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生充滿試煉,大致不是常人可忍;人雖不知我的苦艱,我卻知道自己堅韌;我想我是丟棄自己,但我不忘自己經曆。
-------------------------------------------------------------------------------------------------------------------------------------------------------------------------------------------
268、
軍訓結束後,郭蘭平感覺自己的耐力比以前增強了,走起路來比以前快了,幾乎是一溜小跑,越走越有勁。他想,軍人成年累月進行各種體能的嚴格訓練,這就難怪他們往那一站,就像鋼鐵鑄成的一樣了,我們還要好好向解放軍學習。
下午,郭懷義和郭蘭平的叔叔把郭蘭平和郭敬明接迴了家。母親見了郭蘭平心疼的說:
“瘦多了,也黑了,這是怎麽迴事呢?”
郭蘭平笑著說:“軍訓了一周,太累了,也吃不飽。”郭蘭平詳細地對父母講了這一周的生活,尤其是父母關心的吃飯問題:每天的夥食定量,人均一斤。早飯一個饅頭或者一個餅子,一小碗稀棒子麵粥;中午兩個饅頭或者兩個餅子,一碗稀菜湯;晚餐和早餐一樣。每月夥食費為八元零二分。這個定量不要說參加軍訓和體育訓練,就是閑著也餓的夠嗆。更何況當時的胃口特別好,一個饅頭或者一個餅子,三嘴兩嘴就吃完了,真是眨眼的功夫,還不夠塞牙縫呢。郭蘭平記得看電視劇《鐵人王進喜》時,有這樣一個畫麵:一個粗壯的工人和大廚打了起來,驚動了領導,領導問明原因後對那個工人說:“你一頓能吃幾個窩頭啊?”那人說:“你給我多少我就能吃多少。”那位領導當場自己掏腰包給他打了一荊籃棒子麵窩頭,他居然一口氣全吃光了。郭蘭平當時就是這個感覺,給多少就能吃多少。在學校時老師說:“誰要吃不飽,可以買飯票。”話雖這麽說,但大多數同學都來自農村,家裏都很窮,每月八元的夥食費已經是沉重的負擔了,誰還舍得去買呢?孩子們就是吃這點飯完成軍訓的。
母親聽後,便立即挖了一升麥麵去擀麵條。郭蘭平和父親繼續聊學校的生活。不一會兒,郭蘭平的母親便隻給他端了一大碗幹條麵從門外進來了,麵上是韭菜炒雞蛋,郭蘭平趕緊雙手迎接。之後便狼吞虎咽,父母微笑的看著他。一會兒,父母也出去吃飯了,當郭蘭平往廚房送碗時,他現父母的碗裏幾乎沒有麵條,全是湯,郭蘭平頓時驚呆了!
吃罷晚飯,郭蘭平便出門溜達。太陽剛剛落山,落日的餘輝映紅了西天。他凝視了一會兒,便朝東邊的山梁走去。一周沒見家鄉了,他感到一切都是那麽親切。邊走邊看,門前的小路,腳下的山石,滿山的荒草,身旁的酸棗樹,還有遠處一排排的柿子樹和紅棗樹。一道道山窪,一層層梯田,一戶戶人家。多姿的自然景觀,處處讓他陶醉。不知不覺便到了山梁上。夜幕降臨了,一切都變的茫茫蒼蒼。
郭蘭平站在山梁上,轉動著身軀,一次次的向四周凝望,他完全融入了大自然的夜色裏。最後,他坐在山石上朝東北方向凝視,可以看到山外兩個村莊,燈光閃爍,猶如遠天的繁星。沿村的公路上車燈閃爍,疾馳而過。郭蘭平在那裏呆了很久很久。
周日上午,張寅也來到了穆柯寨山莊,他和郭蘭平、郭蘭英一起到三叉兒、桃園和梨園玩了一會兒,又到北坡轉了轉。北坡是一片茂密的柿子林,樹底下和樹樹之間則是繁茂的野草。去年夏天,他們常在樹蔭下割草,在樹上捉迷藏;秋天他們也在樹上摘軟柿;冬天,在樹上扒幹柴,在樹下鋤山草,下雪以後,他們領著狗在這裏追野兔。這裏曾帶給他們許許多多的歡樂,也是山莊的孩子們平時玩的最多的地方之一。
突然,郭蘭英對張寅說:“張寅,你知道嗎,遊麗死了。”
“哦!”張寅和郭蘭平都吃驚地看著郭蘭英。於是,郭蘭英就把最近這幾天穆柯寨山莊裏生的事和他們說了。
原來,王俊和王奎弟兄倆被捕後,家裏就剩下遊麗一個人了。她瘋瘋癲癲,迷迷糊糊,經常忘記了做飯、吃飯。常常在山莊小路上遊蕩。有一天晚上,遊麗又在山上遊蕩,她迷路了,就在山上轉呀轉。忽然,一群餓狼朝著她圍了過來。遊麗驚恐萬分,嚇得她竟喊不出聲來。就這樣,她活活的讓一群狼給生吃了。
