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氏的眼圈是青黑的,麵龐是浮腫的,頭上包著一塊貂鼠皮抹額,中間鑲了一塊拇指大的藍寶石,坐靠在床頭,臉上淒淒慘慘之色。
柳嫂子站在床頭輕聲的道:“太太,四位姑娘和三位少爺都在外頭了,大少爺下不得床,也使了人來,姑娘那一邊,來了季青家的。”朱清身上有傷是下不得床,許氏和李斐不是母女關係,李斐是不必親來的。
許氏病了,大半夜的頭疼和嘔吐,連夜請了太醫開了方子煎起藥來,到了清早兒,兒女們都知道,紛紛前來侍疾。
許氏閉著眼睛頭暈目眩得難受,心裏懊悔不已。
當年李氏生下個丫頭,她應該大度些,左不過是一個丫頭,她應該大度些,站在丈夫那一邊或許能把這個丫頭要過來,如果是那樣的話,一群丫鬟婆子伺候著,隻要是在府裏養著的,養一年養十年,這丫頭或許得改口叫她一聲母親,至少也是一句太太,而不是現在的夫人。如果是那樣的,她也得站在外頭,而不是使了一個管事媳婦來……
如今這個局麵,許氏心裏懊啊,所以明明知道追悔不及,腦子還是止不住的想,當年如此怎麽樣怎麽樣,把李斐養在眼前,她絕不會讓這個丫頭搭上襄王,搭上任何皇家的人。
柳嫂子站了一會兒,又輕道:“太太,是不是請少爺姑娘們進來?”
許氏揉著太陽穴道:“別讓孩子們來了,一屋子的人看得我頭疼。”
柳嫂子正點頭,許氏弱聲弱氣的說了後半截話,道:“請大姑娘進來吧,我這會兒也歇不下去,許是和人說幾句閑話舒坦點兒。”
柳嫂子掖了掖被角,腳步聲也沒有的退了出去,朱妙華轉眼之間進來,臉上的關切之色有幾分真意:“娘,昨兒還好好的,你這是怎麽了,太醫怎麽說?”
許氏睜開眼,對跟在後頭進來的柳嫂子的道:“你和姑娘少爺們說,就說我這身子沒什麽要緊的,就是飲食不調,脾胃不適!”
朱妙華看著人走了,在床沿邊坐下了,看見床幾上溫著安神茶,倒了一杯捧過去。
許氏支起身,扣住了朱妙華的手,聲音顫著把夢裏的恐慌都帶了出來:“華兒啊,我夢見是襄王登位,襄王登基做了皇上,這下好了,李氏母女是真真得了意了,皇上下旨,廢了我的國夫人誥命,李氏來了長筵堂,就在這長筵堂,她把我射死了。”
許氏點著自己喉嚨,滾淚道:“就射在這裏,把我射死了!”
許氏一張口就說襄王登基,朱妙華驚得一跳,還以為許氏如她一樣了,不過許氏最後一句對不上,朱妙華緩了緩心神道:“原來娘昨晚是夢魘了!”
許氏昨天是夢魘了,夢境太真實,許氏是被嚇病的,她拭著淚道:“你不知,你不知,李氏是有這個膽量的,殺起人來眼睛都不眨一下,她就這樣殺過人。要是襄王登基了,我可沒有活路了!”
外頭有的說宣國公夫人許氏糊塗軟弱,但是許氏自有她的智慧。十六年前,李氏就是因為太過霸氣強勢才失去了宣國公夫人的位置,而她巧遇了天時地利人和,才有幸取她而代之。所以許氏的行事完全和李氏反著來,李氏善妒,她大度,朱欽抬了一個個姨娘進門她不管,外頭有幾個相好的她不管,她膽小懦弱,由著姨娘承寵,庶子庶女一個個的出來,她心裏看著不順眼,也沒有下一次黑手。李氏為兒媳的時候,和婆婆蔡氏是一點兒都不和睦的,她當兒媳的時候,是處處依順蔡氏,宣國公府的對牌十幾年都捏在蔡氏的手裏,她都沒有起過奪||權之心。
十幾年,隻要沒人威脅她宣國公夫人的地位,她什麽都不管,不管就不會有錯,沒人可以把她趕下來。但是還有一種情況,就像當年李氏狼狽的離京一樣,如果是坐在皇位上的那一位看她不順眼,她這一生的榮華富貴就到頭了!
