香客,但是它在朝廷的管束之下,趙彥恆不是來拜菩薩的,他是依仗皇權過問佛門之事。
潭柁庵主持普寂迎出來,身後的小徒弟端著一個盤子,搭著大紅蟒緞經袱子,上麵是一疊薄錄,想來普寂師太現身之前已經打探過趙彥恆的來意,笑得和善,道:“七殿下,這些是今日剃度的十三位弟子的薄錄。”
薄錄有祖上三代的記錄,若是有過婚育的,還有丈夫後嗣的詳細記錄,然後本人平生的履曆和如今佛學上的修為,更是詳細敘述,最後還有一封自願出家的自願書。
董讓接過薄錄,捧到趙彥恆的麵前。
趙彥恆翻閱了,打開看一眼就合上,但是每一本都翻閱了,道:“把這些人請出來,本王要親自確人一下。”
趙彥恆都自稱本王了,這不是和你商量一下,這是王命。
普寂低聲吩咐了小徒弟,一會兒,十三位即將剃度出家的女子,身著青衣,粉黛不掃,金銀不飾,就那麽素著麵,披著發,目光平靜的走過來,十三個人雙手合十,身子微傾,念一句阿彌陀佛。
西南之地以前是佛教小國,李斐對比丘尼是存著敬重之心的,所以在十三位尼姑行禮的時候,李斐也同時雙手合十,抵在胸前還拜。
趙彥恆的姿態,高高的端著,很仔細的把十三位女子看過來,這十三位,最小的十五歲,最大的四十三歲,別人都以為趙彥恆是肆無忌憚的看著她們的臉,而實際上,趙彥恆的視線隻落在她們的頭發上。人吃不飽的時候,還有精力研究佛學?所以這十三位人,其實是過著優渥的日子,這種優渥是物質上的,也是精神上的,反應在身體裏,就是身心康健,由此,這些人的頭發也長得很好,烏黑濃密,幹淨光亮。
趙彥恆頗為滿意的點點頭,走迴來對普寂師太細細的道:“師太,待會兒為她們落發的時候,這麽好的頭發不要一段一段的絞掉了,從根上剪,一縷一縷的剪下來放置好,本王自有用處!”
李斐第一時間垂頭看見自己及腰的長發,她的頭發剪了半年多,如今也隻是披在肩後而已,所以這及腰的長發就是假髻。而且頭發這種東西,是身子的一部分,從別人的頭上剪落下來失去了身體的滋養,後天再如何細心養護,總是越發的暗淡幹枯,所以每兩個月,趙彥恆就要弄一批新的假髻給她。
李斐瞬間就明白了趙彥恆向普寂師太討要頭發的用意,這般做派雖然荒唐,但是這般荒唐是愛護她的容顏,她自然心有歡喜,動容不已,所以她就那麽低垂著頭,等著趙彥恆把這些頭發討要過來。
啊?
就算是活了六十多年,見識不凡,佛道不淺的普寂師太都沒繃住,露出了驚愕的表情,道:“七殿下,你是來要她們……我這些女弟子的頭發?”
這個王爺,收集尼姑的頭發,這是種什麽癖好。
不知道內情的,都要風中淩亂了。
“普寂師太身在佛門,可能不知道凡俗中的某些事。”趙彥恆和李斐站著位置中間,恰好橫亙了一個朱妙華,趙彥恆飽含柔情的目光穿過了朱妙華落在李斐身上,朗聲道:“李姑娘為我失去了秀發,這一世這兩年,如此青春嬌美的年華破了一角,無法立刻修複,我沒沒想到此,便心痛難當。歲月不可摧,所以我隻能盡心盡力為李姑娘遮掩一二。”
普寂師太注意到了,說這段話的時候,趙彥恆沒用‘本王’,我是‘我’。
“阿彌陀佛!”普寂師太闔眼念了一聲佛,再睜開眼,李斐和朱妙華都落入了她的視野。
頭發也是女子容貌的一部分,李斐和朱妙華都是得天獨厚的美人,那身段,那五官,本就在伯仲之間,如果是氣質和心性這種看不見實質的東西,那是蘿卜青菜各有所愛,能立竿見影分出高下的,隻有頭發了。
望月高髻,飾金點翠。
假的比不過真的,李斐這假髻,就是不如朱妙華的秀美靚麗,自然庸貴。
普寂師太頷首淺笑,收迴目光對趙彥恆緩緩的道:“七殿下不知道佛門的規矩,這落下來的頭發,是她們在紅塵最後一點情念,所以剃度之後,這些頭發都要在佛祖麵前焚毀,斷了此情,消了此念。”
情念?
朱妙華往後退了兩步,可以挨著範慎站著,可是此刻的情念如此的洶湧,變化成翻滾的怨氣,她要如何小心翼翼的掩藏。
朱妙華往後退了兩步,刻意挨著範慎站著,可是此刻的情念如此的洶湧,變化成翻滾的怨氣,她要如何小心翼翼的掩藏。
“這麽一點兒情念,隻有焚燒一途才能消斷嗎?”趙彥恆扶手而立,仰頭淺笑,雙眸猶如星子閃爍:“本王願捐糧食萬擔,請師太想辦法消了那點子情念。”
普寂師太沉默不語,這是得了便宜還賣乖了。
趙彥恆收斂了笑意,道:“佛門不是以普度眾生為己任,息其怨氣,長養慈悲。本王這一世沒有怨氣,也沒有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