第二天早上,有一個村民叫王二虎的上山砍柴,現了這慘烈的場麵,馬上迴村告訴了大家。郭懷義帶著幾個人上山找到事地點,隻看見遊麗的半顆腦袋和兩隻腳丫,撕裂的衣服上血跡斑斑,兩隻鞋孤零零的躺在地上。郭懷義和幾個鄉親把遊麗的衣服、鞋子以及半顆頭顱兩個腳丫收拾起來,裝在一個紙箱子裏,找了一個山旮旯就地掩埋了。就這樣,王傻子這一家人就算敗了。不知道王俊和王奎兩個牲口心裏又和感想。
離開家鄉一周,郭蘭平格外思念家鄉,尤其是這個地方。他走在北坡上,沐浴在陽光下,踩著還沒有青的草坡,望著光禿禿的柿樹、秀雅的遠山和遼闊的蒼穹,一切都是那麽可親,他感到渾身輕鬆,心情格外舒暢,腳步格外悠閑輕盈。
迴來之後,郭蘭平想去看看爺爺奶奶,他輕快地登上東邊的一個小山坡,再轉個小彎便看到爺爺家。郭蘭平遠遠的就看見奶奶拄著拐杖,坐在門台上,他大聲喊道:
“奶奶,我迴來了。”奶奶看著他笑了。郭蘭平也笑了。
當郭蘭平走進奶奶時,他看見奶奶門前有一堆散煤,呈圓錐形。他立馬來精神,緊跑兩步,從煤上騰空而過。郭蘭平自幼就好動,看到障礙物從不繞著走,現在上了體校更是如此。並且每次越過障礙物後,都特別興奮,心中有說不出的愉快。當郭蘭平迴過頭來衝著奶奶笑的時候,他看見奶奶哭了,淚珠順著麵頰滾了下來。郭蘭平急忙問她怎麽了,她什麽也沒說。直到現在他也不知道為什麽。他想自己應該知道為什麽。因為奶奶自幼腿軟,現在上了年紀,已經站不起來了。她爬著一點一點往前挪動的情景郭蘭平是再熟悉不過了。郭蘭平想一定是他刺激了她,以後郭蘭平再也不敢在奶奶麵前跳了。
郭敬明的母親很厲害,孩子們要是犯了錯,她就一聲不響地走到他們身邊,摸住就打,劈頭蓋臉,下手很重。孩子們常常遭到她的突然襲擊。有一次,郭蘭平和郭敬明在一塊兒玩兒,他們玩得很投入,猛一抬頭,郭蘭平看見嬸子已走到郭敬明身邊,她剛想伸手去捉,郭敬明一轉頭現了母親,突然以百米衝刺的度順著郭蘭平家房後跑去。與此同時,郭蘭平的嬸子奮力追擊,母子倆一前一後的奔跑,咚咚的腳步聲似乎把大地震得都顫抖了。她追出去約二十來米便停了下來,而郭敬明則跑遠了。郭蘭平不知道郭敬明在家犯了什麽錯,他想,郭敬明一定明白,要不他為什麽如此倉皇逃命呢。
午飯後,郭蘭平拿著一書包幹糧去找郭敬明,剛到郭敬明的家門口,突然聽到郭敬明的母親破口大罵:
“你剛迴來幹嘛來,扒著逼嘴什麽也不說,該上學了才說在學校吃不飽,還要拿錢,這促急連忙的,我到哪兒給你弄錢去,有那麽現成得嗎?操你個娘裏。”她看見郭蘭平去了才止住罵,衝著郭蘭平曆數郭敬明的不好。在郭蘭平的記憶裏,郭敬明每次迴來臨上學時,隻要一提拿錢的事,都會挨一頓大罵。
郭敬明為什麽不早說啊?他不敢說,怕挨罵,但又不得不說,所以隻有等到這個時候才說。郭蘭平的嬸子也太不善解人意了,太粗心了,難道她就不知道郭敬明臨走時該拿什麽嗎?郭蘭平的母親記性好,又費心,她知道郭蘭平每次迴來該拿什麽,拿多少,所以,臨上學時,根本不用郭蘭平開口,他母親早把一切都準備好了。
---------------------------------------------------------------------------------------------------------------------------------------------------------------------------------
環山笑容正在招我安歇,我漸脫離累贅;我的捆綁好像都在溶解,我歸,我要即歸。
-------------------------------------------------------------------------------------------------------------------------------------------------------------------------------------------
268、
軍訓結束後,郭蘭平感覺自己的耐力比以前增強了,走起路來比以前快了,幾乎是一溜小跑,越走越有勁。他想,軍人成年累月進行各種體能的嚴格訓練,這就難怪他們往那一站,就像鋼鐵鑄成的一樣了,我們還要好好向解放軍學習。
下午,郭懷義和郭蘭平的叔叔把郭蘭平和郭敬明接迴了家。母親見了郭蘭平心疼的說:
“瘦多了,也黑了,這是怎麽迴事呢?”