許氏抖著身子,顫著唇和朱妙華輕嚀的道:“妙華……萬一那件事情懷疑到了我們頭上,襄王登基,我們都沒有活路了!”
根本就不需要確鑿的證據,隻要懷疑就夠了,上位者寧可錯殺不可錯放,要是讓襄王當了皇上,他隻要有一絲絲的懷疑,不說她榮華富貴的日子沒有了,連命都沒有了。
許氏的夢境,也是朱妙華最隱秘的恐慌,她的瞳孔急劇的收縮,臉色瞬間慘白了道:“不可能,不可能,不可能!”
朱妙華扶著床沿的手在抖著,但是臉上的神情狠戾又倔強,一遍一遍的告訴自己,這一世,趙彥恆不可能當皇帝。
許氏捂著頭泣聲道:“可是吳王荊王迴藩,襄王怎麽留在京城了?他九歲便就藩了,他還沒有成婚,皇上就讓他負責廣西官員的考核,這樣盛寵,就是景王十八歲的時候也沒有過的!”
“這樣也好,景王先前就是太||安逸了,以為自個兒眾望所歸呢,眼裏沒有他這個七弟。”朱妙華盡量讓自己鎮定下來,聲音冰冷的道:“這樣很好,景王襄王,這會兒指不定誰登基呢!”
上一世,是趙彥恆登基的,在朱妙華的心目中,景王的贏麵本來就小。所以朱妙華在長興侯府故意和景王做了那場交易,給景王解決了一個大患,作為交換的條件,讓景王動手殺了蔡氏。
景王不知道蔡氏早前動手殺了李斐。
以趙彥恆的本事,應該能查到景王身上去。
趙彥恆會以為是景王和蔡氏合謀去殺李斐,然後差點兒把他殺了。
這一招叫禍水東引。
這種誤會不會解除的。
這一下,他們兩兄弟會鬥得你死我活的!
而且,上一世她的襄王妃和皇後不是白當的,她能提點景王一次,還有第二次第三次。這樣一來,這一世,趙彥恆能不能順利登基,且得另說。
朱妙華這樣想著,嬌弱的臉龐高昂的抬起來,嘴唇薄涼,下巴堅毅。
許氏不知道朱妙華是哪來的自信,反正她是沒有這樣的自信的,跌坐在床頭,自怨自艾。
“母親,勝負未分,你可不要自己泄了底,這樣就死的太冤枉了!”朱妙華附在許氏的耳邊冷酷的道,眼底黑暗幽深,眼角閃過一絲淚光,然後她勾起笑意,把安神茶捧到許氏的麵前,寬慰道:“襄王領了差事,景王也馬上就有差事了,母親就放寬心吧?”
“是誰說的?”許氏急切的道。
她有點知道,她這個女兒是入了景王的眼。然後她又一聲歎息,當初蔡氏和她忙上忙下的忙了多久,她們想著朱妙華是有這個福氣,可惜福氣來得晚了些,景王妃定都定下了。
“還能聽誰說的,還不是範慎說的。”朱妙華垂著眼,對她這個內定的夫婿沒有感覺,不過皇子們除外,長興侯府的門第也不錯了,範慎早四五年前就對她有點意思,如今她點頭了,範慎可勁兒的討好她呢,有點事都來與她說:“襄王在吏部,景王也馬上要進戶部了,管錢袋子,這差事不差。而且範慎說了,襄王現在擔著的差事不是好事,廣西烏煙瘴氣的,官吏一個比一個貪婪,查一個擼下來一個,毀人仕途,這差事是很罪人的。景王負責摟錢,範慎說了,景王打算捐監!”
朝廷沒錢的時候賣官鬻爵的事都光明正大的幹,捐監,是出錢買國子監學生的資格。
花錢買的,也是國子監的學生。
而且有資格買的,至少是生員,就是說至少是秀才功名,且得到本地學政教諭的監督考核。
所有的人情走一遍,最後獲得這個資格,繳納一大筆資產,能捐到國子監名額的人,每一個都有財勢,還有起碼的秀才功名。
這些人進了國子監讀書,要是熬了出來,中了舉人中了進士,進入了仕途,這些人還不都得念著景王殿下的人情。所以比起趙彥恆那樁得罪人的差事,景王辦的這件事,才是裏外都風光呢。
許氏終於露出喜色來,她在京城這麽多年,坐著一品國夫人的位置,也是浸淫在權勢中的,她當然能明白,如果景王能主持捐監這件事,當然是有大大的好處,現在得財,將來得權,門生故吏在手,比襄王的差事好多了。
再往深了想。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景王是比襄王金貴啊,所以景王幹的是穩穩妥妥的事,惡人讓襄王當去吧。
這麽想清楚了,許氏立刻頭也不疼了,眼也不花了,揉了揉憔悴的麵容,忽然歡喜起來,拉住了朱妙華的手念道:“華兒,這一迴守川是有著落了。你早晚是長興侯府的人,這樣說起來景王是你的表兄,這守川呢,又是你的表兄,我也知道,這是厚著臉皮說的,一家子親戚,守川進國子監的事,你可以想想辦法吧。”
朱妙華應得很爽快:“娘,我知道的,我使範慎出麵。”
“還有……這個捐多少的事。”朱妙華一直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千金小姐不知道家業的艱難,許氏在這方麵就有體悟的,而且知道娘家已經成了空殼子,此時說起娘家的落魄來,就有點難為情的道:“你外祖父母走得早,留下我和你舅舅,那時候我們兄妹還不怎麽懂事的,家業無人支撐,那些年賠出去了許多,到了你舅舅長大起來,說實話他也沒有多大的能耐,隻能勉強守成而已。這麽多年了,又養下了四子三女,個個要讀書的,眼見著大了,婚嫁都是大錢……所以這個捐多少的事,能通融就多通融些。”
柳嫂子站在床頭輕聲的道:“太太,四位姑娘和三位少爺都在外頭了,大少爺下不得床,也使了人來,姑娘那一邊,來了季青家的。”朱清身上有傷是下不得床,許氏和李斐不是母女關係,李斐是不必親來的。
許氏病了,大半夜的頭疼和嘔吐,連夜請了太醫開了方子煎起藥來,到了清早兒,兒女們都知道,紛紛前來侍疾。
許氏閉著眼睛頭暈目眩得難受,心裏懊悔不已。
當年李氏生下個丫頭,她應該大度些,左不過是一個丫頭,她應該大度些,站在丈夫那一邊或許能把這個丫頭要過來,如果是那樣的話,一群丫鬟婆子伺候著,隻要是在府裏養著的,養一年養十年,這丫頭或許得改口叫她一聲母親,至少也是一句太太,而不是現在的夫人。如果是那樣的,她也得站在外頭,而不是使了一個管事媳婦來……
如今這個局麵,許氏心裏懊啊,所以明明知道追悔不及,腦子還是止不住的想,當年如此怎麽樣怎麽樣,把李斐養在眼前,她絕不會讓這個丫頭搭上襄王,搭上任何皇家的人。
柳嫂子站了一會兒,又輕道:“太太,是不是請少爺姑娘們進來?”
許氏揉著太陽穴道:“別讓孩子們來了,一屋子的人看得我頭疼。”
柳嫂子正點頭,許氏弱聲弱氣的說了後半截話,道:“請大姑娘進來吧,我這會兒也歇不下去,許是和人說幾句閑話舒坦點兒。”
柳嫂子掖了掖被角,腳步聲也沒有的退了出去,朱妙華轉眼之間進來,臉上的關切之色有幾分真意:“娘,昨兒還好好的,你這是怎麽了,太醫怎麽說?”