郭蘭平笑著說:“軍訓了一周,太累了,也吃不飽。”郭蘭平詳細地對父母講了這一周的生活,尤其是父母關心的吃飯問題:每天的夥食定量,人均一斤。早飯一個饅頭或者一個餅子,一小碗稀棒子麵粥;中午兩個饅頭或者兩個餅子,一碗稀菜湯;晚餐和早餐一樣。每月夥食費為八元零二分。這個定量不要說參加軍訓和體育訓練,就是閑著也餓的夠嗆。更何況當時的胃口特別好,一個饅頭或者一個餅子,三嘴兩嘴就吃完了,真是眨眼的功夫,還不夠塞牙縫呢。郭蘭平記得看電視劇《鐵人王進喜》時,有這樣一個畫麵:一個粗壯的工人和大廚打了起來,驚動了領導,領導問明原因後對那個工人說:“你一頓能吃幾個窩頭啊?”那人說:“你給我多少我就能吃多少。”那位領導當場自己掏腰包給他打了一荊籃棒子麵窩頭,他居然一口氣全吃光了。郭蘭平當時就是這個感覺,給多少就能吃多少。在學校時老師說:“誰要吃不飽,可以買飯票。”話雖這麽說,但大多數同學都來自農村,家裏都很窮,每月八元的夥食費已經是沉重的負擔了,誰還舍得去買呢?孩子們就是吃這點飯完成軍訓的。
母親聽後,便立即挖了一升麥麵去擀麵條。郭蘭平和父親繼續聊學校的生活。不一會兒,郭蘭平的母親便隻給他端了一大碗幹條麵從門外進來了,麵上是韭菜炒雞蛋,郭蘭平趕緊雙手迎接。之後便狼吞虎咽,父母微笑的看著他。一會兒,父母也出去吃飯了,當郭蘭平往廚房送碗時,他現父母的碗裏幾乎沒有麵條,全是湯,郭蘭平頓時驚呆了!
吃罷晚飯,郭蘭平便出門溜達。太陽剛剛落山,落日的餘輝映紅了西天。他凝視了一會兒,便朝東邊的山梁走去。一周沒見家鄉了,他感到一切都是那麽親切。邊走邊看,門前的小路,腳下的山石,滿山的荒草,身旁的酸棗樹,還有遠處一排排的柿子樹和紅棗樹。一道道山窪,一層層梯田,一戶戶人家。多姿的自然景觀,處處讓他陶醉。不知不覺便到了山梁上。夜幕降臨了,一切都變的茫茫蒼蒼。
郭蘭平站在山梁上,轉動著身軀,一次次的向四周凝望,他完全融入了大自然的夜色裏。最後,他坐在山石上朝東北方向凝視,可以看到山外兩個村莊,燈光閃爍,猶如遠天的繁星。沿村的公路上車燈閃爍,疾馳而過。郭蘭平在那裏呆了很久很久。
周日上午,張寅也來到了穆柯寨山莊,他和郭蘭平、郭蘭英一起到三叉兒、桃園和梨園玩了一會兒,又到北坡轉了轉。北坡是一片茂密的柿子林,樹底下和樹樹之間則是繁茂的野草。去年夏天,他們常在樹蔭下割草,在樹上捉迷藏;秋天他們也在樹上摘軟柿;冬天,在樹上扒幹柴,在樹下鋤山草,下雪以後,他們領著狗在這裏追野兔。這裏曾帶給他們許許多多的歡樂,也是山莊的孩子們平時玩的最多的地方之一。
突然,郭蘭英對張寅說:“張寅,你知道嗎,遊麗死了。”
“哦!”張寅和郭蘭平都吃驚地看著郭蘭英。於是,郭蘭英就把最近這幾天穆柯寨山莊裏生的事和他們說了。
原來,王俊和王奎弟兄倆被捕後,家裏就剩下遊麗一個人了。她瘋瘋癲癲,迷迷糊糊,經常忘記了做飯、吃飯。常常在山莊小路上遊蕩。有一天晚上,遊麗又在山上遊蕩,她迷路了,就在山上轉呀轉。忽然,一群餓狼朝著她圍了過來。遊麗驚恐萬分,嚇得她竟喊不出聲來。就這樣,她活活的讓一群狼給生吃了。