許氏睜開眼,對跟在後頭進來的柳嫂子的道:“你和姑娘少爺們說,就說我這身子沒什麽要緊的,就是飲食不調,脾胃不適!”
朱妙華看著人走了,在床沿邊坐下了,看見床幾上溫著安神茶,倒了一杯捧過去。
許氏支起身,扣住了朱妙華的手,聲音顫著把夢裏的恐慌都帶了出來:“華兒啊,我夢見是襄王登位,襄王登基做了皇上,這下好了,李氏母女是真真得了意了,皇上下旨,廢了我的國夫人誥命,李氏來了長筵堂,就在這長筵堂,她把我射死了。”
許氏點著自己喉嚨,滾淚道:“就射在這裏,把我射死了!”
許氏一張口就說襄王登基,朱妙華驚得一跳,還以為許氏如她一樣了,不過許氏最後一句對不上,朱妙華緩了緩心神道:“原來娘昨晚是夢魘了!”
許氏昨天是夢魘了,夢境太真實,許氏是被嚇病的,她拭著淚道:“你不知,你不知,李氏是有這個膽量的,殺起人來眼睛都不眨一下,她就這樣殺過人。要是襄王登基了,我可沒有活路了!”
外頭有的說宣國公夫人許氏糊塗軟弱,但是許氏自有她的智慧。十六年前,李氏就是因為太過霸氣強勢才失去了宣國公夫人的位置,而她巧遇了天時地利人和,才有幸取她而代之。所以許氏的行事完全和李氏反著來,李氏善妒,她大度,朱欽抬了一個個姨娘進門她不管,外頭有幾個相好的她不管,她膽小懦弱,由著姨娘承寵,庶子庶女一個個的出來,她心裏看著不順眼,也沒有下一次黑手。李氏為兒媳的時候,和婆婆蔡氏是一點兒都不和睦的,她當兒媳的時候,是處處依順蔡氏,宣國公府的對牌十幾年都捏在蔡氏的手裏,她都沒有起過奪||權之心。
十幾年,隻要沒人威脅她宣國公夫人的地位,她什麽都不管,不管就不會有錯,沒人可以把她趕下來。但是還有一種情況,就像當年李氏狼狽的離京一樣,如果是坐在皇位上的那一位看她不順眼,她這一生的榮華富貴就到頭了!
許氏抖著身子,顫著唇和朱妙華輕嚀的道:“妙華……萬一那件事情懷疑到了我們頭上,襄王登基,我們都沒有活路了!”
根本就不需要確鑿的證據,隻要懷疑就夠了,上位者寧可錯殺不可錯放,要是讓襄王當了皇上,他隻要有一絲絲的懷疑,不說她榮華富貴的日子沒有了,連命都沒有了。
許氏的夢境,也是朱妙華最隱秘的恐慌,她的瞳孔急劇的收縮,臉色瞬間慘白了道:“不可能,不可能,不可能!”
朱妙華扶著床沿的手在抖著,但是臉上的神情狠戾又倔強,一遍一遍的告訴自己,這一世,趙彥恆不可能當皇帝。
許氏捂著頭泣聲道:“可是吳王荊王迴藩,襄王怎麽留在京城了?他九歲便就藩了,他還沒有成婚,皇上就讓他負責廣西官員的考核,這樣盛寵,就是景王十八歲的時候也沒有過的!”
“這樣也好,景王先前就是太||安逸了,以為自個兒眾望所歸呢,眼裏沒有他這個七弟。”朱妙華盡量讓自己鎮定下來,聲音冰冷的道:“這樣很好,景王襄王,這會兒指不定誰登基呢!”
上一世,是趙彥恆登基的,在朱妙華的心目中,景王的贏麵本來就小。所以朱妙華在長興侯府故意和景王做了那場交易,給景王解決了一個大患,作為交換的條件,讓景王動手殺了蔡氏。
景王不知道蔡氏早前動手殺了李斐。
以趙彥恆的本事,應該能查到景王身上去。
趙彥恆會以為是景王和蔡氏合謀去殺李斐,然後差點兒把他殺了。
這一招叫禍水東引。
這種誤會不會解除的。
這一下,他們兩兄弟會鬥得你死我活的!