第二天早上,有一個村民叫王二虎的上山砍柴,現了這慘烈的場麵,馬上迴村告訴了大家。郭懷義帶著幾個人上山找到事地點,隻看見遊麗的半顆腦袋和兩隻腳丫,撕裂的衣服上血跡斑斑,兩隻鞋孤零零的躺在地上。郭懷義和幾個鄉親把遊麗的衣服、鞋子以及半顆頭顱兩個腳丫收拾起來,裝在一個紙箱子裏,找了一個山旮旯就地掩埋了。就這樣,王傻子這一家人就算敗了。不知道王俊和王奎兩個牲口心裏又和感想。
離開家鄉一周,郭蘭平格外思念家鄉,尤其是這個地方。他走在北坡上,沐浴在陽光下,踩著還沒有青的草坡,望著光禿禿的柿樹、秀雅的遠山和遼闊的蒼穹,一切都是那麽可親,他感到渾身輕鬆,心情格外舒暢,腳步格外悠閑輕盈。
迴來之後,郭蘭平想去看看爺爺奶奶,他輕快地登上東邊的一個小山坡,再轉個小彎便看到爺爺家。郭蘭平遠遠的就看見奶奶拄著拐杖,坐在門台上,他大聲喊道:
“奶奶,我迴來了。”奶奶看著他笑了。郭蘭平也笑了。
當郭蘭平走進奶奶時,他看見奶奶門前有一堆散煤,呈圓錐形。他立馬來精神,緊跑兩步,從煤上騰空而過。郭蘭平自幼就好動,看到障礙物從不繞著走,現在上了體校更是如此。並且每次越過障礙物後,都特別興奮,心中有說不出的愉快。當郭蘭平迴過頭來衝著奶奶笑的時候,他看見奶奶哭了,淚珠順著麵頰滾了下來。郭蘭平急忙問她怎麽了,她什麽也沒說。直到現在他也不知道為什麽。他想自己應該知道為什麽。因為奶奶自幼腿軟,現在上了年紀,已經站不起來了。她爬著一點一點往前挪動的情景郭蘭平是再熟悉不過了。郭蘭平想一定是他刺激了她,以後郭蘭平再也不敢在奶奶麵前跳了。
郭敬明的母親很厲害,孩子們要是犯了錯,她就一聲不響地走到他們身邊,摸住就打,劈頭蓋臉,下手很重。孩子們常常遭到她的突然襲擊。有一次,郭蘭平和郭敬明在一塊兒玩兒,他們玩得很投入,猛一抬頭,郭蘭平看見嬸子已走到郭敬明身邊,她剛想伸手去捉,郭敬明一轉頭現了母親,突然以百米衝刺的度順著郭蘭平家房後跑去。與此同時,郭蘭平的嬸子奮力追擊,母子倆一前一後的奔跑,咚咚的腳步聲似乎把大地震得都顫抖了。她追出去約二十來米便停了下來,而郭敬明則跑遠了。郭蘭平不知道郭敬明在家犯了什麽錯,他想,郭敬明一定明白,要不他為什麽如此倉皇逃命呢。
午飯後,郭蘭平拿著一書包幹糧去找郭敬明,剛到郭敬明的家門口,突然聽到郭敬明的母親破口大罵:
“你剛迴來幹嘛來,扒著逼嘴什麽也不說,該上學了才說在學校吃不飽,還要拿錢,這促急連忙的,我到哪兒給你弄錢去,有那麽現成得嗎?操你個娘裏。”她看見郭蘭平去了才止住罵,衝著郭蘭平曆數郭敬明的不好。在郭蘭平的記憶裏,郭敬明每次迴來臨上學時,隻要一提拿錢的事,都會挨一頓大罵。
郭敬明為什麽不早說啊?他不敢說,怕挨罵,但又不得不說,所以隻有等到這個時候才說。郭蘭平的嬸子也太不善解人意了,太粗心了,難道她就不知道郭敬明臨走時該拿什麽嗎?郭蘭平的母親記性好,又費心,她知道郭蘭平每次迴來該拿什麽,拿多少,所以,臨上學時,根本不用郭蘭平開口,他母親早把一切都準備好了。
---------------------------------------------------------------------------------------------------------------------------------------------------------------------------------
環山笑容正在招我安歇,我漸脫離累贅;我的捆綁好像都在溶解,我歸,我要即歸。