而且,上一世她的襄王妃和皇後不是白當的,她能提點景王一次,還有第二次第三次。這樣一來,這一世,趙彥恆能不能順利登基,且得另說。
朱妙華這樣想著,嬌弱的臉龐高昂的抬起來,嘴唇薄涼,下巴堅毅。
許氏不知道朱妙華是哪來的自信,反正她是沒有這樣的自信的,跌坐在床頭,自怨自艾。
“母親,勝負未分,你可不要自己泄了底,這樣就死的太冤枉了!”朱妙華附在許氏的耳邊冷酷的道,眼底黑暗幽深,眼角閃過一絲淚光,然後她勾起笑意,把安神茶捧到許氏的麵前,寬慰道:“襄王領了差事,景王也馬上就有差事了,母親就放寬心吧?”
“是誰說的?”許氏急切的道。
她有點知道,她這個女兒是入了景王的眼。然後她又一聲歎息,當初蔡氏和她忙上忙下的忙了多久,她們想著朱妙華是有這個福氣,可惜福氣來得晚了些,景王妃定都定下了。
“還能聽誰說的,還不是範慎說的。”朱妙華垂著眼,對她這個內定的夫婿沒有感覺,不過皇子們除外,長興侯府的門第也不錯了,範慎早四五年前就對她有點意思,如今她點頭了,範慎可勁兒的討好她呢,有點事都來與她說:“襄王在吏部,景王也馬上要進戶部了,管錢袋子,這差事不差。而且範慎說了,襄王現在擔著的差事不是好事,廣西烏煙瘴氣的,官吏一個比一個貪婪,查一個擼下來一個,毀人仕途,這差事是很罪人的。景王負責摟錢,範慎說了,景王打算捐監!”
朝廷沒錢的時候賣官鬻爵的事都光明正大的幹,捐監,是出錢買國子監學生的資格。
花錢買的,也是國子監的學生。
而且有資格買的,至少是生員,就是說至少是秀才功名,且得到本地學政教諭的監督考核。
所有的人情走一遍,最後獲得這個資格,繳納一大筆資產,能捐到國子監名額的人,每一個都有財勢,還有起碼的秀才功名。
這些人進了國子監讀書,要是熬了出來,中了舉人中了進士,進入了仕途,這些人還不都得念著景王殿下的人情。所以比起趙彥恆那樁得罪人的差事,景王辦的這件事,才是裏外都風光呢。
許氏終於露出喜色來,她在京城這麽多年,坐著一品國夫人的位置,也是浸淫在權勢中的,她當然能明白,如果景王能主持捐監這件事,當然是有大大的好處,現在得財,將來得權,門生故吏在手,比襄王的差事好多了。
再往深了想。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景王是比襄王金貴啊,所以景王幹的是穩穩妥妥的事,惡人讓襄王當去吧。
這麽想清楚了,許氏立刻頭也不疼了,眼也不花了,揉了揉憔悴的麵容,忽然歡喜起來,拉住了朱妙華的手念道:“華兒,這一迴守川是有著落了。你早晚是長興侯府的人,這樣說起來景王是你的表兄,這守川呢,又是你的表兄,我也知道,這是厚著臉皮說的,一家子親戚,守川進國子監的事,你可以想想辦法吧。”
朱妙華應得很爽快:“娘,我知道的,我使範慎出麵。”
“還有……這個捐多少的事。”朱妙華一直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千金小姐不知道家業的艱難,許氏在這方麵就有體悟的,而且知道娘家已經成了空殼子,此時說起娘家的落魄來,就有點難為情的道:“你外祖父母走得早,留下我和你舅舅,那時候我們兄妹還不怎麽懂事的,家業無人支撐,那些年賠出去了許多,到了你舅舅長大起來,說實話他也沒有多大的能耐,隻能勉強守成而已。這麽多年了,又養下了四子三女,個個要讀書的,眼見著大了,婚嫁都是大錢……所以這個捐多少的事,能通融就多通融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